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2852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2852A
CN109212852A CN201811270389.6A CN201811270389A CN109212852A CN 109212852 A CN109212852 A CN 109212852A CN 201811270389 A CN201811270389 A CN 201811270389A CN 109212852 A CN109212852 A CN 109212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egment
area
display panel
signal lead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03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2852B (zh
Inventor
刘权
王欢
秦旭
张露
张金方
胡思明
韩珍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03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2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2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285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6366 priority patent/WO202008781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2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2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6Cell terminal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display only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定义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定义有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扇出走线区包括与显示区电连接的多条第二信号引线,每一第二信号引线包括连接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的连接端形成拐点,第一线段的第一端连接显示区,第二线段的另一端依序经过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其中,多条第二信号引线之间间距设置,且至少两条相邻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和剩余的相邻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不同。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面板,请参见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300一般包括显示区(AA区)310和外围非显示区320,其中,外围的非显示区320一般包括位于显示面板下边框的扇出走线区321以及绑定区322。其中,绑定区322存在许多导电衬垫3221,扇出走线区321包括多条第二信号引线3211,扇出走线区321一端和显示区的信号引线连接,一端和绑定区的导电衬垫3221连接。
其中,当下边框变窄时,其布线空间有限,尤其是扇出区走线3321,会占据下边框的很大一部分。显示面板300中常规导电衬垫3221的排布为紧密排列,且所有的导电衬垫均为有效状态,如此一来,在追求窄下边框的过程中,扇出走线区321的最外侧的走线形成拐点a的位置则会朝着远离显示区的一侧靠近,从而影响下边框尺寸的进一步压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下边框无法进一步压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定义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定义有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所述扇出走线区包括与所述显示区电连接的多条第二信号引线,每一所述第二信号引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的连接端形成拐点,所述第一线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线段的另一端依序经过所述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其中,所述多条第二信号引线之间间距设置,且至少两条相邻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和剩余的相邻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不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扇出走线区中位于多条第二信号引线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和其余剩余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不同,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中最外侧的第二信号引线的可分配空间变大,从而使得最外侧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连接端形成的拐点更靠近显示面板显示区一侧,使得显示面板的下边框整体上移,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和现有技术扇出走线区一实施方式的对比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定义有显示区110(Active Area,简称“AA区”)和围绕显示区110设置的非显示区120,可选地,非显示区120不一定是围绕显示区110设置,非显示区120可以仅设置在显示区110外围的一侧边缘或者两侧边缘,或两侧边缘与底部边缘外围,或仅设置在底部边缘外围,本申请中的围绕不对权利要求范围进行限制。
其中,显示面板100包括在显示区110设置的多条第一信号引线,可选地该第一信号引线可以为数据线、Vdd走线等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参见图2,本申请中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10可以包括行列设置的多条栅极扫描线111以及数据线112,以及多条数据线112和多条栅极扫描线111交叉限定的多个子像素P,多个子像素P包括沿栅极扫描线111延伸方向的多个像素行,多个像素行沿数据线112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其中,栅极扫描线111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数据线112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非显示区120定义有扇出走线区121和绑定区122。
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扇出走线区121包括与显示区110电连接的多条第二信号引线1211,每一所述第二信号引线12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段12111和第二线段12112。第一线段12111和第二线段12112的连接端形成拐点a,第一线段12111的第一端连接显示区110中的第一信号引线,第二线段12112的另一端依序经过扇出走线区121和绑定区122。
进一步结合图3,本申请中扇出走线区121的多条第二信号引线1211之间间隔设置,且至少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和剩余的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不同。
进一步结合图3,以位于扇出走线区121的多个第二信号引线1211中间的相邻两条第二信号引线1211为例来具体说明。如图3,设置在扇出走线区121中最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为L1,其余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L2。最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为L1要大于其余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L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其余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L2设置为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余相邻第二信号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L2也可以是不相同,但需保证扇出走线区121中最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L1大于任意其余相邻两条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L2。
本实施例中将扇出走线区121中最中间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L2设置为大于其余剩余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L1,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121最外侧的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一线段12111和第二线段12111连接端形成的拐点a朝着显示面板100显示区110的方向移动(图3所示的方向为向上移动),从而可以使得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得到进一步压缩,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结合图4,图4为本申请和现有技术扇出走线区一实施方式的对比示意图,图4中a)为现有技术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中b)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示意图,结合图1并对比图a)和图b)可以发现,在未采用本申请实施方式之前,扇出走线区321的所有第二信号引线3211的拉线都集中在扇出走线区322的中间区域,且其最外侧第二信号引线3211的可用空间不足,导致了其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连接端形成的拐点a’更靠近远离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310,故导致显示面板300的下边框无法进一步压缩。
图4中b),采用本申请实施方式后,即通过将扇出走线区121中最中间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其余剩余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121的所有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可用空间变大,即扇出走线区121的所有第二信号引线1211不用都集中在扇出走线区121的中间部分,且扇出走线区121的最外侧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一线段12111和第二线段12112连接端形成的拐点a可以朝着靠近显示区110的方向上移动。对比对比图a)和图b)可以发现,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121最外侧的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一线段12111和第二线段12112连接端形成拐点a的位置整体上移h1的距离,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下边框进一步得到压缩,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扇出走线区121中的多条第二信号引线1211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和扇出走线区121的宽度之比的范围设置在1/70~1/50之间,具体可以是1/70、1/60、1/50等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发明人发现将扇出走线区121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和扇出走线区121的宽度之比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121中最外侧的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一线段12111和第二线段12112连接端形成的拐点a更靠近显示区110一侧,如此一来便可最大限度的将下边框的非显示区整体上移,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进一步,发明人还发现将扇出走线区121正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L1的取值范围可以设置为1.3-1.5mm,具体可以是1.3、1.4、1.5mm等等,可以将显示面板下边框压缩至1.7-2.1mm。
此外,扇出走线区121中最外侧的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一线段12111和第二线段12112连接端形成的拐点a更靠近显示区一侧,则扇出走线区121内相应的其他信号线(例如,测试信号线、GIP信号线)的可分配空间也随之增大,在固定下边框的条件下,测试信号线、GIP信号线等线宽也可以做的更宽,从而降低走线阻抗大、过热等风险。
进一步参阅图3,绑定区122中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衬垫1221,该第一导电衬垫1221通过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电连接至显示区110。其中,相邻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紧密排布,因扇出走线区121中每一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均连接一第一导电衬垫1221,故连接多条第二信号引线1211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距离也为L1,且大于剩余相邻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剩余相邻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25-30nm,也即是剩余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间距L1的范围在25-30nm之间,具体可以是25nm、27.5nm、30nm等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发明人发现将剩余相邻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距离范围设置为25-30nm,可以保证相邻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间距足够大,从而使得相邻的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不会短路。除此之外,发明人还发现相邻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距离固定的情况下,将第一导电衬垫1221的两边进行凹凸边缘设计,例如设计为方形、锯齿形或者波浪形中的一种或组合,可以增加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和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重叠面积,从而捕捉到更多的导电粒子,使得上下电极导通。
可选地,第一导电衬垫1221还可以设置在不同行,且不同行之间的第一导电衬垫1221周期性交替设置,可以防止因相邻的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距离过小而发生的短路问题。
此外,本申请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FPC(图未示)以及驱动芯片(图未示),且驱动芯片与绑定区122中的第一导电衬垫1221(本实施例为COF衬垫)电连接,即通过第一导电衬垫焊接于柔性电路板FPC上,从而实现外围电路的外部信号对显示面板100中显示区110的显示控制。可选地,柔性电路板是非显示区中外围电路的一种产品形式,本申请中并不局限于此。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扇出走线区中位于多条第二信号引线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其余剩余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中最外侧的第二信号引线的可分配空间变大,从而使得最外侧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连接端形成的拐点更靠近显示面板显示区一侧,使得显示面板的下边框整体上移,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进一步扩展,和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扇出走线区中第二信号线采用分组的形式,具体描述如下: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将第二信号引线1211分为数量均衡的三组,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其他分组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5,扇出走线区121的所有第二信号引线1211分为N1、N2以及N3三组,其中,相邻分组之间的距离可以认为是相邻分组中最靠近彼此的两条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3,本实施例中设置为相邻分组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邻分组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不同,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信号引线1211相邻分组之间的距离L3要大于每一组中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距离,当然每一组中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为不同,但是其距离不能大于第二信号引线1211相邻分组之间的距离L3。优选地,N1、N2以及N3之间的距离之和的和扇出走线区121的宽度之比的范围设置在1/70~1/50之间,具体可以是1/70、1/60、1/50等等,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121中最外侧的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一线段12111和第二线段12112连接端形成的拐点a更靠近显示区110一侧,如此一来便可最大限度的将下边框的非显示区整体上移,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下边框进一步得到压缩,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且发明人发现,将第二信号引线122的N1、N2以及N3分组之间的距离之和的范围设置在1.3-1.5mm内,具体可以是1.3、1.4、1.5mm等等,可最大限度的将下边框的非显示区整体上移,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的其他具体构造可以参见显示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扇出走线区中多条第二信号引线进行分组设计,且将相邻分组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每一组中相邻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二线段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中最外侧的第二信号引线的可分配空间变大,从而使得最外侧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连接端形成的拐点更靠近显示面板显示区一侧,使得显示面板的下边框整体上移,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进一步扩展,和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绑定区中还设置有虚拟导电衬垫,具体描述如下:
如图6,本申请提供的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定义有显示区110和围绕显示区110设置的非显示区120。其中,显示面板100包括在显示区110设置的多条第一信号引线(图未示),可选地该第一信号引线可以为Vdd线、数据线等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其中,显示面板100中显示区中信号引线的具体介绍详见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非显示区120定义有扇出走线区121和绑定区122。其中,扇出走线区121包括和显示区110电连接的多条第二信号引线1211,每一所述第二信号引线12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段12111和第二线段12112。第一线段12111和第二线段12112的连接端形成拐点a,第一线段12111的第一端连接显示区110的第一信号引线,第二线段12112的另一端依序经过扇出走线区121和绑定区122。
其中,绑定区122中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衬垫1221,该第一导电衬垫1221通过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电连接至显示区110。其中,相邻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紧密排布,因扇出走线区121中每一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均连接一第一导电衬垫1221,故连接多条第二信号引线1211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大于剩余相邻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距离。其中,扇出走线区121的具体布线情况详见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绑定区122还包括虚拟导电衬垫1222,该虚拟导电衬垫设置于连接扇出走线区121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1211的第二线段12112的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
其中,该虚拟导电衬垫1222的数量为若干,且相邻虚拟导电衬底1222之间的间距和相邻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距离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为不相同,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将虚拟导电衬垫1222的形状设置为和第一导电衬垫1221的形状相同,且相邻虚拟导电衬垫1222之间的间距也可以设置为25-30nm。
可以理解的是,将虚拟导电衬垫1222的形状以及相邻虚拟导电衬垫122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和第一导电衬垫1221的形状和距离相同可以防止在对第一导电衬垫1221进行绑定压合时,绑定区122中间部分空悬而造成两侧的第一导电衬垫1221在压合过程中和压合模板之间发生绑定偏移,影响绑定的制程。
当然,虚拟导电衬垫1222的形状也可以不和第一导电衬垫1221相同,只要是能起到平稳绑定过程中的任一形状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相邻虚拟导电衬垫1222之间的距离和相邻第一导电衬垫1221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设置为不相同,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虚拟导电衬垫1222,可以防止绑定过程中发生的绑定偏移的问题。即在绑定压合时,绑定区122中间区域的COF下陷,压头下压的过程中通过虚拟导电衬垫1222来平稳压合模板和虚拟导电衬垫1222两侧的第一导电衬垫1221和压合模板之间的绑定,防止其发生偏移,从而提高绑定制程良率。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扇出走线区中位于多条第二信号引线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其余剩余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中最外侧的第二信号引线的可分配空间变大,从而使得最外侧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连接端形成的拐点更靠近显示面板显示区一侧,使得显示面板的下边框整体上移,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且在绑定区中设置虚拟导电衬垫,可以防止在绑定过程中造成的绑定偏移等问题,提高面板的生产良率。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200包括壳体201以及上述的显示面板F。本申请中的显示装置200包括的显示面板F为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面板F的具体结构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智能穿戴显示装置、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扇出走线区中位于多条第二信号引线中间的两条相邻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和其余剩余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不同,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中最外侧的第二信号引线的可分配空间变大,从而使得最外侧第二信号引线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连接端形成的拐点更靠近显示面板显示区一侧,使得显示面板的下边框整体上移,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定义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显示区设置的多条第一信号引线;
所述非显示区定义有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所述扇出走线区包括与所述显示区电连接的多条第二信号引线,每一所述第二信号引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的连接端形成拐点,所述第一线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线段的另一端依序经过所述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
其中,所述多条第二信号引线之间间距设置,且至少两条相邻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和剩余的相邻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引线中间的两条相邻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大于剩余相邻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引线中间的两条相邻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扇出走线区的宽度之比的范围为1/70~1/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剩余相邻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定区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衬垫,所述第一导电衬垫通过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电连接至所述显示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定区还包括虚拟导电衬垫,所述虚拟导电衬垫设置于连接所述扇出走线区中间的两条相邻所述第二信号引线的所述第二线段的所述第一导电衬垫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虚拟导电衬垫的个数为若干,且相邻所述虚拟导电衬底之间的间距和相邻所述第一导电衬垫之间的间距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虚拟导电衬垫的形状和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的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及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多个第一导电衬垫电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1270389.6A 2018-10-29 2018-10-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212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0389.6A CN109212852B (zh) 2018-10-29 2018-10-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19/076366 WO2020087819A1 (zh) 2018-10-29 2019-02-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0389.6A CN109212852B (zh) 2018-10-29 2018-10-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2852A true CN109212852A (zh) 2019-01-15
CN109212852B CN109212852B (zh) 2020-07-03

Family

ID=6499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0389.6A Active CN109212852B (zh) 2018-10-29 2018-10-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2852B (zh)
WO (1) WO2020087819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0248A (zh) * 2019-01-24 2019-06-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N110412802A (zh) * 2019-06-27 2019-11-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087819A1 (zh) * 2018-10-29 2020-05-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83554A (zh) * 2019-11-06 2020-07-0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68366A (zh) * 2020-09-04 2020-12-1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13296624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WO2022037287A1 (zh) * 2020-08-18 2022-0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64189A (zh) * 2022-03-21 2022-06-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30113A (zh) * 2019-11-11 2022-07-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822260A (zh) * 2022-05-09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945B (zh) * 2021-01-08 2022-05-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触控测试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36541B (zh) * 2021-07-14 2022-09-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7016A1 (en) * 2006-12-11 2008-06-12 Kim So Woon Fanout line structure and fla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fanout line structure
CN101996531A (zh) * 2009-08-04 2011-03-30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205376003U (zh) * 2016-02-04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405956A (zh) * 2016-12-19 2017-02-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300793A (zh) * 2017-06-30 2017-10-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31294A (zh) * 2017-06-30 2017-11-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8429A (ja) * 2004-10-29 2006-05-18 Seiko Epson Corp 回路基板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CN105224135B (zh) * 2015-10-12 2018-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37646A (zh) * 2017-04-21 2017-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445686B (zh) * 2018-03-28 2021-03-12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09212852B (zh) * 2018-10-29 2020-07-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7016A1 (en) * 2006-12-11 2008-06-12 Kim So Woon Fanout line structure and fla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fanout line structure
CN101996531A (zh) * 2009-08-04 2011-03-30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205376003U (zh) * 2016-02-04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405956A (zh) * 2016-12-19 2017-02-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300793A (zh) * 2017-06-30 2017-10-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31294A (zh) * 2017-06-30 2017-11-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87819A1 (zh) * 2018-10-29 2020-05-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60248A (zh) * 2019-01-24 2019-06-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N109860248B (zh) * 2019-01-24 2020-1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N110412802A (zh) * 2019-06-27 2019-11-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83554A (zh) * 2019-11-06 2020-07-0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30113A (zh) * 2019-11-11 2022-07-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1164359A1 (zh) * 2020-02-21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3296624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3296624B (zh) * 2020-02-21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11907468B2 (en) 2020-02-21 2024-0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037287A1 (zh) * 2020-08-18 2022-0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68366B (zh) * 2020-09-04 2021-08-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12068366A (zh) * 2020-09-04 2020-12-1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US11935900B2 (en) 2020-09-04 2024-03-19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CN114664189A (zh) * 2022-03-21 2022-06-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22260A (zh) * 2022-05-09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2852B (zh) 2020-07-03
WO2020087819A1 (zh)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285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8355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01910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208248B (zh) 显示面板
CN107219955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0732752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98125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36969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551378A (zh) 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224135B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206470722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529339A (zh) 阵列基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CN104298409B (zh) 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4238222A (zh) 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显示基板
CN104698666A (zh) 阵列基板、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817032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608560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376522A (zh) 一种异形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15698B (zh) 触控面板
CN107817926A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38893A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4062789A (zh) 显示装置
CN113325644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51610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357103B (zh) 一种像素阵列基板及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