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2064B - 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组织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组织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2064B
CN109242064B CN201811056074.1A CN201811056074A CN109242064B CN 109242064 B CN109242064 B CN 109242064B CN 201811056074 A CN201811056074 A CN 201811056074A CN 109242064 B CN109242064 B CN 109242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ctivity
dimensional code
dynamic
st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60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2064A (zh
Inventor
陈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eic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eic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eic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eic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560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2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2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2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2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2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包括:二维码生成方确定预生成二维码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根据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生成二维码;二维码扫码方获取二维码并对二维码进行解析,提取二维码中包含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基于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的ID,基于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并将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交互信息对预先存储的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并将交互信息发送至二维码生成方,以令二维码生成方根据交互信息对二维码生成方预先存储的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组织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社交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当今时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各类人员进行交往和信息沟通,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扩充自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资源在生活中的应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开始借助互联网来实现,陌生人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交,实现进一步发展自己和扩充自己的目的。例如,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主打陌生人社交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和服务,例如搜索附近的人进行线上对话、传送网络漂流瓶等。
现有技术中最新出现的一种陌生人社交平台是由活动组织者在该平台上发布一个在预定时间和地点举办的社交活动(例如聚餐、郊游、做游戏等),并设定参与该社交活动需要符合的条件(例如性别、年龄等);其他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搜索自己感兴趣且自身符合条件的社交活动并进行线上报名,进而作为活动参与者按时赴预定地点参与该社交活动。
陌生人之间的社交活动通常需要一定形式的组织管理,其中信息登记与及时更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陌生人社交活动进行组织管理涉及到的信息包括预先设定的活动流程信息,活动参与人员的身份信息、活动参与人员划分群组的相关信息等,并且当这些信息发生变动时,需要对变动的信息进行更新。例如,当活动参与者参加某项社交活动时,一般首先需要向活动组织者签到,即对活动参与者进行登记;进而,如果活动分为若干个阶段,例如分为不同的活动项目或者在若干个地点开展,对活动参与者当前所在的活动阶段最好也进行登记管理;如果活动涉及到乘车、领取餐券、领取礼品等环节,针对这些环节也有必要执行单独的登记与清点;对于分为若干群组开展的活动,还涉及群组划分等方面的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陌生人社交活动过程中的活动相关信息的登记管理往往是缺失的,或者依靠填写纸质签到表、人工清点计数等原始手段,这对用户带来了许多不便,浪费了时间和成本,容易出错,影响了用户的体验,而且信息无法借助互联网手段在活动组织者和全部参与者之间及时传输、更新和共享,社交平台也无法进行远程的后台监控,不利于陌生人社交的发展。
特别是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原本互不相识,难免存在沟通障碍和通信不畅。因此由社交平台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社交活动涉及的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更新、显示,就更加显得重要。此外,如果能够利用信息化、联网化的手段对社交活动相关的组织管理信息实施有效登记与更新,还能够使得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和社交平台都可以实时获知活动进程和人员情况,掌控真实的活动状态,预知变化与风险,从而保障社交活动安全有序,且达到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组织方法及系统,其以承载与社交活动相关的静态和动态信息的二维码作为载体,在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管理过程中,通过扫码来实现与人员、进度、群组等因素相关的信息的有效登记、实时状态更新、同步分享显示和社交平台的远程监控,从而使社交活动的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和社交平台都能够及时、真实、全面掌握社交活动进行状况,保障社交活动安全有序开展,提升组织管理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陌生人社交活动过程依赖原始的人工信息登记管理手段所造成的浪费时间和成本,影响用户的体验,不利于陌生人社交的发展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在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包括:
二维码生成方确定预生成二维码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二维码,其中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均是与所述社交活动相关联的信息;
二维码扫码方获取所述二维码并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析,提取所述二维码中包含的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相关联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与所述社交活动组织管理相关的交互信息,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以令所述二维码生成方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所述二维码生成方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或者二维码生成方自身的信息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扫码方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与所述社交活动组织管理相关的交互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动态信息在二维码扫码方生成交互界面,在所述交互界面进行操作,根据所述操作结果生成交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二维码生成方、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的至少一方还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与所述社交活动的活动状态信息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为活动组织者,所述静态信息包括活动的名称和活动的ID,所述动态信息包括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扫码方为活动参与者,所述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活动组织者发起的活动的名称和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界面,在所述交互界面输入所述动态信息对应的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为活动参与者,所述静态信息包括活动参与者的注册名称、注册ID、性别和年龄,所述动态信息包括活动参与者偏好设置,以及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扫码方为活动组织者,所述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活动参与者的注册名称和注册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界面,在所述交互界面对根据所述动态信息生成的活动参与者的偏好设置、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状态信息进行验证和/或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为群组管理者,所述静态信息包括活动名称、活动ID、群组名称和群组ID,所述动态信息包括群组管理者和同组活动参与者的用户名和注册ID,以及同组活动参与者的关联性记录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扫码方为群组内的活动参与者,所述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活动名称、活动ID、群组名称和群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界面,在所述交互界面根据动态信息获得同一群组内群组管理者和其他活动参与者的注册ID,建立与该群组关联关系。
基于上述目的,在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系统,包括:
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二维码扫码方用户端和后台服务器;
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包括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确定模块和二维码生成模块,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预生成二维码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二维码;其中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均是与所述社交活动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用户端包括二维码解析模块、信息提取模块和信息交互模块,所述二维码解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二维码并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析,所述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二维码中包含的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述信息交互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相关联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与所述社交活动组织管理相关的交互信息,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包括信息接收模块、信息更新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用户端发送的交互信息,所述信息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以令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或者二维码生成方自身的信息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还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交互信息,并根据该交互信息对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或者二维码生成方自身的信息进行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及系统,其以承载与社交活动相关的静态和动态信息的二维码作为载体,在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管理过程中,通过扫码来实现与人员、进度、群组等因素相关的信息的有效登记、实时状态更新、同步分享显示和社交平台的远程监控,从而使社交活动的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和社交平台都能够及时、真实、全面掌握社交活动进行状况,保障社交活动安全有序开展,提升组织管理效率。本发明基于社交活动的活动进程和内容自动更新动态信息,从而以一个简单的扫码操作就可以立即同步到当前的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无需多余的人工操作,不受设备通信状态的影响,可以高效率完成活动组织管理相关的信息登记与更新,并且可以方便实现用户偏好的管理以及群组组织功能。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有利于陌生人社交的发展。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的流程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二维码生成方确定预生成二维码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陌生人之间进行社交时,可以通过参加共同的活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在交互过程中,为了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可以借助常见的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来实现交互,具体地,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生成二维码及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实现信息交互。本发明也借助生成和扫描二维码这种交互方式来实现陌生人社交活动组织管理过程中对活动相关的人员、进度、群组等因素信息进行登记与更新。
通常情况下,本发明的二维码生成方所生成的二维码中可以包括两类信息,一类信息为基本信息,即在整个社交活动过程中都不会发生改变的信息,或者是用户个人的注册信息,这类信息为静态信息,另一类信息为备注信息,即在进行社交活动的过程中的即时变化的信息,这类信息能够随着社交活动过程的进行而随时发生改变,或者随着用户面向社交活动的设置而改变,为动态信息。在社交活动的任一进程阶段、面向任一活动内容,针对任何活动用户以及在任一活动地点,在确定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后,进而可以根据确定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即时生成一个二维码,以实现信息交互。其中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均是与所述社交活动相关联的信息。例如,静态信息可以是在社交活动中承担某一角色的二维码生成方相关联的ID,例如二维码生成方个人的注册名称、注册ID,静态信息也可以是二维码生成方相关联的社交活动的活动名称与活动ID;动态信息可以是二维码生成方已经参与完成的社交活动的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或者二维码生成方负责组织管理的社交活动的某个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以及二维码生成方针对社交活动进行的个性化设置等等,在此不逐一赘述。
S102:二维码生成方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二维码。
在本实施例中,当经过上述步骤S101,确认了当前与社交活动相关联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后,则二维码生成方可以根据上述静态信息和所述动态信息,按照编码规则对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编码,从而生成二维码,以供二维码扫码方扫描进而获取生成的二维码中的信息。二维码生成方可以在其智能手机上显示该所生成的二维码,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向二维码扫码方提供该二维码,例如将所生成的二维码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再由后台服务器转发至二维码扫码方的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的识别二维码功能进行解析。
S103:二维码扫码方获取所述二维码并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析,提取所述二维码中包含的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当二维码扫码方通过智能终端扫描、后台服务器转发等方式获取所述二维码后,可以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析,提取所述二维码中所包含的信息。由于所述二维码在生成过程中包含了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因此,在二维码扫码方通过解析所述二维码提取的信息中也包含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
S104: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相关联的ID。从而,在后续的步骤中,二维码扫码方和后台服务器可以基于二维码生成方相关联的ID确定交互面向的对象,例如面向哪个注册用户,或者面向哪一个社交活动等。
S105: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与社交互动的组织管理相关的交互信息,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基于所述动态信息可以生成交互信息,例如,可以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的解析而在二维码扫码方的智能手机生成一交互界面,交互界面显示解析出来的动态信息,以及显示对应于该动态信息的交互操作选项,二维码扫码方在所述交互界面进行信息交互操作(例如通过点击界面按钮等形式针对该交互操作选项进行输入)。通过在所述交互界面的交互操作而生成交互信息后,可以将生成的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S106: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在本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中可以预先存储有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在接收到二维码扫码方发送的交互信息后,可以对预先存储的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
S107:后台服务器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以令所述二维码生成方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所述二维码生成方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二维码生成方也可以预先存储有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在接收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交互信息之后,二维码生成方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交互信息对预先存储的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使得二维码扫码方和二维码生成方中的关于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保持一致,以确保信息的同步共享。或者,二维码生成方也可以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二维码生成方自身的信息进行更新。
并且,在步骤S105-S107的过程中,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二维码生成方、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的至少一方还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与所述社交活动的活动状态信息进行更新。例如,后台服务器和/或所述二维码生成方可以根据不同二维码扫码方提供的交互信息而统计扫码总次数,或者,二维码扫码方也可以统计自身对不同二维码生成方进行扫码并交互的总次数并提供给后台服务器,该总次数代表了参与社交活动的人数,反映了该社交活动的活动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以承载与社交活动相关的静态和动态信息的二维码作为载体,利用扫码实现了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实现了与社交活动相关信息的有效登记、实时状态更新、同步分享显示和社交平台的远程监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有利于陌生人社交的发展。
如图2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为活动组织者,此时,所述静态信息包括活动组织者组织的活动的活动名称和活动的ID,活动名称和活动ID都是活动组织者在陌生人社交平台发布某个社交活动时创立或者由平台分配的,在该社交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例如活动名称可以为“户外探险”,活动ID可以为“110114136”,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陌生人社交方法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活动组织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APP登录社交平台发起活动,此外,所述静态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活动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所述动态信息可以包括该社交活动当前阶段正在举行的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活动组织者可以随着社交活动的进行过程而不断更新该动态信息。例如,“户外探险”社交活动的活动进程包括第一阶段活动、第二阶段活动、第三阶段活动、第四阶段活动等,以及各阶段活动对应的活动内容,例如,第一阶段活动可以是签到,第二阶段活动可以是小游戏一,第三阶段活动可以是小游戏二等,第四阶段活动为领取礼品,并且活动规则规定只有签到并完成全部两个小游戏才可以领取礼品。从而,在进行签到时活动组织者可以通过APP将所述动态信息设定为第一阶段活动,进而利用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生成第一阶段的二维码;待开始第二阶段的小游戏时活动组织者可以通过APP将动态信息更新为第二阶段活动,进而利用静态信息和更新之后的动态信息生成第二阶段的二维码;以此类推,后续又生成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二维码。活动组织者可以展示所生成的各个二维码,以便供活动参与者扫码;当然,活动组织者也可以利用APP向后台服务器上传每个阶段的二维码,供活动参与者下载和解析,或者利用微信群等工具分享各个二维码。当然,可以优先采取展示-扫码的方式以起到现场组织管理的效果,当人数过多来不及展示-扫码时可以以其他方式作为备用。二维码允许在其中央一定区域显示LOGO等直观图标,因此活动组织者可以在各阶段生成的二维码中央显示出代表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序号(例如序号1、2、3、4,或者“签到”、“游戏”、“礼品”等图标文字)以区分各个阶段的二维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扫码方为活动参与者,活动参与者可以在参与“户外探险”这一社交活动每一阶段之前,先利用移动终端获取并解析该阶段的二维码,从中取得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二维码扫码方的移动终端可以显示所解析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活动参与者可以根据静态信息确定当前活动是否为自己预先报名的活动,并可以根据动态信息确定当前活动正处于哪个阶段,确认是否是自己尚未参与的活动阶段。并且,二维码扫码方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相关联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具体包括:首先,二维码扫码方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活动组织者发起的活动的活动名称和活动ID;进而,基于解析获得的所述动态信息,为二维码扫码方生成图2所示的交互界面,在所述交互界面展示与动态信息对应的交互操作选项,例如,如果活动参与者扫描的是上述第一阶段的二维码,则基于该二维码的动态信息(该动态信息表示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是第一阶段活动即“签到”),图2的交互界面中可以交互操作的选项为“第一阶段活动”,其余选项可以不显示或者处于不可交互操作状态;二维码扫码方可以点击“第一阶段活动”的选项的方式而输入自己的当前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为第一阶段活动,从而实现签到。在完成在交互界面的操作后,二维码生成方生成交互信息,该交互信息是表示二维码扫码方已经完成第一阶段活动、要求活动组织者以及后台服务器对应更新的完成请求,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预先存储的所述活动参与者的信息进行更新,例如由未参与第一阶段活动更新为已参与第一阶段活动,同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作为二维码生成方的活动组织者,以令活动组织者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活动组织者的用户端预先存储的活动参与者的信息进行更新,将活动参与者的未参与第一阶段活动状态更新为已参与第一阶段活动状态,以保证活动进程的同步。并且,所述后台服务器和活动组织者都可以统计第一阶段活动对应的交互信息的数量,从而掌握本次社交活动的实时签到人数。同理,二维码扫码方可以扫描第二阶段的二维码并对应于其中的动态信息而生成图2的交互界面,该界面中对应该动态信息,“第二阶段活动” 的选项处于可交互操作状态,其余选项均不显示或者不可交互操作,通过点击“第二阶段活动”的选项,生成表示二维码扫码方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活动、要求活动组织者以及后台服务器对应更新的完成请求,作为所述交互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进而由后台服务器提供给活动组织者。社交活动第三、第四阶段的扫码更新过程以此类推。
如图3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二维码生成方为活动参与者,所述静态信息包括活动参与者的注册名称、注册ID以及性别和年龄等个人信息,活动参与者注册成为陌生人社交平台的用户时即可以采集上述信息,所述动态信息包括活动参与者偏好设置,还包括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状态记录信息,例如,偏好设置可以是“不参加刺激性游戏”或者“不吃刺激性食物等”,在活动参与者报名某项社交活动时即可要求其填写偏好设置;所述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状态的记录信息可以是“已签到”,“第一阶段活动已参与”,“第二阶段活动未参与”, “第三阶段活动未参与”、“第四阶段活动未参与”等。活动参与者可以在参与社交活动各个阶段时基于上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在移动终端生成二维码,并且出示给活动组织者,或者以网络传输等其他方式提供给活动组织者。本实施例中,二维码扫码方为活动组织者,通过获取并解析所述二维码取得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生成图3所示的交互界面。在交互界面上,可以根据活动参与者的静态信息确定活动参与者的当前个人信息;并且,可以对活动参与者的动态信息中的偏好设置进行显示,例如在图3的“偏好设置”栏显示“不参加刺激性游戏”;也可以在图3的“活动进程”栏显示活动参与者的动态信息当中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状态。作为二维码扫码方的活动组织者可以验证交互界面,例如,如果第二阶段的游戏属于刺激性游戏,则当活动组织者通过扫描活动参与者的二维码确定其“偏好设置”后,可以立即建议该参与者不要参与本阶段;又例如,活动组织者通过图3中的“活动进程”栏显示的完成状态,验证活动参与者第一至第三阶段的活动均已完成,则可以允许参与者在第四阶段的活动中领取礼品,反之则不允许。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交互界面中显示的上述内容是由活动组织者基于活动参与者出示的二维码中的动态信息直接解析生成的,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联网的信息获取和更新,从而在通信条件不好或者因参与者众多导致网络延迟的情况下,活动组织者仍然可以实现交互界面的生成及相关信息的显示与查验。
并且,作为二维码扫码方的活动组织者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活动参与者的注册名称和注册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界面,在所述交互界面对活动参与者的当前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状态进行更新。例如,当通过扫码获取活动参与者的动态信息后,如果图3的交互界面中“活动进程”栏显示的活动参与者的完成状态为未签到状态,该栏目也作为一个交互操作选项,活动组织者可以点击该选项而确定活动参与者的当前状态为已签到,则活动组织者将该活动参与者的完成状态本地更新为已签到状态,并生成表示该活动参与者更新之后的完成状态的交互信息,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预先存储的所述活动参与者的信息进行更新,将活动参与者的状态更新为已签到状态,同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活动参与者,以令活动参与者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将自身的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状态的记录信息进行更新,即将活动参与者自身的状态更新为已签到状态;从而,当作为二维码生成方的活动参与者下一次生成所述二维码时,其中携带的动态信息已经是更新之后的所述完成状态。
如图4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在某些社交活动中,为了组织管理的便利以及更有效深入的交流,当参与者人数较多时会临时划分为群组,每个群组设立一个或多个群组管理者。基于本发明,可以在群组划分、群组管理者和群众成员之间以及群组成员相互之间建立联系方面以扫码的方式实现便利的组织管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实施例一中的二维码生成方为群组管理者,所述静态信息包括活动名称、活动ID、群组名称和群组ID。所述动态信息包括群组管理者和同组活动参与者的用户名和注册ID,以及同组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联性记录信息。具体地,当活动组织者组织活动后,可以将活动参与者进行分组,将活动参与者划分为多个群组,每个群组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群组管理者,并且为每个群组管理者分配群组名称和群组ID。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群组管理者可以生成群组二维码,所述群组二维码的静态信息可以包括活动名称、活动ID、群组名称和群组ID,群组二维码的动态信息包括群组管理者自身的用户名和注册ID,还包括属于该群组的同组活动参与者的用户名和注册ID。所述动态信息中还包括同组活动参与者的关联性记录信息,该信息表示群组中的活动参与者是否已经关联到该群组;具体来说,群组是由活动组织者分配建立的,则被分配加入某一群组的活动参与者与该群组的关联性记录信息初始登记为未关联,需要同组活动参与者扫描群组管理者的群组二维码并进行交互后,该信息才被更新为已关联。活动参与者通过扫描群组二维码获取其静态信息,并且生成图4所示的交互界面,其中显示的所述动态信息包括同组活动参与者的用户名和注册ID,群组成员可以通过扫描群组二维码可以查看同组成员的用户名和注册ID,对属于同一群组的成员进行寻找和认识,实现与群组成员之间的社交。此外,所述动态信息还可以包括同组活动参与者的关联性记录信息,例如,所述关联性记录信息可以是“群组成员A已与群组建立关联”, “群组成员B未与群组建立关联”。作为二维码扫码方的群组成员可以在交互界面上找到自身的关联性记录信息,并通过交互操作将该记录信息由未关联修改为已关联,从而在所述交互界面建立与群组的关联关系,将更新关联关系的信息生成为所述交互信息。在建立关联关系后,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交互信息后,将预先存储的群组与活动参与者的关联关系状态由未建立关联关系更新为已建立关联关系,同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群组管理者,群组管理者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将群组内的活动参与者的关联关系状态由未建立关联关系更新为已建立关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更新后的动态信息生成新的群组二维码。此外,当群组管理者代表群组办理社交活动的事项(例如代表群组领取礼品时),也可以生成并出示所述二维码给活动组织者,活动组织者通过扫描该二维码获得该群组的互动参与者与群组的关联关系并进行查验,当确定群组的全部活动参与者均与群组建立关联后,则允许群组管理者代办全体群组成员的事项(例如领取与全组人数对应数量的礼品)。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取得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五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系统,包括:
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501、二维码扫码方用户端503和后台服务器502;
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501包括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确定模块5011和二维码生成模块5012,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确定模块5011用于确定预生成二维码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5012用于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二维码;此外,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501还包括: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交互信息,并根据该交互信息对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或者二维码生成方自身的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用户端503包括二维码解析模块5031、信息提取模块5032和信息交互模块5033,所述二维码解析模块5031用于获取所述二维码并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析,所述信息提取模块5032用于提取所述二维码中包含的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述信息交互模块5033用于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502包括信息接收模块5021、信息更新模块5022和信息发送模块5023,所述信息接收模块5021用于接收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用户端发送的交互信息,所述信息更新模块5022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所述信息发送模块5023用于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以令所述二维码生成方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所述二维码生成方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的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系统,能够取得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类似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维码生成方确定预生成二维码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二维码;其中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均是与所述社交活动相关联的信息;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包括:基于所述动态信息在二维码扫码方生成交互界面,在所述交互界面进行操作,根据所述操作结果生成交互信息;
所述静态信息为在整个社交活动过程中都不会发生改变的信息,或者是用户个人的注册信息,所述动态信息为在进行社交活动的过程中的即时变化的信息,且能够随着社交活动过程的进行而随时发生改变,或者随着用户面向社交活动的设置而改变;
二维码扫码方获取所述二维码并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析,提取所述二维码中包含的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的相关联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以令所述二维码生成方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所述二维码生成方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或者二维码生成方自身的信息进行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为活动组织者,所述静态信息包括活动的名称和活动的ID,所述动态信息包括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扫码方为活动参与者,所述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活动组织者发起的活动的名称和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界面,在所述交互界面输入所述动态信息对应的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为活动参与者,所述静态信息包括活动参与者的注册名称、注册ID、性别和年龄,所述动态信息包括活动参与者偏好设置,以及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扫码方为活动组织者,所述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活动参与者的注册名称和注册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界面,在所述交互界面对根据所述动态信息生成的活动参与者的偏好设置、活动进程和活动内容的完成状态信息进行验证和/或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生成方为群组管理者,所述静态信息包括活动名称、活动ID、群组名称和群组ID,所述动态信息包括群组管理者和同组活动参与者的用户名和注册ID,以及同组活动参与者的关联性记录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扫码方为群组内的活动参与者,所述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信息,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活动名称、活动ID、群组名称和群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交互界面,在所述交互界面根据动态信息获得同一群组内群组管理者和其他活动参与者的注册ID,建立与该群组关联关系。
8.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的组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二维码扫码方用户端和后台服务器;
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包括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确定模块和二维码生成模块,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预生成二维码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和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二维码;其中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均是与所述社交活动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静态信息为在整个社交活动过程中都不会发生改变的信息,或者是用户个人的注册信息,所述动态信息为在进行社交活动的过程中的即时变化的信息,且能够随着社交活动过程的进行而随时发生改变,或者随着用户面向社交活动的设置而改变;
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用户端包括二维码解析模块、信息提取模块和信息交互模块,所述二维码解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二维码并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析,所述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二维码中包含的所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述信息交互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静态信息确定二维码生成方相关联的ID,基于所述动态信息生成与所述社交活动组织管理相关的交互信息,并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包括信息接收模块、信息更新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用户端发送的交互信息,所述信息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的信息进行更新,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以令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对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或者二维码生成方自身的信息进行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还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交互信息,并根据该交互信息对所述二维码生成方用户端预先存储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方或者二维码生成方自身的信息进行更新。
CN201811056074.1A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组织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242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6074.1A CN109242064B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组织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6074.1A CN109242064B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组织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2064A CN109242064A (zh) 2019-01-18
CN109242064B true CN109242064B (zh) 2021-08-24

Family

ID=65067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6074.1A Active CN109242064B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组织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20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051B (zh) * 2019-06-03 2022-06-1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陌生人社交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CN113259139B (zh) * 2021-05-27 2021-11-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群组方法及装置
CN113343112A (zh) * 2021-06-30 2021-09-03 北京百易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社交媒体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422A (zh) * 2014-05-28 2014-08-06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采用nfc技术的电子名片签到方法及装置
CN105095728A (zh) * 2015-06-15 2015-11-25 南京市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数字签名和时间戳的二维码身份识别方法
CN105657038A (zh) * 2016-02-04 2016-06-08 云南今日游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组队功能的旅游景点多功能服务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5868802A (zh) * 2016-03-25 2016-08-17 立德高科(昆山)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婚礼请柬二维码及其生成、推送与识读方法
CN107292986A (zh) * 2017-07-11 2017-10-24 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服务方法、服务器及主办方终端
CN108280627A (zh) * 2018-01-31 2018-07-13 塔米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签到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96627B2 (en) * 2007-03-30 2018-06-12 Excalibur Ip, Llc Point of presenc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for digital content objec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422A (zh) * 2014-05-28 2014-08-06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采用nfc技术的电子名片签到方法及装置
CN105095728A (zh) * 2015-06-15 2015-11-25 南京市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数字签名和时间戳的二维码身份识别方法
CN105657038A (zh) * 2016-02-04 2016-06-08 云南今日游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组队功能的旅游景点多功能服务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5868802A (zh) * 2016-03-25 2016-08-17 立德高科(昆山)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婚礼请柬二维码及其生成、推送与识读方法
CN107292986A (zh) * 2017-07-11 2017-10-24 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服务方法、服务器及主办方终端
CN108280627A (zh) * 2018-01-31 2018-07-13 塔米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签到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2064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37361A1 (en)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gather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9242064B (zh) 一种利用扫码实现的陌生人社交活动组织方法及系统
CN104038909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和设备
CN103166828B (zh) 社交网络的互操作方法及系统
WO2010039664A2 (en) Conference network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 information
US20150264094A1 (e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Platform for Social Network Site
CN102138156A (zh) 维持即时消息接发应用程序中的群
US20150006219A1 (en) Serendipitous Issue Reminder System
CN104981801A (zh) 社交事件推荐系统
JP2014217486A (ja) プログラム、方法、および、サーバ装置
US2015018885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02375858A (zh) 智能工作空间
CN112948682B (zh) 终端的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产品、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US20210075758A1 (en) Server and user terminal for supporting management of social network
CN102111344A (zh) 一种业务更新的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4283769A (zh) 面向用户的基于感兴趣的项目的即时消息服务
JP2014188330A (ja) ゲーム制御方法、ウェブサーバ装置、ゲーム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KR20140054487A (ko) 그룹 대화 방법 및 그룹 대화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KR20000072701A (ko) 웹사이트 내에서의 이성회원간 만남 주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810547B (zh) 集成协作环境
CN113730921B (zh) 虚拟组织的推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20158965A1 (en) Generating curated matches among individuals
CN108710542A (zh) 一种任务模式的就业交友平台
KR102190882B1 (ko) 커뮤니티 플랫폼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1386995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