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69311A - 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69311A
CN109269311A CN201811018324.2A CN201811018324A CN109269311A CN 109269311 A CN109269311 A CN 109269311A CN 201811018324 A CN201811018324 A CN 201811018324A CN 109269311 A CN109269311 A CN 109269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medium
heat
coke oven
unit
re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83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69311B (zh
Inventor
刘演华
伍敏燕
唐启阳
施佳宏
白建波
曹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0183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69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69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9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69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9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5/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devices driven thereby
    • F01D15/1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or combinations with,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F27D2017/006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using a boi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包括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被配置为第一工质依次从烟道废气和荒煤气中吸收热量对发电单元做功;第二热量循环单元,被配置为第二工质从做工后的第一工质吸收热量对发电单元做功;还包括分别与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第二热量循环单元相连的发电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工质或第二工质中的热能最终转换为电能方式输出。本发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炼焦生产过程的废气中所包括的余热热能进行发电,高效的回收余热热能,减少能源浪费,而且配置了废气处理设备,减少了向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充分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焦炉余热回收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仍是以煤炭为主,其使用率在能源结构中占了65%以上,并且经预测这种能源结构还要持续达50年之久。
炼焦生产过程一直存在着能耗高、污染重的问题,其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还需重新消耗能源来处理余热,造成资源的双重浪费。因此,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高效回收利用余热资源是一项利国、利企、利民的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包括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被配置为第一工质依次从烟道废气和荒煤气中吸收热量对发电单元做功;第二热量循环单元,被配置为第二工质从做工后的第一工质吸收热量对发电单元做功;还包括分别与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第二热量循环单元相连的发电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工质或第二工质中的热能最终转换为电能方式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的第一工质通过第一工质泵输送到与烟道废气相连的低压加热器中进行首次热交换,吸收热量的第一工质依次通过除氧器和给水泵输送到高压加热器中进行二次加热后输送至汽包中;从汽包中所输出的第一工质在第一热交换器中与从焦炉输入至第一热交换器的荒煤气进行热交换,经再次加热后的第一工质对发电单元进行做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发电单元做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膨胀机、第一发电机和第一蓄电池,所述的第一膨胀机的输入端与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膨胀机还包括两个输出端分别与高压加热器和第二热量循环单元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与汽包的另一个输出端相连的强制循环泵,所述的强制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第二热交换器相连,所述的第二热交换器还包括与汽包的输出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废气处理支路,所述的荒煤气依次通过相连的旋风分离器、第二热交换器、集气管和初步冷却器,所述的旋风分离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烟道废气依次通过抽气机、热风炉送入低压加热器中加热第一工质,冷却后的烟道废气经依次低压加热器相连的除尘器和烟囱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风分离器或所述的集气管中内置了氨干雾喷淋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水处理设备,所述的水处理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除氧器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热量循环单元包括第三热交换器,所还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工质泵、储液器、循环泵,经第一热量循环单元做功后的第一工质与第二工质在第三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发电单元做功还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膨胀机、第二发电机和第二蓄电池,所述的第二膨胀机依次与第二工质泵、储液器、循环泵和第三热交换器形成了第二工质的循环通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热交换器和第一工质泵之间的冷凝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设计的发电系统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炼焦生产过程的废气中所包括的余热热能进行发电,高效的回收余热热能,减少能源浪费,而且配置了废气处理设备,减少了向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充分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焦炉,2-第一热交换器,3-旋风分离器,4-第二热交换器,5-集气管,6-初步冷却器,7-第一膨胀机,8-第一发电机,9-第一蓄电池,10-第三热交换器,11-冷凝器,12-第一工质泵,13-低压加热器,14-除氧器,15-水处理设备,16-给水泵,17-高压加热器,18-汽包,19-强制循环泵,20-第二膨胀机,21-第二发电机,22-第二蓄电池,23-第二工质泵,24-储液器,25-循环泵,26-抽气机,27-热风炉,28-除尘器,29-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包括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第二热量循环单元和分别与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第二热量循环单元相连的发电单元。
其中,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被配置为第一工质依次从烟道废气和荒煤气中吸收热量对发电单元做功;所述的第二热量循环单元被配置为第二工质从做工后的第一工质吸收热量对发电单元做功;所述的发电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工质或第二工质中的热能最终转换为电能方式输出。在该发电系统中所述的第一工质采用的是比热容大的水蒸气,所述的第二工质采用的是低沸点的有机物气体。
具体的结构如下:
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的第一工质通过第一工质泵12输送到与烟道废气相连的低压加热器13中进行首次热交换,吸收热量的第一工质先通过除氧器14除去非水分子的气体,后经给水泵16输送到高压加热器17中进行二次加热后输送至汽包18中,从而完成了第一工质充分的吸收烟道废气中的热量。之后第一工质从汽包18中输出在第一热交换器2中与从焦炉1输入荒煤气进行热交换,经过二次吸热的第一工质对发电单元进行做功。
与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相连的发电单元包括与第一膨胀机7、第一发电机8和第一蓄电池9,所述的第一膨胀机7的输入端与第一热交换器2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用于将第一工质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并带动第一发电机8发电,电能以并网或储存于第一蓄电池9两种方式输出。所述的第一膨胀机7还包括两个输出端分别与高压加热器17和第二热量循环单元相连,由于受限于第一膨胀机7的转换效率,第一工质由于依旧残留相当多的未被转换的热能,因此其中一部分的第一工质被输入到高压加热器17用于二次加热,另一部分输入至采用了低沸点的第二工质的第二热量循环单元中,用于第二工质的吸热膨胀。
由于用于加热第一工质的烟道废气和荒煤气存在大量的有害气体,因此该发电系统中同时需要配置用于处理有害气体的设备。在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与第一热交换器2相连的处理荒煤气中废气的废气处理支路,所述的废气处理支路包括依次相连的旋风分离器3、第二热交换器4、集气管5和用来存储降温后荒煤气的初步冷却器6,所述的旋风分离器3的输出端与第一热交换器2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3或所述的集气管5中内置了氨干雾喷淋装置,所述旋风分离器3用于除去荒煤气中沸点较高、流动性差且易结焦的成分,如沥青、屈等,所述的集气管5用于除去荒煤气中沸点较低的成分。所述的烟道废气依次通过抽气机26、热风炉27送入低压加热器13中加热第一工质,冷却后的烟道废气经依次低压加热器13相连的除尘器28和烟囱29排出。
由于第一工质在第一热量循环单元所形成的通路中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吸收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因此在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设置了水处理设备15,所述的水处理设备15的输出端与除氧器14的输入端相连。
由于经过第一热交换器2的荒煤气中的热量未被完全吸收,因此经旋风分离器3分离了高沸点的废气的荒煤气会在第二热交换器4中被第一工质再次吸热。因此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与汽包18的另一个输出端相连的强制循环泵19,所述的强制循环泵19的输出端与第二热交换器4相连,将一部分的第一工质强制输送到第二热交换器4中与荒煤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的第二热交换器4还包括与汽包18的输出端,将吸热后的这部分的第一工质输送至汽包18,之后完成输送至第一热交换器2和发电单元的主发电通路。
所述的第二热量循环单元包括第三热交换器10,所还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工质泵、23、储液器24、循环泵25,经第一热量循环单元做功后的第一工质与第二工质在第三热交换器10进行热交换。
与第二热量循环单元相连的发电单元做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膨胀机20、第二发电机21和第二蓄电池22,所述的第二工质经第二膨胀机20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第二发电机21发电,电能以并网或储存于第二蓄电池22两种方式输出。所述的第二膨胀机20依次与第二工质泵、23、储液器24、循环泵25和第三热交换器10形成了第二工质的循环通路。
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热交换器10和第一工质泵12之间的冷凝器11,第一工质经第三热交换器10交换热量后残余的热量将冷凝器11进行进一步降温后在进行下一次循环,便于吸收更多烟道废气和荒煤气中的热能。
由于第一热量循环单元和第二热量循环单元所使用的做功的工质以及做功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膨胀机7为轴流式汽轮机,所述的第二膨胀机20为径向透平。
同时,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2和第三热交换器10均为套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第二热交换器4为光管管束式交叉流换热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被配置为第一工质依次从烟道废气和荒煤气中吸收热量对发电单元做功;
第二热量循环单元,被配置为第二工质从做工后的第一工质吸收热量对发电单元做功;
还包括分别与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第二热量循环单元相连的发电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工质或第二工质中的热能最终转换为电能方式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的第一工质通过第一工质泵(12)输送到与烟道废气相连的低压加热器(13)中进行首次热交换,吸收热量的第一工质依次通过除氧器(14)和给水泵(16)输送到高压加热器(17)中进行二次加热后输送至汽包(18)中;从汽包(18)中所输出的第一工质在第一热交换器(2)中与从焦炉(1)输入至第一热交换器(2)的荒煤气进行热交换,经再次加热后的第一工质对发电单元进行做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单元做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膨胀机(7)、第一发电机(8)和第一蓄电池(9),所述的第一膨胀机(7)的输入端与第一热交换器(2)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膨胀机(7)还包括两个输出端分别与高压加热器(17)和第二热量循环单元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与汽包(18)的另一个输出端相连的强制循环泵(19),所述的强制循环泵(19)的输出端与第二热交换器(4)相连,所述的第二热交换器(4)还包括与汽包(18)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废气处理支路,所述的荒煤气依次通过相连的旋风分离器(3)、第二热交换器(4)、集气管(5)和初步冷却器(6),所述的旋风分离器(3)的输出端与第一热交换器(2)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烟道废气依次通过抽气机(26)、热风炉(27)送入低压加热器(13)中加热第一工质,冷却后的烟道废气经依次低压加热器(13)相连的除尘器(28)和烟囱(29)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3)或所述的集气管(5)中内置了氨干雾喷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水处理设备(15),所述的水处理设备(15)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除氧器(14)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热量循环单元包括第三热交换器(10),所还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工质泵、(23)、储液器(24)、循环泵(25),经第一热量循环单元做功后的第一工质与第二工质在第三热交换器(10)进行热交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单元做功还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膨胀机(20)、第二发电机(21)和第二蓄电池(22),所述的第二膨胀机(20)依次与第二工质泵、(23)、储液器(24)、循环泵(25)和第三热交换器(10)形成了第二工质的循环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热交换器(10)和第一工质泵(12)之间的冷凝器(11)。
CN201811018324.2A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Active CN109269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8324.2A CN109269311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8324.2A CN109269311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9311A true CN109269311A (zh) 2019-01-25
CN109269311B CN109269311B (zh) 2019-12-17

Family

ID=65187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8324.2A Active CN109269311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693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6281A (zh) * 2022-03-17 2022-07-01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碳的热量回收捕集装置
WO2023040189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成都佳灵绿色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零碳冷藏集装箱制冷机组及制冷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7167A (ja) * 2003-02-04 2004-08-26 Nippon Steel Corp 製鉄所設備を用いた二酸化炭素分離回収システム運用方法
CN202348357U (zh) * 2011-11-29 2012-07-25 北京佰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利用焦炉荒煤气显热及废烟气余热的发电系统
CN202645658U (zh) * 2012-07-04 2013-01-02 河北联合大学 燃气-蒸汽-有机工质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CN103574587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火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及火电机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7167A (ja) * 2003-02-04 2004-08-26 Nippon Steel Corp 製鉄所設備を用いた二酸化炭素分離回収システム運用方法
CN202348357U (zh) * 2011-11-29 2012-07-25 北京佰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利用焦炉荒煤气显热及废烟气余热的发电系统
CN202645658U (zh) * 2012-07-04 2013-01-02 河北联合大学 燃气-蒸汽-有机工质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CN103574587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火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及火电机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189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成都佳灵绿色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零碳冷藏集装箱制冷机组及制冷方法
CN114686281A (zh) * 2022-03-17 2022-07-01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碳的热量回收捕集装置
CN114686281B (zh) * 2022-03-17 2023-06-06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碳的热量回收捕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9311B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6588B (zh) 水泥窑余热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CN108827008B (zh) 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烧结环冷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1071741Y (zh) 电炉烟气余热发电系统
CN207348918U (zh) 一种低温余热高效回收发电系统
CN109269311A (zh) 一种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焦炉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CN203259020U (zh) 一种利用烧结窑尾气低温余热发电的装置
CN203298314U (zh) 二级冷渣器和灰渣余热回收系统
CN203769869U (zh) 一种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
CN219318398U (zh) 一种基于汽机高背压排汽的电厂冷端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CN215951440U (zh)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设备余热利用系统
CN205807387U (zh) 电厂除盐水吸收余热回收系统
CN211038763U (zh) 一种利用电厂余热的供热装置
CN214307058U (zh) 一种具有双工质的高效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CN210662813U (zh) 一种汽轮机平行抽汽能级提升系统
CN107013272A (zh) 一种基于光热光电互补的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103940131A (zh) 高温等离子气化合成气的高效双级换热、双级发电系统
CN104061030B (zh) 垃圾焚烧发电厂低温烟气余热发电系统
CN203534225U (zh) 一种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CN206874323U (zh) 一种基于光热光电互补的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103089350A (zh) 布列顿-蒸汽朗肯-氨蒸汽朗肯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CN112483208A (zh) 一种回收生物质烟气余热耦合热管冷凝器的orc系统
CN220395785U (zh) 一种固废发酵沼气发电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3271836U (zh) 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CN215002871U (zh) 一种隧道窑用余热回收利用发电装置
CN212298997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深度余热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