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3983B - 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83983B CN109183983B CN201811166487.5A CN201811166487A CN109183983B CN 109183983 B CN109183983 B CN 109183983B CN 201811166487 A CN201811166487 A CN 201811166487A CN 109183983 B CN109183983 B CN 1091839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shear wall
- floor slab
- steel bars
- wall sh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2—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 E04B1/04—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2—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 E04B1/04—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043—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1/046—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reinforcement loops protruding from th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内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S2、吊装及安装:吊装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吊装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分别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的两端面,然后吊装第二内墙剪力墙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两端分别压设在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顶侧的支撑肋上;楼板与第一内墙剪力墙、第二内墙剪力墙之间形成空腔,同时采用不同方式巧妙设置纵向钢筋、拉筋和锚固件;S3、浇筑连接: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或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将楼板与内墙剪力墙连接成一体。本连接节点现场施工量少,降低造价,节省工期,极大提高了建筑的整体性和抗震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剪力墙与楼板之间连接节点的主要形式为:上下剪力墙之间通过灌浆套筒连接,采用叠合楼板搁置在剪力墙顶侧,放置纵向钢筋后浇筑叠合楼板现浇层,将叠合楼板与剪力墙形成整体。
现有技术中上述连接节点在施工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当剪力墙起吊时,其底部伸出钢筋容易碰撞弯折,后期需要人工校准调整,施工效率低;2、剪力墙顶侧预留伸出钢筋的精度难以做到精准,施工时切割预留伸出钢筋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钢筋材料的浪费,影响工程质量,且将钢筋与套筒精准对位耗时费工,易发生错位严重导致无法安装的情况,严重影响工期及施工成本;3、套筒灌浆的灌浆质量良莠不齐,灌浆密实度难以统一和严格控制,浆锚连接接头处的灌浆料密实度缺乏有效检测手段,灌浆料成本高,灌浆设备清理费时繁杂;4、剪力墙之间的砂浆砌缝,高度无法精准控制,密实度和强度比剪力墙预制构件大幅度降低,为抗震薄弱带;5、灌浆设备清理费时繁杂;6、浆料质量要求高,成本高;7、人工成本较高、施工时间较长,且施工质量较难把控。
因此,现在亟需研发一种剪力墙和楼板的连接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剪力墙起吊易碰弯伸出钢筋、伸出钢筋难以全部插入套筒内、灌浆质量难以有效检测、难以穿设纵向钢筋等现有技术中剪力墙与楼板连接的上述施工难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内墙为剪力墙,包括第一内墙剪力墙和第二内墙剪力墙,楼板包括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包括如下步骤:
S1、内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
内墙剪力墙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铺设水平分布钢筋和连接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成型,其中连接钢筋从内墙剪力墙的顶侧和底侧伸出形成连接钢筋锚固端;楼板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铺设楼板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成型,其中楼板的侧面设有支撑肋和灌浆口;
S2、吊装及安装:
吊装并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吊装第一楼板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一端,吊装第二楼板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另一端,然后吊装第二内墙剪力墙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两端分别压设在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顶侧的支撑肋上;楼板与第一内墙剪力墙、第二内墙剪力墙之间形成空腔;
S3、浇筑连接:
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现浇混凝土构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或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将第一楼板、第二楼板与第一内墙剪力墙、第二内墙剪力墙四者连接成一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预制楼板时,楼板支撑肋的支撑面上设有L型缺口;所述步骤S2中安装第二内墙剪力墙时,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端面分别置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的L型缺口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预制剪力墙时,内墙剪力墙底侧两边设置有L型缺口;所述步骤S2中安装第二内墙剪力墙时,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两边的L型缺口分别置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顶侧。
所述内墙剪力墙为用作装配式建筑内墙的剪力墙。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安装第二内墙剪力墙后,将多根纵向钢筋水平穿入空腔中,且纵向钢筋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固定。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预制完成后,在连接钢筋锚固端与内墙剪力墙端面交接处的内侧设置纵向钢筋、且与连接钢筋锚固端固定;所述步骤S2中定位第二内墙剪力墙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向上抵住或固定在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端面的纵向钢筋上,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向下抵住或固定在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端面的纵向钢筋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中设置的连接钢筋为箍筋、竖向矩形钢筋环或竖向受力钢筋中的一种;所述步骤S2中,吊装定位第二剪力墙后,第一剪力墙顶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和第二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交叉叠合在空腔中。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第一内墙剪力墙设置的连接钢筋为箍筋、竖向矩形钢筋环或竖向受力钢筋中的一种,第二内墙剪力墙设置的连接钢筋为箍筋、竖向矩形钢筋环或竖向受力钢筋中的另一种;所述步骤S2中,吊装定位第二内墙剪力墙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交叉叠合在空腔中。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为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所述步骤S2中,吊装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后,吊装楼板并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端面上,然后在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端面上,水平放置纵向钢筋,然后吊装第二内墙剪力墙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再将纵向钢筋设置于两组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与内墙剪力墙上下端面所形成的四边形的四角内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为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内墙剪力墙预制完成后,在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的表面均设置一组箍筋帽,两组箍筋帽分别与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伸出的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固定;所述步骤S2中,吊装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和楼板后,在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端面的一组箍筋帽上水平放置纵向钢筋,然后吊装定位第二内墙剪力墙,再将纵向钢筋设置于两组箍筋帽与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所形成的四边形的四角内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为箍筋锚固端或矩形钢筋锚环,箍筋锚固端或矩形钢筋锚环上垂直固定一排锚杆或锚网或锚板或锚头。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内墙剪力墙底侧和顶侧伸出的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为直筋、弯钩、锚头、锚杆或锚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预制楼板时,楼板侧面设有整条水平灌浆槽;所述步骤S2中,通过楼板侧面开设的灌浆口或整条水平灌浆槽向空腔内浇筑现浇混凝土。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楼板的预制步骤为浇筑混凝土时,楼板钢筋的下部锚固于混凝土中,上部露出,形成叠合楼板的预制层;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向叠合楼板的预制层表面浇筑叠合现浇层混凝土,叠合现浇层混凝土与双重叠合后浇连梁或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连接成整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靠近两侧混凝土表面的内部均设有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靠近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的交叉点上设有拉筋,拉筋的两端分别横向固定在靠近两侧混凝土表面的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的交叉点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吊装第二内墙剪力墙后,现场将纵向钢筋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固定。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加大纵向钢筋直径或加大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的直径;所述步骤S2中,纵向钢筋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之间不固定或部分固定;在所述步骤S3中,提高向空腔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往空腔中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料浆从空腔中溢出时,完成浇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上部剪力墙设置在下部剪力墙与楼板上,剪力墙和楼板之间形成了空腔。施工时只要人工对剪力墙和楼板进行简单的对位校正,通过楼板预留灌浆口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后,现浇混凝土形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或“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将上下剪力墙和两侧的楼板连接为整体。本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改变了现有装配式建筑的上下剪力墙之间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繁琐施工工艺,工序简便、操作简单;当采用全预制楼板时现场施工量少,减少了80%现浇混凝土的湿操作量,每平方米综合造价降低100元以上,每层楼节省工期2天以上,极大提高了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方案中上下剪力墙和两侧的楼板拼合之后,形成了一个空腔,且上部剪力墙底侧、下部剪力墙顶侧部的伸出钢筋、纵向受力钢筋以及楼板侧面伸出钢筋均锚固于空腔中的现浇混凝土中,通过向空腔现浇混凝土将剪力墙和楼板连接为整体,该空腔现浇混凝土形成了“双重叠合后浇连梁”或“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保证了上下剪力墙之间的受力传导,连接可靠,抗震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2、本方案中的楼板采用全预制楼板时,只需通过楼板上预留的灌浆口对上下剪力墙和楼板之间空腔浇筑混凝土,湿作业量减少80%以上,现场施工量小;采用叠合楼板时,空腔中现浇混凝土与叠合楼板顶部的现浇层混凝土连接为整体,能将上下剪力墙和楼板连接为稳固的整体,施工操作简单且对预制构件生产尺寸的容错率高;
3、上下剪力墙之间通过后浇混凝土进行连接,不采用灌浆套筒,避免了钢筋与套筒之间安装困难及灌浆质量难以有效检测的问题;而且可以根据建筑设计的抗震级别要求对空腔中浇筑不同强度的混凝土,以保证该连接节点的强度和受力性能,在建筑成本和结构性能方面取得平衡;
4、本方案中可以采取在工厂生产预制件时即将纵向钢筋设置在内墙剪力墙顶侧或底侧的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上,这样内墙剪力墙到施工现场直接吊装定位,无需再现场向空腔中穿设纵向钢筋,避免了现场水平穿设纵向钢筋时操作困难,简化现场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吊装分解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楼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二、四、五、六中外墙剪力墙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吊装分解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五、六中的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吊装分解图;
图8为实施例三、五、六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四、五、六中的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吊装分解图;
图10为实施例四、五、六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七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八和九中的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吊装分解图;
图13为实施例八和九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和图13中的第二箍筋帽;
图15为图12和图13中的第一箍筋帽;
图16为实施例八和九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十中的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吊装分解图;
图18为实施例十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十二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十三中内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十四中内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十四中的上、下内墙与楼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实施例十六中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吊装分解图;
图28为实施例十六中的上、下内墙与楼板装配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7和图28中的第二箍筋帽;
图30为图27和图28中的第一箍筋帽;
附图标记:
1-第一剪力墙,2-第二剪力墙,3-楼板,4-保温层,5-承重层,6-第一预制连梁,7-第一箍筋,8-第二预制连梁,9-第二箍筋,10-纵向钢筋,11-支撑肋,12-灌浆口,13-第一L型缺口,14-竖向矩形钢筋环,15-矩形钢筋锚环,16-上拉筋,17-下拉筋,18-竖向分布钢筋,19-第一纵向钢筋,20-第二纵向钢筋,21-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3-第一箍筋帽,24-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5-第二箍筋帽,26-第二L型缺口,27-楼板面筋,28-楼板底筋,29-第三L型缺口,30-第一内墙剪力墙,31-第二内墙剪力墙,32-第一楼板,33-第二楼板,34-锚杆,35-水平分布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说明书及附图来阐述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方案。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包括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均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外侧保温层4和内侧承重层5,且保温层4底侧长于承重层5、顶侧低于承重层5;承重层5中设有钢筋网(图中未画出)。承重层5的顶侧和底侧均设有预制连梁,预制连梁中设有连接钢筋,本实施例中连接钢筋为箍筋;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为第一预制连梁6,设置有第一箍筋7;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为第二预制连梁8,设置有第二箍筋9。第一箍筋7从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预制连梁6伸出,形成第一箍筋7锚固端,第二箍筋9从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预制连梁8形成第二箍筋9锚固端。楼板3搭接于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的顶侧,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5底侧搭设于楼板3顶侧端面。楼板3与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之间形成空腔(图中未标记);四根纵向钢筋10设置于第一箍筋7和第二箍筋9所组成四边形的四角内部,纵向钢筋10和两组箍筋锚固端一起组成了钢筋架(图中未标记),钢筋架位于空腔内。
参见示意图3,楼板3的四侧均设有支撑肋11和灌浆口12,支撑肋11的支撑面上设有第一L型缺口13。施工时将第二剪力墙2置于楼板3的第一L型缺口13上,现浇混凝土从楼板3的灌浆口12注入钢筋架所在的空腔内,形成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的叠合连梁和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的叠合连梁,由于两个叠合连梁重叠在一起,构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双重叠合后浇连梁将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连接成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中装配节点的装配方法如下:
S1、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外墙剪力墙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浇筑保温层,然后在保温层上铺设水平分布钢筋和连接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形成承重层、养护成型,保温层和承重层连接成一体,保温层底侧长于承重层且顶侧低于承重层,其中连接钢筋从承重层的顶侧和底侧伸出形成连接钢筋锚固端;楼板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铺设楼板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成型;
S2、吊装及安装:先吊装并定位第一剪力墙1,然后吊装楼板3并置于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再吊装第二剪力墙2并置于第一剪力墙1上方,使得第二剪力墙2的保温层4下端内侧面紧贴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上端的外侧面,并与第一剪力墙1的保温层4顶侧连接;第二箍筋9的露出的锚固端向下抵在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上,第一箍筋7露出的锚固端向上顶住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楼板3与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之间形成空腔,将纵向钢筋10水平穿入空腔中并固定在每两个上下相邻箍筋组成的四方形的四个内角上,制成钢筋架;
S3、浇筑连接:通过楼板3上的灌浆孔12向钢筋架所在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插入振捣棒进行振捣后养护成型,现浇混凝土构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或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所述双重叠合后浇连梁或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将楼板3与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连接成一体。
实施例二
参考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包括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均包括保温层4和承重层5;保温层4与承重层5连接成一体,保温层4为纤维水泥保温板,两侧宽于承重层5、下部长于承重层5、上部低于承重层5。承重层5内设有双面钢筋网(图中未标记),双面钢筋网由纵向矩形钢筋环和竖向矩形钢筋环14交叉连接而成。
参见图4的外墙剪力墙竖向剖面图,示意竖向矩形钢筋环在外墙剪力墙承重层中的分布。其中纵向矩形钢筋环(图中未标记)由两根水平分布钢筋35和位于水平分布钢筋35端部的两个矩形钢筋锚环(图中未画出)首尾连接而成,两根水平分布钢筋35锚固于承重层5混凝土中,两个矩形钢筋锚环分别在承重层5的左侧、右侧露出。竖向矩形钢筋环14由两根竖向分布钢筋18和位于端部的两个矩形钢筋锚环15首尾连接而成,两根竖向分布钢筋18锚固于承重层5混凝土中,两个矩形钢筋锚环15分别在承重层5的顶部、底部露出。
参见图6所示,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的顶侧和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均设有预制连梁(图中未标记)。第二剪力墙承重层5中的上拉筋16、第一剪力墙下拉筋1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剪力墙2和第一剪力墙1的双面钢筋网中竖向分布钢筋18与水平分布钢筋35的交叉点上。上拉筋16与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5的底部露出的矩形钢筋锚环15构成上组合连梁,下拉筋17与第一剪力墙1承重层3顶部露出的矩形钢筋锚环15构成下组合连梁。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端部露出的两个矩形钢筋锚环15形成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设置有四根纵向钢筋10,两个矩形钢筋锚环15和纵向钢筋10形成了钢筋架。参见示意图3,楼板3的四侧均设有支撑肋11和灌浆口12,支撑肋11的支撑面上设有第一L型缺口13,将第二剪力墙2置于楼板3的第一L型缺口13上。向钢筋架所在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承重复合保温墙体2的承重层5底端的叠合连梁和第一承重复合保温墙体1的承重层5顶端的叠合连梁,由于两个叠合连梁重叠在一起,构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双重叠合后浇连梁将第一承重复合保温墙体1、第二承重复合保温墙体2和楼板3连接成一个整体。
参见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配节点装配方法如下:
S1、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剪力墙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浇筑保温层,然后在保温层上铺设水平分布筋和连接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形成承重层、养护成型;其中保温层4与承重层5连接成一体,中间不设置连接件,保温层底侧长于承重层且顶侧低于承重层,承重层5内设有由纵向矩形钢筋环和竖向矩形钢筋环14交叉连接形成的双面钢筋网,双面钢筋网中靠近承重层5顶侧和底侧位置的竖向分布钢筋18与纵向钢筋10的交叉点上分别设置有下拉筋17和上拉筋16;承重层5的顶侧和底侧分别露出矩形钢筋锚环15;楼板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铺设楼板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成型;
S2、吊装及安装:吊装定位第一剪力墙1和楼板3的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吊装第二剪力墙2,将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露出的矩形钢筋锚环15向下抵在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上;第一剪力墙1顶侧露出的矩形钢筋锚环15向上顶住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将纵向钢筋10水平穿过并固定在每两个上下相邻矩形钢筋锚环15形成的长方形的四个内角上,制成钢筋架,钢筋架位于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围成的空腔内;
S3、浇筑连接:同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外墙剪力墙的双面钢筋网上设置了拉筋,一方面增强了外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的强度,另一方面两组拉筋分别和矩形钢筋锚环形成了上组合连梁和下组合连梁,增强了剪力墙顶侧和底侧的预制连梁与叠合连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整体性。
实施例三
如图4、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包括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连接节点的结构与实施例二中大致相同,具体区别在于纵向钢筋10的位置不同,具体描述如下:
参见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纵向钢筋10设置于矩形钢筋锚环15内部且紧贴承重层5的表面,也即在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伸出的矩形钢筋锚环15内紧贴承重层5表面处设置两根第一纵向钢筋19,在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伸出的矩形钢筋锚环15内紧贴承重层5表面处设置两根第二纵向钢筋20。参见图8所示,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预制连梁伸出的矩形钢筋锚环15向下抵在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的第一纵向钢筋19上,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预制连梁伸出的矩形钢筋锚环15向上顶住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的第二纵向钢筋20上,四根纵向钢筋和2个矩形钢筋锚环15组成钢筋架。对钢筋架所在空间浇筑混凝土,将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的叠合连梁和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的叠合连梁通过后浇混凝土形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双重叠合后浇连梁将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连接成整体。
本实施例中的装配节点的装配方法与实施例二中的方法相比,具体区别如下:
S1、外墙剪力墙的预制:前期生产步骤与实施例二中相同,区别在于外墙剪力墙预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纵向钢筋的设置:将第一纵向钢筋19水平穿过第一剪力墙2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预制连梁伸出的矩形钢筋锚环15,并固定在矩形钢筋锚环15与承重层5顶侧端面交界处的内侧,将第二纵向钢筋20水平穿过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预制连梁伸出的矩形钢筋锚环15,并固定在矩形钢筋锚环15与承重层5底侧端面交界处的内侧;上拉筋16、下拉筋17的两端分别横向固定在双面钢筋网中竖向受力钢筋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上拉筋16、下拉筋17的两端为弯钩,分别横向钩住最外层中竖向受力钢筋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即钩住最外层分布钢筋。
S2、吊装楼板和墙体:与实施例二的差别在于,由于在步骤S1、中已经在工厂即设置了纵向钢筋,因此现场无需再穿设纵向钢筋;其余步骤相同。
S3、浇筑连接:与实施例二中相同。
本实施例的装配节点与实施例二中相比,由于纵向钢筋在剪力墙预制时即在工厂安装好,因此不需要在现场进行穿设,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和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实施例四
如图4、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包括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连接节点的结构与实施例三中大致相同,具体区别在于:
参见图9、图10所示,矩形钢筋锚环15上垂直固定一排锚杆34,锚杆34位于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之间围合形成的空腔中。由于矩形钢筋锚环15上设置锚杆,增大了混凝土与钢筋的接触面,进一步提高矩形钢筋锚环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锚固力,提高矩形钢筋锚环的抗拉强度,进而提高现浇层与第一剪力墙1顶侧和第二剪力墙2底侧的预制连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装配节点的装配方法与实施例三中的方法相比,具体区别如下:
S1、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前期生产步骤与实施例三中相同,区别在于剪力墙预制完成后,还需在矩形钢筋锚环15上垂直绑扎或焊接固定一排锚杆34,
S2、吊装及安装与S3、浇筑连接:与实施例三相同。
实施例五
如图4、图7、图8、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是对实施例三、实施例四的进一步说明:
S1、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第一纵向钢筋19、第二纵向钢筋20、矩形钢筋锚环15、锚杆34的钢筋直径都为10mm。
S2、吊装及安装:在施工现场将第一纵向钢筋19、第二纵向钢筋20分别与矩形钢筋锚环15焊接,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相同
S3、浇筑连接: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浇筑,实施方法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相同。
实施例六
如图4、图7、图8、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节点装配方法与实施例五中的方法相比,具体区别如下:
S1、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第一纵向钢筋19、第二纵向钢筋20、矩形钢筋锚环15、锚杆34的钢筋直径都改为12mm。
S2、吊装及安装:在施工现场第一纵向钢筋19、第二纵向钢筋20不与矩形钢筋锚环15焊接固定,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五相同
S3、浇筑连接:改为采用强度等级为C60的混凝土浇筑,其它实施方法与步骤与实施例五相同。
本实施例中,在施工现场第一纵向钢筋、第二纵向钢筋不与矩形钢筋锚环焊接固定,通过加大纵向钢筋和矩形钢筋锚环的直径,以及提高向空腔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来提高抗震性能,加快了建筑工程的进度,同时也确保了工程质量。
实施例七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包括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均包括保温层4和承重层5,保温层4与承重层5连接成一体,保温层4的两侧宽于承重层5,下部长于承重层5,上部低于承重层5。承重层4内设有钢筋网(图中未画出);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设有支撑件(图中未画出)。在第二剪力墙2中,双面钢筋网由纵向矩形钢筋环(图中未标记)和竖向受力钢筋(图中未标记)交叉连接而成;其中纵向矩形钢筋环由两根纵向钢筋和位于端部的两个矩形钢筋锚环首尾连接而成;两排竖向受力钢筋锚固于承重层5混凝土中,从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5底侧端面伸出的部分形成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1。在第一剪力墙1中,双面钢筋网由纵向矩形钢筋环(图中未标记)和竖向受力钢筋(图中未画出)交叉连接而成;两排竖向受力钢筋锚固于承重层5中,第一剪力墙1承重层5的顶侧设置有第一箍筋7,第一箍筋7的端部外露形成箍筋锚固端。将四根纵向钢筋(图中未画出)水平固定在第一箍筋7锚固端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1所形成的四边形的四角内部,纵向钢筋和第一箍筋7锚固端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1之间连接形成钢筋架,钢筋架位于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三者组成的空腔内。向钢筋架所在空间浇筑混凝土,构成后浇连梁或圈梁,后浇连梁或圈梁将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连接成整体。
本实施例中装配节点的装配方法与实施一中大致相同,具体区别如下:
S1、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的双面钢筋网结构不同,因此预制时保证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中分别放置对应的钢筋网片;
S2、吊装及安装:吊装第一剪力墙1和楼板后,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放置在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的顶侧端面的支撑件和楼板上;第一剪力墙1承重层5顶侧端面有预制连梁伸出第一箍筋7,第一箍筋7向上顶住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1向下抵在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上,将四根纵向钢筋水平穿入空腔中,并固定在第一箍筋7锚固端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1所形成的四边形的四角内部;
S3、浇筑连接:同实施例一。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取在步骤S1、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中,外墙剪力墙预制后,将纵向钢筋分别设置固定在第一箍筋7与第一剪力墙1承重层5顶侧端面相交处的内侧以及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1与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相交处的内侧;第二剪力墙底侧设有支撑件,则步骤S2中吊装及安装第二剪力墙2后,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的支撑件压在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的顶侧端面。
实施例八
如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图中未画出),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均包括保温层4和承重层5,保温层4与承重层5连接成一体,保温层4下部长于承重层,上部低于承重层5。承重层5内设有双面钢筋网(图中未标记);双面钢筋网由纵向矩形钢筋环(图中未画出)和竖向受力钢筋(图中未标记)交叉连接而成,其中每根纵向矩形钢筋环由两根纵向钢筋和位于端部的两个矩形钢筋锚环首尾连接而成;两排竖向受力钢筋锚固于承重层5混凝土中。竖向受力钢筋从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伸出形成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第一箍筋帽23与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在靠近承重层5顶侧端面处横向固定;竖向受力钢筋从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伸出形成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第二箍筋帽25与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在靠近承重层5底侧端面处横向固定。第一箍筋帽23与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以及第二箍筋帽25与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两组箍筋,将纵向钢筋10水平放置在两组箍筋的四个内角上,构成钢筋架,钢筋架位于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围成的空腔内;向钢筋架所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构成后浇连梁或圈梁,后浇连梁或圈梁将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连接成整体。
本实施例中,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和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的末端为135°弯钩,第一箍筋帽23和第二箍筋帽25的两端均为135°弯钩。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和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的末端为90°弯钩,第一箍筋帽23和第二箍筋帽25的两端均为90°弯钩。
本实施例中装配节点的装配方法与实施例一的装配方法大致相同,具体区别如下:
S1、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前期生产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外墙剪力墙预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箍筋帽的设置,将第一箍筋帽23与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在靠近承重层5顶侧端面处横向固定,将第二箍筋帽25与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在靠近承重层5底侧端面处横向固定;
S2、吊装及安装:主要区别在于纵向钢筋10的放置,吊装并定位第一剪力墙1承重层5和楼板之后,在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的第一箍筋帽23弯折处水平放置四根纵向钢筋10,其中两根纵向钢筋10固定在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上且位于第一箍筋帽23的水平弯折处;然后吊装并定位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5,再将另外两根纵向钢筋10的两根提至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5底侧端面的第二箍筋帽25弯折处,并与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绑扎或焊接固定;
S3、浇筑连接:同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组箍筋帽与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的两组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配合,形成闭环箍筋,安装纵向钢筋时,先吊装并定位第一剪力墙和楼板,再在第一剪力墙的承重层顶侧端面的第一箍筋帽弯折处水平放置四根纵向钢筋,然后吊装并定位第二剪力墙,方便纵向钢筋的安装,提升了现场施工效率。
实施例九
如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图中未画出),与实施例六中的结构大致相同,具体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承重层5的双面钢筋网上还设有拉筋,其中第一剪力墙1双面钢筋网中靠近承重层5顶侧位置的竖向受力钢筋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上设置有下拉筋17,第二剪力墙2双面钢筋网中靠近承重层5底侧位置的竖向受力钢筋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上设置有上拉筋16。
本实施例中,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伸出的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和第二箍筋帽25与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的伸出的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和第一箍筋帽23结合在一起,形成两组箍筋,将纵向钢筋10水平放置并固定在两组箍筋的四个内角上,构成钢筋架,钢筋架位于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围成的空腔内。钢筋架与上拉筋16和下拉筋17结合在一起,分别构成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5底侧的第二预制连梁和第一剪力墙1承重层5顶侧的第一预制连梁。向钢筋架所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将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的第二叠合连梁(图中未标记)和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的第一叠合连梁重叠在一起,构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双重叠合后浇连梁将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连接成整体。
本实施例中装配节点的装配方法和实施例六中大致相同,具体区别如下:
S1、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区别在于,制备双面钢筋网时,将上拉筋16、下拉筋17两端分别固定在两面钢筋网中靠近承重层5端面的第一排竖向受力钢筋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上;
S2、吊装及安装和S3、浇筑连接:与实施例五中相同。
实施例十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与实施例一中大致相同,具体区别如下:
(1)纵向钢筋设置部位不同: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有预制连梁伸出的第一箍筋7,将第一纵向钢筋19水平穿过第一箍筋7,并固定在第一箍筋7与承重层5顶侧端面交界处的内侧;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有预制连梁伸出的第二箍筋9,将第二纵向钢筋20水平穿过第二箍筋9并固定在第二箍筋9与承重层5底侧端面交界处的内侧;
(2)第二剪力墙承重层设有缺口: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压在楼板3的端面设有第二L型缺口26,楼板3上表面卡设在第二L型缺口26中。
本实施例中的四根纵向钢筋和两组箍筋构成钢筋架,钢筋架位于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围成的空腔内。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将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的叠合连梁和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的叠合连梁重叠在一起,构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双重叠合后浇连梁将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连接成整体。第二剪力墙承重层设有缺口,这样可以保证楼板3的上表面高于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底侧表面的高度,往空腔中浇筑混凝土时,当多余的混凝土从楼板3的灌浆口溢出时,能够保证空腔中混凝土的密实度。
本实施例中装配节点的装配方法,与实施例一的具体区别如下:
S1、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5生产时,其压在楼板3的端面设置第二L型缺口26;剪力墙预制后需在工厂穿设纵向钢筋,其中将第一纵向钢筋19水平穿过第一箍筋7,并固定在第一箍筋7与承重层5顶侧端面交界处的内侧,将第二纵向钢筋20水平穿过第二箍筋9并固定在第二箍筋9与承重层5底侧端面交界处的内侧;
S2、吊装及安装:外墙剪力墙和楼板吊装及安装方法同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不同在于,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预制连梁伸出的第二箍筋9向下抵在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端面的第一纵向钢筋19上,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预制连梁伸出的第一箍筋7向上顶住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端面的第二纵向钢筋20;
S3、浇筑连接:同实施例一。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和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可以为矩形钢筋锚环或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区别在于步骤S1的剪力墙预制阶段所放置的钢筋不同,其他施工步骤相同。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中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与实施三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的一侧设有第二L型缺口26,楼板3上表面卡设在第二L型缺口26中。这样可以保证楼板3的上表面高于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底侧表面的高度,能够保证空腔中现浇混凝土的密实度。
本实施例中装配节点的装配方法与实施例三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中吊装第二剪力墙2时,第二剪力墙2的承重层5底侧的第二L型缺口26压在楼板3上表面中。
实施例十二
如图20和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节点包括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均包括保温层4和承重层5,保温层4与承重层5连接成一体,保温层4的两侧宽于承重层5,上部低于承重层5,下部长于承重层5;承重层5内设有结构钢筋(图中未画出)。第一剪力墙1承重层顶侧与楼板3接触的端面设有第三L型缺口29,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5底侧与楼板3接触的端面设有第二L型缺口26。第二剪力墙2的保温层4的下端内侧面紧贴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上端的外壁,并与第一剪力墙1的保温层4顶侧连接。楼板3下表面置于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的第三L型缺口29上,第二剪力墙底侧一侧的第二L型缺口26置于楼板3上表面。第一剪力墙1顶侧端面、第二剪力墙3底侧端面和楼板3围成一个空腔。楼板3上层伸出的面筋27抵于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5的底侧面,面筋27的末端弯折90°;楼板3下层伸出的底筋28抵于第一剪力墙1承重层5的顶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承重层5内设有竖向受力钢筋,竖向受力钢筋从承重层5的顶侧和底侧伸出形成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承重层5的表面设置有两组箍筋帽。纵向钢筋10水平固定在空腔内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上,二者构成钢筋架。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可以设置为135°弯钩或90°弯钩或螺纹直钢筋。对钢筋架所在空腔现场浇筑混凝土,将第一剪力墙1、第二剪力墙2和楼板3连接成整体。本实施例中楼板的底筋和面筋均与剪力墙承重层紧贴,这样设置纵向钢筋可以在施工现场穿入空腔中,且楼板的底筋和面筋锚固于空腔中,使得剪力墙和楼板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更好。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优化方案中,承重层5的顶侧和底侧伸出箍筋或矩形钢筋锚环,纵向钢筋水平固定在空腔中的箍筋锚固端或矩形钢筋锚环上。在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纵向钢筋可以采用在工厂预制剪力墙时即通过绑扎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或箍筋锚固端或矩形钢筋锚环上,也可以通过现场施工时,再水平穿设在空腔中,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装配节点的装配方法与实施五大致相同,具体区别在于:步骤S2、吊装及安装时,吊装并将楼板3下表面置于第一剪力墙1的承重层5顶侧的第三L型缺口29上,吊装并将第二剪力墙2底侧的第二L型缺口26置于楼板3上表面;使得楼板3的面筋27抵于第二剪力墙2承重层5的底侧面;楼板3的底筋28抵于第一剪力墙1承重层5的顶侧面。
实施例十三
如图22、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中的墙体和楼板节点为剪力墙作为建筑内墙时、两侧均搭设有楼板时的装配节点,包括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二内墙剪力墙31和两侧的楼板。内墙剪力墙和楼板的混凝土内均锚固有结构钢筋(图中未画出),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和第二墙体底侧31均伸出有连接钢筋锚固端(图中未标记),在工厂预制时即将纵向钢筋10设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和第二内墙剪力墙31表面且与连接钢筋锚固端通过绑扎、焊接等方式固定。第二内墙剪力墙31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第一内墙剪力墙30的连接钢筋锚固端抵于第二内墙剪力墙31表面的纵向钢筋10上,第二内墙剪力墙31的连接钢筋锚固端抵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表面的纵向钢筋10上。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分别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端的两侧。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的两端面都有L型缺口(图中未标记),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两端面的L型缺口分别置于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上;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和第二墙体底侧31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紧贴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的侧表面上。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二内墙剪力墙31、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之间围成一个空腔,纵向钢筋10和连接钢筋锚固端形成了空腔内的钢筋架。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与墙板相连的侧面开设有灌浆口(图中未画出),通过灌浆口往空腔中浇筑混凝土,将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二内墙剪力墙31、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连接成整体。
本实施例中装配节点的施工方法为,包括如下步骤:
S1、墙体和楼板的预制:
墙体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铺设水平分布筋和连接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成型,其中连接钢筋从内墙剪力墙的顶侧和底侧伸出形成连接钢筋锚固端,内墙剪力墙底侧两边设置有L型缺口;楼板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铺设楼板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成型,其中楼板的侧面设有灌浆口和支撑肋;
S2、吊装及安装:
吊装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30,吊装第一楼板32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一端,吊装第二楼板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另一端,再吊装第二承重墙31体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两端分别压设在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顶侧的支撑肋的L型缺口上;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与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二内墙剪力墙31之间形成空腔;
S3、浇筑连接:
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现浇混凝土构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或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将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与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二内墙剪力墙33连接成一体。
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形方案中,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和第二墙体底侧31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可以是箍筋的端部、矩形钢筋锚环或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十四
如图3、图24、图25、图26所示,本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中的墙体和楼板连接节点为内墙剪力墙作为内隔墙时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三内墙剪力墙36、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与实施例十的区别在于: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未设置L型缺口;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的四侧均设有支撑肋11和灌浆口12,支撑肋11的支撑面上设有L型缺口(图中未标记)。第二内墙剪力墙31置于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的L型缺口上。其余结构与实施例十相同。
本实施例中装配节点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十一中大致相同,具体区别在于:
步骤S1中预制楼板时,楼板支撑肋的支撑面上设有L型缺口;步骤S2中吊装及安装时,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端面分别置于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的L型缺口上。
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形方案中,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31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可以是箍筋的端部、矩形钢筋锚环或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中的内墙剪力墙和楼板装配节点,第一内墙剪力墙和第二内墙剪力墙的钢筋设置和连接方式与实施二中相同,区别在于,第一内墙剪力墙和第二内墙剪力墙两侧的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为叠合楼板。吊装时,先将第一楼板的预制层和第二楼板的预制层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端的两侧,再吊装第二内墙剪力墙置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顶侧且保证第二内墙剪力墙和第一内墙剪力墙处于同一竖直平面,然后浇筑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预制层上部的现浇层混凝土,现浇层混凝土成型后将上、下内墙剪力墙和两侧的楼板连接成整体。
本实施例中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二中的差别在于,步骤S2中,吊装定位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步骤S3中,浇筑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的预制层上方的现浇层混凝土,现浇层混凝土将上、下内墙剪力墙和两侧的楼板连接成整体。
实施例十六
如图27、图28所示,本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中的墙体和楼板节点为剪力墙作为建筑内墙时、两侧均搭设有楼板时的装配节点,包括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二内墙剪力墙31和两侧的楼板。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分别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端的两侧。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的两端面都有L型缺口(图中未标记),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两端面的L型缺口分别置于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上;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紧贴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的侧表面上。
如图28所示,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二内墙剪力墙31内均设有双面钢筋网(图中未标记);双面钢筋网由纵向矩形钢筋环(图中未画出)和两组竖向受力钢筋(图中未标记)交叉连接而成,其中每根纵向矩形钢筋环由两根纵向钢筋和位于端部的两个矩形钢筋锚环首尾连接而成;两组竖向受力钢筋分布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和第二内墙剪力墙31靠近两侧表面的混凝土中。如图27、图29、图30所示,两组竖向受力钢筋从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端面伸出形成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第一箍筋帽23与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在靠近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端面处横向固定。竖向受力钢筋从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端面伸出形成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第二箍筋帽25与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在靠近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端面处横向固定。如图27所示,第一内墙剪力墙30和第二内墙剪力墙31定位之后,第一箍筋帽23与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以及第二箍筋帽25与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分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两组箍筋;将纵向钢筋10水平放置在两组箍筋的四个内角上,纵向钢筋10和两组箍筋构成钢筋架。钢筋架位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二内墙剪力墙31、第一楼板31和第二楼板33围成的空腔内;向钢筋架所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构成后浇连梁或圈梁,后浇连梁或圈梁将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二内墙剪力墙31、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连接成整体。
本实施例中上、下内墙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内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
内墙剪力墙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铺设双面钢筋网、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成型,其中竖向受力钢筋从内墙剪力墙的顶侧和底侧伸出形成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内墙剪力墙底侧两边设置有L型缺口;楼板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铺设楼板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成型,其中楼板的侧面设有灌浆口和支撑肋;
S2、吊装及安装:
吊装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30,吊装第一楼板32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一端,吊装第二楼板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另一端,在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端面的第一箍筋帽23弯折处水平放置四根纵向钢筋10,其中两根纵向钢筋10固定在第一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2上且位于第一箍筋帽23的水平弯折处;
再吊装第二内墙剪力墙31体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两端面的L型缺口分别置于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上;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伸出的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紧贴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的侧表面上,第一内墙剪力墙30和第二内墙剪力墙31与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之间形成空腔; 再将另外两根纵向钢筋10的两根提至第二内墙剪力墙31底侧端面的第二箍筋帽25弯折处,并与第二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24绑扎或焊接固定;
S3、浇筑连接:
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现浇混凝土构成后浇连梁或圈梁,将第一内墙剪力墙30、第二内墙剪力墙33、第一楼板32和第二楼板33连接成一体。
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形方案中,第一内墙剪力墙30顶侧和第二墙体底侧31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可以是箍筋的端部或矩形钢筋锚环。
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组箍筋帽与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的两组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配合,形成闭环箍筋,安装纵向钢筋时,先吊装并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和楼板,再在第一内墙剪力墙的承重层顶侧端面的第一箍筋帽弯折处水平放置四根纵向钢筋,然后吊装并定位第二内墙剪力墙,纵向钢筋的安装更为方便,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
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实施例七、实施例九与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装配方法相比,具体区别如下:
S1、剪力墙的预制:区别在于内墙剪力墙不做保温层,其余步骤相同。
S2、吊装楼板和剪力墙:区别在于吊装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后,然后吊装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并分别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的两端面,再吊装第二内墙剪力墙并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
S3、浇筑连接: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实施例七、实施例九相同。
实施例十七
本实施例中的上、下自保温外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的钢筋设置和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三中相同,区别在于,第一剪力墙顶侧端面与第二剪力墙底侧端面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以为L型钢筋、T型钢筋、支撑垫块或橡胶块等结构形式。
本实施例中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三中的差别在于,步骤S1中,第一剪力墙顶侧或第二剪力墙底侧对称固定偶数个支撑件;步骤S2中,定位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之后,支撑件位于第一剪力墙顶侧端面与第二剪力墙底侧端面之间。
试验例与对比例
为评价本发明的剪力墙和楼板的连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连接性能与抗震能力,采用纯现浇墙板作为对比例,对几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剪力墙连接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从破坏形态、裂缝行为、荷载—位移关系、开裂荷载、承载力以及变形特性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与现浇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对比。
1.1、试件
试件原型为实际装配式剪力墙住宅结构中底层墙体,为1:1的足尺比例模型,共制作有6个试件,其中现浇墙板1个为对比例,其余为实施例二、三、四、五和六中所描述的结构。现浇墙板包含结构钢筋和混凝土,顶侧和底侧未伸出连接筋锚固端。
剪力墙试件高2900mm,墙长1300mm,墙宽200mm,墙体顶端有250mmX250mm分配梁,与墙同长,试件地梁截面尺寸500mmX500mm,试件与地梁连接处后浇梁或后浇带宽度均为200mm。预制墙体中混凝土强度等级见表格中标注,预制剪力墙试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均取为20mm,试件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地梁及加载梁钢筋均为HRB400级钢,其余墙内部配筋均采用HRB355级钢。纵向钢筋与竖向钢筋的直径按表1中的规定配筋,其它配筋按JGJ1-2014中的要求进行配筋。
1.2、加载方案
试验采用2000KN大型多功能结构实验机系统进行加载,模拟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底层墙
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试验中在墙顶部分配梁上施加竖直向下的轴力,轴压比为0.3,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试验采用500KN液压设备施加往复水平力。
1.3、试验观测内容
剪力墙试件的轴压力、作动器水平力、墙体水平位移、预制墙体及后浇梁或后浇带的开裂情况、钢筋应变及应变在钢筋连接节点中的传递情况及承载力对比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试件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及承载力对比结果
1.4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本实验利用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对比例和实施例二、三、四、五、六共6个试件及剪力墙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上表试件的破坏及裂缝发展机理及承载力对比结果。还获得了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墙体内钢筋的应变、试件的位移沿高度的分布、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及耗能能力。由于内容太多,在此不详述。发现双重叠合后浇连梁连接和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连接能使得装配式剪力墙获得与现浇墙体相近的抗震性能并得到如下结论。
S1、采用双重叠合后浇连梁连接和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连接缝试件与现浇试件破坏形态相同,均属于压弯破坏。在开裂前,装配试件与现浇试件相同,基本都处于弹性阶段。进入屈服阶段后,试件边缘受拉钢筋屈服,混凝土出现拉裂纹,但装配试件与现浇试件裂纹的开展情况不同。在后浇段混凝土裂缝开展及延伸较集中。破坏阶段,试件都出现边缘混凝土溃裂,边缘钢筋外露的现象。
S2、各试件的滞回曲线均较饱满,呈反“S”型,试件的耗能能力基本接近;试件骨架曲线呈现出一致的发展趋势。但试验中装配试件的耗能能力仍低于现浇试件。可通过增加竖向钢筋、纵向钢筋的直径、增多钢筋锚固及提高后浇混凝土强度而得到补偿与提高。
(3)试验选取0.3的轴压比,此时预制墙的开裂刚度与现浇墙接近,试验验证了装配式墙体在屈服前能符合平截面假定,双重叠合后浇连梁连接和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连接的试件屈服前能有效传递钢筋应力,装配墙体的极限位移角均大于剪力墙结构大震下的层间位移限值1/120,试件的弹塑性变形能力满足规范要求,在试件开裂状态及极限状态,装配试件与现浇试件有着相同的刚度,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后浇梁或后浇带混凝土强度折减模型在模拟界面混凝土性能时的有效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后依然可对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种种变更、修改或等同替换,但以上变更、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在本申请的待授权或待批准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内墙为剪力墙,包括第一内墙剪力墙和第二内墙剪力墙,楼板包括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内墙剪力墙和楼板的预制:
内墙剪力墙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铺设水平分布钢筋和连接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成型,其中连接钢筋从内墙剪力墙的顶侧和底侧伸出形成连接钢筋锚固端;楼板的预制步骤为:设置边模、铺设楼板钢筋、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成型,其中楼板的侧面设有支撑肋和灌浆口,或者楼板侧面设有整条水平灌浆槽;所述内墙剪力墙靠近两侧混凝土表面的内部均设有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靠近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的交叉点上设有拉筋,拉筋的两端分别横向固定在靠近两侧混凝土表面的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的交叉点上;
S2、吊装及安装:
吊装并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吊装第一楼板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一端,吊装第二楼板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另一端,然后吊装第二内墙剪力墙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两端分别压设在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顶侧的支撑肋上;楼板与第一内墙剪力墙、第二内墙剪力墙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步骤S2中,通过楼板侧面开设的灌浆口或整条水平灌浆槽向空腔内浇筑现浇混凝土;
S3、浇筑连接:
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现浇混凝土构成双重叠合后浇连梁或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将第一楼板、第二楼板与第一内墙剪力墙、第二内墙剪力墙四者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制楼板时,楼板支撑肋的支撑面上设有L型缺口;所述步骤S2中安装第二内墙剪力墙时,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端面分别置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的L型缺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制剪力墙时,内墙剪力墙底侧两边设置有L型缺口;所述步骤S2中安装第二内墙剪力墙时,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两边的L型缺口分别置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顶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安装第二内墙剪力墙后,将多根纵向钢筋水平穿入空腔中,且纵向钢筋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预制完成后,在连接钢筋锚固端与内墙剪力墙端面交接处的内侧设置纵向钢筋、且与连接钢筋锚固端固定;所述步骤S2中定位第二内墙剪力墙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向上抵住或固定在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端面的纵向钢筋上,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向下抵住或固定在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端面的纵向钢筋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中设置的连接钢筋为箍筋、竖向矩形钢筋环或竖向受力钢筋中的一种;所述步骤S2中,吊装定位第二剪力墙后,第一剪力墙顶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和第二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交叉叠合在空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第一内墙剪力墙设置的连接钢筋为箍筋、竖向矩形钢筋环或竖向受力钢筋中的一种,第二内墙剪力墙设置的连接钢筋为箍筋、竖向矩形钢筋环或竖向受力钢筋中的另一种;所述步骤S2中,吊装定位第二内墙剪力墙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交叉叠合在空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为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所述步骤S2中,吊装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后,吊装楼板并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然后在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端面上水平放置纵向钢筋,然后吊装第二内墙剪力墙,置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再将纵向钢筋设置于两组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与内墙剪力墙上下端面所形成的四边形的四角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为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内墙剪力墙预制完成后,在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的表面均设置一组箍筋帽,两组箍筋帽分别与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伸出的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固定;所述步骤S2中,吊装定位第一内墙剪力墙和楼板后,在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端面的一组箍筋帽上水平放置纵向钢筋,然后吊装定位第二内墙剪力墙,再将纵向钢筋设置于两组箍筋帽与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所形成的四边形的四角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内墙剪力墙顶侧和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为箍筋锚固端或矩形钢筋锚环,箍筋锚固端或矩形钢筋锚环上垂直固定一排锚杆或锚网或锚板或锚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墙剪力墙底侧和顶侧伸出的竖向受力钢筋锚固端为直筋、弯钩、锚头、锚杆或锚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7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楼板的预制步骤为浇筑混凝土时,楼板钢筋的下部锚固于混凝土中,上部露出,形成叠合楼板的预制层;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向叠合楼板的预制层表面浇筑叠合现浇层混凝土,叠合现浇层混凝土与双重叠合后浇连梁或双重锚固水平后浇带连接成整体。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吊装第二内墙剪力墙后,现场将纵向钢筋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加大纵向钢筋直径或加大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的直径;所述步骤S2中,纵向钢筋与第一内墙剪力墙顶侧和第二内墙剪力墙底侧伸出的连接钢筋锚固端之间不固定或部分固定;在所述步骤S3中,提高向空腔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7或8或9所述的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往空腔中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料浆从空腔中溢出时,完成浇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66487.5A CN109183983B (zh) | 2018-10-08 | 2018-10-08 | 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66487.5A CN109183983B (zh) | 2018-10-08 | 2018-10-08 | 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83983A CN109183983A (zh) | 2019-01-11 |
CN109183983B true CN109183983B (zh) | 2021-10-12 |
Family
ID=64947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66487.5A Active CN109183983B (zh) | 2018-10-08 | 2018-10-08 | 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839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26350A (zh) * | 2019-02-28 | 2019-05-31 | 山东城开远大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楼板的连接方法 |
CN110424581B (zh) * | 2019-08-20 | 2024-07-16 | 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
CN113006321B (zh) * | 2021-03-12 | 2021-09-28 |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一种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层间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 |
CN113931346A (zh) * | 2021-03-22 | 2022-01-14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式内剪力墙及其连接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8450A (zh) * | 2012-08-28 | 2012-12-05 | 初明进 | 一种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
CN103015565A (zh) * | 2012-09-09 | 2013-04-03 | 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承重墙及建筑施工方法 |
CN106759951A (zh) * | 2017-01-18 | 2017-05-31 | 黄坤坤 | 一种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混凝土剪力墙单侧楼板连接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98676A1 (en) * | 2006-10-31 | 2008-05-01 | John Francis Hutchens | Connectors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for a Precast Special Concrete Moment Resisting Shear Wall and Precast Special Concrete Moment Resisting Frame Building Panel System |
CN106088355A (zh) * | 2016-08-25 | 2016-11-09 | 初明进 | 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层间连接方法 |
-
2018
- 2018-10-08 CN CN201811166487.5A patent/CN1091839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8450A (zh) * | 2012-08-28 | 2012-12-05 | 初明进 | 一种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
CN103015565A (zh) * | 2012-09-09 | 2013-04-03 | 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承重墙及建筑施工方法 |
CN106759951A (zh) * | 2017-01-18 | 2017-05-31 | 黄坤坤 | 一种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混凝土剪力墙单侧楼板连接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83983A (zh) | 2019-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83983B (zh) | 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 | |
CN108797791B (zh) | 一种上、下自保温外墙与楼板的装配方法 | |
CN110805169A (zh) | 预制墙板的竖向缝拼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
CN108086488B (zh) | 装配式框剪结构墙错层式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 |
CN103388357A (zh) | 耐震、预制的钢管剪力墙混合结构建筑物 | |
CN110761443A (zh)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管混凝土键连接结构及其拼装方法 | |
CN210194867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 |
WO2014045244A2 (en) | Method for making buildings structures and reinforcement panel | |
CN208105473U (zh) | 一种上、下自保温外墙与楼板的装配节点 | |
CN108104310B (zh) | 装配式框剪结构柱错层式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 |
CN212336419U (zh) | 一种基于钢管的装配式复合墙 | |
CN108775086A (zh) | 附加闭合连接钢筋的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8105474U (zh) | 一种上、下内墙与楼板的装配节点 | |
CN102242551B (zh) | 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 | |
CN110863586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t字型水平连接节点 | |
CN209194694U (zh) | 一种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 | |
KR101028372B1 (ko) | 트러스 합성 데크 플레이트의 연결 구조 | |
CN111749366B (zh) | 一种基于钢管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924198U (zh) | 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及填充墙体系 | |
CN211714180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 |
CN211873307U (zh) | 一种腹板外包混凝土组合构件及其组合结构建筑 | |
CN210529929U (zh) | 一种耗能钢棒可更换的梁柱连接节点 | |
CN113309283A (zh) | 一种新型免支撑易连接肋键组合叠合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KR20030036380A (ko) | 철판골조 구조물시공방법 | |
CN111608311A (zh) | 一种大跨度水平组合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2 Address after: 410000 zhangjiahu formation, Tongguan street, Wangcheng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REE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GROUP NEW BUILDING MATERIAL HIGH-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room 2125, building B, brilliance Century Plaza,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NAN CHENXI GREEN BUILDING INDUSTRY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