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168B -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8168B
CN110958168B CN201811123261.7A CN201811123261A CN110958168B CN 110958168 B CN110958168 B CN 110958168B CN 201811123261 A CN201811123261 A CN 201811123261A CN 110958168 B CN110958168 B CN 1109581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domain
node
information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32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8168A (zh
Inventor
胡方伟
熊泉
詹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1232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816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8203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765A1/zh
Priority to US17/278,365 priority patent/US11489768B2/en
Priority to EP19866468.2A priority patent/EP3846392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958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8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04L45/507Label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21Ensuring consistency of routing table updates, e.g. by using epoch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2Centrali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节点通过从路径计算单元上接收其下发的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的路径创建消息,节点基于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该实际传输路径用于域内或者域件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下发设置分段的映射路径信息的方式来实现双向隧道的创建,使得节点可以从下发的映射路径信息中获取到上一路径段和下一路径段,并对两个路径段重新关联封装处理,从而实现隧道的创建,并且创建的路径的标签栈也相对比较简单,便于节点在数据发送时的查询解析,提高了业务部署效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段路由(Segment Routing,简称SR)是一种源路由技术,通过在源节点压入一串有序的标签(Segment)来指导报文的转发,通过SR指定路径转发功能,可以非常便捷的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和流量工程,以及与拓扑无关的快速重路由保护等复杂网络功能。
段路由支持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和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两种数据面转发,且在MPLS的场景下完全兼容和继承了现有的MPLS转发数据平面,不需要修改MPLS的报文头就可以实现对于段路由的转发,同时相对传统的MPLS方案的优势是:SR的控制平面更加简化了,完全基于分布式路由协议,通过对现有的IGP协议(内部网关协议)进行简单的扩展就可以实现标签分发。
标签代表的是网络拓扑(节点或链路)的信息,端到端的连接由一组有序的标签栈来表示,节点只需维护拓扑信息而无需维护连接的状态,即可实现MPLS网络的扩展,而基于目前的操作来说,仅需要操作头节点即可完成端到端路径建立,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效率。
为了实现SR网络的流量工程,往往需要部署集中控制器或者PCE(路径计算单元)来根据全网的带宽、代价、标签资源等进行约束路径计算,实现流量全局最优。
PCEP(P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有网络的路径计算协议,也可以作为SR控制器的南向接口协议。为了支持SR隧道,IETF(The 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对PCEP协议进行了扩展,其扩展的具体内容在IETF工作组草案draft-ietf-pce-segment-routing中描述。其中,定义了PCC(PathComputation Clients,路径计算客户端)端和PCE(Path Computation Element,路径计算单元)端在PCEP会话初始化时,通过Open消息对PCC和PCE进行能力协商。如果协商成功,则可以通过PCEP创建SR隧道,以支持SR在控制器场景下的部署要求。
SR技术可以应用于IPRAN(无线接入网IP化),MPLS-TP、城域网、数据中心互联等,当SR技术应用于MPLS-TP网络时,需要扩展支持建立双向隧道。传统的MPLS可以通过关联单向隧道的方式来形成一条双向隧道。而SR隧道只在头节点维护连接的状态,尾节点并不携带任何连接信息,因此就无法在两端实现两条单向隧道的关联和绑定,导致了SR的应用存在限制。IETF草案draft-cheng-spring-mpls-path-segment-00针对传送网应用对SR进行了扩展,定义了面向传送网的SR-TP(Segment Routing Transport Profile)隧道。通过引入Path SID来标识SR路径,并实现双向绑定,如图1。Path SID作为SR路径标识放在最后一个SR Segment之后,且SR路径两端的节点都需要维护SR路径信息与Path SID的映射关系,以便实现双向隧道的绑定。
但是上述的方案中,只考虑了单域的情形,没有考虑跨域的情形,而在SR-TP网络的部署中,SR-TP网络分为接入网络、汇聚网和核心网,支持的设备数以千计,经常需要分域,如果draft-cheng-spring-mpls-path-segment-00草案中提出的采用全局的path SID作为双向隧道绑定标识的话,会出现标签栈过长,一些设备无法正常解析和封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目前的隧道建立方式中,在实现跨域的隧道建立时,其标签栈过长导致无法正常解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域边界节点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所述实际传输路径用于进行域内或者域间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域边界节点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其中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
所述域边界节点基于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域双向隧道创建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
路径创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所述实际传输路径用于进行域内或者域间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域双向隧道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装置和数据传输单元;
所述跨域双向隧道创建装置用于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其中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的步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计算机程序和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的步骤;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节点通过从路径计算单元上接收其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该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节点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该实际传输路径用于域内或者跨域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下发设置分段的映射路径信息的方式来实现双向隧道的创建,使得节点可以从下发的映射路径信息中获取到上一路径段和下一路径段,并对两个路径段重新关联封装处理,从而实现隧道的创建,并且创建的路径的标签栈也相对比较简单,便于节点在数据发送时的查询解析,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效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双向SR隧道模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Border link的SR-TP跨域对等模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TLV格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Border node的SR-TP跨域对等模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目前,为了实现SR网络的流量工程,通过集中部署控制器或者PCE(路径计算单元)来实现,而PCEP(P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有网络的路径计算协议,也可以作为SR控制器的南向接口协议。为了支持SR隧道,IETF(The 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在IETF草案draft-cheng-spring-mpls-path-segment-00针对传送网应用对SR进行了扩展,定义了面向传送网的SR-TP(Segment Routing Transport Profile)隧道。通过引入Path SID来标识SR路径,并实现双向绑定,但是该草案中只针对单域的情形进行了定义,并没有对跨域的情形进行考虑,而需要采用该中跨站实现跨域时,其路径的标签栈会非常的长,导致设备难以解析和封装,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出一种分段的路径段的方式来实现,该路径段用于指示所在域的路径标识;
所述分段的路径段在域边界映射到下一个路径段或者是路径段和下一个域转发路径;
所述路径段与下一个路径段或者是路径段和下一个域转发路径的映射通过扩展association(关联)类型实现,所述association类型包括bidirectional(双向)LSP(LabelSwitched Path,标签交换路径)association和stitching(缝合)LSP association,
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用于首尾节点的双隧道路径绑定,stitchingLSP association用于跨域的边界节点之间的LSP路径拼接;
所述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以association TLV(Type-length-value)格式表示,包括association type,association id等。
具体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的流程图,其创建方法包括:
S201,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
在该步骤中,所述路径创建消息主要是是以创建跨域路径PCInitiate消息的形式下发,下面以下发PCInitiate消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除了该PCInitiate消息之外还可以是其他消息,只要是节点通信支持或者链路支持的即可。
该PCInitiate消息为创建跨域路径消息,具体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所述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段PathSegment信息,所述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包括路径段信息的关联association类型,该关联类型用于标识该路径段信息为跨域双向的路径段信息还是域内双向的路径信息。
该路径段信息包括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或者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跨域路径段信息。
所述关联类型包括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和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所述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用于首尾节点的双隧道路径绑定,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用于跨域的边界节点之间的LSP路径拼接。
S202,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实际传输路径用于域内或跨域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节点在接收PCInitiate消息时,具体是通过层次化的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PCEP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节点中会同时接收到两种路径段信息,分别是域内的路径段信息和跨域的路径段信息,而域内的路径段信息包括域内正向路径段信息和域内逆向路径段信息,跨域的路径段信息包括跨域正向路径段信息和跨域逆向路径段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节点通过PCInitiate消息获取到的不同的路径段信息具体可以通过接收一个PCInitiate消息获得,也可以是通过接收多个所述PCInitiate消息获得,至于接收多少个,则根据路径计算单元的处理规则来规定。
对于节点上接收到的路径段信息至少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所述路径段信息包括域内正向路径段信息和域内逆向路径段信息,或者跨域正向路径段信息和域内逆向路径段信息,或者域内正向路径段信息和跨域逆向路径段信息。
节点对于接收到的路径段信息的处理,根据接收到的PCInitiate消息中携带的关联类型进行处理,若所述关联类型包括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则说明该节点接收到的正向和逆向的路径段信息属于域内的路径段信息,则直接根据预先设定的域内路径计算规则确定路径,具体的根据所述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结合域内路径计算规则计算对应的双向隧道路径标签,基于所述双向隧道路径标签确定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并进行绑定。
若所述关联类型包括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则说明该节点属于域边界节点,其下一个通信节点是另一个于中的边界节点,而该节点中接收到的路径段信息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跨域路径段信息,域内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域内上一节点的路径段信息,所述跨域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另一域的边界节点的转发路径。
所述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将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转发路径进行拼接处理,生成跨域双向映射路径和跨域双向隧道路径标签。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的信息是以TLV格式的数据进行存放于所述PCInitiate消息中下发,所述TLV格式包括类型Type字段、长度Length字段和扩展Reserved字段,具体如图5所示,Type字段:16bits长度,类型字段,表示本TLV是stitchingLSP association TLV具体的值依赖于IETF IANA组织分配;Length:取值为4,表示本TLV为4bytes;Reserved:保留字段,留待以后扩展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路径计算单元具体包括总路径计算单元和子路径计算单元,其中所述总路径计算单元H-PCE用于实现跨域的路径计算和流量调度,子路径计算单元PCE用于接收总路径计算单元H-PCE下发的跨域路径段信息以及其所在的域中的路径计算和流量调度,然后将跨域路径段信息和域内路径段信息下发给对应的节点,在实际应用中,H-PCE跟PCE1,PCE2,PCE3通过层次化的PCEP协议连接和交互信息。其具体步骤为:
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通过PCEP协议从所述总路径计算单元获取携带跨域路径段信息的第一PCInitiate消息;
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根据域内节点路径计算规则计算其所在的域中各节点之间的路径段信息,生成第二PCInitiate消息,并下发至对应的节点;或者将计算到的域中各节点之间的路径段信息封装至所述第一PCInitiate消息中,并下发至对应的节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节点通过从路径计算单元上接收其下发的PCInitiate消息,该PCInitiate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节点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该实际传输路径用于域内或者跨域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下发设置分段的映射路径信息的方式来实现双向隧道的创建,使得节点可以从下发的映射路径信息中获取到上一路径段和下一路径段,并对两个路径段重新关联封装处理,从而实现隧道的创建,并且创建的路径的标签栈也相对比较简单,便于节点在数据发送时的查询解析,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效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该方法中的跨域双向隧道的创建具体是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实现,基于该方法创建了隧道后,节点通过对应的查询或者数据封装后即可实现数据的跨域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的具体处理步骤为:
S301,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
在该步骤中,所述路径创建消息主要是是以创建跨域路径PCInitiate消息的形式下发,下面以下发PCInitiate消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除了该PCInitiate消息之外还可以是其他消息,只要是节点通信支持或者链路支持的即可。
该PCInitiate消息为创建跨域路径消息,具体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所述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段PathSegment信息,所述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包括路径段信息的关联association类型,该关联类型用于标识该路径段信息为跨域双向的路径段信息还是域内双向的路径信息。
该路径段信息包括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或者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跨域路径段信息。
所述关联类型包括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和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所述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用于首尾节点的双隧道路径绑定,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用于跨域的边界节点之间的LSP路径拼接。
S302,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
S303,所述节点基于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节点在接收PCInitiate消息时,具体是PCInitiate消息中的路径段信息通过层次化的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PCEP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节点中会同时接收到两种路径段信息,分别是域内的路径段信息和跨域的路径段信息,而域内的路径段信息包括域内正向路径段信息和域内逆向路径段信息,跨域的路径段信息包括跨域正向路径段信息和跨域逆向路径段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节点通过PCInitiate消息获取到的不同的路径段信息具体可以通过接收一个PCInitiate消息获得,也可以是通过接收多个所述PCInitiate消息获得,至于接收多少个,则根据路径计算单元的处理规则来规定。
对于节点上接收到的路径段信息至少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所述路径段信息包括域内正向路径段信息和域内逆向路径段信息,或者跨域正向路径段信息和域内逆向路径段信息,或者域内正向路径段信息和跨域逆向路径段信息。
节点对于接收到的路径段信息的处理,根据接收到的PCInitiate消息中携带的关联类型进行处理,若所述关联类型包括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则说明该节点接收到的正向和逆向的路径段信息属于域内的路径段信息,则直接根据预先设定的域内路径计算规则确定路径,具体的根据所述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结合域内路径计算规则计算对应的双向隧道路径标签,基于所述双向隧道路径标签确定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并进行绑定。
若所述关联类型包括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则说明该节点属于边界节点,其下一个通信节点是另一个于中的边界节点,而该节点中接收到的路径段信息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跨域路径段信息,域内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域内上一节点的路径段信息,所述跨域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另一域的边界节点的转发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节点具体包括入口节点、域边界节点和出口节点这三种类型的节点,对与不同类型的节点会存在不同的转发处理方式,因此,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当前节点的类型的步骤,根据不同的节点类型实现不同的数据转发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入口节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入口节点获取其所在域的边界节点的段路由信息列表SR list和对应分路径段标签,并进行封装转发。
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域边界节点时,所述节点基于所述映射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域边界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包括:
所述边界节点以该节点所在的域的路径段标签,根据映射路径的绑定关系,查询与其对应的下一个域的转发路径对和下一个域的段路由信息列表SR list;
根据查询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封装,并转发至下一节点。
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出口节点时,所述节点基于所述映射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包括:
所述出口节点以该节点所在的域的路径段标签,根据映射路径的绑定关系,查询与其对应的逆向路径段和逆向路径端标签信息;
根据查询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封装和逆向路径的转发。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节点类型都存在不同的操作处理:
入口节点封装本节点到边界节点的SR list和本域的path SID,所述SR list用于指示报文从入口节点转发到边界节点;
边界节点以本域的path SID为关键字,根据stitching association绑定关系以及PCInitiate消息,查找下一个域的path SID信息和下一个域的SR list信息或者边界之间的路径转发信息,并进行封装和转发到下一个SR节点;
出口节点以所在域的path SID为关键字,根据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关系以及PCInitiate消息,查找反向路径信息和反向SID信息,并进行报文封装和反向路径转发。
本实施例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节点通过从路径计算单元上接收其下发的PCInitiate消息,该所述PCInitiate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节点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该实际传输路径用于域内或者跨域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下发设置分段的映射路径信息的方式来实现双向隧道的创建,使得节点可以从下发的映射路径信息中获取到上一路径段和下一路径段,并对两个路径段重新关联封装处理,从而实现隧道的创建,并且创建的路径的标签栈也相对比较简单,便于节点在数据发送时的查询解析,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效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下面结合具体的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和通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4所示,为一种跨域的SR-TP网络组网图,该网络组网中的节点是属于Border link的SR-TP跨域对等模型,该网络分为三个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自治系统域,A,B节点属于AS1自治系统域,由PCE1通过PCEP协议控制,C,X节点属于AS2自治系统域,由PCE2通过PCEP协议控制,Y,Z节点属于AS3自治系统域,由PCE3节点通过PCEP协议控制。AS1和AS2之间的边界节点B和C通过链路连接,B和C节点分属于AS1和AS2自治系统域,AS2和AS3之间的边界节点X和Y也是通过链路连接,X和Y节点分属于AS2和AS3域。H-PCE实现跨域的路径计算和流量调度,H-PCE跟PCE1,PCE2,PCE3通过层次化的PCEP协议连接和交互信息。
图中path1,path 2,path3,path4,path5为本发明提出的分段Path segment(路径段),path1,path3,path5分别用于AS1,AS2,AS3自治域内的双向隧道路径标识,path2和path4用于AS1自治系统域与AS2自治系统域之间的自治系统域的双向隧道路径标识,以及AS2自治系统域和AS3自治系统域的双向隧道路径标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创建方法中,PCE1向A节点发送携带LSP object和association object的PCInitiate消息,其中LSP object携带含有分段path segmentpath1的TLV,association object携带type类型为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group(具体数值依赖于IETF IANA组织分配)的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TLV,Stitching LSPassociation TLV的格式图如图5所示,其字段定义如下:
Type字段:16bits长度,类型字段,表示本TLV是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TLV具体的值依赖于IETF IANA组织分配;
Length:取值为4,表示本TLV为4bytes;
Reserved:保留字段,留待以后扩展使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创建方法中,PCE1向B节点发送的PCInitiate消息中携带有Path1,A到B LSP隧道路径LSP1,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TLV信息,同时HPCE向PCE1下发path2信息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 ID1信息,PCE1将HPCE下发的path2信息,B和C之间的标签Label B-C信息,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ID1信息下发到节点B,由于两次下发到B节点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相同,节点B将两次下发的标签和path信息做拼接操作,将path1作为入标签,映射到path2和label B-C标签,即当节点B收到了标签值为path1的标签时,剥离path1标签,重新封装label B-C和path2标签,label B-C标签用于数据从B节点转发到C节点,path2标签用于指示B,C节点间的双向隧道路径。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以border link的SR-TP对等模型阐述本发明的具体流程和方法。
仍然以图4为例,假定本实施例以PCE主动发起建立LSP为例,根据本发明,HPCE和PCE1,PCE2,PCE3之间的流程交互信息和过程如下:
(1)H-PCE向PCE1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2和stitching LSPassociation id1,以及B-C之间的路径标签Label B-C;其中path2为正向路径段信息。
(2)H-PCE向PCE1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2’和stitching LSPassociation id1’;其中path2’为逆向向路径段信息。
(3)H-PCE向PCE2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2和stitching LSPassociation id1;
(4)H-PCE向PCE2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2’和stitching LSPassociation id1’,以及C-B之间的路径标签Label C-B;
(5)H-PCE向PCE2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4和stitching LSPassociation id1,以及X-Y之间的路径标签Label X-Y;
(6)H-PCE向PCE2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4和stitching LSPassociation id1’;
(7)H-PCE向PCE3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4和stitching LSPassociation id1;
(8)H-PCE向PCE3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4’和stitching LSPassociation id1’,以及Y-X之间的路径标签Label Y-X;
在本实施例中,PCE接收到的H-PCE下发的PCInitiate消息后,PCE还需要将PCInitiate消息转发至其所在的域中的对应的节点上,节点再根据对应的PCInitiate消息进行跨域路径或者域内路径的映射调整和封装。在图4中,PCE1、PCE2、PCE3跟SR节点A、B、C、X、Y、Z之间交互信息如下:
(1)PCE1向节点A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1,A-B之间的路径LSP ID和LSP SR list,以及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 id;
(2)PCE1向节点A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1’,B-A之间的路径LSPID,以及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 id’;
(3)PCE1向节点B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1,A-B之间的路径LSP ID,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4)PCE1向节点B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1’,B-A之间的路径LSP ID和LSP SR list,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5)PCE1向节点B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2,B-C之间的路径标签Label B-C,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6)PCE2向节点C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2’,C-B之间的路径标签Label C-B,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7)PCE2向节点C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3,C-X之间的路径LSP ID和LSP SR list,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8)PCE2向节点C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3’,X-C之间的路径LSPID,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9)PCE2向节点X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3,C-X之间的路径LSP ID,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10)PCE2向节点X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3’,X-C之间的路径LSPID和LSP SR list,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11)PCE2向节点X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4,B-C之间的路径标签Label B-C,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12)PCE3向节点Y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4’,Y-X之间的路径标签Label Y-X,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13)PCE3向节点Y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5,Y-Z之间的路径LSP ID和LSP SR list,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14)PCE3向节点Y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5’,Z-Y之间的路径LSPID,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15)PCE3向节点Z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5,Y-Z之间的路径LSPID,以及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 id;
(16)PCE3向节点Z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5’,Z-Y之间的路径LSPID和LSP SR list,以及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 id’。
节点B、C、X、Y根据相同的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值进行路径拼接操作,将本域的path SID映射到下一个域或者域间的path SID和SR list路径或域间标签。
首尾节点A、Z根据相同的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 id值进行双隧道路径绑定。
根据以上的转发表信息,本发明的border link的跨域SR-TP的数据转发流程如下:
(101)首节点A封装A到B的SR list和path 1标签,报文根据SR list转发到节点B;
(102)节点B收到A发送的报文后,根据path 1标签,查找转发表映射信息,得到path 2和Label B-C,节点B封装Label B-C和path2,根据标签Label B-C转发到节点C;
(103)节点C收到节点B发送的报文后,根据path2标签,查找转发表映射信息,得到path3和C-X的SR list,节点C封装C到X的SR list和path3,报文根据SR list转发到X节点;
(104)节点X收到节点C发送的报文后,根据path3标签,查找转发表映射信息,得到path4和Label X-Y,节点X封装Label X-Y和path4,根据标签Label X-Y转发节点到Y;
(105)节点Y收到节点X发送的报文后,根据path4标签,查找转发表映射信息,得到path5和Y到Z SR list,节点Y封装Y到Z的SR list和path5,报文根据SR list转发到Z节点;
(106)节点Z收到报文后,根据path5进行回环操作;
反向路径的转发跟以上的过程类似,不再进行详细的阐述,至此完成了SR-TP双向隧道的报文转发。
实施例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节点的类型还存在另一种类型,即是节点同时跨越两个不同的域,对于这种情况本实施例以border node的SR-TP对等模型阐述本发明的隧道创建的具体流程和方法。
如图6所示,网络分为三个AS域,A,X节点属于AS1自治系统域,由PCE1通过PCEP协议控制,X,Y节点属于AS2自治系统域,由PCE2通过PCEP协议控制,Y,Z节点属于AS3自治系统域,由PCE3节点通过PCEP协议控制。X节点为AS1和AS2两个域的边界,Y节点位于AS2和AS3两个域的边界。H-PCE实现跨域的路径计算和流量调度,H-PCE跟PCE1,PCE2,PCE3之间通过层次化的PCEP协议连接和交互信息。
图6中,path1,path2,path3为本发明提出的分段的path segment(路径段),分别用于自治系统域AS1,AS2和AS3内的双向隧道路径标识。假定本实施例为PCE主动发起建立LSP,根据本发明的原理,PCE1、PCE2、PCE3和SR节点A、X、Y、Z之间的信息交互流程如下:
(1)PCE1向节点A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1,A-X之间的路径LSP ID和LSP SR list,以及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 id;
(2)PCE1向节点A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1’,X-A之间的路径LSPID,以及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 id’;
(3)PCE1向节点X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1,A-X之间的路径LSP ID,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4)PCE1向节点X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1’,X-A之间的路径LSP ID和LSP SR list,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5)PCE2向节点X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2,X-Y之间的路径LSP ID和LSP SR list,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6)PCE2向节点X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2’,Y-X之间的路径LSPID,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7)PCE2向节点Y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2,X-Y之间的路径LSP ID和LSP SR list,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8)PCE2向节点Y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2’,Y-X之间的路径LSP ID和LSP SR list,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9)PCE3向节点Y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3,Y-Z之间的路径LSP ID和LSP SR list,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10)PCE3向节点Y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3’,Z-Y之间的路径LSPID,以及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 id1’;
(11)PCE3向节点Z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3,Y-Z之间的路径LSPID,以及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 id;
(12)PCE3向节点Z发送PCInitiate消息,该消息携带path3’,Z-Y之间的路径LSPID和LSP SR list,以及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 id’;
对于边界节点X,Y(以X为例进行说明),收到信息的处理为:分段pathsegmentpath1跟LSP1绑定,分段path segment path 2跟LSP2绑定,根据收到的相同的stitchingLSP association值进行拼接,path1跟path2关联,X节点收到了path1后,根据path1找到对应的关联的path2,path2查找到LSP2,进行跨域标签封装和映射。
首尾节点A、Z根据相同的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 id值进行双隧道路径绑定。
根据以上的转发表信息,本发明的border node的跨域SR-TP的数据转发流程如下:
(101)首节点A封装A到X的SR list和path 1标签,报文根据SR list转发到节点X;
(102)节点X收到A发送的报文后,根据path 1标签,查找转发表映射信息,得到path 2和X-Y的SR list,节点X封装X-Y的SR list和path2,根据X-Y的SR list转发到节点Y;
(103)节点Y收到节点X发送的报文后,根据path2标签,查找转发表映射信息,得到path3和Y-Z的SR list,节点Y封装Y-Z的SR list和path3,报文根据SR list转发到Z节点;
(104)节点Z收到报文后,根据path3进行回环操作;
反向转发路径的流程跟以上类似,不再一一阐述,至此,完成了Border link的跨域SR-TP的双向隧道路径的数据转发。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
路径创建模块72,用于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所述实际传输路径用于进行域内或域间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段Path Segment信息,所述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包括路径段信息的关联association类型,该关联类型用于标识该路径段信息为跨域双向的路径段信息还是域内双向的路径信息。
所述路径段信息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或者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跨域路径段信息。
所述关联类型包括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和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所述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用于首尾节点的双隧道路径绑定,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用于跨域的边界节点之间的LSP路径拼接。
若所述关联类型包括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则说明该节点接收到的正向和逆向的路径段信息属于域内的路径段信息,则直接根据预先设定的域内路径计算规则确定路径,具体的路径创建模块72根据所述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结合域内路径计算规则计算对应的双向隧道路径标签,基于所述双向隧道路径标签确定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并进行绑定。
若所述关联类型包括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则说明该节点属于边界节点,其下一个通信节点是另一个于中的边界节点,而该节点中接收到的路径段信息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跨域路径段信息,域内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域内上一节点的路径段信息,所述跨域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另一域的域边界节点的转发路径。
路径创建模块72根据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将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转发路径进行拼接处理,生成跨域双向映射路径和跨域双向隧道路径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以TLV格式的数据形式存放于所述路径创建消息中下发,所述TLV格式包括类型字段、长度字段和扩展字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路径创建消息主要是是以创建跨域路径PCInitiate消息的形式下发,下面以下发PCInitiate消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除了该PCInitiate消息之外还可以是其他消息,只要是节点通信支持或者链路支持的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路径计算单元具体包括总路径计算单元和子路径计算单元,其中所述总路径计算单元H-PCE用于实现跨域的路径计算和流量调度,子路径计算单元PCE用于接收总路径计算单元H-PCE下发的跨域路径段信息以及其所在的域中的路径计算和流量调度,然后将跨域路径段信息和域内路径段信息下发给对应的节点,在实际应用中,H-PCE跟PCE1,PCE2,PCE3通过层次化的PCEP协议连接和交互信息。其具体步骤为:
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通过PCEP协议从所述总路径计算单元获取携带跨域路径段信息的第一PCInitiate消息;
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根据域内节点路径计算规则计算其所在的域中各节点之间的路径段信息,生成第二PCInitiate消息,并下发至对应的节点;或者将计算到的域中各节点之间的路径段信息封装至所述第一PCInitiate消息中,并下发至对应的节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装置,该装置通过从路径计算单元上接收其下发的PCInitiate消息,该PCInitiate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节点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该实际传输路径用于域内或者跨域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下发设置分段的映射路径信息的方式来实现双向隧道的创建,使得节点可以从下发的映射路径信息中获取到上一路径段和下一路径段,并对两个路径段重新关联封装处理,从而实现隧道的创建,并且创建的路径的标签栈也相对比较简单,便于节点在数据发送时的查询解析,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效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七: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如上实施例流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装置80和数据传输单元81;
所述跨域双向隧道创建装置80用于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其中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
数据传输单元81用于基于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确定当前节点的类型,所述类型包括入口节点、域边界节点和出口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节点类型实现不同的数据转发处理,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入口节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入口节点获取其所在域的边界节点的段路由信息列表SR list和对应分路径段标签,并进行封装转发;即是入口节点封装本节点到边界节点的SR list和本域的path SID,所述SR list用于指示报文从入口节点转发到域边界节点;
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与边界节点时,所述节点基于所述映射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域边界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包括:
所述边界节点以该节点所在的域的路径段标签,根据映射路径的绑定关系,查询与其对应的下一个域的转发路径对和下一个域的段路由信息列表SR list;
根据查询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封装,并转发至下一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路径创建消息主要是是以创建跨域路径PCInitiate消息的形式下发,下面以下发PCInitiate消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除了该PCInitiate消息之外还可以是其他消息,只要是节点通信支持或者链路支持的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界节点以本域的path SID为关键字,根据stitchingassociation绑定关系以及PCInitiate消息,查找下一个域的path SID信息和下一个域的SR list信息或者边界之间的路径转发信息,并进行封装和转发到下一个SR节点。
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出口节点时,所述节点基于所述映射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包括:
所述出口节点以该节点所在的域的路径段标签,根据映射路径的绑定关系,查询与其对应的逆向路径段和逆向路径端标签信息;
根据查询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封装和逆向路径的转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口节点以所在域的path SID为关键字,根据bidirectionalassociation关系以及PCInitiate消息,查找反向路径信息和反向SID信息,并进行报文封装和反向路径转发。
本实施例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装置,该装置通过从路径计算单元上接收其下发的PCInitiate消息,该PCInitiate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节点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该实际传输路径用于域内或者跨域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下发设置分段的映射路径信息的方式来实现双向隧道的创建,使得节点可以从下发的映射路径信息中获取到上一路径段和下一路径段,并对两个路径段重新关联封装处理,从而实现隧道的创建,并且创建的路径的标签栈也相对比较简单,便于节点在数据发送时的查询解析,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效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参见图9所示,该系统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和通信总线903;
通信总线903用于实现处理器901与存储器902之间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域边界节点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所述实际传输路径用于进行域内或者域间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其中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
所述节点基于所述映射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段Path Segment信息,所述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包括路径段信息的关联association类型,该关联类型用于标识该路径段信息为跨域双向的路径段信息还是域内双向的路径信息。
该路径段信息包括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或者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跨域路径段信息。
所述关联类型包括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bidirectional LSP association)和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stitching LSP association),所述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用于首尾节点的双隧道路径绑定,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用于跨域的边界节点之间的LSP路径拼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路径创建消息主要是是以创建跨域路径PCInitiate消息的形式下发,下面以下发PCInitiate消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除了该PCInitiate消息之外还可以是其他消息,只要是节点通信支持或者链路支持的即可。
节点通过PCInitiate消息获取到的不同的路径段信息具体可以通过接收一个PCInitiate消息获得,也可以是通过接收两个所述PCInitiate消息获得,至于接收多少个,则根据路径计算单元的处理规则来规定。
对于节点上接收到的路径段信息至少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所述路径段信息包括域内正向路径段信息和域内逆向路径段信息,或者跨域正向路径段信息和域内逆向路径段信息,或者域内正向路径段信息和跨域逆向路径段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当前节点的类型的步骤,根据不同的节点类型实现不同的数据转发处理。
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入口节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入口节点获取其所在域的边界节点的段路由信息列表SR list和对应分路径段标签,并进行封装转发。
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域边界节点时,所述节点基于所述映射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域边界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包括:
所述边界节点以该节点所在的域的路径段标签,根据映射路径的绑定关系,查询与其对应的下一个域的转发路径对和下一个域的段路由信息列表SR list;
根据查询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封装,并转发至下一节点。
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出口节点时,所述节点基于所述映射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包括:
所述出口节点以该节点所在的域的路径段标签,根据映射路径的绑定关系,查询与其对应的逆向路径段和逆向路径端标签信息;
根据查询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封装和逆向路径的转发。
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Compact Disc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计算机程序和第二计算机程序,其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计算机程序和第二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和实施例二中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由可计算装置来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无线充电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至少一个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装置,该计算机可读装置上存储有如上所示的计算机程序,本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装置可包括如上所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节点通过从路径计算单元上接收其下发的PCInitiate消息,该PCInitiate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节点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该实际传输路径用于域内或者跨域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下发设置分段的映射路径信息的方式来实现双向隧道的创建,使得节点可以从下发的映射路径信息中获取到上一路径段和下一路径段,并对两个路径段重新关联封装处理,从而实现隧道的创建,并且创建的路径的标签栈也相对比较简单,便于节点在数据发送时的查询解析,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效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域边界节点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所述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段Path Segment信息,所述路径段信息至少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所述域内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域内上一节点的路径段信息;所述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包括路径段信息的关联association类型,所述关联类型包括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
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生成用于实现域内或者域间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转发消息;
当所述路径段信息还包括跨域路径段信息时,所述跨域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另一域的域边界节点的转发路径,所述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将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转发路径进行拼接处理,生成跨域双向映射路径和跨域双向隧道路径标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段信息通过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PCEP接收一个或多个路径创建消息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段信息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关联类型包括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
所述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双向标签交换路径关联,结合域内路径计算规则计算对应的双向隧道路径标签;
基于所述双向隧道路径标签确定实际传输路径,并进行绑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以TLV格式的数据形式存放于所述路径创建消息中下发,所述TLV格式包括类型字段、长度字段和扩展字段。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计算单元包括总路径计算单元和子路径计算单元,所述域边界节点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包括:
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通过PCEP协议从所述总路径计算单元获取携带跨域路径段信息的第一路径创建消息;
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根据域内节点路径计算规则计算其所在的域中各节点之间的路径段信息,生成第二路径创建消息,并下发至对应的节点;或者将计算到的域中各节点之间的路径段信息封装至所述第一路径创建消息中,并下发至对应的节点。
7.一种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节点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其中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所述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段Path Segment信息,所述路径段信息至少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所述域内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域内上一节点的路径段信息;所述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包括路径段信息的关联association类型;
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
所述节点基于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
其中,当所述路径段信息还包括跨域路径段信息时,所述跨域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另一域的域边界节点的转发路径;所述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将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转发路径进行拼接处理,生成跨域双向映射路径和跨域双向隧道路径标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当前节点的类型,所述类型包括入口节点、域边界节点和出口节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入口节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入口节点获取其所在域的域边界节点的段路由信息列表SR list和对应分路径段标签,并进行封装转发。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域边界节点时,所述节点基于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域边界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包括:
所述域边界节点以该节点所在的域的路径段标签,根据实际传输路径的绑定关系,查询与其对应的下一个域的转发路径对和下一个域的段路由信息列表SRlist;
根据查询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封装,并转发至下一节点。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节点的类型为出口节点时,所述节点基于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包括:
所述出口节点以该节点所在的域的路径段标签,根据实际传输路径的绑定关系,查询与其对应的逆向路径段和逆向路径端标签信息;
根据查询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封装和逆向路径的转发。
12.一种跨域双向隧道创建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路径计算单元或者层次化路径单元下发的路径创建消息,所述路径创建消息包括用于生成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所述跨域LSP的映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段Path Segment信息,所述路径段信息至少包括域内路径段信息,所述域内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域内上一节点的路径段信息;所述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包括路径段信息的关联association类型,所述关联类型包括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
路径创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映射LSP映射路径信息和双向隧道指示信息得到实际传输路径,所述实际传输路径用于进行域内或者域间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当所述路径段信息还包括跨域路径段信息时,所述跨域路径段信息为当前节点到另一域的域边界节点的转发路径;所述路径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缝合标签交换路径关联将域内路径段信息和转发路径进行拼接处理,生成跨域双向映射路径和跨域双向隧道路径标签。
13.一种跨域双向隧道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装置和数据传输单元;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实际传输路径将待传输的数据从当前节点发送至下一节点。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的步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计算机程序和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的步骤;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跨域双向隧道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1811123261.7A 2018-09-26 2018-09-26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58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3261.7A CN110958168B (zh) 2018-09-26 2018-09-26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PCT/CN2019/108203 WO2020063765A1 (zh) 2018-09-26 2019-09-26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17/278,365 US11489768B2 (en) 2018-09-26 2019-09-26 Method for creating inter-domain bidirectional tunne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19866468.2A EP3846392B1 (en) 2018-09-26 2019-09-26 Cross-domain bidirectional tunnel cre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3261.7A CN110958168B (zh) 2018-09-26 2018-09-26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168A CN110958168A (zh) 2020-04-03
CN110958168B true CN110958168B (zh) 2022-03-08

Family

ID=69949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3261.7A Active CN110958168B (zh) 2018-09-26 2018-09-26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9768B2 (zh)
EP (1) EP3846392B1 (zh)
CN (1) CN110958168B (zh)
WO (1) WO20200637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1709A (zh) * 2020-10-21 2021-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叉SR/SRv6路径下发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398967B (zh) * 2020-11-13 2023-03-14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r的集中式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8178A (zh) * 2006-11-02 2007-05-23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Lsp的建立方法
CN105075201A (zh) * 2013-03-14 2015-11-18 思科技术公司 分段路由:pce驱动的转发邻接和显式路径的动态建立
CN105634940A (zh) * 2014-10-27 2016-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r信息获取方法及建立段路由网络的方法
CN107710693A (zh) * 2016-01-11 2018-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多组标签交换路径和虚拟网络之间建立关系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21405A1 (en) * 2003-09-30 2005-04-06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Bidirectional QoS reservation within an in-band signaling mechanism
CN101931583B (zh) 2009-06-18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域路由信息生成方法、装置以及路径计算方法、装置
DE102009043403B4 (de) * 2009-09-29 2012-04-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s bidirektionalen Kommunikationspfads in einem drahtlosen Netzwerk
CN102065512B (zh) 2009-11-12 2013-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网络中区域边界控制的方法、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US8699457B2 (en) * 2010-11-03 2014-04-1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lows in a mobile network environment
US9143557B2 (en) * 2012-06-27 2015-09-22 Juniper Networks, Inc. Feedback loop for service engineered paths
US9049233B2 (en) 2012-10-05 2015-06-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PLS segment-routing
US9537753B2 (en) * 2014-03-03 2017-01-03 Cisco Technology, Inc. Opaque profile identifiers for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rotocol
US9807001B2 (en) * 2014-07-17 2017-10-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egment routing using a remote forwarding adjacency identifier
CN109863725B (zh) * 2016-08-15 2021-08-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最大分段标识符深度的分段路由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218195B (zh) 2017-07-03 2022-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双向segment routing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US20190058615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grammable and flexible multi-domain l2/l3 ip/mpls vpn service provisioning using a dynamic service model
US10374831B2 (en) * 2017-08-29 2019-08-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titching multi-domain LSPs in hierarchical SDN architecture
EP3711263A4 (en) * 2017-12-13 2020-09-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PROCEDURE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THE SHARED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CN110061920B (zh) * 2018-01-18 202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8178A (zh) * 2006-11-02 2007-05-23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Lsp的建立方法
CN105075201A (zh) * 2013-03-14 2015-11-18 思科技术公司 分段路由:pce驱动的转发邻接和显式路径的动态建立
CN105634940A (zh) * 2014-10-27 2016-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r信息获取方法及建立段路由网络的方法
CN107710693A (zh) * 2016-01-11 2018-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多组标签交换路径和虚拟网络之间建立关系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YANG Data Model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Tunnels and Interfaces draft-ietf-teas-yang-te-15;T. Saad等;《IETF》;20180612;全文 *
S. Sivabalan ; C. Filsfils ; Cisco Systems等.PCEP Extensions for Segment Routing draft-ietf-pce-segment-routing-12.《IETF》.20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46392A1 (en) 2021-07-07
US20210352012A1 (en) 2021-11-11
CN110958168A (zh) 2020-04-03
EP3846392A4 (en) 2022-06-08
US11489768B2 (en) 2022-11-01
EP3846392B1 (en) 2023-11-29
WO2020063765A1 (zh)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1920B (zh)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81182B (zh) 利用bgp协议的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方法和网元
EP3131243B1 (en) Flow label negotiation methods and related devices
US11743204B2 (en) Tunnel establish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0870261B (zh) Pecp分段路由路径分段标签绑定扩展
WO2019134639A1 (zh) 实现无缝最优跨域路径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37031A (zh) 用于网络业务的路径计算单元中央控制器(pcecc)
WO2017124709A1 (zh) 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EP325301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port path
WO2022001365A1 (zh) 信息交互、隧道建立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0958168B (zh)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6346717A (zh) 一种确定处理能力的方法、节点和系统
WO20180541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h selecting
CN107295038A (zh) 一种建立接口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43923B (zh) 一种lsp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468245A (zh) 标签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7118884A (zh) SRv6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节点及控制设备
CN115567439A (zh) 报文转发方法、节点、系统以及网络节点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