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3849B -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3849B
CN106803849B CN201611226147.8A CN201611226147A CN106803849B CN 106803849 B CN106803849 B CN 106803849B CN 201611226147 A CN201611226147 A CN 201611226147A CN 106803849 B CN106803849 B CN 1068038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bone
response
conduction mode
promp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61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03849A (zh
Inventor
郑发
郑战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61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38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3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3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03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3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9Arrangements of transmitters, receivers, or complete sets to prevent eavesdropping, to attenuate local noise or to prevent undesired transmission; Mouthpieces or 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7Telephone sets including 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means facilitating their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avesdr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公开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所述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进行通话的过程中,检测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判断所述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是否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其中,所述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而且可以降低通话被周围人窃听到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在内的穿戴产品上通常只有外置扬声器这一外放模式,这使得用户在利用穿戴产品进行通话时,通话很容易被周围人窃听到,从而难以达到隐私通话的效果。此外,由于穿戴产品的体积一般较小,使得其电池容量通常也较小,在穿戴产品的电池剩余电量较低时,如果穿戴产品仍利用外置扬声器这一外放模式来通话,将会加剧穿戴产品的电量消耗,降低穿戴产品的电池续航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能够提高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而且可以降低通话被周围人窃听到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进行通话的过程中,检测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
判断所述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是否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其中,所述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判断出所述电池剩余可用电量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之后,以及所述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是否因磁场变化而产生充电电流,如果否,执行所述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检测出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之后,以及所述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
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
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如果是,执行所述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包括:
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语音指令;
所述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包括:
判断检测到的所述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相匹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包括:
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
所述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包括:
判断检测到的对所述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手势动作相匹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包括:
确定所述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配戴状态,如果是,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检测所述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配戴状态,包括:
通过位于所述穿戴设备底部的红外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穿戴设备底部与外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
判断所述穿戴设备底部与外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值,如果是,通过位于所述穿戴设备底部的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外部障碍物的温度值;
判断所述外部障碍物的温度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如果是,确定出所述穿戴设备处于被配戴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距离和温度的双重检测,保证了穿戴设备配戴检测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配戴检测的误判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穿戴设备,包括:
电量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进行通话的过程中,检测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
电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是否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量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其中,所述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
充电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电量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检测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是否因磁场变化而产生充电电流;
切换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电量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在所述充电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充电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时,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
响应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
响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响应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
切换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电量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在所述充电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时,以及在所述响应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
所述响应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语音指令;
所述响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响应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相匹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
所述响应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
所述响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响应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对所述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手势动作相匹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切换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的方式具体为:
切换控制单元确定所述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配戴状态,如果是,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切换控制单元检测所述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配戴状态,包括:
切换控制单元通过位于所述穿戴设备底部的红外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穿戴设备底部与外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
切换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穿戴设备底部与外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值,如果是,通过位于所述穿戴设备底部的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外部障碍物的温度值;
切换控制单元判断所述外部障碍物的温度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如果是,确定出所述穿戴设备处于被配戴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距离和温度的双重检测,保证了穿戴设备配戴检测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配戴检测的误判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如外置扬声器)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出穿戴设备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可以控制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其中,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在此基础上,假设穿戴设备被配戴在用户手臂的手腕处,用户可以将配戴穿戴设备的手臂的某一手指(如食指)顶住耳部根部或者深入耳朵以使耳部行成密闭音腔,从而使得振动信号可以通过骨介质传导入耳部并引起耳膜产生共振,从而可以达到隐私通话效果,让周围的人无法窃听。本发明实施例中,要让耳膜产生共振仅需微弱的振动信息,也即是说,在骨传导模式下穿戴设备只需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微弱的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即可实现隐私通话效果,相比于外置扬声器这一外放模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缓穿戴设备的电量消耗,从而可以提高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穿戴设备利用通过骨介质传递振动信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能够提高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而且可以降低通话被周围人窃听到的风险。以下进行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在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进行通话的过程中,穿戴设备检测穿戴设备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在内的穿戴产品,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其中,穿戴设备可以是具备独立通信能力的穿戴设备,也可以是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与手机、平板等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作为通信设备助手存在的一种穿戴产品,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102、穿戴设备判断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是否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103;如果否,继续执行步骤101。
103、穿戴设备控制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其中,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步骤103中,穿戴设备控制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的方式可以为:
穿戴设备确定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配戴状态,如果是,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
优选地,穿戴设备确定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配戴状态的方式可以为:
穿戴设备通过位于穿戴设备底部的红外检测模块检测穿戴设备底部与外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
以及,穿戴设备判断穿戴设备底部与外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值,如果是,通过位于穿戴设备底部的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外部障碍物的温度值;
以及,穿戴设备判断外部障碍物的温度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如果是,确定出穿戴设备处于被配戴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距离和温度的双重检测可以保证了穿戴设备配戴检测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配戴检测的误判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骨传导模式下,穿戴设备可以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如手腕骨骼、手指骨骼)进行传递。在此基础上,如图2所示,当用户将配戴穿戴设备的手臂的某一手指(如食指)顶住耳部根部或者深入耳朵以使耳部行成密闭音腔之后,振动信号(仅需微弱振动信号)可以通过骨介质传导入耳部并引起耳膜产生足够的共振,从而可以达到通话效果。由于通话音频信号仅受限在耳部行成的密闭音腔内,这使得周围的人无法窃听到,达到隐私通话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戴设备底部(即与手腕软组织皮肤接触)可以设置有身体传导部件(Body Conduction Unit,BCU),其中,身体传导部件也被称为骨传导振子,相应地,穿戴设备在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时,穿戴设备可以关闭外放模式,使得通话音频信号无法通过外置扬声器进行外放,并且穿戴设备可以触发身体传导部件启动,并将通话音频信号传递至身体传导部件,使得身体传导部件可以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其中,振动信号的振动是一种纯粹的物理振动,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在图1所描述的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中,在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如外置扬声器)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出穿戴设备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可以控制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其中,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将配戴穿戴设备的手臂的某一手指(如食指)顶住耳部根部或者深入耳朵以使耳部行成密闭音腔,从而使得振动信号可以通过骨介质传导入耳部并引起耳膜产生共振,从而可以达到隐私通话效果,让周围的人无法窃听。其中,要让耳膜产生共振仅需微弱的振动信息,也即是说,在骨传导模式下穿戴设备只需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微弱的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即可实现隐私通话效果,相比于外置扬声器这一外放模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缓穿戴设备的电量消耗,从而可以提高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在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进行通话的过程中,穿戴设备检测穿戴设备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穿戴设备的腕带上可以设置有3D触控模块,用户在利用穿戴设备的外放模式进行通话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利用手指按压穿戴设备的腕带上设置的3D触控模块,相应地,3D触控模块可以检测用户按压该3D触控模块时的按压参数,该按压参数可以包括按压时长、按压压力以及按压指纹等;而穿戴设备可以将该按压时长与预设指定时长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该按压时长超过预设指定时长,穿戴设备可以将该按压压力与预设指定压力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该按压时长超过预设指定压力,穿戴设备进一步可以将该按压指纹与预设指定指纹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该按压指纹与预设指定指纹相匹配,穿戴设备可以才检测电池剩余可用电量。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由用户主动触发穿戴设备启动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检测,从而可以降低穿戴设备周期性启动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检测而导致的电量消耗。
302、穿戴设备判断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是否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303;如果否,继续执行步骤30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02中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即:
穿戴设备可以根据通话对方(即当前与穿戴设备的用户进行通话的通话方)的电话号码,从穿戴设备的通信录或穿戴设备无线连接的手机、平板等通信设备中通信录中查询出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的等级,并且穿戴设备可以对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的等级进行识别,当识别出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的等级高于指定等级时,说明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为频繁通话的电话号码或重要的电话号码,此时穿戴设备可以确定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对应的电量阈值增加量,并且穿戴设备将预置的初始电量阈值与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对应的电量阈值增加量进行累加,并将累加得到的该预置的初始电量阈值的累加结果作为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其中,通话方的电话号码的等级与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对应的电量阈值增加量成正比例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上述方式可以在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与频繁通话的电话号码或重要的电话号码对应的通话方进行通话时,灵活地增大预置的初始电量阈值,从而可以提高上述步骤302中穿戴设备判断出电池剩余可用电量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的概率,从而可以提高控制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的概率,以延长穿戴设备的用户与频繁通话的电话号码或重要的电话号码对应的通话方之间的通话时间。
303、穿戴设备检测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是否因磁场变化而产生充电电流,如果否,执行步骤304~步骤305;如果是,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戴设备检测出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时,说明穿戴设备未进行无线充电,此时可以执行步骤304~步骤305;如果穿戴设备检测出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产生充电电流时,说明穿戴设备正进行无线充电,此时可以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戴设备的腕带内壁上可以沿着腕带设置环凹槽,而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可以嵌入该凹槽中,并且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可以通过电池接触端子与穿戴设备的电池接触,从而实现对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这种电池充电线圈与电池可拆卸的组合方式不仅可以方便电池充电线圈、电池的更换,而且由于电池充电线圈不再内置于穿戴设备的本体中,从而可以降低穿戴设备的本体的结构复杂度。
304、穿戴设备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以及,检测用户针对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戴设备可以采用语音方式或文字方式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
305、穿戴设备判断检测到的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如果是,执行步骤306;如果否,结束本流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步骤304中,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针对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可以包括:
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针对提示信息输入的语音指令,例如,穿戴设备可以通过麦克风来检测用户针对提示信息输入的语音指令;
相应地,上述步骤305中,穿戴设备判断检测到的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可以包括:
穿戴设备判断检测到的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是否与用于指示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相匹配。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步骤304中,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针对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可以包括:
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针对提示信息对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例如,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动作传感器来检测用户针对提示信息输入的手势动作;
相应地,上述步骤305中,穿戴设备判断检测到的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可以包括:
穿戴设备判断检测到的对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是否与用于指示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手势动作相匹配。
306、穿戴设备控制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其中,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
在实施图3所描述的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将配戴穿戴设备的手臂的某一手指(如食指)顶住耳部根部或者深入耳朵以使耳部行成密闭音腔,从而使得振动信号可以通过骨介质传导入耳部并引起耳膜产生共振,从而可以达到隐私通话效果,让周围的人无法窃听。其中,要让耳膜产生共振仅需微弱的振动信息,也即是说,在骨传导模式下穿戴设备只需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微弱的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即可实现隐私通话效果,相比于外置扬声器这一外放模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缓穿戴设备的电量消耗,从而可以提高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穿戴设备可以包括:
电量检测单元401,用于在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进行通话的过程中,检测穿戴设备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
电量判断单元402,用于判断电量检测单元401检测出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是否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
切换控制单元403,用于在电量判断单元4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其中,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穿戴设备的腕带上可以设置有3D触控模块,用户在利用穿戴设备的外放模式进行通话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利用手指按压穿戴设备的腕带上设置的3D触控模块,相应地,3D触控模块可以检测用户按压该3D触控模块时的按压参数,该按压参数可以包括按压时长、按压压力以及按压指纹等;而电量检测单元401可以将该按压时长与预设指定时长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该按压时长超过预设指定时长,电量检测单元401可以将该按压压力与预设指定压力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该按压时长超过预设指定压力,电量检测单元401进一步可以将该按压指纹与预设指定指纹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该按压指纹与预设指定指纹相匹配,电量检测单元401才检测电池剩余可用电量。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由用户主动触发穿戴设备启动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检测,从而可以降低穿戴设备周期性启动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检测而导致的电量消耗。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即:
电量判断单元402可以根据通话对方(即当前与穿戴设备的用户进行通话的通话方)的电话号码,从穿戴设备的通信录或穿戴设备无线连接的手机、平板等通信设备中通信录中查询出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的等级,并且电量判断单元402可以对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的等级进行识别,当识别出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的等级高于指定等级时,说明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为频繁通话的电话号码或重要的电话号码,此时电量判断单元402可以确定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对应的电量阈值增加量,并且电量判断单元402将预置的初始电量阈值与该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对应的电量阈值增加量进行累加,并将累加得到的该预置的初始电量阈值的累加结果作为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其中,通话方的电话号码的等级与通话方的电话号码对应的电量阈值增加量成正比例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上述方式可以在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与频繁通话的电话号码或重要的电话号码对应的通话方进行通话时,灵活地增大预置的初始电量阈值,从而可以提高判断出电池剩余可用电量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的概率,从而可以提高控制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的概率,以延长穿戴设备的用户与频繁通话的电话号码或重要的电话号码对应的通话方之间的通话时间。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穿戴设备是由图4所示的穿戴设备进行优化得到的。与4所示的穿戴设备相比,图5所示的穿戴设备还包括:
充电检测单元404,用于在电量判断单元4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检测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是否因磁场变化而产生充电电流;
切换控制单元403,具体用于在电量判断单元4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在充电检测单元404检测出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时,控制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5所示的穿戴设备还包括:
提示单元405,用于在充电检测单元404检测出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时,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
响应检测单元406,用于检测用户针对该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
响应判断单元407,用于判断响应检测单元406检测到的该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
切换控制单元403,具体用于在电量判断单元4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在充电检测单元404检测出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时,以及在响应判断单元407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5所示的穿戴设备中:
响应检测单元406,用于检测用户针对该提示信息输入的语音指令;
相应地,响应判断单406元用于判断响应检测单元406检测到的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是否与用于指示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相匹配。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5所示的穿戴设备中:
响应检测单元406,用于检测用户针对该提示信息对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
响应判断单元407,用于判断响应检测单元406检测到的对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是否与用于指示将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手势动作相匹配。
在实施图4、图5所描述的穿戴设备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将配戴穿戴设备的手臂的某一手指(如食指)顶住耳部根部或者深入耳朵以使耳部行成密闭音腔,从而使得振动信号可以通过骨介质传导入耳部并引起耳膜产生共振,从而可以达到隐私通话效果,让周围的人无法窃听。其中,要让耳膜产生共振仅需微弱的振动信息,也即是说,在骨传导模式下穿戴设备只需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微弱的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即可实现隐私通话效果,相比于外置扬声器这一外放模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缓穿戴设备的电量消耗,从而可以提高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进行通话的过程中,检测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
判断所述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是否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如果是,检测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是否因磁场变化而产生充电电流,如果否,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其中,所述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
其中,所述穿戴设备的腕带内壁上沿着腕带设置环凹槽,所述电池充电线圈嵌入所述凹槽中,并且所述电池充电线圈通过电池接触端子与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接触,以实现对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出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之后,以及所述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
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
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如果是,执行所述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包括:
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语音指令;
所述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包括:
判断检测到的所述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包括:
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
所述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包括:
判断检测到的对所述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手势动作相匹配。
5.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量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穿戴设备以外放模式进行通话的过程中,检测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剩余可用电量;
电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池剩余可用电量是否低于当前预设的电量阈值;
充电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电量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检测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是否因磁场变化而产生充电电流;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量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在所述充电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其中,所述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通话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进行传递;
其中,所述穿戴设备的腕带内壁上沿着腕带设置环凹槽,所述电池充电线圈嵌入所述凹槽中,并且所述电池充电线圈通过电池接触端子与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接触,以实现对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充电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时,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
响应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响应;
响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响应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响应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响应相匹配;
切换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电量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在所述充电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线圈未产生充电电流时,以及在所述响应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进行通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语音指令;
所述响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响应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语音指令的语音特征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
所述响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响应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对所述穿戴设备输入的手势动作是否与用于指示将所述穿戴设备切换至骨传导模式的预设手势动作相匹配。
CN201611226147.8A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Active CN106803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6147.8A CN106803849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6147.8A CN106803849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3849A CN106803849A (zh) 2017-06-06
CN106803849B true CN106803849B (zh) 2019-07-30

Family

ID=58985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6147.8A Active CN106803849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38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4837B (zh) * 2018-10-25 2020-10-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过程中的拍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11093146B (zh) * 2019-12-23 2021-05-11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应急通信系统及应急通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50452U (zh) * 2010-07-19 2011-02-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终端
CN104618595A (zh) * 2015-01-30 2015-05-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方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EP2779684B1 (en) * 2012-11-27 2016-05-25 Temco Japan Co., Ltd. Bone-conduction speaker un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89401B1 (ko) * 2010-12-27 2017-10-23 로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송수화 유닛 및 수화 유닛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50452U (zh) * 2010-07-19 2011-02-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终端
EP2779684B1 (en) * 2012-11-27 2016-05-25 Temco Japan Co., Ltd. Bone-conduction speaker unit
CN104618595A (zh) * 2015-01-30 2015-05-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方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3849A (zh)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4616B (zh)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CN106465278A (zh) 可穿戴设备及用于与其通信的网络
CN104079972A (zh) 一种检测用户在睡眠状态下自动关闭电视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48429A (zh) 无线收发设备的配对连接方法和无线收发设备
CN111131952B (zh) 耳机组件的控制方法、耳机组件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90936B (zh) 一种通话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10896511A (zh)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204705845U (zh)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6803849B (zh)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通话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CN208112891U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107566604A (zh) 一种消息提醒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7633853A (zh) 一种播放音视频文件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4868530A (zh)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3839438B (zh) 一种电池复充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049599A (zh) 一种智能通话方法及设备
CN107040655A (zh) 移动终端及音效自适应均衡方法
CN106788540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6658259B (zh)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CN105896677B (zh) 电池充电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88541B (zh) 一种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04865872A (zh)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数据交互的方法
CN107996027B (zh) 耳机的控制装置和有线耳机
CN106713642B (zh) 一种基于联系人的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08155693A (zh) 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361981B (zh)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连接状态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