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0717B - 一种透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0717B
CN109270717B CN201811407248.4A CN201811407248A CN109270717B CN 109270717 B CN109270717 B CN 109270717B CN 201811407248 A CN201811407248 A CN 201811407248A CN 109270717 B CN109270717 B CN 109270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layer
area
adjusting
persp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72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0717A (zh
Inventor
于洁
马青
孙湃
李鹏涛
韩锐
王遥遥
黄庭峰
王春华
王晓霞
秦树林
李蒙
历伟
赵铁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072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0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0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0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0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0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视装置,涉及液晶应用技术领域。该透视装置包括具有单向透视功能的单向透视层,还包括用于调节透光率的液晶控制层,所述液晶控制层与所述单向透视层叠层设置。该透视装置,由于包括具有单向透视功能的单向透视层,从而,具有单向透视功能,而且,通过液晶控制层可以调节透视装置的透光率,从而调节观察者接收到的光线亮度,满足了人们对单向透视装置的亮度可调节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透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的隐私需求,车辆侧窗通常会贴敷一层隐私膜,在隐私膜的作用下,车外人员无法看见车内状况,但车内人员可以看见车外状况,以此来保护车内的隐私。
在公安局、看守所等场景下,通常采用单向透视玻璃。单向透视玻璃分为正面和反面。正面为玻璃镜面,用来反射光线。在使用时,正面朝向被监控室,反面朝向监控室即审判官所在位置,在被监控室的光线强度大于监控室光线强度时,被监控室的人员无法看到监控室的状况,但监控室的人员始终可以看到被监控室的状况。单向透视玻璃的实现原理为,反面表面镀有一层具有反射效果的金属,与单面反光镜相比,金属涂镀的面积仅占50%,因此,在一般应用时,需要正面侧的环境光强度大于反面侧的环境光强度,才可以达到单面透视的效果,否则,正面侧的观察者同样可以看到反面侧的状况。
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人们对单向透视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有单向透视功能,而且还希望其透光率可以调节,而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隐私膜还是单向透视玻璃,其透光率均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视装置,以实现光线透过率的可调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透视装置,包括具有单向透视功能的单向透视层,还包括用于调节透光率的液晶控制层,所述液晶控制层与所述单向透视层叠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透视装置具有朝向观察者的一侧和朝向被观察者的一侧,所述单向透视层具有自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所述液晶控制层包括第一液晶调节层,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设置在所述单向透视层的朝向观察者的一侧或者朝向被观察者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单向透视层具有第一透视区域和第二透视区域,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具有自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所述第二透视区域具有自观察者一侧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所述液晶控制层包括第一液晶调节层,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具有第一调节区域和第一空白区域,液晶分子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区域内,所述第一调节区域与所述第二透视区和所述第一透视区域中的一个存在重叠区域,所述第一空白区域与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二透视区域中的另一个存在重叠区域。
可选地,所述液晶控制层还包括第二液晶调节层,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和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单向透视层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液晶控制层包括第一液晶调节层和第二液晶调节层,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具有第一调节区域和第一空白区域,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具有第二有效调节区域和第二空白区域,所述单向透视层具有第一透视区域和第二透视区域,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具有自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所述第二透视区域具有自观察者一侧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
所述第二调节区域、所述第二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一空白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所述第一调节区域、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所述单向透视层和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叠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二透视区域交替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二透视区域均呈正方形。
可选地,
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一空白区域之间且用于分割所述第一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一空白区域的密封胶;和/或,
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域之间且用于分割所述第二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域的密封胶。
可选地,
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液晶分子夹设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朝向液晶分子一侧上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一空白区域之间,所述密封胶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和/或,
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液晶分子夹设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朝向液晶分子一侧上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域之间,所述密封胶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
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一空白区域之间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和/或,
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域之间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包括第一驱动控制层和第二驱动控制层,所述液晶分子夹设在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层和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层之间,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层和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层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包括第三驱动控制层和第四驱动控制层,所述液晶分子夹设在所述第三驱动控制层和所述第四驱动控制层之间,通过控制所述第三驱动控制层和所述第四驱动控制层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透视装置,包括具有单向透视功能的单向透视层,从而,该透视装置也具有单向透视功能,而且,通过液晶控制层可以调节透视装置的透光率,从而调节观察者接收到的光线亮度,满足了人们对单向透视装置的亮度可调节需求。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透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液晶调节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透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液晶调节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液晶调节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透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透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该透视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
图8、9和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透视装置的另外三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单向透视层; 11—第一面; 12—第二面;
14—第一透视区域; 15—第二透视区域; 20—第一液晶调节层;
21—第一基底; 22—第二基底; 23—液晶层;
24—第一调节区域; 25—第一空白区域; 26—黑矩阵;
27—密封胶; 28—隔垫物; 30—第二液晶调节层;
34—第二调节区域; 35—第二空白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为了解决现有的单向透视产品的透光率不可调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透视装置。该透视装置包括具有单向透视功能的单向透视层,还包括用于调节透光率的液晶控制层,所述液晶控制层与所述单向透视层叠层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透视装置,包括具有单向透视功能的单向透视层,从而,该透视装置也具有单向透视功能,而且,通过液晶控制层可以调节透视装置的透光率,从而调节观察者接收到的光线亮度,满足了人们对单向透视装置的亮度可调节需求。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透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透视装置具有朝向观察者的一侧和朝向被观察者的一侧。单向透视层10具有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第一面11和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第二面12,单向透视层10的单向透视方向为自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即自第一面11朝向第二面12)。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控制层包括第一液晶调节层20。第一液晶调节层20与单向透视层10叠层设置,第一液晶调节层20设置在单向透视层10的朝向被观察者的一侧。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液晶调节层20也可以设置在单向透视层的朝向观察者的一侧。
容易理解的是,单向透视层10的单向透视功能自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时,也就是说,观察者一侧不受环境光亮度的影响,观察者始终可以观看到被观察者一侧的情景;当被观察者一侧的环境光亮度大于观察者一侧的环境光亮度时,观察者可以观看到被观察者一侧的情景而被观察者无法观看到观察者一侧的情景;当被观察者一侧的环境光亮度小于观察者一侧的环境光亮度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可以相互看到对方的情景。现有技术中,单向透视层虽然在一定情况下起到了单向透视的功能,保护了观察者一侧的隐私,但是,单向透视层的透光率无法调节,无法满足人们的多重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透视装置,在单向透视层10的一侧设置第一液晶调节层20,通过调节第一液晶调节层20的透光率,从而调节透视装置的透光率,满足人们对透光率可调节的需求。尤其当被观察者一侧的环境光亮度较强时,通过调节第一液晶调节层20的透光率可以调节观察者一侧接收到的光线亮度,避免观察者接收刺眼强光;并且,通过调节第一液晶调节层20,还可以使得透视装置的透光率为0,从而,当观察者一侧环境光亮度大于被观察者一侧环境光亮度时,可以避免被观察者观看到观察者一侧的情景,更好地保护观察者一侧的隐私。
图2为图1中第一液晶调节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液晶调节层20包括第一基底21、第二基底22以及夹设在第一基底21和第二基底22之间的液晶层23。与常规液晶面板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液晶调节层20中不包括彩膜层,从而,当液晶层23中的液晶分子处于全白模式时,第一液晶调节层20的透过率可以达到很高,而且,第一液晶调节层的厚度更薄、成本更低。
为了实现第一液晶调节层的透光率可调节,第一液晶调节层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控制层和第二驱动控制层,液晶分子夹设在第一驱动控制层和第二驱动控制层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驱动控制层设置在第一基底21上,将第二驱动控制层设置在第二基底22上,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控制层和第二驱动控制层之间的驱动电压,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从而调节第一液晶调节层的透光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透视装置,可以应用在车辆侧窗上或者公安局、看守所等场景。当应用在车辆侧窗上时,可以将透视装置平铺贴附在侧窗玻璃上或者将透视装置直接作为侧窗玻璃,使其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车外,观察者一侧朝向车内。当应用在公安局、看守所场景时,可以将透视装置用作隔开监控室和被监控室的玻璃,使其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被监控室,观察者一侧朝向监控室。
第二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透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液晶调节层20具有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液晶分子设置在第一调节区域内。单向透视层10具有第一透视区域14和第二透视区域15。第一透视区域14具有自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第二透视区域15具有自观察者一侧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区域24与第一透视区域14存在重叠区域,第一空白区域25与第二透视区域15存在重叠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透视装置,由于第一空白区域25内不设置液晶分子,从而,观察者一侧的光线始终可以穿过第二透视区域15和第一空白区域25的重叠区域,因此,被观察者始终可以观看到观察者一侧的情景,由观察者一侧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光线不可调节。第一调节区域24内设置有液晶分子,通过调节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可以调节穿过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透视区域14的重叠区域的透光率,也就是说,由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透光率可调节。
容易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调节区域24与第二透视区域15存在重叠区域,第一空白区域25与第一透视区域14存在重叠区域,从而,由观察者一侧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透光率可调节,由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透光率不可调节。尤其当将其应用在车辆侧窗玻璃上时,可以使透视装置的观察者一侧朝向车内,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车外,从而,车内人员始终可以看到车外情景,车内人员通过调节第一液晶调节层可以控制车外人员是否可以看到车内情景以及车外人员接收到的光线亮度。
图4为图3中第一液晶调节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为了使得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在整个透视装置上可以接收到均匀的光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呈阵列式排布,且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依次交替设置。从而,第一透视区域14和第二透视区域15也呈阵列式排布且依次交替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均呈正方形,且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的面积相等。这样的结构,更有利于第一液晶调节层的制作,从而降低透视装置的成本。容易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并不限于正方形,还可以设置为长方向等其它形状。
同样地,第一透视区域和第二透视区域也可以均呈正方形。
为了避免观察者通过第一空白区域25观看到被观察者一侧的情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区域24与第一透视区域14一一对应并完全重叠,第一空白区域25与第二透视区域15一一对应并完全重叠。
图5为图3中第一液晶调节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液晶调节层20包括第一基底21、第二基底22以及夹设在第一基底21和第二基底22之间的液晶层23。第一液晶调节层20具有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交替设置,液晶分子23设置在第一调节区域24内,而第一空白区域25内不设置液晶分子。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之间设置有黑矩阵26,黑矩阵26设置在第一基底21的朝向液晶层的一侧上。第一液晶调节层20还包括位于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之间且用于分割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的密封胶27。为了避免密封胶27影响透光率,在本市实施例中,密封胶27在第一基底21上的正投影位于黑矩阵26在第一基底21上的正投影内。
为了保证第一液晶调节层的厚度均一性,如图5所示,第一液晶调节层还包括隔垫物28,隔垫物28可以设置在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在密封胶27的两侧均设置隔垫物28。隔垫物28在第一基底21上的正投影位于黑矩阵26在第一基底21上的正投影内,从而,隔垫物28不会影响到第一液晶调节层的透光性。
在第一液晶调节层的制程过程中,可以在第一基底21上形成位于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之间的黑矩阵26;然后在黑矩阵26上设置朝向第一调节区域24的第一隔垫物28’以及朝向第一空白区域25的第二隔垫物28”,并且第一隔垫物28’和第二隔垫物28”之间预留密封胶涂覆区域;在该涂覆区域涂覆密封胶27,密封胶27将第一调节区域24和第一空白区域25隔离开。在液晶滴注过程中,仅对第一调节区域24滴注液晶,在密封胶27的阻挡作用下,第一调节区域24内的液晶不会流入第一空白区域25。对盒完成后,通过UV照射完成密封胶27的固化。
第三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透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透视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液晶调节层30,第二液晶调节层30、单向透视层10和第一液晶调节层20三者叠层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液晶调节层30和第一液晶调节层20分别设置在单向透视层10的相对两侧。
本实施例的透视装置,第二液晶调节层30可以用来辅助调节透视装置的由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透光率,以获得更好的亮度调节。同时,第二液晶调节层30还可以用来调节由观察者一侧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透光率,实现了透视装置的两侧透光率均可调节。
本实施例的透视装置,第二液晶调节层30处于全白模式时,可以获得与第二实施例透视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另外,本实施例的透视装置,通过调节第二液晶调节层使之处于全黑模式,可以实现透视装置两侧均不透光的效果。当将该透视装置应用在车辆侧窗上时,可以控制第二液晶调节层使其处于全黑模式,从而,车内无法看到车外情景,同时,车外也无法看到车内情景。
容易理解的是,第二液晶调节层3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液晶调节层20与单向透视层10之间,或者,第二液晶调节层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液晶调节层20的背离单向透视层10的一侧,均可以起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第二液晶调节层30的截面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液晶调节层的结构相同,也可以包括第一基底、第二基底以及夹设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液晶层。第二液晶调节层还可以包括第三驱动控制层和第四驱动控制层,液晶分子夹设在第三驱动控制层和第四驱动控制层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三驱动控制层设置在第一基底上,将第四驱动控制层设置在第二基底上,通过控制第三驱动控制层和第四驱动控制层之间的驱动电压,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从而调节第二液晶调节层的透光率。
第四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透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该透视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液晶调节层30具有第二调节区域34和第二空白区域35。第一液晶调节层20、单向透视层10和第二液晶调节层30叠层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晶调节层20和第二液晶调节层30分别设置在单向透视层10的两侧。第二调节区域34、第二透视区域15和第一空白区域25存在重叠区域,第一调节区域24、第一透视区域14和第二空白区域35存在重叠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透视装置,通过调节第一液晶调节层20,可以实现由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透光率可调节;通过调节第二液晶调节层30,可以实现由观察者一侧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透光率可调节,从而实现透视装置的双向透光率可调节。同时,通过使第一液晶调节层20处于全黑模式,从而实现由观察者一侧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通过使第而液晶调节层30处于全黑模式,从而实现由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当将本发明实施例的透视装置应用在车辆侧窗上时,可以不受车内外环境光的差异影响,实现单向透视且透光率可调节、双向透视且双向透光率均可调节,满足了人们对透视装置的多种需求。
为了使得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在整个透视装置上可以接收到均匀的光线,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区域34和第二空白区域35呈阵列式排布,且第二调节区域34和第二空白区域35依次交替设置,液晶分子设置在第二调节区域34内。第二调节区域34和第二空白区域35也均呈正方形且第二调节区域34和第二空白区域35的面积相等。
为了避免观察者通过第一空白区域25观看到被观察者一侧的情景,或者被观察者通过第二空白区域35观看到观察者一侧的情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区域34、第二透视区域15和第一空白区域25相互对应并完全重叠,第一调节区域24、第一透视区域14和第二空白区域35相互对应并完全重叠,如图7所示。
第二液晶调节层30的截面结构与第一液晶调节层20的截面结构可以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该透视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9和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透视装置的另外三种使用状态示意图,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透视装置的使用原理,可以将该透视装置设置在车辆侧窗上,观察者一侧朝向车内,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车外。
如图7所示,当第一液晶调节层20和第二液晶调节层30均处于全黑模式,即位于第一调节区域24内的液晶分子阻挡光线通过第一调节区域24,位于第二调节区域34内的液晶分子阻挡光线通过第二调节区域34,此时,光线无法通过透视装置,车外的被观察者无法观察到车内的情景,车内的观察者也无法观察到车外的情景。
如图8所示,当第一液晶调节层20处于全黑模式,第二液晶调节层30处于全白模式,即位于第一调节区域24内的液晶分子阻挡光线通过第一调节区域24,位于第二调节区域34内的液晶分子允许光线通过第二调节区域34。此时,车内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二调节区域34、第二透视区域15和第一空白区域25照射到车外,车外的被观察者可以观察到车内的情景。由于第二透视区域15的光线透视方向自观察者一侧被观察者一侧(即车内朝向车外),因此,车外即被观察者一侧的光线无法通过第一空白区域25、第二透视区域15和第二调节区域34照射到车外,也就是说,车内观察者无法通过第一空白区域25、第二透视区域15和第二调节区域34观察到车外情景。由于第一调节区域24内的液晶分子阻挡光线通过第一调节区域24,因此,车内观察者也无法通过第一调节区域24、第一透视区域14和第二空白区域35观察到车外情景。总之,在图8所示状态中,车内的观察者无法观察到车外的情景,但是,车外的被观察者可以观察到车内的情景,而且,通过调节第二液晶调节层30的透光率,还可以调节车外的被观察者接收到的车内的光线强度。
如图9所示,当第一液晶调节层20处于全白模式,第二液晶调节层30处于全黑模式,即位于第一调节区域24内的液晶分子允许光线通过第一调节区域24,位于第二调节区域34内的液晶分子阻挡光线通过第二调节区域34。此时,车外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一调节区域24、第一透视区域14和第二空白区域35照射到车内,车内的观察者可以观察到车外的情景。由于第一透视区域14的光线透视方向自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即车外朝向车内),因此,车内的光线无法通过第二空白区域35、第一透视区域14和第一调节区域24照射到车外,也就是说,车外被观察者无法通过第二空白区域35、第一透视区域14和第一调节区域24观察到车内的情景。由于第二调节区域34内的液晶分子阻挡光线通过第二调节区域34,因此,车外被观察者也无法通过第二调节区域34、第二透视区域15和第一空白区域25观察到车内情景。总之,在图9所示状态中,车外的被观察者无法观察到车内的情景,但是车内的观察者可以观察到车外的情景,而且,通过调节第一液晶调节层20的透光率,还可以调节车内的观察者接收到的车外的光线强度。
如图10所示,当第一液晶调节层20和第二液晶调节层30均处于全白模式,即位于第一调节区域24内的液晶分子允许光线通过第一调节区域24,位于第二调节区域34内的液晶分子允许光线通过第二调节区域34。此时,车外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一调节区域24、第一透视区域14和第二空白区域35照射到车内,车内的观察者可以观察到车外的情景;车内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二调节区域34、第二透视区域15和第一空白区域25照射到车外,车外的被观察者可以观察到车内的情景。
本发明实施例的透视装置,不受车内、车外环境光的差异影响,可以同时控制车内的观察者是否可以观察到车外的情景以及车外的被观察者是否可以观察到车内的情景,从而满足单向透视、双向透视等不同需求。而且,通过调节位于第一调节区域24内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可以调节由车外朝向车内的透光率,从而调节车内观察者接收光线的亮度;通过调节位于第二调节区域34内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可以调节由车内朝向车外的透光率,从而调节车外被观察者接收光线的亮度,极大提升了车内乘客的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单向透视功能的单向透视层,还包括用于调节透光率的液晶控制层,所述液晶控制层与所述单向透视层叠层设置;
其中,所述单向透视层具有第一透视区域和第二透视区域,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具有自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所述第二透视区域具有自观察者一侧朝向被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所述液晶控制层包括第一液晶调节层,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具有第一调节区域和第一空白区域,液晶分子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区域内,所述第一调节区域与所述第二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一透视区域中的一个存在重叠区域,所述第一空白区域与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二透视区域中的另一个存在重叠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装置具有朝向观察者的一侧和朝向被观察者的一侧,所述单向透视层具有自被观察者一侧朝向观察者一侧的单向透视功能;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设置在所述单向透视层的朝向观察者的一侧或者朝向被观察者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控制层还包括第二液晶调节层,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和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单向透视层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控制层还包括第二液晶调节层;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具有第二调节区域和第二空白区域;
所述第二调节区域、所述第二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一空白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所述第一调节区域、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所述单向透视层和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叠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二透视区域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视区域和所述第二透视区域均呈正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一空白区域之间且用于分割所述第一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一空白区域的密封胶;和/或,
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域之间且用于分割所述第二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域的密封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液晶分子夹设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朝向液晶分子一侧上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一空白区域之间,所述密封胶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和/或,
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液晶分子夹设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朝向液晶分子一侧上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域之间,所述密封胶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一空白区域之间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和/或,
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域之间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调节层包括第一驱动控制层和第二驱动控制层,所述液晶分子夹设在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层和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层之间,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层和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层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调节层包括第三驱动控制层和第四驱动控制层,所述液晶分子夹设在所述第三驱动控制层和所述第四驱动控制层之间,通过控制所述第三驱动控制层和所述第四驱动控制层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
CN201811407248.4A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透视装置 Active CN109270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7248.4A CN109270717B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透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7248.4A CN109270717B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透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0717A CN109270717A (zh) 2019-01-25
CN109270717B true CN109270717B (zh) 2021-10-19

Family

ID=6519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7248.4A Active CN109270717B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透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071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15315A (ko) * 2008-05-02 2009-11-05 한국과학기술원 디스플레이 표시장치
CN201707518U (zh) * 2010-05-29 2011-01-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透视调光膜及其调光玻璃
CN103786396A (zh) * 2014-02-11 2014-05-14 广州中大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单向透视汽车贴膜
CN203732845U (zh) * 2013-12-26 2014-07-23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单向视觉截止系统
DE102014000500A1 (de) * 2014-01-16 2014-08-14 Daimler Ag Optisches System und Verwendung eines solchen
CN104102061A (zh) * 2014-06-17 201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7516A (ja) * 1998-11-11 2000-05-26 Minolta Co Ltd 液晶光変調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732733A (en) * 2006-02-17 2007-09-01 Ind Tech Res Inst Hybrid display
CN104391407B (zh) * 2014-12-15 2017-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15315A (ko) * 2008-05-02 2009-11-05 한국과학기술원 디스플레이 표시장치
CN201707518U (zh) * 2010-05-29 2011-01-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透视调光膜及其调光玻璃
CN203732845U (zh) * 2013-12-26 2014-07-23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单向视觉截止系统
DE102014000500A1 (de) * 2014-01-16 2014-08-14 Daimler Ag Optisches System und Verwendung eines solchen
CN103786396A (zh) * 2014-02-11 2014-05-14 广州中大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单向透视汽车贴膜
CN104102061A (zh) * 2014-06-17 201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0717A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60655A (en) Units with variable optical/energetic properties
US6483643B1 (en) Controlled gain projection screen
US10928660B2 (en) Viewing angle controlling film,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70131593A1 (en) Polarizer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CN211454169U (zh) 调光玻璃及玻璃模组
US20160173867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8416355B2 (en) Directional filter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irection of maximal blocking of incident light
KR20200018675A (ko) 코로나 효과(Corona Effect)를 줄이는 정의된 액적 크기 분포를 갖는 PDLC 필름이 구비된 차량 창유리
CN210090881U (zh) 调光玻璃
CN112334831B (zh) 反射屏幕和影像显示装置
US11294252B2 (en) Light adjusting glass
US20060176557A1 (en) 2D/3D compatible display system
KR20200063332A (ko)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0043791A1 (de) Head-up display system
US7440052B2 (en) Optical device with light attenuation and gain
CN109270717B (zh) 一种透视装置
US5189552A (en) Incidence angle light attenuator for light transmissive panels
US11960081B2 (en) Laminated pane comprising a photopolymer layer and PDLC element
WO2019097935A1 (ja) 車両用インナミラー
CN115857270A (zh) 反射屏幕和影像显示装置
JPH1138455A (ja) 可変光学特性をもつ装置
US4971425A (en) Display device
US10976611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21228625A1 (de) Projektionsanordnung für ein head-up-display-system
KR102436409B1 (ko) 광 제어시트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