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4624A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4624A
CN109164624A CN201811162881.1A CN201811162881A CN109164624A CN 109164624 A CN109164624 A CN 109164624A CN 201811162881 A CN201811162881 A CN 201811162881A CN 109164624 A CN109164624 A CN 109164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amera
light
reflective areas
br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28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64624B (zh
Inventor
杨毅
杨华旭
崔利宝
朱锦明
陈家兴
吴志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628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4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4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4624A/zh
Priority to US16/452,923 priority patent/US1124044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64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4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02F1/13318Circuits comprising a photo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lectrical, opt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materials therefor; method of ma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1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suppressing or minimising disturbance in the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看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拍摄场景中具有强反光,而影响图像获取效果的问题。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第一摄像区,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画面;所述第一摄像区设置有滤光单元;所述滤光单元用于调整射入所述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并分别对调整后的光线进行设定偏振方向的滤除。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人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娱乐、拍照等等。随着人们对拍照要求的提高,具有两个摄像头的电子设备日益增多,如具有双摄像头的智能手机等。
两个摄像头组件组合的双摄像头模组,从开始时两组对称的感光元件,到明确划分主副摄像头,乃至现在出现彩色+黑白、广角+长焦等主副摄像头搭配的方案,这些不同的方案可以实现景深虚化、无损光学变焦、暗光增强等特殊功能。
然而,在拍照过程中,通常不会选择逆光的角度,这样的话,被摄物体的光线主要为自然光的反射光,当拍摄的场景中有高反射的物品(如镜片)或者有强反射的背景(墙体、水面、路面)时,受强反射光的影响,拍摄效果会大受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用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拍摄场景中具有强反射光,而影响图像获取效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第一摄像区,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画面;所述第一摄像区设置有滤光单元;所述滤光单元用于调整射入所述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并分别对调整后的光线进行设定偏振方向的滤除。
可选的,所述滤光单元包括液晶盒以及位于所述液晶盒出光侧的第一偏光片;所述液晶盒包括第一液晶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晶层偏转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第一偏光片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同材料,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同层同材料。
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层与所述第一液晶层同层同材料。
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二液晶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第二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绝缘阻隔件。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摄像区,所述第二摄像区设置有透光单元,所述透光单元用于透过射入所述透光单元的光线;其中,所述透光单元为镂空部。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摄像区,所述第二摄像区设置有透光单元,所述透光单元用于透过射入所述透光单元的光线;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透明衬底和第二透明衬底;所述透光单元包括所述第一透明衬底和所述第二透明衬底延伸至所述第二摄像区的部分。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和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滤光单元的出光侧,且与第一摄像区位置对应。
可选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摄像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出光侧,且所述第二摄像区的出光侧与所述滤光单元的出光侧均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出光侧一致,或均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出光侧的相对侧一致。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镂空区,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镂空区;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摄像区的情况下,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镂空区,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镂空区。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图像获取方法,包括:控制第一摄像头获取多幅第一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每获取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之前,控制滤光单元改变一次射入所述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确定目标反光区;选取多幅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最小的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以获取目标图像。
可选的,选取多幅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最小的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以获取目标图像,包括:选取多幅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最小的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作为滤光图像;根据所述滤光单元的滤光程度,对所述滤光图像进行亮度补偿,以生成所述目标图像。
可选的,所述滤光单元包括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摄像头每获取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之前,控制滤光单元改变一次射入所述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包括:所述第一摄像头每获取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之前,控制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设定角度。
可选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摄像头获取多幅所述第一图像期间,控制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包括多个像素,所述确定目标反光区,包括:将多幅所述第一图像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进行对比,将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波动大于设定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一预估反光区,将所述第一预估反光区作为目标反光区。
可选的,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将亮度大于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二预估反光区,将所述第二预估反光区作为目标反光区。
可选的,将多幅所述第一图像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进行对比,将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波动大于设定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一预估反光区,且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将亮度大于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二预估反光区,并将既位于所述第一预估反光区又位于所述第二预估反光区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所述目标反光区。
可选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包括多个像素,所述根据所述滤光单元的滤光程度,对所述滤光图像进行亮度补偿,生成目标图像,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滤光图像在非反光区中,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比;其中,所述非反光区为除所述目标反光区以外的区域;按所述亮度比对所述滤光图像各像素的亮度进行增强,生成所述目标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包括多个像素,所述根据所述滤光单元的滤光程度,对所述滤光图像进行亮度补偿,生成目标图像,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滤光图像在非反光区中,同一像素处的亮度比;其中,所述非反光区为除所述目标反光区以外的区域;按所述亮度比对所述滤光图像的所述目标反光区中各像素的亮度进行增强;用增亮后的所述滤光图像的所述目标反光区中各像素的亮度替换所述第二图像的所述目标反光区中的各像素的亮度,生成所述目标图像。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在实现显示的基础上,还包括滤光单元,滤光单元可改变射向滤光单元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基于此,即使在不同场景下,射向滤光单元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光单元也可达到滤除线偏振光的效果。这样一来,当位于摄像区的摄像头进行摄像时,射向摄像头的感光单元的光线是滤除部分线偏振光之后的光线,摄像头拍摄出的画面生成的图像也是消除反光后的图像,因此,可以很好的改善拍摄物体表面强反光,导致拍摄图像画质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除反射光前后的对比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区域划分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的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区域划分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摄像头与滤光单元的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振方向的变化图。
附图标记
100-显示面板;01-显示区;02-第一摄像区;03-第二摄像区;10-滤光单元;11-液晶盒;111-第一液晶层;112-第一电极;113-第二电极;12-第一偏光片;20-显示单元;21-下偏光片,22-像素电极;23-公共电极;24-第二液晶层;30-绝缘阻隔件;40-透光单元;200-第一摄像头;300-背光模组;310-第一镂空区;320-第二镂空区;400-第二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拍摄过程中,强反射光对拍摄效果的影响非常大,示例性的,图1所示,同一拍摄场景中,图1中的(a)为在拍摄过程中未滤除强反射光时的拍摄画面,图1中的(b)为在拍摄过程中滤除强反射光后的拍摄画面,两者有明显的差别,图1中的(a)和(b)方框区域中对比最为明显。其中,物体表面的强反光大多来自镜面反射,如水面和玻璃幕墙等表面光滑的物体,强反射光有如下两个特性:一是为偏振角度较为集中的部分偏振光,在一定的角度甚至为线偏振光;二是有较强的亮度。
基于强反射光的特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01和第一摄像区02,显示区01设置有显示单元,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画面;第一摄像区02设置有滤光单元,滤光单元用于调整射入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并分别对调整后的光线进行设定偏振方向的滤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图2仅是示意了一种显示区01和第一摄像区02的位置关系和轮廓形状,即,圆形第一摄像区02内嵌于矩形显示区01,但并不做限定,还可以是其他对应关系。
其中,显示区01用于显示,不进行摄像;第一摄像区02用于摄像,不进行显示,两个区域没有交叠。显示区01设置的显示单元,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单元,也可以是有机电致二极管显示单元,或者其他能够用于显示的部件。
第二,不对滤光单元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能够改变射入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并在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后,滤除某一设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即可。
滤光单元用于调整射入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是指,滤光单元有改变射入光线的偏振方向的能力。滤光单元改变射入光线的偏振方向,例如可以是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律改变射入光线的偏振方向,滤光单元滤除的射入光线的偏振方向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分别对调整后的光线进行设定偏振方向的滤除,是指,对调整偏振方向后的光线进行某一偏振方向的滤除,拍摄同一场景时,滤光单元可将光线调整为多个偏振方向,每调整一次光线的偏振方向,对调整后的光线滤除一次,对应生成一种滤除效果。
第三,射向滤光单元的光线包括三部分:自然光、部分偏振光以及线偏振光。滤光单元会对环境光和线偏振光进行滤除,无论怎样改变射入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滤光单元对环境光的滤除效果是一样的(理论上来讲是亮度减半),但对线偏振光的滤除效果会有差异,即透过滤光单元的线偏振光的亮度不同,在某些角度小,线偏振光会被完全滤除,强反射光中符合布儒斯特角(Brewster's angle)又称偏振角方向的为线偏振光,滤光单元用于滤除这部分线偏振光中的部分或全部,从而达到降低消除反射光的效果,其中,布儒斯特角是自然光经电介质界面反射后,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所应满足的条件,因此,当反射光的入射角满足布儒斯特角时,反射光即为线偏振光。
射向滤光单元的强反射光中包含部分偏振光,滤光单元能够滤除部分偏振光中的部分偏振分量,由于部分偏振光不同偏转方向的分量不同,从而对不同偏振方向分量进行滤除时,降低的亮度不同,达到不同程度降低反射光的效果。
第四,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相关技术中,摄像过程一般是由摄像头来完成的,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第一摄像区02是对应安装摄像头的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在实现显示的基础上,还包括滤光单元,滤光单元可改变射向滤光单元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以及改变部分偏振光中偏振分量的偏振方向,基于此,即使在不同场景下,射向滤光单元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光单元也可达到滤除线偏振光的效果。
这样一来,当位于第一摄像区02的摄像头进行摄像时,射向摄像头的感光单元的光线是对设定偏振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滤除之后的光线,摄像头拍摄出的画面生成的图像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反光后的图像,因此,可以很好的改善因拍摄物体表面强反光,导致拍摄图像画质差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滤光单元10包括液晶盒11以及位于液晶盒11出光侧的第一偏光片12;液晶盒11包括第一液晶层111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液晶层111偏转的第一电极112和第二电极113。
其中,第一电极层112和第二电极层113可以为面状电极,也可以分别包括多个子电极。
由于第一电极层112和第二电极层113用于驱动第一液晶层111朝向同一方向偏转,无需控制第一液晶层111朝向多个方向偏转,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12和第二电极层113均为面状电极。
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除了双折射外,还有种现象叫做旋光效应。旋光效应是指当光通过旋转透明介质时,可以得到部分旋转透明介质的角动量而使光的转动动能增加。此处,利用液晶的旋光效应,通过改变向液晶分子施加的电场,可改变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从而可自动控制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12之间的角度,省去了繁琐的机械结构和人工识别的麻烦。
此外,通过对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进行合理控制,可使第一偏光片12滤除反射的线偏振光,在反射的线偏振光与第一偏光片12的偏振方向垂直的情况下,可使得射向摄像头的光线中几乎没有反射的线偏振光,从而可以有效的消除物体表面的反光对摄像效果的影响,结构简单,原理成熟,易于实现。
为了简化制备工艺,并使显示面板100轻薄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单元20包括下偏光片21,下偏光片21和第一偏光片12为一体成型。
也就是说,下偏光片21和第一偏光片12通过同一次工艺制成,两者同层同材料,偏振方向相同。也可以理解为下偏光片21延伸至第一摄像区02。
其中,显示单元20为液晶显示单元,还包括上偏光片和彩膜层(图中未示出),上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和下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上偏光片靠近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设置,下偏光片靠近显示面板100的背面设置。与显示单元20相比,滤光单元10不包括上偏光片和彩膜层。
为了简化制备工艺,并使显示面板100轻薄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单元20包括像素电极22和公共电极23,第一电极112与像素电极22同层同材料,第二电极113与公共电极23同层同材料。
也就是说,像素电极22和第一电极112通过同一次工艺制备形成,公共电极23和第二电极113通过同一次工艺制备形成。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为了保证显示的正常进行,显示单元20的每个亚像素中对应设置有像素电极22,多个像素电极22独立设置。第一电极112用于驱动第一液晶层111偏转,因此,第一电极112可以包括多个独立的子电极,也可以是一个面状电极。如图4所示公共电极23可以与第二电极113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断开设置。
为了简化制备工艺,并使显示面板100轻薄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单元20包括第二液晶层24;第二液晶层24与第一液晶层111同层同材料。
即,第一液晶层111和第二液晶层24通过同一次工艺制备形成。
以上,也就是说,滤光单元10比显示单元20少了彩膜层和上偏光片,两者中的其他膜层(例如驱动用晶体管等)均可同步形成。第一液晶层111和第二液晶层24的驱动方式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bonding(绑定),IC绑定为单层结构;也可以采用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方案,COF可缩短显示面板100的边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液晶层111和第二液晶层24之间设置有绝缘阻隔件30。
即,绝缘阻隔件30用于将第一液晶层111与第二液晶层24隔离,不对绝缘阻隔件30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能够将第一液晶层111与第二液晶层24隔开即可,也就是说,在第一液晶层111与第二液晶层24相邻的位置处间隔设置有绝缘阻隔件30。绝缘阻隔件30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包括多个子部分。
其中,绝缘阻隔件30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透明材料,进一步的,绝缘阻隔件30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透明胶。
此外,图5为了将第一液晶层111和第二液晶层24进行区分,两者使用了不同的填充方式,但并不限定为两者必须采用不同的材料制备,两者仍可同层同材料。
以上,为了避免驱动第一液晶层111时,第二液晶层24会受到电场的影响而偏转,或者驱动第二液晶层24时,第一液晶层111会受到电场的影响。即,为更好的与显示区01过渡且呈现更好的边缘显示效果,通过绝缘阻隔件30(例如封框胶)将分别位于显示区01和第一摄像区02的第一液晶层111和第二液晶层24进行分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摄像区03,第二摄像区03设置有透光单元40,透光单元40用于透过射入透光单元40的光线;透光单元40为镂空部。
其中,如图6所示,显示区01、第一摄像区02、第二摄像区03三者之间相互独立,互不交叠,显示区01不摄像,第一摄像区02、第二摄像区03不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大显示面板100的屏占比,第一摄像区02和第二摄像区03正好可以对应放置摄像头的镜头即可,无需太大。
透光单元40为镂空部,即,透光单元40为显示面板100上的一个通孔。
例如,可以通过异形切割技术、激光带胶切割技术、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Control Machine,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切割技术等方式对显示面板100进行切割。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摄像区02和第二摄像区03,显示面板100可使用于相关技术中的双摄像头模组中,且滤光单元10的加入不影响双摄像头模组的其他功能的使用(如黑白双摄、变焦双摄)。
此外,在应用过程中,为了使摄像效果更好,显示面板100会和长焦摄像组件搭配使用,而长焦镜头较厚,因此将透光单元40设计为镂空部可拓宽摄像头的选取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摄像区03,第二摄像区03设置有透光单元40,透光单元40用于透过射入透光单元40的光线;显示单元20包括第一透明衬底和第二透明衬底;透光单元40包括第一透明衬底和第二透明衬底延伸至第二摄像区03的部分。
例如,第一透明衬底是阵列基板上的衬底,第二透明衬底是彩膜基板上的衬底,第一透明衬底和第二透明衬底从显示区01延伸至第二摄像区03,透光单元40为第一透明衬底和第二透明衬底延伸至第二摄像区03的部分构成的结构。
此处,若选取较薄的摄像头时,无需对显示面板100进行切割,与显示单元20相比,透光单元40在第二摄像区03仅保留第一透明衬底和第二透明衬底的部分,不进行液晶滴注、无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无彩膜层、无像素结构等,第一液晶层111和第二液晶层24通过绝缘阻隔件30阻隔后,使第二摄像区03与显示区01和第一摄像区02隔离,形成无液晶的空盒区域,使得整机屏幕呈现视觉的一体化,起到隐藏摄像头的作用。
此外,整个显示面板100无需异形切割,即可使得入射到摄像头的反射光线的偏振状态发生改变,在合适的角度下可以有效的消除被摄物体表面的强反射光,提高自拍效果。
此处,双摄像头的显示装置例如包括彩色&黑白、广角&长焦等主副摄像头的搭配方案,这些不同的方案可以实现景深虚化、无损光学变焦等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和第一摄像头200;其中,第一摄像头200设置在滤光单元的出光侧,且与第一摄像区02位置对应。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第一摄像区02应大于等于第一摄像头200的工作区域,不会对第一摄像头200的采光部件有遮挡。第一摄像头可以是前置摄像头,也可以是后置摄像头。根据公知常识,通常将用于拍摄与显示面板100出光面相对的物体的画面(例如自拍)的摄像头称为前置摄像头,将用于拍摄与显示装置背面相对的物体的画面的摄像头称为后置摄像头。第一摄像头200可以参考相关技术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其中,滤光单元的出光侧是指光线进入滤光单元后,经滤光单元滤除后射出的方向。滤光单元的出光侧可能是显示装置的出光侧,也可能是显示装置的出光侧的相对侧。
此外,显示面板100的背面与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相对,显示装置通常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00出光面侧的保护盖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摄像头200设置在第一摄像区02,而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摄像区02设置有滤光单元10,滤光单元10使进入第一摄像头200的光线的偏振态发生改变,利用偏振方向的可控设计以及对反光区域的判断方法,使得光线进入第一摄像头200之前,滤光单元10会对光线中的线偏振光进行滤除,从而可更好的平衡画面效果。
第一摄像头200的部件例如可以包括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感光元件,用于在CMOS感光元件上成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200还包括红外滤光片,通过设置红外滤光片可以修正白天偏色问题,也可以在夜间使用时提升夜晚亮度,减少雪花噪点,使得画面更加清晰柔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200为前置摄像头,第一摄像头20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与出光侧相对的另一侧。
第一摄像头200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与出光侧相对的另一侧,可使得第一摄像头200也与屏幕呈现出一体化效果,并且可使显示装置轻薄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摄像区03;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摄像头400,第二摄像头400设置在第二摄像区03的出光侧,且第二摄像区03的出光侧与滤光单元10的出光侧均与显示装置的出光侧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摄像区03;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摄像头400,第二摄像头400设置在第二摄像区03的出光侧,且第二摄像区03的出光侧与滤光单元10的出光侧均与显示装置的出光侧的相对侧一致。
其中,显示装置的出光侧的相对侧也称为显示装置的背光侧。
如图8所示,在透光单元40为镂空部的情况下,第二摄像头400可以放置在透光单元400内。此时,第二摄像头400可选取长焦摄像头,也可选取短焦摄像头。
第一摄像头200和第二摄像头400同为前置摄像头或同为后置摄像头,上述第一摄像头200和第二摄像头400互为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例如可以是第一摄像头200为副摄像头,第二摄像头400为主摄像头。主摄像头可为常规摄像头,也可为长焦摄像头、广角摄像头等,用于捕捉自拍时的真实画面。副摄像头,具有平衡和优化强反射光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300,背光模组300包括第一镂空区310,第一摄像头200设置在第一镂空区310。
其中,图8中为了明确示意出第一镂空区310,对第一镂空区310进行了填充,第一镂空区310横截面积需能保证第一摄像头300的镜头放入,从图8中示意的角度来看,第一摄像头200放入第一镂空区310后,对第一镂空区310有一定的遮挡。
此处,将背光模组300进行切割,第一摄像头200放置在第一镂空区310内,并位于滤光单元10下方,可使得第一摄像头200与屏幕呈现一体化效果。
为了实现双摄像头拍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摄像区03,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摄像头400,背光模组300还包括第二镂空区320,第二摄像头400设置在第二镂空区320。
其中,根据透光单元结构的不同,第二摄像头400可以放置在第二镂空区320,也可以延伸至显示面板10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摄像头200和第二摄像头400拍摄的画面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滤光原理:本发明利用液晶分子的旋光效应,通过向液晶分子施加不同的电压,可控的对线偏振光进行偏振方向的偏转。如图9所示,在工作过程中光线透过液晶盒11时,由液晶分子的旋光效应使反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偏转,透过第一偏光片12,在CMOS感光元件上成像。通过驱动(Driver)IC调节液晶盒11上加载的电压,使液晶取向改变,从而使反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偏转,使得第一偏光片12对线偏振光有不同程度的滤除,进入到CMOS感光元件的光线的亮度有所不同,从而可以得到不同的图像。这样一来,当反射的线偏振光与第一偏振片12的偏振方向相交时,随着相交角度的不同,反射的线偏振光的亮度会变化,当反射的线偏振光与第一偏振片12的偏振方向垂直时,即可消除反射的线偏振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显示装置的图像获取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
S10、控制第一摄像头200获取多幅第一图像,其中,第一摄像头200每获取一幅第一图像之前,控制滤光单元10改变一次射向滤光单元10的光线的偏振方向。
滤光单元10包括第一液晶层111,如图11所示,例如可以是第一摄像头200每获取一幅第一图像之前,控制第一液晶层111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设定角度。
其中,在第一摄像头200连续获取多幅第一图像的速度应是比较快速的,第一摄像头200获取一幅第一画面,控制第一液晶层111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一个角度,而随着第一液晶层111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角度的改变,对强反射光的滤除效果也随之改变。这样一来,对于没有强反射光的区域,多幅第一图像的亮度相差较小,而对于有强反射光的区域,多幅第一图像的亮度相差较大。
为了提高强反射光的滤除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200连续获取N幅第一图像,第一摄像头200每获取一幅第一图像,控制第一液晶层111中的液晶分子偏转(M/N)°,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M为液晶分子能够偏转的最大角度范围,例如,理想的角度为180°。
获取的第一图像越多,最终得到的消除反光的图像的效果越好,但还应综合电子设备的驱动能力合理选择获取的第一图像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摄像头200连续获取四幅第一图像,第一摄像头200每获取一幅第一图像,控制第一液晶层111中的液晶分子偏转45°。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摄像头400,该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S15、在第一摄像头200获取多幅第一图像期间,控制第二摄像头400获取第二图像。
在第一摄像头200获取第一图像的期间,第二摄像头400获取第二图像,这样一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是针对同一画面拍摄出的景象。但由于第二摄像头400前方的透光单元没有设置偏光片,因此射向第二摄像头400的光线没有损失,第二图像亮度大于第一图像的亮度。
S20、确定目标反光区(有反射光的区域)。
例如,可以对比多幅第一图像,确定出亮度变化比较明显的区域作为目标反光区;在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摄像头400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第二摄像头400获取第二图像,通过分析第二图像获取目标反光区。
其中,随着对反射的线偏振光的滤除效果的增强,目标反光区的亮度会逐渐降低,因此,多幅第一图像中,哪幅图像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最小,说明哪幅图像的反射光滤除效果最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包括多个像素,确定目标反光区,包括:
将多幅第一图像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进行对比,将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波动大于设定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一预估反光区;将第一预估反光区作为目标反光区。
此处的设定值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也可以是根据每次拍摄的图像,通过设定处理方法处理得到的。
示例性的,对比第一图像一和第一图像二第10号像素的亮度,亮度差小于设定值;对比第11号像素的亮度,亮度差大于设定值。每个像素逐一对比,将亮度差大于设定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一预估反光区,第一预估反光区可能是一个大的区域,也可能是包括多个子预估反光区。
其中,将多幅第一图像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进行对比,可以为将多幅第一图像两两对比,也可以是同时对比多幅第一图像,计算同一像素位置处亮度差异波动表征值(如方差、标准差等),根据该表征值大小判断该像素是否属于第一预估反光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包括多个像素,确定目标反光区,包括:
获取第二图像中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将亮度大于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二预估反光区,将第二预估反光区作为目标反光区。
其中,目标反光区的像素的亮度一般会大大高于平均水平或接近饱和(传感器检测不出信号),而目标反光区内的相邻像素的亮度变化微弱,一般为一片连通的区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提高对目标反光区的判定和信息补全准确度,提高反射光的滤除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包括多个像素,确定目标反光区,包括:
将多幅第一图像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进行对比,将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波动大于设定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一预估反光区,且获取第二图像中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将亮度大于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二预估反光区,并将既位于第一预估反光区又位于第二预估反光区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目标反光区。
S30、选取多幅第一图像中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最小的一幅第一图像,以获取目标图像。
为了进一步提高目标图像的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S30包括:
S31、选取多幅第一图像中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最小的一幅第一图像作为滤光图像。
S32、根据滤光单元的滤光程度,对滤光图像进行亮度补偿,以生成目标图像。
其中,滤光程度可以是通过计算得到,也可以是根据经验预先设置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S32包括:
S321、获取第二图像与滤光图像在非反光区中,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比;其中,非反光区为除目标反光区以外的区域。
其中,理论上来讲,对比第二图像和滤光图像,在目标反光区以外的区域中,得到的每个像素的亮度比应该是相同的,这个亮度比表征的是环境光被第一偏光片111滤除了多少。当然,如果存在多个亮度比,可以选择出现概率最高的那个亮度比。
同一像素处的亮度比,例如是滤光图像上的第50号像素的亮度与第二图像上的第50号像素的亮度之比。
S322、按亮度比对滤光图像各像素的亮度进行增强,生成目标图像。
即,对滤光图像各像素的亮度进行增亮,第一偏光片111滤除了多少,此时就增亮多少。如果亮度比是2,则对滤光图像每个像素的亮度均乘以2,亮度增亮后的像素组成的图像即可作为目标图像。
其中,以上步骤可以通过显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来完成。
为了使目标图像的亮度更为精准,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S32包括:
S321′、获取第二图像与滤光图像在非反光区中,同一像素处的亮度比;其中,非反光区为除目标反光区以外的区域。
S322′、按亮度比对滤光图像的目标反光区中各像素的亮度进行增强。
S323′、用增亮后的滤光图像的目标反光区中各像素的亮度,替换第二图像的目标反光区中的各像素的亮度,生成目标图像。
也就是说,非反光区没有反射光,此时,第二摄像头400采集的第二图像中,非反光区的部分是最真实的画面。发光区有反射光,第一摄像头200前方设置有滤光单元,此时,第一摄像头200采集的第一图像为滤除反射光的图像,而滤光图像又是反射光滤除效果最好的图像,增亮后的滤光图像中,反光区的部分是消除反光后效果最好的画面。因此,用补偿后的滤光图像的目标反光区中各像素的亮度,替换第二图像的目标反光区中的各像素的亮度,替换后的第二图像显示效果最好,作为目标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图像获取方法,通过在一次摄像过程中获取多幅不同偏振角度的第一图像,并拍摄未偏振处理的第二图像,根据不同图像的亮度对比,确定目标反光区,并对多幅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对比处理,将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替换为合适的亮度显示效果,得到目标图像,从而达到平衡强反射光线的拍摄效果。
以下以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2所示,不向液晶盒11施加电压,此时偏振方向为0°,第一摄像头200获取第一图像一;向液晶盒11施加电压,使偏振方向旋转45°,此时偏振方向为45°,第一摄像头200获取第一图像二;向液晶盒11施加电压,使偏振方向旋转45°,此时偏振方向为90°,第一摄像头200获取第一图像三;向液晶盒11施加电压,使偏振方向旋转45°,此时偏振方向为135°,第一摄像头200获取第一图像四。在第一摄像头200获取第一图像的期间,第二摄像头400获取第二图像。
处理单元对比第一摄像头200获取的四幅第一图像在同一像素处的亮度幅值,由理论分析可知,在相同的像素处亮度相差较大的位置偏振度越大,通过将相同的像素处亮度差与预设值对比,可初步判定第一预估反光区。
获取第二图像中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将亮度大于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二预估反光区。
将既位于第一预估反光区又位于第二预估反光区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目标反光区。
获取四幅第一图像按照目标反光区强度强弱降序排序排列(例如第一图像二、第一图像三、第一图像四、第一图像一的顺序),并将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最小的一幅第一图像(第一图像一)和判定的目标反光区像素位置输出。
对于第一图像一和第二图像,在判定的非反光区以外的区域中获取相同像素处的亮度比,并按此比例对第一图像一的目标反光区的亮度进行增强,将第一图像一的目标反光区的像素和第二图像的非反光区的像素重新组合作为目标图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第一摄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画面;所述第一摄像区设置有滤光单元;
所述滤光单元用于调整射入所述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并分别对调整后的光线进行设定偏振方向的滤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单元包括液晶盒以及位于所述液晶盒出光侧的第一偏光片;
所述液晶盒包括第一液晶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晶层偏转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第一偏光片一体成型;
和/或,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同材料,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同层同材料;
和/或,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层与所述第一液晶层同层同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二液晶层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第二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绝缘阻隔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摄像区,所述第二摄像区设置有透光单元,所述透光单元用于透过射入所述透光单元的光线;
其中,所述透光单元为镂空部;
或者,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透明衬底和第二透明衬底;
所述透光单元包括所述第一透明衬底和所述第二透明衬底延伸至所述第二摄像区的部分。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和第一摄像头;
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滤光单元的出光侧,且与第一摄像区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摄像区;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出光侧,且所述第二摄像区的出光侧与所述滤光单元的出光侧均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出光侧一致,或均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出光侧的相对侧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镂空区,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镂空区;
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摄像区的情况下,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镂空区,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镂空区。
9.一种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第一摄像头获取多幅第一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每获取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之前,控制滤光单元改变一次射入所述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
确定目标反光区;
选取多幅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最小的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以获取目标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多幅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最小的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以获取目标图像,包括:
选取多幅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目标反光区的亮度最小的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作为滤光图像;
根据所述滤光单元的滤光程度,对所述滤光图像进行亮度补偿,以生成所述目标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单元包括第一液晶层;
所述第一摄像头每获取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之前,控制滤光单元改变一次射入所述滤光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包括:
所述第一摄像头每获取一幅所述第一图像之前,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设定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摄像头;
所述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获取多幅所述第一图像期间,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包括多个像素,
所述确定目标反光区,包括:
将多幅所述第一图像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进行对比,将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波动大于设定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一预估反光区,将所述第一预估反光区作为目标反光区;
或,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将亮度大于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二预估反光区,将所述第二预估反光区作为目标反光区;
或,将多幅所述第一图像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进行对比,将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波动大于设定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一预估反光区,且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将亮度大于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第二预估反光区,并将既位于所述第一预估反光区又位于所述第二预估反光区的像素组成的区域作为所述目标反光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包括多个像素,
所述根据所述滤光单元的滤光程度,对所述滤光图像进行亮度补偿,生成目标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滤光图像在非反光区中,同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比,其中,所述非反光区为除所述目标反光区以外的区域;
按所述亮度比对所述滤光图像各像素的亮度进行增强,生成所述目标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包括多个像素,所述根据所述滤光单元的滤光程度,对所述滤光图像进行亮度补偿,生成目标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滤光图像在非反光区中,同一像素处的亮度比;其中,所述非反光区为除所述目标反光区以外的区域;
按所述亮度比对所述滤光图像的所述目标反光区中各像素的亮度进行增强;
用增亮后的所述滤光图像的所述目标反光区中各像素的亮度,替换所述第二图像的所述目标反光区中的各像素的亮度,生成所述目标图像。
CN201811162881.1A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Active CN109164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2881.1A CN109164624B (zh)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US16/452,923 US11240444B2 (en) 2018-09-30 2019-06-26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acqui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2881.1A CN109164624B (zh)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4624A true CN109164624A (zh) 2019-01-08
CN109164624B CN109164624B (zh) 2021-08-17

Family

ID=6487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2881.1A Active CN109164624B (zh)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0444B2 (zh)
CN (1) CN109164624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4304A (zh) * 2019-03-18 2019-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28402A (zh) * 2019-04-10 2019-05-3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60270A (zh) * 2019-04-01 2019-06-0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28672A (zh) * 2019-12-03 2020-04-17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08682A (zh) * 2020-01-19 2020-05-2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22165A (zh) * 2019-02-01 2020-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制作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1835950A (zh) * 2020-06-05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3383255A (zh) * 2019-02-01 2021-09-10 卡尔蔡斯耶拿有限公司 包括透光的基体的屏幕
CN114200711A (zh) * 2021-12-31 2022-03-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303362A (zh) * 2019-08-28 2022-04-0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光学装置
CN114815371A (zh) * 2022-04-25 2022-07-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118859A (zh) * 2022-06-27 2022-09-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02608A1 (de) 2019-02-01 2020-08-06 Carl Zeiss Jena Gmbh Funktionalisierter Wellenleiter für ein Detektorsystem
CN110491912A (zh) * 2019-07-31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21141446A (ja) * 2020-03-05 2021-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11644A2 (en) * 1991-05-01 1992-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olid-state image pickup device
US20100007716A1 (en) * 2008-07-09 2010-01-14 Lg Display Co., Ltd. Stereoscopic 3d display device
US20110261206A1 (en) * 1997-07-01 2011-10-27 TI Law Group Internet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of networked devices
CN103365354A (zh) * 2012-03-28 2013-10-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6918964A (zh) * 2015-12-28 2017-07-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集成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66504A (zh) * 2018-05-22 2018-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1914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Mesmer Ralph M Color scanner display
US20170329409A9 (en) * 2015-06-12 2017-11-16 Insignal Co., Ltd. Smart glasses,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hand gesture command therefor
KR102595916B1 (ko) 2018-03-09 2023-10-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11644A2 (en) * 1991-05-01 1992-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olid-state image pickup device
US20110261206A1 (en) * 1997-07-01 2011-10-27 TI Law Group Internet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of networked devices
US20100007716A1 (en) * 2008-07-09 2010-01-14 Lg Display Co., Ltd. Stereoscopic 3d display device
CN103365354A (zh) * 2012-03-28 2013-10-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6918964A (zh) * 2015-12-28 2017-07-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集成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66504A (zh) * 2018-05-22 2018-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2165A (zh) * 2019-02-01 2020-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制作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383255B (zh) * 2019-02-01 2023-11-10 卡尔蔡斯耶拿有限公司 包括透光的基体的屏幕
CN113383255A (zh) * 2019-02-01 2021-09-10 卡尔蔡斯耶拿有限公司 包括透光的基体的屏幕
CN109814304A (zh) * 2019-03-18 2019-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14304B (zh) * 2019-03-18 2023-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60270A (zh) * 2019-04-01 2019-06-0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28402A (zh) * 2019-04-10 2019-05-3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03362A (zh) * 2019-08-28 2022-04-0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光学装置
US11729485B2 (en) 2019-08-28 2023-08-15 Lg Innotek Co., Ltd. Optical device
CN111028672A (zh) * 2019-12-03 2020-04-17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08682A (zh) * 2020-01-19 2020-05-2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08682B (zh) * 2020-01-19 2021-04-2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5950A (zh) * 2020-06-05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4200711A (zh) * 2021-12-31 2022-03-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200711B (zh) * 2021-12-31 2023-09-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815371A (zh) * 2022-04-25 2022-07-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118859A (zh) * 2022-06-27 2022-09-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4624B (zh) 2021-08-17
US11240444B2 (en) 2022-02-01
US20200106939A1 (en)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4624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获取方法
US11245825B2 (en) Dual-camera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CN108292047A (zh) 用于遮盖抬头显示器的投影开口的遮盖元件、抬头显示器和用于引导光经过遮盖元件的方法
US20120019736A1 (en) Imaging device
CN1655592A (zh) 采用多个感光器件的摄像装置
WO2022228292A1 (zh)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拍摄控制方法和拍摄控制装置
US9491373B2 (en) Light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image sensing optical device
US20080055535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US20170195580A1 (en) Resolution For Autostereoscopic Video Displays
CN104950476A (zh) 用于摄像装置的电控调光单元及摄像装置
US20120026417A1 (en) Imaging device
CN113126300A (zh) 增强现实眼镜及其显示画面的调节方法
US20060114344A1 (en) Image pick up module with optical element
KR101129372B1 (ko) 안경 렌즈 및 광학 영상장치를 포함하는 안경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202693951U (zh) 立体显示装置
CN107343128A (zh) 一种共用感光芯片的多镜头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1368846B (zh) 一种基于液晶板自动控制光强实现局部选通的探测器
CN110908159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JP3577718B2 (ja) 調光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20160105662A1 (en) Three-dimensional glasse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206039060U (zh) 光学成像系统及摄像机
CN10891955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7533219A (zh) 光学观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170559A1 (zh) 偏振图像传感器和摄像装置
CN101819452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摄像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