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4754A -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4754A
CN109254754A CN201811407305.9A CN201811407305A CN109254754A CN 109254754 A CN109254754 A CN 109254754A CN 201811407305 A CN201811407305 A CN 201811407305A CN 109254754 A CN109254754 A CN 109254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equipment
numerical value
time
duration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73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4754B (zh
Inventor
邱绪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073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54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54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4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4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4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示方法,涉及携式收听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不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提醒用户停止使用耳机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根据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若满足提示条件,则按照预设规则执行提示操作;该方法通过获取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进而可以综合判断用户是否用耳过度,也就是是否满足提示条件,因此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提醒用户停止使用耳机,以避免造成耳朵听力损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提示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携式收听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耳机已经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一种电子产品,特别是随着无线耳机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耳机的使用场景,如运动场景。人们在享受耳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使得耳朵长时间处于佩戴耳机听音频的状态。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频会造成耳朵听力的损伤,甚至长时间积累会造成耳朵听力的永久性丧失。目前,还没有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提醒用户停止使用耳机,以避免造成耳朵听力损伤的提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提醒用户停止使用耳机,以避免不正确的使用耳机所造成的耳朵听力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示方法,包括:
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
根据所述音响数值以及所述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
若满足所述提示条件,则按照预设规则执行提示操作。
可选地,所述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包括:
获取当前耳机输出音频的电流值,以及预设的持续时间;
利用所述电流值计算音响数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音响数值以及所述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包括:
当所述音响数值位于第一预设音响区间,则利用所述音响数值以及所述持续时间,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
将所述当前音响伤害数值与历史累计音响伤害数值相加得到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
判断所述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所述阈值,则满足所述提示条件。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未超过所述阈值时,包括:
将所述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
判断所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是否超过第一时间阈值;
若超过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则满足所述提示条件。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周期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
判断所述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是否超过第二时间阈值;
若超过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则满足所述提示条件;
若未超过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将所述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的步骤。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未超过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包括:
将所述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作为历史累计音响伤害数值、将所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作为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以及将所述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作为历史累计周期使用时间,并执行所述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提示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音响数值位于第二预设音响区间,则满足所述提示条件;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音响区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音响区间。
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音响数值以及所述持续时间,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包括:
利用St=(g(Ii)-第一预设音响值)*持续时间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St
其中,g(Ii)为所述音响数值,Ii为当前耳机输出音频的电流值。
可选地,所述提示方法还包括:
利用当前用户对象信息,初始化所述提示条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示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
提示条件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响数值以及所述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
提示模块,用于若满足所述提示条件,则按照预设规则执行提示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提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提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提示方法,包括: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根据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若满足提示条件,则按照预设规则执行提示操作。
可见,该方法通过获取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进而可以综合判断用户是否用耳过度,也就是能够综合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该提示条件包含了两个维度因素,即持续时间以及音响大小),因此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提醒用户停止使用耳机,以避免不正确的使用耳机所造成的耳朵听力损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示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提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音响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当前音响伤害数值计算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提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于目前人们使用耳机的频率以及使用场合(如听音乐,运动)的增加,人们在享受耳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使得耳朵长时间处于佩戴耳机听音频的状态。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频会造成耳朵听力的损伤,甚至长时间积累会造成耳朵听力的永久性丧失(例如使用者把音量调至89分贝以上,每周收听超过5小时,5年后听力可能永久性丧失,其实,任何高于85分贝的声音都能造成听力损伤,这种伤害不仅取决于音响的大小,还取决于持续的时间长度)。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监测用户在使用耳机时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可以判断出用户是否用耳过度,因此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提醒用户停止使用耳机,以避免不正确的使用耳机所造成的耳朵听力损伤。本实施例中并不对执行主体进行限定,例如执行主体可以是耳机等电子设备。当然也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结合在一起实现该提示方法,例如由耳机采集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由终端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最后由耳机和/或终端输出提示信息。因此只要执行主体能够实现各个实施例中的步骤即可。后续各个实施例中均以耳机作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提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
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的获取主体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耳机,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电子设备,只要能够实现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即可。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的获取时机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确定用户佩戴耳机后执行步骤S101;也可以是接收到触发指令时执行步骤S101;也可以是在确定用户佩戴耳机且开始听音频时执行步骤S101;当然也可以是确定耳机处于播放音频的工作状态时执行步骤S101。进一步,为了提高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的可靠性,可以在确认耳机正确佩戴,且耳机处于播放音频的工作状态时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适应性,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可以先确定是否开启本实施例提供的提示方法的功能。只有在该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才执行步骤S101。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检测该功能是否开启的方式,例如可以是检测对应功能的标识位是否为开启状态。
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获取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的数量进行限定。其主要是根据后续提示条件的具体内容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在用户开启该提示功能后,循环执行本实施例中各个步骤,此时步骤S101仅获取当前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由于此时是获取到一个当前的音响数值就直接执行后续过程,因此对应的持续时间就是一个固定的获取一个音响数值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理解为计算得到一个音响数值所需要的周期时间,或者就是用户根据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设置的一个固定的时间作为当前得到的音响数值的持续时间,例如设置持续时间为1ms。也可以是获取一段时间内得到的全部音响数值,以及统计得到的每个音响数值对应的在本次获取周期内的持续时间。当然也可是获取当前的一个音响数值,对应的持续时间就是在获取到一个音响数值后,该音响数值持续的时间。进一步,由于本实施例考虑的影响耳朵听力的因素,不仅包含实时的音响数值,也包含时间因素。此时时间因素可以理解为用来判断用户持续使用耳机的提示条件,也可以是用来判断用户在某一个周期(例如一天之内)使用耳机的提示条件。因此,当提示条件中包含时间累计时,为了保证提示的及时性,本实施例可以在每次获取到音响数值时都循环执行各个步骤,此时,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可以包括:
获取当前耳机输出音频的电流值,以及预设的持续时间;利用电流值计算音响数值。
具体的,此时预设的持续时间就可以是提前设置好的,例如在初始化时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并不对预设的持续时间的数值进行限定,用户可以根据耳机中的处理器的执行能力,计算精度,以及获取音响数值的周期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1ms。
本实施例中并不对音响数值的获取方式进行设定,例如可以是处理器直接从音量信息中获取,也可以是处理器根据当前耳机输出音频的电流值进行计算得到,此时本实施例并不对具体的计算过程进行限定。例如可以参考图2。实际声音会以一定的波形存在,图2给出了音响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示意图。横轴为时间T,单位为ms。纵轴为音响数值A,单位为分贝db。图2中表示的函数关系可以理解为A=f(T)。每一款耳机的声学设计,音响与时间都有一个函数关系,假设符合函数A=g(I),A是声响,I是电流,某一时刻电流I是确定的,那么声响A也是确定的,这样就会建立一个A=f(T)的函数关系,假设如图2所示。也就是可以根据A=g(I),将得到的当前耳机输出音频的电流值带入到该函数中就可以得到对应的音响数值。
S102、根据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
本实施例中并不对提示条件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提示条件可以从持续时间和音响数值两个维度进行考虑。并由用户最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提示条件可以是每种音响数值对应存在一个预设持续时间;具体通过判断该音响数值是否超过对应预设持续时间来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提示条件也可以是判断音响数值所属音响区间,为每个音响区间预设持续时间;具体通过判断该音响数值所处音响区间,再判断持续时间是否超过对应预设持续时间来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也可以是将音响数值划分为危险音响区间,安全音响区间,以及二次判断音响区间,当处于危险音响区间则立刻停止使用耳机也就是满足提示条件,处于安全音响区间则可以继续使用耳机也就是不满足提示条件,当处于二次判断音响区间则判断对应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超过则满足提示条件,若未超过则不满足提示条件);具体通过判断该音响数值所处音响区间,执行后续对应判断过程。也可以是,分别对音响数值与预设音响区间进行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分别对持续时间与预设时间区间进行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即各预设音响区间对应其提示条件,各持续时间对应其提示条件。当然也可以是将持续时间和音响数值两个维度综合计算得到一个可以同时表征两个维度的参数,并对该参数设置一个阈值,超过则满足提示条件,未超过则不满足提示条件。本实施例并不对该参数的计算方式进行限定,只要其可以综合表征两个维度即可。例如将音响数值与持续时间乘积作为对耳朵影响的数值,并计算出超过危险分贝时对应的对耳朵影响的累计数值。
当然,也可以利用健康使用耳机的方式来设置为提示条件,即将健康使用耳机的方式转化成相应度量指标。例如健康使用耳机的规则为单次要小于30分钟,对应就可以设置提示条件为单次使用耳机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健康使用耳机的规则为分贝数值要小于70分贝,对应就可以设置提示条件为音响数值超过70分贝。健康使用耳机的规则为睡觉不要使用耳机,对应就可以设置提示条件为检测到用户处于睡眠状态。健康使用耳机的规则要求在每天累计使用耳机不要超过4小时,对应就可以设置提示条件为每天使用耳机累计时间超过4小时。
当然,用户还可以在设置提示条件时,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可以为每个年龄段的人设置对应的提示条件;或者是为每种不同的听力情况设置对应的提示条件,进而可以提高提示条件的适应性。当然用户还可以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对提示条件进行修改。例如对提示条件中的各个设置数值进行修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并不对提示条件进行限定,对应的也不对根据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的过程进行限定,其与提示条件的设置紧密相关。例如提示条件可以是每种音响数值对应存在一个预设持续时间来确定是否超过提示条件。对应的步骤S102即判断该音响数值是否超过对应预设持续时间,若超过则满足提示条件,若未超过则不满足提示条件。当提示条件为音响数值划分为危险音响区间(在该区间则满足提示条件),安全音响区间(在该区间则不满足提示条件),以及二次判断音响区间(在该区间需要判断对应的持续时间来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即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则满足提示条件,持续时间未超过预设时间则不满足提示条件)。对应的步骤S102即获取的音响数值当处于危险音响区间则满足提示条件,当处于安全音响区间则不满足提示条件,当处于二次判断音响区间则判断对应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超过则满足提示条件,若未超过则不满足提示条件。提示条件为对音响数值与预设音响区间进行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对持续时间与预设时间区间进行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即设置各预设音响区间对应其提示条件,各持续时间对应其提示条件。例如,当音响数值大于70分贝时满足提示条件,小于70分贝时不满足提示条件;当持续时间大于30分钟时满足提示条件,小于30分钟时不满足提示条件。提示条件为参数未超过阈值时满足提示条件,参数超过阈值时不满足提示条件。对应的步骤S102即获取到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并计算得到参数的数值,判断该数值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阈值时,满足提示条件,若未超过阈值时,不满足提示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提示条件的数量,即提示条件可以是多个,此时,每个提示条件可以分别对应一个提示操作,也可以是均对应同一个提示操作。例如,当音响数值大于110分贝时满足提示条件,小于60分贝时不满足提示条件;处于60分贝到110分贝之间时满足提示条件。此时大于110分贝时满足提示条件对应的提示操作可以是立刻停止使用耳机的提示操作,处于60分贝到110分贝之间时满足提示条件对应的提示信息可以是输出注意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的提示信息的提示操作。当然也可以是两者的提示操作都是输出请注意不要继续使用耳机的提示信息的操作。
S103、若满足提示条件,则按照预设规则执行提示操作。
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提示条件与提示操作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个提示条件对应一个提示操作,也可以是多个提示条件对应一个提示操作。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提示条件与预设规则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个提示条件对应一个预设规则,也可以是多个提示条件对应一个预设规则。
本实施例中并不对提示操作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提示操作可以是立刻停止使用耳机的操作。或者是输出请停止使用耳机预设时间的操作。或者是在预设时间段内暂停当前输出音频的操作。或者是输出振动信息的操作。或者是输出语音提示信息的操作(此时并不对语音提示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中并不对预设规则进行限定,例如该预设规则可以规定提示操作的执行次数,或者是规定提示操作的执行方式(循环执行的次数以及循环周期)。例如,该步骤中若满足提示条件,则循环30s提醒语音提示,连续3次。或者是若满足提示条件,则循环30s提醒振动提示,连续3次。或者是若满足提示条件,则循环30s播放暂停提示,连续3次。或者是若满足提示条件,则单次提醒语音提示。或者是若满足提示条件,则单次提醒振动提示。或者是若满足提示条件,则单次播放暂停提示。或者是若满足提示条件,则强制停止使用10分钟耳机(例如强制暂停耳机当前执行内容10分钟)。或者是若满足提示条件,则强制停止使用耳机(例如强制将耳机进入休眠状态或者关机状态)。或者是若满足提示条件,则暂停播放当前音频1秒。当然上述各种提示操作的时间、次数数据等都只是举例,其可以是任意设置的预设时间和预设次数以及设置的预设循环周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示方法,通过获取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进而可以综合判断用户是否用耳过度,也就是能够综合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该提示条件包含了两个维度因素,即持续时间以及音响大小),因此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提醒用户停止使用耳机,以避免不正确的使用耳机所造成的耳朵听力损伤。也就是本实施例根据音响和时间设计本实施例中的提示功能,以使用户健康使用耳机,防止用户沉浸在耳机使用而给身体带来伤害。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提高提示效率,准确避免使用耳机而给身体带来伤害。本实施例中将当前音响伤害数值作为提示条件中的一个参数时,上述实施例中根据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可以包括:
当音响数值位于第一预设音响区间,则利用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
将当前音响伤害数值与历史累计音响伤害数值相加得到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
判断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阈值,则满足提示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并不对第一预设音响区间的具体区间数值进行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该区间由于会对听力造成一定损坏,因此需要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一般情况下,由于音响数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音响值(例如60分贝)时,不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此时不需要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此时若后续有其他提示条件的判断时,执行其他提示条件的判断,例如后续存在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对应的提示条件和/或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对应的提示条件的判断时,需要计算本次对应的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以及本次对应的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并执行相应的判断。而大于第一预设音响值时,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此时需要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因此第一预设音响区间可以是大于第一预设音响值的区间。进一步,由于音响数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音响值(例如110分贝)时,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伤,因此,此时可以不再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而直接满足提示条件,执行对应的提示操作,例如立刻停止使用耳机的操作。因此,第一预设音响区间可以是大于第一预设音响值,小于第二预设音响值的区间。
因此,当音响数值位于第一预设音响区间,则利用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本实施例并不对具体的当前音响伤害数值计算方式进行限定。具体的,利用St=(g(Ii)-第一预设音响值)*持续时间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St;其中,g(Ii)为音响数值,Ii为当前时刻耳机输出音频的电流值,持续时间的单位可以为ms,当第一预设音响值是60分贝,持续时间为1ms时,此时对应的公式具体为:St=(g(Ii)-60)*1。请参考图3,计算原理可以如下:
音响的持续影响也就是当前音响伤害数值,可以从分贝和持续时间两个维度来衡量耳朵接收声音的剂量,所以可以用音响和时间的积分面积表示,曲线函数的阴影近似面积可以如图3波形片段所示,也就是面积公式为:△S=y1*△x,针对图3的波形片段也就是:△S=a1*△t。其中,音响a1可以通过循环采样电流以及函数A=g(I)获得,时间参数可以通过虚幻间隔时间也就是设置的持续时间,假设持续时间为1ms,也就是△t为1ms。对应的当前音响伤害数值为St=(g(Ii)-第一预设音响值)*1。对应的第一预设音响值是60分贝,持续时间为1ms时,当前累计超过60分贝的部分的累计音响伤害数值为:St=∑(g(Ii)-60)*1。当然,也可以通过将当前音响伤害数值与历史累计音响伤害数值相加得到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此时,音响数值在第一预设音响区间(如60到110db),则累计计算超过第一预设音响值的时间的面积也就是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
本实施例中并不对阈值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面积大于噪音(如70分贝)这个水平持续设定时间的剂量作为阈值。此时阈值Smax计算过程可以是:(噪声-60)*设定时间。例如设定时间为15分钟,噪声为70分贝,则阈值Smax计算过程可以是:(70-60)*15*60*1000000。
若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超过阈值,则满足提示条件。此时需要执行对应的提示操作。本实施例并不对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未超过阈值时需要执行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执行下次循环,即返回执行步骤S101.也可以是继续判断其他提示条件。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其他提示条件包含对持续时间的判定时,本实施例中,若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未超过阈值时,包括:
将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
判断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是否超过第一时间阈值;
若超过第一时间阈值,则满足提示条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判定持续时间是否超过第一时间阈值,若超过第一时间阈值,则满足提示条件。此时说明用户单次使用耳机时间过长,需要提示用户休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时间阈值的具体数值,例如可以是30分钟。
进一步,由于提示条件中时间不仅包含持续时间也可以包含在一定周期内的累计使用时间(例如一天内累计使用时间,或者一周内累计使用时间),为了提高提示条件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在将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之前,还可以包括:
将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周期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
判断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是否超过第二时间阈值;
若超过第二时间阈值,则满足提示条件;
若未超过第二时间阈值,则执行将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计算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的周期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周。对应的本实施例并不对第二时间阈值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5小时(此时可以是以一天为周期设置的)。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超过第二时间阈值则满足提示条件。此时说明用户在本次周期内使用耳机的总时长过程了,需要执行对应的提示操作。
若当实施例先判定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是否满足提示条件时,此时若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未超过第二时间阈值,则执行将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的步骤。对应的若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未超过第一时间阈值,此时可以直接结束本次判断,返回执行步骤S101。也可以是将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作为历史累计音响伤害数值、将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作为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以及将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作为历史累计周期使用时间,并执行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的步骤。
若当前先判定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是否满足提示条件时,若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未超过第二时间阈值,此时可以直接结束本次判断,返回执行步骤S101。也可以是将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作为历史累计音响伤害数值、将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作为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以及将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作为历史累计周期使用时间,并执行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的步骤。
当然也可以仅选取其中一个时间参数,即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或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进行计算。后续步骤可以参考上述过程进行适应性修改。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为了使得提示条件中各个提示条件对应的需要提前设置的值(如阈值、第一预设音响区间、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等)更加精准。本实施例可以在确定最终的提示条件时,根据当前用户对象信息,初始化提示条件。可以简单理解为每种用户对象信息可以对应一套提示条件中需要提前设置的值,不同的用户对象信息设置的值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并不对当前用户对象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可以是年龄,或者是成年人与非成年人。例如当前用户对象信息为非成年人,也就是未成年人时,第二时间阈值为4小时,成年人的第二时间阈值为5小时。又例如未成年人对应的第一预设音响区间为60到110分贝。成年人对应的第一预设音响区间为65到110分贝。当然本实施例并不对每种当前用户对象信息,需要修改的设置参数的数量和需要修改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进行设置。本次初始化可以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执行。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对每种提示条件中的参数重置或者初始化的时机进行限定。例如在每次循环时都有一些相对应的参数需要及时初始化,若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超过第一时间阈值,满足提示条件,执行完对应的提示操作后需要将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初始化为0。而历史累计周期使用时间只有在周期结束后初始化为0,或者用户手动置零。历史累计音响伤害数值也可以是用户手动置零,或者是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超过阈值,满足提示条件,执行完对应的提示操作后需要将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初始化为0。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每次满足提示条件时,就可以执行对应的提示操作,并在执行完提示操作后结束本次循环。本实施例并不对不满足提示条件的情况,所需要执行的具体操作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直接结束本次循环进入到下一次循环,也可以是立刻返回执行步骤S101。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示方法,通过获取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进而可以综合判断用户是否用耳过度,也就是能够通过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以及持续使用时间和周期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判断用户是否用耳过度,因此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提醒用户停止使用耳机,以避免不正确的使用耳机所造成的耳朵听力损伤。也就是本实施例根据音响和时间设计本实施例中的提示功能,以使用户健康使用耳机,防止用户沉浸在耳机使用而给身体带来伤害。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示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提示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提示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提示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
提示条件计算模块200,用于根据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
提示模块300,用于若满足提示条件,则按照预设规则执行提示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利用当前用户对象信息,初始化所述提示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装置可以是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FPGA,CPLD,单片机,处理器等。这些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耳机、终端(如手机)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提示方法的步骤;如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根据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若满足提示条件,则按照预设输出规则输出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并不对耳机进行限定,例如耳机可以是有线耳机,也可以是无线耳机,可以是头戴式耳机,也可以是入耳式耳机等。本实施例中也不对处理器的具体型号进行限定,只要其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即可,用户可以参考现有相关技术中耳机中的处理器的型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提示方法的步骤。如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根据音响数值以及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若满足提示条件,则按照预设输出规则输出提示信息。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
根据所述音响数值以及所述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
若满足所述提示条件,则按照预设规则执行提示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包括:
获取当前耳机输出音频的电流值,以及预设的持续时间;
利用所述电流值计算音响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音响数值以及所述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包括:
当所述音响数值位于第一预设音响区间,则利用所述音响数值以及所述持续时间,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
将所述当前音响伤害数值与历史累计音响伤害数值相加得到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
判断所述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所述阈值,则满足所述提示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未超过所述阈值时,包括:
将所述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
判断所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是否超过第一时间阈值;
若超过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则满足所述提示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周期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
判断所述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是否超过第二时间阈值;
若超过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则满足所述提示条件;
若未超过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将所述持续时间与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相加得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未超过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包括:
将所述当前累计音响伤害数值作为历史累计音响伤害数值、将所述当前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作为历史累计连续使用时间以及将所述当前累计周期使用时间作为历史累计周期使用时间,并执行所述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音响数值位于第二预设音响区间,则满足所述提示条件;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音响区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音响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音响数值以及所述持续时间,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包括:
利用St=(g(Ii)-第一预设音响值)*持续时间计算当前音响伤害数值St
其中,g(Ii)为所述音响数值,Ii为当前耳机输出音频的电流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当前用户对象信息,初始化所述提示条件。
10.一种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耳机输出音频的音响数值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
提示条件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响数值以及所述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提示条件;
提示模块,用于若满足所述提示条件,则按照预设规则执行提示操作。
1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提示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提示方法的步骤。
CN201811407305.9A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254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7305.9A CN109254754B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7305.9A CN109254754B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4754A true CN109254754A (zh) 2019-01-22
CN109254754B CN109254754B (zh) 2021-07-13

Family

ID=65042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7305.9A Active CN109254754B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475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5428A (zh) * 2019-05-28 2019-09-10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应用于耳机的预防听力损伤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85697A (zh) * 2020-03-25 2020-07-07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久听耳疲劳、耳损伤风险提醒的蓝牙耳机及方法
CN113607269A (zh) * 2021-02-02 2021-11-05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声音剂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05303A (zh) * 2021-10-11 2022-01-07 上海物骐微电子有限公司 听力损伤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音频设备
WO2022226961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听力监测方法和听力监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1619A (zh) * 2005-09-30 2007-04-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TW200732958A (en) * 2006-02-24 2007-09-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method and sound output device for protecting hearing
CN103139684A (zh) * 2011-11-22 2013-06-05 莫小漫 耳机助听保护装置
US20140153713A1 (en) * 2012-12-04 2014-06-0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all prompt
CN104967932A (zh) * 2015-05-18 2015-10-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耳机使用提醒方法和装置、智能终端
CN106502618A (zh) * 2016-10-21 2017-03-15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听力保护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1619A (zh) * 2005-09-30 2007-04-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TW200732958A (en) * 2006-02-24 2007-09-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method and sound output device for protecting hearing
CN103139684A (zh) * 2011-11-22 2013-06-05 莫小漫 耳机助听保护装置
US20140153713A1 (en) * 2012-12-04 2014-06-0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all prompt
CN104967932A (zh) * 2015-05-18 2015-10-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耳机使用提醒方法和装置、智能终端
CN106502618A (zh) * 2016-10-21 2017-03-15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听力保护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斯坦利•科伦著: "《狗智慧 它们在想什么? 第2版》", 31 July 2018 *
陈庭勋主编: "《电子技术实践 声音之重放》", 30 September 2018, 北京:海洋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5428A (zh) * 2019-05-28 2019-09-10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应用于耳机的预防听力损伤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85697A (zh) * 2020-03-25 2020-07-07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久听耳疲劳、耳损伤风险提醒的蓝牙耳机及方法
CN111385697B (zh) * 2020-03-25 2021-11-02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久听耳疲劳、耳损伤风险提醒的蓝牙耳机及方法
CN113607269A (zh) * 2021-02-02 2021-11-05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声音剂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07269B (zh) * 2021-02-02 2023-12-15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声音剂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26961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听力监测方法和听力监测装置
CN113905303A (zh) * 2021-10-11 2022-01-07 上海物骐微电子有限公司 听力损伤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音频设备
CN113905303B (zh) * 2021-10-11 2024-04-09 上海物骐微电子有限公司 听力损伤预警方法、存储介质及音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4754B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4754A (zh)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063954B2 (en) Hearing damage limiting headphones
CN104581494B (zh) 基于耳机的听力保护方法、系统及耳机
US10313782B2 (en)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triggering system
US858278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dio recording
US20090245537A1 (en) Automatic ipod volume adjustment
CN106502618B (zh) 一种听力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8989931A (zh) 听力保护耳机及其听力保护方法、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US9336795B1 (en) Speech therapy system and method with loudness alerts
CN111629297B (zh)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499175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898650A (zh) 用于智能设备的音量提示方法及系统
CN103458339A (zh) 一种音频输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766468B (zh) 一种智能语音检测方法、无线耳机、tws耳机及终端
CN108810696A (zh) 一种电量提示方法、tws耳机以及耳机充电设备
CN110234044A (zh) 一种语音唤醒方法、语音唤醒装置及耳机
WO2011055489A1 (ja) 補聴器
CN106686496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827091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听力保护方法
CN112995833B (zh) 耳机的语音收集方法、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2261742U (zh) 一种防惊吓及听力保护耳机
CN106803849B (zh)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US20210132897A1 (en) Headset, control modul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volume of headse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385697B (zh) 一种久听耳疲劳、耳损伤风险提醒的蓝牙耳机及方法
CN208609037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