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3467A -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3467A
CN109163467A CN201811243150.XA CN201811243150A CN109163467A CN 109163467 A CN109163467 A CN 109163467A CN 201811243150 A CN201811243150 A CN 201811243150A CN 109163467 A CN109163467 A CN 109163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imestone
tank
inlet pipeline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31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孝刚
周水生
王志华
梁涛
沈德田
孙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431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34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3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34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包括设置在煤矿硐室和灰岩水层之间设置进水管路、设置在煤矿硐室中的储水池及水泵、设置在地面与煤矿硐室之间的出水管路,进水管路端伸入灰岩水层,进水管路上端通向储水池,水泵的进水端伸入储水池,水泵出水端通向出水管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启进水管路,灰岩水层中的水经过进水管路自流至储水池中;开启水泵,水泵将储水池中的水抽出经出水管路流向地面;当地面抽取的水量达到预定量时,关闭进水管路,然后关闭水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节省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且整体方案较为简单、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灰岩水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环保政策也日益严格,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各企事业单位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减少污染气体排放,寻找替代能源等等,对煤矿企业而言,煤矿工作人员日常所用热水多为锅炉加热而成,锅炉所用燃料为煤炭或者其他燃料,排出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对环境保护是不利的,由于煤矿企业的特殊性,部分煤矿井下分布有灰岩水层,灰岩水的温度维持在43℃左右,是一种自然资源,且水源丰富、水质安全,可以作为职工日常洗浴用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灰岩水未充分利用、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煤矿硐室和灰岩水层之间设置进水管路、设置在煤矿硐室中的储水池及水泵、以及设置在地面与煤矿硐室之间的出水管路,灰岩水层位于煤矿硐室的下方,所述进水管路的下端伸入灰岩水层中,进水管路的上端通向储水池,水泵的进水端伸入储水池中,水泵的出水端通向出水管路,灰岩水层的水经进水管路自流至储水池中,水泵将储水池中的水抽出经出水管路流向地面。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路的出水端设置进水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路、出水管路的外部设置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池上设置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排污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设置在储水池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为多级离心泵。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应用于上述的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开启进水管路,灰岩水层中的水经过进水管路自流至储水池中;
B、当储水池中水位达到抽取高度时,开启水泵,水泵将储水池中的水抽出经出水管路流向地面;
C、当地面抽取的水量达到预定量时,关闭进水管路,然后关闭水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井下灰岩水抽至地面,用于职工洗浴,充分利用了现有自然资源,减少了用于加热水的煤炭及其他燃料资源的投入,节省了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且整体方案较为简单、实用,同时利用灰岩水层的静态压力自流至储水池中,减少了抽取所需的资源投入,在煤矿现有的煤矿硐室中设置储水池、水泵等,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无需在煤矿中再开辟空间来安置储水池、水泵等设备,节约资源;
2.进水阀门的设置便于控制储水池的进水量,防止储水池中的水溢出或地面供水不足;
3.保温层的设置在于减少热量散失,尽可能充分利用灰岩水自带的热量,减少资源浪费;
4.排污管用于排出储水池中的污垢、杂质等,保证地面用水的质量;
5.将排污管设置在储水池的底部,以便于排污彻底;
6.由于煤矿硐室离地面较远,多级离心泵的设置可保证灰岩水能够被抽至地面,同时多级离心泵占地面积较小,运行平稳,震动小,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煤矿硐室-1、灰岩水层-2、进水管路-3、储水池-4、水泵-5、出水管路-6、进水阀门-31、排污管-41、排污阀门-4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煤矿硐室1和灰岩水层2之间设置进水管路3、设置在煤矿硐室1中的储水池4及水泵5、以及设置在地面与煤矿硐室1之间的出水管路6,灰岩水层2位于煤矿硐室1的下方,所述进水管路3的下端伸入灰岩水层2中,进水管路3的上端通向储水池4,水泵5的进水端伸入储水池4中,水泵5的出水端通向出水管路6,灰岩水层2的水经进水管路3自流至储水池4中,水泵5将储水池4中的水抽出经出水管路6流向地面。
本发明将井下灰岩水抽至地面,用于职工洗浴,充分利用了现有自然资源,减少了用于加热水的煤炭及其他燃料资源的投入,节省了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且整体方案较为简单、实用,同时利用灰岩水层2的静态压力自流至储水池4中,减少了抽取所需的资源投入,在煤矿现有的煤矿硐室1中设置储水池4、水泵5等,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无需在煤矿中再开辟空间来安置储水池4、水泵5等设备,节约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路3的出水端设置进水阀门31,进水阀门31的设置便于控制储水池4的进水量,防止储水池4中的水溢出或地面供水不足。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路3、出水管路6的外部设置保温层(图中未示出),保温层的设置在于减少热量散失,尽可能充分利用灰岩水自带的热量,减少资源浪费,本实施例中的保温层采用岩棉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池4上设置排污管41,排污管41上设置排污阀门42,排污管41用于排出储水池4中的污垢、杂质等,保证地面用水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41设置在储水池4的底部,将排污管41设置在储水池4的底部,以便于排污彻底。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5为多级离心泵,由于煤矿硐室1离地面较远,多级离心泵的设置可保证灰岩水能够被抽至地面,同时多级离心泵占地面积较小,运行平稳,震动小,寿命较长。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应用于上述的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排污阀门42关闭,并打开进水阀门31,进而开启进水管路3,灰岩水层2中的水经过进水管路3自流至储水池4中;
B、当储水池4中水位达到抽取高度时,开启水泵5,水泵5将储水池4中的水抽出经出水管路6流向地面;
C、当地面抽取的水量达到预定量时,关闭进水管路3,然后关闭水泵5。
本发明方案的实施,取代了原来锅炉烧水的方式,同时能够满足职工洗浴用水需求,充分利用了井下灰岩水资源,减少了污染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按照一般规模煤矿每天燃煤15t计算,每年燃煤量为5475t,按照燃煤价格每吨600元计算,每年可节省燃煤费用约328.5万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煤矿硐室(1)和灰岩水层(2)之间设置进水管路(3)、设置在煤矿硐室(1)中的储水池(4)及水泵(5)、以及设置在地面与煤矿硐室(1)之间的出水管路(6),灰岩水层(2)位于煤矿硐室(1)的下方,所述进水管路(3)的下端伸入灰岩水层(2)中,进水管路(3)的上端通向储水池(4),水泵(5)的进水端伸入储水池(4)中,水泵(5)的出水端通向出水管路(6),灰岩水层(2)的水经进水管路(3)自流至储水池(4)中,水泵(5)将储水池(4)中的水抽出经出水管路(6)流向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3)的出水端设置进水阀门(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3)、出水管路(6)的外部设置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4)上设置排污管(41),排污管(41)上设置排污阀门(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41)设置在储水池(4)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5)为多级离心泵。
7.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开启进水管路(3),灰岩水层(2)中的水经过进水管路(3)自流至储水池(4)中;
B、当储水池(4)中水位达到抽取高度时,开启水泵(5),水泵(5)将储水池(4)中的水抽出经出水管路(6)流向地面;
C、当地面抽取的水量达到预定量时,关闭进水管路(3),然后关闭水泵(5)。
CN201811243150.XA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91634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3150.XA CN109163467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3150.XA CN109163467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3467A true CN109163467A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78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3150.XA Pending CN109163467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34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7612A (zh) * 2020-07-24 2020-11-2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深部矿山地热能与煤炭资源流态化协同开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92755A (ja) * 1991-03-18 1992-10-16 Nippon Chikasui Kaihatsu Corp Ltd 帯水層の蓄熱利用による冷暖房消雪集熱方法及び装置
CN103243777A (zh) * 2013-05-17 2013-08-14 贵州能发高山矿业有限公司 喀斯特地区矿井探水取水方法及设备
CN103913004A (zh) * 2014-04-10 2014-07-09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井下热能的方法
DE102016002255A1 (de) * 2016-02-25 2017-09-14 Wilfried Dziersk Nutzung von unter Wasser stehenden Bergwerken für die Gewinnung von thermischer Energie
CN108087013A (zh) * 2017-12-11 2018-05-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井降温与热害利用系统
CN208998362U (zh) * 2018-10-24 2019-06-18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92755A (ja) * 1991-03-18 1992-10-16 Nippon Chikasui Kaihatsu Corp Ltd 帯水層の蓄熱利用による冷暖房消雪集熱方法及び装置
CN103243777A (zh) * 2013-05-17 2013-08-14 贵州能发高山矿业有限公司 喀斯特地区矿井探水取水方法及设备
CN103913004A (zh) * 2014-04-10 2014-07-09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井下热能的方法
DE102016002255A1 (de) * 2016-02-25 2017-09-14 Wilfried Dziersk Nutzung von unter Wasser stehenden Bergwerken für die Gewinnung von thermischer Energie
CN108087013A (zh) * 2017-12-11 2018-05-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井降温与热害利用系统
CN208998362U (zh) * 2018-10-24 2019-06-18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7612A (zh) * 2020-07-24 2020-11-2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深部矿山地热能与煤炭资源流态化协同开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0784B (zh) 一种中深层地热能井下开放式换热系统和方法
CN104078085B (zh) 一种具有水洗功能的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
CN208998362U (zh)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
CN109163467A (zh) 一种灰岩水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8895858A (zh)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CN104667736A (zh) 一种火电厂湿法脱硫水系统再平衡系统及再平衡方法
CN205448326U (zh) 一种冷凝式壁挂炉的冷凝水排放装置
CN204543974U (zh) 一种火电厂湿法脱硫水系统再平衡系统
CN209131182U (zh) 一种同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CN211177478U (zh) 单井循环高效换热系统
CN205503389U (zh) 一种煤矿压风机、矿井水能源回收利用系统
CN209872881U (zh) 一种焦炉煤气气液分离系统
CN208778054U (zh) 蒸汽透平配套的喷射器作功后乏汽余热及凝液回收装置
CN208419223U (zh) 水箱系统
CN212717232U (zh) Mvr系统中泵的机封冷却水循环用自动检测排放装置
CN209876889U (zh) 一种余热锅炉汽包连续排污水余热利用系统
CN105423555B (zh) 一种导热油独立热用户的高点排气设备及其方法
CN209067478U (zh) 一种水源循环利用的水环真空泵真空系统
CN208332410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的余热水补水定压系统
CN208094021U (zh) 一种下沉式环网箱底座
CN206176041U (zh) 一种节能疏通冷凝水管道装置
CN204513345U (zh) 汽动凝结水回收装置
CN207351239U (zh) 用汽设备蒸汽冷凝水节能回收装置
CN206944737U (zh) 一种焦炉烟道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6113757U (zh) 一种带有收球计数装置的胶球清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