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6808A - 调度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度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6808A
CN109196808A CN201780029303.8A CN201780029303A CN109196808A CN 109196808 A CN109196808 A CN 109196808A CN 201780029303 A CN201780029303 A CN 201780029303A CN 109196808 A CN109196808 A CN 109196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tti
stti
spdsch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93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6808B (zh
Inventor
文盛铉
金哲淳
金志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387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24970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filed Critical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Publication of CN109196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6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6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6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一个载波内,基站在比第一TTI更长的第二TTI时间段内以第一TTI为单元预留用于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的第一资源区域,并且在第一资源区域中调度将在第一TTI的基础上发送的第一数据信道。

Description

调度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度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支持根据标准的帧结构。例如,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支持三种帧结构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适用于频分双工(FDD)的帧结构类型1,第二种类型是适用于时分双工(TDD)的帧结构类型2,最后一种类型是用于在免许可频带中的传输的帧结构类型3。
在帧结构类型1中,一个无线电帧具有10ms的长度并且包括10个子帧。一个子帧包括两个长度为0.5ms的时隙。一个时隙包括用于正常循环前缀(CP)的七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或用于扩展CP的六个OFDM符号。与类型1不同,帧结构类型2的无线电帧包括由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构成的10个子帧。
在诸如LTE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时间间隔(TTI)被定义为基本时间单元,在该基本时间单元期间通过物理层信号发送经过编码的数据包。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需要支持具有各种要求的业务。例如,可能要求无线通信系统同时支持需要高传输速度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需要短传输延迟的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业务。满足不同要求的TTI长度可具有不同的值。例如,用于满足URLLC业务的短传输延迟的TTI可被设置为比用于满足eMBB业务的高传输速率的TTI更短。因此,无线通信系统需要支持在一个载波内具有不同长度的TTI单元的传输,以便有效地支持具有各种要求的业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支持在一个载波内具有不同长度的TTI单元的传输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的调度方法。所述调度方法包括:在一个载波内的第二传输时间间隔(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预留用于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的第一资源区域,第二TTI比第一TTI更长,并且在第一资源区域上调度用于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的第一数据信道。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在所述载波内的第二TTI间隔内的除第一资源区域之外的区域上调度用于基于第二TTI的传输的第二数据信道。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预留第二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划分的多个资源区域中的第一资源区域,并且将指示所述多个资源区域中的第一资源区域的信息发送到终端。
指示资源区域的信息可通过第二TTI间隔内的控制区域被发送。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资源区域上调度用于被调度为基于第二TTI的传输的第二数据信道的附加数据。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通过控制区域发送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用于所述附加数据的传输的信息。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通过物理层信令将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时间区域的信息发送到终端,并且通过更高层信令将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频率区域的信息发送到终端。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通过物理层信令和更高层信令的组合将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信息发送到终端。
调度第一数据信道的步骤可包括:在第一资源区域上半持久地调度第一数据信道。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当另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载波在所述载波内共存时,指示终端将预定数量的子载波的偏移应用于第一资源区域。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当另一RAT载波在所述载波内共存时,在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所述另一RAT载波周围分配保护频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调度方法。所述调度方法可包括:从基站接收将基于第一资源区域上的第一TTI发送的第一数据信道的调度,其中,第一资源区域被预留用于在一个载波内的第二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的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第二TTI比第一TTI更长,并且接收或发送在第一资源区域上的第一数据信道。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接收在所述载波内的第二TTI间隔内的除第一资源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将基于第二TTI发送的第二数据信道的调度。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从基站接收指示第二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划分的多个资源区域中的第一资源区域的信息。
指示资源区域的信息可通过第二TTI间隔内的控制区域被发送。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接收用于被调度为基于第二TTI的传输的第二数据信道的附加数据的调度,该附加数据在第一资源区域上被调度。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通过控制区域接收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用于所述附加数据的传输的信息。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通过物理层信令从基站接收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时间区域的信息,并且通过更高层信令从基站接收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频率区域的信息。
调度方法还可包括通过物理层信令和更高层信令的组合从基站接收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的调度设备。处理器在一个载波内的第二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预留用于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的第一资源区域,第二TTI比第一TTI更长,并且在资源区域上调度用于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的数据信道。收发器发送或接收在资源区域上的数据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的调度设备。处理器从基站接收将基于第一资源区域上的第一TTI发送的第一数据信道的调度,其中,第一资源区域被预留用于在一个载波内的第二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的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第二TTI比第一TTI更长。收发器接收或发送在第一资源区域上的第一数据信道。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支持在一个载波内具有不同长度的TTI单元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3、图4和图5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用于nPDSCH和sPDSCH共存的FDM方案。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用于nPDSCH和sPDSCH的共存的资源重叠方案。
图7示出了在nTTI间隔中sPDSCH不与nPDSCH的资源区域重叠的情况。
图8示出了当在nTTI间隔中sPDSCH与nPDSCH的资源区域重叠时的穿孔方案。
图9示出了在nTTI间隔中sPDSCH与nPDSCH的资源区域重叠时的速率匹配方案。
图10、图11、图12和图13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具有不同长度的sTTI传输的共存方案。
图14和图15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sTTI资源预留方法。
图16示出了不使用sTTI资源预留的情况的传输示例。
图17示出了使用sTTI资源预留的情况的传输示例。
图18和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单nTTI调度。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多nTTI调度。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组合单nTTI调度和多nTTI调度的调度。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将多时隙调度用于nTTI传输并且将单时隙调度用于sTTI传输的情况。
图23、图24、图25和图26各自示出使用sTTI资源预留的传输示例。
图27和图28各自示出了下行链路中的NR PRB和LTE NB-IoT载波的频率轴关系。
图29和图30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用于nPDCCH和sPDCCH的共存的FDM方案。
图31和图32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用于sPDCCH和PDSCH的共存的资源重叠方案。
图33、图34、图35和图36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sPDCCH和nPDCCH的共存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简单地通过说明的方式仅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所有这些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贯穿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说明书中,术语“终端”可表示用户装备(UE)、移动站(MS)、移动终端(MT)、高级移动站(AMS)、高可靠性移动站(HR-MS)、用户站(SS)、便携式用户站(PSS)、接入终端(AT)、机器类型通信装置(MTC装置)等,或者可包括其全部或一些功能。
此外,术语“基站”(BS)可表示节点B、演进节点B(eNB)、gNB、高级基站(ABS)、高可靠性基站(HR-BS)、接入点(AP)、无线电接入站(RAS)、基站收发信台(BTS)、移动多跳中继(MMR)BS、用作BS的中继站(RS)、用作BS的中继节点(RN)、用作BS的高级中继站(ARS)用作BS的高可靠性中继站(HR-RS)、小型BS[例如,毫微微BS、家庭节点B(HNB)、家庭eNB(HeNB)、微微BS、宏BS、微BS]等,或者可包括其全部或一些功能。
除非使用诸如“一个”或“单个”的明确术语,否则以单数形式描述的术语可被解释为单数或复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适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无线通信系统可应用于基于当前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或5G的无线通信网络或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3GPP正在开发满足IMT-2020要求的新的基于RAT的5G标准,并且这种新的RAT被称为NR(新无线电)。为方便起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基于NR的无线通信系统。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与诸如码分多址(CDMA)的现有3GPP系统或LTE系统相比,NR的不同特征之一是NR利用宽范围的频带来增加传输容量。讨论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滤波OFDM、广义频分复用(GFDM)和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作为NR的候选波形技术。为方便起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基于循环前缀的OFDM(CP-OFDM)。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使用各种波形技术。另一方面,CP-OFDM技术可包括加窗和/或滤波的CP-OFDM或扩频OFDM(例如,DFT扩展的OFDM)技术。
表1示出了用于NR系统的OFDM系统参数配置的示例。NR系统的频带(例如,700MHz至100GHz的频带)可被分类为低频带(例如,低于6GHz)、高频带(例如,3GHz至40GHz)和超高频带(例如,30GHz至100GHz),并且可将不同的OFDM参数应用于频带。OFDM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CP长度和OFDM符号长度,并且还可包括系统带宽、采样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等。确定OFDM的子载波间隔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在接收器侧经历的载波频率偏移(CFO)。由于多普勒效应和相位漂移,CFO具有CFO与工作频率成正比增加的特性。因此,子载波间隔应该与工作频率成正比地增加,以防止由CFO引起的性能下降。然而,如果子载波间隔太大,则CP开销增加。因此,考虑到每个频带的信道和RF特性,应将子载波间隔定义为适当的值。表1中示出的参数集A、B和C的子载波间隔分别为16.875kHz、67.5kHz和270kHz,并且参数集A、B和C的子载波间隔被配置为与目标工作频率成正比并且大约是另一个子载波间隔的4倍。表2示出了LTE单播的参数配置,也就是说,通过使15kHz的子载波间隔作为基本参数配置并且分别将子载波间隔增加2倍、4倍、8倍、16倍和32倍来配置六个OFDM参数配置的示例。
表1
集A 集B 集C
载波频率 低频(-6GHz) 高频(3-40GHz) 超高频(30-100GHz)
子载波间隔 16.875kHz 67.5kHz 270kHz
CP开销 5.2% 5.2% 5.2%
每1毫秒的OFDM符号数 16 64 256
表2
集A 集B 集C 集D 集E 集F
子载波频率 15kHz 30kHz 60kHz 120kHz 240kHz 480kHz
CP开销 6.7% 6.7% 6.7% 6.7% 6.7% 6.7%
每1毫秒的OFDM符号数 14 28 56 112 224 448
一个参数配置可基本上用于一个小区或载波,并且可用于一个载波内的特定时频资源。异构参数配置可用于不同的工作频带,并且可用于支持相同频带和/或相同载波中的不同类型的服务。作为后者的示例,表2的集A可用于低于6GHz的带中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服务,并且集B或C可用于低于6GHz的带中的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服务。为了支持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或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可使用具有比基本参数配置更窄的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配置。为此,当基本参数配置的子载波间隔是15kHz时,可考虑7.5kHz或3.75kHz的子载波间隔。
对于需要高传输速率的eMBB,NR请求的用户面延迟是4ms,对于需要短传输延迟的URLLC,是0.5ms。用户面延迟是成功发送IP(互联网协议)包所需的单向传输延迟。用户面延迟基于从基站的一个节点中的无线协议的第2/3层中的SDU(服务数据单元)入口到另一个节点中的无线协议的第2/3层中的SDU出口的终端的路径。
在设计支持eMBB和URLLC的帧结构时,重要的是定义满足这样的延迟要求的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TTI表示基本时间单元,在该基本时间单元期间通过物理层信号发送编码数据包。对于给定的TTI长度,可粗略估计用户面延迟。例如,当基站和终端的发送或接收信号处理延迟被计算为1.5TTI时,分别地,帧对齐的平均延迟被计算为0.5TTI,无线传输延迟被计算为1TTI,并且重传的平均延迟被计算为0.8TTI,总用户面延迟为5.3TTI。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假设发送/接收信号处理以及基站和终端中的重传所需的延迟与TTI长度成正比,但是一些组件(例如,FFT/IFFT和MIMO发送/接收操作)可能不与TTI长度成正比,并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根据上述标准,1ms、0.5ms、0.25ms、0.125ms和0.0625ms的TTI长度的用户面延迟分别为5.3ms、2.65ms、1.325ms、0.6625ms和0.33125ms。在TTI长度候选中,满足4ms(即eMBB要求)的最长TTI长度(L_eMBB)是0.5ms,并且满足0.5ms(即URLLC要求)的最长TTI长度(L_URLLC)是0.0625ms。然而,如果与该示例相比用户面延迟可被缩短,则eMBB的TTI长度(L_eMBB)可长达1ms。
表3示出了表1中举例说明的OFDM参数集的时隙长度和TTI长度的示例。假设时隙长度总是固定为16个OFDM符号,而与参数配置无关。因此,参数配置集A、B和C的时隙长度分别为1ms、0.25ms和0.0625ms。如果时隙长度被定义为L_S,则eMBB和URLLC的TTI长度可分别被定义为例如min(L_eMBB,L_S)和min(L_URLLC,L_S)。在表3的示例中假设L_eMBB是1ms并且L_URLLC是0.0625ms。根据以上定义,对于参数配置集A,由于时隙长度L_S是1ms,所以eMBB的TTI长度L_eMBB是min(1ms,1ms)=1ms,并且URLLC的TTI长度L_URLLC是min(0.0625ms,1ms)=0.0625ms。对于参数配置集C,由于时隙长度L_S是0.0625ms,所以eMBB的TTI长度L_eMBB是min(1ms,0.0625ms)=0.0625ms,并且URLLC的TTI长度L_URLLC是min(0.0625ms,0.0625ms)=0.0625ms。定义TTI长度的方案可被应用于除eMBB和URLLC传输之外的情况(例如,mMTC传输)。
表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时隙和子时隙被用作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调度的最小时间单元。时隙可用作比子时隙更长的时间单元。对于给定的参数配置,时隙可由比子时隙更多数量的OFDM符号组成。例如,时隙可由14个OFDM符号组成,并且子时隙可以是更少数量的OFDM符号(例如,两个OFDM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子载波间隔是15kHz,时隙与1ms相应,子时隙与1/7ms相应。考虑到针对免许可频带的通信,可定义子时隙,使得子时隙长度是可缩放的或者子时隙的起始点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构成时隙的所有OFDM符号)。基于时隙的调度可被定义为RRC(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中的终端的默认方案,并且基于子时隙的调度可被定义为可仅适用于配置有基于调度的子时隙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聚合多个时隙或多个子时隙的调度方法。该方法被称为多时隙或多子时隙调度。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时隙或多个子时隙可以是时间上连续的或不连续的,但是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假设使用时间上连续的示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定义了两种类型的TTI。一种是正常TTI(以下称为“nTTI”),另一种是短TTI(以下称为“sTTI”)。sTTI比nTTI更短。在一些实施例中,nTTI和sTTI可用于具有不同要求的传输。例如,nTTI和sTTI可分别用于eMBB和URLLC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相同的子载波间隔用于nTTI和sTTI时,时隙和子时隙可分别被用作nTTI和sTTI(下文中称为“使用示例1”)。对于nTTI和sTTI使用相同的CP开销值可能是有效的。表3中示出的示例可与该示例相应。例如,在16.875kHz的子载波间隔中,当时隙和子时隙分别由16个OFDM符号和一个OFDM符号组成时,nTTI和sTTI的长度分别为1ms和0.0625ms。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时隙调度可用于nTTI和sTTI。例如,nTTI可包括多个时隙,并且sTTI可包括一个时隙。多时隙调度用于nTTI传输,并且单时隙调度可用于sTTI传输(下文中称为“使用示例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可用于nTTI和sTTI。例如,15kHz和60kHz的子载波间隔可分别用于nTTI和sTTI。在这种情况下,nTTI和sTTI可由时隙组成(以下称为“使用示例3”)。假设在上述示例中时隙包括14个OFDM符号,由于子载波间隔的差异,nTTI和sTTI的长度分别为1ms和0.25ms。假设一个时隙包含7个OFDM符号,TTI的长度减半。可将相同的CP开销率应用于nTTI和sTTI,或者可将不同的CP开销率应用于nTTI和sTTI。例如,可将LTE正常CP开销应用于nTTI,并且可将LTE扩展CP开销应用于sTTI。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nTTI和sTTI在一个载波内共存,以同时有效地支持具有各种要求(例如,eMBB和URLLC)的业务。也就是说,基于nTTI的传输和基于sTTI的传输共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载波可以以与LTE系统中相同的含义被使用。载波还可支持多重参数配置或支持比LTE更宽的系统带宽。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同时设置在一个载波内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sTTI。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一个载波内的共存,无论sTTI长度如何,nTTI长度可以是sTTI长度的整数倍。
根据终端能力,可能存在仅支持使用示例1至3中的一部分的终端。例如,支持时隙但不支持子时隙的终端不能使用使用示例1进行URLLC传输。使用示例3的使用可限于仅支持特定参数配置的终端。当从一个终端的角度不允许同时调度多个下行链路包或多个上行链路包时,可在不同的时间资源上调度nTTI和sTTI。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下行链路物理数据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数据信道分别被称为如LTE系统中的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下行链路物理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控制信道分别被称为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基于nTTI的PDSCH和基于nTTI的PUSCH分别被称为nPDSCH和nPUSCH。基于sTTI的PDSCH和基于sTTI的PUSCH分别被称为sPDSCH和sPUSCH。基于nTTI的PDCCH和基于nTTI的PUCCH分别被称为nPDCCH和nPUCCH。基于sTTI的PDCCH和基于sTTI的PDCCH分别被称为sPDCCH和sPUCCH。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配置nTTI和sTTI的方法,可能无法彼此区分nPDSCH和sPDSCH,并且可能无法彼此区分nPDCCH和sPDCCH。例如,当使用使用示例2或3配置nTTI和sTTI时,由于配置nTTI和sTTI两者的两个基本单元都是时隙,因此相同的数据信道可用于nPDSCH和sPDSCH,并且相同的控制信道可用于nPDCCH和sPDCCH。这在上行链路信道的情况下是相同的。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或接收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参照图1,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100和多个终端200。
基站100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和指示通过其发送相应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资源区域的控制信道。终端200接收控制信道以识别资源区域,接收相应资源区域上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并对由基站100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终端20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并且基站100接收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并且对由终端200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基于从基站100接收的控制信道识别通过其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信道的资源区域。
基站100包括处理器110和收发器,并且收发器包括发送器120和接收器130。处理器110、发送器120和接收器130中的每一个可由物理硬件形成。发送器120和接收器130可由一个硬件(例如,芯片)形成。处理器110、发送器120和接收器130的全部可由一个硬件(例如,芯片)形成。
处理器110实现更高层111和物理层112,并且可执行基站100的操作以及发送器120和接收器130的控制操作所需的命令。发送器120通过天线将从物理层112传送的信号发送到终端200,接收器130通过天线从终端200接收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物理层112。发送器120和接收器130可与其他基站100交换信号。
类似地,终端200包括处理器210和收发器,并且收发器包括发送器220和接收器230。处理器210、发送器220或接收器230中的每一个可各自由物理硬件形成。发送器220和接收器230可由一个硬件(例如,芯片)形成。处理器210、发送器220和接收器230的全部可由一个硬件(例如,芯片)形成。
处理器210实现更高层211和物理层212,并且可执行终端200的操作以及发送器220和接收器230的控制操作所需的命令。发送器220通过天线将从物理层212传送的信号发送到基站100,接收器230通过天线从终端100接收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物理层212。发送器220和接收器230可与其他终端200交换信号。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2,基站在一个载波内设置用于nTTI传输的nTTI资源区域和用于sTTI传输的sTTI资源区域(S210,S220)。为了使nTTI传输和sTTI传输在一个载波内共存,基站可按照时分复用(TDM)方案、频分复用(FDM)方案或资源重叠方案设置用于nTTI传输的资源区域和用于sTTI传输的资源区域。
基站在nTTI资源区域中调度将要发送的基于nTTI的数据信道(S230),并且在sTTI资源区域中调度将要发送的基于sTTI的数据信道(S240)。
可以以图2中所示的顺序执行步骤S210至S240,并且可同时或以不同的顺序执行至少一些步骤。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一个载波内共存nTTI传输和sTTI传输的方法。在下文中,为了方便起见,描述了下行链路nTTI传输(例如,nPDSCH)和下行链路sTTI传输(例如,sPDSCH)作为示例。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上行链路nTTI传输和上行链路sTTI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nPDSCH和sPDSCH占用不同时隙的TDM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时隙的单元可以是nTTI或sTTI。在下文中,时隙的单元是nTTI的TDM方案被称为“基于nTTI的TDM方案”,并且时隙的单元是sTTI的TDM系统被称为“基于sTTI的TDM方案”。TDM方案具有可在宽的带宽中调度nPDSCH和sPDSCH的优点,但是基于nTTI的TDM方案具有可能增加传输延迟的缺点。具体地,如果存在大量nTTI业务并且nTTI长度与sTTI长度大不相同,则sPDSCH传输延迟可能大大增加,使得可能难以满足延迟要求。
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nPDSCH和sPDSCH的共存的FDM方案。
图3、图4和图5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用于nPDSCH和sPDSCH的共存的FDM方案。
参照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nPDSCH和sPDSCH占用不同频率资源的FDM方案。例如,可通过一个载波内的不同子带发送nPDSCH和sPDSCH。换句话说,与用于nPDSCH传输的资源区域(下文中称为“nPDSCH资源区域”)相应的子带可不同于与用于sPDSCH传输的资源区域(下文中称为“sPDSCH资源区域”)相应的子带。基站可将sPDSCH资源区域设置到终端。终端可期望在由基站设置的资源区域的频带中调度sPDSCH,并且在其他频带中调度nPDSCH。可选地,基站可将nPDSCH资源区域设置到终端。然后,终端可期望在由基站设置的频率资源区域中调度nPDSCH,并且在其他频带中调度sPDSCH。可选地,基站可将sPDSCH资源区域和nPDSCH资源区域都设置到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将一组相邻子载波,也就是说,一组连续子载波设置为sPDSCH资源区域。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获得频率分集增益,可将一组不连续子载波或不连续资源块设置为sPDSCH资源区域,并且可在不连续频率资源区域中调度sPDSCH,如图4所示。资源块可以是频率轴上的一组连续子载波。在这种情况下,可在整个系统带宽上设置sPDSCH资源区域,以便使频率分集增益最大化。例如,假设用于配置sPDSCH资源区域的最小单元是子带,则可将子带定义为一组选择性频率资源块。具体地,如果当载波被划分为S个子带时资源块索引被定义为k(k=0、1、2......),则可将子带s(s=0、1...S-1)定义为满足mod(k,S)=s的一组资源块k。这里,mod(a,b)是返回通过将“a”除以“b”而获得的余数的操作。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sPDSCH资源区域可以是时间固定的,或者可以是时变的。时变FDM方案可以是将参照图3或图4描述的FDM方案与TDM方案组合的方案。在图5中示出将参照图3描述的FDM方案与TDM方案组合的方案。
参照图5,sPDSCH资源区域可随时间分配给不同的频率资源。基站可将sPDSCH资源区域用信号通知给终端。可选地,可在基站和终端之间预先定义sPDSCH资源区域的频率轴跳跃模式,基站可将跳跃模式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式用信号通知给终端。
由于参照图3至图5描述的FDM方案提前预留sPDSCH资源区域,所以当sTTI业务少且偶尔发生时,sPDSCH资源区域的利用效率可能会恶化。此外,当sTTI子带的带宽不够宽时,会限制一个sPDSCH可具有的最大资源元素的数量,从而可能难以执行可靠的传输。
接下来,参照图6至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nPDSCH和sPDSCH的共存的资源重叠方案。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用于nPDSCH和sPDSCH的共存的资源重叠方案。
参照图6,在又一实施例中,可使用nPDSCH资源区域和sPDSCH资源区域可彼此重叠的资源重叠方案。资源重叠方案是允许稍后将要调度sPDSCH资源区域入侵调度的nPDSCH资源区域的方案。图6示出了调度的nPDSCH资源区域与两个sPDSCH资源区域重叠的情况。sPDSCH可入侵调度nPDSCH的整个资源,或者可仅入侵频率资源的一部分。
这样,资源重叠方案不需要通过TDM方案或FDM方案预先区分nPDSCH资源区域和sPDSCH资源区域,并且可整合并使用nTTI和sTTI的资源。因此,与FDM方案相比,可有效地使用资源。此外,由于无论是否提前调度nPDSCH都可通过使用宽的带宽来发送sPDSCH,因此可支持可靠的sTTI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基站在调度nPDSCH时知道用于在nTTI间隔内调度sPDSCH的信息,则基站可在除了将在其上调度sPDSCH的资源区域之外的其余资源区域上调度nPDSCH。在图6中,如果在调度nPDSCH时已知与nPDSCH资源区域重叠的两个sPDSCH的调度信息,则nPDSCH可与除sPDSCH资源区域之外的其余资源元素进行速率匹配。
然而,在调度nPDSCH时,基站可能不知道用于在nTTI间隔内调度sPDSCH的信息。例如,在nPDSCH传输期间可能发生下行链路URLLC业务或者对sTTI间隔中的传输的HARQ ACK/NACK反馈。这样,当稍后将要调度的sPDSCH入侵调度的nPDSCH的资源区域时,可将穿孔、速率匹配和叠加传输方案用于nPDSCH传输。在下文中,参照图7至图9描述这样的实施例。
图7示出了在nTTI间隔中sPDSCH不与nPDSCH的资源区域重叠的情况,图8示出了当在nTTI间隔中sPDSCH与nPDSCH的资源区域重叠时的穿孔方案,图9示出了当在nTTI间隔中sPDSCH与nPDSCH的资源区域重叠时的速率匹配方案。
图7至图9示出了被分配了nPDSCH的nTTI包括8个OFDM符号并且nPDSCH被编码为三个代码块CB1、CB2和CB3的示例。然而,每个nTTI的OFDM符号的数量和每个nTTI的代码块的数量不限于此。代码块是应用信道编码的编码或解码的单元。当将要通过一个TTI发送的数据(也就是说,传输块)的大小大时,通过将传输块划分为多个代码块CB1、CB2和CB3来执行编码和解码,使得信道编码实现复杂性可降低。
当sPDSCH与nPDSCH的资源区域不重叠时,三个代码块CB1、CB2和CB3,例如,可如图7所示在nPDSCH资源区域中连续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当sPDSCH与nPDSCH资源区域重叠时,可使用穿孔方案。图8示出了sPDSCH与第三OFDM符号中的调度nPDSCH的代码块CB1和CB2的整个区域重叠并且sPDSCH与第七OFDM符号中的调度nPDSCH的代码块CB3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示例。在穿孔方案中,原始调度的nPDSCH数据可不在由sPDSCH入侵的资源区域上被发送,并且可在未被改变的未被入侵的资源区域上被发送。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当sPDSCH与nPDSCH的资源区域重叠时,可使用速率匹配方案。在速率匹配方案中,在由sPDSCH入侵的资源区域上的原始调度的nPDSCH数据(即,分配给第三OFDM符号的代码块CB1和CB2的一部分以及分配给第七OFDM符号的代码块CB3的一部分)可通过其余的未被入侵资源区域被发送。因此,可改变其余的未被入侵的资源区域的资源映射。例如,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可通过第四OFDM符号发送在第三OFDM符号上调度的nPDSCH数据。在第三OFDM符号之后调度的nPDSCH数据可在时间轴上被顺序地推回,并且被重映射并从第五OFDM符号被发送。此外,在第七OFDM符号上调度的nPDSCH数据可在时间轴上被推回并且通过第八OFDM符号被发送或不被发送。
在穿孔方案中,由于未被sPDSCH入侵的其余资源区域的资源映射未被改变,所以即使nPDSCH被调度到的终端不知道资源区域被sPDSCH入侵,也可预期一定水平的nPDSCH接收性能。然而,在速率匹配方案中,由于未被sPDSCH入侵的其余资源区域的资源映射可被改变,所以当nPDSCH被调度到的终端知道资源区域被sPDSCH入侵时,也可预期一定水平的nPDSCH接收性能。即使在穿孔方案中,如果终端知道资源区域被sPDSCH入侵,也可改善nPDSCH接收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可通过sPDCCH向nPDSCH被调度到的终端通知关于被sPDSCH入侵的资源区域的信息。终端可通过对sPDCCH进行解码来接收控制信息,从而得知关于被sPDSCH入侵的资源区域的信息。可选地,终端可感测sPDCCH的能量,从而得知sPDSCH是否在发送sPDCCH的sTTI间隔中被调度。也就是说,当在sTTI间隔中检测到sPDCCH的能量时,终端可得知sPDSCH在sTTI间隔中被调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sPDSCH与nPDSCH的资源区域重叠时,可使用叠加传输方案。叠加传输方案是通过在nPDSCH和sPDSCH重叠的资源区域上叠加PDSCH和sPDSCH数据来发送nPDSCH数据和sPDSCH数据两者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分层调制方案应用于nPDSCH和sPDSCH传输,以用于nPDSCH和sPDSCH的叠加。分层调制方案也称为非正交多址(NOMA)。在叠加传输方案中,即使nPDSCH被调度到的终端不知道关于sPDSCH叠加的信息,终端也可相对较少地受影响以接收nPDSCH。然而,当nPDSCH和sPDSCH的最佳波束成形或预编码不同时,由于nPDSCH和sPDSCH的叠加传输,性能可能恶化。
图10和图11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具有不同长度的sTTI传输的共存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sTTI或多个相应的sPDSCH可在一个载波内共存。在下文中,在具有不同长度的两个sTTI中,具有较短长度的sTTI被称为sTTI-1,具有较长长度的sTTI被称为sTTI-2。与sTTI-1相应的sPDSCH和与sTTI-2相应的sPDSCH分别称为sPDSCH-1和sPDSCH-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可通过FDM方案区分sPDSCH-1和sPDSCH-2的资源区域。例如,可将sPDSCH-1和sPDSCH-2的资源区域设置到不同的子带。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可通过TDM方案区分sPDSCH-1和sPDSCH-2的资源区域。例如,sPDSCH-1和sPDSCH-2的资源区域可共享同一子带,并且可被分配给该子带内的不同时隙。
在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的方法中,可在nTTI和sTTI之间应用参照图3至图5描述的FDM方案。图10和图11示出了应用图3中所示的FDM方案的示例。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允许sPDSCH-1和sPDSCH-2的资源区域共享同一子带并且在共享的子带内相互重叠。也就是说,参照图6至图9描述的资源重叠方案可应用于sPDSCH-1和sPDSCH-2的资源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在nTTI和sTTI之间应用参照图3至图5描述的FDM方案,可在sTTI之间应用资源重叠方案。可选地,也可在nTTI和sTTI之间应用资源重叠方案。在下文中,参照图12和图13描述在nTTI和sTTI之间应用资源重叠方案的示例。
图12和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具有不同长度的sTTI传输的共存方案。
参照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允许稍后调度的sPDSCH-1入侵调度的sPDSCH-2的资源区域。该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基站的资源配置灵活性,从而保持参照图6至图9描述的重叠方案的优点。当sPDSCH-2的资源区域被sPDSCH-1入侵时,如参照图8和图9所述,可将穿孔、速率匹配或叠加传输方案应用于sPDSCH-2传输。可选地,如图13所示,可应用不允许sPDSCH-1和sPDSCH-2之间重叠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FDM或TDM方案区分sPDSCH-1和sPDSCH-2的资源区域,或者sPDSCH-1和sPDSCH-2可共享整个频带而不区分资源区域。
虽然上面描述了具有不同长度的两个sTTI,但是如果三个或更多个sTTI具有不同的长度,则上述方法可应用于三个或更多个sTTI中的一些sTTI。例如,假设三个sTTI,即,sTTI-1、sTTI-2和sTTI-3具有不同的长度。当应用FDM方案时,sPDSCH-1和sPDSCH-2可共享同一频率资源区域,并且可通过另一频率资源区域发送sPDSCH-3。当应用重叠方案时,可不允许sPDSCH-1与sPDSCH-2之间的资源重叠,而可允许sPDSCH-1与sPDSCH-3之间或sPDSCH-2与sPDSCH-3之间的资源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nPDSCH和sPDSCH在一个载波内共存,则基站可通过sTTI单元为sPDSCH传输预留时间资源。参照图14至图28描述用于sPDSCH传输的sTTI资源预留方法。
图14和图15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sTTI资源预留方法。
如图14和图15所示,可在一个nTTI间隔内预留一个或更多个sTTI资源(即,sPDSCH资源)。预留的sTTI资源可占用整个系统带宽或者可仅占用一些频带。
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不在为sPDSCH传输预留的资源上调度nPDSCH,并且可在除了为sPDSCH传输预留的资源之外的其余资源区域上调度nPDSCH。因此,可通过在预留资源上调度sPDSCH来发送在调度nPDSCH之后发生的sTTI数据,以便可防止提前调度nPDSCH的资源区域被稍后调度的sPDSCH入侵。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度sPDSCH的区域可被限制在预留的sTTI资源区域内。然后,监视sPDCCH的终端可仅在sTTI预留资源内监视sPDCCH。这可降低终端的sPDCCH监视复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sTTI资源预留可应用于参照图3至图5描述的TDM方案。参照图14,基站可在除了sPDSCH资源区域之外的其余频率区域中设置sTTI预留资源。因为可在任意时间点在频带上调度sPDSCH,所以在设置到sPDSCH资源区域的频带中不需要资源预留。通过使用sTTI预留的资源,可在一个sTTI间隔内调度更多sPDSCH或者可在更多资源上调度sPDSCH,使得传输可靠性可被提高。
在另一实施例中,sTTI资源预留可应用于参照图6至图9描述的资源重叠方案。参照图15,可在整个频带上设置sTTI预留资源。在这种情况下,sTTI预留资源可仅占用特定子带或者可占用整个带。基站可通过经由sTTI预留资源发送sPDSCH来防止资源与nPDSCH重叠。当在没有sTTI预留资源的情况下发送sPDSCH时,sPDSCH可入侵提前调度的nPDSCH资源区域的一部分。然后,可另外需要指示sPDSCH入侵nPDSCH资源区域的一部分的信息,以最小化在nPDSCH被调度到的终端处的nPDSCH接收性能的恶化。然而,当通过sTTI预留资源发送sPDSCH时,nPDSCH被调度到的终端不需要得知是否在nTTI间隔内发送sPDSCH。当通过sPDCCH通知终端是否发送sPDSCH时,可通过经由sTTI预留资源发送sPDSCH来确保不具有sPDCCH接收能力的终端的nPDSCH接收性能。
在又一实施例中,可限制可设置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例如,在存在分配给固定位置的信道或信号的sTTI间隔中可不设置sTTI预留资源。分配给固定位置的信道或信号的示例包括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同步信号(例如,主同步信号(PSS)或辅同步信号(SSS))和承载广播信息的信道(例如,物理广播控制信道(PBCH))。可设置在sTTI预留资源上不可发送除sPDSCH之外的任何信号或信道。
在又一实施例中,基站可向终端发信号通知sTTI资源预留信息。例如,基站可通过发送与在时间轴上连续的sTTI相应的位图来通知终端是否为每个sTTI预留了资源。也就是说,当位图的n个位与在时间轴上连续的n个sTTI相应时,具有预定值(例如,“1”)的每个位可指示预留了相应sTTI的资源。位图可与一个nTTI间隔或一个子帧内的多个sTTI相应。可选地,位图可与多个nTTI间隔或多个子帧内的多个sTTI相应。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更高层信令发送sTTI资源预留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sTTI资源预留信息。sPDCCH、nPDCCH或nEPDCCH(正常增强PDCCH)可用于物理层信令。
接下来,比较和描述不使用sTTI资源预留的情况和使用sTTI资源预留的情况。
图16示出了不使用sTTI资源预留的情况的传输示例,图17示出了使用sTTI资源预留的情况的传输示例。在图16和图17中示出将时隙和子时隙配置为nTTI和sTTI的示例。
参照图16,可在提前调度的nPDSCH资源区域上调度并发送sPDSCH。可通过如上所述的穿孔、速率匹配或叠加冗余传输方案来处理新调度sPDSCH的资源区域的nPDSCH数据。可在整个sTTI资源区域的一部分上发送sPDSCH,并且可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向终端指示sTTI内的sPDSCH资源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最小化请求短传输延迟的下行链路业务(例如,URLLC业务)发生的时间点和sPDSCH的传输时间点之间的延迟。
参照图17,可在提前预留或设置的sTTI资源区域上发送sPDSCH。例如,可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CI)来设置sTTI预留资源。具体地,基站可通过控制区域的控制信道(例如,nPDCCH)将DCI发送到终端,并且终端可通过接收DCI来获取数据区域内的sTTI预留资源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接收DCI的终端可以是仅接收nPDSCH的终端、仅接收sPDSCH的终端、或者接收nPDSCH和sPDSCH两者的终端。可向终端设置是否可通过更高层信令接收nPDSCH和/或sPDSCH。可在整个sTTI预留资源上发送sPDSCH,或者可在sTTI预留资源内的某个资源区域上发送sPDSCH。如果在sTTI预留资源内的某个资源区域上发送sPDSCH,则可在同一sTTI预留资源中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CI)向终端指示sPDSCH的调度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下行链路业务(例如,URLLC业务)发生的时间点与sTTI预留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发生调度延迟。然而,由于在除sTTI预留资源之外的资源区域上调度nPDSCH,因此nPDSCH的接收性能不受sTTI预留资源中的sPDSCH传输的影响。这对于不能监视sPDCCH的终端或者设置为不监视sPDCCH的终端特别有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物理层信令仅动态地设置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信息和频率资源信息中的时间资源信息。可通过更高层信令来设置频率资源信息,或者可预定义频率资源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时间资源信息可由位图表示,基站可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位图。在下文中,参照图18至图21描述这样的实施例。
图18和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单nTTI调度,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多nTTI调度,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组合单nTTI调度和多nTTI调度的调度。
参照图18至图21,可在nTTI的控制区域发送nPDCCH。
如图18和图19所示,使用单调度在一个nTTI(或一个子帧)中调度数据的单nTTI调度可被使用。单nTTI调度可包括每nTTI的控制区域。可在sTTI资源池内设置sTTI预留资源。
参照图18,在一个实施例中,sTTI资源池和控制区域可由TDM方案形成。当在一个nTTI中存在多个sTTI传输机会(例如,六个sTTI传输机会)时,指示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信息的位图可包括多个位b0、b1、b2、b3、b4和b5(图18的示例中的6个位),并且各个位可被映射到不同的sTTI传输机会,即,不同的sTTI时间资源。此外,可将通过控制区域递送的位图中与预留的sTTI时间资源相应的位设置为预定值(例如,“1”)。
参照图19,在另一实施例中,sTTI资源池和控制区域的一部分可由FDM方案形成。也就是说,控制区域可设置在频带的一部分上,sTTI资源池可包括被控制区域占用的时间间隔。当在一个sTTI中存在多个sTTI传输机会(例如,七个sTTI传输机会)时,指示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信息的位图可包括多个位b0、b1、b2、b3、b4、b5和b6(图19的示例中的7个位),并且各个位可被映射到不同的sTTI传输机会,即,不同的sTTI时间资源。
参照图20,在又一实施例中,使用单调度在多个nTTI(或多个子帧)中调度数据的多nTTI调度可被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在多个nTTI中除了第一nTTI之外的其余nTTI中可不存在控制区域。如图20所示,通过多nTTI调度在两个nTTI中调度数据。sTTI资源池可存在于两个nTTI内,并且可具有多个sTTI传输机会(例如,十三个nTTI传输机会)。指示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信息的位图可包括多个位b0到b12(图20的示例中的13个位),并且各个位可被映射到不同的sTTI传输机会,即,不同的sTTI时间资源。可选地,如参照图19所述,当sTTI资源池包括控制区域的时间间隔时,位图可包括14个位。
参照图21,在又一实施例中,可组合使用单nTTI调度和多nTTI调度。可使用基于单nTTI调度为每个nTTI定义sTTI资源池和位图的多nTTI调度。如图21所示,当使用参照图18描述的单nTTI调度作为基础时,位图可包括用于指示每个nTTI中的多个sTTI资源机会的6个位。在这种情况下,当在两个nTTI中调度数据时,可给出十二个可预留的sTTI传输机会。这样,当sTTI资源池和控制域被时分复用时,与参照图20描述的多nTTI调度相比,参照图21描述的多nTTI调度可减少可预留的sTTI传输机会。当使用参照图19描述的单nTTI调度作为基础时,位图可包括7个位。如果基站通过多个nTTI中的开始nTTI的控制区域将位图发送到终端,则终端可通过将位图应用于每个nTTI来获取为sTTI传输预留的时间资源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时隙调度可用于nTTI和sTTI配置。例如,可由多个时隙组成nTTI,可由一个时隙组成sTTI。在这种情况下,多时隙调度可用于nTTI传输,单时隙调度可用于sTTI传输。参照图22描述该实施例。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将多时隙调度用于nTTI传输并且将单时隙调度用于sTTI传输的情况。
参照图22,nTTI包括多个时隙(例如,四个时隙),并且每个时隙与sTTI相应。例如,一个时隙可由七个OFDM符号组成。在这种情况下,nPDCCH和sPDCCH两者都可在每个时隙的控制区域上被发送,但是执行基于nTTI的传输的终端可每nTTI仅监视一个nPDCCH,以便降低终端的PDCCH监视复杂度。可在调度nPDCCH的控制区域上发送指示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信息的位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被设置为仅监视nTTI中的开始sTTI的控制区域,而不监视其余的控制区域。然后,可在第一sTTI的控制区域中发送位图,位图可包括多个位b0、b1、b2和b3(图22的示例中的4个位),并且每个位可与sTTI资源区域相应。
在参照图18至图22描述的实施例中,用于sTTI传输的频率资源区域可以是整个系统带宽或部分区域。当在一个载波内将多个参数配置频分复用时,用于sTTI传输的频率资源区域可以是由用于sTTI传输的参数配置所占据的频率区域的全部或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DCI将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信息(例如,位图)发送到终端。可在nPDCCH或nE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上发送DCI,以允许多个终端接收DCI。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仅在其被设置为接收DCI时监视DCI。
接下来,参照图23至图26描述使用sTTI预留资源的各种传输示例。
图23、图24、图25和图26各自示出使用sTTI资源预留的传输示例。
如图23和图2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可根据下行链路业务(例如,URLLC业务)的量可变地操作sTTI预留资源的数量。也就是说,如图23所示,当基站为一般量的下行链路业务设置sTTI预留资源时,如果到达超过一般量的下行链路业务,则如图24所示,基站可增加sTTI预留资源的数量。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25所示,当存在少量剩余的下行链路业务(例如,剩余的URLLC业务)时或者当需要重传先前子帧的下行链路传输(例如,URLLC传输)时,基站可为sTTI传输预留前面的sTTI并且可使用剩余数据区域用于其他业务传输(例如,eMBB传输)。
在又一示例中,作为确保用于终端的下行链路接收(例如,接收需要高传输速率的eMBB)的处理时间的方法,基站可为sTTI传输预留后面的sTTI,并且可在剩余数据区域上发送eMBB数据。
如上所述,由于基站可将所有可能的sTTI预留资源配置设置到终端,所以基站可动态支持各种使用场景,但是用于设置sTTI预留资源的控制信息的开销可能很大。在一些实施例中,仅sTTI预留资源配置中的一些情况可被用于减少控制信息开销。例如,用于在一个nTTI(或一个子帧或时隙)内预留X个sTTI或多达X个sTTI的所有情况的集合可用作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信息和频率资源信息两者都可通过物理层信令被动态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信息和频率资源信息两者都可由更高层信令设置。由于更高层信令具有比物理层信令更少的开销约束,因此当使用更高层信令时,时间资源信息和频率资源信息两者都可被定义为位图。当为半持久调度(SPS)预留sTTI资源时,仅使用更高层信令可能就足够了。
在又一实施例中,物理层信令和更高层信令两者都可被用于设置sTTI预留资源的时间资源信息。例如,可由该更高层信令将可能的sTTI资源预留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或更多个,并且可由物理层信令动态地设置它们中的一个。
在又一实施例中,可由更高层信令发送sTTI预留资源的默认设置值,并且仅当将要改变sTTI预留资源配置时,物理层信令可用于设置sTTI预留资源。这可有助于通过最小化物理层信令的传输来节省nPDCCH或nEPDCCH资源。例如,当RRC信令用于基于SPS的传输的资源预留和动态调度,或者发生SPS重传时,可在该时间点另外使用DCI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周期性地发送的广播信号或信道(例如,PSS,SSS或PBCH)可不与sTTI传输重叠。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资源重叠方案的情况下,终端可假设在广播信号或信道被发送到的资源上没有调度sTTI数据。可选地,即使在包括广播信号或信道的资源的一部分的资源块上调度了sPDSCH,终端也可在除了广播信号或信道的资源之外的其余区域上接收sPDSCH。在另一实施例中,在sTTI资源预留方案的情况下,终端可假设没有为sTTI传输预留在其上发送广播信号或信道的资源。可选地,即使将在其上发送广播信号或信道的资源的一部分设置为sTTI预留资源,终端也可假设相应区域中没有调度sTTI数据。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应用该实施例除了保护广播信号或信道之外,还保护控制信道或参考信号(例如,用于nPDSCH解码的DMRS(解调参考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周期性地存在nPDCCH区域时,由nPDCCH区域占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是可变的。当将要发送到终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很多时,可在时域上扩展nPDCCH区域。在这种情况下,nPDCCH区域可与sTTI区域的一部分重叠。例如,如果在特定的子帧中nPDCCH占用OFDM符号#0至#2并且sTTI占用OFDM符号#2和#3,则nPDCCH可与sTTI部分重叠。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不期望在与nPDCCH区域重叠的sTTI中接收用于sPDSCH和/或sPDSCH解码的DMRS。可选地,终端可在除了与nPDCCH区域重叠的区域之外的其余sTTI区域中接收用于sPDSCH和/或sPDSCH解码的DMRS。
在一些实施例中,sTTI资源预留方案中的sTTI预留资源可用于sPDSCH的半持久调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半持久调度的sPDSCH传输可限于仅在sTTI预留资源内发生。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TTI预留资源内的通过半持久调度的sPDSCH传输可包括初始传输和重传两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仅在sTTI预留资源内执行通过半持久调度的sPDSCH的初始传输,并且还可在除sTTI预留资源之外的区域中调度重传。例如,可通过上述FDM方案或资源重叠方案来调度sPDSCH的重传。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通过使用sTTI资源预留方案为sPDSCH传输预留sTTI资源时,如果未在预留资源上调度sPDSCH,则sTTI预留资源可用于除sPDSCH传输之外的其他目的。基站可在从执行该sTTI预留资源的传输的时间点开始的预定时间(例如,几个sTTI)之前确定未在sTTI预留资源上调度sPDSCH。
在一些实施例中,sTTI预留资源可用于另外分配nPDSCH数据。如果存在已在sTTI预留资源所属的nTTI间隔中或在该sTTI预留资源上调度的nPDSCH,则基站可将针对在nPDSCH上发送的传输块的附加数据(例如,编码位序列)分配给sTTI预留资源。因此,可通过降低nPDSCH传输的有效码率来增强nPDSCH接收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发送预定义位序列的方案或者由基站选择性地发送位序列的方案可用作选择将要另外发送的编码位序列的方案。例如,假设一种速率匹配方案,其中总编码位序列被存储在循环缓冲器中并且位序列的一部分根据类似LTE的冗余版本(RV)值被选择性地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将要在sTTI预留资源上另外发送的数据可相应于与调度的nPDSCH相同的HARQ处理。此外,在sTTI预留资源上另外发送的位序列可以是与缓冲空间上的调度的nPDSCH的位序列连续且与缓冲空间上的调度的nPDSCH具有相同RV的位序列。可选地,将要另外发送的位序列可与缓冲空间上的调度的nPDSCH的位序列不连续。为此,可应用不同的RV来提取两个位序列。例如,如果调度的nPDSCH具有RV=0,则将要通过sTTI预留资源另外发送的位序列可以是由RV=1定义的位序列。用于将要通过sTTI预留资源在同一缓冲空间上另外发送的位序列的RV可独立于用于nPDSCH的RV被定义。基站可通过物理层信令将关于位序列的信息(例如,RV)设置到终端。例如,可通过与该sTTI预留资源相应的sPDCCH发送包括关于位序列的信息的DCI。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sTTI预留资源被用于另外发送nPDSCH数据时,基站可将在sTTI预留资源上分配用于nPDSCH的附加数据的信息发送到nPDSCH被调度到的终端。例如,基站可通过sPDSCH将信息发送到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sTTI预留资源可用于sPDSCH传输和用于nPDSCH的附加数据传输两者,则基站可向终端发信号通知sTTI预留资源的目的。例如,基站可通过与该sTTI预留资源相应的sPDSCH通知sTTI预留资源的目的。当sTTI预留资源仅具有两个目的时,用于通知目的的控制信息可具有一位。控制信息可被共同发送到终端,或者可以以终端指定的方式被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没有除sPDSCH之外的信号或信道被设置为在sTTI预留资源上被发送,则sTTI预留资源可用于与LTE系统的MBSFN(多播广播单频网络)子帧类似的目的。例如,sTTI预留资源可被用于发送基于sTTI的广播信息,或者可支持将在将来定义的传输的前向兼容性。然而,在用于确保前向兼容性的sTTI预留资源的情况下,可能不必支持控制信息和数据的传输。因此,可区分用于sTTI预留资源的信令和用于确保前向兼容性的预留资源的信令。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站可将特定时间-频率资源设置为sTTI预留资源。可选地,基站可将特定频率资源设置为sTTI预留资源,或者可将特定时间资源设置为sTTI预留资源。尽管已描述了sTTI预留资源被用于发送URLLC信号的示例,但是sTTI预留资源可被用于发送其他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和侧链路NR信号。可选地,NR终端可预期在所设置的预留资源上没有NR信号被发送。这可用于支持NR和其他RAT之间的共存场景,或者用于重新配置使用预留资源的RF模块。作为共存场景的示例,可认为LTE NB-IoT(窄带物联网)载波被分配并共存于NR载波带宽内。在大多数情况下,NB-IoT的上行链路载波和下行链路载波由具有15kHz的子载波间隔的12个子载波组成。也就是说,NB-IoT载波占用180kHz带宽,其在LTE正常载波的一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在频率轴上被对齐。然而,在与NR共存的情况下,NR载波的PRB可在NB-IoT载波的带宽上在频率轴上不被对齐。
图27和图28各自示出了下行链路中的NR PRB和LTE NB-IoT载波的频率轴关系。
在图27和图28中,假设所有的子载波具有15kHz的子载波间隔,并且LTE PRB、NRPRB和NB-IoT载波的带宽是180kHz。
与LTE系统不同,可不在NR系统中定义显式DC(直流)子载波。在这种情况下,可如图27和图28所示确定NR载波的中心频率的位置。
参照图27,在一个实施例中,NR载波的中心可位于一个子载波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是否存在显式DC子载波和显式DC子载波的数量,在NR载波的一些带中,NR PRB的边界可与LTE PRB的边界相差-1、1、5或7个子载波间隔。图27示出了LTE系统使用一个DC子载波并且NR PRB的边界在高于NR载波的中心的频率区域中从LTE PRB的边界移位一个子载波间隔的示例。
这样,当NR PRB的边界从LTE PRB的边界移位一个子载波间隔时,NR PRB的边界与NB-IoT载波的带宽的边界相差一个子载波间隔。当以PRB为单元将预留资源设置到NR终端时,可将与NB-IoT载波重叠的两个PRB设置为预留资源,以便保护NB-IoT载波的信号。可选地,为了仅使用PRB的一个预留资源来保护NB-IoT载波的信号,当以PRB或PRB组为单元将预留资源配置到终端时,基站可一起配置频率偏移信息(例如,n个子载波间隔,其中n是整数)。在图27的示例中,基站可将一个NR PRB作为预留资源设置到终端,并且可指示终端将+1或-1子载波间隔的偏移应用于该NR PRB。终端可通过应用偏移来确定预留资源的频率轴位置,并且可在包括预留资源的PRB中调度数据时在除预留资源之外的区域上接收或发送数据。也就是说,数据信道可在部分包括预留资源的PRB中的预留资源上进行速率匹配。
参照图28,在另一实施例中,NR载波的中心可位于两个相邻的子载波之间。假设LTE系统和NR系统使用相同的载波栅格或信道栅格并且LTE系统使用一个DC子载波,可存在与LTE系统子载波和NR系统子载波之间的一个子载波间隔的一半相应的偏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NR子载波和NB-IoT子载波在频率轴上彼此不正交,因此可在NB-IoT载波周围分配保护带,以便保护NR载波的NB-IoT信号。然后,因为基站将多个PRB作为预留资源设置到终端以便保护NB-IoT载波的信号,所以频率效率可被恶化。
在另一方面,如图27所示,如果上行链路中的NR载波的中心位于一个子载波上,则在LTE系统子载波和NR系统子载波之间可发生与一个子载波间隔的一半相应的偏移。因此,当NR载波与上行链路NB-IoT载波共存时,频率效率可被恶化。然而,当以相同的方式确定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NR载波的中心频率的位置时,上行链路子载波和下行链路子载波可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率被同步的系统中在频率轴上被对齐。因此,可考虑使用该概念的传输方案。
如上所述,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如参照图27所述,确定NR载波的中心频率位置可能是合适的。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如根据情况参照图27或图28描述的,确定NR载波的中心频率位置可能是合适的。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可向终端发信号通知确定上行链路NR载波的中心频率位置的规则。例如,可预定义参照图27和图28描述的方法,并且基站可通过使用信息的一位向终端发信号通知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初始接入终端的情况下,可在发送随机接入之前将信令发送到终端,并且可使用诸如包括作为系统信息的信令信息的诸如PBCH或PDSCH的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使用资源重叠方案时,在nPDSCH的调度资源区域上发送所有nPDSCH数据之前,可中断nPDSCH传输。也就是说,即使仍存在将由基站调度的nPDSCH发送的数据,基站也可中断nPDSCH的其余传输。当基站确定进一步传输对终端接收nPDSCH没有帮助或者希望在调度的nPDSCH的其余资源区域上发送sPDSCH时,可使用该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通过信令通知PDSCH被调度到的终端将要中断nPDSCH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使用物理层信令来快速通知在发送nPDSCH时中断nPDSCH传输。物理层信令可使用例如sPDCCH。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半持久调度应用于nPDSCH和sPDSCH中的每一个。在使用资源重叠方案的情况下,可允许在半持久地调度的nPDSCH资源中发生通过sPDSCH的资源改变。可选地,可不允许在半持久地调度的nPDSCH资源中发生资源改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将要调度nPDSCH的nTTI间隔内存在半持久地调度的sPDSCH资源,则可在除半持久地调度的sPDSCH资源之外的其余区域中调度nPDSCH。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在同一nTTI间隔内接收定期调度的nPDSCH和半持久地调度的nPDSCH两者。在另一实施例中,终端可被预定义为仅在同一nTTI间隔内接收定期调度的nPDSCH和半持久地调度的nPDSCH中的一个。例如,终端可被预定义为在同一nTTI间隔内仅接收定期调度的nPDSCH和半持久地调度的nPDSCH中的定期调度的nPDSCH。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在同一sTTI间隔内接收定期调度的sPDSCH和半持久地调度的sPDSCH两者。在另一实施例中,终端可被预定义为在同一sTTI间隔内仅接收定期调度的sPDSCH和半持久地调度的sPDSCH中的一个。例如,终端可被预定义为在同一sTTI间隔内仅接收定期调度的sPDSCH和半持久地调度的sPDSCH中的定期调度的sPDSCH。
虽然已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于下行链路物理数据信道描述了nTTI和sTTI,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应用于上行链路物理数据信道。
参照图29至图3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使用的物理控制信道。
nPDCCH是用于发送终端接收基于nTTI的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并且可占用频率轴中宽的频带,如LTE系统的PDCCH。例如,nPDCCH资源区域可由一个或更多个OFDM符号及其整个系统带宽组成。nPDCCH被映射到的OFDM符号可位于nTTI间隔内的较早时间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nPDCCH可被映射到nTTI间隔内的最早(开始)的OFDM符号。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可被映射到nTTI间隔内的最早的OFDM符号,然后nPDCCH可被映射到第二早的OFDM符号。在又一实施例中,nPDCCH和参考信号可共存于nTTI间隔内的最早的OFDM符号上。在这种情况下,参考信号可以是终端对nPDCCH进行解码所需的参考信号。
当nPDSCH和sPDSCH在一个载波内共存时,可在一个载波内定义nPDCCH和sPDCCH两者。描述了定义sPDCCH资源区域的方法。
首先,参照图29和图30描述分别定义sPDCCH资源区域和PDSCH资源区域的实施例。
图29和图30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用于nPDCCH和sPDCCH的共存的FDM方案。
参照图29和图3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FDM中sPDCCH资源区域可与PDSCH资源区域共存。也就是说,sPDCCH资源区域可被设置为与sPDSCH或nPDSCH资源区域不同的频率资源。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9所示,sPDCCH可被设置为连续频率资源。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sPDCCH可被设置为不连续频率资源。如果sPDCCH被设置为不连续频率资源,则可获得用于sPDCCH传输的频率分集增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sPDCCH资源区域可仅用于sPDCCH传输。也就是说,如果基站没有在特定sTTI中调度sPDCCH,则基站在该sTTI中不可发送任何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终端没有接收到sPDCCH,终端也可通过感测在sPDCCH资源区域中接收的信号的能量来确定是否发送了sPDCCH。因此,如果足以知道在每个sTTI中是否发送了sPDCCH而不需要知道通过sPDCCH被发送的控制信息,则可降低终端的接收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sPDCCH资源区域可由基站设置到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9所示,可以以子带为单元设置sPDCCH资源区域。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可以以资源块为单元设置sPDCCH资源区域。这里,子带表示一组连续的资源块,并且资源块表示在频率轴上一组连续的子载波。
接下来,参照图31和图32描述在PDSCH资源区域中定义sPDCCH资源区域的实施例。
图31和图32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用于sPDCCH和PDSCH的共存的资源重叠方案。
参照图31和图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PDSCH资源区域(即,sPDSCH子带或nPDSCH子带)内的特定位置处定义sPDCCH资源。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1所示,可仅在sPDSCH子带内定义sPDCCH资源。该方法可适用于通过参照图2至图4描述的FDM方案区分sPDSCH资源区域和nPDSCH资源区域的情况。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2所示,可在用于sPDSCH和nPDSCH的子带内定义sPDCCH资源。该方法可适用于参照图5至图8描述的sPDSCH资源区域和nPDSCH共享同一频率资源区域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PDSCH资源区域中定义sPDCCH资源时sPDCCH资源的频率轴位置布置得尽可能宽时,可确保比通过FDM方案区分sPDCCH资源区域和PDSCH资源区域的情况更高的频率分集增益。
当在PDSCH资源区域中定义sPDCCH资源时,可通过发送sPDCCH的资源位置隐式地将通过sPDCCH调度的sPDSCH被映射到的资源区域用信号通知给终端。在这种情况下,用于sPDSCH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的大小可被减小,但是终端在sPDCCH上执行盲解码的次数可被增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没有在被定义为sPDCCH传输资源的资源区域上发送sPDCCH,则在相应的sTTI间隔中,在sPDCCH资源上没有信号被发送。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没有在sPDCCH资源上发送sPDCCH,则sPDCCH资源可用于其他物理信令或信道的传输。例如,如果在没有调度sPDSCH的sTTI中没有发送sPDSCH,则可在被定义为sPDCCH传输资源的资源区域上发送nPDSCH。然后,当没有sPDCCH传输时,可通过使用用于其他目的的sPDCCH资源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是,终端难以通过能量感测确定sPDCCH是否被发送。
接下来,参照图33至图35描述sPDCCH和nPDCCH的共存方法。
图33、图34、图35和图36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中的sPDCCH和nPDCCH的共存方案。
参照图33,在一个实施例中,sPDCCH资源区域和nPDCCH资源区域可以以不存在于同一OFDM符号上的形式共存。也就是说,可通过TDM区分sPDCCH资源区域和nPDCCH资源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参照图29和图30所述的,可通过FDM方案将sPDCCH资源与sPDSCH资源区域或nPDSCH资源区域区分开。可选地,如参照图31和图32所述的,可在sPDSCH资源区域或nPDSCH资源区域内定义sPDCCH资源。
参照图34和图35,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存在包括sPDCCH资源区域和nPDCCH资源区域两者的OFDM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可在包括nPDCCH的OFDM符号(即,正常控制信道间隔)和不包括nPDCCH的OFDM符号(即,sTTI)两者上发送sPDCCH。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可以以与不存在nPDCCH的OFDM符号上的sPDCCH资源区域相同的方式定义sPDCCH和nPDCCH共存的OFDM符号上的sPDCCH资源区域。例如,可通过如参照图29和图30描述的FDM方案将sPDCCH资源区域与PDSCH资源区域区分开,并且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将sPDCCH资源区域与nPDCCH资源区域区分开。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与每个sTTI的sPDCCH相同的方式设计正常控制信道间隔中的sPDCCH。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可与不存在nPDCCH的OFDM符号上的sPDCCH资源区域不同地定义sPDCCH和nPDCCH共存的OFDM符号上的sPDCCH资源区域。例如,可通过如参照图29和图30所述的FDM方案将sPDCCH资源区域与PDSCH资源区域区分开,并且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将sPDCCH资源区域与nPDCCH资源区域区分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nPDCCH资源区域可包括多个资源块。由于在nPDCCH传输的情况下获得频率分集增益是很重要的,所以可通过与用于nPDSCH或sPDSCH的资源块不同的时间频率资源来配置用于nPDCCH的资源块。用于nPDCCH的资源块的示例可包括作为LTE中的PDCCH资源分配的基本单元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使用用于nPDCCH的资源块作为基本单元来配置sPDCCH资源区域。例如,可以在整个系统带宽上定义用于nPDCCH的多个资源块,并且可将多个资源块的一部分定义为如图35所示的sPDCCH资源区域。配置sPDCCH资源区域的资源块可被定义为始终固定或随时间改变。
针对LTE系统,可将一个或更多个CCE定义为sPDCCH资源区域。由于通过sPDCCH发送的控制信息的大小可小于通过PDCCH发送的DCI的大小,因此用于发送一个sPDCCH的CCE的数量可等于或小于用于发送一个PDCCH的CCE的数量(例如,4或8)。可将用作sPDCCH资源区域的CCE与定义为小区特定搜索空间(CSS)的CCE区分开。例如,sPDCCH资源区域可被定义为具有紧跟在被定义为小区特定搜索空间的CCE之后的索引的CCE。用作sPDCCH资源区域的CCE可与被定义为UE特定搜索空间(USS)的CCE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CCE通常可被解释为用于控制信道的资源块。
这样,sPDCCH资源区域可与nPDCCH资源共存。此外,由于可在整个系统带宽上设置sPDCCH资源区域,因此可在发送sPDCCH时获得频率分集增益。
根据参照图33至图35描述的实施例,可在正常控制信道间隔中发送sPDSCH。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基站可在发送sPDCCH和nPDCCH的OFDM符号上调度sPDSCH。然后,由于基站不仅有机会在sTTI中调度sPDCCH还有机会在正常控制信道间隔中调度sPDSCH,因此有助于最小化URLLC的用户面延迟。正常控制信道间隔中的sPDSCH资源区域可被配置为设计用于nPDCCH的资源块的一部分,如在上述sPDCCH资源区域的情况下那样。可将sPDSCH资源区域与nPDCCH资源区域或sPDCCH资源区域区分开。例如,sPDSCH资源区域可与小区特定nPDCCH资源区域区分开,并且可与终端特定nPDCCH资源区域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正常控制信道间隔中的sPDCCH调度正常控制信道间隔中的sPDSCH。当时间轴上的正常控制信道间隔的长度长于sTTI长度时,可在正常控制信道间隔内定义多个sTTI。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同一sTTI中的sPDCCH发送在正常控制信道间隔内的每个sTTI中调度的sPDSCH的调度信息。
虽然已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20)

1.一种基站的调度方法,包括:
在一个载波内的第二传输时间间隔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预留用于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的第一资源区域,其中,第二TTI比第一TTI更长;并且
在第一资源区域上调度用于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的第一数据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载波内的第二TTI间隔内的除第一资源区域之外的区域上调度用于基于第二TTI的传输的第二数据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
预留第二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划分的多个资源区域中的第一资源区域;并且
将指示所述多个资源区域中的第一资源区域的信息发送到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指示资源区域的信息通过第二TTI间隔内的控制区域被发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资源区域上调度用于被调度为基于第二TTI的传输的第二数据信道的附加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通过控制区域发送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用于所述附加数据的传输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
通过物理层信令将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时间区域的信息发送到终端;并且
通过更高层信令将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频率区域的信息发送到终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通过物理层信令和更高层信令的组合将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信息发送到终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调度第一数据信道的步骤包括:在第一资源区域上半持久地调度第一数据信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当另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载波在所述载波内共存时,指示终端将预定数量的子载波的偏移应用于第一资源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当另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载波在所述载波内共存时,在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所述另一RAT载波周围分配保护带。
12.一种终端的调度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将基于第一资源区域上的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发送的第一数据信道的调度,其中,第一资源区域被预留用于在一个载波内的第二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的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第二TTI比第一TTI更长;并且
接收或发送在第一资源区域上的第一数据信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接收在所述载波内的第二TTI间隔内的除第一资源区域之外的区域上的将基于第二TTI发送的第二数据信道的调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从基站接收指示第二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划分的多个资源区域中的第一资源区域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指示资源区域的信息通过第二TTI间隔内的控制区域被发送。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接收用于被调度为基于第二TTI的传输的第二数据信道的附加数据的调度,其中,所述附加数据在第一资源区域上被调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通过控制区域接收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用于所述附加数据的传输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
通过物理层信令从基站接收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时间区域的信息;并且
通过更高层信令从基站接收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频率区域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度方法,还包括:通过物理层信令和更高层信令的组合从基站接收指示第一资源区域的信息。
20.一种调度设备,包括:
处理器,在一个载波内的第二TTI间隔内以第一TTI为单元预留用于基于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传输的资源区域,并且在所述资源区域上调度用于基于第一TTI的传输的数据信道,其中,第二TTI比第一TTI更长;和
收发器,发送或接收在所述资源区域上的所述数据信道。
CN201780029303.8A 2016-03-29 2017-03-28 由通信系统中的基站/ue执行的操作方法 Active CN1091968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60037968 2016-03-29
KR10-2016-0037968 2016-03-29
KR20160115870 2016-09-08
KR10-2016-0115870 2016-09-08
KR20160151988 2016-11-15
KR10-2016-0151988 2016-11-15
KR20170003129 2017-01-09
KR10-2017-0003129 2017-01-09
KR10-2017-0038750 2017-03-27
KR1020170038750A KR102249701B1 (ko) 2016-03-29 2017-03-27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7/003318 WO2017171351A2 (ko) 2016-03-29 2017-03-28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6808A true CN109196808A (zh) 2019-01-11
CN109196808B CN109196808B (zh) 2022-06-07

Family

ID=59966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9303.8A Active CN109196808B (zh) 2016-03-29 2017-03-28 由通信系统中的基站/ue执行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6808B (zh)
WO (1) WO201717135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5638B2 (ja) * 2017-10-27 2021-10-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共通の通信リソースを使用するnb(narrowband)装置および同じ場所に配置されたmbb(mobile broadband)装置へのデータ送信の制御情報
KR102511434B1 (ko) * 2017-11-14 2023-03-16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비
KR102547263B1 (ko) 2018-01-12 2023-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채널 및 제어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512684B (zh) * 2018-02-05 2023-04-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WO2019153147A1 (en) * 2018-02-07 2019-08-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2359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FDM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requency offsets of subscribers in uplink communication
CN101473583A (zh) * 2006-06-20 2009-07-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数据的子载波分配
US20100080114A1 (en) * 2008-08-29 2010-04-01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ow complexity bandwidth efficient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technique for ofdma uplink transmissions
WO2011116687A1 (zh) * 2010-03-22 2011-09-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信息的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02761911A (zh) * 2011-04-26 2012-10-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3220791A (zh) * 2012-01-20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信令资源分配方法和基站
WO2014182009A1 (ko) * 2013-05-06 2014-11-1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응답 신호를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16858B8 (en) * 2013-06-17 2018-05-02 Alcatel Luc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2359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FDM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requency offsets of subscribers in uplink communication
CN101473583A (zh) * 2006-06-20 2009-07-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数据的子载波分配
CN102404091A (zh) * 2006-06-20 2012-04-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数据的子载波分配
US20100080114A1 (en) * 2008-08-29 2010-04-01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ow complexity bandwidth efficient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technique for ofdma uplink transmissions
WO2011116687A1 (zh) * 2010-03-22 2011-09-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信息的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02761911A (zh) * 2011-04-26 2012-10-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3220791A (zh) * 2012-01-20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信令资源分配方法和基站
WO2014182009A1 (ko) * 2013-05-06 2014-11-1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응답 신호를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XTWAVE WIRELESS: "Issues with ½ subcarrier shift in LTE uplink",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3 R1-081905》 *
SAMSUNG: "NB-RS Desig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6808B (zh) 2022-06-07
WO2017171351A3 (ko) 2018-09-07
WO2017171351A2 (ko) 2017-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5773B2 (en)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091358B2 (ja) トラフィックを多重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7260604B2 (ja) 集積回路
KR102038261B1 (ko) 공통 업링크 버스트를 위한 기법들 및 장치들
CN102246581B (zh) 在下行载波上布置传输的方法
EP276474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ulti-band and multi-cell
CN11024968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通信装置
CN109644430A (zh) 复用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US20220095298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5g
US20170164350A1 (en) Methods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980468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向另一终端发送数据的方法
CN110383918A (zh) 使用一个或多个参数集的调度与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9196808A (zh) 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4012121B (zh) 用于数据信道传输和接收的系统和方法
KR20180107686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170126376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의 동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616548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465139A (zh)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55094A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
CN10470487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发送方法
WO2020078551A1 (en) Punctured information for flexible/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US20200351857A1 (en) Two-stage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reservation
JP2010541381A (ja) 周波数分割複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半二重および全二重加入者局オペ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方法
KR20180007648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액세스 프리앰블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392159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