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2695A -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2695A
CN109252695A CN201811324679.4A CN201811324679A CN109252695A CN 109252695 A CN109252695 A CN 109252695A CN 201811324679 A CN201811324679 A CN 201811324679A CN 109252695 A CN109252695 A CN 109252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ed plate
bending mechanism
house
hole
sliding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46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2695B (zh
Inventor
许建华
高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H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H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H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H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19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5673B/zh
Priority to CN201811324679.4A priority patent/CN109252695B/zh
Priority to CN202010252478.9A priority patent/CN111335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52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2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2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2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02Dwelling houses; Buildings for temporary habitation, e.g. summer hou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4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with hinged parts
    • E04B1/3445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with hinged parts foldable in a flat stack of parallel panels
    • E04B1/3447Portal- or saddle-shaped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3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and comprising rolling elements, e.g. balls,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8Earthquake withstanding shelt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14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against other dangerous influences, e.g. tornadoes, flo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0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4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stationary objects or on stationary man-made structures
    • F03D9/43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stationary objects or on stationary man-made structures using infrastructure primarily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e.g. masts for overhead railway power lines
    • F03D9/45Building form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房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它包括房体、第一弯折机构、第二弯折机构,其中第一弯折机构和第二弯折机构分别安装在房体的两侧作为房子的迎风墙;第一弯折机构和第二弯折机构在风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折,减小风力作用点与背风面之间的平均距离,进而减小风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对房子产生的扭矩,削弱了大风对房子的破坏;此外遇到地震时,发生弯折的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房子顶部的承重能力,保证了房子不会因为地震而发生坍塌,进而保证了房子中的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传统的房建工程使用的临时住房结构比较简单也搭建比较麻烦;当遇到多风的天气时,这些临时住房会因为风力过猛很可能发生倾倒或坍塌二遭到破坏;我国是一个季风国家,近些年又地震频发;这些房建工程中使用的临时住房不具备很好的防风抗震功能;在较大的地震发生的情况下,地面的摇动很可能会使得这些临时住房发生坍塌,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发明设计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房体、第一弯折机构、第二弯折机构、基座、固定桩、减压盘、驱动风扇、第一固定座,其中基座的下端面四个角处安装有固定桩,每个固定桩的中部嵌套安装有减压盘;基座通过安装于其下端面的四个固定桩固定在地面上,基座的下端面与地面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房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房体上门窗两侧为迎风面;第一弯折机构和第二弯折机构分别安装在房体的两侧作为房子的迎风墙;两个驱动风扇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座安装在房体顶部的两侧,且两个驱动风扇分别通过软轴与第一弯折机构和第二弯折机构连接。
上述第一弯折机构与第二弯折机构的内部结构关于房体的中心面对称;对于第一弯折机构而言,它包括第一折板、第一契合曲面、第一T型滑槽、限位槽、第二T型滑槽、第一摆孔、第一梯形托板、第二摆孔、第二折板、第三摆孔、第二契合曲面、第二梯形托板、第四摆孔、第一滑销、限位孔、第一衔接块、第二滑柱、第二衔接块、导轨、导槽、梯形滑槽、限位齿条、梯形滑块、齿轮、销轴、蜗轮、第二固定座、蜗杆、第三固定座,其中第一折板的上端面一侧沿竖直方向开有贯通的第一摆孔;第一折板的侧面上远离第一摆孔处开有第一契合曲面;第一契合曲面的侧壁上开有水平方向的第一T型滑槽和第二T型滑槽,且第一T型滑槽和第二T型滑槽竖直分布;第一折板的侧端面上靠近第一T型滑槽一端处开有贯通的限位槽,且限位槽与第一T型滑槽相通;第一梯形托板的上端面锐角处开有贯通的第二摆孔;第一梯形托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折板的下端面,且第二摆孔与第一摆孔对接;第一折板和第一梯形托板通过摆轴安装在房体的迎风面一侧;第二折板的上端面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有贯通的第三摆孔;第二折板的侧面上远离第三摆孔处开有第二契合曲面;第二梯形托板的上端面锐角处开有贯通的第四摆孔;第二梯形托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折板的下端面,其第四摆孔与第三摆孔对接;第二折板和第二梯形托板通过摆轴安装在房体的迎风面一侧并与第一折板相配合;第一折板上的第一契合曲面与第二折板上的第二契合面相配合;第一滑柱的外圆面上沿径向开有贯通的限位孔;第一滑柱位于第一T型滑槽中,且第一滑柱的外圆面通过相应的穿过第一T型滑槽的第一衔接块与第二折板固连;第一滑柱上的限位孔与第一折板上穿过第一T型滑槽的限位槽对接;第二滑柱位于第二T型滑槽中,且第二滑柱的外圆面通过相应的穿过第二T型滑槽的第二衔接块与第一折板固连;导轨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贯通的导槽;导槽的一个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梯形滑槽,且梯形滑槽的一端与导轨的一个端面相通;导轨上与梯形滑槽相通的侧端面与第一折板的侧端面固连;导槽槽口与限位槽槽口对接;限位齿条的一个侧端面上安装有梯形滑块;限位齿条通过梯形滑块与梯形滑槽的滑动嵌入导槽内,且限位齿条的一端穿过限位槽和第一滑柱上的限位孔;第二固定座的两个侧端面之间开有贯通的轴孔;销轴通过其外圆面与轴孔的轴承配合安装在第二固定座上;齿轮和蜗轮分别安装在销轴的两端;齿轮与限位齿条相啮合;第三固定座的两个相对的侧端面之间开有贯通的轴孔;两个第三固定座安装在第一折板的侧端面上靠近第二固定座处,且两个第三固定座呈竖直方向分布;蜗杆通过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固定座上的轴孔的轴承配合安装在两个第三固定座之间;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杆的上端通过软轴与相应的驱动风扇的轴端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梯形托板为直角梯形,且第一梯形托板中的锐角与第一折板摆动的极限角度互余。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梯形托板为直角梯形,且第二梯形托板中的锐角与第二折板摆动的极限角度互余。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折板的厚度与第二折板的厚度相等,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相互配合的重叠部分的厚度和与第一折板的厚度或第二折板的厚度相等。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固定桩的下端为倒圆锥形。
由于一定地区内的气候特征基本固定不变,季风的方向在四季之中的风向是一定的(秋冬的风向一致,春秋的风向一致,冬夏的风向相反),所以本发明中的临时住房的两侧为迎风面或背风面,第一弯折机构和第二弯折机构分别安装在迎风面和背风面。
本发明中蜗轮与蜗杆的配合的设计目的是,当大风来临后,风通过驱动风扇和软轴带动蜗杆绕其自身的中心轴线旋转;蜗杆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发生旋转,从而增大作用于蜗轮上的扭矩,进而增大齿轮作用于限位齿条的作用力;使得蜗轮通过销轴和齿轮带动限位齿条沿导槽向外滑动更容易,限位齿条更容易解除对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的限制,使得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在风力的作用下快速发生弯折。
本发明中减压盘的设计目的是,减压盘嵌套在固定桩上并与地面相配合,一方面使得房子的整体相对于地面处于水平位置;另一方面增大房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房子与地面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压力,从而减小房子对地面的压强;在保证房子被固定桩固定在地面上的同时不会因为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原因而造成房子发生倾斜或下沉。
本发明中基座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设计目的是,当季风吹在房子的迎风面上时,风力对房子产生水平方向的推力;房子会在风力的作用下以背风面下的两个固定桩与地面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为支点发生扭转;使得房子上背风的一侧产生下陷,迎风的一侧发生上翘;如果基座与地面之间不具有一定的距离,那么房子上背风的一侧产生下陷,迎风的一侧发生上翘的同时,基座与地面之间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支点;在风力的作用下,房子更容易发生倾斜;基座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房子与地面之间在风力的作用下不会形成固定支点,房子不会轻易发生倾斜或反转而形成破坏。
本发明中第一弯折机构和第二弯折机构的设计目的是,当比较大的季风吹在房子上位于迎风面的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时,季风作用于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上的作用力是一定的;在风力的作用下,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中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分别绕第一摆孔的中心轴线和第三摆孔的中心轴线向房子内摆动;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中的第一折板安装有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的一端沿第一T型滑槽和第二T型滑槽活动;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发生相对弯折;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上的风力的作用点与背风面之间的平均距离缩短;风力在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上垂直方向的分力所产生的扭矩减小,风力对房子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地震的发生时往往都伴随着大风;当本发明中的临时住房所在地发生地震和大风时,安装于房子顶部迎风面上方的驱动风扇通过软轴带动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中的蜗杆正向旋转;背风面上方的驱动风扇通过软轴带动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或第一弯折机构中的蜗杆反向旋转;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中的蜗杆通过相应的蜗轮、销轴和齿轮带动限位齿条沿相应的导槽向外滑动,使得限位齿条迅速滑出第一折板上限位槽和第一滑柱上的限位孔并解除对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限制;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中的第一折板安装有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的一端沿第一T型滑槽和第二T型滑槽活动;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发生相对弯折;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或第一弯折机构中的蜗杆通过相应的蜗轮、销轴和齿轮带动限位齿条沿相应的导槽欲向内滑动;由于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或第一弯折机构中的梯形滑块被相应的第一折板阻挡,所以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或第一弯折机构中的限位齿条不发生移动,限位齿条继续对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限位,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或第一弯折机构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不发生相对弯折;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的弯折使得房子的墙壁对房顶的承重能力增强,从而保证了房子不会因为地震而发生坍塌,进而保证了房子中的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失。
本发明中第一折板的厚度与第二折板的厚度相等,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相互配合的重叠部分的厚度和与第一折板的厚度或第二折板的厚度相等的设计目的是,保证房子在正常状态下的墙面是平整光滑的,不影响屋内屋外的美观。
本发明中固定桩的下端为倒圆锥形是为了使得固定桩更顺利地插进地面到一定深度,保证房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对于传统的房建工程技术,本发明中的第一弯折机构和第二弯折机构在风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折,减小风力作用点与背风面之间的平均距离,进而减小风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对房子产生的扭矩,削弱了大风对房子的破坏;此外遇到地震时,发生弯折的第一弯折机构或第二弯折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房子顶部的承重能力,保证了房子不会因为地震而发生坍塌,进而保证了房子中的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失;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临时住房整体示意图。
图2是房体、第一弯折机构及第二弯折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3是基座及固定桩配合示意图。
图4是第一弯折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房体及第一弯折机构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6是临时住房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7是临时住房局部示意图。
图8是蜗轮及蜗杆配合示意图。
图9是第一弯折机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折板示意图。
图11是第一梯形托板示意图。
图12是第一折板剖面示意图。
图13是第一折板中第一T型滑槽透视示意图。
图14是第一折板中第二T型滑槽透视示意图。
图15是导轨示意图。
图16是限位齿条及导轨配合示意图。
图17是导轨、限位齿条、梯形滑块、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18是第二折板示意图。
图19是第二梯形托板示意图。
图20是第一滑销、第一衔接块及第二折板配合示意图。
图21是第一滑销及第一衔接块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22是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配合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23是第二滑柱与第二T型滑槽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地面;2、房体;3、第一弯折机构;4、第二弯折机构;5、基座;6、固定桩;7、减压盘;8、驱动风扇;9、第一固定座;10、第一折板;11、第一契合曲面;12、第一T型滑槽;13、限位槽;14、第二T型滑槽;15、第一摆孔;16、第一梯形托板;17、第二摆孔;18、第二折板;19、第三摆孔;20、第二契合曲面;21、第二梯形托板;22、第四摆孔;23、第一滑销;24、限位孔;25、第一衔接块;26、第二滑柱;27、第二衔接块;28、导轨;29、导槽;30、梯形滑槽;31、限位齿条;32、梯形滑块;33、齿轮;34、销轴;35、蜗轮;36、第二固定座;37、蜗杆;38、第三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它包括房体2、第一弯折机构3、第二弯折机构4、基座5、固定桩6、减压盘7、驱动风扇8、第一固定座9,其中如图3所示,基座5的下端面四个角处安装有固定桩6,每个固定桩6的中部嵌套安装有减压盘7;如图1、6所示,基座5通过安装于其下端面的四个固定桩6固定在地面1上,基座5的下端面与地面1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房体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基座5上;如图1、2、7所示,房体2上门窗两侧为迎风面;第一弯折机构3和第二弯折机构4分别安装在房体2的两侧作为房子的迎风墙;两个驱动风扇8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座9安装在房体2顶部的两侧,且两个驱动风扇8分别通过软轴与第一弯折机构3和第二弯折机构4连接。
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弯折机构3与第二弯折机构4的内部结构关于房体2的中心面对称;如图5、8、9所示,对于第一弯折机构3而言,它包括第一折板10、第一契合曲面11、第一T型滑槽12、限位槽13、第二T型滑槽14、第一摆孔15、第一梯形托板16、第二摆孔17、第二折板18、第三摆孔19、第二契合曲面20、第二梯形托板21、第四摆孔22、第一滑销23、限位孔24、第一衔接块25、第二滑柱26、第二衔接块27、导轨28、导槽29、梯形滑槽30、限位齿条31、梯形滑块32、齿轮33、销轴34、蜗轮35、第二固定座36、蜗杆37、第三固定座38,其中如图10、13、14所示,第一折板10的上端面一侧沿竖直方向开有贯通的第一摆孔15;第一折板10的侧面上远离第一摆孔15处开有第一契合曲面11;第一契合曲面11的侧壁上开有水平方向的第一T型滑槽12和第二T型滑槽14,且第一T型滑槽12和第二T型滑槽14竖直分布;如图12、13所示,第一折板10的侧端面上靠近第一T型滑槽12一端处开有贯通的限位槽13,且限位槽13与第一T型滑槽12相通;如图11所示,第一梯形托板16的上端面锐角处开有贯通的第二摆孔17;如图10所示,第一梯形托板16固定安装在第一折板10的下端面,且第二摆孔17与第一摆孔15对接;如图1、5所示,第一折板10和第一梯形托板16通过摆轴安装在房体2的迎风面一侧;如图18、20所示,第二折板18的上端面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有贯通的第三摆孔19;第二折板18的侧面上远离第三摆孔19处开有第二契合曲面20;如图19所示,第二梯形托板21的上端面锐角处开有贯通的第四摆孔22;如图18所示,第二梯形托板21固定安装在第二折板18的下端面,其第四摆孔22与第三摆孔19对接;如图5、7所示,第二折板18和第二梯形托板21通过摆轴安装在房体2的迎风面一侧并与第一折板10相配合;第一折板10上的第一契合曲面11与第二折板18上的第二契合面相配合;如图21所示,第一滑柱的外圆面上沿径向开有贯通的限位孔24;如图5、21所示,第一滑柱位于第一T型滑槽12中,且第一滑柱的外圆面通过相应的穿过第一T型滑槽12的第一衔接块25与第二折板18固连;如图17所示,第一滑柱上的限位孔24与第一折板10上穿过第一T型滑槽12的限位槽13对接;如图23所示,第二滑柱26位于第二T型滑槽14中,且第二滑柱26的外圆面通过相应的穿过第二T型滑槽14的第二衔接块27与第一折板10固连;如图15所示,导轨28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贯通的导槽29;导槽29的一个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梯形滑槽30,且梯形滑槽30的一端与导轨28的一个端面相通;如图4、17所示,导轨28上与梯形滑槽30相通的侧端面与第一折板10的侧端面固连;导槽29槽口与限位槽13槽口对接;如图16、17所示,限位齿条31的一个侧端面上安装有梯形滑块32;限位齿条31通过梯形滑块32与梯形滑槽30的滑动嵌入导槽29内,且限位齿条31的一端穿过限位槽13和第一滑柱上的限位孔24;如图8所示,第二固定座36的两个侧端面之间开有贯通的轴孔;销轴34通过其外圆面与轴孔的轴承配合安装在第二固定座36上;齿轮33和蜗轮35分别安装在销轴34的两端;齿轮33与限位齿条31相啮合;第三固定座38的两个相对的侧端面之间开有贯通的轴孔;两个第三固定座38安装在第一折板10的侧端面上靠近第二固定座36处,且两个第三固定座38呈竖直方向分布;蜗杆37通过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固定座38上的轴孔的轴承配合安装在两个第三固定座38之间;如图7所示,蜗杆37与蜗轮35相啮合;蜗杆37的上端通过软轴与相应的驱动风扇8的轴端连接。
如图11所示,上述第一梯形托板16为直角梯形,且第一梯形托板16中的锐角与第一折板10摆动的极限角度互余。
如图19所示,上述第二梯形托板21为直角梯形,且第二梯形托板21中的锐角与第二折板18摆动的极限角度互余。
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折板10的厚度与第二折板18的厚度相等,第一折板10与第二折板18相互配合的重叠部分的厚度和与第一折板10的厚度或第二折板18的厚度相等。
如图3所示,上述固定桩6的下端为倒圆锥形。
由于一定地区内的气候特征基本固定不变,季风的方向在四季之中的风向是一定的(秋冬的风向一致,春秋的风向一致,冬夏的风向相反),所以本发明中的临时住房的两侧为迎风面或背风面,第一弯折机构3和第二弯折机构4分别安装在迎风面和背风面。
本发明中蜗轮35与蜗杆37的配合的设计目的是,当大风来临后,风通过驱动风扇8和软轴带动蜗杆37绕其自身的中心轴线旋转;蜗杆37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35发生旋转,从而增大作用于蜗轮35上的扭矩,进而增大齿轮33作用于限位齿条31的作用力;使得蜗轮35通过销轴34和齿轮33带动限位齿条31沿导槽29向外滑动更容易,限位齿条31更容易解除对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的限制,使得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在风力的作用下快速发生弯折。
本发明中减压盘7的设计目的是,减压盘7嵌套在固定桩6上并与地面1相配合,一方面使得房子的整体相对于地面1处于水平位置;另一方面增大房子与地面1的接触面积,减小房子与地面1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压力,从而减小房子对地面1的压强;在保证房子被固定桩6固定在地面1上的同时不会因为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原因而造成房子发生倾斜或下沉。
本发明中基座5与地面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设计目的是,当季风吹在房子的迎风面上时,风力对房子产生水平方向的推力;房子会在风力的作用下以背风面下的两个固定桩6与地面1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为支点发生扭转;使得房子上背风的一侧产生下陷,迎风的一侧发生上翘;如果基座5与地面1之间不具有一定的距离,那么房子上背风的一侧产生下陷,迎风的一侧发生上翘的同时,基座5与地面1之间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支点;在风力的作用下,房子更容易发生倾斜;基座5与地面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房子与地面1之间在风力的作用下不会形成固定支点,房子不会轻易发生倾斜或反转而形成破坏。
本发明中第一弯折机构3和第二弯折机构4的设计目的是,如图22所示,当比较大的季风吹在房子上位于迎风面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时,季风作用于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上的作用力是一定的;在风力的作用下,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分别绕第一摆孔15的中心轴线和第三摆孔19的中心轴线向房子内摆动;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第一折板10安装有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26的一端沿第一T型滑槽12和第二T型滑槽14活动;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发生相对弯折;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上的风力的作用点与背风面之间的平均距离缩短;风力在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上垂直方向的分力所产生的扭矩减小,风力对房子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地震的发生时往往都伴随着大风;当本发明中的临时住房所在地发生地震和大风时,安装于房子顶部迎风面上方的驱动风扇8通过软轴带动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蜗杆37正向旋转;背风面上方的驱动风扇8通过软轴带动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蜗杆37反向旋转;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蜗杆37通过相应的蜗轮35、销轴34和齿轮33带动限位齿条31沿相应的导槽29向外滑动,使得限位齿条31迅速滑出第一折板10上限位槽13和第一滑柱上的限位孔24并解除对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的限制;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第一折板10安装有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26的一端沿第一T型滑槽12和第二T型滑槽14活动;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发生相对弯折;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蜗杆37通过相应的蜗轮35、销轴34和齿轮33带动限位齿条31沿相应的导槽29欲向内滑动;由于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梯形滑块32被相应的第一折板10阻挡,所以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限位齿条31不发生移动,限位齿条31继续对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限位,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的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不发生相对弯折;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的弯折使得房子的墙壁对房顶的承重能力增强,从而保证了房子不会因为地震而发生坍塌,进而保证了房子中的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失。
本发明中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第一梯形托板16和第二梯形托板21上可以摆放家具或物品;当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发生弯折时,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第一梯形托板16和第二梯形托板21托着放于其上的家具一起摆动;由于第一梯形托板16或第二梯形托板21上的锐角与第一折板10或第二折板18向房子内摆动的最大角度互余,所以当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弯折到极限时,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摆动到极限位置,第一梯形托板16和第二梯形托上的斜边刚好到达两侧的墙面处;第一梯形托板16和第二梯形托板21既提供了一定的家具摆放位置节省了空间又对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的摆动不形成干涉。
本发明中第一折板10的厚度与第二折板18的厚度相等,第一折板10与第二折板18相互配合的重叠部分的厚度和与第一折板10的厚度或第二折板18的厚度相等的设计目的是,保证房子在正常状态下的墙面是平整光滑的,不影响屋内屋外的美观。
本发明中固定桩6的下端为倒圆锥形是为了使得固定桩6更顺利地插进地面1到一定深度,保证房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如图22所示,当季风吹到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时,迎风面上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上方的驱动风扇8发生正向旋转,驱动风扇8通过软轴带动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蜗杆37正向旋转,蜗杆37通过蜗轮35、销轴34和齿轮33带动相应的限位齿条31沿导槽29向外滑动,限位齿条31迅速滑出第一折板10上的限位槽13和第一滑柱上的限位孔24;迎风面上的限位齿条31解除对相应的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的限制;迎风面上的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分别绕第一摆孔15的中心轴线和第三摆孔19的中心轴线向房子内摆动;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第一折板10安装有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26的一端沿第一T型滑槽12和第二T型滑槽14活动;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发生相对弯折;背风面上方的驱动风扇8通过软轴带动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蜗杆37反向旋转;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蜗杆37通过相应的蜗轮35、销轴34和齿轮33带动限位齿条31沿相应的导槽29欲向内滑动;由于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梯形滑块32被相应的第一折板10阻挡,所以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限位齿条31不发生移动,限位齿条31继续对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限位,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的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不发生相对弯折;迎风面上的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上的风力的作用点与背风面之间的平均距离缩短;风力在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上垂直方向的分力所产生的扭矩减小,风力对房子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如图22所示,当本发明中的临时住房所在地发生地震和大风时,安装于房子顶部迎风面上方的驱动风扇8通过软轴带动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蜗杆37正向旋转;背风面上方的驱动风扇8通过软轴带动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蜗杆37反向旋转;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蜗杆37通过相应的蜗轮35、销轴34和齿轮33带动限位齿条31沿相应的导槽29向外滑动,使得限位齿条31迅速滑出第一折板10上限位槽13和第一滑柱上的限位孔24并解除对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的限制;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中的第一折板10安装有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26的一端沿第一T型滑槽12和第二T型滑槽14活动;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发生相对弯折;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蜗杆37通过相应的蜗轮35、销轴34和齿轮33带动限位齿条31沿相应的导槽29欲向内滑动;由于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梯形滑块32被相应的第一折板10阻挡,所以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中的限位齿条31不发生移动,限位齿条31继续对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限位,背风面上的第二弯折机构4或第一弯折机构3的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18不发生相对弯折;迎风面上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的弯折使得房子的墙壁对房顶的承重能力增强,从而保证了房子不会因为地震而发生坍塌,进而保证了房子中的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失。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第一弯折机构3和第二弯折机构4在风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折,减小风力作用点与背风面之间的平均距离,进而减小风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对房子产生的扭矩,削弱了大风对房子的破坏;此外遇到地震时,发生弯折的第一弯折机构3或第二弯折机构4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房子顶部的承重能力,保证了房子不会因为地震而发生坍塌,进而保证了房子中的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失。

Claims (5)

1.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房体、第一弯折机构、第二弯折机构、基座、固定桩、减压盘、驱动风扇、第一固定座,其中基座的下端面四个角处安装有固定桩,每个固定桩的中部嵌套安装有减压盘;基座通过安装于其下端面的四个固定桩固定在地面上,基座的下端面与地面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房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房体上门窗两侧为迎风面;第一弯折机构和第二弯折机构分别安装在房体的两侧作为房子的迎风墙;两个驱动风扇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座安装在房体顶部的两侧,且两个驱动风扇分别通过软轴与第一弯折机构和第二弯折机构连接;
上述第一弯折机构与第二弯折机构的内部结构关于房体的中心面对称;对于第一弯折机构而言,它包括第一折板、第一契合曲面、第一T型滑槽、限位槽、第二T型滑槽、第一摆孔、第一梯形托板、第二摆孔、第二折板、第三摆孔、第二契合曲面、第二梯形托板、第四摆孔、第一滑销、限位孔、第一衔接块、第二滑柱、第二衔接块、导轨、导槽、梯形滑槽、限位齿条、梯形滑块、齿轮、销轴、蜗轮、第二固定座、蜗杆、第三固定座,其中第一折板的上端面一侧沿竖直方向开有贯通的第一摆孔;第一折板的侧面上远离第一摆孔处开有第一契合曲面;第一契合曲面的侧壁上开有水平方向的第一T型滑槽和第二T型滑槽,且第一T型滑槽和第二T型滑槽竖直分布;第一折板的侧端面上靠近第一T型滑槽一端处开有贯通的限位槽,且限位槽与第一T型滑槽相通;第一梯形托板的上端面锐角处开有贯通的第二摆孔;第一梯形托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折板的下端面,且第二摆孔与第一摆孔对接;第一折板和第一梯形托板通过摆轴安装在房体的迎风面一侧;第二折板的上端面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有贯通的第三摆孔;第二折板的侧面上远离第三摆孔处开有第二契合曲面;第二梯形托板的上端面锐角处开有贯通的第四摆孔;第二梯形托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折板的下端面,其第四摆孔与第三摆孔对接;第二折板和第二梯形托板通过摆轴安装在房体的迎风面一侧并与第一折板相配合;第一折板上的第一契合曲面与第二折板上的第二契合面相配合;第一滑柱的外圆面上沿径向开有贯通的限位孔;第一滑柱位于第一T型滑槽中,且第一滑柱的外圆面通过相应的穿过第一T型滑槽的第一衔接块与第二折板固连;第一滑柱上的限位孔与第一折板上穿过第一T型滑槽的限位槽对接;第二滑柱位于第二T型滑槽中,且第二滑柱的外圆面通过相应的穿过第二T型滑槽的第二衔接块与第一折板固连;导轨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贯通的导槽;导槽的一个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梯形滑槽,且梯形滑槽的一端与导轨的一个端面相通;导轨上与梯形滑槽相通的侧端面与第一折板的侧端面固连;导槽槽口与限位槽槽口对接;限位齿条的一个侧端面上安装有梯形滑块;限位齿条通过梯形滑块与梯形滑槽的滑动嵌入导槽内,且限位齿条的一端穿过限位槽和第一滑柱上的限位孔;第二固定座的两个侧端面之间开有贯通的轴孔;销轴通过其外圆面与轴孔的轴承配合安装在第二固定座上;齿轮和蜗轮分别安装在销轴的两端;齿轮与限位齿条相啮合;第三固定座的两个相对的侧端面之间开有贯通的轴孔;两个第三固定座安装在第一折板的侧端面上靠近第二固定座处,且两个第三固定座呈竖直方向分布;蜗杆通过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固定座上的轴孔的轴承配合安装在两个第三固定座之间;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杆的上端通过软轴与相应的驱动风扇的轴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梯形托板为直角梯形,且第一梯形托板中的锐角与第一折板摆动的极限角度互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梯形托板为直角梯形,且第二梯形托板中的锐角与第二折板摆动的极限角度互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折板的厚度与第二折板的厚度相等,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相互配合的重叠部分的厚度和与第一折板的厚度或第二折板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桩的下端为倒圆锥形。
CN201811324679.4A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Active CN109252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1909.XA CN111335673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用于房建工程上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CN201811324679.4A CN109252695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CN202010252478.9A CN111335674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房建工程上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4679.4A CN109252695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2478.9A Division CN111335674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房建工程上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CN202010251909.XA Division CN111335673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用于房建工程上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2695A true CN109252695A (zh) 2019-01-22
CN109252695B CN109252695B (zh) 2020-04-21

Family

ID=6504317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4679.4A Active CN109252695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CN202010251909.XA Active CN111335673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用于房建工程上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CN202010252478.9A Active CN111335674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房建工程上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1909.XA Active CN111335673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用于房建工程上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CN202010252478.9A Active CN111335674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房建工程上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925269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06972A (en) * 1962-03-20 1965-10-06 Doris Halliday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llapsible huts
KR20020005102A (ko) * 2000-07-08 2002-01-17 이한구 접이식 콘테이너 간이주택
US20090014044A1 (en) * 2007-07-12 2009-01-15 Paul E. Schaffert Folding shed
CN101666123A (zh) * 2009-09-04 2010-03-10 陈银华 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
CN202324688U (zh) * 2011-12-01 2012-07-11 雅致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救灾安置活动房
CN203097329U (zh) * 2013-01-18 2013-07-31 梁巨胜 一种折叠式集装箱房屋
CN103476997A (zh) * 2011-02-16 2013-12-25 德勒斯勒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混凝土结构
CN103917725A (zh) * 2012-03-26 2014-07-09 Sr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提供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的防扭构造系统
CN204850051U (zh) * 2015-07-06 2015-12-09 夏文强 一种折叠房
CN106930410A (zh) * 2017-03-28 2017-07-07 张哲夫 一种市政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防震的临时住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1028198E (pt) * 1993-12-20 2006-08-31 R A R Consultants Ltd Elemento de fundacao de estrutura de construcao
JPH0941710A (ja) * 1995-07-27 1997-02-10 Tomohisa Ishida 伸縮式耐震用シェルター
JP5297028B2 (ja) * 2007-11-29 2013-09-25 三井住友建設株式会社 高層建築物
US9371661B2 (en) * 2010-03-08 2016-06-21 Winston Grace Wind mitigation and wind power device
CN103061533A (zh) * 2013-01-18 2013-04-24 四川大学 一种适于山区的环保抗震生态屋体系
US20150197955A1 (en) * 2014-01-13 2015-07-16 Robert Platts Using wind-induced depressurizations to help houses withstand hurricanes
CN106958294A (zh) * 2016-01-12 2017-07-18 常州模术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隐蔽式铰链的折叠活动房
CN107034996B (zh) * 2017-06-19 2019-04-16 湖北晶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防风活动板房
CN107165283A (zh) * 2017-07-18 2017-09-15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救灾简易折叠房
CN107558790A (zh) * 2017-08-01 2018-01-09 陈永福 一种安全牢靠的具有抗震防风能力的通讯铁塔
CN207776109U (zh) * 2018-01-15 2018-08-28 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轻钢房屋结构
CN207960100U (zh) * 2018-03-15 2018-10-12 钟伟 一种多功能防台风树木保护装置
CN108532986B (zh) * 2018-04-26 2020-11-06 界首万昌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工地住房
CN108589956A (zh) * 2018-06-13 2018-09-28 国通(北京)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装配式房屋预应力抗震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06972A (en) * 1962-03-20 1965-10-06 Doris Halliday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llapsible huts
KR20020005102A (ko) * 2000-07-08 2002-01-17 이한구 접이식 콘테이너 간이주택
US20090014044A1 (en) * 2007-07-12 2009-01-15 Paul E. Schaffert Folding shed
US20140311053A1 (en) * 2007-07-12 2014-10-23 Morris L. Hartman Folding shed
CN101666123A (zh) * 2009-09-04 2010-03-10 陈银华 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
CN103476997A (zh) * 2011-02-16 2013-12-25 德勒斯勒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混凝土结构
CN202324688U (zh) * 2011-12-01 2012-07-11 雅致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救灾安置活动房
CN103917725A (zh) * 2012-03-26 2014-07-09 Sr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提供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的防扭构造系统
CN203097329U (zh) * 2013-01-18 2013-07-31 梁巨胜 一种折叠式集装箱房屋
CN204850051U (zh) * 2015-07-06 2015-12-09 夏文强 一种折叠房
CN106930410A (zh) * 2017-03-28 2017-07-07 张哲夫 一种市政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防震的临时住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5674B (zh) 2021-06-08
CN111335673A (zh) 2020-06-26
CN111335674A (zh) 2020-06-26
CN111335673B (zh) 2021-07-20
CN109252695B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2489A (zh) 扭矩限制器设备、系统和方法以及包含扭矩限制器的太阳能跟踪器
US20120222372A1 (en) Adjusting device of a stationary photovoltaic system
CN109252695A (zh)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防风抗震的临时住房
CN109252696A (zh)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临时住房
CN110439359A (zh) 一种新型电网安全伸缩式围栏
EP2502009B1 (de) Verstelleinrichtung einer stationären photovoltaik-anlage
CN213063417U (zh) 一种具有抗风能力的卷帘门装置
CN203968048U (zh) 一种新型光伏双轴跟踪支架
CN113417254B (zh) 一种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超高堆石坝结构
KR101136597B1 (ko) 태양광의 고도 및 방위각이 추적되는 광 발전용 모듈
CN201068658Y (zh) 一种可折叠式活动房
CN210622679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厂抗风大门
CN113882675A (zh) 一种溜槽固定装置
CN206252103U (zh) 一种拼装式密集架地轨
CN207944751U (zh) 一种可折叠立体停车装置
CN201813716U (zh) 新型宠物栅栏
CN201502289U (zh) 大宽度曲面异地牵引纵波无机防火卷帘
US94195A (en) Improvement in fence-posts
ES2346496B1 (es) Adicion a la patente principal p-200800002 por seguidor solar a dos ejes.
CN214576198U (zh) 工程用护栏
CN218597178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基坑支护装置
CN109671351A (zh) 一种指示牌
CN206902612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车位地锁
CN209652821U (zh) 一种具有遮阳功能的建筑用防护栏
CN207158654U (zh) 一种起重臂可伸缩的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