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1422A - 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1422A
CN109211422A CN201811242077.4A CN201811242077A CN109211422A CN 109211422 A CN109211422 A CN 109211422A CN 201811242077 A CN201811242077 A CN 201811242077A CN 109211422 A CN109211422 A CN 109211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ntioned
heating
hole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20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1422B (zh
Inventor
王强
宋俊俊
秦国富
徐晓萌
孔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2420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1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1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1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1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1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01K1/143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for measuring surface temperatures

Abstract

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模拟炉(1)、加热装置组(2)、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温度检测装置(5)、隔离箱(7)、支撑台(8)、加热控制器组(13)、电源连接装置(14)等。通过加热装置组(2)对模拟炉(1)加热以模拟煤气化炉不同工作状态下温度变化,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探究对煤气化炉外壁温度变化实时监测的装置,为探究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提供了实验条件,为科研人员对探寻实时监测煤气化炉外壁温度变化的监测方法上创造了条件。

Description

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化炉温度检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煤气化炉是水煤浆气化装置中的重要反应设备,气化炉中的燃烧室在操作时温度达到1000-1700℃,一般情况下,煤气化炉在正常工作时,炉壁温度达到200℃左右,然而燃烧室炉内衬耐火砖在高温时会溶蚀、受热气体和熔渣的冲刷,使得耐火砖不断变薄,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砌砖的缺陷,耐火砖会脱落,气体通过砖缝侵入使得气化炉炉壁表面温度升高至300℃甚至更高,这种情况下受压的气化炉金属外壁强度降低,气化炉炉壁就会受力变形。因此为了保证气化炉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需要对炉壁表面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在温度升高时进行报警,由于局部耐火砖脱落的位置是随机的,因而必须对炉壁表面每一点的温度实时监测,每个温度监测点反应的是该炉壁检测点的温度情况,据此可判断耐火砖的实际厚薄及更换状态。然而,气化炉直径约3米,表面积太大,目前气化炉炉壁的表面测温主要有三种测量方法:传统的表面热电偶、气化炉表面电缆测温和红外热像仪,但是热电偶往往无法覆盖整个表面炉壁、电缆测温无法准确定位、红外热像仪成本昂贵且工作环境不超过50℃,这使得当前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依然是未能很好地找到解决办法。
随着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利用拉曼散射原理和光时域反射技术,通过光纤中反斯托克斯的光强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而得出检测点的温度及位置,在工业现场已经有所应用,然而受限于光纤涂覆层耐温强度的影响,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并不能直接应用在煤气化炉外壁的温度监测上,因而需要提供一种实验室下的模拟煤气化炉外壁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进而开展煤气化炉外壁温度检测监测的实验探究,而由于光纤价格较低,并且可以在煤气化炉外壁进行全覆盖,若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可以在煤气化炉外壁测温上得到应用将为该领域带来很大便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即实现上述“很大便利”。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它包括模拟炉且在该模拟炉外部环形一周等距设置有用于固定测温光纤的第一固定调节装置,在该模拟炉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组,该模拟炉与该加热装置组均置于支撑台的台面相应位置处;
所述的第一固定调节装置在上述模拟炉一周等距设置时每一周至少设置三个,在该模拟炉的外壁至少设置二周;
所述第一固定调节装置包括与上述模拟炉炉壁通过打孔插入方式固定的第一固定座,该第一固定座呈底部实心,中上部开有第一条形口,该第一固定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母该第一调节螺母底部设置有半开口状缺口,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与第一固定座通过螺洞旋拧方式配合;
所述的支撑台为圆饼状,且在该支撑台台面中心设置有与上述模拟炉底部等大的圆形凹槽且该凹槽用于放置上述模拟炉,在该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述加热装置组的空心柱孔,该空心柱孔下部相应设置有用于供电线进入的第一洞孔;
在该支撑台边缘同时设置有凹轨,该凹轨内设置有温度监测固定装置,通过该温度监测固定装置固定与上述模拟炉外壁紧贴用于对该接触点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温度监测固定装置设置包括与上述凹轨相匹配的底座,方形立杆并在该立杆处设置有第二固定调节装置;
所述的第二固定调节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在该第二固定座分别设置有固定上述立杆的第四洞孔与固定上述温度检测装置的第五洞孔且该第四洞孔与该第五洞孔开口方向互相垂直;
所述第四洞孔设置有通过螺洞旋拧方式配合调节的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第五洞孔设置有通过螺洞旋拧方式配合调节的第三调节螺母;
在该支撑台且位于上述凹槽底部设置有配合供电线接入并对上述加热装置组进行加热的线管,所述线管底部设置有第二洞孔;
在上述支撑台和上述模拟炉外设置有立体保护隔离箱,该隔离箱至少一侧设置观察窗,在该隔离箱的底部设置有排线孔,在该隔离箱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撑脚,同时在该隔离箱的底面中心设置有与上述第二洞孔相对应的第三洞孔;
上述加热装置组通过供电线经所述线管与设置在上述隔离箱外部的加热控制器组相连,该加热控制器组与电源连接装置相连接;
该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打开上述隔离箱顶部并将上述模拟炉、加热装置组、支撑台、温度监测固定装置相应放置在该隔离箱内,同时使得第二洞孔与第三洞孔对齐;
第二步,将供电线通过线管与加热装置组分别相连,并将供电线与设置在上述隔离箱外部的加热控制器组及电源连接装置相应连接;
第三步,将测温光纤通过设置在上述隔离箱上的排线孔导入该隔离箱内,并通过上述第一固定调节装置将测温光纤环形缠绕并固定在上述模拟炉外壁,进一步将多余测温光纤从该排线孔导出;
第四步,将上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测温端顶住所需观测位置并由上述温度监测固定装置及设置在该温度监测固定装置上的第二固定调节装置进行固定;
第五步,关闭上述隔离箱顶部,对上述加热装置组进行供电加热,当上述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显示温度达200℃时保持该加热功率;
第六步,调整上述加热装置组中独立加热装置功率,使得该独立加热装置对应加热的模拟炉外壁的温度检测点达到300℃时停止加热并保持该加热功率;
第七步,通过测温光纤检测系统进行温度测量,并观察所采用的的测温光纤在300℃下的测温定位效果,
当所采用的的测温光纤在300℃下不能有效测量时,更换不同类型测温光纤,并重复上述步骤;
当所采用的的测温光纤在300℃下正常工作提供有效测量时,观察固定在上述模拟炉外壁的测温光纤的温度变化并计算不同温度所对应的位置;
第八步,停止对上述加热装置组的加热,待上述温度检测装置测得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打开上述隔离箱顶部,标记上述模拟炉外壁不同温度测试点位置所对应测温光纤位置,取出该测温光纤进一步分析处理;
第九步,调整测温光纤距离模拟炉外壁距离,进一步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分析并进一步处理,探究测温光纤与模拟炉外壁之间距离变化对测温及定位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模拟炉采用耐高温氮化硼材质一次成型方式形成,该模拟炉内径不小于一米且该模拟炉内部隔成四个等分空间。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组中至少有两组加热装置是相互独立可调的。
进一步,所述支撑台采用陶瓷等热传导性较差材料一次性成型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采用基于热电偶类型的测温棒。
进一步,所述隔离箱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且顶部可拆卸,与该隔离箱匹配的观察窗采用耐高温抗压透明玻璃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煤气化炉外壁温度变化的模拟实验装置,通过加热装置组对模拟炉加热以模拟煤气化炉不同工作状态下温度变化,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探究对煤气化炉外壁温度变化实时监测的装置,为探究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提供了实验条件,更便于科研人员对探寻实时监测煤气化炉外壁温度变化的监测方法上提供了便利;
2、本发明通过在加热装置组中设置相互独立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组与设置有等分隔间的模拟炉的配合可以使得该模拟炉外壁表现出不同的温差变化,这样就为模拟现场煤气化炉局部升温创造了条件;
3、本发明通过加热装置组对模拟炉加热,模拟了煤气化炉正常工作的表面温度,这为探究具有不同耐温性能涂覆层的测温光纤在实际监测中的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
4、本发明通过温度监测固定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的配合,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实时温度与测温光纤测得温度实时比对,为测温光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5、通过设置在模拟炉外壁的第一固定装置,为探究测温光纤受距离监测点位置影响效果创造了条件;
6、通过设置隔离箱,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实验中热量的散失,还能降低实验中局部设备升温失效可能给实验人员带来的伤害,以及高温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说明书附图
图1示意了本发明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的系统示意图;
图2示意了本发明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中模拟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了本发明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中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了本发明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中温度监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了本发明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中第一固定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了本发明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中第二固定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模拟炉(隔间);2、加热装置组;3、第一固定调节装置;4、温度监测固定装置;5、温度检测装置;6、观察窗;7、隔离箱;8、支撑台;9、排线孔;10、支撑脚;11、线管;12、第三洞孔;13、加热控制器组;14、电源连接装置;31、第一固定座;32、第一条形口;33、半开口状缺口;34、第一调节螺母;41、底座;42、立杆;43、第二固定调节装置;431、第三调节螺母;432、第五洞孔;433、第四洞孔;434、第二调节螺母;435、第二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6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一:
它包括模拟炉1,在该模拟炉1外部环形一周等距设置有用于固定测温光纤的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在该模拟炉1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组2,该模拟炉1与该加热装置组2均置于支撑台8的台面相应位置处;
所述的支撑台8为圆饼状,在该支撑台8台面中心设置有与上述模拟炉1底部等大的圆形凹槽84且该凹槽84用于放置上述模拟炉1,在该凹槽84内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述加热装置组2的空心柱孔83,该空心柱孔83下部相应设置有用于供电线进入的第一洞孔81;
在该支撑台8边缘同时设置有凹轨85,该凹轨85内设置有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通过该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固定与上述模拟炉1外壁紧贴用于对该接触点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检测装置5;
在该支撑台8且位于上述凹槽84底部设置有配合供电线接入并对上述加热装置组2进行加热的线管11,所述线管11底部设置有第二洞孔82;
在上述支撑台8和上述模拟炉1外设置有立体保护隔离箱7,该隔离箱7至少一侧设置观察窗6,在该隔离箱7的底部设置有排线孔9,在该隔离箱7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撑脚10,同时在该隔离箱的底面中心设置有与上述第二洞孔82相对应的第三洞孔12;
上述加热装置组2通过供电线经所述线管11与设置在上述隔离箱7外部的加热控制器组13相连,该加热控制器组13与电源连接装置14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模拟炉1采用耐高温氮化硼材质一次成型方式形成,该模拟炉1内径设置为1米、高度为0.8米且该模拟炉1内部隔成四个等分空间。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组2中至少有两组加热装置是相互独立可调的,该加热装置组中的加热装置采用市场上现有的热电偶配套加热控制设备,且该热电偶可采用铂铑-铂铑材质热电偶或者抗氧化钨铼热电偶等,亦可采用红外加热管及其配套加热控制设备。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在上述模拟炉1一周等距设置时每一周至少设置三个,在该模拟炉1的外壁至少设置二周,;
所述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包括与上述模拟炉1炉壁通过打孔插入方式固定的第一固定座31,该第一固定座31呈底部实心,中上部开有第一条形口32,该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母34该第一调节螺母34底部设置有半开口状缺口33,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4与第一固定座31通过螺洞旋拧方式配合;
所述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采用与上述模拟炉1材质相同的氮化硼材料通过模具成型,且第一固定座31内径为1厘米,长度为3厘米,其第一条形口32、第一调节螺母34、螺孔等可灵活掌握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支撑台8采用陶瓷等热传导性较差材料一次性成型制成;
所述的支撑台8内径至少1.5米,厚度为0.1米,设置在该支撑台8内的第一洞孔81、第二洞孔82、空心柱孔83、凹槽84、凹轨85等可由该技术领域人员灵活掌握,其中为便于供电线与上述加热装置组2的配合供热,该第二洞孔82的内径应不低于5厘米。
进一步,所述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设置包括与上述凹轨85相匹配的底座41,方形立杆42并在该立杆42处设置有第二固定调节装置43;
所述的第二固定调节装置43包括第二固定座435,在该第二固定座435分别设置有固定上述立杆42的第四洞孔433与固定上述温度检测装置5的第五洞孔432且该第四洞孔433与该第五洞孔432开口方向互相垂直;
所述第四洞孔433设置有通过螺洞旋拧方式配合调节的第二调节螺母434,所述第五洞孔432设置有通过螺洞旋拧方式配合调节的第三调节螺母431;
所述的底座41及方形立杆4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第二固定调节装置43采用氮化硼等耐温材料通过模具成型或3D打印等其它方式一次成型,具体尺寸根据上述凹轨85的宽度设计。
进一步,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5采用基于热电偶类型的测温棒。
进一步,所述隔离箱7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为长2米、宽2米、高1.2米、厚度为0.5厘米且该隔离箱7顶部可拆卸,与该隔离箱7匹配的观察窗6采用耐高温抗压透明玻璃材质。
该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打开上述隔离箱7顶部并将上述模拟炉1、加热装置组2、支撑台8、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相应放置在该隔离箱7内,同时使得第二洞孔82与第三洞孔12对齐;
第二步,将供电线通过线管11与加热装置组2分别相连,并将供电线与设置在上述隔离箱7外部的加热控制器组13及电源连接装置14相应连接;
第三步,将测温光纤通过设置在上述隔离箱7上的排线孔9导入该隔离箱7内,并通过上述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将测温光纤环形缠绕并固定在上述模拟炉1外壁,进一步将多余测温光纤从该排线孔9导出;
第四步,将上述温度检测装置5的测温端顶住所需观测位置并由上述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及设置在该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上的第二固定调节装置43进行固定;
第五步,关闭上述隔离箱7顶部,对上述加热装置组2进行供电加热,当上述温度检测装置5温度显示温度达200℃时保持该加热功率;
第六步,调整上述加热装置组2中独立加热装置功率,使得该独立加热装置对应加热的模拟炉1外壁的温度检测点达到300℃时停止加热并保持该加热功率;
第七步,通过测温光纤检测系统进行温度测量,并观察所采用的的测温光纤在300℃下的测温定位效果,
当所采用的的测温光纤在300℃下不能有效测量时,更换不同类型测温光纤,并重复上述步骤;
当所采用的的测温光纤在300℃下正常工作提供有效测量时,观察固定在上述模拟炉1外壁的测温光纤的温度变化并计算不同温度所对应的位置;
第八步,停止对上述加热装置组2的加热,待上述温度检测装置5测得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打开上述隔离箱7顶部,标记上述模拟炉1外壁不同温度测试点位置所对应测温光纤位置,取出该测温光纤进一步分析处理;
第九步,调整测温光纤距离模拟炉1外壁距离,进一步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分析并进一步处理,探究测温光纤与模拟炉1外壁之间距离变化对测温及定位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高温氮化硼材质代替金属材料制作模拟炉1,这是由于氮化硼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其热导率与不锈钢相当,耐热达2000℃以上等优势同时也是良好的绝缘材料和散热材料便于模拟炉1的外壁迅速升温,若采用红外加热管加热亦可采用不锈钢材料代替;供电线应具有耐温涂层;所述电源连接装置14可采用插头与供电板方式供电,模拟路1内壁也可以根据加热效率需要在各隔离等分区间之间适当设置隔热膜,其他可由该技术领域人员灵活掌握的设计参数再次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通过本发明设置的加热装置组2对模拟炉1进行加热,进而模拟煤气化炉不同工作状态的外壁温度变化,而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拉曼光纤测温技术利用拉曼散射原理和光时域反射技术,根据反斯托克斯光的强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可准确定位检测点的温度,而目前测温光纤的应用主要受限于测温光纤涂覆层的性能影响,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煤气化炉外壁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以探究更适合的测温光纤以及探究相应符合耐温条件的测温光纤在煤气化炉的现场应用方法,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分布式光纤测温定位系统已部分应用于工业生产现场,因而分布式光纤测温定位系统在本发明中未做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测温光纤即为分布式测温定位系统中所配套采用的测温光纤。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方法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的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力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结构上包括:
模拟炉(1),在该模拟炉(1)外部环形一周等距设置有用于固定测温光纤的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在该模拟炉(1)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组(2),该模拟炉(1)与该加热装置组(2)均置于支撑台(8)的台面相应位置处;
所述的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在上述模拟炉(1)一周等距设置时每一周至少设置3个,在该模拟炉(1)的外壁至少设置2周;
所述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包括与上述模拟炉(1)炉壁通过打孔插入方式固定的第一固定座(31),该第一固定座(31)呈底部实心,中上部开有第一条形口(32),该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母(34)该第一调节螺母(34)底部设置有半开口状缺口(33),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4)与第一固定座(31)通过螺洞旋拧方式配合;
所述的支撑台(8)为圆饼状,且在该支撑台(8)台面中心设置有与上述模拟炉(1)底部等大的圆形凹槽(84)且该凹槽(84)用于放置上述模拟炉(1),在该凹槽(84)内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述加热装置组(2)的空心柱孔(83),该空心柱孔(83)下部相应设置有用于供电线进入的第一洞孔(81);
在该支撑台(8)边缘同时设置有凹轨(85),该凹轨(85)内设置有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通过该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固定与上述模拟炉(1)外壁紧贴用于对该接触点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检测装置(5);
所述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设置包括与上述凹轨(85)相匹配的底座(41),方形立杆(42)并在该立杆(42)处设置有第二固定调节装置(43);所述的第二固定调节装置(43)包括第二固定座(435),在该第二固定座(435)分别设置有固定上述立杆(42)的第四洞孔(433)与固定上述温度检测装置(5)的第五洞孔(432)且该第四洞孔(433)与该第五洞孔(432)开口方向互相垂直;
所述第四洞孔(433)设置有通过螺洞旋拧方式配合调节的第二调节螺母(434),所述第五洞孔(432)设置有通过螺洞旋拧方式配合调节的第三调节螺母(431);
在该支撑台(8)且位于上述凹槽(84)底部设置有配合供电线接入并对上述加热装置组(2)进行加热的线管(11),所述线管(11)底部设置有第二洞孔(82);
在上述支撑台(8)和上述模拟炉(1)外设置有立体保护隔离箱(7),该隔离箱(7)至少一侧设置观察窗(6),在该隔离箱(7)的底部设置有排线孔(9),在该隔离箱(7)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撑脚(10),同时在该隔离箱的底面中心设置有与上述第二洞孔(82)相对应的第三洞孔(12);
上述加热装置组(2)通过供电线经所述线管(11)与设置在上述隔离箱(7)外部的加热控制器组(13)相连,该加热控制器组(13)与电源连接装置(14)相连接;
在使用方法上包括:
第一步,打开上述隔离箱(7)顶部并将上述模拟炉(1)、加热装置组(2)、支撑台(8)、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相应放置在该隔离箱(7)内,同时使得第二洞孔(82)与第三洞孔(12)对齐;
第二步,将供电线通过线管(11)与加热装置组(2)分别相连,并将供电线与设置在上述隔离箱(7)外部的加热控制器组(13)及电源连接装置(14)相应连接;
第三步,将测温光纤通过设置在上述隔离箱(7)上的排线孔(9)导入该隔离箱(7)内,并通过上述第一固定调节装置(3)将测温光纤环形缠绕并固定在上述模拟炉(1)外壁,进一步将多余测温光纤从该排线孔(9)导出;
第四步,将上述温度检测装置(5)的测温端顶住所需观测位置并由上述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及设置在该温度监测固定装置(4)上的第二固定调节装置(43)进行固定;
第五步,关闭上述隔离箱(7)顶部,对上述加热装置组(2)进行供电加热,当上述温度检测装置(5)温度显示温度达200℃时保持该加热功率;
第六步,调整上述加热装置组(2)中独立加热装置功率,使得该独立加热装置对应加热的模拟炉(1)外壁的温度检测点达到300℃时停止加热并保持该加热功率;
第七步,通过测温光纤检测系统进行温度测量,并观察所采用的的测温光纤在300℃下的测温定位效果,
当所采用的的测温光纤在300℃下不能有效测量时,更换不同类型测温光纤,并重复上述步骤;
当所采用的的测温光纤在300℃下正常工作提供有效测量时,观察固定在上述模拟炉(1)外壁的测温光纤的温度变化并计算不同温度所对应的位置;
第八步,停止对上述加热装置组(2)的加热,待上述温度检测装置(5)测得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打开上述隔离箱(7)顶部,标记上述模拟炉(1)外壁不同温度测试点位置所对应测温光纤位置,取出该测温光纤进一步分析处理;
第九步,调整测温光纤距离模拟炉(1)外壁距离,进一步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分析并进一步处理,探究测温光纤与模拟炉(1)外壁之间距离变化对测温及定位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炉(1)采用耐高温氮化硼材质一次成型方式形成,该模拟炉(1)内径不小于1米且该模拟炉内部隔成四个等分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组(2)中至少有两组加热装置是相互独立可调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台(8)采用陶瓷等热传导性较差材料一次性成型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5)采用基于热电偶类型的测温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箱(7)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且顶部可拆卸,与该隔离箱(7)匹配的观察窗(6)采用耐高温抗压透明玻璃材质。
CN201811242077.4A 2018-10-24 2018-10-24 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09211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2077.4A CN109211422B (zh) 2018-10-24 2018-10-24 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2077.4A CN109211422B (zh) 2018-10-24 2018-10-24 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1422A true CN109211422A (zh) 2019-01-15
CN109211422B CN109211422B (zh) 2020-07-28

Family

ID=64996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2077.4A Active CN109211422B (zh) 2018-10-24 2018-10-24 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142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1240A (zh) * 2019-01-23 2019-04-23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基于气化炉火灾视频图像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0542489A (zh) * 2019-07-31 2019-12-0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运用电热线模拟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的实验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1628A (zh) * 2010-11-04 2011-02-02 迈瑞尔实验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中小型绝热反应器
CN201841010U (zh) * 2010-11-04 2011-05-25 迈瑞尔实验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中小型绝热反应器
CN102288031A (zh) * 2011-07-21 2011-12-21 广东世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热模拟炉用带多路控温的马弗罐结构
CN102353763A (zh) * 2011-09-14 2012-02-1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测试煤炭自燃发火期小型模拟装置
CN103065523A (zh) * 2012-12-21 2013-04-24 清华大学 高温气冷堆温度及碳还原环境模拟装置
CN203904382U (zh) * 2014-05-29 2014-10-29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气基竖炉
CN104198855A (zh) * 2014-08-29 2014-12-10 国家电网公司 多因素相色管老化模拟实验方法
CN104959577A (zh) * 2015-04-09 2015-10-07 上海大学 模拟大铸锭缓冷条件下凝固组织生长的方法和熔铸实验装置
CN105241596A (zh) * 2015-09-23 2016-01-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热采井注气过程中套管热应力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383139A (zh) * 2016-08-31 2017-02-08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锅炉外墙散热损失模拟测试装置
CN108447573A (zh) * 2018-04-16 2018-08-2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核反应堆燃料棒熔化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1628A (zh) * 2010-11-04 2011-02-02 迈瑞尔实验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中小型绝热反应器
CN201841010U (zh) * 2010-11-04 2011-05-25 迈瑞尔实验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中小型绝热反应器
CN102288031A (zh) * 2011-07-21 2011-12-21 广东世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热模拟炉用带多路控温的马弗罐结构
CN102353763A (zh) * 2011-09-14 2012-02-1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测试煤炭自燃发火期小型模拟装置
CN103065523A (zh) * 2012-12-21 2013-04-24 清华大学 高温气冷堆温度及碳还原环境模拟装置
CN203904382U (zh) * 2014-05-29 2014-10-29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气基竖炉
CN104198855A (zh) * 2014-08-29 2014-12-10 国家电网公司 多因素相色管老化模拟实验方法
CN104959577A (zh) * 2015-04-09 2015-10-07 上海大学 模拟大铸锭缓冷条件下凝固组织生长的方法和熔铸实验装置
CN105241596A (zh) * 2015-09-23 2016-01-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热采井注气过程中套管热应力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383139A (zh) * 2016-08-31 2017-02-08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锅炉外墙散热损失模拟测试装置
CN108447573A (zh) * 2018-04-16 2018-08-2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核反应堆燃料棒熔化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计敏 等: "铝熔炼炉炉衬组合的优化模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1240A (zh) * 2019-01-23 2019-04-23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基于气化炉火灾视频图像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0542489A (zh) * 2019-07-31 2019-12-0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运用电热线模拟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的实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1422B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65021U (zh) 便携式温度校准仪
CN101343676B (zh) 高炉炉腔温度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422711B (zh) 一种变温样品台及热电性能测量方法
CN103913635B (zh) 一种高温条件下材料表面电阻率测试系统
CN105241576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高炉热风炉内衬侵蚀建模方法
CN109211422A (zh) 基于煤气化炉外壁温度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6840461A (zh) 一种变压器电抗器温度保护装置现场检测方法
CN103487349A (zh) 间歇式燃烧气体热量计
CN205333434U (zh) 电缆绝缘套热延伸试验仪
CN106770447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不同温度下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Zhou et al. Validity evaluation on temperature correction methods by thermocouples with different bead diameters and application of corrected temperature
CN109405999A (zh) 一种对煤气化炉外壁温度变化监测的模拟实验装置
CN203837834U (zh) 基于组合热电偶的高频响应总温传感器
CN206756728U (zh) 一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仪
CN103994825A (zh) 红外测温设备离线比对装置及其比对方法
EP1409987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prinkler water delivery requirement
CN107449864A (zh) 一种多场景电缆火灾烟气参数评测平台及评测方法
CN207408021U (zh) 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校验实验装置
CN210242400U (zh) 恒温式加热炉
CN201220947Y (zh) 高炉炉腔温度在线检测装置
CN103743434A (zh) 电热板校准方法
CN116242878A (zh) 热防护材料性能一体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5844234U (zh) 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燃烧实验台
CN207051225U (zh) 一种陶瓷纤维板导热系数测量装置
US4059007A (en) Convective air flow dynamic calorime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