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4802A - 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4802A
CN109184802A CN201811294669.0A CN201811294669A CN109184802A CN 109184802 A CN109184802 A CN 109184802A CN 201811294669 A CN201811294669 A CN 201811294669A CN 109184802 A CN109184802 A CN 109184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section
monitor
tunnel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46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建立
刘应亮
李小刚
赵涛
穆军明
李亚风
王江
马会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46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48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4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4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 E21F17/185Rock-pressure control devices with or without alarm devices; Alarm devices in case of roof subsidenc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拱顶下沉监测、收敛位移监测、围岩与砌衬初期接触压力监测、初期支护应力监测、钢支撑内力监测、二次砌衬内应力监测、二衬与三衬接触压力监测、三次砌衬内应力监测、仰拱监测、地表位移监测。本发明的监测项目采用系统可靠的观测方法,可有效监测结构物及其周边土体的应力应变状态;所有监测项目的有机结合,监测数据可相互印证校核,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及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某些参数的跟踪监测,分析地基和结构物的安全稳定性,能够对可能发生危及基坑工程及周边结构物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断面多导洞的隧道在施工建设中由于受地质结构,环境复杂,容易导致大断面开挖易发生地表局部塌陷、地表沉降过大、掌子面失稳、坍塌、支护体系变形过大、管间突泥、涌水等突发性事故的发生,以及经济财产的损失。目前现有的监测方法及方案在隧道监测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点:(1)施工组织配合不到位(2)监测管理不全面(3)监测项目不完善(4)监测的点位布设不规范(5)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6)监测的预警,报警,消警系统处理不及时。为了降低隧道在断面开挖中存在的风险,和做到全方位的信息化监测,结合以上存在各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断面隧道的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监测方法及方案在隧道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拱顶下沉监测,将定制监测量点与拱架焊接相连,使用全站仪采用三角高程法对拱顶下沉量和下沉速度进行监测;
步骤(2):收敛位移监测,测量点按双侧壁导坑法测线布置,在各测量点将收敛钩尾端焊接到钢支撑表面,焊接高度在1.5米左右,方向与开挖方向垂直,使用收敛钩配合收敛计来观测隧道壁面两点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步骤(3):围岩与砌衬初期接触压力监测,把“土压力盒”四边用点焊固定在5mm厚止水钢板表面,在测量点周边用土工布包裹保护,将受压面紧贴于待测量点的壁面,线头引出做保护可与频率仪电性连接,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4):初期支护应力监测,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5个测量点,在初衬绑扎钢筋施工时,将埋入式应变计绑扎在测量点位置的钢筋上,线头引出可与频率仪电性连接,埋设时将应变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5):钢支撑内力监测,钢支架安装前将钢筋计按要求焊在测量点位置处的钢架上,在钢架就位后,将钢筋计的导线沿钢架引至边墙距墙脚1.5米高处,线头引出可与频率仪电性连接,埋设时将钢筋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6):二次砌衬内应力监测,在二衬绑扎钢筋施工时,将埋入式应变计绑扎在测量点位置的钢筋上,线头引出可与频率仪电性练级,埋设时将应变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7):二衬与三衬接触压力监测,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8个测量点,在三衬绑扎钢筋施工开始安装时,在掛壁上找平土压力计安装位置,在各测量点处将土压力计的光面与找平面充分接触,画好安装螺丝孔位,用冲击钻打膨胀螺丝孔,上紧膨胀螺丝,将土压力计安装平稳,布置并保护好电缆线可与频率计电性连接,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8):三次砌衬内应力监测,在三衬绑扎钢筋施工时,将埋入式应变计绑扎在测量点位置处的钢筋上,线头引出可与频率计电性连接,埋设时将应变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9):仰拱监测,每10米布置1个监测量点,要求在仰拱供架施工安装完成后6小时内完成监测,供架施工完成后将定制监测量点焊接到供架上,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10):地表位移监测,地表竖向位移监测要求纵向每5~1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观测断面内单向每侧3倍隧道跨度内布设测量点,跨度内测量点间距2m,跨度外间距依次2、3、5、8、10m;临近建筑物水平、竖向位移和倾斜监测要求设置在建筑物角点,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每侧不少于3测量点;暗挖区地下管线水平及竖向位移的检测在管线节点、转角点、曲率较大处设点,沿管线长度方向测量点间距10-15m;上述地表位移监测采用全自动全站仪进行监测,自动全站仪看不到的测量点,采用人工监测。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定制监测量点在制作时采用长度40cm的φ12钢筋,其一端与拱架焊接相连,另一端焊接一片正方形钢片,正方形钢片上粘贴反射贴片。
进一步的,步骤(1)中以每5~10m一个观测断面,每一个断面布置3个定制监测量点。
进一步的,步骤(2)中以每5~10m一个观测断面,每断面布置16个测量点。
进一步的,步骤(3)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8个测量点。
进一步的,步骤(4)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5个测量点。
进一步的,步骤(5)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5个测量点。
进一步的,步骤(6)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8个测量点。
进一步的,步骤(7)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8个测量点。
进一步的,步骤(8)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6个测量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监测项目采用系统可靠的观测方法,可有效监测结构物及其周边土体的应力应变状态。
(2)所有监测项目的有机结合,监测数据可相互印证校核,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及时。
(3)监测成果与施工信息,能及时准确的发布预警、报警信息;
(4)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某些参数的跟踪监测,分析地基和结构物的安全稳定性,能够对可能发生危及基坑工程及周边结构物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实施。
(5)根据监测数据,检验工程设计中采用的参数的准确性,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做到信息化施工,为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合理提供实测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步骤1中监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1中使用的定制监测量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步骤1中采用的三角高程法远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步骤2中监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步骤3中监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步骤4中监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步骤5中监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步骤6中监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步骤7中监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步骤8中监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步骤9中监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步骤10中监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φ12钢筋;2、钢片;3、反射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步骤(1):拱顶下沉监测,以每5~10m一个观测断面,每一个断面布置3个定制监测量点,监测量点布置如图1所示。本步骤中使用的定制监测量点在制作时采用长度40cm的φ12钢筋1,如图2所示,其一端与拱架焊接相连,另一端焊接一片正方形钢片2,正方形钢片上粘贴反射贴片3。使用全站仪采用三角高程法对拱顶下沉量和下沉速度进行监测,具体的本实施例选用莱卡TS09plus全站仪,如图3所示,通过三角高程法测量拱顶沉降的原理为:每次测量时全站仪采取位置相对固定的自由设站法,在有预设标志的位置架设仪器,通过测量观测量点与基准点的相对高差变化量得出拱顶下沉量和下沉速度;
本步骤的监测精度与预警控制值如下表所示:
监测点精度和预警控制值
监测项目 监测精度 预警值
拱顶下沉 0.5mm 累计值:30mm,位移速率:2mm/d
通过本步骤的监测数据来判断支护效果,指导施工工序,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资料,拱顶下沉值主要用于确认围岩的稳定性。
步骤(2):收敛位移监测,以每5~10m一个观测断面,每断面布置16个测量点,监测量点布置如图4所示,测量点按双侧壁导坑法测线布置,在各测量点将收敛钩尾端焊接到钢支撑表面,焊接高度在1.5米左右,方向与开挖方向垂直,使用收敛钩配合收敛计来观测隧道壁面两点间距离的变化规律,本实施例中具体选用SWJ-IV型收敛计。
本步骤中的监测精度与预警控制值如下表所示:
监测点精度和预警控制值
监测项目 监测精度 预警值
周边位移 0.5mm 相对位移累计值:0.30%
周边位移收敛监测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重要项目,收敛值是最基本的量测数据,通过对围岩周边的水平净空收敛量及其速度进行观察,掌握围岩内部随时间变形的规律,从而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为确定二次支护的时间提供依据;保证结构总变形量在规定允许值之内,更好地用于指导施工。
步骤(3):围岩与砌衬初期接触压力监测,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8个测量点,监测量点布置如图5所示。把“土压力盒”四边用点焊固定在5mm厚止水钢板表面,在测量点周边用土工布包裹保护,将受压面紧贴于待测量点的壁面,线头引出做保护可与频率仪电性连接,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本步骤通过频率仪读数和公式进行计算,判断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以及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的稳定性。
计算公式为:P=K(fi 2-f0 2)+b(Ti-T0)
式中:P为被测土压力值(MPa),K为仪器标定系数(MPa/Hz2),fi为土压力计实时频率(Hz),f0为土压力计初始频率(Hz),b为土压力计的温度修正系数(MPa/℃),Ti为土压力计的实时温度(℃),T0为土压力计的初始温度(℃)。
本步骤中的监测精度与预警控制值如下表所示,在监测过程中,一旦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的80%时,监测单位应在报表中醒目提示,予以报警。
监测点精度和预警控制值
本步骤的监测可以监控围岩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并为确定二次衬砌的施工时间等提供依据。
步骤(4):初期支护应力监测,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5个测量点,测量点布置如图6所示,在初衬绑扎钢筋施工时,将埋入式应变计绑扎在测量点位置的钢筋上,线头引出可与频率仪电性连接,埋设时将应变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通过频率仪读数和公式进行计算,判断初期支护内应力的变化情况和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δ=K(fi 2-f0 2)
式中:δ为钢筋应力计感受到的应力值(N/mm2),fi为钢筋应力计感受到应力时的频率输出值(Hz),f0为钢筋应力计未感受到应力时的频率输出值(Hz),K为钢筋应力计的标定系数(N/mm2/Hz2)。
本步骤中的监测精度与预警控制值如下表所示,在监测过程中,一旦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的80%时,监测单位应在报表中醒目提示,予以报警。
监测点精度和预警控制值
监测项目 监测精度 预警值
初期支护内应力 0.5%(F.S) 70%设计控制值
本步骤通过量测初衬应变,可方便了解初衬应变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变化特点,优化设计初衬的结构参数。
步骤(5):钢支撑内力监测,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5个测量点,监测量点布置如图7所示。钢支架安装前将钢筋计按要求焊在测量点位置处的钢架上,在钢架就位后,将钢筋计的导线沿钢架引至边墙距墙脚1.5米高处,线头引出可与频率仪电性连接,埋设时将钢筋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通过频率仪读数和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δ=K(fi 2-f0 2)
式中δ为钢筋应力计感受到的应力值(N/mm2),fi为钢筋应力计感受到应力时的频率输出值(Hz),f0为钢筋应力计未感受到应力时的频率输出值(Hz),K为钢筋应力计的标定系数(N/mm2/Hz2);
本步骤的监测精度与预警控制值如下表所示,在监测过程中,一旦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的80%时,监测单位应在报表中醒目提示,予以报警。
监测点精度和预警控制值
监测项目 监测精度 预警值
钢支撑内力 0.5%(F.S) 70%设计控制值
本步骤通过量测初衬钢筋应力,可了解初衬钢支撑内力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变化特点,优化设计初衬的结构参数。
步骤(6):二次砌衬内应力监测,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8个测量点,测量点布置如图8所示。在二衬绑扎钢筋施工时,将埋入式应变计绑扎在测量点位置的钢筋上,线头引出可与频率仪电性练级,埋设时将应变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通过频率仪读数和公式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ε=K(fi 2-f0 2)+b(Ti-T0)
式中:ε为被测物的应变量(με),K为应变计的灵敏系数(με/Hz2),fi为应变计实时频率(Hz),f0为应变计初始频率(Hz),b为温度修正系数(με/℃),Ti为应变计的实时温度(℃),T0为应变计的初始温度(℃);
监测精度与预警控制值如下表和所示,在监测过程中,一旦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的80%时,监测单位应在报表中醒目提示:予以报警。
监测点精度和预警控制值
监测项目 监测精度 预警值
二次衬砌内应力 0.5%(F.S) 70%设计控制值
通过本步骤的检测数据可了解二次衬砌内力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变化特点,优化设计初衬的结构参数。
步骤(7):二衬与三衬接触压力监测,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8个测量点,测量点布置如图9所示,在三衬绑扎钢筋施工开始安装时,在掛壁上找平土压力计安装位置,在各测量点处将土压力计的光面与找平面充分接触,画好安装螺丝孔位,用冲击钻打膨胀螺丝孔,上紧膨胀螺丝,将土压力计安装平稳,布置并保护好电缆线可与频率计电性连接,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通过频率仪读数和公式可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P=K(fi 2-f0 2)+b(Ti-T0)
式中:P为被测土压力值(MPa),K为仪器标定系数(MPa/Hz2),fi为土压力计实时频率(Hz),f0为土压力计初始频率(Hz),b为土压力计的温度修正系数(MPa/℃),Ti为土压力计的实时温度(℃),T0为土压力计的初始温度(℃);
监测精度与预警控制值如下表所示,在监测过程中,一旦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的80%时,监测单位应在报表中醒目提示,予以报警。
监测点精度和预警控制值
步骤(8):三次砌衬内应力监测,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6个测量点,测量点布置如图10所示。在三衬绑扎钢筋施工时,将埋入式应变计绑扎在测量点位置处的钢筋上,线头引出可与频率计电性连接,埋设时将应变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通过频率仪和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ε=K(fi 2-f0 2)+b(Ti-T0)
式中:ε为被测物的应变量(με),K为应变计的灵敏系数(με/Hz2),fi为应变计实时频率(Hz),f0为应变计初始频率(Hz),b为温度修正系数(με/℃),Ti为应变计的实时温度(℃),T0为应变计的初始温度(℃)。
监测频率如下表所示,其中B为隧道开挖宽度。
步骤(9):仰拱监测,每10米布置1个监测量点,测量点布置如图11所示,要求在仰拱供架施工安装完成后6小时内完成监测,供架施工完成后将定制监测量点焊接到供架上,本实施中选用索佳SDL30电子水准仪进行监测,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
监测频率如下表所示,其中B为隧道开挖宽度。
监测目地:通过数据可以判断仰拱的沉降与隆起变化情况。
步骤(10):地表位移监测,地表竖向位移监测要求纵向每5~1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观测断面内单向每侧3倍隧道跨度内布设测量点,跨度内测量点间距2m,跨度外间距依次2、3、5、8、10m;临近建筑物水平、竖向位移和倾斜监测要求设置在建筑物角点,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每侧不少于3测量点;暗挖区地下管线水平及竖向位移的检测在管线节点、转角点、曲率较大处设点,沿管线长度方向测量点间距10-15m;上述地表位移监测采用全自动全站仪进行监测,自动全站仪看不到的测量点,采用人工监测。具体测量点布置如图12所示。
本实施例中采用索佳SRX 1X全自动全站仪自动监测地面位移测点,对于处于全站仪观测盲区的测点,采用人工方法监测。暗挖区布置三台自动全站仪,两台设置在澳门联检大楼上,一台设置在珠海联检大楼上。自动全站仪监测地面沉降测点的测量精度受较多因素影响。如入射角、俯视角、晴雨天气、大气湿度、大风或台风、雨水对测点的浸泡、尘土杂物对地面测点的污染和阻挡、汽车对测点的碾压等等,均可能对测量结果的精度造成不确定性。因此,除了采用自动全站仪对地面测点进行实时监测以外,还将根据施工的进度范围,对地面测点进行人工复测。对于自动全站仪可以观测到的测点,将采用自动监测方法监测,并人工复测检验;自动全站仪看不到的测点,采用人工监测。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拱顶下沉监测,将定制监测量点与拱架焊接相连,使用全站仪采用三角高程法对拱顶下沉量和下沉速度进行监测;
步骤(2):收敛位移监测,测量点按双侧壁导坑法测线布置,在各测量点将收敛钩尾端焊接到钢支撑表面,焊接高度在1.5米左右,方向与开挖方向垂直,使用收敛钩配合收敛计来观测隧道壁面两点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步骤(3):围岩与砌衬初期接触压力监测,把“土压力盒”四边用点焊固定在5mm厚止水钢板表面,在测量点周边用土工布包裹保护,将受压面紧贴于待测量点的壁面,线头引出做保护可与频率仪电性连接,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4):初期支护应力监测,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5个测量点,在初衬绑扎钢筋施工时,将埋入式应变计绑扎在测量点位置的钢筋上,线头引出可与频率仪电性连接,埋设时将应变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5):钢支撑内力监测,钢支架安装前将钢筋计按要求焊在测量点位置处的钢架上,在钢架就位后,将钢筋计的导线沿钢架引至边墙距墙脚1.5米高处,线头引出可与频率仪电性连接,埋设时将钢筋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6):二次砌衬内应力监测,在二衬绑扎钢筋施工时,将埋入式应变计绑扎在测量点位置的钢筋上,线头引出可与频率仪电性练级,埋设时将应变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7):二衬与三衬接触压力监测,在三衬绑扎钢筋施工开始安装时,在掛壁上找平土压力计安装位置,在各测量点处将土压力计的光面与找平面充分接触,画好安装螺丝孔位,用冲击钻打膨胀螺丝孔,上紧膨胀螺丝,将土压力计安装平稳,布置并保护好电缆线可与频率计电性连接,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8):三次砌衬内应力监测,在三衬绑扎钢筋施工时,将埋入式应变计绑扎在测量点位置处的钢筋上,线头引出可与频率计电性连接,埋设时将应变计编号与测量点所对应位置作好记录;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9):仰拱监测,每10米布置1个监测量点,要求在仰拱供架施工安装完成后6小时内完成监测,供架施工完成后将定制监测量点焊接到供架上,待喷浆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监测;
步骤(10):地表位移监测,地表竖向位移监测要求纵向每5~1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观测断面内单向每侧3倍隧道跨度内布设测量点,跨度内测量点间距2m,跨度外间距依次2、3、5、8、10m;临近建筑物水平、竖向位移和倾斜监测要求设置在建筑物角点,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每侧不少于3测量点;暗挖区地下管线水平及竖向位移的检测在管线节点、转角点、曲率较大处设点,沿管线长度方向测量点间距10-15m;上述地表位移监测采用全自动全站仪进行监测,自动全站仪看不到的测量点,采用人工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定制监测量点在制作时采用长度40cm的φ12钢筋,其一端与拱架焊接相连,另一端焊接一片正方形钢片,正方形钢片上粘贴反射贴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每5~10m一个观测断面,每一个断面布置3个定制监测量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每5~10m一个观测断面,每断面布置16个测量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8个测量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5个测量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5个测量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8个测量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8个测量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以每20~30mm为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6个测量点。
CN201811294669.0A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9184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4669.0A CN109184802A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4669.0A CN109184802A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4802A true CN109184802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41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4669.0A Pending CN109184802A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48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5630A (zh) * 2019-10-31 2020-02-07 莆田学院 一种利用地表位移预测隧道收敛位移的方法
CN112947283A (zh) * 2021-03-08 2021-06-11 潍坊科技学院 一种拱涵工程质量的无人值守监测系统
CN113011747A (zh) * 2021-03-22 2021-06-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建筑物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8323B1 (ko) * 2007-07-03 2009-01-14 삼성물산 주식회사 터널 라이닝 공동발생 모니터링 장치
CN102587986A (zh) * 2012-03-12 2012-07-1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隧道施工信息化动态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4564128A (zh) * 2014-12-10 2015-04-29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用变形监测方法
CN105401947A (zh) * 2015-10-26 2016-03-16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施工方法
CN108590671A (zh) * 2018-05-14 2018-09-28 姚晓宁 一种在超前强支护体系下的五台阶十四部开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8323B1 (ko) * 2007-07-03 2009-01-14 삼성물산 주식회사 터널 라이닝 공동발생 모니터링 장치
CN102587986A (zh) * 2012-03-12 2012-07-1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隧道施工信息化动态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4564128A (zh) * 2014-12-10 2015-04-29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用变形监测方法
CN105401947A (zh) * 2015-10-26 2016-03-16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施工方法
CN108590671A (zh) * 2018-05-14 2018-09-28 姚晓宁 一种在超前强支护体系下的五台阶十四部开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林生: "长坪隧道浅埋软弱围岩段施工监测与结构承载状况分析",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赵明亮: "围岩应力及位移监测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5630A (zh) * 2019-10-31 2020-02-07 莆田学院 一种利用地表位移预测隧道收敛位移的方法
CN112947283A (zh) * 2021-03-08 2021-06-11 潍坊科技学院 一种拱涵工程质量的无人值守监测系统
CN113011747A (zh) * 2021-03-22 2021-06-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建筑物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62918B1 (ko) 경사계를 이용한 지중변위 계측 방법
CN107131862B (zh) 一种堆石坝面板变形监测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9184802A (zh) 一种大断面多导洞隧道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
CN110608054B (zh) 一种全断面法开挖隧道支护结构变形预测方法及装置
CN209670980U (zh) 一种隧道盾构管片现场监测系统
CN103046523B (zh) 一种基坑及边坡支护水平变形监测方法
Yan et al. Back analysis of water and earth loads on shield tunnel and structure ultimate limit state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CN106556376A (zh) 一种监测地下空间及地下管线变形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3591982B (zh) 一种电力隧道结构问题的监测方法
CN113802622A (zh) 一种临近铁路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法
Jinyi et al. A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for inverted arch of salt rock tunnel based on laser level deformation monitor and wFBG
Ding et al.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slope deformations using geotechnical instruments
CN109853578B (zh) 一种具有实时监测预警功能的基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387800A (zh) 一种适用于连拱隧道扩建工程的全过程监测方法
JP3041426B1 (ja) 比抵抗トモグラフィ法によるフィルダム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管理方法
CN103266616A (zh) 基于测斜数据的围护结构的内力与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677453A (zh) 圆形tbm隧道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2187843A (zh) 一种基于bim深基坑基建风险自动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KR102315081B1 (ko) 모바일로 연동 가능한 자동 계측 시스템
Lunardi et al. Tunnel monitoring system—a contribu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uidelines
CN115478567A (zh) 上穿地下轨道且邻近周边建筑的隧道明挖施工监测方法
CN102589402A (zh) 建筑物结构压缩变形监测方法
CN206944978U (zh) 一种堆石坝面板变形监测装置
Bilotta et al. Ground movements and strains in the lining of a tunnel in cohesionless soil
CN103105333B (zh) 跨断层埋地管线原位试验量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