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6110A -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6110A
CN109216110A CN201811251878.7A CN201811251878A CN109216110A CN 109216110 A CN109216110 A CN 109216110A CN 201811251878 A CN201811251878 A CN 201811251878A CN 109216110 A CN109216110 A CN 109216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metal
temperature controller
limit film
mandr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18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6110B (zh
Inventor
郭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SHENGMI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HENGM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HENGMI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HENGM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518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6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6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6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6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6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3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72Switches in which the opening movement and the closing movement of a contact are effected respectively by heating and cooling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kers (AREA)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涉及一种热敏开关器件,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固定在温控器的绝缘环架上且与温控器的温控调节装置连接的上保险片和下保险片,还包括固定于绝缘环架下端的固定片以及限位件,其中,限位件包括卡接于固定片上且上端开口设置的导热金属套、填充于导热金属套内部的热熔体以及插接于导热金属套内部以用于顶持下保险片与上保险片接触的顶杆,导热金属套内部底端部分与导热金属套外界连通设置,限位件的底端与电热工作件接触;本发明具有便于安装固定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开关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温控器尤其是应用于电熨斗等家电产品中的温控器,为安全考虑都具有保险装置,当家电产品的电热工作件的工作温度上升到设定的超限温度点时,保险装置可以通过跳闸的功能来阻止设备继续运行。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0677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包括上保险片、下保险片、绝缘顶杆及绝缘顶杆底部的可熔物质,上保险片与下保险片的固定端是固定在温控器的绝缘环架上,绝缘顶杆顶持下保险片与上保险片使二者自由端接触,而下保险片与温控器的温控调节装置连接;其中下保险片的固定端外形成一弯臂,绝缘顶杆的上端是顶靠在弯臂的臂身上。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22043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熨斗温控器,包括上保险片、下保险片、动触片、静触片、双金属片、过温保护顶杆,电熨斗加热底板上设有容置槽,过温保护顶杆的下端通过一具有固定熔点并一体成型的倒置帽形承接件支撑固定于容置槽内,倒置帽形承接件包括中心下凹供过温保护顶杆插入配合的槽孔部、连接于槽孔部上部外边缘并向外周延伸的帽檐部,槽孔部的高度小于容置槽的深度,帽檐部架于加热底板上容置槽的顶部边缘上端面,槽孔部插入容置槽内。
综合以上现有技术可知,温控器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一般需要在电热工作件1上开设出一道容置槽11,然后将热熔体(可熔物质或倒置帽形承接件)放置于容置槽11内垫高绝缘顶杆以使得绝缘顶杆能够顶持下保险片以使得下保险片向上弯折并与上保险片贴合即可。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当电热工作件的工作接近超限温度时,热熔体融化,顶杆下端失去限制,使得顶杆无法向上顶持下保险片,下保险片复位后会与上保险片分离,从而完成跳闸断电工作;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技术,在安装温控器时均需要在电热工作件上开设或间接开设一道用于供热熔体安装的容置槽,而现有技术中在电热工作件1开设容置槽11需要考虑到热熔体的形状以及大小,因此要求精度较高,而电热工作件一般是冲压成型,在上面开容置槽很难确保精度,因此导致电热工作件的加工成本一直上升不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其优点在于能够安装在没有开设容置槽的电热工作件上以达到降低电热工作件加工成本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在温控器的绝缘环架上且与温控器的温控调节装置连接的上保险片和下保险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固定于绝缘环架的下端;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卡接于固定片上且上端开口设置的导热金属套、填充于导热金属套内部的热熔体以及插接于导热金属套内部以用于顶持下保险片与上保险片接触的顶杆,所述导热金属套内部底端部分与导热金属套外界连通设置,所述限位件的底端与电热工作件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状态时,热熔体为固态,此时,热熔体能够将顶杆朝上顶出,使得顶杆能够顶持下保险片与上保险片接触,使得温控器能够通电工作,当电热工作件过热时,热熔体受热融化成液态,此时,下保险片会将顶杆向下顶动,使得顶杆能够将热熔的热熔体通过导热金属套内部底端部分与导热金属套外界连通的部分挤出导热金属套外,从而使得顶杆失去限制,使得顶杆失去对下保险片的限制作用,从而使得下保险片能够与上保险片分离,使得温控器断电以防止电热工作件继续受热,确保电热产品的使用安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金属套插接于固定片远离绝缘环架的一端上,所述导热金属套的上端部分固定有一片环导热金属套外壁设置且水平设置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下表面与固定片的上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于导热金属套外壁上且能够与固定片贴合的限位片能够支撑住限位件卡接在固定片上,便于限位件的安装,并使得导热金属套能够插接在固定片上且不会滑出固定片外。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金属套的上端部分设置有一圈环导热金属套外壁周向布置的内凹槽,所述限位片呈三分之一圆环状设置,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不少三道且均朝向限位片圆心方向设置的凸起,各道凸起均布于限位片朝向导热金属套的一侧上,各道凸起均嵌接于内凹槽内,有两所述凸起分别设置于限位片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起与内凹槽的配合能够将限位片牢牢的固定在导热金属套的外壁上,将限位片设置成三分之一圆环状使得各道凸起相互配合能够卡住导热金属套,能够有效确保限位片与导热金属套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设置于所述限位片两端的凸起的顶点朝向限位片开口的方向设置有导向面,设置于限位片两端的凸起的顶点之间的间距小于限位片开口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面便于设置在限位片两端的凸起沿着导热金属套的外壁滑进内凹槽内,便于限位片的安装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金属套的外壁设置有两道切槽,两所述切槽均与导热金属套的内部底端部分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切槽实现导热金属套内部底端部分与外界连通的效果,且通过切槽能够容纳部分流出的热熔体,使得热熔体不会直接沿着导电铜套流到电热工作件上,便于后续的回收利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保险片包括固定于绝缘环架上的固定部、伸出绝缘环架外的自由部、设置于自由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上的第一转角部以及设置于第一转角部远离自由部的一端处的第二转角部,所述顶杆的上端与第一转角部和第二转角部的交接点接触,所述第二转角部远离第一转角部的一端会被顶至与上保险片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下保险片的变形区域,使得顶杆具有较大的公差范围,从而使得绝缘顶杆的加工难度有效降低,有效减少保险装置的加工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角部和第二转角部的交接点设置有一凹面向下设置的凹槽,所述顶杆的上端伸至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能够将顶杆的上端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顶杆不易脱离下保险片,确保顶杆对下保险部的顶持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的上端设置有半圆球头,所述半圆球头的直径大于顶杆的直径,所述顶杆与半圆球头的整体形状呈蘑菇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半圆球头能够增加顶杆与凹槽的接触面积,使得顶杆与下保险片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熔体采用三元合金Ag-Pb-S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元合金Ag-Pb-Sn具有较强的耐腐蚀能力,熔点在308℃左右,略小于常规电热工作件的超限温度,满足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热熔体内置在导热金属套上,并使得导热金属套能够直接与电热工作件接触导热,从而使得电热工作件上无需开设容置槽即可实现热熔体的融化;
2、能够确保顶杆与热熔体的配合,顶杆没有定位问题,更加便于安装;
3、能够保护热熔体并减少热熔体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热熔体不易产生氧化,确保热熔体的熔点范围变化处于许可范围内;
4、使用后不会在电热工作件上留下残留物,便于后续回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温控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下保险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限位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导热金属套和限位片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热工作件;11、容置槽;2、绝缘环架;3、温控调节装置;4、固定片;5、限位件;51、导热金属套;511、切槽;512、内凹槽;52、限位片;521、凸起;522、导向面;53、顶杆;531、半圆球头;54、热熔体;6、下保险片;61、固定部;62、自由部;63、第一转角部;64、第二转角部;65、凹槽;7、上保险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固定在温控器绝缘环架2上且与温控器的温控调节装置3连接的上保险片7和下保险片6、固定在绝缘环架2下端的固定片4以及卡接于固定片4上且上端向上顶持下保险片6以使得下保险片6能够与上保险片7贴合的限位件5;其中,限位件5的下端与电热工作件1保持接触状态,限位件5过热时会缩短以解除对下保险片6的顶持效果。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下保险片6包括固定在绝缘环架2上以用于确保下保险片6与绝缘环架2稳定连接的固定部61、伸出绝缘环架2外的自由部62、设置于自由部62远离固定部61的一端上的第一转角部63以及设置于第一转角部63远离自由部62的一端处的第二转角部64,自由部62、第一转角部63与第二转角部64的整体形状大致呈“C”字形状设置;其中,顶杆53的上端能够与第一转角部63和第二转角部64的交接点接触,当限位件5向上顶动下保险片6时,第二转角部64远离第一转角部63的一端的上表面能够与上保险片7的下表面贴合。
当限位件5处于初始状态时,限位件5的长度为最大,此时,限位件5卡接固定在固定片4上时,限位件5的上端能够伸进凹槽65内并对第一转角部63和第二转角部64的交接点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使得第一转角部63会远离自由部62的一端会向上弯折,从而使得第二转角部64远离第二转角部64的一端也会被带动向上弯折,使得下保险片6具有较大的变形量,从而增加限位件5的误差许可范围,使得产品限位件5更容易生产加工。
进一步优化,在第一转角部63和第二转角部64的交接点设置有一道凹面向下设置的凹槽65,限位件5的上端能够伸进凹槽65内。
现有技术中,下保险片6的下表面较为光滑,因此限位件5如果直接顶持下保险片6时是很容易滑出下保险片6外,此时,通过在下保险片6的第一转角部63和第二转角部64的交接点设置凹槽65能够限制住限位件5的上端,使得限位件5不易滑出下保险片6外,确保保险装置的使用安全。
结合图4和图5所示,限位件5包括一个上端开口设置的导热金属套51、放置于导热金属套51内部且由三元合金Ag-Pb-Sn制成的热熔体54、插接于导热金属套51内且抵接于热熔体54上的顶杆53以及一片水平固定于导热金属套51上端部分且下表面能够与固定片4上表面贴合的限位片52,顶杆53的上端伸出导热金属套51外,顶杆53上端设置有一个直径大于半圆球头531直径且能够伸进凹槽65内的半圆球头531,其中,顶杆53和半圆球头531的整体形状呈蘑菇状设置,其中,在导热金属套51的下端设置有与导热金属套51内部连通设置以用于供熔融状态的热熔体54流出的切槽511。
其中,导热金属套51可以由导热系数较高铜合金或铝合金制成,其它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也可以。
进一步优化,切槽511设置有两道,通过切槽511能够容纳被顶杆53挤出导热金属套51内部的熔融状热熔体54,达从而到防止熔融状态的热熔体54直接沿导热金属套51外壁流下的额外效果。
当电热工作件1过热时,温度会通过导热金属套51传递到热熔体54上,当温度超过热熔体54的熔点时,热熔体54开始融化,熔融状态的热熔体54会失去对顶杆53的支撑能力,此时,顶杆53的下端不受力,且顶杆53的上端会受到下保险片6复位时产生的一个向下的力,而下保险片6复位后会与上保险片7分离使得电热工作件1断电停止工作,同时会使得顶杆53继续伸进导热金属套51内,顶杆53伸进导热金属套51的过程中会对熔融状态的热熔体54造成挤压,使得热熔体54能够从两道切槽511流出,热熔体54流出导热金属套51内部时首先会填充在两道切槽511内,使得热熔体54不易直接沿导热金属套51的外壁流下,有效避免热熔体54残留在电热工作件1上,便于废弃电热器具的回收利用。
结合图4和图6所示,在导热金属套51的上端部分设置有一圈环导热金属套51外壁周向布置的内凹槽512,而限位片52设置为能够环导热金属套51外壁设置且呈三分之一圆环状设置的薄片,其中,在限位片52上设置有不少三道且均朝向限位片52圆心方向设置的凸起521,任意相邻设置的两道凸起521之间的间距相等设置,各道凸起521均嵌接于内凹槽512内;其中,有两道凸起521分别设置于限位片52的两端处。
其中,在本发明中具体公开了采用三个凸起521的方案,三个凸起521均朝向限位片52圆心设置且分别位于限位片52的中心位置以及限位片52的两端处。
进一步优化,设置于限位片52两端位置处的两道凸起521顶点之间的间距小于限位片52开口间距,其中,限位片52的开口间距略大于内凹槽512的外径,设置于限位片52两端位置处的两道凸起521定点之间的间距小于内凹槽512的外径。
进一步优化,设置于限位片52两端位置处的两道凸起521的顶点朝向限位片52开口的方向设置有导向面522。
其中,以上所述的各道凸起521的顶点为限位片52安装在套着导热金属套51外壁上时凸起521最接近导热金属套51轴线位置的点。
其中,应注意的是,导热金属套51是采用车床加工成型的,因此,导热金属套51外壁上设置车出一圈与导热金属套51一体成型的限位凸起521以用于代替限位片52,也可以采用掐点的方法在导热金属套51的外壁掐出多道卡接凸起521;但是前者所述的方法会产生较多的废料,后者则很难确保掐点均匀,容易导致导热通道内壁凹凸不平,甚至会卡紧住顶杆53,导致顶杆53无法被推进导热金属套51内;综合以上所述,采用限位片52夹紧固定是从省材和成品率出发最可行的方案。
组装限位件5时,首先将热熔体54放进导热金属套51内部,然后将顶杆53插接进导热金属套51内以使得热熔体54能够对顶杆53产生一个支撑的效果,然后将限位片52卡接进内凹槽512内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包括固定在温控器的绝缘环架(2)上且与温控器的温控调节装置(3)连接的上保险片(7)和下保险片(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片(4),所述固定片(4)固定于绝缘环架(2)的下端;
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包括卡接于固定片(4)上且上端开口设置的导热金属套(51)、填充于导热金属套(51)内部的热熔体(54)以及插接于导热金属套(51)内部以用于顶持下保险片(6)与上保险片(7)接触的顶杆(53),所述导热金属套(51)内部底端部分与导热金属套(51)外界连通设置,所述限位件(5)的底端与电热工作件(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套(51)插接于固定片(4)远离绝缘环架(2)的一端上,所述导热金属套(51)的上端部分固定有一片环导热金属套(51)外壁设置且水平设置的限位片(52),所述限位片(52)的下表面与固定片(4)的上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套(51)的上端部分设置有一圈环导热金属套(51)外壁周向布置的内凹槽(512),所述限位片(52)呈三分之一圆环状设置,所述限位片(52)上设置有不少三道且均朝向限位片(52)圆心方向设置的凸起(521),各道凸起(521)均布于限位片(52)朝向导热金属套(51)的一侧上,各道凸起(521)均嵌接于内凹槽(512)内,有两所述凸起(521)分别设置于限位片(52)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限位片(52)两端的凸起(521)的顶点朝向限位片(52)开口的方向设置有导向面(522),设置于限位片(52)两端的凸起(521)的顶点之间的间距小于限位片(52)开口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套(51)的外壁设置有两道切槽(511),两所述切槽(511)均与导热金属套(51)的内部底端部分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险片(6)包括固定于绝缘环架(2)上的固定部(61)、伸出绝缘环架(2)外的自由部(62)、设置于自由部(62)远离固定部(61)的一端上的第一转角部(63)以及设置于第一转角部(63)远离自由部(62)的一端处的第二转角部(64),所述顶杆(53)的上端与第一转角部(63)和第二转角部(64)的交接点接触,所述第二转角部(64)远离第一转角部(63)的一端会被顶至与上保险片(7)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角部(63)和第二转角部(64)的交接点设置有一凹面向下设置的凹槽(65),所述顶杆(53)的上端伸至凹槽(65)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53)的上端设置有半圆球头(531),所述半圆球头(531)的直径大于顶杆(53)的直径,所述顶杆(53)与半圆球头(531)的整体形状呈蘑菇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体(54)采用三元合金Ag-Pb-Sn。
CN201811251878.7A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Active CN109216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1878.7A CN109216110B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1878.7A CN109216110B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6110A true CN109216110A (zh) 2019-01-15
CN109216110B CN109216110B (zh) 2019-12-27

Family

ID=6499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1878.7A Active CN109216110B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611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6815A1 (de) * 1989-12-29 1991-07-17 Brau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Thermostaten
CN202067726U (zh) * 2011-03-18 2011-12-07 厦门升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CN105133276A (zh) * 2014-05-30 2015-12-09 浙江家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熨斗温控器
CN105297382A (zh) * 2014-05-30 2016-02-03 浙江家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熨斗温控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6815A1 (de) * 1989-12-29 1991-07-17 Brau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Thermostaten
CN202067726U (zh) * 2011-03-18 2011-12-07 厦门升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CN105133276A (zh) * 2014-05-30 2015-12-09 浙江家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熨斗温控器
CN105297382A (zh) * 2014-05-30 2016-02-03 浙江家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熨斗温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6110B (zh) 2019-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5438B (zh) 一种具有改进的热防护的制备食物的装置
CN105977577B (zh) 一种电池过热保护装置
CN108027167B (zh) 流体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16110A (zh) 一种温控器保险装置
CN109273328A (zh) 一种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
CN202102964U (zh) 断电延时过热保护器
CN107850338A (zh) 流体加热装置
CN202153981U (zh) 一种豆浆机用杯体
CN106287913B (zh) 降温构件及油汀取暖器
CN206672859U (zh) 一种自锁式断电延时保护器
CN209090767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CN104138217A (zh) 用于烤箱的腔体组件
CN104797014A (zh) 一种集成传感器
CN209484672U (zh) 电陶炉机芯及电陶炉
CN205958138U (zh) 一种镶嵌式防水锅底温度传感器
CN208954925U (zh) 一种双级过温过流保护的热熔断体
CN217261079U (zh) 一种电磁感应封口机
CN206628419U (zh) 一种小型热保护器
CN203074294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17333995U (zh) 一种柔性温度保险丝
US20170301492A1 (en) Temperature switch
CN210320688U (zh) 电断开装置及热水器
CN106153210B (zh) 封闭导体接头发热监测装置
CN202888078U (zh) 可校准式过热过流断电延时复位保护器
CN106847616A (zh) 一种自锁式断电延时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