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1017A - 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1017A
CN103581017A CN201210256058.3A CN201210256058A CN103581017A CN 103581017 A CN103581017 A CN 103581017A CN 201210256058 A CN201210256058 A CN 201210256058A CN 103581017 A CN103581017 A CN 103581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c
message
route segment
segment information
terri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60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1017B (zh
Inventor
张飞
何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2560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101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210256058.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3581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1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1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0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OFC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当前配置的LSP在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第一OFC依据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携带有第二路径段信息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二OFC为第一OFC的下游OFC,第二路径信息包括LSP在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或LSP在第二OFC所在域以及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通过本发明,使得LSP上属于不同AS域的OFC获知需要配置的路径段信息。

Description

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路径计算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简称为PCE)是有能力计算其所在域(例如,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简称为AS),或者区域(area),或者是domain等)中知道的任何节点之间的路径的实体,它可以集成在路由器内部,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存在于网络中,还可以同网管系统集成在一起。
PCE之所以特别有用,是因为它们更加了解它们所在的域内的网络流量,因此可被用于更好的路径计算。头端LSR还可能作为路径计算客户端(Path Computation Client,简称为PCC)工作。PCC被配置用于向PCE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并接收携带有计算出的路径的响应,该响应可能考虑了来自其他PCC的其他请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PCE向另一个PCE发送请求时,它充当PCC。PCC同PCE之间交互的信息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实现,也可以通过PCC、PCE之间的通信协议交互。PCC、PCE之间的通信协议示例可以在2009年3月的题为“PathComputation Element(PCE)Communication Protocol(PCEP)”的RFC5440中找到,据此通过引用将此文档的全部内容整体上结合与此。
PCC可以通过管理员的预配置或者利用PCE发现(PCED)消息(“通告”)而得知PCE的存在,PCED消息是从PCE在其区域内或者穿过整个AS发送的,用于通告其服务。PCED的消息可以包括PCE的地址和PCE能力的指示等,PCE具备计算本地路径、区域间路径、AS间路径、多域路径、多样路径等能力。PCED消息的示例在2008年1月的题为“OPSF ProtocolExtensions for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PCE)Discovery”的RFC5088及同时发布的题为“IS-IS Protocol Extensions for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PCE)Discovery”的RFC5089中有所描述,据此通过引用将此文档的全部内容整体上结合与此。
路径计算元是一个集中式的计算实体,其计算的路径交给PCC后,如果PCC是一个路径的首节点(Label Edge Router,简称为LER),如图1所示,则通过分布式的信令技术如RSVP-TE(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来预留资源;或者如果PCC是一个网管(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简称为NMS),如图2所示,则把配置信息发给首节点,首节点再通过分布式的信令技术来部署路径。
然而,如果PCC是一个网管,理论上集中式的下发配置信息给各个节点来打通一条路径完全是可行的,只是各个厂商的网管管理各个厂商自身的设备,网管和设备之间的接口运行私有协议,因而一条跨越多个厂商设备的端到端的路径部署,只能采用分布式的信令的解决方案。鉴于数据中心技术的兴起,标准组织开放网络组织(Open Network Forum,简称为ONF)开发了Openflow协议,运行在Openflow控制器(Openflow Controller)和Openflow交换机(Openflow Switch)之间,用以配置流表;在Openflow协议中,Openflow switch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换设备,可以同质化,所有的智能都移到了Openflow Controller上。NMS可以作为Openflow控制器的应用层或者本身作为控制器,在控制器和网元(Network Element,简称为NE)之间运行标准的Openflow协议,基于此,NMS作为Openflow Controller或者其应用层就可以配置不同厂家的设备。
采用集中式的部署路径方案可以加快业务的开通速率。例如,在波长交换光网络(WSON)中,意大利的一家研究CNIT在论文“OpenFlow and PCE Architectures in Wavelength SwitchedOptical Networks”中通过仿真实际的物理网络,对比分布式信令和集中配置两种方案,发现集中配置较之分布式信令的方案在路径阻塞率、控制平面负载、路径建立时间、OpenFlowcontroller负载方面指标都要好。这篇论文中考虑的WSON网络还仅仅是一个单层网络,可以预计在一个集成了分组交换、时隙交换和波长交换的多层多域网络中,集中式的部署方案较之分布式信令方案更为优越。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在PCE和Openflow Controller之间协作部署TE-LSP的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系统中,给出了三个自治域AS,分别为AS1、AS2和AS3;其中,每个AS都有一个专门负责计算TE-LSP的PCE和专门集中下发流表的OFC(Openflow Controller),分别为PCE1和OFC1、PCE2和OFC2、PCE3和OFC3。如图3所示,给出了每个自治域中的Openflow交换机,这些交换机可以是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简称为MPLS)交换机,也可以是以太网交换机,或者是基于时隙交换的SDH(Synchronous DigitalHierarchical)和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交换机、甚至可以是基于波长交换的ROADM(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er)设备。进一步的,也可以是多种交换的混合设备,比如同时支持MPLS交换和OTN时隙交换,或者同时支持OTN交换和波长交换等。
图3给出的交换机分别为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和S13,其中,S1和S2为AS1的边界交换机,同AS2的边界交换机S4和S5相连,AS2的边界交换机S6和S7通过域间链路同S9和S10相连。交换机和OFC之间通过带外的链路连接,如图3中虚线所示。交换机和控制器之间可以是一跳或者多跳相连,这里不做限制,只要可达即可。
考虑到PCE计算路径的负载比较重,比如用于计算多层多域的路径或者采用IA-RWA(Impairment Awareness Routing Wavelength Algorithm)计算波长路径时,与OFC分开位于两个不同的实体上,实体可以是物理服务器。各个域的PCE只要IP可达即可,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
例如,要建立一条从S1到S13的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 Path,简称为LSP),根据Openflow的架构,路径的配置可以基于首包触发,即S1收到一个报文上送OFC1,OFC1作为PCC请求PCE1计算路径;或者用户的请求直接发送到OFC1,OFC1再去请求PCE1模块计算一条LSP。不管采用哪种方式,PCE1接收到PCReq消息之后,会请求其下游的PCE2计算,PCE2再去请求其下游的PCE3计算;这里的上游或者下游关系是基于接收到路径计算请求的先后来区分。PCE3把计算的AS3内的路径段返回给其上游的PCE2,PCE2再把计算的AS2的路径段和AS3内的路径段拼接好发送给其上游的PCE1,然后PCE1再计算AS1内的路径段,然后从计算的所有的路径中选出最优的路径返回给OFC1。上述计算过程可以遵循RFCRFC5441中定义的BRPC(Backward-Recursive PCE-Based Computation)和RFC5520中定义的Pathkey方案,这里全文引用于此。
当OFC1收到完整的路径后通过Openflow协议下发流表给AS1内的交换机,然而,AS2和AS3内的交换机不属于AS1,因而流表项只能通过OFC2和OFC3来分别配置,需要OFC2和OFC3获知自己要下发的流表项,这个是目前PCE架构和协议缺失的部分。
针对相关技术中如何在OFC之间传递路径段信息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如何在OFC之间传递路径段信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Openflow控制器OFC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当前配置的标签交换路径LSP在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所述第一OFC依据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所述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携带有第二路径段信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二OFC为所述第一OFC的下游OFC,所述第二路径信息包括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或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以及所述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优选地,第一OFC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一OFC从第一路径计算单元PCE或所述第一OFC的上游OFC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所述第一PCE为所述第一OFC对应的PCE。
优选地于,所述第一OFC从所述第一PCE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所述第一OFC接收所述第一PCE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所述第一OFC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还包括:路径段配置指示,其中,所述路径段配置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FC配置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
优选地,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记录有所述LSP完整的路径段信息,或所述LSP在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的信息,或所述LSP在所述第一OFC所在域以及所述第一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一OFC对应的第一PCE向所述第二OFC对应的第二PCE发送所述第一消息;通过所述第二PCE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路径段信息包括: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或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以及所述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OFC直接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OFC直接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OFC通过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PCEP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路径段信息包括: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以及所述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还携带有路径段配置指示,其中,所述路径段配置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FC配置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或指示所述第二OFC配置所述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
优选地,所述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OFC依据所述第二路径段信息配置所述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在所述第二路径段信息中不包含未配置的路径段的信息时,还包括:所述第二OFC向所述第一OFC发送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LSP配置完成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路径段信息的传递装置,位于第一Openflow控制器OFC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当前配置的标签交换路径LSP在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配置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OFC发送携带有第二路径段信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二OFC为所述第一OFC的下游OFC,所述第二路径信息包括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以及所述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按照以下方式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所述获取模块从第一路径计算单元PCE或所述第一OFC的上游OFC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所述第一PCE为所述第一OFC对应的PCE。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CE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
优选地,所述发送模块按照以下方式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通过所述第一OFC对应的第一PCE向所述第二OFC对应的第二PCE发送所述第一消息;通过所述第二PCE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优选地,所述发送模块按照以下方式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发送模块直接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通过本发明,第一OFC获取LSP的第一路径段信息,依据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第一OFC所在AS域的路径段,并向第一OFC的下游OFC发送第一消息,在第一消息中携带LSP的第二路径段信息,实现了在OFC上传递LSP的路径段信息,使得LSP上属于不同域的OFC获知需要配置的路径段的信息,完成LSP各个路径段的配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LER作为PCC同PCE协作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NMS作为PCC同PCE协作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在PCE和Openflow Controller之间协作部署TE-LSP的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实例的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在PCE和Openflow Controller之间协作部署TE-LSP的示意图二;
图6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在PCE和Openflow Controller之间协作部署TE-LSP的示意图三;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实例的RP对象体格式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实例的Notification对象体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段信息的传递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针对相关技术中如何在OFC之间传递路径段信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实例基于PCE和Openflow控制器互通架构,提供一种在OFC之间传递需要配置的路径段的方法,快速部署LSP。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在OFC之间传递路径段信息,对不同AS域的路径段进行配置,快速部署LSP。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实例的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402至步骤S406。
步骤S402,第一OFC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当前配置的LSP在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步骤S404,第一OFC依据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
步骤S406,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携带有第二路径段信息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二OFC为第一OFC的下游OFC,第二路径信息包括LSP在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或LSP在第二OFC所在域以及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第一OFC获取LSP的第一路径段信息,依据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第一OFC所在AS域的路径段,并向第一OFC的下游OFC发送第一消息,在第一消息中携带LSP的第二路径段信息,实现了在OFC上传递LSP的路径段信息,使得LSP上属于不同域的OFC获知需要配置的路径段的信息,完成LSP各个路径段的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OFC之间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传递路径段信息:方式一,OFC之间通过PCE中转路径段信息(如图3所示);方式二,OFC之间通过PCEP协议转发路径段信息(如图5所示);方式三,OFC与PCE在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传递路径段信息(如图6所示)。下面分别对上述三种方式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OFC获取LSP的第一路径段信息时,可以从第一OFC对应的PCE获取第一路径信息,或者如果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不是LSP的第一个路径段,第一OFC也可以从第一OFC的上游OFC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在方式一中,第一OFC获取到的是第一OFC所在的域(例如,AS域)的路径段的信息,例如,如图3所示的OFC1从PCE1获取到的路径段信息可以是AS1的路径段信息(例如,[S1,S3])。在方式二中,如果第一OFC是LSP第一个路径段对应的OFC,第一OFC从第一OFC对应的PCE获取到的第一路径段信息记录有LSP完整的路径段信息,或LSP在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的信息,或LSP在第一OFC所在域以及第一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进一步的,第一OFC从第一PCE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时,第一OFC可以接收第一PCE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第一路径段信息,并从第二消息中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例如,在第一PCE为LSP的各个路径段的第一个路径段对应的PCE时,第一PCE可以在确定LSP的最优路径后,向第一OFC发送第二消息(例如,PCReq消息),第一OFC接收第一PCE发送的第二消息,从第二消息中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优选地,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还可以包括:路径段配置指示,其中,路径段配置指示用于指示第一OFC配置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或指示第二OFC配置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
对于方式一,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时,第一OFC可以通过第一OFC对应的第一PCE向第二OFC对应的第二PCE发送第一消息,通过第二PCE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携带有上述第二路径段信息,优选地,第二路径段信息可以包括:LSP在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或LSP在第二OFC所在域以及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例如,如图3所示的[S5-S7-S9-S11-S13]。第二PCE向第二OFC下发路径段信息,指示第二OFC配置第二OFC所在AS域的路径段。
对于方式二,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时,第一OFC可以直接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优选地,第一OFC可以通过PCEP协议向第二OFC发送上述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携带有上述第二路径信息,优选地,第二路径段信息可以包括:LSP完整的路径段信息,或LSP在第二OFC所在域以及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为了减少发送消息占用的网络资源,可以仅在消息中携带LSP在第二OFC所在域以及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消息还携带有路径段配置指示,其中,路径段配置指示用于指示第二OFC配置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在实际应用中,如图8所示,可以在RP(Request Parameters)对象,中新定义一个标志位如S(Segment),来说明仅仅是配置本域内的路径。如果RP对象携带在该消息中,可以携带标志位S;如果RP对象没有携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Notification对象,来说明该消息用于指示OFC2下发配置路径给其域内的交换机。Notification对象的格式如图8所示,可以在Flag中定义一个S标志位指明是要求OFC2配置相应的路径段,或者该信息通过NT和NV的组合来反映等。
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之后,第二OFC可以依据第二路径段信息配置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在第二路径段信息中不包含未配置的路径段的信息时,即第二OFC为LSP中最后一个路径段对应的OFC,第二OFC还可以向第一OFC发送第三消息,其中,第三消息用于指示LSP配置完成。例如,如图3所示,当PCE3收到OFC3配置完成的消息(可以是PCNtf或者PCRpt或者其它的消息)后,可以发送PCRep消息给PCE2。同理,当PCE2收到来自OFC2配置完成的消息后给PCE1发送PCRep消息。当PCE1收到来自PCE2的PCRep消息后通知OFC1其它域的路径段配置成功,OFC1结合本地配置成功的状态,可以导入数据流。
下面通过优选实例对本发明实施实例的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进行描述。
优选实施例一
本优选实施例以OFC之间通过PCE中转需要配置的路径段为例,对本发明实施实例的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根据RFC5441定义的BRPC流程,当PCE1获取到完整的路径段之后,例如,图4所示的TE-LSP[S1-S3-S5-S7-S9-S11-S13],PCE1下发本域内的路径段[S1-S3]给OFC1,OFC1转换成Openflow协议后下发给S1和S3节点,配置本域内的路径段。
为了说明PCE1下发给OFC1的路径段仅仅是本域内的路径段,如图8所示,可以在RP(Request Parameters)对象,中新定义一个标志位如S(Segment),来说明仅仅是配置本域内的路径。优选地,鉴于是OFC1发送的PCReq消息给PCE1,PCE1下发本域内的路径段的消息为PCRep消息。
进一步的,PCE1向PCE2发送PCReq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要配置的路径段,例如如图3所示的[S5-S7-S9-S11-S13]。在该PCReq消息中,标识首尾节点的END POINTS对象(其定义可以参考RFC5440和文稿http://tools.ietf.org/html/draft-ietf-pce-gmpls-pcep-extensions-05),保持不变;结合END POINTS对象唯一标识一个请求的RP对象中的Request-ID-number变不变均可。优选地,可以在其标志位中新定义一个标志位,例如C(Configuration),指明该请求是指示其下发路径段给其域内的配置网元,例如OFC等,配置该域内的路径段。另外,该路径段的标识也可以基于RFC5441中采用的ERO序列,其中,可以嵌入RFC5520中定义的Path Key。
优选地,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是PCE1发送PCReq消息给PCE2,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内容也可以基于PCNtf(Notification)消息,或者是其它新定义的消息(例如,文稿http://tools.ietf.org/html/draft-ietf-pce-stateful-pce-00中定义的PCRpt消息等)。
当PCE2收到该路径计算请求消息后,根据RP对象中的标志位C判断需要下发本域内的路径段(例如,[S5-S7])给OFC2,PCE2可以下发路径段[S5-S7]给其域内的配置网元(例如OFC2)。如果承载该协议的载体是PCEP协议,鉴于OFC2并没有发送PCReq消息给PCE2,下发路径段的消息可以是PCNtf消息,当然也可以是别的新定义的消息,例如PCRep或者其它消息。
如果RP对象携带在该消息中,可以携带标志位S;如果RP对象没有携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Notification对象,来说明该消息用于指示OFC2下发配置路径给其域内的交换机。Notification对象的格式如图8所示,可以在Flag中定义一个S标志位指明是要求OFC2配置相应的路径段,或者该信息通过NT和NV的组合来反映等。
进一步的,PCE2可以发送请求消息给PCE3,在该消息中标明要配置的路径段,例如[S9-S11-S13]。在该消息(例如PCReq)中,标识首尾节点的END POINTS对象和结合ENDPOINTS对象唯一标识一个请求的RP对象同PCE1发送给PCE2的保持一致;该路径段的标识可以基于RFC5441中采用的ERO序列,其中可以嵌入RFC5520中定义的Path Key。
优选地,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是PCE2发送PCReq消息给PCE3,当然上述的内容也可以基于PCNtf(Notification)消息,或者是其它新定义的消息(例如,文稿http://tools.ietf.org/html/draft-ietf-pce-stateful-pce-00中定义的PCRpt消息等)。
当PCE3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根据RP对象中的C标志位,下发其负责的路径段[S9-S11-S13]给OFC3。同理,如果PCE3和OFC3之间的协议载体是PCEP协议,鉴于OFC3并没有发送PCReq消息给PCE3,因而这里的消息最好是PCNtf消息或者PCRep消息或者其它的消息。如果RP对象携带在该消息中,可以携带标志位S;如果RP对象没有携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Notification对象,来说明该消息用于指示OFC2下发配置路径给其域内的交换机。
鉴于PCE3是PCE计算域序列中的最后一个PCE,因而当PCE3收到OFC3配置完成的消息(可以是PCNtf或者PCRpt或者其它的消息)后,可以发送PCRep消息给PCE2。同理,当PCE2收到来自OFC2配置完成的消息后给PCE1发送PCRep消息。当PCE1收到来自PCE2的PCRep消息后通知OFC1其它域的路径段配置成功,OFC1结合本地配置成功的状态,可以导入数据流。
优选实施例二
本优选实施例以OFC之间通过PCEP协议转发需要配置的路径段为例,对本发明实施实例的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进行描述。
如图5所示,根据RFC5441定义的BRPC流程,当PCE1获取到完整的路径段之后,例如,如图5所示的TE-LSP[S1-S3-S5-S7-S9-S11-S13]。PCE1可以下发完整的路径段[S1-S3-S5-S7-S9-S11-S13]给OFC1,OFC1把本域内的路径段[S1-S3]转换成Openflow协议后下发给S1和S3节点,配置本域内的路径段。鉴于是OFC1发送的PCReq消息给PCE1,因而,优选地该消息可以是PCRep消息。
进一步的,OFC1可以给OFC2发送PCNtf消息或者PCRpt消息或者其它的新定义的消息,在消息中携带剩下的路径段,例如[S5-S7-S9-S11-S13],指示OFC2配置相应的路径段。如果RP对象携带在该消息中,需要携带标志位C;如果RP对象没有携带,需要通过别的方式如Notification对象来说明该消息是指示OFC2下发配置路径给其域内的交换机的。Notificaion对象的格式如图8所示,可以在Flag中定义一个C标志位指明是要求OFC2配置相应的路径段,或者该信息通过NT和NV的组合来反映等.另外,该路径段的标识仍可可以基于RFC5441中采用的ERO序列,其中可以嵌入RFC5520中定义的Path Key。
当OFC2收到上述PCNtf消息后,根据RP对象或者Notification对象中的标志位C判断需要配置本域内的路径段,并转发剩余的路径段给OFC3。同理,OFC2把本域内的路径段[S5-S7]转换成Openflow协议后下发给S5和S7节点,配置本域内的路径段。
进一步的,OFC2可以给OFC3发送PCNtf消息或者PCRpt消息或者其它的新定义的消息,在消息中携带剩下的路径段,例如[S9-S11-S13],指示OFC3配置相应的路径段。如果RP对象携带在该消息中,可以携带标志位C;如果RP对象没有携带,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如Notification对象来说明该消息是指示OFC2下发配置路径给其域内的交换机的。Notificaion对象的格式如图8所示,可以在Flag中定义一个C标志位指明是要求OFC3配置相应的路径段,或者该信息通过NT和NV的组合来反映等。另外,该路径段的标识仍可可以基于RFC5441中采用的ERO序列,其中可以嵌入RFC5520中定义的Path Key。
当OFC3收到该PCNtf消息后,根据RP对象或者Notification对象中的标志位C判断需要配置本域内的路径段。同理,OFC3可以把本域内的路径段[S9-S11-S13]转换成Openflow协议后下发给节点S9、S11以及S13,配置本域内的路径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鉴于OFC3是在最后一个AS域,当其配置完成后,OFC3可以发送消息(可以是PCNtf或者PCRpt或者其它的消息)给OFC2,指示OFC3配置完成。OFC2收到OFC3配置完成的消息并且本地也配置成功后发送消息给OFC1。OFC1收到该消息并判断本地也配置成功后,数据流就可以在LSP上传输。
优选实施例三
本优选实施例以OFC与PCE在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为例,对本发明实施实例的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进行描述。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当路径的计算算法并不复杂,或者计算需要的流量工程数据库不大时,OFC和PCE可以一个物理实体上,这两个模块之间通过内部接口交互。
如图6所示,根据RFC5441定义的BRPC流程,当PCE1/OFC1获取到完整的路径段之后,例如,图6所示的TE-LSP[S1-S3-S5-S7-S9-S11-S13]。PCE1/OFC1通过Openflow协议配置本域内的路径段[S1-S3]。
进一步的,PCE1/OFC1给PCE2/OFC2发送PCNtf消息(优选地,这里的消息载体也可以是PCReq消息,或者PCRpt消息或者是新定义的消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PCNtf消息为例进行说明,承载他的内容是相同的),在该消息中标明要配置的路径段,例如[S5-S7-S9-S11-S13],指示OFC2/PCE2配置相应的路径段。
如果RP对象携带在该消息中,可以携带标志位C;如果RP对象没有携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Notification对象,来说明该消息是用于指示OFC2/PCE2下发配置路径给其域内的交换机。Notification对象的格式如图8所示,可以在Flag中定义一个C标志位指明是要求OFC2/PCE2配置相应的路径段,或者该信息也可以通过NT和NV的组合来反映等。另外,该路径段的标识还可以基于RFC5441中采用的ERO序列,其中,可以嵌入RFC5520中定义的Path Key。
当OFC2/PCE2收到上述PCNtf消息后,根据RP对象或者Notification对象中的标志位C判断需要配置本域内的路径段,并转发剩余的路径段给OFC3/PCE3。进一步的,OFC2/PCE2可以给OFC3/PCE3发送PCNtf消息,在PCNtf消息中携带剩下的路径段(例如[S9-S11-S13]),指示OFC3/PCE3配置相应的路径段。如果RP对象携带在该消息中,可以携带标志位C;如果RP对象没有携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Notification对象,来说明该消息是用于指示OFC3/PCE3下发配置路径给其域内的交换机。Notification对象的格式如图8所示,可以在Flag中定义一个C标志位指明是要求OFC3/PCE3配置相应的路径段,或者该信息通过NT和NV的组合来反映等.另外,该路径段的标识还可以基于RFC5441中采用的ERO序列,其中,可以嵌入RFC5520中定义的Path Key。
当OFC3/PCE3收到上述PCNtf消息后,根据RP对象或者Notification对象中的标志位C判断需要配置本域内的路径段.。OFC3/PCE3把本域内的路径段[S9-S11-S13]转换成Openflow协议后下发给节点S9、S11以及S13,配置本域内的路径段。鉴于OFC3/PCE3是在最后一个域,当其配置完成后,发送消息(可以是PCNtf或者PCRpt或者其它的消息)给OFC2/PCE2;OFC2/PCE2收到OFC3/PCE3配置完成的消息并且本地也配置成功后,发送消息给OFC1/PCE1。OFC1/PCE1收到该消息并判断本地也配置成功后,数据流就可以在LSP上进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径段信息的传递装置,位于第一OFC中,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段信息的传递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获取模块10、配置模块20和发送模块30。其中,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当前配置的LSP在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配置模块20,与获取模块10相耦合,用于依据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发送模块30,与配置模块20相耦合,用于向第二OFC发送携带有第二路径段信息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二OFC为第一OFC的下游OFC,第二路径信息所述LSP在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或LSP在第二OFC所在域以及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第一OFC的获取模块10获取LSP的第一路径段信息,由配置模块20依据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第一OFC所在AS域的路径段,并由发送模块30向第一OFC的下游的OFC发送第一消息,在第一消息中携带LSP的第二路径段信息,实现了在OFC上传递LSP的路径段信息,使得LSP上属于不同域的OFC获知需要配置的路径段的信息,完成LSP各个路径段的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OFC之间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传递路径段信息:方式一,OFC之间通过PCE中转路径段信息(如图3所示);方式二,OFC之间通过PCEP协议转发路径段信息(如图5所示);方式三,OFC与PCE在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传递路径段信息(如图6所示)。下面分别对上述三种方式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10获取LSP的第一路径段信息时,可以从第一OFC对应的PCE或第一OFC的上游OFC获取第一路径信息。在方式一中,获取模块10获取到的是第一OFC所在的AS的路径段的信息,例如,如图3所示的OFC1从PCE1获取到的路径段信息可以是AS1的路径段信息(例如,[S1,S3])。在方式二中,如果第一OFC是LSP第一个路径段对应的OFC,获取模块10从第一OFC对应的PCE获取到的第一路径段信息记录有LSP完整的路径段信息,或LSP在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的信息,或LSP在第一OFC所在域以及第一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进一步的,获取模块10从第一PCE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时,第一OFC可以接收第一PCE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第一路径段信息,并从第二消息中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获取模块1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02,用于接收第一PCE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第一路径段信息;获取单元104,与接收单元102相耦合,用于从第二消息中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优选地,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还可以包括:路径段配置指示,其中,路径段配置指示用于指示第一OFC配置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或指示第二OFC配置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
例如,在第一PCE为LSP的各个路径段的第一个路径段对应的PCE时,第一PCE可以在确定LSP的最优路径后,向第一OFC发送第二消息(例如,PCReq消息),第一OFC的接收单元102接收第一PCE发送的第二消息,由获取单元104从第二消息中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
对于方式一,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时,获取模块10可以通过第一OFC对应的第一PCE向第二OFC对应的第二PCE发送第一消息,通过第二PCE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携带有上述第二路径段信息,优选地,第二路径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路径信息中记录的未配置的路径段的信息,或LSP完整的路径段信息。例如,如图3所示的[S5-S7-S9-S11-S13]。第二PCE向第二OFC下发路径段信息,指示第二OFC配置第二OFC所在AS域的路径段。
对于方式二,发送模块30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时,可以直接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优选地,发送模块30可以通过PCEP向第二OFC发送上述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携带有上述第二路径信息,优选地,第二路径段信息还可以包括:LSP在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或LSP在第二OFC所在域以及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为了减少发送消息占用的网络资源,可以仅在消息中携带第二路径段信息中记录的当前未配置的路径段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消息还携带有路径段配置指示,其中,路径段配置指示用于指示OFC配置该OFC所在域的路径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RP对象,中新定义一个标志位如S,来说明仅仅是配置本域内的路径。如果RP对象携带在该消息中,可以携带标志位S;如果RP对象没有携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Notification对象,来说明该消息用于指示OFC2下发配置路径给其域内的交换机。Notification对象的格式如图8所示,可以在Flag中定义一个S标志位指明是要求OFC2配置相应的路径段,或者该信息通过NT和NV的组合来反映等。
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之后,第二OFC可以依据第二路径段信息配置第二OFC所在AS域的路径段.在第二路径段信息中不包含未配置的路径段的信息时,即第二OFC为LSP中最后一个路径段对应的OFC,第二OFC还可以向第一OFC发送第三消息,其中,第三消息用于指示LSP配置完成。例如,如图3所示,当PCE3收到OFC3配置完成的消息(可以是PCNtf或者PCRpt或者其它的消息)后,可以发送PCRep消息给PCE2。同理,当PCE2收到来自OFC2配置完成的消息后给PCE1发送PCRep消息。当PCE1收到来自PCE2的PCRep消息后通知OFC1其它域的路径段配置成功,OFC1结合本地配置成功的状态,可以导入数据流。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第一OFC获取LSP的第一路径段信息,依据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第一OFC所在AS域的路径段,并向第一OFC的下游OFC发送第一消息,在第一消息中携带LSP的第二路径段信息,实现了在OFC上传递LSP的路径段信息,使得LSP上属于不同域的OFC获知需要配置的路径段的信息,从而完成对LSP不同路径段的配置,快速部署LSP。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Openflow控制器OFC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当前配置的标签交换路径LSP在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所述第一OFC依据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
所述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携带有第二路径段信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二OFC为所述第一OFC的下游OFC,所述第二路径信息包括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或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以及所述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OFC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OFC从第一路径计算单元PCE或所述第一OFC的上游OFC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所述第一PCE为所述第一OFC对应的PC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FC从所述第一PCE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OFC接收所述第一PCE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
所述第一OFC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还包括:路径段配置指示,其中,所述路径段配置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FC配置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记录有所述LSP完整的路径段信息,或所述LSP在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的信息,或所述LSP在所述第一OFC所在域以及所述第一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OFC对应的第一PCE向所述第二OFC对应的第二PCE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通过所述第二PCE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径段信息包括: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或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以及所述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OFC直接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FC直接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OFC通过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PCEP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径段信息包括: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以及所述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还携带有路径段配置指示,其中,所述路径段配置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FC配置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或指示所述第二OFC配置所述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OFC向第二OFC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OFC依据所述第二路径段信息配置所述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
在所述第二路径段信息中不包含未配置的路径段的信息时,还包括:所述第二OFC向所述第一OFC发送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LSP配置完成的信息。
13.一种路径段信息的传递装置,位于第一Openflow控制器OFC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包括当前配置的标签交换路径LSP在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配置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配置所述第一OFC所在域的路径段;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OFC发送携带有第二路径段信息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二OFC为所述第一OFC的下游OFC,所述第二路径信息包括所述LSP在所述第二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以及所述第二OFC的下游OFC所在域的路径段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按照以下方式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从第一路径计算单元PCE或所述第一OFC的上游OFC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其中,所述第一PCE为所述第一OFC对应的PCE。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CE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路径段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按照以下方式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通过所述第一OFC对应的第一PCE向所述第二OFC对应的第二PCE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通过所述第二PCE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按照以下方式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发送模块直接向所述第二OFC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CN201210256058.3A 2012-07-23 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81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6058.3A CN103581017B (zh) 2012-07-23 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6058.3A CN103581017B (zh) 2012-07-23 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1017A true CN103581017A (zh) 2014-02-12
CN103581017B CN103581017B (zh) 2018-02-09

Family

I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897A (zh) * 2016-03-30 2017-10-20 丛林网络公司 网络设备、集中控制器设备及其方法
CN109218189A (zh) * 2017-07-03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692A (zh) * 2007-06-27 2008-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商pcc和pce之间安全能力的方法及其网络系统
CN101552717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多域网络中请求计算路径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31583A (zh) * 2009-06-18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域路由信息生成方法、装置以及路径计算方法、装置
CN101945033A (zh) * 2009-07-08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工程域合并/分割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692A (zh) * 2007-06-27 2008-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商pcc和pce之间安全能力的方法及其网络系统
CN101552717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多域网络中请求计算路径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31583A (zh) * 2009-06-18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域路由信息生成方法、装置以及路径计算方法、装置
CN101945033A (zh) * 2009-07-08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工程域合并/分割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 ASH等: "A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CE)-Based Architecture", 《IETF-RFC4655》 *
JP. VASSEUR等: "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CEP)", 《IETF-RFC5440》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897A (zh) * 2016-03-30 2017-10-20 丛林网络公司 网络设备、集中控制器设备及其方法
CN107276897B (zh) * 2016-03-30 2020-08-28 丛林网络公司 网络设备、集中控制器设备及其路由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
CN109218189A (zh) * 2017-07-03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64695B1 (en) Bandwidth management for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lsps and non-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lsps
US10250459B2 (en) Bandwidth on-demand services in multiple layer networks
CN101228739B (zh) 用于动态实施mpls-te域间策略和qos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KR20180014096A (ko)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위한 경로 계산 요소 중앙 제어기(PCECCs)
US20150003283A1 (en) A multi-layer stateful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architecture
US957138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domain RSVP-TE LSP load balancing
WO2019134639A1 (zh) 实现无缝最优跨域路径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80099A (zh) 利用网络服务链化的跨多个网络层的动态端到端网络路径设立
EP313123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h establishment
CN104426766A (zh) 跨多个网络层的动态端到端网络路径建立
US8233487B2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that establishes communication path by transferring control signal
US20190356586A1 (en) Elegant Temporal Label Switched Path Tunnel Service Controller
EP24762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and routing controller cooperation
CN108574628B (zh) 域级拓扑的建立方法及装置、系统
WO2017211164A1 (zh) 一种确定跨域标签交换路径隧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722857B2 (en) Node marking for control plane operation
US2012021000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 network domain
WO2009076815A1 (zh) 路由器及路径消息处理的方法
JP2008193395A (ja) 双方向パスの設定方法とそれを実現する通信システムとノード装置
WO2015024440A1 (zh) 一种获取ip链路的链路开销值的方法及系统
EP3419228B1 (en) Service path establishment method, node device, and system
WO2012079421A1 (zh) 域间链路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路径计算单元
Casellas et al. A control plane architecture for multi-domain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 The view of the IDEALIST project
Casellas et al. IDEALIST control plane architecture for multi-domain flexi-grid optical networks
CN103581017A (zh) 路径段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