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0279A - 一种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90279A CN109190279A CN201811084231.XA CN201811084231A CN109190279A CN 109190279 A CN109190279 A CN 109190279A CN 201811084231 A CN201811084231 A CN 201811084231A CN 109190279 A CN109190279 A CN 1091902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vibration
- strain
- ship
- mod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始;获取舰载导弹服役载荷,建立环境载荷谱;根据舰载导弹失效信息获取其薄弱环节;根据舰载导弹设计信息获取其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服役载荷开展有限元仿真,获取薄弱环节的温度和振动环境;利用薄弱环节开展温度、振动、及温度‑振动试验获取应变响应数据;完成数据分析,建立温度‑振动耦合模型;结束。由此,本发明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借助仿真手段指导试验设计,通过试验获取温度‑振动载荷作用下产品的应变响应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建立产品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舰载导弹的加速贮存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舰载导弹属于“长期贮存,一次使用”的产品,在寿命期内经历运输、装卸、贮存、测试、维修、战备值班、发射等多个任务事件,受到振动、冲击、高温、低温、高湿、盐雾、霉菌、太阳辐射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经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由此引起产品外部损伤和内部应力的变化,造成材料腐蚀、老化、霉变,导致产品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密封性能和物化性能退化甚至失效,以及可靠性、战备完好性和系统效能的降低。
而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舰载导弹装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系统精度也大幅度提高,随之带来装备的复杂性也明显提高,对环境的敏感性越来越强。海军导弹装备服役期间的故障信息表明,舰载导弹装备的故障主要出现在贮存、运输和战备值班等任务阶段。这些任务阶段的导弹装备基本处于非工作状态,属于广义贮存的范畴。贮存可靠性已成为导弹等武器装备重要的技术指标,是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重要体现。
加速贮存试验采用加速贮存应力进行产品试验,缩短了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使舰载导弹贮存可靠性评估成为可能。在对导弹及其弹上产品进行加速试验时,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作为加速应力,但目前加速模型多为单一应力加速模型,且对各种综合环境的耦合效应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多处于定性的模糊认识阶段。而为了更准确的评价导弹及其弹上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应尽量模拟其所处的综合环境(主要环境因素),此时即便只选择一个加速应力,其他应力模拟实际环境,仍可能由于不同环境的耦合作用,使得加速因子与单一加速应力时不同,而不能满足加速试验验证产品寿命和可靠性的要求,因此急需开展主要贮存环境因素温度、振动间的加速耦合效应分析,建立耦合模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加速贮存试验前温度振动耦合定性分析不足的缺陷,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 1:开始;
S 2:获取舰载导弹服役载荷,建立环境载荷谱;
S 3:根据舰载导弹失效信息获取其薄弱环节;
S 4:根据舰载导弹设计信息获取其有限元仿真模型;
S 5:利用服役载荷开展有限元仿真,获取薄弱环节的温度和振动环境;
S 6:利用薄弱环节开展温度、振动、及温度-振动试验获取应变响应数据;
S 7:完成数据分析,建立温度-振动耦合模型;
S 8:结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步骤S 2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针对舰载导弹,通过实测方式获得温度环境剖面和振动载荷谱编制的基础数据,结合装备的典型剖面,针对温度、振动不同的数据对象,进行数据处理和编谱,建立舰载导弹的温度环境剖面和振动载荷谱。
进一步地,步骤S 3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对舰载导弹服役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导弹的故障多发产品,以该产品为导弹的薄弱环节。
进一步地,步骤S 4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首先,根据导弹的设计信息,分别对产品的结构件、元器件和互连部分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在满足应力分析的前提情况下,对所述三维实体模型的组成部件进行简化,形成简化CAD模型;
然后,根据简化后的CAD模型,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中根据不同的结构材质、元器件种类、互连形式与散热方式信息,赋以三维数字模型各项材料属性、热学性能参数及流场分布情况;在不影响热学分析精度的前提下,细化流场分析网络,建立舰载导弹的温度有限元仿真模型;
最后,根据简化后的CAD模型,在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根据不同的结构材质、元器件种类及互连形式信息,赋以三维数字模型各项材料属性和力学性能参数;在不影响振动力学分析精度的前提下,细化网格,依照实际安装的固支状态,设置约束条件,建立舰载导弹的振动有限元仿真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 5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一方面,依据步骤S 2获得的温度环境剖面,将温度载荷施加于步骤S 4获得的舰载导弹的温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依照产品实际使用环境,设置温度边界条件,获取薄弱环节所处位置的温度响应数据;
另一方面,依据步骤S 2获得的振动载荷谱,将振动载荷施加于步骤S 4获得的舰载导弹的振动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求解设置对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进行求解计算,获取薄弱环节所处位置的振动响应数据。
进一步地,步骤S 6的具体操作过程为:根据步骤S 5的薄弱环节所处位置的温度响应数据和振动响应数据,设计薄弱环境的温度、振动、及温度-振动试验数据,测量关键点的应变。
进一步地,步骤S 7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一方面,利用温度试验所测的应变数据,开展温度-应变分析,获取温度与应变函数关系,采用下式表示:
ε=f(T)+a
开展温度试验,温度-应变采用下式表示:
ε=a1×T+a2
其中ε为应变,T为温度,a1、a2为待定系数;
另一方面,利用振动试验所测的应变数据,开展振动-应变分析,获取针对与应变函数关系,采用下式表示:
ε=g(V)+b
开展振动试验,振动-应变采用下式表示:
ε=b1×exp(b2×V)+b3
其中ε为应变,V为振动,b1、b2、b3为待定系数;
最后,以温度-应变、振动-应变分析为基础,结合温度-振动试验所测的应变数据,建立温度-振动与应变间的关系模型,采用下式表示:
ε=h(f(T),g(V))+c
应变响应与温度、振动环境载荷的耦合关系的表达形式如下所示:
其中ε为应变,T为温度,V为振动,c1、c2、c3为待定系数。
由此,本发明借助仿真手段指导试验设计,通过试验获取温度-振动载荷作用下产品的应变响应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建立产品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温度试验中所测的温度-应变数据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的振动试验中所测的振动-应变数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 1:开始;
S 2:获取舰载导弹服役载荷,建立环境载荷谱;即,
针对舰载导弹,通过实测方式获得温度环境剖面和振动载荷谱编制的基础数据,结合装备的典型剖面,针对温度、振动不同的数据对象,采用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编谱理论,建立舰载导弹的温度环境剖面和振动载荷谱;
在没有实测数据时,可以通过规范、标准和其它有关资料,或者调研和统计分析获取环境数据,编制舰载导弹环境载荷谱;
S 3:根据舰载导弹失效信息获取其薄弱环节;即,
对舰载导弹服役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导弹的故障多发产品,该产品即为导弹的薄弱环节;
S 4:根据舰载导弹设计信息获取其有限元仿真模型;即,
首先,根据导弹的设计信息,分别对产品的结构件、元器件和互连部分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在满足应力分析的前提情况下,可对模型的组成部件进行适当简化,形成简化CAD模型;
然后,根据简化后的CAD模型,在CFD软件中根据不同的结构材质、元器件种类、互连形式与散热方式等信息,赋以三维数字模型各项材料属性,热学性能参数,流场分布情况等;在不影响热学分析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细化流场分析网络,建立舰载导弹的温度有限元仿真模型;
最后,根据简化后的CAD模型,在FEA软件中根据不同的结构材质、元器件种类、互连形式等信息,赋以三维数字模型各项材料属性,力学性能参数;在不影响振动力学分析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细化网格,依照产品实际安装的固支状态,设置约束条件,建立舰载导弹的振动有限元仿真模型;
S 5:利用服役载荷开展有限元仿真,获取薄弱环节的温度和振动环境;即,
一方面,依据S 2获得的温度环境剖面,将温度载荷施加于S 4获得的舰载导弹的温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依照产品实际使用环境,设置温度边界条件,获取薄弱环节所处位置的温度响应数据;
另一方面,依据S 2获得的振动载荷谱,将振动载荷施加于S 4获得的舰载导弹的振动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求解设置对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进行求解计算,获取薄弱环节所处位置的振动响应数据;
S 6:利用薄弱环节开展温度、振动、及温度-振动试验获取应变响应数据;即,
根据S 5的薄弱环节所处位置的温度响应数据和振动响应数据,设计薄弱环境的温度、振动、及温度-振动试验数据,测量关键点的应变;
S 7:完成数据分析,建立温度-振动耦合模型;即,
一方面,利用温度试验所测的应变数据,开展温度-应变分析,获取温度与应变函数关系,采用下式表示:
ε=f(T)+a
开展温度试验,所测的温度-应变数据如表1所示:
位置 | 24℃ | 40℃ | 60℃ | 80℃ |
1 | 2.8 | 49.3 | 107.8 | 166.3 |
2 | 5.1 | 43.1 | 85.1 | 127.1 |
3 | 1.8 | 50.1 | 89.6 | 129.1 |
4 | 5.1 | 46.8 | 76.7 | 106.6 |
5 | 2.5 | 23.9 | 53.1 | 82.3 |
6 | 4.6 | 38.3 | 72.6 | 106.9 |
7 | 2.1 | 67.2 | 182.6 | 298.0 |
表1
根据表1中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温度-应变大致满足线性关系,可近似采用下式表示:
ε=a1×T+a2
其中ε为应变,T为温度,a1、a2为待定系数。
另一方面,利用振动试验所测的应变数据,开展振动-应变分析,获取针对与应变函数关系,采用下式表示:
ε=g(V)+b
开展振动试验,所测的振动-应变数据如表2所示:
位置 | 0.001 | 0.0015 | 0.002 | 0.003 |
1 | 2.8 | 49.3 | 107.8 | 166.3 |
2 | 5.1 | 43.1 | 85.1 | 127.1 |
3 | 1.8 | 50.1 | 89.6 | 129.1 |
4 | 5.1 | 46.8 | 76.7 | 106.6 |
5 | 2.5 | 23.9 | 53.1 | 82.3 |
6 | 4.6 | 38.3 | 72.6 | 106.9 |
7 | 2.1 | 67.2 | 182.6 | 298.0 |
表2
根据表2中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振动-应变大致满足指数变化关系,可近似采用下式表示:
ε=b1×exp(b2×V)+b3
其中ε为应变,V为振动,b1、b2、b3为待定系数。
最后,以温度-应变、振动-应变分析为基础,结合温度-振动试验所测的应变数据,建立温度-振动与应变间的关系模型,采用下式表示:
ε=h(f(T),g(V))+c
温度-振动-应变的试验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应变响应与温度、振动环境载荷的耦合关系的表达形式如下所示:
其中ε为应变,T为温度,V为振动,c1、c2、c3为待定系数。
应用该模型对温度振动环境下的雷达接收机和处理机电路板应变响应数据进行回归统计分析,获得温度振动耦合模型参数点估计值与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
位置-方向 | 参数c1 | 参数c1 | 参数c1 | 相关性 |
1 | 2.894915 | -4.56096 | -65.2817 | 0.998 |
2 | 2.142992 | -5.54581 | -43.4393 | 0.998 |
3 | 2.213138 | -7.16723 | -44.588 | 0.99 |
4 | 1.776691 | -5.36194 | -31.1221 | 0.982 |
5 | 1.433409 | -6.01433 | -32.1311 | 0.999 |
6 | 1.776326 | -6.50832 | -34.2088 | 0.995 |
7 | 5.37019 | -3.10106 | -137.2865 | 0.995 |
表4
由表4中所列数据可见,各点的应变响应与该模型的相关性均在0.98以上,这表明该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的表达温度振动环境载荷效应的耦合关系。
S 8: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开始;
S2:获取舰载导弹服役载荷,建立环境载荷谱;
S3:根据舰载导弹失效信息获取其薄弱环节;
S4:根据舰载导弹设计信息获取其有限元仿真模型;
S5:利用服役载荷开展有限元仿真,获取薄弱环节的温度和振动环境;
S6:利用薄弱环节开展温度、振动、及温度-振动试验获取应变响应数据;
S7:完成数据分析,建立温度-振动耦合模型;
S8: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针对舰载导弹,通过实测方式获得温度环境剖面和振动载荷谱编制的基础数据,结合装备的典型剖面,针对温度、振动不同的数据对象,进行数据处理和编谱,建立舰载导弹的温度环境剖面和振动载荷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对舰载导弹服役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导弹的故障多发产品,以该产品为导弹的薄弱环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首先,根据导弹的设计信息,分别对产品的结构件、元器件和互连部分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在满足应力分析的前提情况下,对所述三维实体模型的组成部件进行简化,形成简化CAD模型;
然后,根据简化后的CAD模型,在CFD模拟软件中根据不同的结构材质、元器件种类、互连形式与散热方式信息,赋以三维数字模型各项材料属性、热学性能参数及流场分布情况;在不影响热学分析精度的前提下,细化流场分析网络,建立舰载导弹的温度有限元仿真模型;
最后,根据简化后的CAD模型,在FEA软件中根据不同的结构材质、元器件种类及互连形式信息,赋以三维数字模型各项材料属性和力学性能参数;在不影响振动力学分析精度的前提下,细化网格,依照实际安装的固支状态,设置约束条件,建立舰载导弹的振动有限元仿真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一方面,依据步骤S2获得的温度环境剖面,将温度载荷施加于步骤S4获得的舰载导弹的温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依照产品实际使用环境,设置温度边界条件,获取薄弱环节所处位置的温度响应数据;
另一方面,依据步骤S2获得的振动载荷谱,将振动载荷施加于步骤S4获得的舰载导弹的振动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求解设置对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进行求解计算,获取薄弱环节所处位置的振动响应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的具体操作过程为:根据步骤S5的薄弱环节所处位置的温度响应数据和振动响应数据,设计薄弱环境的温度、振动、及温度-振动试验数据,测量关键点的应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一方面,利用温度试验所测的应变数据,开展温度-应变分析,获取温度与应变函数关系,采用下式表示:
ε=f(T)+a
开展温度试验,温度-应变采用下式表示:
ε=a1×T+a2
其中ε为应变,T为温度,a1、a2为待定系数;
另一方面,利用振动试验所测的应变数据,开展振动-应变分析,获取针对与应变函数关系,采用下式表示:
ε=g(V)+b
开展振动试验,振动-应变采用下式表示:
ε=b1×exp(b2×V)+b3
其中ε为应变,V为振动,b1、b2、b3为待定系数;
最后,以温度-应变、振动-应变分析为基础,结合温度-振动试验所测的应变数据,建立温度-振动与应变间的关系模型,采用下式表示:
ε=h(f(T),g(V))+c
应变响应与温度、振动环境载荷的耦合关系的表达形式如下所示:
其中ε为应变,T为温度,V为振动,c1、c2、c3为待定系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84231.XA CN109190279B (zh) | 2018-09-18 | 2018-09-18 | 一种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84231.XA CN109190279B (zh) | 2018-09-18 | 2018-09-18 | 一种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90279A true CN109190279A (zh) | 2019-01-11 |
CN109190279B CN109190279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6491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84231.XA Active CN109190279B (zh) | 2018-09-18 | 2018-09-18 | 一种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9027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14086A (zh) * | 2019-07-10 | 2019-11-05 | 北京华安中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灵敏度的综合应力加速因子计算方法 |
CN110455477A (zh) * | 2019-07-31 | 2019-11-15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固体火箭舱段结构振动载荷谱的获取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54451A1 (en) * | 2002-02-12 | 2003-08-14 | The Boeing Company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
CN103559418A (zh) * | 2013-11-20 | 2014-02-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故障物理的电子产品任务可靠度计算方法 |
CN104899372A (zh) * | 2015-06-03 | 2015-09-0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结合仿真与可靠性分析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剖面构造方法 |
CN105956218A (zh) * | 2016-04-15 | 2016-09-21 | 东南大学 | 基于非均匀温度响应监测值的钢桥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
JP2017049971A (ja) * | 2015-09-03 | 2017-03-09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
CN107563071A (zh) * | 2017-09-07 | 2018-01-09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综合环境应力的仿真方法 |
CN107622160A (zh) * | 2017-09-19 | 2018-01-23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基于逆问题求解的多点激励振动数值模拟方法 |
CN108333208A (zh) * | 2018-01-22 | 2018-07-27 |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 一种整机级产品贮存寿命加速试验方法 |
-
2018
- 2018-09-18 CN CN201811084231.XA patent/CN1091902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54451A1 (en) * | 2002-02-12 | 2003-08-14 | The Boeing Company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
CN103559418A (zh) * | 2013-11-20 | 2014-02-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故障物理的电子产品任务可靠度计算方法 |
CN104899372A (zh) * | 2015-06-03 | 2015-09-0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结合仿真与可靠性分析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剖面构造方法 |
JP2017049971A (ja) * | 2015-09-03 | 2017-03-09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
CN105956218A (zh) * | 2016-04-15 | 2016-09-21 | 东南大学 | 基于非均匀温度响应监测值的钢桥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
CN107563071A (zh) * | 2017-09-07 | 2018-01-09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综合环境应力的仿真方法 |
CN107622160A (zh) * | 2017-09-19 | 2018-01-23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基于逆问题求解的多点激励振动数值模拟方法 |
CN108333208A (zh) * | 2018-01-22 | 2018-07-27 |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 一种整机级产品贮存寿命加速试验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吕卫民等: "基于失效物理的电路板寿命预测案例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
张生鹏等: "导弹装备贮存寿命加速试验技术体系探讨", 《装备环境工程》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14086A (zh) * | 2019-07-10 | 2019-11-05 | 北京华安中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灵敏度的综合应力加速因子计算方法 |
CN110414086B (zh) * | 2019-07-10 | 2023-01-17 | 北京华安中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灵敏度的综合应力加速因子计算方法 |
CN110455477A (zh) * | 2019-07-31 | 2019-11-15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固体火箭舱段结构振动载荷谱的获取方法 |
CN110455477B (zh) * | 2019-07-31 | 2021-08-13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固体火箭舱段结构振动载荷谱的获取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90279B (zh) | 2023-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76416B (zh) | 一种基于应变传感器的天线结构变形的间接测量方法 | |
CN107766655B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永磁贮存退化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 | |
CN101539502A (zh) | 一种固体表面液滴接触角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 |
CN107132834B (zh) | 基于统计量排序的和联系统可靠度精确置信下限估计方法 | |
CN109190279A (zh) | 一种温度振动加速耦合效应模型的构建方法 | |
Bhuyan et al. | Vibration‐based damage localization with load vectors under temperature changes | |
Jais et al. | Reliability predictions-continued reliance on a misleading approach | |
CN108038315A (zh) | 一种基于谱随机有限元模型的随机动载荷识别方法 | |
CN108650706A (zh) | 基于二阶泰勒近似的传感器节点定位方法 | |
CN105913166A (zh) | 一种机电整机产品贮存寿命试验加速因子评估方法 | |
CN106597003B (zh) | 一种利用激波测量超音速弹丸飞行轨迹的方法 | |
CN110717220B (zh) | 航空液压管路模型验证的方法 | |
Khlamov et al. | The astronomical object recognition and its near-zero motion detection in series of images by in situ modeling | |
CN104834795B (zh) | 包带连接结构接触摩擦非线性特性模拟方法及系统 | |
CN111581778B (zh) | 舰船电子系统可靠性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 |
CN107576721A (zh) | 基于素信号组合求解缺陷漏磁信号的方法 | |
CN105975739B (zh) | 整机产品贮存寿命建模方法 | |
Schoenherr | Calculating the impact force of supersonic hail stones using SWAT-TEEM | |
CN105069288B (zh) | 一种探测器结构高过载加严试验设计与评估方法 | |
CN104977581A (zh) | 一种多运动目标态势感知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8984881A (zh) | 结合制造工艺及仿真的电子类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方法 | |
Gildfind et al. | Use of acceleration and optical waypoint measurements to estimate piston trajectory in an impulse facility | |
CN114019187A (zh) | 一种石英加速度计全寿命密封性能验证方法 | |
CN108509684B (zh) | 舵机与动态负载模拟器匹配设计方法 | |
CN110850366A (zh) | 混合视距和非视距环境下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