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0966A - 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0966A
CN109270966A CN201811015570.2A CN201811015570A CN109270966A CN 109270966 A CN109270966 A CN 109270966A CN 201811015570 A CN201811015570 A CN 201811015570A CN 109270966 A CN109270966 A CN 109270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prime mover
permanent
magnet
govern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55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0966B (zh
Inventor
商庆海
商凯宇
范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Gener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Gener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Gener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Gener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0155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0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0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0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0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0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3/00Control of linear speed; Control of angular speed; Control of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g. of a prime mover
    • G05D13/62Control of linear speed; Control of angular speed; Control of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g. of a prime move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e.g. use of a tachometric dynamo, use of a transducer converting an electric value into a displacemen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3/00Control of linear speed; Control of angular speed; Control of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g. of a prime mover
    • G05D13/66Governor units providing for co-operation with control dependent upon a variable other than spe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包括可调速原动机、永磁调速器、自动锁速器和辅助调速器;可调速原动机与永磁调速器和自动锁速器连接;永磁调速器与自动锁速器和辅助调速器连接;自动锁速器用于获取转速测量器的转速,对比保存在自动锁速器中的特性参数进行线性补偿后,控制油门调整可调速原动机的工作状态,使可调速原动机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辅助调速器用于工作时获取控制指令信号,对比保存在辅助调速器中的特性参数进行线性补偿后,控制电量调整永磁调速器输出所需要的转速。上述系统使可调速原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的转速不再改变,保证了可调速原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状态,达到了节能效果。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节能永磁调速方法。

Description

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原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论电动机还是发动机都有一个最佳效率的转速,一旦偏离这个转速,其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因此永磁调速技术,在恒转速原动机上的应用,获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然而,永磁调速技术的节能原理,决定了仅适用于恒转速原动机的节能调速。当永磁调速技术用于可调速的原动机时,比如直流电动机、发动机等就出现了2个调速机构,无法进行正常使用。
因此,如何能使永磁调速技术应用在直流电动机、发动机等可调速的原动机上,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如何能使永磁调速技术应用在可调速的原动机上的问题,提供一种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
所述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包括:可调速原动机、永磁调速器、自动锁速器、辅助调速器、转速测量器和输出功率测量器,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与永磁调速器同轴机械连接,所述自动锁速器分别与可调速原动机和转速测量器、输出功率测量器信号连接,所述辅助调速器与永磁调速器、自动锁速器信号连接。
所述自动锁速器,包括:锁定可调速原动机输出最佳恒转速的方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预设可调速原动机的最佳转速保存到自动锁速器中。
所述最佳恒转速,在于:可调速原动机,始终输出能量转换效率最好的转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曲线参数图表保存在自动锁速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动锁速器不间断地获取辅助调速器中的实际需要的转速,及转速测量器中的可调速原动机的即时转速,以及输出功率测量器中的即时功率,计算出与所述最佳转速之差,再依据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曲线参数求出与所述最佳转速的动能之差,进行线性补偿后,根据转矩=9550×功率/转速的公式调整油门/电量,使可调速原动机输出在最佳转速上,且保证输出所实际需要的转矩。
所述辅助调速器,包括:控制永磁调速器输出实际需要转速的方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永磁调速器的特性曲线参数图表,保存在辅助调速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辅助调速器在收到调速信息后,比照永磁调速器的特性曲线对应的参数进行线性补偿,然后调整永磁调速器的气隙,以使永磁调速器输出指定的转速。
所述永磁调速器的气隙,在于:永磁调速器中的导体与永磁体之间的气隙越小,耦合传输的转矩越大。当气隙确定之后,永磁调速器输出的转速和转矩,是由自动锁速器经过计算调整可调速原动机的油门/电量获得的。
所述转速测量器,包括:光电测速结构和机械测速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测速结构包括离心轮测速装置,所述离心轮测速装置与所述自动锁速器连接,所述自动锁速器用于根据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对所述离心轮测速装置测得转速的误差进行线性补偿。
上述节能永磁调速系统,是由自动锁速器与辅助调速器相互配合,对可调速原动机和永磁调速器进行实时测控,保证了永磁调速器输出实际需要的转速和转矩,而可调速原动机却始终运行在最佳转速上。另外,调整原动机的电量/ 油门,根据原动机的工作特性及转矩=9550×功率/转速公式计算,等于全部转换成转矩输出,因此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可见,提高了多旋翼直升机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节能永磁调速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节能永磁调速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现有航空发动机的特性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节能永磁调速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节能永磁调速系统,该系统包括可调速原动机102、永磁调速器104、自动锁速器106以及辅助调速器108。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分别与所述永磁调速器104和所述自动锁速器106连接,所述永磁调速器104分别与所述自动锁速器106和所述辅助调速器108连接。
其中,所述自动锁速器106用于预先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的特性参数图表,并保存在自动锁速器106中,自动锁速器106工作时获取转速测量器的转速,对比所述保存在自动锁速器106中的特性参数进行线性补偿后,控制油门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的工作状态,使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永磁调速器104实时接收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转速并保存,从而自动锁速器106可直接读取永磁调速器104保存的数据,以获得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转速。
所述辅助调速器108用于预先获取所述永磁调速器104的特性参数图表,并保存在辅助调速器108中,辅助调速器108工作时获取控制指令信号,对比所述保存在辅助调速器108中的特性参数进行线性补偿后,控制电量调整所述永磁调速器104输出所需要的转速。
其中,可调速原动机102的特性参数包括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工作状态有关的所有工作特性参数,如转速等。永磁调速器104的特性参数包括与所述永磁调速器104工作状态有关的所有工作特性参数,如转速等。
原动机泛指利用能源产生原动力的一切机械,是现代生产、生活领域中所需动力的主要来源。原动机可包括发动机和电动机,可调速原动机102包括直流发动机和直流电动机,它们能够调整输出转速。永磁调速器104主要由三个部件组成:永磁转子、导体转子、调速机构,其工作原理为:调节器调节筒形永磁转子与筒形导体转子在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置,以改变永磁转子和导体转子耦合的有效部分,即可改变两者之间传递的扭矩,能实现可重复的、可调整的、可控制的输出扭矩和转速,实现调速节能的目的。
具体地,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输出端与永磁调速器104的输入端连接,永磁调速器104的输出端与负载的输入端连接。永磁调速器104采用气隙传递扭矩,利用永磁耦合力非接触地传递扭矩,实现了无级调速。可调速原动机102 与负载设备之间没有刚性连接,且在机械冲击过程中具有通过滑差实现缓冲,因此极大地减小了振动和噪音。
自动锁速器106实时获取可调速原动机102的实际特性参数,根据实际特性参数调整可调速原动机102的工作状态,如即时转速,使可调速原动机102 能够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需要知道,可调速原动机102的特性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可调速原动机功率、转速、转矩及能源消耗率等。可调速原动机102的最佳转速可通过大量地对可调速原动机102进行转速训练,最终得到其最佳效率的转速,并将该最佳转速预先存储在该系统中。
辅助调速器108从调速控制端获取调速控制信号,根据该调速控制信号,并基于永磁调速器104的永磁耦合特性调整耦合磁隙,以调整永磁调速器104 的输出转速,保证永磁调速器104输出符合调速控制端需求的转速。
上述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实时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再由自动锁速器控制电量或油门,使可调速原动机始终运行在预设的最佳转速上,保证其输出转速是恒转速,这就将可调速原动机改造成了输出恒转速的原动机。再通过辅助调速器对永磁调速器进行调速,将可调速原动机输出的恒转速,变速到工作所需要的工作转速并输出。此时的永磁调速器输出的功率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功率,负载的变化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变化,可调速原动机却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的转速不再改变,保证了可调速原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状态,因此达到了节能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节能永磁调速系统还包括转速测量器110,所述转速测量器110分别与所述永磁调速器104和所述自动锁速器106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永磁调速器104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转速信息,并将所述转速信息反馈至所述自动锁速器106。
具体地,转速测量器110实时获取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转速信息并发送至自动锁速器106,自动锁速器106接收该转速信息,并基于可调速原动机102的特性曲线,将转速信息中的即时转速与预先设置的最佳转速进行比较,计算可调速原动机102的即时转速与最佳转速的转速差,再根据转速差实时定量补偿可调速原动机102的电量或油量,保证其始终工作在最佳转速上。通过采用这种信息反馈的结构方式,能够准确地控制可调速原动机102工作在最佳转速上。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转速测量器110包括光电测速结构(图未示)和机械测速结构(图未示),所述光电测速结构和所述机械测速结构分别与所述自动锁速器106连接,所述自动锁速器106用于计算所述可调速原动机 102的即时转速与最佳转速的差值。
更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测速结构包括离心轮测速装置(图未示),所述离心轮测速装置与所述自动锁速器106连接,所述自动锁速器106 用于根据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的特性参数,对所述离心轮测速装置测得转速的误差进行线性补偿。
具体地,在转速测量器110中有一个或多个离心轮测速装置,该离心轮测速装置的旋转速度和永磁调速器104的转速相同,当永磁调速器104的转速提高时,离心轮测速装置因离心力变大会带动可调速原动机102的阀门打开,使得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转速提高。当永磁调速器104的转速降低时,离心轮测速装置因离心力变小会带动可调速原动机102的阀门慢慢关闭,使得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转速降低。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离心轮测速装置包括偶数个离心轮(图未示),所述偶数个离心轮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的阀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的开关。
具体地,在转速测量器110中有偶数个离心轮,比如2个,4个等。离心轮的旋转速度和永磁调速器104的转速相同,当永磁调速器104的转速提高时,离心轮因离心力变大会带动可调速原动机102的阀门打开,使得可调速原动机 102的转速提高。当永磁调速器104的转速降低时,离心轮因离心力变小会带动可调速原动机102的阀门慢慢关闭,使得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转速降低。设置偶数个离心轮,可以消除离心轮发生振动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作为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离心轮测速装置包括偶数个重球锥摆,其工作原理与上述离心轮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清楚,上述通过离心轮测速装置控制可调速原动机102的阀门的控制方式也可以包括当永磁调速器104的转速提高时,离心轮测速装置因离心力变大会带动可调速原动机102的阀门慢慢关闭,使得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转速降低。当永磁调速器104的转速降低时,离心轮测速装置因离心力变小会带动可调速原动机102的阀门慢慢打开,使得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转速升高。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节能永磁调速系统还包括输出功率测量器 109,所述输出功率测量器109分别与所述永磁调速器104和所述自动锁速器106 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永磁调速器104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输出功率信息,并将所述输出功率信息发送至所述自动锁速器106,使得所述自动锁速器 106能够调控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输出最佳转速的同时,还要输出所需要的转矩。
具体地,可结合上一个实施例,输出功率测量器109实时获取可调速原动机102的输出功率信息并发送至自动锁速器106,自动锁速器106接收该输出功率信息,基于可调速原动机102的工作特性曲线,将输出功率信息中的实际输出功率与预先设置的最佳输出功率进行比较,计算可调速原动机102实际输出功率与最佳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再根据该功率差实时定量补偿可调速原动机102 的电量或油量,保证其工作在最佳转速上。通过进一步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能够进一步准确地控制可调速原动机保持在最佳转速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永磁调速器104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同轴连接,所述永磁调速器104包括输出传动轴1042,用于将永磁调速器104调速后的旋转动力(如转速及转矩)输出至负载设备,需要清楚,永磁调速器104 输出的功率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功率,负载的变化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锁速器106包括比较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的特性参数,将所述特性参数中的即时转速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预设的最佳转速进行比较,得到所述即时转速与最佳转速的转速差,根据所述转速差使所述可调速原动机102以最佳转速工作。其中,特性参数包括即时转速与输出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节能永磁调速系统的节能永磁调速方法。其中,该调速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2,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
具体地,特性参数可包括即时转速、输出功率的一种或多种。
S204,将所述特性参数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预设最佳特性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具体地,最佳特性参数指可调速原动机工作在最佳效率状态时的特性参数,可包括最佳转速、最佳输出功率的一种或多种。自动锁速器将即时转速与最佳转速进行比较,得到转速差。将输出功率与最佳输出功率进行比较,得到功率差。
S206,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
具体地,自动锁速器根据上述转速差或功率差实时定量补偿可调速原动机的电量或油量,保证其以最佳转速工作。
上述节能永磁调速方法,实时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再由自动锁速器控制电量或油门,使可调速原动机始终运行在预设的最佳转速上,保证其输出转速是恒转速,这就将可调速原动机改造成了输出恒转速的原动机。再通过辅助调速器对永磁调速器进行调速,将可调速原动机输出的恒转速,变速到工作所需要的工作转速并输出。此时的永磁调速器输出的功率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功率,负载的变化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变化,可调速原动机却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的转速不再改变,保证了可调速原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状态,因此达到了节能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涉及根据调速控制端需求调整转速的具体过程。其中,该调速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208,获取调速控制信号。
具体地,用户可通过调速控制端输入转速需求信息,调速控制端根据该转速需求信息生成调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辅助调速器。
S210,根据所述调速控制信号调整所述永磁调速器的输出转速。
具体地,辅助调速器从调速控制端获取调速控制信号,根据该调速控制信号,并基于永磁调速器的永磁耦合特性调整耦合磁隙,以调整永磁调速器的输出转速,保证永磁调速器输出符合调速控制端的转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特性参数包括即时转速,则S204具体包括:
S2042,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即时转速;
S2044,将所述即时转速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最佳转速进行比较,得到转速差。
具体地,自动锁速器实时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即时转速,并与最佳转速比较,根据转速差调整可调速原动机的工作状态,使可调速原动机能够以最佳转速工作。其中,可调速原动机的最佳转速可预先存储于自动锁速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特性参数包括输出功率,则S204还包括:
S2041,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输出功率;
S2043,将所述输出功率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最佳功率进行比较,得到功率差。
具体地,自动锁速器实时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输出功率,并与最佳输出功率比较,根据功率差调整可调速原动机的工作状态,使可调速原动机能够以最佳转速工作。其中,可调速原动机的最佳输出功率可预先存储于自动锁速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涉及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可调速原动机工作状态的具体过程。在本实施例中,S206具体包括:
S2062,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能量供应;
S2064,根据所述调整后的能量供应使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最佳转速工作。
具体地,自动锁速器根据比较结果实时定量补偿可调速原动机的电量或油量,保证其工作在最佳转速上。其中,预先实测可调速原动机功率/油量、电压特性曲线表,保存到自动锁速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上述离心轮测速装置来控制可调速原动机的阀门,进而控制可调速原动机的能量供应。其中,离心轮测速装置可包括偶数个离心轮,或者,离心轮测速装置可包括偶数个重球锥摆。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涉及不断修正可调速原动机的即时转速以达到最佳转速的具体过程。其中,S207具体包括步骤:
S2072,判断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即时转速是否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最佳转速相等;
S2074,若不相等,则重新返回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的步骤。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具体数值的对比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的优势之处。
请参阅图3,图3是一款航空发动机的特性图,从图中可以计算得:
4500转/分,转矩21.8Nm时,耗油率517g/Kwh,
6500转/分,转矩21.5Nm时,耗油率370g/Kwh,
可见,转矩对耗油率影响甚微,主要是转速决定了耗油率。
计算在同一输出功率,两种转速时的耗油差:
功率:4500转/分×21.8Nm/9550=10.3KW,
4500转/分时的耗油量:10.3KW×517g/Kwh=5325g,
6500转/分时的耗油量:10.3KW×370g/Kwh=3811g,
6500转/分时每小时节约油量:5325g-3811g=1514g,
功率:6500转/分×21.5Nm/9550=14.6KW,
4500转/分时的耗油量:14.6KW×517g/Kwh=7548g,
6500转/分时的耗油量:14.6KW×370g/Kwh=5417g,
6500转/分时每小时节约油量:7548g-5417g=2131g。
由此,可得到采用上述两种技术方案的效果比较表,如下所示:
由上表可知,
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达到节能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提供了一种节能永磁调速装置400,包括:获取模块、比较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
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
比较模块404,用于将所述特性参数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预设特性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输出模块406,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
上述节能永磁调速装置,实时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再由自动锁速器控制电量或油门,使可调速原动机始终运行在预设的最佳转速上,保证其输出转速是恒转速,这就将可调速原动机改造成了输出恒转速的原动机。再通过辅助调速器对永磁调速器进行调速,将可调速原动机输出的恒转速,变速到工作所需要的工作转速并输出。此时的永磁调速器输出的功率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功率,负载的变化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变化,可调速原动机却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的转速不再改变,保证了可调速原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状态,因此达到了节能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节能永磁调速装置400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调速控制信号。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速控制信号以及所述可调速原动机输出的最佳转速调整所述永磁调速器的输出转速。
关于节能永磁调速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节能永磁调速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节能永磁调速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节能永磁调速过程中的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节能永磁调速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
将所述特性参数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预设特性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
上述计算机设备,实时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再由自动锁速器控制电量或油门,使可调速原动机始终运行在预设的最佳转速上,保证其输出转速是恒转速,这就将可调速原动机改造成了输出恒转速的原动机。再通过辅助调速器对永磁调速器进行调速,将可调速原动机输出的恒转速,变速到工作所需要的工作转速并输出。此时的永磁调速器输出的功率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功率,负载的变化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变化,可调速原动机却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的转速不再改变,保证了可调速原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状态,因此达到了节能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调速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调速控制信号以及所述可调速原动机输出的最佳转速调整所述永磁调速器的输出转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
将所述特性参数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预设特性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时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再由自动锁速器控制电量或油门,使可调速原动机始终运行在预设的最佳转速上,保证其输出转速是恒转速,这就将可调速原动机改造成了输出恒转速的原动机。再通过辅助调速器对永磁调速器进行调速,将可调速原动机输出的恒转速,变速到工作所需要的工作转速并输出。此时的永磁调速器输出的功率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功率,负载的变化等于直流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变化,可调速原动机却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的转速不再改变,保证了可调速原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状态,因此达到了节能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调速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调速控制信号以及所述可调速原动机输出的最佳转速调整所述永磁调速器的输出转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 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 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 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 (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 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速原动机、永磁调速器、自动锁速器以及辅助调速器;
所述可调速原动机分别与所述永磁调速器和所述自动锁速器连接;
所述永磁调速器分别与所述自动锁速器和所述辅助调速器连接;
其中,所述自动锁速器用于预先保存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图表,自动锁速器工作时获取转速测量器的转速,对比所述保存在自动锁速器中的特性参数进行线性补偿后,控制油门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工作状态,使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
所述辅助调速器用于预先保存所述永磁调速器的特性参数图表,辅助调速器工作时获取控制指令信号,对比所述保存在辅助调速器中的特性参数进行线性补偿后,控制电量调整所述永磁调速器输出所需要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速测量器,所述转速测量器分别与所述永磁调速器和所述自动锁速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永磁调速器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转速信息,并将所述转速信息反馈至所述自动锁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测量器包括光电测速结构和机械测速结构,所述光电测速结构和所述机械测速结构分别与所述自动锁速器连接,所述自动锁速器用于计算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即时转速与最佳转速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测速结构包括离心轮测速装置,所述离心轮测速装置与所述自动锁速器连接,所述自动锁速器用于根据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对所述离心轮测速装置测得转速的误差进行线性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功率测量器,所述输出功率测量器分别与所述永磁调速器和所述自动锁速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永磁调速器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输出功率信息,并将所述输出功率信息发送至所述自动锁速器,使得所述自动锁速器能够调控所述可调速原动机输出最佳转速的同时,还要输出所需要的转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调速器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同轴连接,所述永磁调速器包括输出传动轴,用于将所述永磁调速器调速后的旋转动力输出至负载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锁速器包括比较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将所述特性参数中的即时转速与预设的最佳转速进行比较,得到所述即时转速与最佳转速的转速差,根据所述转速差使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
8.一种节能永磁调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
将所述特性参数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预设特性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调速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调速控制信号以及所述可调速原动机输出的最佳转速调整所述永磁调速器的输出转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特性参数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预设特性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即时转速;
将所述即时转速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最佳转速进行比较,得到转速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特性参数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预设特性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输出功率;
将所述输出功率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最佳功率进行比较,得到功率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能量供应;
根据调整后的能量供应使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最佳转速工作。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永磁调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整所述可调速原动机以预设的最佳转速工作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即时转速是否与所述可调速原动机的最佳转速相等;
若不相等,则重新返回获取可调速原动机的特性参数的步骤。
CN201811015570.2A 2018-08-31 2018-08-31 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270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5570.2A CN109270966B (zh) 2018-08-31 2018-08-31 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5570.2A CN109270966B (zh) 2018-08-31 2018-08-31 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0966A true CN109270966A (zh) 2019-01-25
CN109270966B CN109270966B (zh) 2021-12-10

Family

ID=65187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5570.2A Active CN109270966B (zh) 2018-08-31 2018-08-31 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09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5965B (zh) * 2020-11-18 2023-06-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溫差發電系統及其工質流量調控方法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80A (zh) * 1995-05-19 1997-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动力传送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四轮驱动车辆以及动力传送方法及四轮驱动方法
US20080136294A1 (en) * 2006-12-06 2008-06-12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elf-regulating permanent magnet device
CN101800464A (zh) * 2010-01-28 2010-08-11 清华大学 高温气冷堆氦气空间的密封传动装置及其驱动装置
WO2010142962A2 (en) * 2009-06-12 2010-12-16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Magnetic gearbox
CN102232268A (zh) * 2011-06-27 201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发电系统节能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发电系统
CN102230467A (zh) * 2011-06-22 2011-11-02 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采煤工作面乳化液泵站的调速器及调速方法
CN202280527U (zh) * 2011-10-08 2012-06-20 启东市联通测功器有限公司 柴油机多功能伺服调速控制器
CN202413407U (zh) * 2011-12-27 2012-09-05 鞍山钦元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磁力辅助起步及制动装置
CN202768156U (zh) * 2012-07-06 2013-03-06 上海盈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电子调速器
CN103204069A (zh) * 2013-05-07 2013-07-17 湖南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增程器及控制方法
CN103762910A (zh) * 2014-01-29 2014-04-30 南京艾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机拖动系统功率平衡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76822U (zh) * 2015-01-28 2015-07-15 国电龙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轴流式动叶调节风机的调速系统
US20150226323A1 (en) * 2006-06-26 2015-08-13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5119464A (zh) * 2015-08-13 2015-12-02 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耦合轴带发电系统及其在船舶上的应用
CN204936856U (zh) * 2015-06-23 2016-01-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f1车手培训用电动赛车动力系统
US20160285329A1 (en) * 2015-02-21 2016-09-29 Floyd H. Knapp Compact implementation for a high-efficiency, variable-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CN205883024U (zh) * 2016-06-27 2017-01-11 山西大唐国际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永磁调速驱动装置
CN106470883A (zh) * 2014-06-20 2017-03-01 派克汉尼芬公司 用于工作机器的功率效率控制机构
CN106802607A (zh) * 2017-03-20 2017-06-0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辅机永磁调速系统
CN106872126A (zh) * 2017-01-19 2017-06-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型磁力耦合器刚度特性综合测试平台
CN107070171A (zh) * 2016-10-18 2017-08-18 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耦合调速装置
CN108131364A (zh) * 2017-12-25 2018-06-08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80A (zh) * 1995-05-19 1997-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动力传送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四轮驱动车辆以及动力传送方法及四轮驱动方法
US20150226323A1 (en) * 2006-06-26 2015-08-13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20080136294A1 (en) * 2006-12-06 2008-06-12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elf-regulating permanent magnet device
WO2010142962A2 (en) * 2009-06-12 2010-12-16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Magnetic gearbox
CN101800464A (zh) * 2010-01-28 2010-08-11 清华大学 高温气冷堆氦气空间的密封传动装置及其驱动装置
CN102230467A (zh) * 2011-06-22 2011-11-02 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采煤工作面乳化液泵站的调速器及调速方法
CN102232268A (zh) * 2011-06-27 201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发电系统节能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发电系统
CN202280527U (zh) * 2011-10-08 2012-06-20 启东市联通测功器有限公司 柴油机多功能伺服调速控制器
CN202413407U (zh) * 2011-12-27 2012-09-05 鞍山钦元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磁力辅助起步及制动装置
CN202768156U (zh) * 2012-07-06 2013-03-06 上海盈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电子调速器
CN103204069A (zh) * 2013-05-07 2013-07-17 湖南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增程器及控制方法
CN103762910A (zh) * 2014-01-29 2014-04-30 南京艾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机拖动系统功率平衡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70883A (zh) * 2014-06-20 2017-03-01 派克汉尼芬公司 用于工作机器的功率效率控制机构
CN204476822U (zh) * 2015-01-28 2015-07-15 国电龙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轴流式动叶调节风机的调速系统
US20160285329A1 (en) * 2015-02-21 2016-09-29 Floyd H. Knapp Compact implementation for a high-efficiency, variable-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CN204936856U (zh) * 2015-06-23 2016-01-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f1车手培训用电动赛车动力系统
CN105119464A (zh) * 2015-08-13 2015-12-02 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耦合轴带发电系统及其在船舶上的应用
CN205883024U (zh) * 2016-06-27 2017-01-11 山西大唐国际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永磁调速驱动装置
CN107070171A (zh) * 2016-10-18 2017-08-18 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耦合调速装置
CN106872126A (zh) * 2017-01-19 2017-06-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型磁力耦合器刚度特性综合测试平台
CN106802607A (zh) * 2017-03-20 2017-06-0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辅机永磁调速系统
CN108131364A (zh) * 2017-12-25 2018-06-08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浩: "永磁调速技术在发电厂的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5965B (zh) * 2020-11-18 2023-06-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溫差發電系統及其工質流量調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0966B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5719B2 (en) Transmission of energy
Evangelista et al.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for wind turbine based on a MIMO 2-sliding mode algorithm with variable gains
Hamane et al. Control for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driving a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using Fuzzy-PI control
EP2454477B1 (en) Bang-bang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s during abnormal frequency conditions
CN106849812B (zh) 一种基于磁链补偿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
CN104242770B (zh) 一种交流伺服系统速度环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
CN102828910A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控制方法、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
CN102374118B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控制方法
US7071659B1 (en) Closed loop control of excitation parameters for high speed switched-reluctance generators
CN112901329B (zh) 一种电子水泵开闭环控制切换的调控方法与系统
CN111193454A (zh) 开关磁阻轮毂电机减振及脉动抑制复合控制系统构造方法
CN102778359A (zh) 用于在内燃机上的动态试验任务的试验台以及用于运行这种试验台的方法
CN109270966A (zh) 节能永磁调速系统及方法
CN109755968B (zh)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的神经网络保性能虚拟同步控制方法
DE112015003969T5 (de)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r variablen Ausgangsspannung und Systeme hierfür
Shanmuganathan et al. Modeling and dynamic simulation of IC engine driven permanent magnet generator using matlab/simulink for hybrid tracked vehicle
Ajala et al. A second-order synchronous machine model for multi-swing stability analysis
Jia et al. Frequency-distinct control of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featuring smooth and productive power output
CN112886885A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永磁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Bekakra et al. Optimizing of IP speed controller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FOC of an induction motor
Knudsen et al. Control-oriented first principles-based model of a diesel generator
Ghafoor et al. A Coupled Electromagnetic-thermal Dynamic Model for Wind Turbin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Operation Analysis
US20240162841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generator set, device for operating a generator set, and generator set
CN109301867A (zh) 一种模拟柴油发电机组的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Torres et al. Nonlinear AVR Control Algorithm for Synchronous Generator Using OPAL-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