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7488A - 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7488A
CN109197488A CN201810981695.4A CN201810981695A CN109197488A CN 109197488 A CN109197488 A CN 109197488A CN 201810981695 A CN201810981695 A CN 201810981695A CN 109197488 A CN109197488 A CN 109197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ree peony
mung bean
sowing
s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16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琦
赵逢涛
韩晨静
张宏宝
徐伟
张琮
孟伟
郝建梅
曹国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otton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otton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otton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otton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8109816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74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7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7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60Flowers; Ornamental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1+2和2+3模式。1+2模式即1行油用牡丹,2行绿豆。2+3模式即油用牡丹大小行种植,大行间作3行绿豆。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地在高温高热环境下,给2~3年生油用牡丹苗提供遮阴效果,避免日灼造成植株伤害,而且绿豆本身的固氮作用,也可为苗期油用牡丹提供丰富的氮素,促进苗期油用牡丹生长,保证农田高产高效。该方法解决了油用牡丹种植空白地闲置问题,充分发挥耕地利用率,实现单位面积油用牡丹和绿豆增产增收。本发明将木本油料植物与经济作物间作种植,并实现双丰收,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也提高了农作物之间综合生产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用牡丹是新兴的木本油料植物,不仅结籽能力强,而且含油量丰富,是一种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籽油的牡丹类型。牡丹籽油澄清透亮,颜色金黄,可以调节血脂和胆固醇代谢,具有消炎止痛、抗氧化的作用,是一种开发价值很高的天然植物油资源。近些年随着油用牡丹产业在全国的兴起,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已迅速发展到100多万亩,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旱薄地、荒山、林下均可种植油用牡丹。但常年纯作单一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且3年后植株才开花接籽有收成,1~3年生的小苗种植区多有闲置,单位面积增产增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绿豆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豆,富含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并具有美容功效和保健作用,因营养丰富,食材广泛,故有“食中佳品,济世长谷”之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油用牡丹种植空白地闲置问题,充分发挥耕地利用率,实现单位面积油用牡丹和绿豆增产增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作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保护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油用牡丹和绿豆的种植方法包括将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步骤。
上述方法中,所述间作套种的模式可为1+2模式或2+3模式。
所述1+2模式为等行距播种油用牡丹,每两行油用牡丹间等距离间种绿豆。
进一步的,所述间作套种的方法为等行距播种油用牡丹,每两行油用牡丹间等距离间种两行绿豆。即1行油用牡丹,2行绿豆,油用牡丹等行距种植,间作2行绿豆。
更进一步的,所述油用牡丹的播种行距为0.4-0.6m;优选为0.5m;
所述油用牡丹的播种株距为0.3-0.5m;优先为0.4m;
所述绿豆的播种株距为0.15-0.25m;优选为0.2m。
所述2+3模式为按照大小行距间隔播种油用牡丹,在大行距中等距离间种绿豆。
进一步的,所述间作套种的方法为依次按照小行距、大行距的顺序间隔播种油用牡丹,每个大行距中等距离间种绿豆。
具体可按照如下操作进行:依次按照小行距和大行距的顺序间隔播种油用牡丹,每个大行距中等距离间种三行绿豆。即油用牡丹大小行种植,大行间作3行绿豆。
更进一步的,
所述小行距为0.3-0.6m;优选为0.5m;
所述大行距为0.65-0.9m;优选为0.7m;
所述油用牡丹的播种株距为0.3-0.5m;优选为0.4m;
所述绿豆的播种株距为0.15-0.25m;优选为0.2m。
上述方法中,在入夏时节(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还包括对油用牡丹叶片喷施植物保护液的步骤。所述植物保护液的用量为每亩喷施800-1000L。
所述植物保护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硫酸锌母液、二乙胺四乙酸铁纳母液、硝酸钙母液、磷酸二氢铵母液、硫酸镁母液和硝酸钾母液混匀,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所述混合液与分散剂混匀,得到所述植物保护液。
进一步的,所述硫酸锌母液、所述二乙胺四乙酸铁纳母液、所述硝酸钙母液、所述磷酸二氢铵母液、所述硫酸镁母液、所述硝酸钾母液按照体积比为1:2:2:2:2:2的比例混匀;
所述分散剂按照体积分数为0.3%的比例加入所述混合液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硫酸锌母液、所述二乙胺四乙酸铁纳母液、所述硝酸钙母液、所述磷酸二氢铵母液、所述硫酸镁母液、所述硝酸钾母液浓度分别为0.29g/L、18g/L、295g/L、34g/L、123g/L、126g/L。各母液的溶剂均为水。
所述分散剂为有机硅分散剂,具体为农业用有机硅分散剂。所述农业用有机硅分散剂加入混合液后置于电磁搅拌器充分混匀。
上述方法中,所述油用牡丹和绿豆均可为常见品种。在本发明中,所述油用牡丹为2~3年生的油用牡丹苗木,具体品种为‘凤丹’;所述绿豆为生育期短(生育期为75天左右)的绿豆,具体品种为毛绿豆。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保护上述植物保护液。
上述植物保护液在使油用牡丹叶片避免高温日灼伤害或降低油用牡丹日灼病发病率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保护上述方法的新用途。
本发明保护上述方法在如下1)-4)中任一种中的应用;
1)促进油用牡丹生长;
2)降低油用牡丹日灼病发病率;
3)提高油用牡丹土壤中水解氮含量;
4)提高油用牡丹和/或绿豆产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两种模式:1+2模式和2+3模式。1+2模式即1行油用牡丹,2行绿豆,油用牡丹等行距种植,间作2行绿豆。2+3模式即油用牡丹大小行种植,大行间作3行绿豆。本发明的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地在高温高热环境下,给2~3年生油用牡丹苗提供遮阴效果,避免日灼造成植株伤害,而且绿豆本身的固氮作用,也可为苗期油用牡丹提供丰富的氮素,促进苗期油用牡丹生长,保证农田高产高效。该方法解决了油用牡丹种植空白地闲置问题,充分发挥耕地利用率,实现单位面积油用牡丹和绿豆增产增收。本发明将木本油料植物与经济作物间作种植并实现双丰收,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也提高了农作物之间综合生产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实施例1、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本实施例采用1+2模式间作套种油用牡丹和绿豆,具体步骤如下:
一、实验组
1、品种的选择
油用牡丹:2-3年生油用牡丹苗木,来源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品种名称为‘凤丹’;
绿豆:生育期短(生育期为75天左右)的毛绿豆,购自种子市场。
2、播种前土壤处理
为了使土壤较为疏松透气,便于播种和控制播种深度,播种前7天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40cm。
3、播种
(1)于2016年9月,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阳试验基地,移栽2-3年生油用牡丹苗木。播种株距为0.4m;播种行距为0.5m;播种深度为0.3m;播种密度为每亩3300株,共播种1亩。
(2)于2017年5月下旬,每两行油用牡丹间等距离间种两行绿豆。播种株距为0.2m;播种行距为0.17m;播种深度为0.10m;播种密度为每亩3800株。
4、田间管理
(1)播种前墒情差时要补水造墒,同时翻耕土壤除草;播种绿豆出苗7天内,定苗、补苗,大田干旱时适当补水,避免积水。
(2)入夏时节(5月下旬至六月下旬),为保护油用牡丹叶片避免高温日灼伤害,对油用牡丹叶片适当喷施植物保护液,每亩喷施900L。
植物保护液制备方法如下:在室内分别配置硫酸锌、二乙胺四乙酸铁纳、硝酸钙、磷酸二氢铵、硫酸镁、硝酸钾(化学纯试剂均购于山东博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母液(溶剂为水),使各母液浓度分别为0.29g/L、18g/L、295g/L、34g/L、123g/L、126g/L;然后将硫酸锌母液、二乙胺四乙酸铁纳母液、硝酸钙母液、磷酸二氢铵母液、硫酸镁母液、硝酸钾母液按照体积比为1:2:2:2:2:2的比例混匀,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按照体积分数为0.3%的比例加入农业用有机硅分散剂(购于山东凯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置于电磁搅拌器充分混匀后,即得到植物保护液。棕色瓶保存,即可使用。
二、对照组
以仅等行距种植油用牡丹(油用牡丹不与绿豆或其他任何作物间种)作为对照组。播种株距为0.4m;播种行距为0.5m;播种密度为每亩3300株,共播种1亩。
三、土壤中水解性氮含量检测
通过碱解扩散法,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土壤中水解性氮的含量。碱解扩散法具体步骤参照文献“国家林业局.LY/T 1229-2015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S].(中国标准出版社)”中的方法。
结果表明:对照组纯作油用牡丹土壤中水解氮含量为48.57mg/kg,实验组与绿豆间作后土壤中水解氮含量为81.94mg/kg,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土壤中水解氮含量显著提高。
四、绿豆产量
于2017年7月下旬收获绿豆,并统计产量。结果表明:每亩收获绿豆75kg。
五、牡丹日灼病发生率
于2017年6-7月分别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油用牡丹叶片的日灼病发生情况,并统计日灼病发生率。日灼病发病率计算公式如下:(叶片出现干枯的植株数/全部植株数)×100%。
结果表明:对照组叶片日灼病发生率为25%,实验组叶片日灼病发生率为8%。
实施例2、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本实施例采用2+3模式间作套种油用牡丹和绿豆,具体步骤如下:
一、实验组
1、品种的选择
油用牡丹:2-3年生油用牡丹苗木,来源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品种名称为‘凤丹’;
生育期短(生育期为75天左右)的毛绿豆,购自种子市场。
2、播种前土壤处理
为了使土壤较为疏松透气,便于播种和控制播种深度,播种前7天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40cm。
3、播种
(1)于2016年9月,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阳试验基地,移栽2-3年生油用牡丹苗木。播种株距为0.4m;播种行距为大小行间隔播种,大行间距为0.7m,小行间距为0.5m,即第一行与第二行间隔0.5m,第二行与第三行间距0.7m,第三行与第四行间距0.5m,第四行与第五行间距0.7m,依次类推;播种深度为0.3m;播种密度为每亩3000株,共播种1亩。
(2)于2017年5月下旬,在行距为0.7m的油用牡丹间等距离间种三行绿豆。播种株距为0.4m;播种行距为0.23m;播种深度为0.1m;播种密度为每亩4200株。
4、田间管理
播种前墒情差时要补水造墒,同时翻耕土壤除草;播种绿豆出苗7天内,定苗、补苗,大田干旱时适当补水,避免积水。
二、对照组
以仅等行距种植油用牡丹(油用牡丹不与绿豆或其他任何作物间种)作为对照组。播种株距为0.4m;播种行距为0.5m;播种密度为每亩3300株,共播种1亩。
三、土壤中水解性氮含量检测
通过碱解扩散法,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土壤中水解性氮的含量。碱解扩散法具体步骤参照文献“国家林业局.LY/T 1229-2015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S].(中国标准出版社)”中的方法。
结果表明:对照组纯作油用牡丹土壤中水解氮含量为46.58mg/kg,实验组与绿豆间作后土壤中水解氮含量为88.14mg/kg,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土壤中水解氮含量显著提高。
四、绿豆产量
于2017年7月下旬收获绿豆,并统计产量。结果表明:每亩收获绿豆92kg。
五、牡丹日灼病发生率
于2017年6-7月分别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油用牡丹叶片的日灼病发生情况,并统计日灼病发生率。日灼病发病率计算公式如下:(叶片出现干枯的植株数/全部植株数)×100%。
结果表明:对照组叶片日灼病发生率为23%,实验组叶片日灼病发生率为5%。
对比例、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种植方法
本实施例采用1+1模式间作套种油用牡丹和绿豆,具体步骤如下:
一、实验组
1、品种的选择
油用牡丹:2-3年生油用牡丹苗木,来源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品种名称为‘凤丹’;
生育期短(生育期为75天左右)的毛绿豆,购自种子市场。
2、播种前土壤处理
为了使土壤较为疏松透气,便于播种和控制播种深度,播种前7天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40cm。
3、播种
(1)于2016年9月,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阳试验基地,移栽2-3年生油用牡丹苗木。播种株距为0.4m;播种行距为0.5m;播种深度为0.3m;播种密度为每亩3300株,共播种1亩。
(2)于2017年5月下旬,每两行油用牡丹间等距离间种一行绿豆。播种株距为0.2m;播种行距为0.25m;播种深度为0.10m;播种密度为每亩2800株。
4、田间管理
播种前墒情差时要补水造墒,同时翻耕土壤除草;播种绿豆出苗7天内,定苗、补苗,大田干旱时适当补水,避免积水。
二、对照组
以仅等行距种植油用牡丹(油用牡丹不与绿豆或其他任何作物间种)作为对照组。播种株距为0.4m;播种行距为0.5m;播种密度为每亩3300株,共播种1亩。
三、土壤中水解性氮含量检测
通过碱解扩散法,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土壤中水解性氮的含量。碱解扩散法具体步骤参照文献“国家林业局.LY/T 1229-2015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S].(中国标准出版社)”中的方法。
结果表明:对照组纯作油用牡丹土壤中水解氮含量为46.55mg/kg,实验组与绿豆间作后土壤中水解氮含量为56.28mg/kg,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土壤中水解氮含量略有提高。
四、绿豆产量
于2017年7月下旬收获绿豆,并统计产量。结果表明:每亩收获绿豆40kg。
五、牡丹日灼病发生率
于2017年6-7月分别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油用牡丹叶片日灼病发生情况,并统计日灼病发生率。日灼病发病率计算公式如下:(叶片出现干枯的植株数/全部植株数)×100%。
结果表明:对照组叶片日灼病发生率为28%,实验组叶片日灼病发生率为15%。
综上所述,和1+1模式相比,采用1+2模式和2+3模式进行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每亩绿豆产量显著提高,油用牡丹日灼病发生率显著降低,土壤中水解氮含量显著提高。说明采用1+2模式和2+3模式进行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是一种高效高产的栽培模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案,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修改或者替换,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的种植方法,包括将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套种的方法为等行距播种油用牡丹,每两行油用牡丹间等距离间种绿豆;
或,所述间作套种的方法为等行距播种油用牡丹,每两行油用牡丹间等距离间种两行绿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用牡丹的播种行距为0.4-0.6m;
所述油用牡丹的播种株距为0.3-0.5m;
所述绿豆的播种株距为0.15-0.25m。
或,
所述油用牡丹的播种行距为0.5m;
所述油用牡丹的播种株距为0.4m;
所述绿豆的播种株距为0.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套种的方法为按照大小行距间隔播种油用牡丹,在大行距中等距离间种绿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套种的方法为依次按照小行距、大行距的顺序间隔播种油用牡丹,每个大行距中等距离间种绿豆;
或,所述间作套种的方法为依次按照小行距和大行距的顺序间隔播种油用牡丹,每个大行距中等距离间种三行绿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行距为0.3-0.6m;
所述大行距为0.65-0.9m;
所述油用牡丹的播种株距为0.3-0.5m;
所述绿豆的播种株距为0.15-0.25m;
或,
所述小行距为0.5m;
所述大行距为0.7m;
所述油用牡丹的播种株距为0.4m;
所述绿豆的播种株距为0.2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入夏时节还包括对油用牡丹叶片喷施植物保护液的步骤;
或,所述植物保护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硫酸锌母液、二乙胺四乙酸铁纳母液、硝酸钙母液、磷酸二氢铵母液、硫酸镁母液和硝酸钾母液混匀,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所述混合液与分散剂混匀,得到所述植物保护液;
或,所述硫酸锌母液、所述二乙胺四乙酸铁纳母液、所述硝酸钙母液、所述磷酸二氢铵母液、所述硫酸镁母液、所述硝酸钾母液按照体积比为1:2:2:2:2:2的比例混匀;
或,所述分散剂为有机硅分散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用牡丹为2-3年生油用牡丹苗木,具体品种为‘凤丹’;
所述绿豆为生育期短的绿豆,具体品种为毛绿豆。
9.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植物保护液;
或,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植物保护液在使油用牡丹叶片避免高温日灼伤害中的应用;
或,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植物保护液在降低油用牡丹日灼病发病率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在如下1)-4)中任一种中的应用;
1)促进油用牡丹生长;
2)降低油用牡丹日灼病发病率;
3)提高油用牡丹土壤中水解氮含量;
4)提高油用牡丹和/或绿豆产量。
CN201810981695.4A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Pending CN1091974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1695.4A CN109197488A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1695.4A CN109197488A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7488A true CN109197488A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89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1695.4A Pending CN109197488A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74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8025A (zh) * 2019-08-13 2019-10-18 安徽省大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速生紫薇-芍药-绿豆间作种植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6357A (zh) * 2016-09-19 2017-02-15 唐山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平茬后通过施辅助叶面肥促进凤丹牡丹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7673822A (zh) * 2017-09-28 2018-02-09 武汉嘉木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延长油用牡丹绿色期的生物制剂
CN107926417A (zh) * 2017-10-26 2018-04-20 恩施硒都博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凤丹油用牡丹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7960296A (zh) * 2017-11-22 2018-04-27 绵阳市涪城区三木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油牡丹套种大蒜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6357A (zh) * 2016-09-19 2017-02-15 唐山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平茬后通过施辅助叶面肥促进凤丹牡丹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7673822A (zh) * 2017-09-28 2018-02-09 武汉嘉木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延长油用牡丹绿色期的生物制剂
CN107926417A (zh) * 2017-10-26 2018-04-20 恩施硒都博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凤丹油用牡丹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7960296A (zh) * 2017-11-22 2018-04-27 绵阳市涪城区三木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油牡丹套种大蒜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忠冉,谷欣,李先喜,王继峰: "王忠冉,谷欣,李先喜,王继峰;油用牡丹间作套种技术,山东林业科技,第43卷第4期,第87-89页,2013年8月15日", 《油用牡丹间作套种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8025A (zh) * 2019-08-13 2019-10-18 安徽省大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速生紫薇-芍药-绿豆间作种植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7940B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牧草建植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2838419B (zh) 一种葡萄专用有机无机混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70617A (zh) 一种双季稻区免耕混播紫云英和肥田萝卜翻压还田培肥地力的方法
CN103875491A (zh) 一种有机香米种植方法
CN103274826A (zh) 一种防治兰花炭疽病的复合微生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7826A (zh) 玉米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2160511B (zh) 单季稻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
CN102257916B (zh) 一种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栽培方法
CN103848695B (zh) 一种茶叶增产杀虫降解农残专用液体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8423B (zh) 春玉米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的方法
CN109197488A (zh) 一种油用牡丹和绿豆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CN106212174A (zh) 一种提高美香桃品质的方法
CN112544361A (zh) 一种火龙果园的水肥管理方法
CN110063112A (zh) 一种大棚西瓜重茬种植优质高产施肥方法
CN108934845A (zh) 一种燕麦的种植方法
CN102515878A (zh) 一种棉花缓释肥及其施用方法
CN111528020A (zh) 一种马铃薯枯萎病绿色防控方法
CN108739200A (zh) 一种富硒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9089707A (zh) 一种油用牡丹与鲜食玉米一年两熟的高效种植方法
CN109247110A (zh) 一种牧草式低酚棉的种植刈割方法
CN110140595A (zh) 一种地锦草的种植方法
CN106747891A (zh) 一种减轻青椒落花落果的方法
CN109429952A (zh) 一种水稻早穗抑制剂及其应用
CN109076862A (zh) 一种火焰树截干繁殖的后期培育方法
CN108283116A (zh) 一种富硒巨胚稻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