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75006A - 一种轮毂整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毂整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75006A
CN109175006A CN201811272691.5A CN201811272691A CN109175006A CN 109175006 A CN109175006 A CN 109175006A CN 201811272691 A CN201811272691 A CN 201811272691A CN 109175006 A CN109175006 A CN 109175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im
shaping
shaping tool
value
hub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26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ANCHENG ALUMINUM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ANCHENG ALUMINUM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ANCHENG ALUMINUM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ANCHENG ALUMINUM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26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750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75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5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0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整形方法,涉及轮毂整形技术领域,包括轮毂主体、反面整形治具和正面整形治具,轮毂主体是由轮圈和轮辋组成,且轮辋设置于轮圈两侧,包括以下具体整形步骤:步骤一:首先测出轮圈底部与轮辋顶部之间的凹凸值H2,并且将凹凸值H2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步骤二、步骤三或者步骤四;步骤二: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时,说明轮毂主体无需进行整形,则继续进行生产加工;步骤三: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时,说明轮圈在轮毂主体上呈凹陷状态,则此时将反面整形治具放置于轮圈正下方。本发明整形方法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将生产出精准度不高的轮毂主体进行整形而重新利用,进而提高了轮毂主体的使用效率和节省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轮毂整形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轮毂整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毂整形方法。
背景技术
轮圈安装面至轮辋中心线距离为偏距H1,每款轮圈,偏距H1为恒定值。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起模拉力,固溶高温,淬火急速冷却等因素,导致偏距H1差异(偏大或偏小)。由于偏距H1不易测量,生产过程中,以测量轮圈底部到轮辋顶部平面距离,简称凹凸值H2,凹凸值H2偏差,导致轮圈机加工时,出现过车,或车不到的现象,导致加工报废。因此,发明一种轮毂整形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整形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整形方法,包括轮毂主体、反面整形治具和正面整形治具,所述轮毂主体是由轮圈和轮辋组成,且轮辋设置于轮圈两侧,包括以下具体整形步骤:
步骤一:首先测出轮圈底部与轮辋顶部之间的凹凸值H2,并且将凹凸值H2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步骤二、步骤三或者步骤四;
步骤二: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时,说明轮毂主体无需进行整形,则继续进行生产加工;
步骤三: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时,说明轮圈在轮毂主体上呈凹陷状态,则此时将反面整形治具放置于轮圈正下方,然后在反面整形治具底端施加向上的作用力F1,使得反面整形治具逐渐对轮圈提供向上的作用力而发生微形变,直至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此时完成对轮毂主体的整形,最后撤去施加向上的作用力F1;
步骤四: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时,说明轮圈在轮毂主体上呈凸出状态,则此时将正面整形治具放置在轮毂主体正上方,且正面整形治具卡接在轮圈上,然后在正面整形治具顶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2,使得正面整形治具逐渐对轮圈提供向下的作用力而发生微形变,直至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此时完成对轮毂主体的整形,最后撤去施加向上的作用力F2。
优选的,所述反面整形治具顶部固定设置有保护层Ⅰ,所述正面整形治具底端两侧固定设置有保护层Ⅱ,且保护层Ⅰ和保护层Ⅱ均由弹性橡胶制成。
优选的,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所涉及到的标准值均相同,且标准值的大小根据轮毂具体型号而做进一步限定。
优选的,步骤三和步骤四在对轮圈进行整形时,通过650℃-850℃的高温对轮圈两侧进行加热软化,另外在反面整形治具或正面整形治具对轮圈整形使得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时,待轮圈冷却硬化后在拆除反面整形治具或正面整形治具。
优选的,所述反面整形治具和正面整形治具的形状和尺寸大小根据轮毂具体型号而做进一步限定。
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通过反面整形治具或正面整形治具对轮毂主体进行施力整形,使得轮毂主体上的轮圈底部与轮辋顶部的凹凸值H2=标准值±0.5mm,这样提高了轮圈与轮辋生产的精准度,减少轮圈机加工时出现过车或车不到的现象而导致加工报废,从而大大提高了轮毂主体的使用率和生产效率,并且本整形方法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将生产出精准度不高的轮毂主体进行整形而重新利用,进而提高了轮毂主体的使用效率和节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整体整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反面整形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正面整形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主体;11、轮圈;12、轮辋;2、反面整形治具;21、保护层Ⅰ;3、正面整形治具;31、保护层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轮毂整形方法,包括轮毂主体1、反面整形治具2和正面整形治具3,所述轮毂主体1是由轮圈11和轮辋12组成,且轮辋12设置于轮圈11两侧,包括以下具体整形步骤:
步骤一:首先测出轮圈11底部与轮辋12顶部之间的凹凸值H2,并且将凹凸值H2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步骤二、步骤三或者步骤四;
步骤二: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时,说明轮毂主体1无需进行整形,则继续进行生产加工;
步骤三: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时,说明轮圈11在轮毂主体1上呈凹陷状态,则此时将反面整形治具2放置于轮圈11正下方,然后在反面整形治具 2底端施加向上的作用力F1,使得反面整形治具2逐渐对轮圈11提供向上的作用力而发生微形变,直至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此时完成对轮毂主体 1的整形,最后撤去施加向上的作用力F1;
步骤四: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时,说明轮圈11在轮毂主体1上呈凸出状态,则此时将正面整形治具3放置在轮毂主体1正上方,且正面整形治具3 卡接在轮圈11上,然后在正面整形治具3顶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2,使得正面整形治具3逐渐对轮圈11提供向下的作用力而发生微形变,直至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此时完成对轮毂主体1的整形,最后撤去施加向上的作用力 F2。
其中,所述反面整形治具2顶部固定设置有保护层Ⅰ21,所述正面整形治具3底端两侧固定设置有保护层Ⅱ31,且保护层Ⅰ21和保护层Ⅱ31均由弹性橡胶制成,有利于反面整形治具2或正面整形治具3在对轮圈11进行整形时,通过弹性橡胶制成的保护层Ⅰ21和保护层Ⅱ31可以达到对轮圈11保护的效果,避免了坚硬的反面整形治具2或正面整形治具3在与轮圈11接触时而对轮圈11造成损坏。
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所涉及到的标准值均相同,且标准值的大小根据轮毂具体型号而做进一步限定。
步骤三和步骤四在对轮圈11进行整形时,通过650℃-850℃的高温对轮圈11两侧进行加热软化,另外在反面整形治具2或正面整形治具3对轮圈11 整形使得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时,待轮圈11冷却硬化后在拆除反面整形治具2或正面整形治具3,通过对轮圈11两侧进行加热软化,有利于提高反面整形治具2或正面整形治具3对轮圈11整形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了材质坚硬的轮圈11受到外界作用力而造成断裂,从而影响轮毂主体1的质量。
所述反面整形治具2和正面整形治具3的形状和尺寸大小根据轮毂具体型号而做进一步限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通过反面整形治具2或正面整形治具3对轮毂主体1进行施力整形,使得轮毂主体1上的轮圈11底部与轮辋12顶部的凹凸值H2=标准值± 0.5mm,这样提高了轮圈11与轮辋12生产的精准度,减少轮圈机加工时出现过车或车不到的现象而导致加工报废,从而大大提高了轮毂主体1的使用率和生产效率,并且本整形方法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将生产出精准度不高的轮毂主体1进行整形而重新利用,进而提高了轮毂主体1的使用效率和节省的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轮毂整形方法,包括轮毂主体(1)、反面整形治具(2)和正面整形治具(3),所述轮毂主体(1)是由轮圈(11)和轮辋(12)组成,且轮辋(12)设置于轮圈(11)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整形步骤:
步骤一:首先测出轮圈(11)底部与轮辋(12)顶部之间的凹凸值H2,并且将凹凸值H2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步骤二、步骤三或者步骤四;
步骤二: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时,说明轮毂主体(1)无需进行整形,则继续进行生产加工;
步骤三: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时,说明轮圈(11)在轮毂主体(1)上呈凹陷状态,则此时将反面整形治具(2)放置于轮圈(11)正下方,然后在反面整形治具(2)底端施加向上的作用力F1,使得反面整形治具(2)逐渐对轮圈(11)提供向上的作用力而发生微形变,直至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此时完成对轮毂主体(1)的整形,最后撤去施加向上的作用力F1;
步骤四:如若凹凸值H2<标准值时,说明轮圈(11)在轮毂主体(1)上呈凸出状态,则此时将正面整形治具(3)放置在轮毂主体(1)正上方,且正面整形治具(3)卡接在轮圈(11)上,然后在正面整形治具(3)顶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2,使得正面整形治具(3)逐渐对轮圈(11)提供向下的作用力而发生微形变,直至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此时完成对轮毂主体(1)的整形,最后撤去施加向上的作用力F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面整形治具(2)顶部固定设置有保护层Ⅰ(21),所述正面整形治具(3)底端两侧固定设置有保护层Ⅱ(31),且保护层Ⅰ(21)和保护层Ⅱ(31)均由弹性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所涉及到的标准值均相同,且标准值的大小根据轮毂具体型号而做进一步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和步骤四在对轮圈(11)进行整形时,通过650℃-850℃的高温对轮圈(11)两侧进行加热软化,另外在反面整形治具(2)或正面整形治具(3)对轮圈(11)整形使得凹凸值H2=标准值±0.5mm时,待轮圈(11)冷却硬化后在拆除反面整形治具(2)或正面整形治具(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面整形治具(2)和正面整形治具(3)的形状和尺寸大小根据轮毂具体型号而做进一步限定。
CN201811272691.5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轮毂整形方法 Pending CN1091750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2691.5A CN109175006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轮毂整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2691.5A CN109175006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轮毂整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5006A true CN109175006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44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2691.5A Pending CN109175006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轮毂整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7500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741A (ja) * 1981-07-06 1983-01-14 Topy Ind Ltd 車輌用デイスクホイ−ルの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0280042A (ja) * 1999-03-31 2000-10-10 Topy Ind Ltd 車両用ホイールリムの整形方法及び装置
CN202683847U (zh) * 2012-06-27 2013-01-23 广州戴卡旭铝铸件有限公司 铝合金轮毂防变形校正设备
CN103658248A (zh) * 2012-09-24 2014-03-26 天津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变形返修工装
CN203830472U (zh) * 2013-11-26 2014-09-17 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铝合金轮毂可调矫形工装
CN204866932U (zh) * 2015-08-17 2015-12-16 济南新立新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自动矫形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741A (ja) * 1981-07-06 1983-01-14 Topy Ind Ltd 車輌用デイスクホイ−ルの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0280042A (ja) * 1999-03-31 2000-10-10 Topy Ind Ltd 車両用ホイールリムの整形方法及び装置
CN202683847U (zh) * 2012-06-27 2013-01-23 广州戴卡旭铝铸件有限公司 铝合金轮毂防变形校正设备
CN103658248A (zh) * 2012-09-24 2014-03-26 天津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变形返修工装
CN203830472U (zh) * 2013-11-26 2014-09-17 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铝合金轮毂可调矫形工装
CN204866932U (zh) * 2015-08-17 2015-12-16 济南新立新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自动矫形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9786A (zh) 一种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
CN109175006A (zh) 一种轮毂整形方法
CN202572065U (zh) 加工磨具
CN203696525U (zh) 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
CN205110552U (zh) 一种防侧向力成型模具
CN107283123A (zh) 一种手机合金中板制造工艺
CN206493135U (zh) 一种手机壳加工装置
CN107759056A (zh) 一种盖板玻璃模具
CN202088057U (zh) 光学冷加工多片夹具
CN214490219U (zh) 一种压环加工保护治具
CN201783584U (zh) 五金冲压连续模共用模架
CN211163563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硅片倒角磨边砂轮
CN208513454U (zh) 一种汽车左端板的冲孔模具
CN202207966U (zh) 三面磨削砂轮
CN206913591U (zh) 一种台阶式模具镶块
CN102230979B (zh) 批量制备具有连续浮雕结构的二元光学元件的方法
CN201098824Y (zh) 方便更换的平面镜片加工钢性盘
CN219899239U (zh) 一种风电主轴类产品法兰成型时氧化皮去除装置
CN205572794U (zh) 凹工作面模具、镜片模具及镜片
CN105523707B (zh) 一种微结构硬质合金模具及其热压微成型制造方法
CN106425293B (zh) 一种三角亮饰条的成型工艺
CN201208709Y (zh) 精磨偏心夹盘
CN220680331U (zh) 一种应用于超小透镜的抛光装置
CN208483187U (zh) 机器人用机械臂模具
CN206632800U (zh) 一种提高光学镜片加工精度的精磨抛光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