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8102A -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8102A
CN109168102A CN201811398694.3A CN201811398694A CN109168102A CN 109168102 A CN109168102 A CN 109168102A CN 201811398694 A CN201811398694 A CN 201811398694A CN 109168102 A CN109168102 A CN 109168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ing state
earphone
data
ligh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86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祥军
吕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86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81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8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8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耳机的佩戴状态检测不准确造成的耳机功耗增加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根据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该方法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佩戴状态检测的过程,采用更能体现用户佩戴状态的光线特征以及人体呼吸特征来检测耳机佩戴状态;即通过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能够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耳机功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来确定当前耳机的佩戴状态。具体的,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数据,根据该数据判断当前耳机是否处于被拾起的状态,当判断出当前耳机处于被拾起的状态时则认为当前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在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后,会关闭耳机的低功耗模式,进入正常使用模块。可以看到,现有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通过判断当前耳机是否处于被拾起的状态就直接判定当前耳机的佩戴状态。但是耳机处于被拾起状态,可能仅仅是用户将耳机放置到另一个地方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当前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准确性较低,同时也会造成耳机功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了耳机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
若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则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
若小于所述光线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
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
若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且小于所述光线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
若不同时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以及小于所述光线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
可选地,当所述数据包含MIC采集的数据时,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包括:
同时判断所述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MIC采集的数据中是否存在人体声音信号;
若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或者存在所述人体声音信号,则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
若小于所述光线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
可选地,当所述数据包含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时,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包括:
同时判断所述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以及 MIC采集的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人体声音信号;
若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或者存在所述人体声音信号,则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所述光线阈值;
若小于所述光线阈值,则判断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若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
可选地,所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后,判断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持续预设时间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若是,则输出佩戴未成功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耳机是否处于被拾起状态;
若是,则执行所述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佩戴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成功状态以及佩戴未成功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光线传感器、微动传感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光线传感器以及所述微动传感器均相连,用于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根据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
可见,该方法改变了相关技术中仅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佩戴状态检测的过程,采用更能体现用户佩戴状态的光线特征以及人体呼吸特征来检测耳机佩戴状态;具体的即采用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来判定耳机佩戴状态,该方法通过改变相关技术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原理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耳机功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相关技术中仅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判定耳机是否处于被拾起的状态,来判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可以看到当前耳机的佩戴状态的判定原理与佩戴状态下耳机所处的状态特征的相关性较差,进而使得目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准确性较差,也就造成了后续耳机功耗的增加。本实施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是耳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并不对执行主体,也就是耳机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有线耳机也可以是无线耳机,可以是入耳式耳机(耳塞式,或者是入耳式),也可以是不入耳式耳机 (如耳挂式耳机,或者是头戴式)。更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耳机中具有处理能力的硬件,例如处理器、微型处理器或者具有通信功能的蓝牙控制芯片。只要可以执行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过程的硬件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的型号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之所以要选择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是因为本实施例要提高耳机的佩戴装填的检测准确性,进而需要对佩戴状态下耳机所处的状态特征进行研究,最后发现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都有会和耳机存在接触,这样就会出现两个特征,第一:耳机会与耳朵或者耳朵周围接触,进而可以感受到人体一些特征(例如人体呼吸的特征)。第二:耳机向耳机输出声音的一侧相比未佩戴状态时光线变暗(例如入耳式耳机进入耳道内,所以进入耳道内的一侧光线变暗,头戴式耳机需要扣在耳朵上,所以与耳朵接触的一侧的光线也会变暗)。而通常情况下,在耳机未佩戴状态下,不会出现上述两个特点。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出上述两个特征是否能够被满足,进而可以准确的检测出耳机佩戴状态。其中,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用来判断光线的特征,微动传感器用来判断人体呼吸的特征(例如通过微动传感器的采集的振动频率和幅度来判断是不是符合人体呼吸的特征)。
进一步,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多少,也就是不限定步骤S101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频率,也不限定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频率。例如步骤S101 在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时可以是实时获取,也可以是在接收到触发条件时获取。本实施例并不对步骤S101的触发条件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在检测到用户存在佩戴耳机的可能性时(如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耳机处于被拾起状态时),执行步骤S101,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而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的采集频率可以是接收到获取指令后开始采集预设时间的数据,也可以是接收到获取指令后输出之前预设时间内采集的数据,当然也可以是接收到获取指令时,实时采集的数据。
S102、根据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耳机佩戴状态分为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进而后续可以根据当前耳机具体的佩戴状态,来确定耳机功耗模式的选择。例如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耳机处于正常功耗模式,例如开启耳机的蓝牙,音频处理等功能;当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则耳机处于低功耗模式,例如关闭耳机的蓝牙,音频处理等功能。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各种功耗模式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
步骤S102可以根据步骤S101采集的数据来确定耳机佩戴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具体如何根据步骤S101采集的两种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的具体过程。只要是根据这两种数据来判定耳机的佩戴状态的处理方式都落入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下面本实施例中列出几种具体的确定过程。具体的,根据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可以包括:判断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若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则判断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若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当然,此时当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不满足呼吸特征条件,则可以直接认为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或者是当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不小于光线阈值,同样也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其中,本实施例并不对光线阈值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中也不限定呼吸特征条件的具体内容,例如可以是设定符合人体呼吸特征的振动频率和幅度数值(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具体的振动频率和幅度数值进行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硬件所需处理精度进行设定。
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利用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判断,再利用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判断。具体过程可以是:判断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若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则判断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若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当然,此时当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不小于光线阈值,则可以直接认为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或者是当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不满足呼吸特征条件,同样也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
当然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同时利用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具体过程可以是:同时判断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判断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若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且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若不同时满足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用户对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的准确性的需求,本实施例中判定条件也可以是至少满足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中一个时,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若既不满足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也不满足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时,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
可见,本实施例并不对两者的判断顺序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当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多个时,在进行判定时,可以先将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取平均值,或者中间值)得到最终的数据后,在进行后续的判断过程。例如判断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此时的数据可以指平均值)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即判断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平均值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可以理解为微动传感器的监测来检测微动的幅度和频率是否与人说话时肌肉的振动相符进而判定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当然这里的平均值可以是振动频率的平均值和振动幅度的平均值。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改变了相关技术中仅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佩戴状态检测的过程,采用更能体现用户佩戴状态的光线特征以及人体呼吸特征来检测耳机佩戴状态;即通过改变相关技术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原理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耳机功耗。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可靠性。本实施例还可以选择耳机佩戴时的另一个人体特征(人体声音特征),即MIC采集的数据,来参与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过程。当然类似于上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也不限定MIC采集的数据,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以及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在进行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过程中的判定顺序。例如可以依次判断;也可以是两者结合先判断,在满足对应的设定条件时,再判断最后一种对象数据;当然也可以是三者同时进行判断。进一步,为了提高人体特征检测的可靠性,可以将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以及MIC采集的数据一起判定。具体的,当数据包含MIC采集的数据时,根据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可以包括:
同时判断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MIC采集的数据中是否存在人体声音信号;若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或者MIC采集的数据中存在人体声音信号,则判断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若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当然,若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不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且MIC 采集的数据中不存在人体声音信号,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或者是若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不小于光线阈值,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其中,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MIC采集的数据检测人体声音信号的方式,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技术。
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判定条件,例如同时判断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MIC采集的数据中是否存在人体声音信号;若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且MIC采集的数据中存在人体声音信号,则判断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若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此时其他情况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可见,本实施例在具有MIC 采集的数据,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以及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时,并不对具体的确定耳机佩戴状态的具体过程进行限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改变了相关技术中仅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佩戴状态检测的过程,采用更能体现用户佩戴状态的光线特征、人体呼吸特征以及人的声音特征来检测耳机佩戴状态;即通过改变相关技术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原理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耳机功耗。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可靠性。本实施例还可以选择耳机佩戴时的另一个人体特征(温度特征),即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来参与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过程。当然类似于上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也不限定MIC采集的数据,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以及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在进行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过程中的判定顺序。例如可以依次判断;也可以是两者结合先判断,在满足对应的设定条件时,再依次判断剩余两种对象数据;当然也可以是四者同时进行判断。进一步,为了提高人体特征检测的可靠性,当数据包含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时,根据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可以包括:
同时判断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MIC采集的数据中是否存在人体声音信号;若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或者MIC采集的数据存在人体声音信号,则判断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若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则判断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若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当然,若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不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且MIC采集的数据中不存在人体声音信号,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或者是若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不小于光线阈值,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或者是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即耳机预设位置表面温度,此时预设位置可以是耳机与人体耳朵接触部位)不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其中,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具体数值,例如可以是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判定条件,例如同时判断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MIC采集的数据中是否存在人体声音信号;若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且MIC采集的数据中存在人体声音信号,则判断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若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则判断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若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也可以是,同时判断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MIC采集的数据中是否存在人体声音信号;若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满足呼吸特征条件或者MIC采集的数据存在人体声音信号,则同时判断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以及判断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若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或者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此时其他情况则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可见,本实施例在具有MIC采集的数据,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以及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时,并不对具体的确定耳机佩戴状态的具体过程进行限定。
当然,在已经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后,还需要检测耳机是否可能处于未佩戴状态,及时调整耳机功耗模式,进一步较低耳机功耗。此时后续的检测方法可以参考上述任意实施例。当然,为了避免误判耳机佩戴状态或者用户短暂不使用耳机的情况下,频繁进行耳机功耗模式的切换,造成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得到用户从佩戴状态切换为未佩戴状态时,不执行自动的耳机功耗模式的切换,而是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进而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后续操作。当然,本实施例并不对提示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输出当前耳机可能处于未佩戴状态的提示信息,也可以是输出当前耳机可能处于未佩戴状态,是否需要开启低功耗模式的提示信息。本实施例也不限定提示信息的输出形式,例如可以是语音输出。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可能处于未佩戴状态的检查过程,提高检测效率。优选的,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在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后,判断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持续预设时间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若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持续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则输出佩戴未成功状态的提示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并不对第二预设温度区间的具体数值区间进行限定,一般情况下,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非正常体温的温度范围,例如可以简单理解为非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温度范围均为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当然也可以是仅将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温度范围均为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本实施例并不对持续的预设时间的时间数值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1分钟。即当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持续预设时间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认定佩戴者不符合人体体温特征,向主机设备发出一定的友好的提示信息,但是不主动设置耳机进入低功耗模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改变了相关技术中仅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佩戴状态检测的过程,采用更能体现用户佩戴状态的光线特征、人体呼吸特征、人的声音特征以及人体温度特征来检测耳机佩戴状态;即通过改变相关技术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原理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耳机功耗。且在耳机可能从佩戴状态进入未佩戴状态时,发出提示信息,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效率,以及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上减少数据采集量以及计算量,进而实现降低耳机功耗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之前还可以包括: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耳机是否处于被拾起状态;
若是,则执行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步骤。
具体的,在执行上述步骤S101之前,可以先粗略判定用户是否存在佩戴耳机的可能性,即理解为只有在用户存在佩戴耳机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才开始控制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进入工作状态采集对应的数据,并执行后续的判断过程。这样可以避免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进一步减少了耳机的功耗,且减少了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也就是减少了后续执行根据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也就是步骤S102的计算过程。
本实施例中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来判断耳机是否处于被拾起状态,进而初步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佩戴耳机的可能性。具体的,当耳机处于被拾起状态,则证明用户存在佩戴耳机的可能性。本实施例并不对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耳机是否处于被拾起状态的具体判定条件进行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段耳机的加速度变化率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则耳机处于被拾起状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改变了相关技术中仅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佩戴状态检测的过程,采用更能体现用户佩戴状态的光线特征以及人体呼吸特征来检测耳机佩戴状态;即通过改变相关技术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原理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耳机功耗。且利用加速度传感器作为触发后续检测过程的触发条件,减少数据的获取量,以及后续检测的计算量,进而实现降低耳机功耗的目的。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现过程:即利用耳机的信号处理能力,通过特定传感器来实现人体特征检测,进而实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
首先,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识别佩戴者对耳机的动作,以判断耳机是否处于被拾起的状态,以便开启后续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功能。这样做粗检的目的是保证耳机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未被拾起的状态)内是保持低功耗的模式,只有在识别到耳机处于被拾起的状态时,开启后续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功能。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后又检测到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并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落下并相对静止后的状态后,将耳机设置入低功耗模式,关闭耳机的蓝牙,音频处理等功能。这样,可以确保耳机的电池利用率。
其次,当处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时,通过微动传感器和MIC的硬件结合来检测耳机佩戴状态。通过微动传感器采集耳鼻方位的微动,判断微动传感器的振动频率和幅度是不是符合人体的呼吸特征条件,当MIC检测到信号时,通过信号处理,判断该信号是否符合人体声音信号(即符合人体说话的特征),两种硬件采集的数据处理进行结合,任一个判断条件符合,则判断耳机目前的状态处在人体特征的状态下,即判定耳机处于佩戴状态。
当然,还可以在耳机表面加入灵敏度和分辨率极高的温度传感器,以便识别到耳机表面的温度的变化,其可以与上述两种硬件的功能结合,以便更加准确的识别到耳机是否真正处于佩戴状态,加强对误操作的防护,并且需要灵敏度和分辨率极高的温度传感器。如该温度传感器需要实现200ms内识别到耳机表面的温度变化。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当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小于光线阈值,开启耳机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耳机表面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认为佩戴者符合人体特征,开启蓝牙和音频处理的功能,使耳机的蓝牙出于广播和被发现的pair的状态,以便被主机设备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耳机表面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认定佩戴者不符合人体体温特征,向主机设备发出一定的友好的提示信息,但是不主动设置耳机进入低功耗模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佩戴状态检测模块102,用于根据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成功状态以及佩戴未成功状态。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后,判断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持续预设时间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并在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持续预设时间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则输出佩戴未成功的提示信息。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初检模块,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耳机是否处于被拾起状态;若耳机处于被拾起状态,则触发获取模块101。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装置可以是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FPGA,CPLD,单片机,处理器等,该可编程逻辑器件集成在耳机中。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的结构框图;该耳机可以包括:光线传感器300、微动传感器200以及处理器100;其中,处理器100 与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均相连,用于获取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采集的数据,并根据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
本实施例并不对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的型号进行限定,其中,光线传感器300具体采集光线数据,而微动传感器200具体采集振动频率以及振动幅度数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要采集的数据的精度、灵敏程度以及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进一步,本实施例也不限定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的具体数量,一般情况下,在一个耳机中设置一个光线传感器300以及一个微动传感器200即可。当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光线传感器300和/或多个微动传感器 200。
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处理器100的具体型号进行限定,只要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处理器均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耳机的体积,实际需要的数据能力参数等来选择合适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00可以是微控制器(当耳机体积较小),或者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处理器(如蓝牙控制芯片或者主微控制处理单元及蓝牙通信芯片,适用于需要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耳机)。
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都与处理器100相连,进而使得处理器100可以获取到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采集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判断出耳机佩戴状态。由于本实施例中没有限定处理器100的具体型号,因此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处理器100与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 的具体连接关系,例如处理器通过哪个管脚与光线传感器300相连,又通过哪个管脚与微动传感器200相连。具体可以参考所选定的具体的处理器100的管脚定义即可确定,或者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类似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连接方式,只要可以实现处理器100与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之间的数据交互即可。
本实施例中仅限定了在耳机执行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器件,但是并没有限定耳机在实现耳机本身的功能时所需要的器件,这部分器件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例如耳机可以包含与处理器100相连的RF天线电路,与处理器100相连的数模转换电路,与处理器100相连的语音解码芯片,以及喇叭等输出部件,MIC等语音输出部件、lighting接口、type-C接口以及电源等部件。具体的连接关系可以参考目前无线耳机的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在耳机中设置与处理器相连的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使得本实施例中的耳机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佩戴状态检测的过程,采用更能体现用户佩戴状态的光线特征以及人体呼吸特征来提高检测耳机佩戴状态的可靠性;即利于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耳机功耗。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体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相连的MIC400。
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MIC400的型号。其中,MIC400是用来采集声音信号数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要采集的数据的精度、灵敏程度以及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MIC400。进一步,本实施例也不限定MIC400的具体数量,例如,可以在一个耳机中设置两个MIC,一个噪声MIC,一个主MIC。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主MIC作为MIC400来采集声音信号数据。
即本实施例中MIC400、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都与处理器 100相连,进而使得处理器100可以获取到MIC400、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采集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判断出耳机佩戴状态。由于本实施例中没有限定处理器100的具体型号,因此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处理器100与 MIC400的具体连接关系,例如处理器通过哪个管脚与MIC400相连。具体可以参考所选定的具体的处理器100的管脚定义即可确定,或者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MIC与处理器的连接方式,只要可以实现处理器100与MIC400之间的数据交互即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在耳机中设置与处理器相连的MIC、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使得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利于MIC、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耳机功耗。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体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500。
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温度传感器500的型号。其中,温度传感器500是用来采集耳机表面温度数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要采集的数据的精度、灵敏程度以及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500。例如,温度传感器500 为高分辨率的温度传感器,进而可以实现200ms内识别到耳机表面的温度变化。进一步,本实施例也不限定温度传感器500的具体数量,例如,可以在一个耳机中一个温度传感器500。
即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500、MIC400、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都与处理器100相连,进而使得处理器100可以获取到温度传感器500、 MIC400、光线传感器300以及微动传感器200采集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判断出耳机佩戴状态。由于本实施例中没有限定处理器100的具体型号,因此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处理器100与温度传感器500的具体连接关系,例如处理器通过哪个管脚与温度传感器500相连。具体可以参考所选定的具体的处理器100的管脚定义即可确定,或者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连接方式,只要可以实现处理器100与温度传感器500之间的数据交互即可。
具体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并没有限定光线传感器300、微动传感器200、温度传感器500以及MIC400具体在耳机中设置的位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耳机的形态进行相应的设置。此时为了保证采集的数据的可靠性,MIC400可以设置与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便于采集声音数据的位置,例如靠近用户嘴部的位置。而光线传感器300、微动传感器200以及温度传感器500采集的数据均需要表征人体的一些特征,因此可以将光线传感器300、微动传感器200以及温度传感器500均设置于耳机与耳朵接触侧区域。例如当耳机为入耳式耳机时,可以将光线传感器300设置于耳机进入耳朵部分的外表面,微动传感器200以及温度传感器500均设置于耳机与耳朵皮肤接触位置。当耳机为头戴式耳机时,可以将光线传感器300设置于耳机朝向用户耳朵侧区域的外表面,微动传感器200以及温度传感器500均设置于耳机朝向用户耳朵侧区域且与耳朵皮肤或脸部或者耳后皮肤接触位置,或者直接理解为设置于耳机朝向用户耳朵侧区域边缘区域等。简单来说,只要光线传感器300设置的位置能够体现用户佩戴耳机和不佩戴耳机时同一位置的光线变化即可。微动传感器200设置的位置只要可以采集到用户呼吸造成的微动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即可。温度传感器500设置的位置只要可以采集到由于用户体温造成的耳机表面温度变化的位置(一般都是耳机佩戴时会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位置)即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在耳机中设置与处理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MIC、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使得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利于MIC、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耳机功耗。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效率以及减少处理器100的计算量,具体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相连的加速度传感器600。
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加速度传感器600的型号。其中,加速度传感器600 是用来采集耳机运动数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要采集的数据的精度、灵敏程度以及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加速度传感器600。进一步,本实施例也不限定加速度传感器600的具体数量,例如,可以在一个耳机中设置一个加速度传感器600。
即本实施例中加速度传感器600与处理器100相连,进而使得处理器100 可以获取到加速度传感器600采集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判断是否执行后续过程,如启动其他对应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过程。由于本实施例中没有限定处理器100的具体型号,因此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处理器100与加速度传感器 600的具体连接关系,例如处理器通过哪个管脚与加速度传感器600相连。具体可以参考所选定的具体的处理器100的管脚定义即可确定,或者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加速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连接方式,只要可以实现处理器100与加速度传感器600之间的数据交互即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在耳机中设置与处理器相连的加速度传感器、MIC、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使得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利于MIC、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来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耳机功耗。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相连的佩戴状态的提示部件700。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提示部件700的种类,例如可以是语音提示部件,或者是指示灯提示部件。当然,为了便于用户及时获取到对应的提示信息,提示部件700可以是语音提示部件。当提示部件700 为语音提示部件时,可以是喇叭,当然此时可以利用耳机中原有喇叭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提示部件700。
即本实施例中提示部件700与处理器100相连,进而使得处理器100可以控制提示部件700输出对应的佩戴状态的提示信息。由于本实施例中没有限定处理器100的具体型号,因此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处理器100与提示部件 700的具体连接关系,例如处理器通过哪个管脚与提示部件700相连。具体可以参考所选定的具体的处理器100的管脚定义即可确定,或者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提示部件与处理器的连接方式,只要可以实现处理器100与提示部件 700之间的数据交互即可。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耳机的具体形式。例如可以是有线耳机也可以是无线耳机,可以是入耳式耳机(耳塞式,或者是入耳式),也可以是不入耳式耳机(如耳挂式耳机,或者是头戴式)。当然由于无线耳机能够给用户的使用过程带来便捷,特别是在用户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因此,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可以为无线耳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根据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
若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则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
若小于所述光线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
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
若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且小于所述光线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
若不同时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以及小于所述光线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包含MIC采集的数据时,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包括:
同时判断所述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呼吸特征条件以及MIC采集的数据中是否存在人体声音信号;
若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或者存在所述人体声音信号,则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光线阈值;
若小于所述光线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包含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时,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包括:
同时判断所述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以及MIC采集的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人体声音信号;
若满足所述呼吸特征条件或者存在所述人体声音信号,则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小于所述光线阈值;
若小于所述光线阈值,则判断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若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后,判断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持续预设时间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若是,则输出佩戴未成功的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耳机是否处于被拾起状态;
若是,则执行所述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步骤。
8.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佩戴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成功状态以及佩戴未成功状态。
9.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线传感器、微动传感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光线传感器以及所述微动传感器均相连,用于获取光线传感器以及微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1811398694.3A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Pending CN1091681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8694.3A CN109168102A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8694.3A CN109168102A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8102A true CN109168102A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75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8694.3A Pending CN109168102A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8102A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2226A (zh) * 2019-04-11 2019-07-05 深圳市吸铁石科技有限公司 骨导助听装置的状态切换方法、佩戴检测单元及助听装置
CN110087161A (zh) * 2019-04-23 2019-08-02 青岛恒茂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0114738A (zh) * 2019-03-25 2019-08-0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佩戴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418236A (zh) * 2019-08-16 2019-11-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佩戴检测装置、方法及tws耳机
CN110460925A (zh) * 2019-03-08 2019-11-15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及转换感测数据的系统
CN110933551A (zh) * 2019-12-05 2020-03-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的操作方法、系统以及无线通话设备
CN111491249A (zh) * 2020-04-07 2020-08-04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入耳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1551197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方法、状态检测装置、可穿戴设备
CN111938211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电子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218196A (zh) * 2019-07-10 2021-0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及耳机控制方法
CN112752198A (zh) * 2019-10-31 2021-05-04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耳机播放立体声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87891A (zh) * 2021-01-11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使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03266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设备及其佩戴检测方法、装置、介质
CN112911438A (zh) * 2019-12-04 2021-06-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和耳机
CN113194396A (zh) * 2021-04-23 2021-07-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助听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45352A (zh) * 2021-07-14 2021-11-12 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防丢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93565A (zh) * 2021-08-31 2021-11-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检测方法
CN114040297A (zh) * 2021-11-30 2022-02-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开关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98564A (zh) * 2022-04-26 2022-07-05 深圳市中融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耳标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745651A (zh) * 2022-02-28 2022-07-12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状态检测方法、耳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7802A (zh) * 2022-03-25 2022-07-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012A (zh) * 2009-01-23 2011-12-2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耳机的耳内声检测
CN105167761A (zh) * 2015-09-22 2015-12-2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491483A (zh) * 2015-11-30 2016-04-1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耳机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系统及耳机
CN105554616A (zh) * 2016-02-29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CN106453856A (zh) * 2016-09-23 2017-02-2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音乐播放的方法及系统
CN108076405A (zh) * 2016-11-10 2018-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07835736U (zh) * 2018-02-05 2018-09-07 广州维肯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心跳检测功能的便捷携带式蓝牙耳机
CN108810788A (zh) * 2018-06-12 2018-11-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012A (zh) * 2009-01-23 2011-12-2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耳机的耳内声检测
CN105167761A (zh) * 2015-09-22 2015-12-2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491483A (zh) * 2015-11-30 2016-04-1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耳机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系统及耳机
CN105554616A (zh) * 2016-02-29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CN106453856A (zh) * 2016-09-23 2017-02-2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音乐播放的方法及系统
CN108076405A (zh) * 2016-11-10 2018-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07835736U (zh) * 2018-02-05 2018-09-07 广州维肯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心跳检测功能的便捷携带式蓝牙耳机
CN108810788A (zh) * 2018-06-12 2018-11-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0925A (zh) * 2019-03-08 2019-11-15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及转换感测数据的系统
CN110114738A (zh) * 2019-03-25 2019-08-0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佩戴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438685B2 (en) 2019-03-25 2022-09-06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Wearable device, wearing detec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114738B (zh) * 2019-03-25 2020-12-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佩戴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982226A (zh) * 2019-04-11 2019-07-05 深圳市吸铁石科技有限公司 骨导助听装置的状态切换方法、佩戴检测单元及助听装置
CN109982226B (zh) * 2019-04-11 2022-04-12 深圳市吸铁石科技有限公司 骨导助听装置的状态切换方法、佩戴检测单元及助听装置
CN110087161A (zh) * 2019-04-23 2019-08-02 青岛恒茂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1938211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电子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218196A (zh) * 2019-07-10 2021-0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及耳机控制方法
WO2021004194A1 (zh) * 2019-07-10 2021-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及耳机控制方法
CN110418236A (zh) * 2019-08-16 2019-11-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佩戴检测装置、方法及tws耳机
CN112752198A (zh) * 2019-10-31 2021-05-04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耳机播放立体声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832047B2 (en) 2019-11-29 2023-11-28 Goertek Inc. Head-mounted device, wearing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and medium
WO2021103266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设备及其佩戴检测方法、装置、介质
CN112911438A (zh) * 2019-12-04 2021-06-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和耳机
CN110933551A (zh) * 2019-12-05 2020-03-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的操作方法、系统以及无线通话设备
CN111491249A (zh) * 2020-04-07 2020-08-04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入耳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1551197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方法、状态检测装置、可穿戴设备
CN112887891B (zh) * 2021-01-11 2022-12-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使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87891A (zh) * 2021-01-11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使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94396A (zh) * 2021-04-23 2021-07-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助听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45352A (zh) * 2021-07-14 2021-11-12 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防丢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93565A (zh) * 2021-08-31 2021-11-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检测方法
CN114040297A (zh) * 2021-11-30 2022-02-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开关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45651A (zh) * 2022-02-28 2022-07-12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状态检测方法、耳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45651B (zh) * 2022-02-28 2023-04-25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状态检测方法、耳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7802A (zh) * 2022-03-25 2022-07-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98564A (zh) * 2022-04-26 2022-07-05 深圳市中融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耳标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8102A (zh)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04010132B (zh) 基于情绪控制的智能拍录装置及方法
CN209134600U (zh) 一种耳机
CN110099324B (zh)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耳机
CN105844101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情绪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智能手表
CN108810788A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CN106413529A (zh) 光学压力传感器
CN104735579A (zh) 用于具有生理传感器的耳机的适配系统
CN106562761A (zh) 生理信号采集装置和方法及睡眠监测及改善装置
CN112401838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检测睡眠状态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9257674A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CN107049255A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及其睡眠算法
CN108886749A (zh)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648110A (zh) 信息处理装置、终端、调节终端工作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US20170128017A1 (en) Smart phone having functions of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illness
CN106910322B (zh) 一种基于立体视觉和行为分析的头戴式预防近视装置
CN108294756A (zh) 一种用于随身携带的咳嗽监测装置及系统
CN111683318A (zh) 一种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3777A (zh)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238306A (zh) 基于穿戴式设备的计步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776223A (zh) 移动设备使用时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074887A (zh) 一种辅助检测牙龈沟出血指数的系统
CN109310339A (zh)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工作方法以及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工作程序
KR20190053054A (ko) 심박수 기반 스트레스 측정 및 이를 통한 음악 재생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CN113491508A (zh) 电子设备及其房颤预警方法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