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8189A -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8189A
CN109218189A CN201710532649.1A CN201710532649A CN109218189A CN 109218189 A CN109218189 A CN 109218189A CN 201710532649 A CN201710532649 A CN 201710532649A CN 109218189 A CN109218189 A CN 109218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tunnel
pc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comp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26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8189B (zh
Inventor
彭少富
金飞蔡
祝沈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5326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818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8880 priority patent/WO2019007166A1/zh
Priority to EP18827949.1A priority patent/EP3651423B1/en
Priority to ES18827949T priority patent/ES2942465T3/es
Priority to US16/623,613 priority patent/US11362940B2/en
Publication of CN109218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8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8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8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6Route discovery pac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2Centrali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04L45/507Label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1Prioritising resource allocation or reservation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子路径计算单元PCE的路径计算请求,该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在获取上述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根据上述压缩标识以及PST指示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对各自对应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通过本发明,有效的缩小了路径的标识信息的长度,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路径标识信息过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RFC5623中讨论了采用分层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简称为PCE)架构计算跨domain(域)的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简称为TE)路径,父PCE能从各子PCE获取到所有domain之间的连接关系,维护domain级拓扑。当父PCE被某个子PCE请求计算跨domain的TE路径时,父PCE首先根据domain级拓扑得出TE路径可能会经过哪些domain序列,然后针对每个domain序列分别向各子PCE请求计算相应domain内的路径片段,父PCE收到各子PCE的计算结果后,将所有路径片段拼接起来得到一条完整的跨domain的TE路径。父PCE将从这些domain序列对应的完整TE路径中挑选出一条最优的路径回复给请求它计算路径的子PCE,后者再将路径回复给相应的路径计算客户(Path ComputationClient,简称为PCC)。
draft-ietf-pce-segment-routing-09中讨论了PCE如何将计算得到的TE路径采用分段列表segment list表示以适用于分段路由转发的场景。一般的,在分段路由场景中,TE路径中的domain内严格显式下一跳可以使用分段路由的邻接adjacency SID(即,段标识segment-id)来表示,而TE路径中的domain间严格显式下一跳则可以使用分段路由的Peer-Adj SID表示。如上,当某个子PCE向父PCE请求计算跨domain的路径时,可以指定路径建立类型(Path Setup Type,简称为PST)为“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父PCE针对每个domain序列向各子PCE请求计算domain内的路径时也同样指定PST为“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则各子PCE向父PCE回复的路径片段信息可以使用adjacency SID list表示,父PCE最终将最优路径回复给请求它计算路径的子PCE时也可以使用adjacency SID+Peer-Adj SID list来表示完整的TE路径。然而这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完整的TE路径一般很长,导致adjacency SID+Peer-Adj SID list对应的标签栈将很深,很容易超出设备的标签封装能力以及引入转发效率与MTU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各子PCE可能会依据本地策略不一定向父PCE返回domain内的路径片段信息,如RFC5520定义了path-key的概念与机制,子PCE可能会使用path-key替代显式路由中的路径片段信息回复给父PCE,那么最终TE路径的头节点PCC将无法获得完整的adjacency SID+Peer-Adj SID list。
为了缩短完整TE路径对应的分段路由SID list,draft-ietf-spring-segment-routing-11中定义了绑定分段binding segment,它可以用来指代一条隧道tunnel的转发信息,即如果为完整TE路径中某个路径片段本身额外创建一条tunnel的话,那么该路径片段就可以使用相应的一个绑定段标识Binding SID来表示。基于这个思想,许多协议做了相应的扩展,比如:
1)draft-ietf-isis-segment-routing-extensions-12扩展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简称为ISIS)并定义了SID/LabelBinding TLV(标签绑定TLV,其中,T为标签Tag,L为长度Length,V为值Value)及其使用方法。不过该方法仅定义了针对SR-TE path(即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的TE路径)的BindingSID/Label,没有定义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建立路径的RSVP-TE path(即使用RSVP-TE信令建立的TE路径)相应的Binding SID/Label(注:RSVP-TE path作为转发邻接Forwarding-adjacency时,可能会分配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为IGP)adjacency SID,但不是Binding SID)。另外,该方法仅适用于IGP区域area内,不适用跨domain的TE路径。
2)draft-ietf-idr-bgp-ls-segment-routing-ext-01扩展边界网关协议-链路状态(Border Gateway Protocol-Link State,简称为BGP-LS)(见RFC7752)并定义了BindingSID TLV的通告方法。由于BGP-LS一般是从IGP实例导入链路状态数据,所以该方法与上述ISIS-SR类似,仅定义了针对SR-TE path的Binding SID/Label,没有定义RSVP-TE path相应的Binding SID/Label。另外该方法中随Binding SID要给出路径片段对应的ERO(Explicit Route Object显式路由对象)信息,而前面提到,子PCE不一定会向父PCE暴露其domain内的路径片段信息,所以在分层PCE架构中,该方法最多仅适用于PCC向子PCE上报Binding SID,不适用于子PCE向父PCE上报Binding SID。另外该方法一般仅用于PCC向PCE方向同步数据,不适用于PCE主动创建的tunnel。最后,该方法仅描述了BGP-LS作为一个通道如何携带Binding SID,并不关注针对跨domain的TE路径计算与报文转发给出解决方案。
3)draft-li-pce-tunnel-segment-02中扩展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PCEP(见RFC5440)并定义了通告隧道分段tunnel segment的方法,tunnel segment与前面所述的Binding SID类似,支持RSVP-TE tunnel与SR-TE tunnel。该方法涉及到多种通道,从PCC至PCE方向采取的是类似BGP-LS的PCE-LS(见draft-dhodylee-pce-pcep-ls-07)来通告,而从PCE向PCC方向采取的是类似NETCONF的PCLabelUpd(见draft-zhao-pce-pcep-extension-for-pce-controller-04),虽然两者名义上都是PCEP的扩展协议,但差异较大,在实现以及部署时比较复杂。同样,该方法仅描述了PCEP作为一个通道如何通告tunnel segment,并不关注针对跨domain的TE路径计算与报文转发给出解决方案。
4)draft-sivabalan-pce-binding-label-sid-02中也扩展PCEP协议为RSVP-TEpath通告Binding label,为SR-TE path通告Binding SID,由PCC将binding label/SID向PCE报告。该方法仅用于PCC向PCE方向同步数据,不适用于PCE主动创建的tunnel。同样,该方法仅描述了PCEP作为一个通道如何通告binding label/SID,并不关注针对跨domain的TE路径计算与报文转发给出解决方案。
针对相关技术中路径标识信息过长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路径标识信息过长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域domain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子路径计算单元PCE的路径计算请求,其中,所述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所述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所述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在获取所述源节点至所述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根据所述压缩标识以及所述PST指示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对各自对应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根据所述压缩标识指示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对各自对应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包括:根据所述压缩标识向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发送创建消息,其中,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绑定段标识Binding SID,其中,所述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
可选地,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隧道tunnel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建立路径的RSVP-TE tunnel;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基于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的SR-TE tunnel;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RSVP-TE tunnel或者SR-TE tunnel。
可选地,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并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包括: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为创建的tunnel分配的Binding SID;将接收的各Binding SID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路径信息包括以下内容:所述路径的路径名,所述路径片段的片段信息,待创建tunnel的起始节点信息和目的节点信息,所述PST。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子PCE。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域domain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向父路径计算单元PCE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其中,所述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所述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所述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接收来自所述父PCE的创建消息,其中,所述创建消息为所述父PCE根据所述压缩标识以及所述PST发送的;根据所述创建消息对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父PCE。
可选地,根据所述创建消息对所述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包括:确定所述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所述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 SID。
可选地,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以下tunnel至少之一: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建立路径的RSVP-TE tunnel;基于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的SR-TE tunnel。
可选地,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创建隧道tunnel包括: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实例化所述tunnel,并将所述创建消息转发给待创建所述tunnel的作为起始节点的路径计算客户PCC,其中,所述创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PCC按照所述路径信息发起创建所述tunnel的流程。
可选地,包括以下之一:当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所述RSVP-TE tunnel时,所述创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PCC发起RSVP-TE信令建立路径;当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所述SR-TE tunnel时,所述创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PCC根据分段路由信息计算路径的转发信息。
可选地,为创建的tunnel分配所述Binding SID包括:在由控制器全局统一分配段标识SID的情况下,在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实例化所述tunnel之后,为所述tunnel分配所述Binding SID并上报给父PCE以及所述PCC;和/或,在由转发设备分配SID并将分配的SID上报给控制器的情况下,接收所述PCC在创建所述tunnel之后为所述tunnel分配的所述Binding SID,并上报给所述父PCE。
可选地,在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父PCE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父PCE的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当所述路径计算请求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预定PCC;当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不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tunnel的作为起始节点的PCC。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域domain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子路径计算单元PCE的路径计算请求,其中,所述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所述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所述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指示模块,用于在获取所述源节点至所述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根据所述压缩标识以及所述PST指示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对各自对应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示模块包括: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标识向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发送创建消息,其中,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 SID,其中,所述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域domain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父路径计算单元PCE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其中,所述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所述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所述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父PCE的创建消息,其中,所述创建消息为所述父PCE根据所述压缩标识以及所述PST发送的;压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创建消息对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第一返回模块,用于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父PCE。
可选地,所述压缩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所述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创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 SID。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用于在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父PCE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父PCE的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第二返回模块,用于当所述路径计算请求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预定PCC;第三返回模块,用于当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不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tunnel的作为起始节点的PCC。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通过本发明,由于在获取了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对该路径的标识信息进行了压缩,从而有效的缩小了路径的标识信息的长度,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路径标识信息过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3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RP object示意图;
图4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Path Setup Type TLV示意图;
图5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TE-PATH-BINDING TLV示意图;
图6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层PCE网络架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一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来自第一子路径计算单元PCE的路径计算请求,其中,该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该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该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
步骤S104,在获取上述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根据上述压缩标识以及PST指示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对各自对应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
步骤S106,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
其中,执行上述操作的可以是父PCE,在本实施例一中,是对父PCE侧的处理进行的说明。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在获取了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对该路径的标识信息进行了压缩,从而有效的缩小了路径的标识信息的长度,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路径标识信息过长的问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压缩标识指示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对各自对应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包括:根据上述压缩标识向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发送创建消息,其中,该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绑定段标识Binding SID,其中,该创建消息中携带有上述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隧道tunnel包括以下之一: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建立路径的RSVP-TE tunnel;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基于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的SR-TE tunnel;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RSVP-TE tunnel或者SR-TE tunnel。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并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包括: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为创建的tunnel分配的Binding SID;将接收的各Binding SID组成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路径信息包括以下内容:路径的路径名,路径片段的片段信息,待创建tunnel的起始节点信息和目的节点信息,上述PST。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根据上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将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第一子PCE。也就是说,作为第一子PCE发送的路径计算请求的响应,将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第一子PCE,第一子PCE在获取了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可以继续执行后续的操作,例如,可以将获取的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相应的PCC,PCC再依据路径的标识信息封装报文,并转发报文。
实施例二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向父路径计算单元PCE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其中,该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该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该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所述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
步骤S204,接收来自父PCE的创建消息,其中,该创建消息为父PCE根据上述压缩标识以及PST发送的;
步骤S206,根据上述创建消息对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
步骤S208,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父PCE。
其中,执行上述操作的可以是子PCE(例如,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子PCE),在本实施例二中,是对该子PCE侧的处理进行的说明。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在获取了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对该路径的标识信息进行了压缩,从而有效的缩小了路径的标识信息的长度,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路径标识信息过长的问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创建消息对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包括:确定上述创建消息中携带的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根据上述路径信息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 SID。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以下tunnel至少之一: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建立路径的RSVP-TE tunnel;基于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的SR-TE tunnel。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RSVP-TE tunnel以及SR-TE tunnel仅是两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技术发展创建其他类型的tunnel,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路径信息创建隧道tunnel包括:根据上述路径信息实例化tunnel,并将上述创建消息转发给待创建tunnel的作为起始节点的路径计算客户PCC,其中,该创建消息用于指示PCC按照上述路径信息发起创建tunnel的流程。在本实施例中,是由PCC进行隧道的创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待创建的tunnel类型不同时,指示PCC执行的具体操作也是不同的,可选的,当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RSVP-TE tunnel时,上述创建消息用于指示PCC发起RSVP-TE信令建立路径;可选的,当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SR-TE tunnel时,上述创建消息用于指示PCC根据分段路由信息计算路径的转发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针对如何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 SID分情况进行说明:在由控制器全局统一分配段标识SID的情况下,在根据上述路径信息实例化所述tunnel之后,为tunnel分配Binding SID并上报给父PCE以及上述PCC;和/或,在由转发设备分配SID并将分配的SID上报给控制器的情况下,接收上述PCC在创建tunnel之后为tunnel分配的所述Binding SID,并上报给父PCE。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父PCE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父PCE的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当上述路径计算请求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预定PCC;当路径计算请求不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发送给tunnel的作为起始节点的PCC。
实施例三
上述的实施例是分别从父PCE和子PCE侧进行描述的,下面结合整体操作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PCC侧发起建立的SR-TE tunnel或者PCE主动创建的SR-TEtunnel中,显式的配置可以针对其可能的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能力,该能力标志(对应于上述的压缩标识)将包含在PCC向PCE(以及子PCE向父PCE)发起的路径计算请求中。根据该能力标志,父PCE将触发每个domain的子PCE根据相应的路径片段额外创建RSVP-TE tunnel(或SR-TE tunnel),各子PCE主动为额外创建的RSVP-TE tunnel(或者SR-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或者从RSVP-TE tunnel(或SR-TE tunnel)的头节点PCC获取Binding SID。各子PCE将Binding SID同步给父PCE,父PCE将Binding SID应用在跨domain的完整TE路径对应的分段路由SID list中回复给向它发起路径计算请求的子PCE,后者再下发给其PCC。PCC使用SID list封装报文进行转发。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跨域TE路径的计算与报文转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在PCC侧发起建立的SR-TE tunnel或者PCE主动创建的SR-TE tunnel中,显式的配置可以针对其可能的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能力。具体压缩能力可以是:
Option1:不压缩;
Option2:仅针对路径片段额外建立RSVP-TE tunnel;
Option3:仅针对路径片段额外建立SR-TE tunnel;
Option4:针对路径片段额外建立RSVP-TE tunnel或者SR-TE tunnel,不做限制;
如果配置为Option1,则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与RFC6805描述的方法无异。在本实施中主要针对Option2或Option3或Option4进行描述,为了描述方便,在本实施中统一将Option2、Option3、Option4称为“要压缩”。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四种Option以外,未来还可以类似扩展支持其它Option。
第二步:
对于跨domain的TE路径计算,按照RFC6805描述的方法,对于PCC侧发起建立的SR-TE tunnel,PCC将向其所处domain的子PCE(记为子PCE1)发起路径计算请求,或者对于子PCE1主动建立的SR-TE tunnel,子PCE1将向父PCE发起路径计算请求。路径计算请求消息中将指明PST为“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同时还包含上述路径片段压缩能力标志。假设请求消息中还包含有路径名为path-name-SD。
按照RFC6805描述的方法,父PCE将首先根据其维护的domain级拓扑信息,计算出跨domain的TE路径可能穿越哪些domain序列,然后针对每个domain序列,向各domain的子PCE发起domain内的路径计算请求,注意这里父PCE向各子PCE发送的路径计算请求消息只是用于获取潜在路径用于择优,所以消息中包含的路径片段压缩标志必须为不压缩,PST可以仍然设置为“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父PCE最终会从众多domain序列中计算出一条最优的跨domain的TE路径。该TE路径可能包含有各domain内的具体路径片段对应的IPaddress list或SID list,或者包含有各domain内具体路径片段对应的path-key。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PST为“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所以各子PCE可以尝试向父PCE回复SID list,当然回复IP address list或者IP address+SID混合list也都是协议允许的。该说明同样适用于父PCE向子PCE1回复完整TE路径时。
各子PCE一般可以通过BGP-LS收集其所负责的domain的domain内拓扑信息以及该domain连接其它domain的domain间链路信息,各子PCE需要将domain间链路信息再通过BGP-LS上报给父PCE。除了BGP-LS以外,还可以通过其它通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第三步
与RFC6805描述的方法不同的是,此时父PCE并不立即将上述最优的完整TE路径回复给子PCE1,而是检查发现子PCE1发给它的相应路径计算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路径片段压缩标志提示“要压缩”,所以父PCE针对每个最优的完整路径中每个domain对应的路径片段,分别向各domain对应的子PCE发送“主动创建tunnel”消息,在消息中至少提供:路径名、路径片段信息、待创建tunnel的起始节点(即路径片段的首节点)与目的节点(即路径片段的尾节点)信息、以及PST。其中:路径名可以在完整路径名(即path-name-SD)后再加尾巴,如path-name-SD-路径片段首节点-路径片段尾节点,以便全局唯一区分;路径片段信息就是之前相应的子PCE回复给父PCE的,只不过现在被父PCE反过来作为ERO提供给该子PCE创建tunnel而已;待创建tunnel的起始节点与目的节点就是相应路径片段的首节点与尾节点;PST要根据上述路径片段压缩标志来设置,如果路径片段压缩标志为Option2,则PST要设置为“使用RSVP-TE信令建立路径”,如果路径片段压缩标志为Option3,则PST要设置为“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如果路径片段压缩标志为Option4,则PST要设置为“使用RSVP-TE信令或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
第四步:
各domain对应的子PCE收到父PCE的“主动创建tunnel”消息后,在本地实例化相应的tunnel,并将该“主动创建tunnel”消息转发给待创建tunnel的起始节点PCC,该PCC将在网络中按照消息中给出的PST与ERO发起建立路径。比如PST为“使用RSVP-TE信令建立路径”,则该PCC发起RSVP-TE信令建立路径;比如PST为“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则该PCC直接根据分段路由信息计算路径的转发信息;比如PST为“使用RSVP-TE信令或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则该PCC根据自身实际能力,选择发起RSVP-TE信令建立路径或直接根据分段路由信息计算路径的转发信息。
如果是控制器全局统一分配SID的部署场景,则各domain对应的子PCE在实例化相应的tunnel后,就可以主动为相应的tunnel分配相应的Binding SID,并上报给父PCE以及下发给PCC。如果是由转发设备侧自行配置SID并上报控制器的部署场景,则相应tunnel的起始节点PCC在tunnel建立好后,就可以为tunnel分配相应的Binding SID并上报子PCE,子PCE继续上报给父PCE。
需要说明的是:为tunnel分配的Binding SID具有本地属性,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做到全局唯一。如果要求全局唯一,则应该部署控制器全局统一分配SID的场景,并且各子PCE掌控的SID资源池应相互不重叠,这可以是通过管理的方式或者其它动态学习的方式。
第五步:
父PCE从各子PCE收到相应domain内路径片段对应创建的tunnel的Binding SID后,就可以对原始的完整TE路径对应的SID list进行缩减优化了。实际上,不管之前各子PCE给父PCE回复的路径片段信息是IP address list或SID list或两种的混合,甚至是path-key,父PCE都不关心路径片段信息的具体ERO内容,该路径片段在完整TE路径对应的SID list中仅需使用其Binding SID来表示。另外,再结合domain间链路相应的Peer-AdjSID,最终缩减优化后的完整TE路径的SID list一般为:{Binding SID1,Peer-Adj SID1,Binding SID2,Peer-Adj SID2,…,Binding SIDn}。注意SID list中各Binding SID与Peer-Adj SID之前也可以插入相应起始节点对应的node SID,但这并非必须。另外,特殊情况下Binding SID1可能不存在,比如完整TE路径的起始节点恰好是domain序列中第一个domain的出口边界节点。
第六步:
父PCE将上述缩减优化后的SID list回复给子PCE1,作为之前从子PCE1收到的跨domain TE路径计算请求消息的响应。子PCE1继续将该SID list回复给之前从PCC收到对应路径计算请求的PCC,或者子PCE1主动创建跨domain的隧道时将该SID list下发给隧道头节点PCC。
PCC将可以使用该SID list作为跨domain的SR-TE tunnel的转发信息。注意SIDlist中第一个SID如果是Binding SID的话,该Binding SID实际上指代的是该PCC所处domain的路径片段对应的tunnel的转发信息,所以SR-TE tunnel最终生成转发信息时,要将第一个SID(Binding SID)换成对应的tunnel的转发信息。类似的,SID list中第一个SID如果是Peer-Adj SID的话,要将第一个SID(Peer-Adj SID)换成对应的domain间链路的转发信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显著缩短跨domain的TE路径的分段路由SID list,减小为报文封装的标签栈深度,提高报文载荷效率以及避免MTU分片。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3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RP object示意图,是在RFC5440、RFC5520、RFC5541、RFC5557定义的RP object基础上,在Flags标志字段中新增一个拟占用三个比特的CF(Compress Flag)标志,用于标识是否需要对路径进行压缩,具体取值的含义如下:
0:表示不需要对路径进行压缩;
1:表示采取仅针对路径片段额外建立RSVP-TE tunnel的方式进行压缩;
2:表示采取仅针对路径片段额外建立SR-TE tunnel的方式进行压缩;
3:表示采取针对路径片段额外建立RSVP-TE tunnel或者SR-TE tunnel的方式进行压缩;
图4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Path Setup Type TLV示意图,是在draft-ietf-pce-lsp-setup-type-04的基础上,新增一种PST=2,以表示路径建立技术可以是“RSVP-TE信令或者分段路由技术”。Path Setup Type TLV可以在RP object(参考RFC5440)和SRP object(参考draft-ietf-pce-stateful-pce-18)中携带。当前draft-ietf-pce-lsp-setup-type-04定义了PST=0,表示路径建立技术采取RSVP-TE信令,draft-ietf-pce-segment-routing-09定义了PST=1,表示路径建立技术采取分段路由技术。
图5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TE-PATH-BINDING TLV示意图,是在draft-sivabalan-pce-binding-label-sid-02定义的TE-PATH-BINDING TLV基础上,扩展其使用方式。draft-sivabalan-pce-binding-label-sid-02定义了TE-PATH-BINDING TLV,包含在PCRpt消息中的LSP object中,用于从PCC向PCE报告相应TE路径的Binding SID,本实施方式沿用该方法用于从PCC向子PCE、以及子PCE向父PCE上报相应domain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tunnel的Binding SID,适用于转发设备侧自行配置SID并上报控制器的部署场景。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还将扩展draft-ietf-pce-stateful-pce-18与draft-ietf-pce-pce-initiated-lsp-09中关于LSP object的使用方法,分别允许在PCUpd消息和PCInitiate消息中包含的LSP object中包含上述TE-PATH-BINDING TLV,用于从子PCE向PCC下发相应domain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tunnel的Binding SID,适用于控制器全局统一分配SID的部署场景。
具体实施例一
图6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层PCE网络架构图,包含三个domain,分别是AS1、AS2、AS3,对应的子PCE分别是PCE1、PCE2、PCE3,父PCE为PCE4。本实施例中,假设:部署场景为集中式控制器统一分配SID并下发至转发设备;PCE1希望主动创建一条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D的SR-TE tunnel,并且PCE1知道其它AS(AS2、AS3)除边界节点已经升级支持分段路由功能以外,内部节点均仅支持RSVP-TE但不支持分段路由功能。现在我们来看PCE1主动创建一条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D的SR-TE tunnel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0,PCE1主动创建SR-TE tunnel,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D。PCE1根据其自身维护的TED(TE database)信息,发现目的节点D不属于AS1,则PCE1向父PCE(PCE4)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跨domain的TE路径,消息中各字段的设置方法可参考RFC5440与draft-ietf-pce-stateful-pce-18并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以下仅给出与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流程强相关的主要信息:
<RP object>:PST设置为1,表明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将其中的CF标志设置为1,以便各AS内针对路径片段额外创建RSVP-TE tunnel进行压缩;
<END-POINTS object>: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D;
<LSP object>:path-name设置为path-name-SD-100;
其它object如约束条件等不再具体描述。
步骤120,PCE4收到请求后,按照RFC6805描述的方法,先确定目的节点所在的domain为AS3,然后确定可能的domain序列,本实施例中,仅存在一个domain序列即S-(AS1)-A1-A2-(AS2)-A3-A4-(AS3)-D。针对该domain序列,PCE4向序列中每个domain对应的子PCE分别发送PCReq消息,请求计算各domain内的路径片段。比如PCE4向PCE1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A1的路径片段,消息中的主要信息如下:
<RP object>:PST设置为1,表明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CF标志必须设置为0,表示不对路径做压缩;
<END-POINTS object>: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A1;
PCE4亦向PCE2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源节点A2至目的节点A3的路径片段,以及向PCE3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源节点A4至目的节点D的路径片段。不再赘述。
步骤130,各子PCE收到PCE4发来的路径计算请求后,计算出相应的路径片段并发送PCRep消息回复给PCE4。本实施例中,PCE1将计算出路径片段S-P1-P2-A1,PCE2将计算出路径片段A2-P3-P4-A3,PCE3将计算出路径片段A4-P5-P6-D。一般的,各子PCE回复给PCE4的PCERep消息中包含的ERO object中将给出路径片段信息,可以是IP address list、SIDlist、IP address与SID混合list,甚至出于安全考虑可以是一个path-key。不过本实施例中,由于各AS内不支持SR,所以各子PCE回复给PCE4的路径片段信息可以是IP addresslist或者path-key。
步骤140,针对domain序列S-(AS1)-A1-A2-(AS2)-A3-A4-(AS3)-D,PCE4从所有子PCE收到其中所有domain的路径片段后,将得到完整的端到端的TE路径。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再存在其它domain序列,所以上述完整的TE路径将作为最优路径。此时,PCE4不急于将该最优的完整TE路径回复给PCE1,而是检查发现之前从PCE1收到的相应路径计算请求中CF标志为1,则为各路径片段主动创建RSVP-TE tunnel并向各子PCE发送PCInitiate消息。比如PCE4在内部为AS1对应的路径片段S-P1-P2-A1额外创建相应的RSVP-TE tunnel,其包含的主路径可取名为path-name-SD-100-SA1(注:这种命名方式是在母路径名称path-name-SD-100的尾部加上子路径首尾关键信息S、A1,可保证全局唯一),相应的,PCE4发给PCE1的PCInitiate消息中,主要信息如下:
<SRP object>:PST设置为0,表示使用RSVP-TE建立路径;
<LSP object>:path-name设置为path-name-SD-100-SA1;
<END-POINTS object>: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A1;
<ERO object>:S-P1-P2-A1,具体可以为IP address list或path-key,也即把之前从PCE1收到的路径片段信息原封不动的填入。
PCE4亦在内部为AS2对应的路径片段A2-P3-P4-A3额外创建相应的RSVP-TEtunnel,其包含的主路径可取名为path-name-SD-100-A2A3,并相应的向PCE2发送PCInitiate消息;PCE4亦在内部为AS3对应的路径片段A4-P5-P6-D额外创建相应的RSVP-TEtunnel,其包含的主路径可取名为path-name-SD-100-A4D,并相应的向PCE3发送PCInitiate消息。不再赘述。
步骤150,各子PCE收到PCE4的PCInitiate消息后,也将在内部主动创建相应的RSVP-TE tunnel并继续向该tunnel的头节点PCC发送PCInitiate消息。注意各子PCE继续向tunnel头节点PCC下发的PCInitiate消息中,ERO object中包含的是明确的严格逐跳显式路径,即可以是IP address list,但不能是path-key。各tunnel头节点将在网络内通过RSVP-TE信令建立路径,协商标签。
本实施例中,各子PCE在创建好相应RSVP-TE tunnel后,还将主动为该RSVP-TEtunnel分配Binding SID,比如,PCE1上为其上述创建的RSVP-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1000,PCE2上为其上述创建的RSVP-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2000,PCE3上为其上述创建的RSVP-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3000。各子PCE可将Binding SID随上述PCInitiate消息或者后续的PCUpd消息下发到tunnel头节点PCC,也可以随PCRpt消息上报给PCE4。各tunnel头节点收到Binding SID后,将会建立以Binding SID为键值的标签表项,用于指导报文向该tunnel转发,标签操作为将入标签Binding SID交换成RSVP-TE tunnel包含的出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各子PCE还为其所负责domain至其它domain的domain间链路分配Peer-Adj SID,并通过BGP-LS上报给PCE4。
步骤160,PCE4收到所有子PCE的Binding SID上报后,就可以将原始的完整TE路径采用压缩后的SID list表示并通过PCRep消息回复给PCE1,本实施例中压缩后的SID list可以为:{1000,Peer-Adj-SID-A1A2,2000,Peer-Adj-SID-A3A4,3000}。
步骤170,PCE1收到PCE4的PCRep消息后,继续向S节点PCC发送PCInitiate消息触发S节点上实例化相应的SR-TE tunnel,包含上述压缩后的SID list。
S节点上将创建相应的SR-TE tunnel,在为该SR-TE tunnel生成转发表项时,要将上述SID list中第一个SID即1000查找标签表项换成相应的RSVP-TE tunnel的转发信息,其它SID不变。
步骤180,S节点上,向上述SR-TE tunnel发送的报文,将会被压上相应的标签栈:{RSVP-TE tunnel-SA1label,Peer-Adj-SID-A1A2,2000,Peer-Adj-SID-A3A4,3000},即顶层标签为前述AS1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RSVP-TE tunnel对应的出标签,下层标签是domain间链路A1-A2对应的Peer-Adj SID,再下层标签是AS2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RSVP-TE tunnel对应的Binding SID,再下层标签是domain间链路A3-A4对应的Peer-Adj SID,再下层标签是AS3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RSVP-TE tunnel对应的Binding SID。报文将会沿期望的跨domain的TE路径转发。
具体实施例二
本具体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基本类似,区别是本实施例中SID是由转发设备侧分配并上送(如通过BGP-LS)给控制器的部署场景。则PCE1主动建立一条从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D的跨domain的SR-TE tunnel的流程与实施例一是基本类似的,只不过其中涉及到的各domain的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RSVP-TE tunnel的Binding SID是由tunnel头节点自己分配并通过PCRpt消息上报给相应的子PCE,子PCE继续通过PCRpt消息将Binding SID上报给PCE4,其它流程与实施例一无异。
具体实施例三
本具体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基本类似,区别是本实施例中是由S节点建立一条从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D的跨domain的SR-TE tunnel,则S节点PCC将向PCE1发送PCReq消息,该消息与实施例一中子PCE1发给PCE4的PCReq消息是一样的,其它剩余流程与实施例一相同,并且最终PCE1会向S节点PCC发送PCRep消息回复路径计算结果,其中包含压缩后的SIDlist。
具体实施例四
本具体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是所有domain都已经升级支持分段路由功能,网络中不再支持RSVP-TE。现在我们来看PCE1主动创建一条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D的SR-TE tunnel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10,PCE1主动创建SR-TE tunnel,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D。PCE1根据其自身维护的TED(TE database)信息,发现目的节点D不属于AS1,则PCE1向父PCE(PCE4)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跨domain的TE路径,消息中各字段的设置方法可参考RFC5440与draft-ietf-pce-stateful-pce-18并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以下仅给出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流程强相关的主要信息:
<RP object>:PST设置为1,表明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将其中的CF标志设置为2,以便各AS内针对路径片段额外创建SR-TE tunnel进行压缩;
<END-POINTS object>: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D;
<LSP object>:path-name设置为path-name-SD-100;
其它object如约束条件等不再具体描述。
步骤420,PCE4收到请求后,按照RFC6805描述的方法,先确定目的节点所在的domain为AS3,然后确定可能的domain序列,本实施例中,仅存在一个domain序列即S-(AS1)-A1-A2-(AS2)-A3-A4-(AS3)-D。针对该domain序列,PCE4向序列中每个domain对应的子PCE分别发送PCReq消息,请求计算各domain内的路径片段。比如PCE4向PCE1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A1的路径片段,消息中的主要信息如下:
<RP object>:PST设置为1,表明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CF标志必须设置为0,表示不对路径做压缩;
<END-POINTS object>: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A1;
PCE4亦向PCE2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源节点A2至目的节点A3的路径片段,以及向PCE3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源节点A4至目的节点D的路径片段。不再赘述。
步骤430,各子PCE收到PCE4发来的路径计算请求后,计算出相应的路径片段并发送PCRep消息回复给PCE4。本实施例中,PCE1将计算出路径片段S-P1-P2-A1,PCE2将计算出路径片段A2-P3-P4-A3,PCE3将计算出路径片段A4-P5-P6-D。一般的,各子PCE回复给PCE4的PCERep消息中包含的ERO object中将给出路径片段信息,可以是IP address list、SIDlist、IP address与SID混合list,甚至出于安全考虑可以是一个path-key。不过本实施例中,由于各AS内均支持SR,所以各子PCE回复给PCE4的路径片段信息可以是SID list或者path-key。
步骤440,针对domain序列S-(AS1)-A1-A2-(AS2)-A3-A4-(AS3)-D,PCE4从所有子PCE收到其中所有domain的路径片段后,将得到完整的端到端的TE路径。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再存在其它domain序列,所以上述完整的TE路径将作为最优路径。此时,PCE4不急于将该最优的完整TE路径回复给PCE1,而是检查发现之前从PCE1收到的相应路径计算请求中CF标志为2,则为各路径片段主动创建SR-TE tunnel并向各子PCE发送PCInitiate消息。比如PCE4在内部为AS1对应的路径片段S-P1-P2-A1额外创建相应的SR-TE tunnel,其包含的主路径可取名为path-name-SD-100-SA1(注:这种命名方式是在母路径名称path-name-SD-100的尾部加上子路径首尾关键信息S、A1,可保证全局唯一),相应的,PCE4发给PCE1的PCInitiate消息中,主要信息如下:
<SRP object>:PST设置为1,表示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
<LSP object>:path-name设置为path-name-SD-100-SA1;
<END-POINTS object>: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A1;
<ERO object>:S-P1-P2-A1,具体可以为SID list或path-key,也即把之前从PCE1收到的路径片段信息原封不动的填入。
PCE4亦在内部为AS2对应的路径片段A2-P3-P4-A3额外创建相应的SR-TE tunnel,其包含的主路径可取名为path-name-SD-100-A2A3,并相应的向PCE2发送PCInitiate消息;PCE4亦在内部为AS3对应的路径片段A4-P5-P6-D额外创建相应的SR-TE tunnel,其包含的主路径可取名为path-name-SD-100-A4D,并相应的向PCE3发送PCInitiate消息。不再赘述。
步骤450,各子PCE收到PCE4的PCInitiate消息后,也将在内部主动创建相应的SR-TE tunnel并继续向该tunnel的头节点PCC发送PCInitiate消息。注意各子PCE继续向tunnel头节点PCC下发的PCInitiate消息中,ERO object中包含的是明确的SID list,不能是path-key。各tunnel头节点将生成相应的SR-TE tunnel,转发信息使用相应的SID list生成。
本实施例中,各子PCE在创建好相应SR-TE tunnel后,还将主动为该SR-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比如,PCE1上为其上述创建的SR-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1000,PCE2上为其上述创建的SR-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2000,PCE3上为其上述创建的SR-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3000。各子PCE可将Binding SID随上述PCInitiate消息或者后续的PCUpd消息下发到tunnel头节点PCC,也可以随PCRpt消息上报给PCE4。各tunnel头节点收到Binding SID后,将会建立以Binding SID为键值的标签表项,用于指导报文向该tunnel转发,标签操作为将入标签Binding SID交换成SR-TE tunnel包含的出标签栈。
需要说明的是,各子PCE还为其所负责domain至其它domain的domain间链路分配Peer-Adj SID,并通过BGP-LS上报给PCE4。
步骤460,PCE4收到所有子PCE的Binding SID上报后,就可以将原始的完整TE路径采用压缩后的SID list表示并通过PCRep消息回复给PCE1,本实施例中压缩后的SID list可以为:{1000,Peer-Adj-SID-A1A2,2000,Peer-Adj-SID-A3A4,3000}。
步骤470,PCE1收到PCE4的PCRep消息后,继续向S节点PCC发送PCInitiate消息触发S节点上实例化相应的SR-TE tunnel,包含上述压缩后的SID list。
S节点上将创建相应的SR-TE tunnel,在为该SR-TE tunnel生成转发表项时,要将上述SID list中第一个SID即1000查找标签表项换成相应的SR-TE tunnel的转发信息(一般是一个标签栈),其它SID不变。
步骤480,S节点上,向上述SR-TE tunnel发送的报文,将会被压上相应的标签栈:{SR-TE tunnel-SA1SID list,Peer-Adj-SID-A1A2,2000,Peer-Adj-SID-A3A4,3000},即顶层标签为前述AS1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SR-TE tunnel对应的出标签栈,然后下层标签是domain间链路A1-A2对应的Peer-Adj SID,再下层标签是AS2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SR-TEtunnel对应的Binding SID,再下层标签是domain间链路A3-A4对应的Peer-Adj SID,再下层标签是AS3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SR-TE tunnel对应的Binding SID。报文将会沿期望的跨domain的TE路径转发。
具体实施例五
本具体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四基本类似,区别是本实施例中SID是由转发设备侧分配并上送(如通过BGP-LS)给控制器的部署场景。则PCE1主动建立一条从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D的跨domain的SR-TE tunnel的流程与实施例四是基本类似的,只不过其中涉及到的各domain的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SR-TE tunnel的Binding SID是由tunnel头节点自己分配并通过PCRpt消息上报给相应的子PCE,子PCE继续通过PCRpt消息将Binding SID上报给PCE4,其它流程与具体实施例四无异。
具体实施例六
本具体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四基本类似,区别是本实施例中是由S节点建立一条从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D的跨domain的SR-TE tunnel,则S节点PCC将向PCE1发送PCReq消息,该消息与具体实施例一中子PCE1发给PCE4的PCReq消息是一样的,其它剩余流程与具体实施例一相同,并且最终PCE1会向S节点PCC发送PCRep消息回复路径计算结果,其中包含压缩后的SID list。
具体实施例七
本具体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是所有AS1、AS2已经升级支持分段路由功能且不再支持RSVP-TE,而AS3仅边界节点升级支持了分段路由功能且内部节点仍只支持RSVP-TE。现在我们来看PCE1主动创建一条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D的SR-TE tunnel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10,PCE1主动创建SR-TE tunnel,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D。PCE1根据其自身维护的TED(TE database)信息,发现目的节点D不属于AS1,则PCE1向父PCE(PCE4)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跨domain的TE路径,消息中各字段的设置方法可参考RFC5440与draft-ietf-pce-stateful-pce-18并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以下仅给出与本发明实施例处理流程强相关的主要信息:
<RP object>:PST设置为1,表明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将其中的CF标志设置为3,以便各AS内针对路径片段根据实际能力额外创建RSVP-TE tunnel或者SR-TEtunnel进行压缩;
<END-POINTS object>: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D;
<LSP object>:path-name设置为path-name-SD-100;
其它object如约束条件等不再具体描述。
步骤720,PCE4收到请求后,按照RFC6805描述的方法,先确定目的节点所在的domain为AS3,然后确定可能的domain序列,本实施例中,仅存在一个domain序列即S-(AS1)-A1-A2-(AS2)-A3-A4-(AS3)-D。针对该domain序列,PCE4向序列中每个domain对应的子PCE分别发送PCReq消息,请求计算各domain内的路径片段。比如PCE4向PCE1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源节点S至目的节点A1的路径片段,消息中的主要信息如下:
<RP object>:PST设置为1,表明使用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CF标志必须设置为0,表示不对路径做压缩;
<END-POINTS object>: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A1;
PCE4亦向PCE2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源节点A2至目的节点A3的路径片段,以及向PCE3发送PCReq消息以请求计算源节点A4至目的节点D的路径片段。不再赘述。
步骤730,各子PCE收到PCE4发来的路径计算请求后,计算出相应的路径片段并发送PCRep消息回复给PCE4。本实施例中,PCE1将计算出路径片段S-P1-P2-A1,PCE2将计算出路径片段A2-P3-P4-A3,PCE3将计算出路径片段A4-P5-P6-D。一般的,各子PCE回复给PCE4的PCERep消息中包含的ERO object中将给出路径片段信息,可以是IP address list、SIDlist、IP address与SID混合list,甚至出于安全考虑可以是一个path-key。本实施例中,由于各AS1、AS2均支持SR,所以PCE1与PCE2回复给PCE4的路径片段信息可以是SID list或者path-key;由于AS3仅边界节点支持SR,所以PCE3回复给PCE4的路径片段信息可以是IPaddress list或者path-key。
步骤740,针对domain序列S-(AS1)-A1-A2-(AS2)-A3-A4-(AS3)-D,PCE4从所有子PCE收到其中所有domain的路径片段后,将得到完整的端到端的TE路径。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再存在其它domain序列,所以上述完整的TE路径将作为最优路径。此时,PCE4不急于将该最优的完整TE路径回复给PCE1,而是检查发现之前从PCE1收到的相应路径计算请求中CF标志为3,则为各路径片段主动创建TE tunnel(不区分RSVP-TE tunnel还是SR-TE tunnel)并向各子PCE发送PCInitiate消息。比如PCE4在内部为AS1对应的路径片段S-P1-P2-A1额外创建相应的TE tunnel,其包含的主路径可取名为path-name-SD-100-SA1(注:这种命名方式是在母路径名称path-name-SD-100的尾部加上子路径首尾关键信息S、A1,可保证全局唯一),相应的,PCE4发给PCE1的PCInitiate消息中,主要信息如下:
<SRP object>:PST设置为2,表示可使用RSVP-TE信令或者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
<LSP object>:path-name设置为path-name-SD-100-SA1;
<END-POINTS object>:源节点为S,目的节点为A1;
<ERO object>:S-P1-P2-A1,具体可以为SID list或path-key,也即把之前从PCE1收到的路径片段信息原封不动的填入。
PCE4亦在内部为AS2对应的路径片段A2-P3-P4-A3额外创建相应的TE tunnel,其包含的主路径可取名为path-name-SD-100-A2A3,并相应的向PCE2发送PCInitiate消息;PCE4亦在内部为AS3对应的路径片段A4-P5-P6-D额外创建相应的TE tunnel,其包含的主路径可取名为path-name-SD-100-A4D,并相应的向PCE3发送PCInitiate消息。不再赘述。
步骤750,PCE1与PCE2收到PCE4的PCInitiate消息后,根据自身能力将在内部主动创建相应的SR-TE tunnel,并继续向该tunnel的头节点PCC发送PCInitiate消息。PCE3收到PCE4的PCInitiate消息后,根据自身能力将在内部主动创建相应的RSVP-TE tunnel,并继续向该tunnel的头节点PCC发送PCInitiate消息。注意子PCE1和子PCE2继续向tunnel头节点PCC下发的PCInitiate消息中,ERO object中包含的是明确的SID list,不能是path-key。子PCE3继续向tunnel头节点PCC下发的PCInitiate消息中,ERO object中包含的是明确的IP address list,不能是path-key。AS1和AS2内的tunnel头节点将生成相应的SR-TEtunnel,转发信息使用相应的SID list生成。AS3内的tunnel头节点将生成相应的RSVP-TEtunnel,并在网络内通过RSVP-TE信令建立路径,协商标签。。
本具体实施例中,各子PCE在创建好相应SR-TE tunnel或RSVP-TE tunnel后,还将主动为该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比如,PCE1上为其上述创建的SR-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1000,PCE2上为其上述创建的SR-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2000,PCE3上为其上述创建的RSVP-TE tunnel分配Binding SID=3000。各子PCE可将Binding SID随上述PCInitiate消息或者后续的PCUpd消息下发到tunnel头节点PCC,也可以随PCRpt消息上报给PCE4。各tunnel头节点收到Binding SID后,将会建立以Binding SID为键值的标签表项,用于指导报文向该tunnel转发,标签操作为将入标签Binding SID交换成相应SR-TEtunnel包含的出标签栈,或者交换成相应RSVP-TE tunnel包含的出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各子PCE还为其所负责domain至其它domain的domain间链路分配Peer-Adj SID,并通过BGP-LS上报给PCE4。
步骤760,PCE4收到所有子PCE的Binding SID上报后,就可以将原始的完整TE路径采用压缩后的SID list表示并通过PCRep消息回复给PCE1,本实施例中压缩后的SID list可以为:{1000,Peer-Adj-SID-A1A2,2000,Peer-Adj-SID-A3A4,3000}。
步骤770,PCE1收到PCE4的PCRep消息后,继续向S节点PCC发送PCInitiate消息触发S节点上实例化相应的SR-TE tunnel,包含上述压缩后的SID list。
S节点上将创建相应的SR-TE tunnel,在为该SR-TE tunnel生成转发表项时,要将上述SID list中第一个SID即1000查找标签表项换成相应的SR-TE tunnel的转发信息(一般是一个标签栈),其它SID不变。
步骤780,S节点上,向上述SR-TE tunnel发送的报文,将会被压上相应的标签栈:{SR-TE tunnel-SA1SID list,Peer-Adj-SID-A1A2,2000,Peer-Adj-SID-A3A4,3000},即顶层标签为前述AS1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SR-TE tunnel对应的出标签栈,然后下层标签是domain间链路A1-A2对应的Peer-Adj SID,再下层标签是AS2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SR-TEtunnel对应的Binding SID,再下层标签是domain间链路A3-A4对应的Peer-Adj SID,再下层标签是AS3内路径片段额外创建的RSVP-TE tunnel对应的Binding SID。报文将会沿期望的跨domain的TE路径转发。
实施例五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72,指示模块74和第二接收模块7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子路径计算单元PCE的路径计算请求,其中,该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上述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上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指示模块74,连接至上述第一接收模块72,用于在获取上述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根据上述压缩标识以及PST指示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对各自对应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第二接收模块76,连接至上述指示模块74,用于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并根据上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指示模块74包括:发送单元,用于根据压缩标识向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发送创建消息,其中,该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 SID,其中,该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隧道tunnel包括以下之一: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建立路径的RSVP-TE tunnel;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基于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的SR-TE tunnel;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RSVP-TE tunnel或者SR-TE tunnel。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接收模块76用于: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为创建的tunnel分配的Binding SID;将接收的各Binding SID组成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路径信息包括以下内容:路径的路径名,路径片段的片段信息,待创建tunnel的起始节点信息和目的节点信息,上述PST。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返回模块,用于在根据上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将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第一子PCE。也就是说,作为第一子PCE发送的路径计算请求的响应,将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第一子PCE,第一子PCE在获取了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可以继续执行后续的操作,例如,可以将获取的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相应的PCC,PCC再依据路径的标识信息封装报文,并转发报文。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82,第三接收模块84,压缩模块86和第一返回模块88,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发送模块82,用于向父路径计算单元PCE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其中,该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该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该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第三接收模块84,连接至上述发送模块82,用于接收来自上述父PCE的创建消息,其中,该创建消息为父PCE根据压缩标识以及PST发送的;压缩模块86,连接至上述第三接收模块84,用于根据上述创建消息对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第一返回模块88,连接至上述压缩模块86,用于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父PCE。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压缩模块86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上述创建消息中携带的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创建单元,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 SID。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以下tunnel至少之一: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建立路径的RSVP-TE tunnel;基于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的SR-TE tunnel。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RSVP-TE tunnel以及SR-TE tunnel仅是两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技术发展创建其他类型的tunnel,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创建单元用于:根据上述路径信息实例化tunnel,并将上述创建消息转发给待创建tunnel的作为起始节点的路径计算客户PCC,其中,该创建消息用于指示PCC按照上述路径信息发起创建tunnel的流程。在本实施例中,是由PCC进行隧道的创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待创建的tunnel类型不同时,指示PCC执行的具体操作也是不同的,可选的,当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RSVP-TE tunnel时,上述创建消息用于指示PCC发起RSVP-TE信令建立路径;可选的,当上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SR-TE tunnel时,上述创建消息用于指示PCC根据分段路由信息计算路径的转发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针对创建单元如何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 SID分情况进行说明:在由控制器全局统一分配段标识SID的情况下,创建单元在根据上述路径信息实例化所述tunnel之后,为tunnel分配Binding SID并上报给父PCE以及上述PCC;和/或,在由转发设备分配SID并将分配的SID上报给控制器的情况下,创建单元接收上述PCC在创建tunnel之后为tunnel分配的所述Binding SID,并上报给父PCE。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四接收模块,连接至上述第一返回模块88,用于在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父PCE之后,接收来自父PCE的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第二返回模块,连接至上述第四接收模块,用于当路径计算请求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预定PCC;第三返回模块,连接至上述第二返回模块,用于当上述路径计算请求不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路径的标识信息发送给tunnel的作为起始节点的PCC。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该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跨域domain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子路径计算单元PCE的路径计算请求,其中,所述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所述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所述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
在获取所述源节点至所述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根据所述压缩标识以及所述PST指示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对各自对应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
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压缩标识指示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对各自对应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包括:
根据所述压缩标识向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发送创建消息,其中,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绑定段标识BindingSID,其中,所述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隧道tunnel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建立路径的RSVP-TE tunnel;
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基于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的SR-TE tunnel;
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RSVP-TE tunnel或者SR-TEtunne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并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包括:
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为创建的tunnel分配的Binding SID;
将接收的各Binding SID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所述路径的路径名,所述路径片段的片段信息,待创建tunnel的起始节点信息和目的节点信息,所述PS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子PCE。
7.一种跨域domain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父路径计算单元PCE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其中,所述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所述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所述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
接收来自所述父PCE的创建消息,其中,所述创建消息为所述父PCE根据所述压缩标识以及所述PST发送的;
根据所述创建消息对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
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父PC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创建消息对所述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包括:
确定所述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所述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 SI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以下tunnel至少之一:
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建立路径的RSVP-TE tunnel;基于分段路由技术建立路径的SR-TE tunne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创建隧道tunnel包括:
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实例化所述tunnel,并将所述创建消息转发给待创建所述tunnel的作为起始节点的路径计算客户PCC,其中,所述创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PCC按照所述路径信息发起创建所述tunnel的流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之一:
当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所述RSVP-TE tunnel时,所述创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PCC发起RSVP-TE信令建立路径;
当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创建所述SR-TE tunnel时,所述创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PCC根据分段路由信息计算路径的转发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创建的tunnel分配所述Binding SID包括:
在由控制器全局统一分配段标识SID的情况下,在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实例化所述tunnel之后,为所述tunnel分配所述Binding SID并上报给父PCE以及所述PCC;和/或,
在由转发设备分配SID并将分配的SID上报给控制器的情况下,接收所述PCC在创建所述tunnel之后为所述tunnel分配的所述Binding SID,并上报给所述父PCE。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父PCE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父PCE的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
当所述路径计算请求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预定PCC;
当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不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tunnel的作为起始节点的PCC。
14.一种跨域domain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子路径计算单元PCE的路径计算请求,其中,所述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所述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所述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
指示模块,用于在获取所述源节点至所述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标识信息之后,根据所述压缩标识以及所述PST指示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对各自对应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返回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将各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组成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标识向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发送创建消息,其中,所述创建消息用于请求各路径片段对应的子PCE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 SID,其中,所述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所述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
16.一种跨域domain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父路径计算单元PCE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其中,所述路径计算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位于不同的domain中,所述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路径片段,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对所述路径片段进行压缩的压缩标识以及路径建立类型PST;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父PCE的创建消息,其中,所述创建消息为所述父PCE根据所述压缩标识以及所述PST发送的;
压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创建消息对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进行压缩;
第一返回模块,用于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父PCE。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所述路径片段的路径信息;
创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创建隧道tunnel,并为创建的tunnel分配BindingSID。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在将压缩后的路径片段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父PCE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父PCE的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
第二返回模块,用于当所述路径计算请求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预定PCC;
第三返回模块,用于当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不是由预定路径计算客户PCC发起的情况下,将压缩后的所述路径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tunnel的作为起始节点的PCC。
1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532649.1A 2017-07-03 2017-07-03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218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2649.1A CN109218189B (zh) 2017-07-03 2017-07-03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CT/CN2018/088880 WO2019007166A1 (zh) 2017-07-03 2018-05-29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18827949.1A EP3651423B1 (en) 2017-07-03 2018-05-29 Determin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bout cross-domain path
ES18827949T ES2942465T3 (es) 2017-07-03 2018-05-29 Determinación de información de identificación sobre trayectoria entre dominios
US16/623,613 US11362940B2 (en) 2017-07-03 2018-05-2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bout cross-domain path,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2649.1A CN109218189B (zh) 2017-07-03 2017-07-03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8189A true CN109218189A (zh) 2019-01-15
CN109218189B CN109218189B (zh) 2022-04-29

Family

ID=64949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2649.1A Active CN109218189B (zh) 2017-07-03 2017-07-03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2940B2 (zh)
EP (1) EP3651423B1 (zh)
CN (1) CN109218189B (zh)
ES (1) ES2942465T3 (zh)
WO (1) WO2019007166A1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2361A1 (ja) * 2019-02-06 2020-08-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628995A (zh) * 2020-05-26 2020-09-04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Rv6的SID压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8179A (zh) * 2020-08-10 2020-12-22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创建端到端分段路由sr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22427A (zh) * 2020-10-28 2021-02-26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段路由的流量工程实现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12511429A (zh) * 2020-03-25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和处理的方法、节点、控制器、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532520A (zh) * 2020-10-28 2021-03-19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ce的te-lsp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JP2021114767A (ja) * 2020-01-20 2021-08-0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メッセージ生成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メッセージ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259238A (zh) * 2020-02-07 2021-08-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分段标识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1180077A1 (zh) * 2020-03-09 2021-09-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路径建立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存储介质
WO2021179732A1 (zh) * 2020-03-10 2021-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封装方法、报文转发方法、通告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38160A (zh) * 2020-03-23 2021-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路由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97141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97003A1 (zh) * 2020-04-02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Rv6信任域的边界过滤方法及装置
CN113497760A (zh) * 2020-04-07 202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段路由头压缩方法、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542118A (zh) * 2020-04-13 2021-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段路由头压缩方法、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556284A (zh) * 2020-04-24 2021-10-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包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238777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段标识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1254500A1 (zh) * 2020-06-18 2021-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4365464A (zh) * 2019-09-27 2022-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sr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398869A (zh) * 2020-04-15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最小化用于分段路由的分段标识符中的差异
CN113438160B (zh) * 2020-03-23 2024-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路由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6630A (zh) 2018-04-28 202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08243B (zh) * 2018-07-09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段路由中获取数据包的转发路径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68549A1 (en) * 2019-02-22 2020-08-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router for label switched path traceroute
US11012350B2 (en) * 2019-07-16 2021-05-18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interworking with no cross-domain state
US11411876B2 (en) 2020-11-30 2022-08-09 Cisco Technology, Inc. Optimizing segment routing paths using segment identifiers
CN114205188B (zh) * 2021-12-08 2023-08-29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rte时延优化的隧道调度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054A (zh) * 2006-09-28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治系统域间pce路径自动探测和计算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31583A (zh) * 2009-06-18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域路由信息生成方法、装置以及路径计算方法、装置
US20120246625A1 (en) * 2011-03-23 2012-09-27 Neil Puthuff System and method of software execution path identification
CN102742224A (zh) * 2011-12-13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域间链路信息的发布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970222A (zh) * 2012-11-20 2013-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路由的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581017A (zh) * 2012-07-23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
US20140369356A1 (en) * 2013-03-15 2014-12-18 Cisco Technology, Inc. Opportunistic compression of routing segment identifier stacks
CN105871721A (zh) * 2015-01-19 2016-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段路由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发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4447B2 (en) * 2008-03-27 2011-11-2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mputing point-to-multipoint paths
CN102308519B (zh) 2009-02-19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点至多点域间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路径计算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08998B (zh) * 2009-06-03 2012-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计算方法、路径计算单元及路径计算系统
US8787242B2 (en) * 2009-11-06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eader compression for relay nodes
WO2012115908A1 (en) * 2011-02-21 2012-0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ding point-to-multipoint label switched path crossing multiple domains
CN102238443B (zh) * 2011-06-01 2013-11-2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满足波长连续性约束条件的跨域路径建路方法
EP2834942B1 (en) * 2012-04-05 2020-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end-to-end paths through a network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network domains
US20160105958A1 (en) 2013-04-26 2016-04-14 Denso Corporation Multi-layer substrat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multi-laye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ultilayer substrate,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ubstrate
US9450864B2 (en) * 2013-10-11 2016-09-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Using PCE as SDN controller
US9548921B2 (en) 2014-10-13 2017-01-17 Dell Products, Lp Compression of routing information exchanges
US10050806B2 (en) * 2015-12-07 2018-08-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End-to-end (E2E) tunnel based on shortest point-to-point (P2P) path computation
WO2017211385A1 (en) * 2016-06-06 2017-1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a path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054A (zh) * 2006-09-28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治系统域间pce路径自动探测和计算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31583A (zh) * 2009-06-18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域路由信息生成方法、装置以及路径计算方法、装置
US20120246625A1 (en) * 2011-03-23 2012-09-27 Neil Puthuff System and method of software execution path identification
CN102742224A (zh) * 2011-12-13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域间链路信息的发布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581017A (zh) * 2012-07-23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
CN102970222A (zh) * 2012-11-20 2013-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路由的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40369356A1 (en) * 2013-03-15 2014-12-18 Cisco Technology, Inc. Opportunistic compression of routing segment identifier stacks
CN105871721A (zh) * 2015-01-19 2016-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段路由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发送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柳立言: "一种按需域间路径构建方法",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27183A (ja) * 2019-02-06 2020-08-2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968121B2 (en) 2019-02-06 2024-04-23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7176428B2 (ja) 2019-02-06 2022-11-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162361A1 (ja) * 2019-02-06 2020-08-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365464A (zh) * 2019-09-27 2022-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sr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4365464B (zh) * 2019-09-27 2023-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sr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1757775B2 (en) 2020-01-20 2023-09-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ssage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588732B2 (en) 2020-01-20 2023-0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ssage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1114767A (ja) * 2020-01-20 2021-08-0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メッセージ生成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メッセージ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116201B2 (ja) 2020-01-20 2022-08-09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メッセージ生成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メッセージ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259238A (zh) * 2020-02-07 2021-08-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分段标识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3259238B (zh) * 2020-02-07 2022-10-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分段标识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1180077A1 (zh) * 2020-03-09 2021-09-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路径建立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存储介质
WO2021179732A1 (zh) * 2020-03-10 2021-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封装方法、报文转发方法、通告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38160A (zh) * 2020-03-23 2021-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路由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38160B (zh) * 2020-03-23 2024-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路由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1429A (zh) * 2020-03-25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和处理的方法、节点、控制器、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1197141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97003A1 (zh) * 2020-04-02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Rv6信任域的边界过滤方法及装置
CN113497760B (zh) * 2020-04-07 2024-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段路由头压缩方法、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497760A (zh) * 2020-04-07 202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段路由头压缩方法、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542118A (zh) * 2020-04-13 2021-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段路由头压缩方法、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542118B (zh) * 2020-04-13 2024-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段路由头压缩方法、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398869A (zh) * 2020-04-15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最小化用于分段路由的分段标识符中的差异
CN113556284A (zh) * 2020-04-24 2021-10-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包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13556284B (zh) * 2020-04-24 2023-01-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包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11628995B (zh) * 2020-05-26 2023-06-16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Rv6的SID压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28995A (zh) * 2020-05-26 2020-09-04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Rv6的SID压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6729A (zh) * 2020-05-28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段标识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3746729B (zh) * 2020-05-28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段标识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1238777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段标识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1254500A1 (zh) * 2020-06-18 2021-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118179A (zh) * 2020-08-10 2020-12-22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创建端到端分段路由sr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22427A (zh) * 2020-10-28 2021-02-26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段路由的流量工程实现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12532520A (zh) * 2020-10-28 2021-03-19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ce的te-lsp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2422427B (zh) * 2020-10-28 2022-04-19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段路由的流量工程实现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8189B (zh) 2022-04-29
EP3651423B1 (en) 2023-03-15
WO2019007166A1 (zh) 2019-01-10
ES2942465T3 (es) 2023-06-01
EP3651423A1 (en) 2020-05-13
EP3651423A4 (en) 2021-03-17
US11362940B2 (en) 2022-06-14
US20200213223A1 (en) 2020-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8189A (zh)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61920B (zh)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571557B (zh) 动态产生应用层流量优化协议图
CN109218046B (zh) 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3477612B (zh) 经扩展以连接网络层级的云服务控制和管理架构
CN101997765B (zh) 多层网络中转发邻接的属性继承方法及相应的多层网络
CN114095577A (zh) 资源请求方法、装置、算力网元节点及算力应用设备
CN110730478B (zh) 切片关联方法、装置、端到端切片编排器及存储介质
CN103688510B (zh) 跨网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494552B (zh) 一种建立业务连接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KR20140116465A (ko) 적어도 2개의 도메인들에 걸쳐 데이터를 전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3162854A (zh) 路径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1296178B (zh) 域间流量工程路径计算方法和路径计算装置
CN104506459A (zh) 智慧协同网络中的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249611A (zh) 流量工程业务映射
CN108933844A (zh) 提供dhcp服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4253750A (zh) 路径获取方法、路径计算单元、路径计算客户端及系统
US11916738B2 (e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17118886A (zh) 报文转发方法、头端设备、控制器、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58168B (zh)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3810442A (zh) 资源预留的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设备
CN107347034A (zh) 链路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756186B (zh) 一种资源管理的实现方法
CN112532522B (zh) 一种业务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5022240A (zh) 路径建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