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3770B - 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3770B
CN109193770B CN201811126640.1A CN201811126640A CN109193770B CN 109193770 B CN109193770 B CN 109193770B CN 201811126640 A CN201811126640 A CN 201811126640A CN 109193770 B CN109193770 B CN 109193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ve
reactive power
value
curr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66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3770A (zh
Inventor
阮景锋
郭锐
杨志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66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3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3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3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3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3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02J3/386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50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out-of-phase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所述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包括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或者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本申请实施例能保证无功计量点响应无功调度指令的稳态精度,同时满足逆变器用于无功调压的快速响应需求。

Description

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风电机组和光伏电站并网基本采用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和无功计量系统相独立的方式,分别具有各自的电压、电流及无功功率检测装置。无功控制系统集成在并网逆变器中,按上级调度下发的无功指令发出相应的无功功率,并且要求无功输出快速响应。无功计量系统为独立的计量装置,能够准确计量并网点无功功率,作为电站及电网的调度和计量依据。
图1为现有风力发电机逆变器并网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如图1所示,一般电站无功功率计量点包括计量点a和计量点b,也是电站无功功率调度指令的目标节点(并网点)。无功控制节点作为执行无功调度指令的执行节点,其与任何无功计量节点间均存在无功差,导致无功计量点或并网点无功功率始终偏离无功调度指令值达几十个千乏。
如何保证无功计量点响应无功调度指令的稳态精度,同时满足目前逆变器用于无功调压的快速响应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保证无功计量点响应无功调度指令的稳态精度同时满足目前逆变器用于无功调压的快速响应需求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其中,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传输线路上设置有无功控制节点及无功计量节点,所述无功控制节点及无功计量节点之间的传输线路通过电容器接地,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所述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包括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或者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控制装置,其中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传输线路上设置有无功控制节点及无功计量节点,所述无功控制节点及无功计量节点之间的传输线路通过电容器接地,所述装置包括: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所述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包括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或者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第二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上述的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所述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采集装置及第二采集装置电连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预设条件,选择性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或者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将无功控制节点和无功计量点均纳入逆变器无功控制环节中,可快速的控制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使得计量点无功功率成为可控量,由此提高了无功计量点响应无功调度指令的稳态精度,同时满足目前逆变器用于无功调压的快速响应需求。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风力发电机逆变器并网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的第一控制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的第二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下面结合图2-图8对本申请各实施例进行介绍。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其中,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逆变器(简称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传输线路上设置有无功控制节点及无功计量节点(即图2中的无功计量点),无功控制节点及无功计量节点之间的传输线路通过电容器接地,具体如图2所示,该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可以包括:
第一采集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采集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具体操作时,该第一采集装置可以设置在无功控制节点附近;
第二采集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采集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具体操作时,该第二采集装置可以设置在无功计量节点附近;如图2所示,第二采集装置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传输线路上的升压变压器的两侧;
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其详细解释请参照图4-图8),用于与第一采集装置及第二采集装置电连接。具体操作时,如图2所示,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可选设置在逆变器的控制器中。
本实施例中的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系统通过将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与第一采集装置及第二采集装置电连接,由第一采集装置及第二采集装置分别采集无功控制节点和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一步由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根据预设条件(详细描述清参照图3-图5的解释说明),选择性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或者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将无功控制节点和无功计量点均纳入逆变器无功控制环节中。
可选地,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可选设置在逆变器的控制器中,逆变器控制器通过直接采样无功控制节点的电信号,可快速的控制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另外,无功计量点的无功功率通过总线通讯的方式反馈给逆变器控制器,利用现有总线网络,无需增加额外设备,使得无功计量点无功功率成为可控量,由此实现在不增加传感器及其它额外装置的条件下,提高了无功计量点响应无功调度指令的稳态精度,同时满足目前逆变器用于无功调压的快速响应需求。
实施例二
上述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对应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图3所示,包括:
S301,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包括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或者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
S303,若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
S305,若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
具体地,当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为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时,图3中的控制流程可以具体分解为图4所示,具体为:
S401,计算Err_Qt=Q_reft-Q_reft-1;Err_Q1t=Q_reft-Q1t;Err_Q2t=Q_reft-Q2t-Q_capt;其中,Q_ref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Q_reft-1为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Q1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q2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Q_cap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电容器(图2所示的电容器)的无功功率值;
S402,判断Err_Qt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范围ΔQ;
S403,若Err_Qt小于预设阈值范围ΔQ,则计算Int_Q1t=Int_Q1t-1+Err_Q1t*ki_Q1*Ts,并计算Iq_ref1t=Err_Q1t*kp_Q1+Int_Q1t;Int_Q1t_1为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的积分值,其初始值可以为零;ki_Q1为预设的无功计量节点的第三无功闭环控制参数,Ts为预设的控制周期,Iq_ref1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kp_Q1为预设的无功计量节点的第四无功闭环控制参数;
S404,若Err_Qt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范围ΔQ,则计算Int_Q2t=Int_Q2t-1+Err_Q2t*ki_Q2*Ts,并计算Iq_ref2t=Err_Q2t*kp_Q2+Int_Q2t;ki_Q2为预设的无功控制节点的第一无功闭环控制参数,Iq_ref2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kp_Q2为预设的无功控制节点的第二无功闭环控制参数;
S405,若Iq_ref1t>Iq_Uplimt,则Iq_ref1t=Iq_Uplimt;若Iq_ref1t<Iq_Dnlimt,则Iq_ref1t=Iq_Dnlimt;若Iq_ref2t>Iq_Uplimt,则Iq_ref2t=Iq_Uplimt;若Iq_ref2t<Iq_Dnlimt,则Iq_ref2t=Iq_Dnlimt;Iq_Uplimt为预设的无功电流上限值,Iq_Dnlimt为预设的无功电流下限值。
具体地,当采用不同的无功闭环切换条件,即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时,图3中的控制流程可以具体分解为图5所示,具体为:
S501,计算Err_Q1t=Q_reft-Q1t;Err_Q2t=Q_reft-Q2t-Q_capt;其中,Q_ref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Q1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Q2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Q_cap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电容器(图2所示的电容器)的无功功率值;
S502,判断Err_Q1t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范围ΔQ;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预设范围可以与步骤402设置的相同或不同;
S503-S505与S403-S405的处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5所示方法与图4所示方法的区别在于采用不同的无功闭环切换条件。图3-图5所示的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对于现有技术中无功控制节点和无功计量点的无功功率采样频率差别较大,无功控制节点无功控制环采样频率高,响应速度快,但控制目标不是并网点,无功计量点无功控制环为并网点功率闭环,但响应速度慢的不足而言,本实施例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采用两个无功闭环切换的方式,可以同时具备上述两个闭环的优点,根据预设的切换条件切换至无功控制节点无功闭环,或者切换至无功计量节点无功闭环,即保证了无功响应的快速性,又保证了并网点无功稳态精度。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图2-图5所示实施例的解释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如图6所示,该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计算单元601,用于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所述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包括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或者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
控制单元603,用于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603a,用于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电容器的无功功率值,计算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
第二控制模块603b,用于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以及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计算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根据所述第二无功电流指令进行无功闭环控制。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603a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见图4中的S404及S405,以及图5中的S504及S505;第二控制模块603b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见图4中的S403及S405,以及图5中的S503及S505。
具体地,当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为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时,图6所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功能框图可以如图7所示,具体为:无功功率控制装置的无功切换条件为
Figure BDA0001812589910000071
Figure BDA0001812589910000072
则选择图7所示的上通道,即PI调节器输出的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Iq_ref2t(其具体计算方式详见图4的解释说明)。若
Figure BDA0001812589910000073
则选择图7所示的下通道,即PI调节器输出的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Iq_ref1t(其具体计算方式详见图4的解释说明),其中Q1t在图7中简化为Q1,表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Q2t在图7中简化为Q2,表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
对于图7所示的PI调节器后续的计算控制环节,为现有逆变器控制其在计算得到无功电流指令值之后的常规计算控制环节,其中,Gi(s)是指电流闭环传递函数,根据该传递函数计算得到无功控制节点采样电流q轴分量Iq,Eq为无功控制节点采样电压q轴分量,Iq经过3Eq/2转化得到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Q_load为负载无功功率值,Q_cap为电容器无功功率值值,其计算方式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当采用不同的无功闭环切换条件,即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时,图6所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功能框图可以如图8所示,具体为:无功功率控制装置的无功切换条件为|Q_reft-Q1t|≥ΔQ,若|Q_reft-Q1t|≥ΔQ,则选择图8所示的上通道,即PI调节器输出的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Iq_ref2t(其具体计算方式详见图5的解释说明)。若|Q_reft-Q1t|<ΔQ,则选择图8所示的下通道,即PI调节器输出的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Iq_ref1t(其具体计算方式详见图5的解释说明)。
对于图8所示的PI调节器后续的计算控制环节具体与图7中的解释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图6-图8所示的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对于现有技术中无功控制节点和无功计量点的无功功率采样频率差别较大,无功控制节点无功控制环采样频率高,响应速度快,但控制目标不是并网点,无功计量点无功控制环为并网点功率闭环,但响应速度慢的不足而言,本实施例解决了无功计量点或并网点无功功率控制偏差问题,并保证了快速调压的无功瞬态响应速度,尤其对于分布式发电系统,无功计量点即为最终并网点,本实施例可以准确的控制并网点无功功率,并降低电站投资成本。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A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系统(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前述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发明构思及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其中,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传输线路上设置有无功控制节点及无功计量节点,所述无功控制节点及无功计量节点之间的传输线路通过电容器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所述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包括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或者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
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电容器的无功功率值,计算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根据所述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
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以及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计算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根据所述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电容器的无功功率,计算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具体计算方式为:
首先计算:Err_Q2t=Q_reft-Q2t-Q_capt
其次计算:Int_Q2t=Int_Q2t-1+Err_Q2t*ki_Q2*Ts;
再次计算:Iq_ref2t=Err_Q2t*kp_Q2+Int_Q2t
若Iq_ref2t>Iq_Uplimt,则Iq_ref2t=Iq_Uplimt;
若Iq_ref2t<Iq_Dnlimt,则Iq_ref2t=Iq_Dnlimt;
其中,Q_ref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Q2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Q_cap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电容器的无功功率值;Int_Q2t-1为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的积分值;ki_Q2为预设的无功控制节点的第一无功闭环控制参数,Ts为预设的控制周期,Iq_ref2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kp_Q2为预设的无功控制节点的第二无功闭环控制参数;Iq_Uplimt为预设的无功电流上限值,Iq_Dnlimt为预设的无功电流下限值,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以及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计算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具体计算方式为:
首先计算:Err_Q1t=Q_reft-Q1t
其次计算:Int_Q1t=Int_Q1t-1+Err_Q1t*ki_Q1*Ts;
再次计算:Iq_ref1t=Err_Q1t*kp_Q1+Int_Q1t
若Iq_ref1t>Iq_Uplimt,则Iq_ref1t=Iq_Uplimt;
若Iq_ref1t<Iq_Dnlimt,则Iq_ref1t=Iq_Dnlimt;
其中,Q_ref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Q1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Int_Q1t-1为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的积分值;ki_Q1为预设的无功计量节点的第三无功闭环控制参数,Ts为预设的控制周期,Iq_ref1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kp_Q1为预设的无功计量节点的第四无功闭环控制参数;Iq_Uplimt为预设的无功电流上限值,Iq_Dnlimt为预设的无功电流下限值。
2.一种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其中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传输线路上设置有无功控制节点及无功计量节点,所述无功控制节点及无功计量节点之间的传输线路通过电容器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所述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包括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或者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电容器的无功功率值,计算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以及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计算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根据所述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进行无功闭环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计算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的具体方式为:
首先计算:Err_Q2t=Q_reft-Q2t-Q_capt
其次计算:Int_Q2t=Int_Q2t-1+Err_Q2t*ki_Q2*Ts;
再次计算:Iq_ref2t=Err_Q2t*kp_Q2+Int_Q2t
若Iq_ref2t>Iq_Uplimt,则Iq_ref2t=Iq_Uplimt;
若Iq_ref2t<Iq_Dnlimt,则Iq_ref2t=Iq_Dnlimt;
其中,Q_ref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Q2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Q_cap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电容器的无功功率值;Int_Q2t-1为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的积分值;ki_Q2为预设的无功控制节点的第一无功闭环控制参数,Ts为预设的控制周期,Iq_ref2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kp_Q2为预设的无功控制节点的第二无功闭环控制参数;Iq_Uplimt为预设的无功电流上限值,Iq_Dnlimt为预设的无功电流下限值,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计算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的具体方式为:
首先计算:Err_Q1t=Q_reft-Q1t
其次计算:Int_Q1t=Int_Q1t-1+Err_Q1t*ki_Q1*Ts;
再次计算:Iq_ref1t=Err_Q1t*kp_Q1+Int_Q1t
若Iq_ref1t>Iq_Uplimt,则Iq_ref1t=Iq_Uplimt;
若Iq_ref1t<Iq_Dnlimt,则Iq_ref1t=Iq_Dnlimt;
其中,Q_ref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Q1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Int_Q1t-1为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周期的无功调度指令值与待比较的无功功率值之间的差值的积分值;ki_Q1为预设的无功计量节点的第三无功闭环控制参数,Ts为预设的控制周期,Iq_ref1t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闭环输出的第二无功电流指令值,kp_Q1为预设的无功计量节点的第四无功闭环控制参数;Iq_Uplimt为预设的无功电流上限值,Iq_Dnlimt为预设的无功电流下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集成设置在所述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器中。
4.一种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控制节点的无功功率值;
第二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当前控制周期的无功计量节点的无功功率值;
如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所述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采集装置及第二采集装置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采集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传输线路上的升压变压器的两侧。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CN201811126640.1A 2018-09-26 2018-09-26 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193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6640.1A CN109193770B (zh) 2018-09-26 2018-09-26 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6640.1A CN109193770B (zh) 2018-09-26 2018-09-26 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3770A CN109193770A (zh) 2019-01-11
CN109193770B true CN109193770B (zh) 2020-05-26

Family

ID=64907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6640.1A Active CN109193770B (zh) 2018-09-26 2018-09-26 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37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4172A (zh) * 2013-08-22 2014-07-23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WO2016066194A1 (en) * 2014-10-29 2016-05-06 Younicos Ag System for handling short circuits on an electrical network
CN106786743A (zh) * 2016-12-26 2017-05-3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风力发电机的无功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06918737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网动态无功功率的方法以及无功功率检测装置
CN107689642A (zh) * 2016-08-03 201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逆变器设备及电站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4172A (zh) * 2013-08-22 2014-07-23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WO2016066194A1 (en) * 2014-10-29 2016-05-06 Younicos Ag System for handling short circuits on an electrical network
CN106918737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网动态无功功率的方法以及无功功率检测装置
CN107689642A (zh) * 2016-08-03 201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逆变器设备及电站控制器
CN106786743A (zh) * 2016-12-26 2017-05-3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风力发电机的无功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相并网逆变器改进型直接功率预测控制;陈强等;《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1231;第34卷(第12期);1-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3770A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oy et al. Nonlinear adaptive backstepping controller design for islanded DC microgrids
US921741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oltage at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of wind farm
Wang et al. Power flow algorithms for multi-terminal VSC-HVDC with droop control
EP2553788B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wind turbine, wind turbine, wind turbine controlling system, and processing system
CN107508551B (zh) 一种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的iv扫描方法
EP2871743B1 (en) A wind turbine, a wind park and operating methods thereof
JP6236923B2 (ja)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の直並列組合わせ決定方法
CN110247419B (zh) 一种适用于多端背靠背柔直的控制方法
US9997921B2 (en) Solar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method
KR101520248B1 (ko) 백스테핑 적응 제어 방법을 이용한 권선형 유도발전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EP3360225B1 (en) Solar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2914693A (zh) 最大功率点跟踪器
CN106055019B (zh) 基于在线软测量模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光伏发电系统
Metry et al. Sensorless curren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of single-phase subMultilevel inverter for photovoltaic systems
JPWO2017175393A1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10048410A (zh) 实现船舶电网稳定运行的变频负载控制方法
CN112290888B (zh) 一种iv扫描方法及光伏电站
CN109193770B (zh) 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18007323A (ja) 電力変動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18116864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0880778A (zh)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改进型非线性下垂控制方法
CN103814496B (zh) 用于串联型mtdc系统的vdcol的暂态控制方法及其vdcol合成器
US10404185B2 (en) Three phase medium voltage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for closed-loop applications
CN112557813B (zh) 多回直流同时故障下电网电压稳定性判断方法
JP2008182836A (ja) 系統連系インバータ装置及びこの系統連系インバータ装置の電力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