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9683A -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9683A
CN109159683A CN201811155926.2A CN201811155926A CN109159683A CN 109159683 A CN109159683 A CN 109159683A CN 201811155926 A CN201811155926 A CN 201811155926A CN 109159683 A CN109159683 A CN 109159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hotovoltaic
controller
connector
monitoring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59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9683B (zh
Inventor
石峰
倪济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Yuen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Yuen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Yuen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Yuen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59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9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9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9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9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9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电力发射单元、电力接受单元和监控中心,电力发射单元包括电源模块、第一控制器和发射模块,电源模块包括光伏发电装置、防雷汇流箱、逆变器和蓄电池;电力接受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受模块、整流模块、第二控制器和负载监测模块。本发明中,电力发射单元可设置在公路两侧或中间的隔离带,能在最小的基础设施改造条件下,快速部署完毕无线充电公路。当使用量饱和之后,电力发射单元可以重新部署在新的公路上。电力接收单元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电动汽车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电力补给。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大多数汽车是通过汽油为其提供能量。这种汽车所排放的废气中包括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这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节约能源和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人们已研制出了使用电能来提供能量的汽车,即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电动汽车是一种以车载电源为动力,利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目前,技术较为领先的电动汽车的单次充电容量在70kwh,行驶里程为400km,最快充电时间为45min。由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有限,充电时间过长,用户很难利用电动汽车行驶较远的距离。而且,与电动汽车相配套的汽车充电装置也没有得到普遍地设置,当电动汽车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用户无法方便地为电动汽车充电。目前,只有少数地方才设置有充电桩,充电桩的安装需要停车位,而停车位所处电网是否具备接入容量成为主要瓶颈。根据我国目前汽车保有量计算,如果全部使用电动汽车,那么电力设备接入总容量将超过目前已经建成的居民家庭接入容量。低压配电网基础设施的改造面临巨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使电动汽车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电力补给,从而实现无需停车充电,便有电力供给的使用环境。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力发射单元、电力接受单元和监控中心,所述电力发射单元设置在光伏电站中,所述电力接受单元设置在电动汽车上,所述监控中心设置在云端,所述电力发射单元包括电源模块,以及与电源模块连接的第一控制器和发射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光伏发电装置、防雷汇流箱、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光伏发电装置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防雷汇流箱的输入端和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防雷汇流箱的输出端和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包括直流输出端和交流输出端,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器,并为第一控制器的运行提供直流电源,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连接发射模块,并向发射模块提供交流电,所述第一控制器内设有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电力接受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受模块、整流模块、第二控制器和负载监测模块,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电动汽车的电池,且电动汽车的电池为第二控制器的运行提供直流电源,所述第二控制器内设有第二通讯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通过频率耦合进行电力传输;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均通过GPRS与监控中心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集装箱体、左光伏组件和右光伏组件,所述集装箱体的顶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滑板、固定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均滑动连接集装箱体,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集装箱体,所述集装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口;所述左光伏组件、右光伏组件分别收放在集装箱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光伏组件、右光伏组件的内侧均设有固定机构,并通过固定机构分别与集装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左光伏组件和右光伏组件的结构一致,包括多个光伏支架,相邻两个光伏支架之间设有收展机构,所述光伏支架通过收展机构向外展开或向内收拢,所述光伏支架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并排设置,且通过螺栓与光伏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伏支架内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搁在支撑杆上,并通过螺栓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光伏支架的底部设有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铰接有支腿;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销子,所述第一连接件焊接在光伏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焊接在集装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销子和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收展机构包括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销子,所述第三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焊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光伏支架上,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两侧分别通过销子和第三连接件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和电力发射线圈L1,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控制在500KHz以上,所述接受模块包括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和电力接受线圈L2,所述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接受线圈L2的接受频率控制在500KHz以上,所述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和电力接受线圈L2的接受频率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负载监测模块包括射频信号感应电路,所述射频信号感应电路中设有控制芯片和射频线圈,所述控制芯片控制射频线圈的开启与闭合。
作为优选,所述集装箱体顶端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两侧均设有滑轮,所述第一滑板通过滑轮滑动连接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板通过滑轮滑动连接第二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结构一致,包括连接板和连接头,所述连接板和连接头连成一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头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并通过销子铰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头设置在第二凹槽内,并通过销子铰接第四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和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均设有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电感L3、耦合电容C1和电阻R1,所述MOS管Q1、MOS管Q2、MOS管Q3和MOS管Q4均采用增强型单门极内部基底链接MOS管。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芯片采用TI公司的MSP430F247微处理器。
所述离网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方法为:
步骤(1),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向第一控制器的运行提供直流电源,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向发射模块提供交流电;
步骤(2),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通讯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给监控中心,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第二信号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并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分析,判断这两个信号是否处于同一区域;
步骤(3),若监控中心判定这两个信号处于不同区域,则将该信息分别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发射模块处于待机状态,同时控制第一通讯模块继续发送第一信号给监控中心,第二控制器控制接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同时控制第二通讯模块继续发生第二信号给监控中心;
步骤(4),若监控中心判定这两个信号处于同一区域,则将该信息分别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通讯模块发送充电请求信息给监控中心,第二控制器检测电动汽车的电池电量,当电池电量充足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电量充足信息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电量充足信息后,拒绝充电请求,并将该信息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当电池电量不足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电量不足信息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电量不足信息后,同意充电请求,并将该信息分别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
步骤(5),第一控制器控制发射模块开启工作,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调整至500KHz以上,与此同时,第二控制器控制接收模块开启工作,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接收线圈L2调整至500KHz以上,当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和电力接受线圈的接受频率一致时,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连接成功,进行电力传输;
步骤(6),整流模块对传输过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负载监测模块中的控制芯片控制射频线圈开启工作,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
步骤(7),当第二控制器检测到电池电量充满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电量充满信息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电量充满信息后,将该信息反馈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发射模块断开与接收模块的连接,然后控制发射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控制第一通讯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给监控中心,与此同时,第二控制器控制接收模块断开与发射模块的连接,然后控制接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第二信号给监控中心,在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断开连接时,负载监测模块中的控制芯片控制射频线圈关闭工作。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电力发射单元可设置在公路两侧或中间的隔离带,能在最小的基础设施改造条件下,快速部署完毕无线充电公路。当使用量饱和之后,电力发射单元可以重新部署在新的公路上,而使用量较大的公路则可以进行永久性基础设施改造。
(2)本发明中,电力接收单元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电动汽车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电力补给,从而实现无需停车充电,便有电力供给的使用环境。
(3)本发明中,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通过频率耦合进行电力传输,实现了在近场条件下,电力的高效传输,传输效率为50%-70%,减少了电力损耗,降低了电力用能成本。同时,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和第二阻抗变换电路中耦合电容采用并联结构,在同等条件下,比串联结构具有更低的感应电抗。
(4)本发明中,通过将左、右光伏组件折叠收拢在集装箱体内,实现了光伏发电装置的整体运输,提高了机动性,降低了运输成本。相邻两个光伏支架之间通过收展机构相连接,能够快速展开铺设或折叠收拢光伏支架,同时通过在光伏支架的底部设置U型连接件,U型连接件铰接于支腿,当光伏支架展开铺设时,转动支腿,支腿起支撑作用,用于承担光伏支架的重量,当光伏支架折叠收拢时,转动支腿,支腿收拢入光伏支架的底部,节省空间占用,便于光伏支架收拢。
(5)本发明通过在集装箱体顶端的两侧内壁上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块,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滑块,利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相互配合,可使被集装箱体顶部遮挡的太阳能电池板同样照射到太阳光,增加太阳光的照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射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负载监测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光伏发电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光伏发电装置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右光伏组件折叠收拢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发明左光伏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滑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固定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收展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支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支腿收拢入光伏支架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中:1、集装箱体;2、左光伏组件;3、右光伏组件;4、第一滑板;5、固定板;6、第二滑板;7、固定机构;8、光伏支架;9、收展机构;10、支撑杆;11、太阳能电池板;12、U型连接件;13、支腿;14、第一连接件;15、第二连接件;16、销子;17、第三连接件;18、第四连接件;19、第一滑槽;20、第二滑槽;21、滑轮;22、连接板;23、连接头;24、第一凹槽;25、第二凹槽;26、电力发射单元;27、电力接受单元;28、监控中心;29、电源模块;30、第一控制器;31、发射模块;32、光伏发电装置;33、防雷汇流箱;34、逆变器;35、蓄电池;36、第一通讯模块;37、接受模块;38、整流模块;39、第二控制器;40、负载监测模块;41、第二通讯模块;42、第一阻抗变换电路;43、电力发射线圈L1;44、第二阻抗变换电路;45、电力接受线圈L2;46、射频信号感应电路;47、控制芯片;48、射频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如图1-图15所示,包括电力发射单元、电力接受单元和监控中心,所述电力发射单元设置在光伏电站中,所述电力接受单元设置在电动汽车上,所述监控中心设置在云端,所述电力发射单元包括电源模块,以及与电源模块连接的第一控制器和发射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光伏发电装置、防雷汇流箱、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光伏发电装置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防雷汇流箱的输入端和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防雷汇流箱的输出端和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包括直流输出端和交流输出端,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器,并为第一控制器的运行提供直流电源,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连接发射模块,并向发射模块提供交流电,所述第一控制器内设有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电力接受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受模块、整流模块、第二控制器和负载监测模块,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电动汽车的电池,且电动汽车的电池为第二控制器的运行提供直流电源,所述第二控制器内设有第二通讯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通过频率耦合进行电力传输;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均通过GPRS与监控中心连接。
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集装箱体、左光伏组件和右光伏组件,所述集装箱体的顶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滑板、固定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均滑动连接集装箱体,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集装箱体,所述集装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口;所述左光伏组件、右光伏组件分别收放在集装箱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光伏组件、右光伏组件的内侧均设有固定机构,并通过固定机构分别与集装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左光伏组件和右光伏组件的结构一致,包括多个光伏支架,相邻两个光伏支架之间设有收展机构,所述光伏支架通过收展机构向外展开或向内收拢,所述光伏支架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并排设置,且通过螺栓与光伏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伏支架内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搁在支撑杆上,并通过螺栓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光伏支架的底部设有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铰接有支腿;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销子,所述第一连接件焊接在光伏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焊接在集装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销子和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收展机构包括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销子,所述第三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焊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光伏支架上,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两侧分别通过销子和第三连接件铰接。
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和电力发射线圈L1,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控制在500KHz以上,所述接受模块包括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和电力接受线圈L2,所述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接受线圈L2的接受频率控制在500KHz以上,所述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和电力接受线圈L2的接受频率一致。
所述负载监测模块包括射频信号感应电路,所述射频信号感应电路中设有控制芯片和射频线圈,所述控制芯片控制射频线圈的开启与闭合,所述控制芯片采用TI公司的MSP430F247微处理器。
所述集装箱体顶端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两侧均设有滑轮,所述第一滑板通过滑轮滑动连接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板通过滑轮滑动连接第二滑槽。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结构一致,包括连接板和连接头,所述连接板和连接头连成一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头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并通过销子铰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头设置在第二凹槽内,并通过销子铰接第四连接件。
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和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均设有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电感L3、耦合电容C1和电阻R1,所述MOS管Q1、MOS管Q2、MOS管Q3和MOS管Q4均采用增强型单门极内部基底链接MOS管。
充电方法为:
步骤(1),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向第一控制器的运行提供直流电源,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向发射模块提供交流电;
步骤(2),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通讯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给监控中心,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第二信号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并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分析,判断这两个信号是否处于同一区域;
步骤(3),若监控中心判定这两个信号处于不同区域,则将该信息分别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发射模块处于待机状态,同时控制第一通讯模块继续发送第一信号给监控中心,第二控制器控制接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同时控制第二通讯模块继续发生第二信号给监控中心;
步骤(4),若监控中心判定这两个信号处于同一区域,则将该信息分别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通讯模块发送充电请求信息给监控中心,第二控制器检测电动汽车的电池电量,当电池电量充足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电量充足信息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电量充足信息后,拒绝充电请求,并将该信息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当电池电量不足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电量不足信息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电量不足信息后,同意充电请求,并将该信息分别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
步骤(5),第一控制器控制发射模块开启工作,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调整至500KHz以上,与此同时,第二控制器控制接收模块开启工作,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接收线圈L2调整至500KHz以上,当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和电力接受线圈的接受频率一致时,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连接成功,进行电力传输;
步骤(6),整流模块对传输过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负载监测模块中的控制芯片控制射频线圈开启工作,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
步骤(7),当第二控制器检测到电池电量充满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电量充满信息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电量充满信息后,将该信息反馈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发射模块断开与接收模块的连接,然后控制发射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控制第一通讯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给监控中心,与此同时,第二控制器控制接收模块断开与发射模块的连接,然后控制接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第二信号给监控中心,在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断开连接时,负载监测模块中的控制芯片控制射频线圈关闭工作。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力发射单元、电力接受单元和监控中心,所述电力发射单元设置在光伏电站中,所述电力接受单元设置在电动汽车上,所述监控中心设置在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发射单元包括电源模块,以及与电源模块连接的第一控制器和发射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光伏发电装置、防雷汇流箱、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光伏发电装置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防雷汇流箱的输入端和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防雷汇流箱的输出端和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包括直流输出端和交流输出端,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器,并为第一控制器的运行提供直流电源,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连接发射模块,并向发射模块提供交流电,所述第一控制器内设有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电力接受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受模块、整流模块、第二控制器和负载监测模块,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电动汽车的电池,且电动汽车的电池为第二控制器的运行提供直流电源,所述第二控制器内设有第二通讯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通过频率耦合进行电力传输;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均通过GPRS与监控中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集装箱体、左光伏组件和右光伏组件,所述集装箱体的顶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滑板、固定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均滑动连接集装箱体,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集装箱体,所述集装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口;所述左光伏组件、右光伏组件分别收放在集装箱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光伏组件、右光伏组件的内侧均设有固定机构,并通过固定机构分别与集装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左光伏组件和右光伏组件的结构一致,包括多个光伏支架,相邻两个光伏支架之间设有收展机构,所述光伏支架通过收展机构向外展开或向内收拢,所述光伏支架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并排设置,且通过螺栓与光伏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伏支架内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搁在支撑杆上,并通过螺栓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光伏支架的底部设有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铰接有支腿;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销子,所述第一连接件焊接在光伏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焊接在集装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销子和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收展机构包括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销子,所述第三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焊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光伏支架上,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两侧分别通过销子和第三连接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和电力发射线圈L1,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控制在500KHz以上,所述接受模块包括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和电力接受线圈L2,所述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接受线圈L2的接受频率控制在500KHz以上,所述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和电力接受线圈L2的接受频率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监测模块包括射频信号感应电路,所述射频信号感应电路中设有控制芯片和射频线圈,所述控制芯片控制射频线圈的开启与闭合。
5.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体顶端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两侧均设有滑轮,所述第一滑板通过滑轮滑动连接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板通过滑轮滑动连接第二滑槽。
6.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结构一致,包括连接板和连接头,所述连接板和连接头连成一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头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并通过销子铰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头设置在第二凹槽内,并通过销子铰接第四连接件。
7.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和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均设有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电感L3、耦合电容C1和电阻R1,所述MOS管Q1、MOS管Q2、MOS管Q3和MOS管Q4均采用增强型单门极内部基底链接MOS管。
8.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采用TI公司的MSP430F247微处理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网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方法为:
步骤(1),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向第一控制器的运行提供直流电源,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向发射模块提供交流电;
步骤(2),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通讯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给监控中心,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第二信号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并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分析,判断这两个信号是否处于同一区域;
步骤(3),若监控中心判定这两个信号处于不同区域,则将该信息分别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发射模块处于待机状态,同时控制第一通讯模块继续发送第一信号给监控中心,第二控制器控制接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同时控制第二通讯模块继续发生第二信号给监控中心;
步骤(4),若监控中心判定这两个信号处于同一区域,则将该信息分别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通讯模块发送充电请求信息给监控中心,第二控制器检测电动汽车的电池电量,当电池电量充足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电量充足信息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电量充足信息后,拒绝充电请求,并将该信息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当电池电量不足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电量不足信息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电量不足信息后,同意充电请求,并将该信息分别反馈给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
步骤(5),第一控制器控制发射模块开启工作,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调整至500KHz以上,与此同时,第二控制器控制接收模块开启工作,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将电力接收线圈L2调整至500KHz以上,当电力发射线圈L1的发射频率和电力接受线圈的接受频率一致时,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连接成功,进行电力传输;
步骤(6),整流模块对传输过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负载监测模块中的控制芯片控制射频线圈开启工作,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
步骤(7),当第二控制器检测到电池电量充满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电量充满信息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电量充满信息后,将该信息反馈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发射模块断开与接收模块的连接,然后控制发射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控制第一通讯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给监控中心,与此同时,第二控制器控制接收模块断开与发射模块的连接,然后控制接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控制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第二信号给监控中心,在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断开连接时,负载监测模块中的控制芯片控制射频线圈关闭工作。
CN201811155926.2A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 Active CN109159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5926.2A CN109159683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5926.2A CN109159683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9683A true CN109159683A (zh) 2019-01-08
CN109159683B CN109159683B (zh) 2021-11-09

Family

ID=64877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5926.2A Active CN109159683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968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1660B1 (en) * 1999-04-09 2001-08-28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
US20080210762A1 (en) * 2006-08-31 2008-09-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wer receiving device
CN202906546U (zh) * 2012-10-30 2013-04-24 海南大学 无线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04734322A (zh) * 2013-12-23 2015-06-24 郭献民 一种离网新能源发电的储能充电站供电系统
CN105471383A (zh) * 2015-12-31 2016-04-06 天津永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CN105656408A (zh) * 2014-11-11 2016-06-08 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 集装箱
CN106218429A (zh) * 2016-08-03 2016-12-1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超导发射型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06374634A (zh) * 2016-09-27 2017-02-0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CN106451702A (zh) * 2016-10-26 2017-02-22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1660B1 (en) * 1999-04-09 2001-08-28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
US20080210762A1 (en) * 2006-08-31 2008-09-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wer receiving device
CN202906546U (zh) * 2012-10-30 2013-04-24 海南大学 无线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04734322A (zh) * 2013-12-23 2015-06-24 郭献民 一种离网新能源发电的储能充电站供电系统
CN105656408A (zh) * 2014-11-11 2016-06-08 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 集装箱
CN105471383A (zh) * 2015-12-31 2016-04-06 天津永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CN106218429A (zh) * 2016-08-03 2016-12-1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超导发射型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06374634A (zh) * 2016-09-27 2017-02-0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CN106451702A (zh) * 2016-10-26 2017-02-22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9683B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9776B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US10960778B2 (en) Power reception apparatus having bridgeless rectifier in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10804749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foreign objec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7554317B (zh) 无线电力传输方法、无线充电方法以及电动车辆
CN104283262B (zh) 一种基于电场耦合的大功率无线充电方法与装置
CN104682580A (zh) 基于多级复合谐振结构并联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实现的供电方法
US1097460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performing full bridge control and half bridge control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ing LCCL-S resonant network
US112141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o electric vehicle using bridgeless rectifier
US112923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witching synchronization for bridgeless rectifier in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10293861A (zh) 电容耦合式电动汽车自动无线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US10819162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foreign objec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9104139A (zh) 一种军用多功能移动电源车
CN104377793A (zh) 一种基于风力、光伏供电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桩
CN204391860U (zh)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车
CN109159683A (zh)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技术的离网无线充电系统
CN204012878U (zh) 一种兼容传能和通讯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06972631A (zh) 一体化柱上真空断路器
CN207535722U (zh) 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的无线快充电桩系统
CN110380494A (zh)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10492747A (zh) 一种基于谐振式dc-dc变换器的无线电能传输逆变源
CN205429837U (zh) 一种闭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CN106300687A (zh) 一种磁耦合谐振大功率无线充电装置
CN204794165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固定充电装置
CN111055701A (zh) 一种基于微电网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10356261A (zh) 基于磁耦合谐振式的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off gri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based on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Pledgee: Shaoxing Bank Co.,Ltd. Yuecheng sub branch

Pledgor: SHAOXING YUENE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3000052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