CN109293012A -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93012A
CN109293012A CN201811394757.8A CN201811394757A CN109293012A CN 109293012 A CN109293012 A CN 109293012A CN 201811394757 A CN201811394757 A CN 201811394757A CN 109293012 A CN109293012 A CN 109293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dy
space
training
water
thal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47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岑延华
闫树贵
黄锦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Langdi Aquatic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Langdi Aquatic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Langdi Aquatic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Langdi Aquatic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47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93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93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3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34Internal compartments or part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2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animal husbandr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包括有漂浮在水体上的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和水体溶氧装置;所述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至少包括菌体培殖空间;所述菌体培殖空间中设有微生物制剂;所述水体溶氧装置与菌体汇聚空间联通;所述水体溶氧装置至少包括有水体溶氧空间、空气泵入口和水体出口。本发明通过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来大量培殖微生物菌种,并将培殖出来的一部分菌种随水体进入到水体溶氧装置中与大量空气混合,既实现了菌种培殖,又实现了水体溶氧,充分使得微生物制剂、水体和空气的三相有效混联,结构合理,能够有效净化水体、调节水质,在缩短水产生物生长周期、提高水产生物生长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水体菌体培殖、水体净化和水产养殖等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背景技术】
动物微生物制剂(又称为微生物菌剂)是将动物体内的有益细菌通过人工筛选培育,再经过生物工程工厂化生产出来,专门用于动物营养保健的活菌制剂。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这类产品名目繁多,如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都属微生物制剂的同类产品。从其内的有益菌种来讲,美国发布了40种安全有效的有益菌种,我国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有益菌种有干酪乳杆菌、嗜乳酸杆菌、乳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等12种。依活菌种的组成,有单一菌制剂和复合菌制剂,市售的多为复合菌制剂,只是其中的菌种种类和数量有别而异。
大量的实验研究数据以及相应的市场反馈表明,微生态制剂在净化水体、调节水质、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动物生长、预防常见的疾病和改善养殖环境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如微生物制剂可有效降低养殖水质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浓度,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繁殖和生长,净化水质,制剂中的微生物本身代谢具有气化、氨化、解磷、反硝化、硝化及固氮作用,能将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无毒物质,进而被水体中的藻类加以利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因此,微生物制剂目前在水产养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定期定量抛洒的方式使其溶解在水中。
目前在水产养殖中,为了能够增强水中氧气含量,通常在水体中设置增氧泵、水产养殖风机和叶轮式增氧机等增氧设备来加强水体溶氧,但是该类设备的溶氧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污水处理领域,如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广泛应用生物流化床工艺,其原理是载体在流化床内呈流化状态,使固(生物膜)、液(废水)、气(空气)三相之间得到充分接触,颗粒之间剧烈碰撞,生物膜表面不断更新,微生物始终处于生长旺盛阶段。该技术能使床内保持高浓度的生物量,传质效率极高,从而使废水的基质降解速度快,水力停留时间短,运转负荷比一般活性污泥法高10~20 倍,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申请人希望能够结合三相流化床的原理,使得微生物、空气和水体进行不断接触混合,对微生物进行培殖,再让其溶解到水体中,发挥其作用,并希望同时增强水体溶氧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其结构合理实用,既实现了菌种培殖,又实现了水体溶氧,充分使得微生物制剂、水体和空气的三相有效混联。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包括有在浮力作用下或浮力载体作用下漂浮在水体上的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和水体溶氧装置;所述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至少包括菌体培殖空间、菌体汇聚空间和水体交换装置;所述菌体培殖空间中设有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中至少含有一种微生物菌种,在菌体培殖空间中还设有与外界水体联通的水体入口;所述水体交换装置可将上一级空间的上层水体交换到下一级空间的下层;在菌体培殖空间与菌体汇聚空间之间通过水体交换装置将菌体培殖空间的水体交换到菌体汇聚空间中;所述水体溶氧装置与菌体汇聚空间联通并可将菌体汇聚空间中的水体泵入至水体溶氧装置中;所述水体溶氧装置至少包括有水体溶氧空间、空气泵入口和水体出口,所述空气泵入口可供空气泵入至水体溶氧空间中,所述水体出口设于水体溶氧空间下端并可将溶氧后的水体泻出。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水体溶氧装置还包括有分别位于水体溶氧空间上方和下方的水体初入空间和水体汇聚空间;所述水体初入空间与菌体汇聚空间联通;所述水体出口设于水体汇聚空间的下端;在所述水体初入空间和水体溶氧空间之间设有用于将水体初入空间中的水体分成多股细流进入到水体溶氧空间中的分水部件;在所述水体溶氧空间和水体汇聚空间之间设有用于将水体溶氧空间中的水体集中到一处进入到水体汇聚空间中的集水部件。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水体溶氧装置包括有一长型密封罐体,所述分水部件和集水部件分别设于该密封罐体的上部和下部将该密封罐体从上至下分隔成水体初入空间、水体溶氧空间和水体汇聚空间;在所述密封罐体的顶部开有水体入口,所述水体初入空间通过该水体入口与菌体汇聚空间联通;所述水体出口设于该密封罐体底部;所述空气泵入口设于该密封罐体中部。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水体溶氧装置还包括有鼓风设备和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分别与鼓风设备和空气泵入口连接。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分水部件为分水盘,所述集水部件为集水盘。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菌体培殖空间至少包括有两级,在上一级菌体培殖空间与下一级菌体培殖空间之间设有水体交换装置用于将上一级菌体培殖空间的水体交换到下一级菌体培殖空间中;所述菌体汇聚空间与最后一级菌体培殖空间通过水体交换装置联通。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还包括有水体过滤空间,在该水体过滤空间中设有滤材;所述水体过滤空间通过水体交换装置将过滤后的水体交换到第一级菌体培殖空间中。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包括有培殖箱,在所述培殖箱中竖直设有多个溢出板将培殖箱内的空间间隔成相互隔绝的水体过滤空间、多级菌体培殖空间和菌体汇聚空间,在每一个溢出板一侧均设有渗透板;所述溢出板和渗透板组成水体交换装置,所述渗透板亦呈竖直状设立于培殖箱中,且溢出板与渗透板之间设有水体流通腔;相对于水体交换装置,所述溢出板设于水体流入方向,所述渗透板设于水体流出方向;所述溢出板的平面高度低于渗透板的平面高度,在所述渗透板的下端设有可供水体可从水体流通腔渗透到下一级空间的的下层的渗透缝隙,在多个水体交换装置中,下一级溢出板的平面高度低于上一级溢出板的平面高度。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浮力载体包括有船坞型浮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漂浮在水体上的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来大量培殖微生物菌种,并将培殖出来的一部分菌种随水体进入到水体溶氧装置中与大量空气混合,既实现了菌种培殖,又实现了水体溶氧,充分使得微生物制剂、水体和空气的三相有效混联,结构合理,能够有效净化水体、调节水质,促进水产生物生长,在缩短水产生物生长周期、提高水产生物生长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6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浮力载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分水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8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9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10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13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14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
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如图1至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包括有在浮力作用下或浮力载体作用下漂浮在水体上的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和水体溶氧装置;所述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至少包括菌体培殖空间10、菌体汇聚空间20和水体交换装置;所述菌体培殖空间10中设有微生物制剂30,所述微生物制剂中至少含有一种微生物菌种,在菌体培殖空间10中还设有与外界水体联通的水体入口11;所述水体交换装置可将上一级空间的上层水体交换到下一级空间的下层;在菌体培殖空间10与菌体汇聚空间20之间通过水体交换装置将菌体培殖空间10的水体交换到菌体汇聚空间20中;所述水体溶氧装置与菌体汇聚空间20联通并可将菌体汇聚空间20中的水体泵入至水体溶氧装置中;所述水体溶氧装置至少包括有水体溶氧空间50、空气泵入口70和水体出口80,所述空气泵入口70可供空气泵入至水体溶氧空间50中,所述水体出口80设于水体溶氧空间50下端并可将溶氧后的水体泻出。
在本发明中的微生物制剂30属通用微生物制剂的范畴,其包括多孔的吸附剂(如草炭、蛭石、麦饭石等)和吸附于吸附剂中的吸附菌体。
在使用时,将吸附剂放置于菌体培殖空间10中,吸附菌体吸附于吸附剂上,吸附菌体可以是单种微生物菌种,也可以是多种微生物菌种;水体通过水体入口11进入到菌体培殖空间10内,吸附菌体在水中进行培殖,吸附菌体在经过培殖后,一部分的菌体仍吸附于吸附体上,另一部分的菌体随水体在水体交换装置的工作下被交换到菌体汇聚空间20中,在此,水体交换装置的目的是仅仅将菌体培殖空间10上方的水体交换出去,使得活动在水体上层的菌体能够交换出去,而活动在水体下方的菌体仍然存留在菌体培殖空间10中,保证在菌体培殖空间10中还存有继续培殖的菌体;在菌体汇聚空间20中富含微生物菌种的水体被泵送到水体溶氧装置中,通常采用潜水泵230或自吸式离心水泵来完成这一泵送工作;水体在水体溶氧装置中进入水体溶氧空间50,由于水体溶氧空间50联通空气泵入口70,大量空气被泵入至水体溶氧空间50内与水体混合,实现混合溶氧;水体在混合溶氧后经水体出口80流出,回落到外界水体中,对外界水体进行水体净化、水质调节,还可促进动物生长和改善养殖环境等。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通过漂浮在水体上的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来大量培殖微生物菌种,并将培殖出来的一部分菌种随水体进入到水体溶氧装置中与大量空气混合,既实现了菌种培殖,又实现了水体溶氧,充分使得微生物制剂、水体和空气的三相有效混联,结构合理,能够有效净化水体、调节水质,促进水产生物生长,在缩短水产生物生长周期、提高水产生物生长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在本发明中,如图1、2、4、5所示,所述水体溶氧装置还包括有分别位于水体溶氧空间50上方和下方的水体初入空间40和水体汇聚空间60;所述水体初入空间40与菌体汇聚空间20联通;所述水体出口80设于水体汇聚空间60的下端;在所述水体初入空间40和水体溶氧空间50之间设有用于将水体初入空间40中的水体分成多股细流进入到水体溶氧空间50中的分水部件90;在所述水体溶氧空间50和水体汇聚空间60之间设有用于将水体溶氧空间50中的水体集中到一处进入到水体汇聚空间60中的集水部件100;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中,所述分水部件90为分水盘,所述集水部件100为集水盘。在实施例中,所述水体溶氧装置包括有一长型密封罐体110,所述分水部件90和集水部件100分别设于该密封罐体110的上部和下部将该密封罐体110从上至下分隔成水体初入空间40、水体溶氧空间50和水体汇聚空间60;在所述密封罐体110的顶部开有水体入口120,所述水体初入空间40通过该水体入口120与菌体汇聚空间20联通;所述水体出口80设于该密封罐体110底部;所述空气泵入口70设于该密封罐体110中部。在菌体汇聚空间20中富含微生物菌种的水体被泵送,通过水体入口120进入到水体初入空间40中,同时空气泵入口70也泵送大量空气至水体溶氧空间50内,水体初入空间40中的水体被分水盘分成多股细流进入到水体溶氧空间50,在落入水体溶氧空间50的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混合,实现溶氧,而在水体溶氧空间50的水体又在集水盘的作用下集中到一处再进入到水体汇聚空间60,保证水体能够快速进入水体汇聚空间60中汇聚,这样夹带在水体中的空气与水体一起被汇聚局限在一密闭空间中,进一步充分溶氧,而传统的增氧设备不具备这一功能,造成溶氧效果差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如图2、3、4、5所示,所述水体溶氧装置还包括有鼓风设备130和送风管道140,所述送风管道140分别与鼓风设备130和空气泵入口70连接。
在本发明中,如图8、9、10、12、13、14所示,所述菌体培殖空间10至少包括有两级,在上一级菌体培殖空间10与下一级菌体培殖空间10之间设有水体交换装置用于将上一级菌体培殖空间10的水体交换到下一级菌体培殖空间10中;所述菌体汇聚空间20与最后一级菌体培殖空间10通过水体交换装置联通。所述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还包括有水体过滤空间150,在该水体过滤空间150中设有滤材160;所述水体过滤空间150通过水体交换装置将过滤后的水体交换到第一级菌体培殖空间10中。
在本发明中,所述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包括有培殖箱170,在如图1、2、3、4、5、8、9、10所示的实施例一中,培殖箱170为方型结构,在如图12、13、14所示的实施例二中,培殖箱170为圆型结构,在所述培殖箱170中竖直设有多个溢出板180将培殖箱170内的空间间隔成相互隔绝的水体过滤空间150、多级菌体培殖空间10和菌体汇聚空间20,在每一个溢出板180一侧均设有渗透板190;所述溢出板180和渗透板190组成水体交换装置,所述渗透板190亦呈竖直状设立于培殖箱170中,且溢出板180与渗透板190之间设有水体流通腔200;相对于水体交换装置,所述溢出板180设于水体流入方向,所述渗透板190设于水体流出方向;所述溢出板180的平面高度低于渗透板190的平面高度,在所述渗透板190的下端设有可供水体可从水体流通腔200渗透到下一级空间的的下层的渗透缝隙210,在多个水体交换装置中,下一级溢出板180的平面高度低于上一级溢出板180的平面高度。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浮力载体包括有船坞型浮标220。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在浮力作用下或浮力载体作用下漂浮在水体上的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和水体溶氧装置;所述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至少包括菌体培殖空间、菌体汇聚空间和水体交换装置;所述菌体培殖空间中设有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中至少含有一种微生物菌种,在菌体培殖空间中还设有与外界水体联通的水体入口;所述水体交换装置可将上一级空间的上层水体交换到下一级空间的下层;在菌体培殖空间与菌体汇聚空间之间通过水体交换装置将菌体培殖空间的水体交换到菌体汇聚空间中;所述水体溶氧装置与菌体汇聚空间联通并可将菌体汇聚空间中的水体泵入至水体溶氧装置中;所述水体溶氧装置至少包括有水体溶氧空间、空气泵入口和水体出口,所述空气泵入口可供空气泵入至水体溶氧空间中,所述水体出口设于水体溶氧空间下端并可将溶氧后的水体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溶氧装置还包括有分别位于水体溶氧空间上方和下方的水体初入空间和水体汇聚空间;所述水体初入空间与菌体汇聚空间联通;所述水体出口设于水体汇聚空间的下端;在所述水体初入空间和水体溶氧空间之间设有用于将水体初入空间中的水体分成多股细流进入到水体溶氧空间中的分水部件;在所述水体溶氧空间和水体汇聚空间之间设有用于将水体溶氧空间中的水体集中到一处进入到水体汇聚空间中的集水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溶氧装置包括有一长型密封罐体,所述分水部件和集水部件分别设于该密封罐体的上部和下部将该密封罐体从上至下分隔成水体初入空间、水体溶氧空间和水体汇聚空间;在所述密封罐体的顶部开有水体入口,所述水体初入空间通过该水体入口与菌体汇聚空间联通;所述水体出口设于该密封罐体底部;所述空气泵入口设于该密封罐体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溶氧装置还包括有鼓风设备和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分别与鼓风设备和空气泵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部件为分水盘,所述集水部件为集水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培殖空间至少包括有两级,在上一级菌体培殖空间与下一级菌体培殖空间之间设有水体交换装置用于将上一级菌体培殖空间的水体交换到下一级菌体培殖空间中;所述菌体汇聚空间与最后一级菌体培殖空间通过水体交换装置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还包括有水体过滤空间,在该水体过滤空间中设有滤材;所述水体过滤空间通过水体交换装置将过滤后的水体交换到第一级菌体培殖空间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装置包括有培殖箱,在所述培殖箱中竖直设有多个溢出板将培殖箱内的空间间隔成相互隔绝的水体过滤空间、多级菌体培殖空间和菌体汇聚空间,在每一个溢出板一侧均设有渗透板;所述溢出板和渗透板组成水体交换装置,所述渗透板亦呈竖直状设立于培殖箱中,且溢出板与渗透板之间设有水体流通腔;相对于水体交换装置,所述溢出板设于水体流入方向,所述渗透板设于水体流出方向;所述溢出板的平面高度低于渗透板的平面高度,在所述渗透板的下端设有可供水体可从水体流通腔渗透到下一级空间的的下层的渗透缝隙,在多个水体交换装置中,下一级溢出板的平面高度低于上一级溢出板的平面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载体包括有船坞型浮标。
CN201811394757.8A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Pending CN109293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4757.8A CN109293012A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4757.8A CN109293012A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3012A true CN109293012A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4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4757.8A Pending CN109293012A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930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3624A (zh) * 2019-10-31 2020-01-10 肇庆翘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增加养殖密度提高产量的水产养殖模式
CN110937755A (zh) * 2019-12-04 2020-03-31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及其孵化方法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9828A (en) * 1994-03-23 1996-08-27 Ehrlich; Karl 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 Situ water purification including sludge reduction within water bodies by biofiltration and for hypolimnetic aeration of lakes
JP2002239573A (ja) * 2001-02-21 2002-08-27 Sanyuu:Kk 水の浄化方法
JP2004081926A (ja) * 2002-08-23 2004-03-18 Kanagawa Prefecture 藻類及びミクロシスチンの処理剤並びに処理方法
US20080210643A1 (en) * 2007-03-01 2008-09-04 Bradley James E System for growing crustaceans and other fish
KR101139704B1 (ko) * 2011-09-09 2012-04-26 디엔텍 (주) 호소 수질개선 시스템
CN102531201A (zh) * 2012-02-06 2012-07-04 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30629A (zh) * 2012-05-08 2012-08-15 张家港市君之旺水族科技有限公司 水体增氧装置与水体增氧过滤装置
CN103074204A (zh) * 2012-11-22 2013-05-01 宁波天河生态水景科技有限公司 水处理复合微生物连续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CN202968257U (zh) * 2012-12-28 2013-06-05 浙江桃花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水体中自动投加高效微生物菌种的装置
CN103420544A (zh) * 2013-08-14 2013-12-04 广西大学 应用于清洁化水产养殖水体原位修复的方法
CN104129892A (zh) * 2014-08-07 2014-11-0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集成式鱼类废水过滤桶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56411A (zh) * 2015-01-19 2015-04-29 汕头高新区晟泰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及其微生物污水处理方法
TW201600469A (zh) * 2014-06-18 2016-01-01 Yu-Gao Chen 養殖用水質處理及增氧裝置
CN105923789A (zh) * 2016-06-15 2016-09-07 杭州玛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的生物增效装置
CN106035195A (zh) * 2016-07-26 2016-10-26 江苏东海之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循环水体进行水产养殖的设施及其方法
CN106542645A (zh) * 2016-11-07 2017-03-29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微生物治污发生系统及微生物治污菌剂的制作方法和微生物治污发生系统的微生物治污方法
CN106976992A (zh) * 2017-04-21 2017-07-25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自带菌种和培养基的池塘养殖用生物膜净水机及净水方法
CN107512779A (zh) * 2017-09-28 2017-12-26 云南恒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净化富营养化水质的装置
CN108358323A (zh) * 2018-04-24 2018-08-03 福州科力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微生物自动接种配套装置及其方法
CN207713485U (zh) * 2017-12-19 2018-08-10 武汉新源水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式好氧菌培养床
CN209259788U (zh) * 2018-11-22 2019-08-16 岑延华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9828A (en) * 1994-03-23 1996-08-27 Ehrlich; Karl 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 Situ water purification including sludge reduction within water bodies by biofiltration and for hypolimnetic aeration of lakes
JP2002239573A (ja) * 2001-02-21 2002-08-27 Sanyuu:Kk 水の浄化方法
JP2004081926A (ja) * 2002-08-23 2004-03-18 Kanagawa Prefecture 藻類及びミクロシスチンの処理剤並びに処理方法
US20080210643A1 (en) * 2007-03-01 2008-09-04 Bradley James E System for growing crustaceans and other fish
KR101139704B1 (ko) * 2011-09-09 2012-04-26 디엔텍 (주) 호소 수질개선 시스템
CN102531201A (zh) * 2012-02-06 2012-07-04 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30629A (zh) * 2012-05-08 2012-08-15 张家港市君之旺水族科技有限公司 水体增氧装置与水体增氧过滤装置
CN103074204A (zh) * 2012-11-22 2013-05-01 宁波天河生态水景科技有限公司 水处理复合微生物连续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CN202968257U (zh) * 2012-12-28 2013-06-05 浙江桃花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水体中自动投加高效微生物菌种的装置
CN103420544A (zh) * 2013-08-14 2013-12-04 广西大学 应用于清洁化水产养殖水体原位修复的方法
TW201600469A (zh) * 2014-06-18 2016-01-01 Yu-Gao Chen 養殖用水質處理及增氧裝置
CN104129892A (zh) * 2014-08-07 2014-11-0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集成式鱼类废水过滤桶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56411A (zh) * 2015-01-19 2015-04-29 汕头高新区晟泰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及其微生物污水处理方法
CN105923789A (zh) * 2016-06-15 2016-09-07 杭州玛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的生物增效装置
CN106035195A (zh) * 2016-07-26 2016-10-26 江苏东海之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循环水体进行水产养殖的设施及其方法
CN106542645A (zh) * 2016-11-07 2017-03-29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微生物治污发生系统及微生物治污菌剂的制作方法和微生物治污发生系统的微生物治污方法
CN106976992A (zh) * 2017-04-21 2017-07-25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自带菌种和培养基的池塘养殖用生物膜净水机及净水方法
CN107512779A (zh) * 2017-09-28 2017-12-26 云南恒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净化富营养化水质的装置
CN207713485U (zh) * 2017-12-19 2018-08-10 武汉新源水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式好氧菌培养床
CN108358323A (zh) * 2018-04-24 2018-08-03 福州科力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微生物自动接种配套装置及其方法
CN209259788U (zh) * 2018-11-22 2019-08-16 岑延华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3624A (zh) * 2019-10-31 2020-01-10 肇庆翘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增加养殖密度提高产量的水产养殖模式
CN110937755A (zh) * 2019-12-04 2020-03-31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及其孵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1550B (zh) 畜禽养殖污水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及净化成中水的方法
CN101120661B (zh) 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生态渔业养殖装置
CN208594137U (zh) 一种渔业养殖用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CN107279022A (zh) 一种基于生物絮团和生物膜的水产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方法
CN209135161U (zh)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生物净化系统
CN207054517U (zh) 一种基于生物絮团和生物膜技术的水产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9122543A (zh)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生物净化系统及其应用
CN109626584A (zh) 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
CN109293012A (zh)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CN113331116A (zh) 一种生物絮团鱼菜共生系统
CN106630483A (zh) 一种基于藻菌共生的高效净化沼液的方法
CN208995200U (zh) 一种基于绿狐尾藻类生物氧化塘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9259788U (zh)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溶氧设备
CN106976992A (zh) 自带菌种和培养基的池塘养殖用生物膜净水机及净水方法
CN211631399U (zh) 一种基于工厂化循环海水养殖的鱼菜共生系统
CN105060648A (zh) 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零排放系统
CN208545259U (zh) 一种无污染养殖系统
CN209397066U (zh) 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过滤水处理装置
CN212184747U (zh)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培式鱼菜共生系统
CN101874477B (zh) 高寒地区温棚水生物净化养鱼装置
CN112897802A (zh) 一种鱼植共生四级水处理系统
CN112753643A (zh) 一种鱼植共生闭环运行系统
CN110818067B (zh) 硝化菌和光合细菌共生的对虾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CN204325067U (zh) 生物滤池湿地结合的循环净化处理养殖系统
CN102812919A (zh) 用于水产养殖的沙粒床生物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