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6414B - 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6414B
CN109286414B CN201811397770.9A CN201811397770A CN109286414B CN 109286414 B CN109286414 B CN 109286414B CN 201811397770 A CN201811397770 A CN 201811397770A CN 109286414 B CN109286414 B CN 109286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ntennas
uplink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77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86414A (zh
Inventor
苏伟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77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86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6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6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86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6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04B1/3838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F exposure to the user, e.g. by 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transceiver while in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81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on current reception conditions, e.g. switching to different antenna when signal level is below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所述终端具有至少两根天线。该方法包括: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这样,在终端的使用场景为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进而可以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接下来,可以根据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确定一目标天线。该目标天线既满足SAR法规要求,且性能也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终端越来越普及,终端所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为用户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终端对人体存在电磁辐射,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为计量被人体实际吸收的无线电辐射能量的表示单位。一般通过降低功率来满足SAR法规要求,但是终端的天线性能可能会因为降功率而下降。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终端只配置一根天线,因此终端的天线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只配置一根天线,导致终端的天线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至少两根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
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
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具有至少两根天线,所述终端包括:
轮流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获取模块,用于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
通信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天线确定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天线确定方法的步骤。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具有至少两根天线。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这样,在终端的使用场景为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进而可以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接下来,可以根据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确定一目标天线。该目标天线既满足SAR法规要求,且性能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终端,终端具有至少两根天线。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在步骤101中,终端可以对当前使用场景进行侦测。例如,终端可以使用红外传感器、陀螺仪或者SAR检测电路侦测当前使用场景是否为SAR使用场景。SAR使用场景是指用户手持终端或者用户将终端贴近头部进行接听电话等场景。
在侦测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假设终端共有四根天线,分别为天线A、天线B、天线C和天线D。则可以对天线A、天线B、天线C和天线D这四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步骤102、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
在步骤102中,在轮流切换过程中可以获取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例如,在轮流切换过程中可以获取每根天线的上行通讯系统参数和下行通讯系统参数。上行通讯系统参数至少包括终端上行功率、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以及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等;下行通讯系统参数至少包括终端上报的信道质量、基站下发的下行资源数以及基站下发的下行调制编码策略等。通讯系统参数还可以包括上行吞吐率和下行吞吐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时,是指在时间周期内获取该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的平均值。例如,在获取天线A的上行功率时,可以在时间周期内连续获取天线A的10个上行功率,并对获取到的10个上行功率取平均值。最后,将所获得的10个上行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天线A的上行功率的一次统计结果。
步骤103、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
在步骤103中,可以根据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即可以根据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至少两根天线中选择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下面以上行吞吐率、上行功率和下行吞吐率为例说明如何在至少两根天线中选择最佳的目标天线。
在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且获取到每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上行功率和下行吞吐率之后,可以先将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进行相互比较,进而从至少两根天线中筛选出具有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天线。
在至少两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为目标天线。例如,假设将天线A的上行吞吐率、天线B的上行吞吐率、天线C的上行吞吐率和天线D的上行吞吐率进行相互比较之后,比较结果为天线A的上行吞吐率=天线B的上行吞吐率=天线D的上行吞吐率>天线C的上行吞吐率,则此时可以将天线A的上行功率、天线B的上行功率以及天线D的上行功率进行相互比较,进而从天线A、天线B和天线D中筛选出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作为目标天线。
在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大下行吞吐率的天线为目标天线。例如,将天线A的上行功率、天线B的上行功率以及天线D的上行功率进行相互比较之后,比较结果为天线A的上行功率=天线D的上行功率<天线B的上行功率,则此时可以将天线A的下行吞吐率与天线D的下行吞吐率进行比较,进而从天线A和天线D中筛选出具有最大下行吞吐率的天线作为目标天线。假设将天线A的下行吞吐率与天线D的下行吞吐率进行比较之后,比较结果为天线A的下行吞吐率<天线D的下行吞吐率,则此时可以将天线D作为目标天线。如果比较结果为天线A的下行吞吐率=天线D的下行吞吐率,则可以将天线A或者天线D作为目标天线。
步骤104、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
在步骤104中,从至少两根天线中筛选出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之后,就可以使用该目标天线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至少两根天线。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这样,在终端的使用场景为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进而可以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接下来,可以根据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确定一目标天线。该目标天线既满足SAR法规要求,且性能也较好。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至少两根天线。本实施例与前一个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可以先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然后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预先存储的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在满足SAR法规要求下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其中,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越大,天线的切换优先级越低。
在步骤201中,终端可以对当前使用场景进行侦测。例如,终端可以使用红外传感器、陀螺仪或者SAR检测电路侦测当前使用场景是否为SAR使用场景。SAR使用场景是指用户手持终端或者用户将终端贴近头部进行接听电话等场景。
在侦测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于实验室量测终端的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在满足SAR法规要求下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并将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在满足SAR法规要求下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存储于终端内。进而终端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在满足SAR法规要求下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其中,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越大,天线的切换优先级越低。
步骤202、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在步骤202中,在侦测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假设终端共有四根天线,分别为天线A、天线B、天线C和天线D。则可以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天线A、天线B、天线C和天线D这四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根据预先存储的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在满足SAR法规要求下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进而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使至少两根天线轮流切换的过程更有序,可以减少计算过程。
步骤203、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
在步骤203中,在轮流切换过程中可以获取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例如,在轮流切换过程中可以获取每根天线的上行通讯系统参数和下行通讯系统参数。上行通讯系统参数至少包括终端上行功率、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以及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等;下行通讯系统参数至少包括终端上报的信道质量、基站下发的下行资源数以及基站下发的下行调制编码策略等。通讯系统参数还可以包括上行吞吐率和下行吞吐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时,是指在时间周期内获取该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的平均值。例如,在获取天线A的上行功率时,可以在时间周期内连续获取天线A的10个上行功率,并对获取到的10个上行功率取平均值。最后,将所获得的10个上行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天线A的上行功率的一次统计结果。
步骤204、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
在步骤204中,可以根据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即可以根据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至少两根天线中选择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
可选的,所述通讯系统参数包括上行吞吐率、上行功率和下行吞吐率,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情况下,确定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通讯系统参数可以包括上行吞吐率、上行功率和下行吞吐率。在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且获取到每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上行功率和下行吞吐率之后,可以先将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进行相互比较,进而从至少两根天线中筛选出具有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天线。
在至少两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为目标天线。例如,假设将天线A的上行吞吐率、天线B的上行吞吐率、天线C的上行吞吐率和天线D的上行吞吐率进行相互比较之后,比较结果为天线A的上行吞吐率=天线B的上行吞吐率=天线D的上行吞吐率>天线C的上行吞吐率,则此时可以将天线A的上行功率、天线B的上行功率以及天线D的上行功率进行相互比较,进而从天线A、天线B和天线D中筛选出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作为目标天线。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包括:
在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情况下,确定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大下行吞吐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在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大下行吞吐率的天线为目标天线。例如,将天线A的上行功率、天线B的上行功率以及天线D的上行功率进行相互比较之后,比较结果为天线A的上行功率=天线D的上行功率<天线B的上行功率,则此时可以将天线A的下行吞吐率与天线D的下行吞吐率进行比较,进而从天线A和天线D中筛选出具有最大下行吞吐率的天线作为目标天线。假设将天线A的下行吞吐率与天线D的下行吞吐率进行比较之后,比较结果为天线A的下行吞吐率<天线D的下行吞吐率,则此时可以将天线D作为目标天线。如果比较结果为天线A的下行吞吐率=天线D的下行吞吐率,则可以将天线A或者天线D作为目标天线。
可选的,所述通讯系统参数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大上行资源数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或者,所述通讯系统参数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高阶上行调制编码策略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通讯系统参数可以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在至少两根天线中选择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时,还可以将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进行相互比较。进而可以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大上行资源数的天线为目标天线。
或者,通讯系统参数可以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需要说明的是,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越高阶,误码率就越低。因此,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时,可以将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进行相互比较。进而可以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高阶上行调制编码策略的天线为目标天线。
或者,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时,还可以将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下行资源数进行相互比较。进而可以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大下行资源数的天线为目标天线。
或者,需要说明的是,基站下发的下行调制编码策略越高阶,误码率就越低。因此,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时,可以将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下行调制编码策略进行相互比较。进而可以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高阶下行调制编码策略的天线为目标天线。
或者,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时,还可以将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终端上报的信道质量进行相互比较。进而可以在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最好的终端上报的信道质量的天线为目标天线。
步骤205、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
在步骤205中,从至少两根天线中筛选出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之后,就可以使用该目标天线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至少两根天线。在终端的使用场景为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然后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进而可以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接下来,可以根据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确定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该目标天线既满足SAR法规要求,且性能也较好。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终端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终端300包括轮流切换模块301、获取模块302、第一确定模块303和通信模块304,其中:
轮流切换模块301,用于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获取模块302,用于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
通信模块304,用于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305,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在满足SAR法规要求下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其中,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越大,天线的切换优先级越低;
所述轮流切换模块301具体用于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可选的,所述通讯系统参数包括上行吞吐率、上行功率和下行吞吐率,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3具体用于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情况下,确定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3具体用于在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情况下,确定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大下行吞吐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可选的,所述通讯系统参数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大上行资源数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或者,所述通讯系统参数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高阶上行调制编码策略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终端300能够实现图1和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且终端300可以实现在终端的使用场景为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然后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进而可以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接下来,可以根据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确定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该目标天线既满足SAR法规要求,且性能也较好。
图5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5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501、网络模块502、音频输出单元503、输入单元504、传感器505、显示单元506、用户输入单元507、接口单元508、存储器509、处理器510、以及电源5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处理器510,用于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
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
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
在终端的使用场景为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然后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进而可以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接下来,可以根据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确定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该目标天线既满足SAR法规要求,且性能也较好。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5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5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5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5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5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503可以将射频单元501或网络模块5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5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5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5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5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5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5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5041和麦克风5042,图形处理器5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506上。经图形处理器5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5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501或网络模块502进行发送。麦克风5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5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5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5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5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5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5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5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5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506可包括显示面板5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5061。
用户输入单元5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507包括触控面板5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5072。触控面板5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5071上或在触控面板5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5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510,接收处理器5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5071。除了触控面板5071,用户输入单元5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5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5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5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5061上,当触控面板5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5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5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5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5中,触控面板5071与显示面板5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5071与显示面板50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5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5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5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5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5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5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5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5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51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5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5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10中。
终端5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5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5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5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处理器510还用于:
根据预先存储的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在满足SAR法规要求下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其中,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越大,天线的切换优先级越低;
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可选的,处理器510还用于:
所述通讯系统参数包括上行吞吐率、上行功率和下行吞吐率,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情况下,确定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可选的,处理器510还用于:
在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情况下,确定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大下行吞吐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可选的,处理器510还用于:
所述通讯系统参数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大上行资源数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或者,所述通讯系统参数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高阶上行调制编码策略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终端5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且终端500可以实现在终端的使用场景为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然后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进而可以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接下来,可以根据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确定通讯性能最佳的目标天线。该目标天线既满足SAR法规要求,且性能也较好。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09,存储在存储器5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10执行时实现上述天线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天线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具有至少两根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
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
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
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先存储的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在满足SAR法规要求下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其中,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越大,天线的切换优先级越低;
所述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包括:
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2.如权利要求1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参数包括上行吞吐率、上行功率和下行吞吐率,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情况下,确定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3.如权利要求2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包括:
在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情况下,确定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大下行吞吐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4.如权利要求1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参数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大上行资源数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或者,所述通讯系统参数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高阶上行调制编码策略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具有至少两根天线,所述终端包括:
轮流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的使用场景为比吸收率SAR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获取模块,用于在轮流切换过程中获取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通讯系统参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一目标天线;
通信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信;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在满足SAR法规要求下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确定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其中,所需调降的上行功率量越大,天线的切换优先级越低;
所述轮流切换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确定的每根天线的切换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根天线进行轮流切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参数包括上行吞吐率、上行功率和下行吞吐率,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情况下,确定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低上行功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上行吞吐率均为最大上行吞吐率的多根天线中存在多根天线的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情况下,确定上行功率均为最低上行功率的多根天线中具有最大下行吞吐率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参数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资源数,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大上行资源数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或者,所述通讯系统参数为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对应的基站下发的上行调制编码策略,在所述至少两根天线中确定对应基站下发的最高阶上行调制编码策略的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确定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1811397770.9A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Active CN109286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7770.9A CN109286414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7770.9A CN109286414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6414A CN109286414A (zh) 2019-01-29
CN109286414B true CN109286414B (zh) 2020-02-21

Family

ID=65173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7770.9A Active CN109286414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864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4403A (zh) * 2019-03-22 2022-04-19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1200865B (zh) * 2019-12-31 2021-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电子设备运行的方法和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2526A (zh) * 2011-12-15 2015-01-07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用户装置的数据通信的天线部署切换
CN107613103A (zh) * 2017-08-30 2018-01-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轮询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117065T2 (de) * 2001-03-15 2006-08-17 Eads Astrium Gmbh Seitensichtradarsystem mit synthetischer Apertu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2526A (zh) * 2011-12-15 2015-01-07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用户装置的数据通信的天线部署切换
CN107613103A (zh) * 2017-08-30 2018-01-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轮询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6414A (zh) 201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9132B (zh)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361444B (zh)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905907B (zh) 一种搜网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067418B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565078B (zh) 频分双工模式的信道检测方法、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8427873B (zh)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460352B (zh) 通信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299936B (zh)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39394B (zh) 一种sar值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
CN109739300B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9195191B (zh) 一种小区重选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8601048B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99434B (zh)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110036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9286414B (zh) 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CN108512616B (zh) 信号强度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98560B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和终端
CN108419283B (zh) 一种wifi热点扫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615198A (zh) 资源确定方法、资源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328132B (zh) 一种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888055A (zh) Wi-Fi上行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24732B (zh)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450508B (zh) 天线确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067429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234745B (zh) 一种信号接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