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6267A - 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6267A
CN109166267A CN201811266195.9A CN201811266195A CN109166267A CN 109166267 A CN109166267 A CN 109166267A CN 201811266195 A CN201811266195 A CN 201811266195A CN 109166267 A CN109166267 A CN 109166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pyrotechnics
information
guide rail
rai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61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66267B (zh
Inventor
刘国成
霍睿
张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8112661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62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6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6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66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6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2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 G08B17/125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by using a video camera to detect fire or smok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车厢烟火监测装置可沿与车厢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导轨组件移动,并分别通过视频采集装置和热感应采集装置相结合的双目视觉方式,基于视频信息和热感应图像信息对同一目标区域的热能异常状态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热能异常情况,来实现对车厢内点燃烟火的人员进行检测、识别及预警,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结合环境数据信息可以得到车厢烟火监测结果,从而进行分级预警,并在人群拥挤状态下探测车厢烟火异常,并且还可以远程对车厢烟火监测装置进行控制,以便于车厢烟火监测装置快速定位烟火事发点。

Description

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然而随着乘客越来越多,安全隐患如消防火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人群异常拥挤,一旦发生烟雾、火灾等事件,后果不堪设想。随着各大城市地铁交通运输系统乘客拥挤的现象越来越频繁,对安防的要求愈来愈高,地铁运营单位及社会对人群拥挤下的火苗烟雾发现、人群异常行为事件等情况愈发重视,对当前安防监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目前在地铁运营中,针对安防问题主要通过设置安防监控来完成。然而事实上,设置的安防设备及系统只具备单一的监控功能,且监控过程仍然需要人工进行实时观测。这种单一的安防系统功能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发展已经遇到瓶颈,其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还很低,一旦发生烟火事件,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对车厢内点燃烟火的人员进行检测、识别及预警,只能作为数据存储用于事后查询,实时性较差,进而造成重大事故。
申请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以解决或者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烟火监测系统,所述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各个车厢的车厢烟火监测装置以及与所述各个车厢的车厢烟火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的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
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包括:
用于沿车厢延伸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与车厢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导轨组件,其中,所述两个导轨组件还与列车电源电性连接,用于接入所述列车电源输出的电压;
与所述两个导轨组件电性连接,并可沿所述两个导轨组件移动的装置本体;
与在所述装置本体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用于采集目标区域的视频信息的视频采集装置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区域的热感应图像信息的热感应采集装置;
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环境数据信息的环境采集传感器,其中,所述环境数据信息包括温湿度信息、二氧化碳浓度信息以及烟雾浓度信息;
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并与所述视频采集装置、热感应采集装置和所述环境采集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的主控芯片;
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进行发送的通信装置;
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与所述通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并对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对应的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和对应的用于控制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的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装置本体包括:
分别与所述两个导轨组件电性连接的两个夹持组件,其中,所述两个夹持组件可分别沿所述两个导轨组件移动;以及
与所述两个夹持组件电性连接的底座。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轨组件包括:
用于与车厢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导轨段;
与所述第一导轨段呈90度连接的第二导轨段;以及
与所述第二导轨段呈90度连接的第三导轨段,其中,所述第三导轨段的末端包括有朝向所述第一导轨段的第四导轨段;
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与所述第二导轨段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件;以及
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段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导轨段接触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所述第三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导轨段的一侧接触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三固定件朝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导轨段的相对的另一侧接触的第三滚轮;
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三滚轮与所述第三固定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可选地,每个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滚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轮沿所述第三导轨段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两个夹持组件采用导电材料制造而成。
可选地,所述环境采集传感器包括:
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温湿度信息的温湿度传感器;
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的气体传感器;
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烟雾浓度信息的烟雾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对应的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和对应的控制信息的方式,包括:
基于预设预警规则对所述环境数据信息中的温湿度信息和二氧化碳浓度信息进行信息分析,得到所在区域的人群拥挤程度和干燥易燃程度,并生成与人群拥挤程度和干燥易燃程度匹配的第一预警信息,所述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和预警报告,所述预设预警规则包括温湿度信息与干燥易燃程度的映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信息与人群拥挤程度的映射关系、干燥易燃程度和人群拥挤程度与预警级别的映射关系以及预警级别与预警报告的映射关系;
判断所述环境数据信息中的烟雾浓度是否大于预设浓度,若所述烟雾浓度大于预设浓度,则生成对应的第二预警信息并获取对应的烟雾发生区域,同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移动到所述烟雾发生区域后控制所述视频采集装置和所述热感应采集装置转动至所述烟雾发生区域;
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信息和所述热感应图像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异常能量源头,并判断所述异常能量源头是否为违规烟火状态,若是,则生成第三预警信息及对应的异常人员图像;
其中,所述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预警信息、所述第二预警信息、所述第三预警信息以及所述异常人员图像。
可选地,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站台终端和司机终端,并将所述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
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还用于响应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装置本体移动到所述烟雾发生区域后控制所述视频采集装置和所述热感应采集装置转动至所述烟雾发生区域以采集所述烟雾发生区域的图像信息后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发送给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
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烟雾发生区域的图像信息。
可选地,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视频采集装置和所述热感应采集装置连接的云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监测系统,所述轨道交通监测系统包括上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车厢烟火监测装置可沿与车厢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导轨组件移动,并分别通过视频采集装置和热感应采集装置相结合的双目视觉方式,基于视频信息和热感应图像信息对同一目标区域的热能异常状态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热能异常情况,来实现对车厢内点燃烟火的人员进行检测、识别及预警,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结合环境数据信息可以得到车厢烟火监测结果,从而进行分级预警,并在人群拥挤状态下探测车厢烟火异常,并且还可以远程对车厢烟火监测装置进行控制,以便于车厢烟火监测装置快速定位烟火事发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示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车厢烟火监测系统;100-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10-导轨组件;111-第一导轨段;112-第二导轨段;113-第三导轨段;114-第四导轨段;130-装置本体;132-夹持组件;1321-第一固定件;1322-第二固定件;1323-第三固定件;1324-第一滚轮;1325-第二滚轮;1326-第三滚轮;1327-第一弹性件;1328-第二弹性件;134-底座;140-视频采集装置;150-热感应采集装置;160-环境采集传感器;162-温湿度传感器;164-气体传感器;166-烟雾传感器;170-主控芯片;180-通信装置;200-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结合参阅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烟火监测系统10,该车厢烟火监测系统10可包括设置在各个车厢的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以及与各个车厢的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通信连接的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200。
其中,上述各个车厢可以是但并不限于地铁车厢、动车车厢、高铁车厢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可包括两个导轨组件110、装置本体130、视频采集装置140、热感应采集装置150、环境采集传感器160、主控芯片170以及通信装置180。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图1或者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车厢烟火监测系统10还可包括比图1或者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或者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
详细地,所述两个导轨组件110沿车厢延伸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与车厢顶部固定连接,此外,所述两个导轨组件110还与列车电源电性连接,用于接入所述列车电源输出的电压,以为整个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进行供电。所述装置本体130与所述两个导轨组件110电性连接,并可沿所述两个导轨组件110移动,所述视频采集装置140和所述热感应采集装置150与所述装置本体130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用于分别采集目标区域的视频信息和热感应图像信息。
所述环境采集传感器160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30的底部,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环境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环境数据信息包括温湿度信息、二氧化碳浓度信息以及烟雾浓度信息。所述主控芯片170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30内部,并与所述视频采集装置140、热感应采集装置150和所述环境采集传感器160电性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所述通信装置180与所述主控芯片170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200。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200与所述通信装置180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并对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对应的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和对应的用于控制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的控制指令。
如此,本实施例分别通过视频采集装置140和热感应采集装置150相结合的双目视觉方式,基于视频信息和热感应图像信息对同一目标区域的热能异常状态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热能异常情况,来实现对车厢内点燃烟火的人员进行检测、识别及预警,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结合环境数据信息可以得到车厢烟火监测结果,从而进行分级预警,并在人群拥挤状态下探测车厢烟火异常,并且还可以远程对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于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快速定位烟火事发点。
可选地,上述视频采集装置140、热感应采集装置150以及环境采集传感器160可以通过固定螺栓孔与该装置本体130固定。
可选地,上述主控芯片170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和/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主控芯片170的例子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处理器和能够执行软件的其它电路。应当将软件广义地解释为表示指令、数据或其任意组合,而不论是将其称作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
可选地,上述通信装置180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与该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200建立通信。若以无线连接方式与该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200建立通信,则上述通信装置180在实施过程中可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它设备进行通讯。通信装置180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通信装置180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它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蓝牙,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它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它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可选地,请结合参阅图3,所述装置本体130可以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导轨组件110电性连接的两个夹持组件132以及与所述两个夹持组件132电性连接的底座134,其中,所述两个夹持组件132可分别沿所述两个导轨组件110移动。如此,通过设置夹持组件132分别与导轨组件110固定,且在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夹持组件132在对应的导轨组件110上滑动以带动整个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在车厢内移动,从而全方位地监测车厢内的各个区域。
可选地,请结合参阅图4及图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导轨组件110可包括用于与车厢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导轨段111、与所述第一导轨段111呈90度连接的第二导轨段112以及与所述第二导轨段112呈90度连接的第三导轨段113,其中,所述第三导轨段113的末端包括有朝向所述第一导轨段111的第四导轨段114。
相对应地,每个所述夹持组件132包括与所述第二导轨段112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件1321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321固定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段111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件1322和第三固定件1323,所述第二固定件132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导轨段112接触的第一滚轮1324,所述第二固定件1322朝向所述第三固定件132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导轨段113的一侧接触的第二滚轮1325,所述第三固定件1323朝向所述第二固定件132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导轨段113的相对的另一侧接触的第三滚轮1326。其中,所述第一滚轮1324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32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27,所述第三滚轮1326与所述第三固定件132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328。
通过上述设计,通过对导轨组件110的第一导轨段111、第二导轨段112、第三导轨段113以及第四导轨段114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夹持组件132脱轨。在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的两个夹持组件132采用三个滚轮挤压的紧固设计,并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1327用于将第一滚轮1324压实在导轨组件110的立面上,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1328用于将第三滚轮1326压实在导轨组件110的水平面上,如此,可以利用第一滚轮1324和第三滚轮1326处的弹簧张力和第二滚轮1325处的重力压紧导轨组件110,既可使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吊装在导轨组件110上,又可以实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在导轨组件110上的顺畅移动。
可以理解,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上述第一滚轮1324、第二滚轮1325或者第三滚轮1326中的任意一个滚轮在导轨组件110上滚动,兼可以带动整个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在导轨组件110上的移动,可选地,由于第二滚轮1325与导轨组件110的第三导轨段113接触,该第二滚轮1325在滚动过程中的所需的驱动力相对于第一滚轮1324和第三滚轮1326更小,鉴于此,每个所述夹持组件132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滚轮132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轮1325沿所述第三导轨段113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控芯片170电性连接。如此,在保证了整个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在导轨组件110上移动的同时进一步地减少了所需消耗的电力能源。
可选地,所述两个夹持组件132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造而成,例如铜、铁等材料,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环境采集传感器160可以包括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温湿度信息的温湿度传感器162、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的气体传感器164以及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烟雾浓度信息的烟雾传感器166。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所述环境采集传感器160包括的各个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者减少,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200对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对应的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和对应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首先,基于预设预警规则对所述环境数据信息中的温湿度信息和二氧化碳浓度信息进行信息分析,得到所在区域的人群拥挤程度和干燥易燃程度,并生成与人群拥挤程度和干燥易燃程度匹配的第一预警信息,所述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和预警报告,所述预设预警规则包括温湿度信息与干燥易燃程度的映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信息与人群拥挤程度的映射关系、干燥易燃程度和人群拥挤程度与预警级别的映射关系以及预警级别与预警报告的映射关系。如此,通过温湿度信息和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可以监测车厢区域的人群数量级和干燥易燃程度,从而进行分级预警。
同时,判断所述环境数据信息中的烟雾浓度是否大于预设浓度,若所述烟雾浓度大于预设浓度,则生成对应的第二预警信息并获取对应的烟雾发生区域,同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移动到所述烟雾发生区域后控制所述视频采集装置140和所述热感应采集装置150转动至所述烟雾发生区域。如此,若检测到烟雾状态,则通过控制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移动到烟雾发生区域,控制视频采集装置140和热感应采集装置150查找目标区域,确定烟火情况,第一时间锁定点火/烟人员。
同时,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信息和所述热感应图像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异常能量源头,并判断所述异常能量源头是否为违规烟火状态,若是,则生成第三预警信息及对应的异常人员图像。其中,所述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预警信息、所述第二预警信息、所述第三预警信息以及所述异常人员图像。如此,通过视频采集装置140和热感应采集装置150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测,如果探测到热感应数值异常,则对目标区域的视频信息和所述热感应图像信息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异常热量源头,并判断是否为违规烟火状态,从而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
可选地,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200还用于将所述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站台终端和司机终端,并将所述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还用于响应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装置本体130移动到所述烟雾发生区域后控制所述视频采集装置140和所述热感应采集装置150转动至所述烟雾发生区域以采集所述烟雾发生区域的图像信息后通过所述通信装置180发送给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200。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200还用于接收所述烟雾发生区域的图像信息。
可选地,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100还包括与所述视频采集装置140和所述热感应采集装置150连接的云台。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监测系统,所述轨道交通监测系统包括上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10。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车厢烟火监测装置可沿与车厢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导轨组件移动,并分别通过视频采集装置和热感应采集装置相结合的双目视觉方式,基于视频信息和热感应图像信息对同一目标区域的热能异常状态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热能异常情况,来实现对车厢内点燃烟火的人员进行检测、识别及预警,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结合环境数据信息可以得到车厢烟火监测结果,从而进行分级预警,并在人群拥挤状态下探测车厢烟火异常,并且还可以远程对车厢烟火监测装置进行控制,以便于车厢烟火监测装置快速定位烟火事发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各个车厢的车厢烟火监测装置以及与所述各个车厢的车厢烟火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的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
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包括:
用于沿车厢延伸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与车厢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导轨组件,其中,所述两个导轨组件还与列车电源电性连接,用于接入所述列车电源输出的电压;
与所述两个导轨组件电性连接,并可沿所述两个导轨组件移动的装置本体;
与在所述装置本体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用于采集目标区域的视频信息的视频采集装置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区域的热感应图像信息的热感应采集装置;
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环境数据信息的环境采集传感器,其中,所述环境数据信息包括温湿度信息、二氧化碳浓度信息以及烟雾浓度信息;
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并与所述视频采集装置、热感应采集装置和所述环境采集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的主控芯片;
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的通信装置;
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与所述通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并对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对应的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和对应的用于控制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的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
分别与所述两个导轨组件电性连接的两个夹持组件,其中,所述两个夹持组件可分别沿所述两个导轨组件移动;以及
与所述两个夹持组件电性连接的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轨组件包括:
用于与车厢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导轨段;
与所述第一导轨段呈90度连接的第二导轨段;以及
与所述第二导轨段呈90度连接的第三导轨段,其中,所述第三导轨段的末端包括有朝向所述第一导轨段的第四导轨段;
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与所述第二导轨段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件;以及
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段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导轨段接触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所述第三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导轨段的一侧接触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三固定件朝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导轨段的相对的另一侧接触的第三滚轮;
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三滚轮与所述第三固定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滚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轮沿所述第三导轨段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组件采用导电材料制造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采集传感器包括:
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温湿度信息的温湿度传感器;
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的气体传感器;
用于采集所在区域的烟雾浓度信息的烟雾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视频信息、热感应图像信息以及环境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对应的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和对应的控制信息的方式,包括:
基于预设预警规则对所述环境数据信息中的温湿度信息和二氧化碳浓度信息进行信息分析,得到所在区域的人群拥挤程度和干燥易燃程度,并生成与人群拥挤程度和干燥易燃程度匹配的第一预警信息,所述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和预警报告,所述预设预警规则包括温湿度信息与干燥易燃程度的映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信息与人群拥挤程度的映射关系、干燥易燃程度和人群拥挤程度与预警级别的映射关系以及预警级别与预警报告的映射关系;
判断所述环境数据信息中的烟雾浓度是否大于预设浓度,若所述烟雾浓度大于预设浓度,则生成对应的第二预警信息并获取对应的烟雾发生区域,同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移动到所述烟雾发生区域后控制所述视频采集装置和所述热感应采集装置转动至所述烟雾发生区域;
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信息和所述热感应图像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异常能量源头,并判断所述异常能量源头是否为违规烟火状态,若是,则生成第三预警信息及对应的异常人员图像;
其中,所述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预警信息、所述第二预警信息、所述第三预警信息以及所述异常人员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车厢烟火监测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站台终端和司机终端,并将所述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
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还用于响应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装置本体移动到所述烟雾发生区域后控制所述视频采集装置和所述热感应采集装置转动至所述烟雾发生区域以采集所述烟雾发生区域的图像信息后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发送给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
所述车厢烟火监测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烟雾发生区域的图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烟火监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视频采集装置和所述热感应采集装置连接的云台。
10.一种轨道交通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监测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烟火监测系统。
CN201811266195.9A 2018-10-29 2018-10-29 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Active CN1091662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6195.9A CN109166267B (zh) 2018-10-29 2018-10-29 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6195.9A CN109166267B (zh) 2018-10-29 2018-10-29 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6267A true CN109166267A (zh) 2019-01-08
CN109166267B CN109166267B (zh) 2023-10-13

Family

ID=64875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6195.9A Active CN109166267B (zh) 2018-10-29 2018-10-29 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62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0860A (zh) * 2020-12-10 2021-04-02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光纤传感器智能监测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38029A (ko) * 2004-10-29 2006-05-03 주식회사 우진산전 열차의 내부 감시 시스템
WO2014151445A1 (en) * 2013-03-15 2014-09-25 Leeo, Inc.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vice
CN203908581U (zh) * 2013-12-27 2014-10-29 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货车车厢数据采集装置
CN206528402U (zh) * 2017-03-07 2017-09-29 科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种车厢环境监控系统
CN206934516U (zh) * 2017-07-11 2018-01-30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厂区火灾防治机器人及系统
CN207190948U (zh) * 2017-08-09 2018-04-06 武汉迪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联网通信检测小车
CN108248617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车载防火监控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38029A (ko) * 2004-10-29 2006-05-03 주식회사 우진산전 열차의 내부 감시 시스템
WO2014151445A1 (en) * 2013-03-15 2014-09-25 Leeo, Inc.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vice
CN203908581U (zh) * 2013-12-27 2014-10-29 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货车车厢数据采集装置
CN108248617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车载防火监控系统和方法
CN206528402U (zh) * 2017-03-07 2017-09-29 科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种车厢环境监控系统
CN206934516U (zh) * 2017-07-11 2018-01-30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厂区火灾防治机器人及系统
CN207190948U (zh) * 2017-08-09 2018-04-06 武汉迪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联网通信检测小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0860A (zh) * 2020-12-10 2021-04-02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光纤传感器智能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6267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3138B2 (e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using mobile devices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er
CN101239623B (zh) 一种基于路由自适应无线网络的铁路安全行车系统
Malinovskiy et al. Analysis of pedestrian travel with static bluetooth sensors
WO2007044986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206129B (zh) 一种公交车车门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687050A (zh) 移动终端与车载设备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车载连接系统
CN204978962U (zh) 电动车防盗智能终端及电动车防盗系统
CN203260192U (zh) 公交车超载监控系统
CN111624394A (zh) 一种智能短路接地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56040U (zh) 车厢烟火预警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CN109166267A (zh) 车厢烟火监测系统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CN106864485A (zh) 铁路道岔状态的识别装置及其系统
CN108556735A (zh) 一种校车安全监测装置
CN203300039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通讯的公共交通监控系统
Haendeler et al. Passive detection of wrong way drivers on motorways based on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5425113B (zh) 接触网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558945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安全监控系统
CN203466977U (zh) 基于RFID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人员生命安全管理系统
CN103310635A (zh) 一种交通拥堵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2693630A (zh) 基于移动通信的行人违章手持监控设备、方法与系统
CN104090202A (zh) 用于接触网线夹电连接状态的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CN112689246A (zh) 一种融合v2x技术的车辆紧急呼叫系统
CN104483589A (zh) 一种四舌接地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8897086U (zh) 铁路线路施工作业的防护监督系统
CN204547987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数据采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