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8807A -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88807A CN109188807A CN201811115024.6A CN201811115024A CN109188807A CN 109188807 A CN109188807 A CN 109188807A CN 201811115024 A CN201811115024 A CN 201811115024A CN 109188807 A CN109188807 A CN 1091888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leakage
- area
- liquid crystal
- sh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包括:分别将同方向的TFT(薄膜晶体管)数据线、遮光线粘合至单独的整体,使其形成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获取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将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交合区外部设置为漏光区;根据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各组点的长度值和宽度值扫描出漏光区的模型;在漏光区设置用吸光材料制成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与上述模型完全吻合,在吸光层上方或边缘设置遮光层。本发明在漏光区设置吸光层,几乎可以完整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可以降低甚至完全吸收边缘漏出的光线;通过在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可以进一步阻绝光线传递的通道,杜绝边缘漏光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器漏光就是液晶屏幕跟框架吻合不紧密导致灯管光直接透射出来,液晶显示器漏光是常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液晶显示器基本上无法避免漏光的发生,只不过程度的问题,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产品提出了更为苛求的品质要求。
现有中国专利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CN201010547159.7),其像素结构包括:一栅极扫描线、一平行于栅极扫描线的公共电极线、一浮置遮光线、一数据线以及透明像素电极。其中数据线设置于浮置遮光线上方,且该数据线宽度小于浮置遮光线宽度;在数据线与透明像素电极之间设置有有机绝缘层,由于该有机绝缘层具有较低介电常数和较大厚度,能够减小数据线与透明像素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从而在提升像素开口率的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了产生垂直串扰的风险;透明像素电极与浮置遮光线有部分交叠,以防止像素电极边缘电场引起的漏光,进而可以减小黑色矩阵的宽度,提升像素开口率。
另现有中国能防止漏光的液晶显示器和组装该液晶显示器的方法(CN201310216438.9),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一触控模组、一背光模组、以及一设置于该触控模组和背光模组之间的显示模组。该触控模组和该显示模组之间设置一第一粘合件,该第一粘合件包括一粘合层和一设置于粘合层上方的挡光层,该挡光层包括一贴合于该粘合层的水平部和从该水平部垂直延伸出来的垂直部,该水平部和该第一粘合层粘合于该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之间,该垂直部粘合于该触控模组的侧边缘。本发明通过在该触控模组的侧边缘贴附一挡光层,从而有利于防止该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过显示模组后从触控模组的侧边缘泄露。
现有技术大多通过用遮光材料做涂覆遮光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子产品内部空间有限,较薄的遮光材料遮光效果不好,仍然有较多的光透过;而且遮光材料的涂覆位置、尺寸和形状较难控制,不易操作;涂覆的遮光材料化学性质不稳定,长时间接触后容易导致光学胶变色,影响外部观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本发明在漏光区设置吸光层,通过吸光层可以完整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可以降低甚至完全吸收边缘漏出的光线;通过在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当液晶显示模组与边框外壳装配时将遮光剂挤出边框缝隙,之后将挤出的遮光剂去除,将缝隙中留存的遮光剂固化使其形成固态遮光层,可以进一步阻绝光线传递的通道,杜绝边缘漏光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包括:
分别将同方向的TFT(薄膜晶体管)数据线、遮光线粘合至单独的整体,使其形成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
获取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将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交合区外部设置为漏光区;
根据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各组点的长度值和宽度值扫描出漏光区的模型;
在漏光区设置用吸光材料制成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与上述模型完全吻合,在吸光层上方或边缘设置遮光层。
优选地,所述遮光线设置在数据线上方,所述遮光区相应设置在数据线区上方。
优选地,在所述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当液晶显示模组与边框外壳装配时将遮光剂挤出边框缝隙,之后将挤出的遮光剂去除,将缝隙中留存的遮光剂固化使其形成固态遮光层。
优选地,所述吸光材料由吸光高分子制成,包括但不限于由煤炭、黑色油漆或碳纳米管黑体制成。
优选地,所述吸光层、遮光层均与液晶材料无相互污染。
优选地,所述遮光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VC树脂55~100份、遮光剂10~20份、导热剂10~25份、固化剂5~15份和助剂3~10份。
优选地,所述遮光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VC树脂65份、遮光剂13份、导热剂15份、固化剂8份和助剂6份。
优选地,所述遮光剂为二氧化钛、聚碳酸酯、月桂酰肌氨酸钠按照重量比为3~5:2~4:0.05~0.5组成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遮光剂为二氧化钛、聚碳酸酯、月桂酰肌氨酸钠按照重量比为4:2:0.2组成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导热剂为石墨粉或者金属粉。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三乙烯四胺,二乙胺基丙胺 DEAPA或间苯二甲胺MXDA。
优选地,所述助剂为增塑剂、润滑剂、悬浮稳定剂按照3~5:0.5~1:5~10的重量比混合。
优选地,所述助剂为增塑剂、润滑剂按照4:0.5:7的重量比混合。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为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中的一种,所述润滑剂为密封润滑剂,所述悬浮稳定剂为明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所述遮光层的制备方法为:将PVC树脂置入体积比为1.5~3倍的蒸馏水中,在转速为200~600转/分下搅拌5~15min,之后加入助剂将溶液温度升至50~70℃在同样转速下搅拌10~30min得到悬浮液(助剂中含有悬浮稳定剂可将PVC树脂粒子均匀混与水中),将遮光剂、导热剂加入在超声15000Hz~3500Hz条件下振荡10~30min使各原料粒子充分、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浊液,在混合浊液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形成遮光浊液,用点胶机将遮光浊液均匀涂至数据线区上方,之后将边框装配至液晶显示模组上,用激光机将溢出的遮光浊液去除,将装配产品置入固化环境中使遮光浊液形成固态遮光层即得。
本申请文件中所用原料特性如下:
二氧化钛,白色固体或粉末状的两性氧化物,分子量:79.9,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其粘附力强,不易起化学变化,有较好的紫外线掩蔽作用。
月桂酰基肌氨酸钠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发泡性能好,泡沫丰富稳定,具有良好的去污与抗静电能力,对硬水和电解质容忍度较高,可与其它阴离子表面生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匹配,增强其各种功能。
三乙烯四胺,分子量146 ,活泼氢当量24.3 ,无色粘稠液体, 每100份标准树脂用10-13份。固化:20℃2小时+100℃30分钟或20℃7天。性能:适用期50克25℃45分钟,热变形温度98-124℃,抗弯强度950-1200kg/cm2,抗压强度1100kg/cm2,抗拉强度780kg/cm2,伸长率4.4%,常温下即可固化。
二乙胺基丙胺 DEAPA,低粘度透明液体,具有固化和催化两个反应,粘附性能良好,柔性也好,适用期长。
间苯二甲胺MXDA,分子量135 ,无色液体, 固化常温24小时+70℃ 1小时或常温4天。适用期100克25℃50分钟, 热变形温度130-150℃ ,抗弯强度1200kg/cm2,抗压强度1030kg/cm2,抗拉强度720kg/cm2,伸长率6.7%,介电常数(50赫23℃)4.0 ,功率因数(50赫23℃)0.005, 体积电阻大於2x1016Ω.cm ,可常温固化 耐热、耐腐蚀性优,电性能好,毒性小。固化温度低、粘度低、毒性小,适用期长、耐溶剂性好。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漏光区设置吸光层,由于本发明中采用的吸光层由煤炭、黑色油漆或碳纳米管黑体制成,其吸光材料显示黑色,几乎可以完整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可以降低甚至完全吸收边缘漏出的光线;通过在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当液晶显示模组与边框外壳装配时将遮光剂挤出边框缝隙,之后将挤出的遮光剂去除,将缝隙中留存的遮光剂固化使其形成固态遮光层,可以进一步阻绝光线传递的通道,杜绝边缘漏光的现象,而由于遮光层的原料特性,可以阻绝像素电极边缘电场引起的漏光同时提高了其装配时的整体性和坚固性,提高了产品成品的耐压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 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 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包括:分别将同方向的TFT(薄膜晶体管)数据线、遮光线粘合至单独的整体,使其形成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获取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将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交合区外部设置为漏光区;根据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各组点的长度值和宽度值扫描出漏光区的模型;在漏光区设置用吸光材料制成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与上述模型完全吻合,在吸光层上方或边缘设置遮光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线设置在数据线上方,所述遮光区相应设置在数据线区上方。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当液晶显示模组与边框外壳装配时将遮光剂挤出边框缝隙,之后将挤出的遮光剂去除,将缝隙中留存的遮光剂固化使其形成固态遮光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光材料由吸光高分子制成,其具体为煤炭制成,所述吸光层、遮光层均与液晶材料无相互污染。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VC树脂65份、遮光剂13份、导热剂15份、固化剂8份和助剂6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剂为二氧化钛、聚碳酸酯、月桂酰肌氨酸钠按照重量比为4:2:0.2组成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剂为石墨粉,所述固化剂为三乙烯四胺。
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剂为增塑剂、润滑剂按照4:0.5:7的重量比混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塑剂为脂肪族二元酸酯类。
上述遮光层的制备方法为:将PVC树脂置入体积比为1.5倍的蒸馏水中,在转速为250转/分下搅拌13min,之后加入助剂将溶液温度升至50℃在同样转速下搅拌13min得到悬浮液(助剂中含有悬浮稳定剂可将PVC树脂粒子均匀混与水中),将遮光剂、导热剂加入在超声1500Hz条件下振荡30min使各原料粒子充分、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浊液,在混合浊液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形成遮光浊液,用点胶机将遮光浊液均匀涂至数据线区上方,之后将边框装配至液晶显示模组上,用激光机将溢出的遮光浊液去除,将装配产品置入固化环境中使遮光浊液形成固态遮光层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包括:分别将同方向的TFT(薄膜晶体管)数据线、遮光线粘合至单独的整体,使其形成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获取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将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交合区外部设置为漏光区;根据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各组点的长度值和宽度值扫描出漏光区的模型;在漏光区设置用吸光材料制成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与上述模型完全吻合,在所述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当液晶显示模组与边框外壳装配时将遮光剂挤出边框缝隙,之后将挤出的遮光剂去除,将缝隙中留存的遮光剂固化使其形成固态遮光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光材料黑色油漆制成;所述吸光层、遮光层均与液晶材料无相互污染。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VC树脂75份、遮光剂15份、导热剂10份、固化剂7份和助剂5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剂为二氧化钛、聚碳酸酯、月桂酰肌氨酸钠按照重量比为3:2:0.07组成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剂为金属粉;所述固化剂为二乙胺基丙胺 DEAPA。
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剂为增塑剂、润滑剂、悬浮稳定剂按照3:0.5:5的重量比混合。
上述遮光层的制备方法为:将PVC树脂置入体积比为2.5倍的蒸馏水中,在转速为400转/分下搅拌10min,之后加入助剂将溶液温度升55℃在同样转速下搅拌15min得到悬浮液(助剂中含有悬浮稳定剂可将PVC树脂粒子均匀混与水中),将遮光剂、导热剂加入在超声2000Hz条件下振荡25min使各原料粒子充分、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浊液,在混合浊液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形成遮光浊液,用点胶机将遮光浊液均匀涂至数据线区上方,之后将边框装配至液晶显示模组上,用激光机将溢出的遮光浊液去除,将装配产品置入固化环境中使遮光浊液形成固态遮光层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包括:分别将同方向的TFT(薄膜晶体管)数据线、遮光线粘合至单独的整体,使其形成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获取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将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交合区外部设置为漏光区;根据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各组点的长度值和宽度值扫描出漏光区的模型;在漏光区设置用吸光材料制成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与上述模型完全吻合,在所述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当液晶显示模组与边框外壳装配时将遮光剂挤出边框缝隙,之后将挤出的遮光剂去除,将缝隙中留存的遮光剂固化使其形成固态遮光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光材料由碳纳米管黑体制成;所述吸光层、遮光层均与液晶材料无相互污染。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VC树脂85份、遮光剂18份、导热剂17份、固化剂12份和助剂7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剂为二氧化钛、聚碳酸酯、月桂酰肌氨酸钠按照重量比为5:3:0.1组成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剂为石墨粉;所述固化剂为间苯二甲胺MXDA。
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剂为增塑剂、润滑剂、悬浮稳定剂按照5:0.1:8的重量比混合。
所述遮光层的制备方法为:将PVC树脂置入体积比为3倍的蒸馏水中,在转速为600转/分下搅拌5min,之后加入助剂将溶液温度升至65℃在同样转速下搅拌10min得到悬浮液(助剂中含有悬浮稳定剂可将PVC树脂粒子均匀混与水中),将遮光剂、导热剂加入在超声3000Hz条件下振荡13min使各原料粒子充分、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浊液,在混合浊液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形成遮光浊液,用点胶机将遮光浊液均匀涂至数据线区上方,之后将边框装配至液晶显示模组上,用激光机将溢出的遮光浊液去除,将装配产品置入固化环境中使遮光浊液形成固态遮光层即得。
测试例
取同一批次(各方面指标相似)生产的液晶屏幕若干块,用传统工艺将若干液晶屏幕分别与其配合的框架装配,将整个画面调成全黑,然后上下左右45度角看显示器四周显示区是否明显的发白、偏色、缝隙处是否有光线透出 。
取同一批次(各方面指标相似)生产的液晶屏幕若干块,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将若干液晶屏幕分别与其配合的框架装配,将整个画面调成全黑,然后上下左右45度角看显示器四周显示区是否明显的发白、偏色、缝隙处是否有光线透出 。
实验对比发现,用传统工艺装配的显示器四周均有不同程度的漏光现象,其漏光现象的程度与液晶屏幕和框架装配贴合度成反比,贴合度越高,漏光现象越少,传统的工艺成本较高,若想将漏光现象保持在一个理想值内,需要经常更换生产模具,以提高液晶屏幕和框架装配贴合度,成本较高。而用本发明装配的显示器四周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漏光现象,原因在于本发明在漏光区设置吸光层,由于本发明中采用的吸光层由煤炭、黑色油漆或碳纳米管黑体制成,其吸光材料显示黑色,几乎可以完整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可以降低甚至完全吸收边缘漏出的光线;通过在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当液晶显示模组与边框外壳装配时将遮光剂挤出边框缝隙,之后将挤出的遮光剂去除,将缝隙中留存的遮光剂固化使其形成固态遮光层,可以进一步阻绝光线传递的通道,杜绝边缘漏光的现象,而由于遮光层的原料特性,可以阻绝像素电极边缘电场引起的漏光,所以用本发明液晶屏幕时,可以不过分依赖模具精度,在模具稍有磨损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屏幕漏光处于理想范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分别将同方向的TFT(薄膜晶体管)数据线、遮光线粘合至单独的整体,使其形成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
获取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将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交合区外部设置为漏光区;
根据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各组点的长度值和宽度值扫描出漏光区的模型;
在漏光区设置用吸光材料制成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与上述模型完全吻合,在吸光层上方或边缘设置遮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当液晶显示模组与边框外壳装配时将遮光剂挤出边框缝隙,之后将挤出的遮光剂去除,将缝隙中留存的遮光剂固化使其形成固态遮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材料由吸光高分子制成,包括但不限于由煤炭、黑色油漆或碳纳米管黑体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VC树脂55~100份、遮光剂10~20份、导热剂10~25份、固化剂5~15份和助剂3~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剂为二氧化钛、聚碳酸酯、月桂酰肌氨酸钠按照重量比为3~5:2~4:0.05~0.5组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导热剂为石墨粉或者金属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三乙烯四胺,二乙胺基丙胺 DEAPA或间苯二甲胺MXDA。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增塑剂、润滑剂、悬浮稳定剂按照3~5:0.5~1:5~10的重量比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制备方法为:将PVC树脂置入体积比为1.5~3倍的蒸馏水中,在转速为200~600转/分下搅拌5~15min,之后加入助剂将溶液温度升至50~70℃在同样转速下搅拌10~30min得到悬浮液(助剂中含有悬浮稳定剂可将PVC树脂粒子均匀混与水中),将遮光剂、导热剂加入在超声15000Hz~3500Hz条件下振荡10~30min使各原料粒子充分、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浊液,在混合浊液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形成遮光浊液,用点胶机将遮光浊液均匀涂至数据线区上方,之后将边框装配至液晶显示模组上,用激光机将溢出的遮光浊液去除,将装配产品置入固化环境中使遮光浊液形成固态遮光层即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15024.6A CN109188807A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15024.6A CN109188807A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88807A true CN109188807A (zh) | 2019-01-11 |
Family
ID=64909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15024.6A Pending CN109188807A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8880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15607A (zh) * | 2019-07-24 | 2019-11-0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12327536A (zh) * | 2020-11-03 | 2021-02-05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2882274A (zh) * | 2021-02-05 | 2021-06-0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
-
2018
- 2018-09-25 CN CN201811115024.6A patent/CN10918880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15607A (zh) * | 2019-07-24 | 2019-11-0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12327536A (zh) * | 2020-11-03 | 2021-02-05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2327536B (zh) * | 2020-11-03 | 2023-10-17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2882274A (zh) * | 2021-02-05 | 2021-06-0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88807A (zh) |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 | |
CN2607594Y (zh) | 滤色片基板、液晶显示屏和电子仪器 | |
CN107057549B (zh) | 一种超亲水自清洁的高透明玻璃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8983506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457438A (zh) | 光学器件和制造这样光学器件的方法 | |
CN110467878A (zh) | 一种节能建筑用长效型隔热降温涂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4730778A (zh) | 一种封框胶及其制作方法、固化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02676004A (zh) | 一种用于防眩光膜的组合物 | |
CN106647076A (zh) | 液晶显示器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
CN102298230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018978B (zh) | 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21426980U (zh) | 一种车载液晶屏 | |
KR101889335B1 (ko) | 플렉서블 투명 디스플레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9143683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05539749U (zh) |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4880886A (zh) | 一种宽视角光子晶体彩色电泳显示器及其实现方法 | |
CN212781614U (zh) | 一种显示辅助装置及投影显示屏及投影屏 | |
JPH02196227A (ja) | 熱書込み型電気泳動表示素子 | |
CN205193398U (zh) | 一种双层tn模式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7256696A (zh) | 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系统 | |
CN209674026U (zh) | 一种胶囊镜头及含胶囊镜头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09674142U (zh) | 一种触控型olcd显示装置 | |
JPS60192918A (ja) | 表示装置 | |
JP2004191838A (ja) | 電気化学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7366927U (zh) | 投影聚光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