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5693A - 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5693A
CN108155693A CN201810004748.7A CN201810004748A CN108155693A CN 108155693 A CN108155693 A CN 108155693A CN 201810004748 A CN201810004748 A CN 201810004748A CN 108155693 A CN108155693 A CN 108155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current value
soft
charging
decision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047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55693B (zh
Inventor
王靖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047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5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5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5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55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5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088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检测到移动终端被放置在不利于散热的柔软表面时,降低充电电流值,防止在充电过程中热量过度堆积而对移动终端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有利于延长移动终端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寿命。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
便携性是移动终端的最大特点之一,而便携的属性也决定了移动终端需要使用电池来供电。目前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频率以及时长都在增加,而电池的容量比较有限,一般1天到2天就需要对移动终端充一次电。
在充电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因素影响充电的安全性,因此,需要一个合理的充电控制方案来保证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可以优化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事件触发检测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充电场景检测事件是否被触发;
支撑物表面判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在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时,降低充电电流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案,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若判断出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检测到移动终端被放置在不利于散热的柔软表面时,降低充电电流值,防止在充电过程中热量过度堆积而对移动终端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有利于延长移动终端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媒体播放器等内置有电池的移动设备。
目前,移动终端一般支持多种充电方式,包括有线充电方式和无线充电方式。其中,有线充电方式一般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实现,USB连接线一端与移动终端上的USB接口连接,根据USB连接线另外一端连接的能源供应装置的不同,还可分为电源适配器充电方式、移动电源充电方式以及USB充电方式(另一端一般连接电脑)等等。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可适用于任意充电方式,对此并不做限定。所述处于充电状态,可以是移动终端刚刚进入充电状态,也可以是已经处于充电状态一段时间,本申请也不做限定。一般的,当移动终端刚进入充电状态时,如当充电器插入时,为电源管理模块提供电压,电源管理模块会产生一个充电中断信号到处理器,对于手机来说,该处理器一般为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从而得知移动终端进入充电状态。
示例性的,充电场景检测事件可以在移动终端刚进入充电状态时(即开始充电时)自动触发;充电场景检测事件也可在设定条件下触发,例如,设定条件是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充电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充电时长,如10分钟;充电场景检测事件也可在检测到移动终端被放置在支撑物表面时触发。当然,触发充电场景检测事件的方式还可以有很多种,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步骤102、判断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手机内部和电池等部位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对于快速充电方式来说,所产生的热量更多。如果在充电过程中使用移动终端,由于移动终端内部如处理器等部件处于工作状态,发热情况也会更加严重,此外,也可能由于静电干扰等因素导致屏幕触摸不灵敏等问题,所以很多用户选择在充电时尽量减少移动终端的使用,而是把移动终端放置在一旁。
在充电过程中,移动终端可能被放置在桌子、柜子、床、沙发或者其他物体上,这些物体可称为支撑物,支撑物与移动终端接触的表面可称为支撑物表面。不同的支撑物由于材料不同,支撑物表面的硬度等特性也存在差异,例如桌子及柜子等一般由木头、塑料及玻璃等材料制成,其表面一般比较平整,硬度较高,而床及沙发等物体为了保证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一般采用布、皮革、海绵及乳胶等材料制成,表面比较柔软,硬度较低,弹性大。对于硬度高的支撑物表面来说,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其上时,支撑物表面形变很微小,对移动终端的包裹性很差,因此有利于移动终端的散热;而对于硬度低(即比较柔软)的支撑物表面来说,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其上时,支撑物表面形变较大,对移动终端的包裹性很强,因此不利于移动终端的散热。当移动终端被放置在床上等不利于散热的表面一段时间后,由于散热不好,很容易造成大量的热量堆积,使移动终端温度升高,容易加速电子元器件的老化,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如发生爆炸等情况,事实证明,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多例因手机等移动终端被放置在床上充电,而导致手机炸裂,造成用户受伤的事故。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理论计算、仿真或实验等方式确定出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利用该判定条件对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为硬度较低的柔软表面进行判定。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具体内容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移动终端的配置以及相关特性自由设置。下面给出一些可行的判定方式作为示意性说明。
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在与不同支撑物表面接触时,受力情况是不同的。以桌面为例,桌面硬度高且表面平整,移动终端与桌面相接触的表面受力是均匀的;而以被子为例,被面柔软且表面凹凸不平,移动终端的与被面相接触的表面受力是不均匀的。本申请实施例可在移动终端的表面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可包括背面和正面),此外,也可仅在移动终端的背面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而移动终端的屏幕采用压力感应屏幕。当移动终端正面(包含屏幕的表面)朝上放在支撑物表面时,移动终端的背面与支撑物表面接触,获取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压力值,若多个压力值之间比较接近,可说明是桌面,若多个压力值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可说明是被面。同理,当移动终端屏幕朝下放在支撑物表面时,移动终端正面的多个压力传感器或压力感应屏幕也能够获得多个压力值,根据多个压力值之间的差异确定支撑物表面为哪种表面。
具体的,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中第一表面上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支撑物表面接触,根据所述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判断所述第一表面受力是否均匀,若不均匀,则确定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识别出支撑物表面是否为硬度低的柔软表面。示例性的,可利用移动终端中的加速度传感器(G-sensor)等传感器判断出第一表面为移动终端的正面或背面,在确定了第一表面后,获取通过第一表面对应的压力传感部件获取第一表面上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其中,所述预设位置可根据压力传感部件的具体位置确定,对于压力感应屏幕来说,可预先选取屏幕上的位置作为预设位置。多个预设位置可均匀分布,也可不均匀分布,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判断所述第一表面受力是否均匀,包括:计算所述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中的最大压力值与最小压力值的差值,当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表面受力不均匀;或者,计算所述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中的方差值,当所述方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方差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表面受力不均匀。其中,第一预设差值阈值和第一预设方差阈值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在与不同支撑物表面接触时,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受力情况的变化是不同的。以桌面为例,桌面硬度高且表面平整,地球引力和桌面的反作用力在一定时间段内是持续平衡的;而以被子为例,被面柔软且表面凹凸不平,地球引力和被子的反作用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子的反作用力可能会发生轻微变化,移动终端的重心会轻微地下移。
具体的,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可包括:若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心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下降的幅度处于预设变化区间,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支撑物表面是否为硬度低的柔软表面。其中,预设变化区间可以是a到b之间,a和b为正数,为了排除移动终端被用户拿起的情况,可将a和b的值设置的小一些,如a为0.1cm,b为2cm,但本申请对a和b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第二预设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1分钟。
此外,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也可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中加速度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多个输出值;判断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变化规律,若符合,则确定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在数值方向上的输出值可理解为G-sensor在Z轴方向上采集到的加速度值,对于柔软的支撑物表面来说,在一定时间内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值会发生变化,而对于坚硬的支撑物表面来说,在一定时间内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值几乎不变。在获取多个输出值时,可采用固定的频率(即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一次)进行获取,也可随机获取,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具体的,判断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变化规律可以包括:计算所述多个输出值中的最大输出值与最小输出值的差值,当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符合预设变化规律;或者,计算所述多个输出值的方差值,若所述方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方差阈值,则确定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符合预设变化规律。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支撑物表面是否为硬度低的柔软表面。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1分钟。其中,第二预设差值阈值和第二预设方差阈值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几种判断方式可以任意组合,可以达到提升判定准确度的效果。例如,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中第一表面上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根据所述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判断所述第一表面受力是否均匀,若不均匀,则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中加速度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多个输出值,判断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变化规律,若符合,则确定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其他组合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
步骤103、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
可以理解的是,若支撑物表面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说明移动终端被放置在了不利于散热的表面,容易造成热量堆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降低充电电流值的方式,缓解热量堆积,降低移动终端升温的速度,保证充电安全性以及有利于延长移动终端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中,降低充电电流值可包括获取当前充电电流值,将充电电流值调整至目标充电电流值,所述目标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当前充电电流值。充电电流值具体可以是充入电池中的充电电流值。例如当前充电电流值为1000mA,可降低为800mA,即目标充电电流值为800mA。充电电流值具体的降低幅度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例如可根据当前所处的充电阶段来确定;也可根据预先存储的当前充电电流值与目标充电电流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如当前充电电流值为I,目标充电电流值为I’,I’=kI+i,其中,k和i为常数,可根据实验或仿真等方式预先确定。
一般的,不同的能源供应装置输出的电流值可能不同。以智能手机为例,普通的电源适配器能够输出的电流值一般为1000mA,用于快速充电的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电流值可能达到1500mA甚至更高,电脑通过USB方式输出的电流值可能为500mA。获取当前充电电流值具体可以是获取充入电池中的当前充电电流值。获取充入电池中的当前充电电流值的方式有很多,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通过读取电流节点来获取充电电流值,以安卓(Android)为例,电流节点为“/sys/class/power_supply/battery/BatteryAverageCurrent”;此外,对于内置有电量计的电池来说,可以从移动终端的电池中的电量计读取充入电池中的当前充电电流值,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充电电流值;另外,还可从预设模数转换模块(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读取充入移动终端的电池中的当前充电电流值,其中,预设模数转换模块与电源管理芯片电连接,而电源管理芯片与电池电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无需在电池中设置电量计,节约电池的制造成本,同时又能准确地获取到充入电池中的充电电流值。
目前,多数移动终端的电池为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本申请以锂电池为例进行说明。锂电池的充电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涓流充电(低压预充)、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以及充电终止。典型的充电方式是:先检测待充电电池的电压,如果电压低于3V,需要先进行预充电,充电电流为设定电流的1/10,电压升到3V后,进入标准充电过程;标准充电过程中,以设定电流(一般为1000mA)进行恒流充电,电池电压升到4.2V时(一般电池电量可达75%),改为恒压充电,保持充电电压为4.2V,恒压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逐渐下降,当电流下降至设定充电电流的1/10时,充电结束。以上仅提供了一种典型的充电过程,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移动终端的实际情况设置充电策略,并不受上述举例的限制。
由上述举例可知,充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充电电流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同充电阶段对应的目标电流值可以不同。此外,考虑到发热情况主要发生在标准充电(即恒流充电)过程中,也可仅针对标准充电阶段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案。例如,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标准充电阶段时触发充电场景检测事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若判断出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检测到移动终端被放置在不利于散热的柔软表面时,降低充电电流值,防止在充电过程中热量过度堆积而对移动终端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有利于延长移动终端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降低充电电流值之后,若判断出移动终端离开支撑物表面,则恢复充电电流值。如上述举例,将800mA恢复至1000mA。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判断持续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阈值;若达到所述预设时长阈值,则降低充电电流值。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兼顾充电效率以及充电安全性的情况下合理控制充电电流。当移动终端被放置在柔软的支撑物表面的累计时长还不足够长时,一般热量堆积情况并不严重,可以暂时不降低充电电流,而保持原有的充电策略,从而确保充电速度,当累计时长足够长时,可能移动终端发热情况已经比较严重,所以出于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需要降低充电电流。预设时长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可以是15分钟,另外,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可以对应不同的预设时长阈值,支撑物表面的不同柔软程度也可对应不同的预设时长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若达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则降低充电电流值。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兼顾充电效率以及充电安全性的情况下合理控制充电电流。移动终端的当前温度可以是机身的温度,也可以是电池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一般可通过热敏元件等温度传感器来获取。当移动终端被放置在柔软的支撑物表面,但温度还不够高时,可认为热量堆积情况并不严重,可以暂时不降低充电电流,而保持原有的充电策略,从而确保充电速度,当温度较高,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时,发热情况已经比较严重,所以出于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需要降低充电电流。预设温度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可以是40摄氏度,另外,不同配置的移动终端可以对应不同的预设温度阈值,支撑物表面的不同柔软程度也可对应不同的预设温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是否被遮挡,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移动终端中远离所述支撑物表面的表面,即第一表面的对立面;若未被遮挡,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一预设充电电流值;若被遮挡,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二预设充电电流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充电电流值。示例性的,可通过距离传感器(如超声波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等来判断第二表面是否被遮挡。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更加合理地控制充电电流值。当移动终端被放置在柔软的支撑物表面时,若另一面未被遮挡,那么还存在一定的散热能力,因此,为了使充电速度不至于过低,可适当设置充电电流的降低幅度,但当另一面也被遮挡时,散热能力很差,热量将快速堆积,需要进一步增加充电电流值的降低幅度。例如,用户将移动终端正面朝上放在床上,那么背面散热能力减弱,而后来不小心用枕头盖住了移动终端的正面,使得正面的散热能力也受到影响,从而移动终端的整体散热能力会有较大的下降,需要进一步降低充电电流值。
进一步的,在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二预设充电电流值的同时或之后,还可包括:进行提醒操作。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及时提醒用户将移动终端转移到合适的充电环境中。进行提醒操作可以是点亮指示灯、播放提示音、显示文字提示或震动等方式,以提醒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的提醒操作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进入通话状态,若进入通话状态,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所述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防止通话时移动终端的发热造成用户的脸部或耳朵等部位产生不适。当通话时由于射频发射功率较大,移动终端电流较大,若此时仍保持原来的充电电流会容易导致移动终端发热情况加剧,打电话时脸部或耳朵等部位会由于接触发热的移动终端而感到不适,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将充电电流降低到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后,若检测到进入通话状态,则进一步降低充电电流值至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具体的,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两个模块,通话模块和充电模块。当进行通话时,通话模块立刻将正在通话的状态写到充电模块提供的接口里面,充电模块在收到接口是在通话状态时降低充电电流值至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当通话结束时,通话模块将未在通话的状态写到充电模块提供的接口里面,充电模块在收到接口是未在通话状态时,将充电电流恢复至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结束通话后,用户将移动终端放回原来的支撑物表面)或正常充电电流值(结束通话后,移动终端可能转移位置,若被放置在坚硬的支撑物表面,则可恢复正常的充电)。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
步骤202、在预设时长内以预设时间间隔获取移动终端中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值。
示例性的,预设时间间隔可自由设置,例如预设时长为1分钟,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是5秒。
步骤203、计算所获取的多个加速度值的方差值。
步骤204、判断方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05;否则,返回执行步骤202。
步骤205、降低充电电流值。
步骤206、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被拿起,若是,则执行步骤207;否则,重复执行步骤206。
步骤207、恢复充电电流值。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预设时长内采集到的竖直方向上的多个加速度值的方差值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被放置在柔软的支撑物表面,若被放置在柔软的支撑物表面,则降低充电电流,防止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散发,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并在移动终端离开柔软表面后,恢复正常的充电电流值,保证充电效率。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移动终端被放置在支撑物上。
步骤302、在预设时长内获取移动终端中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竖直方向上的多个加速度值。
步骤303、计算所获取的多个加速度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步骤304、判断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05;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2。
步骤305、确定移动终端被放置在柔软表面。
步骤306、判断移动终端持续被放置在柔软表面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07;否则,重复执行步骤306。
步骤307、降低充电电流值。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预设时长内采集到的竖直方向上的多个加速度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被放置在柔软的支撑物表面,若被放置在柔软的支撑物表面,则在持续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降低充电电流值,防止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散发,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移动终端正面朝上被放置在支撑物上。
步骤402、获取移动终端中的背面上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
步骤403、根据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判断背面受力是否均匀,若否,则执行步骤404;若是,则结束流程。
步骤404、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温度;
步骤405、判断当前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406;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04。
步骤406、通过接近传感器判断移动终端的正面是否被遮挡,若是,则执行步骤407;否则,执行步骤408。
步骤407、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二预设充电电流值。
步骤408、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一预设充电电流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充电电流值。例如,当前充电电流值为1000mA,第一预设充电电流为900mA,第二预设充电电流值为800mA。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判断移动终端与支撑物接触的表面受力是否均匀,来快速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被放置在柔软的支撑物表面,并在移动终端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充电电流值,防止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散发,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在温度较低时保证充电效率。此外,针对移动终端是否正反面均被遮挡而选择不同的降低幅度,更加合理地控制充电电流值,保证充电安全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充电状态。
步骤502、判断移动终端的重心在预设时长内下降的幅度是否处于预设变化区间,若是,则执行步骤503;否则,重复执行步骤502。
步骤503、确定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步骤504、将当前的初始充电电流值调整至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
其中,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小于初始充电电流值。
步骤505、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通话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506;否则,重复执行步骤505。
步骤506、将充电电流值由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调整至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
所述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
步骤507、判断通话是否结束,若是,则执行步骤508;否则,重复执行步骤507。
步骤508、继续判断移动终端的重心在预设时长内下降的幅度是否处于预设变化区间,若是,则执行步骤509;否则,执行步骤510。
步骤509、将充电电流值由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调整至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
步骤510、将充电电流值由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调整至初始充电电流值。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判断移动终端的重心在预设时长内的变化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被放置在柔软的支撑物表面,并在判断出被放置在柔软的支撑物表面时,降低充电电流,防止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散发,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此外,在检测到进入通话状态时,进一步降低充电电流,避免移动终端的发热情况引起用户脸部的不适。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集成在终端中,可通过执行充电控制方法来对移动终端中的充电电流值进行控制。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事件触发检测模块601,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充电场景检测事件是否被触发;
支撑物表面判定模块602,用于在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充电控制模块602,用于在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时,降低充电电流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装置,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若判断出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检测到移动终端被放置在不利于散热的柔软表面时,降低充电电流值,防止在充电过程中热量过度堆积而对移动终端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有利于延长移动终端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寿命。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中加速度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多个输出值;
判断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变化规律,若符合,则确定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变化规律,包括:
计算所述多个输出值的方差值,若所述方差值大于预设方差阈值,则确定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符合预设变化规律。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中第一表面上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支撑物表面接触;
根据所述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判断所述第一表面受力是否均匀,若不均匀,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心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下降的幅度是否处于预设变化区间,若处于,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可选的,在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时,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判断持续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阈值;
若达到所述预设时长阈值,则降低充电电流值。
可选的,在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时,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温度;
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若达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则降低充电电流值。
可选的,在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时,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是否被遮挡,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对立面;
若未被遮挡,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一预设充电电流值;若被遮挡,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二预设充电电流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充电电流值。
可选的,在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时,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进入通话状态,若进入通话状态,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RAM、SRAM、EDO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中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装置。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700可以包括:存储器701,处理器702及存储在存储器701上并可在处理器702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7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在检测到移动终端被放置在不利于散热的柔软表面时,降低充电电流值,防止在充电过程中热量过度堆积而对移动终端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有利于延长移动终端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寿命。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存储器80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802(又称处理器,以下简称CPU)、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和电源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CPU802和所述存储器80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8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CPU802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外设接口8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805、音频电路806、扬声器811、电源管理芯片8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809、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触摸屏8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以及外部端口8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8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移动终端800仅仅是移动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8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充电控制的移动终端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
存储器801,所述存储器801可以被CPU802、外设接口8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8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803,所述外设接口8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802和存储器801。
I/O子系统809,所述I/O子系统8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8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连接到外设接口803。I/O子系统8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8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8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8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8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812,所述触摸屏812是用户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809中的显示控制器8091从触摸屏8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8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8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8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8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8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8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8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8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8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8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8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811。
扬声器8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8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808,用于为CPU8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中加速度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多个输出值;
判断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变化规律,若符合,则确定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变化规律,包括:
计算所述多个输出值的方差值,若所述方差值大于预设方差阈值,则确定所述多个输出值的变化规律符合预设变化规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中第一表面上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支撑物表面接触;
根据所述不同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值判断所述第一表面受力是否均匀,若不均匀,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心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下降的幅度是否处于预设变化区间,若处于,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判断持续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阈值;
若达到所述预设时长阈值,则降低充电电流值。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温度;
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若达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则降低充电电流值。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是否被遮挡,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对立面;
若未被遮挡,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一预设充电电流值;若被遮挡,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二预设充电电流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充电电流值。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降低充电电流值,包括:
若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进入通话状态,若进入通话状态,则将充电电流值降低到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充电电流值。
10.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事件触发检测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充电场景检测事件是否被触发;
支撑物表面判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充电场景检测事件被触发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支撑物表面是否满足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在满足所述预设柔软表面判定条件时,降低充电电流值。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
CN201810004748.7A 2018-01-03 2018-01-03 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155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4748.7A CN108155693B (zh) 2018-01-03 2018-01-03 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4748.7A CN108155693B (zh) 2018-01-03 2018-01-03 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5693A true CN108155693A (zh) 2018-06-12
CN108155693B CN108155693B (zh) 2020-01-14

Family

ID=62460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04748.7A Active CN108155693B (zh) 2018-01-03 2018-01-03 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569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1953A (zh) * 2018-09-07 2019-03-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钒电池电堆内电解液分布情况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247458A (zh) * 2019-07-16 2019-09-17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09364A (zh) * 2019-12-03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47240A2 (en) * 2012-12-19 2014-06-25 Solidstate Controls, LLC Power control system
CN106451636A (zh) * 2016-10-27 2017-02-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147161A (zh) * 2017-05-04 2017-09-0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充电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47240A2 (en) * 2012-12-19 2014-06-25 Solidstate Controls, LLC Power control system
CN106451636A (zh) * 2016-10-27 2017-02-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147161A (zh) * 2017-05-04 2017-09-0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充电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1953A (zh) * 2018-09-07 2019-03-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钒电池电堆内电解液分布情况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9461953B (zh) * 2018-09-07 2021-08-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钒电池电堆内电解液分布情况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247458A (zh) * 2019-07-16 2019-09-17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09364A (zh) * 2019-12-03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5693B (zh) 202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66743B1 (en) Intelligent context based battery charging
CN108132401A (zh) 充电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KR101405792B1 (ko) 휴대용 컴퓨팅 디바이스의 하이버네이션 동안의 액세서리로의 전력의 제공
EP2992583B1 (en) Battery charger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CN104052138A (zh)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时温度的控制方法
CN108155693A (zh) 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1105690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batter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harging thereof
CN110225167B (zh) 终端及处理方法
KR20160105167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충전 제어 방법
CN103855772A (zh)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04866063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554945A (zh) 一种电量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9690B (zh) 充电控制装置和方法、电子设备
CN208112891U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110429696B (zh) 电池充电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49465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CN107526569B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311029B (zh) 一种充电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68382A (zh)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839438B (zh) 一种电池复充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12247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ower control function
CN109217411B (zh) 充电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07277906B (zh) 模式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61981B (zh)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连接状态控制方法
CN109149669A (zh) 电池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充电适配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