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5765B - 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5765B
CN109155765B CN201680086098.4A CN201680086098A CN109155765B CN 109155765 B CN109155765 B CN 109155765B CN 201680086098 A CN201680086098 A CN 201680086098A CN 109155765 B CN109155765 B CN 1091557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contro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60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5765A (zh
Inventor
佐佐木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55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5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5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5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for increasing network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7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在智能手机和个人计算机中,存在使用者无意识地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时,通信量会意外地增多,产生超过最大通信量、挤占基站的通信带宽、妨碍故意进行的通信等课题。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是一种能够经由通信线路用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中使用的通信控制方法,其包括:将多个应用程序切换至前台状态和后台状态的应用程序控制步骤;和通信控制步骤,在与切换后的应用程序是前台状态还是后台状态相应地改变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分配量。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通信线路用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中使用的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和移动路由器等中使用的移动用的通信线路,大多是每月可使用的最大通信量由合约规定,超过最大通信量时,之后的通信带宽受到限制,通信速度显著降低。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日本特开2013-12616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超过最大通信量而通信带宽受到了限制等情况下,在存在通信带宽未受限制的其他线路的情况下,自动地切换至该线路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61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通过切换通信路径来进行通信,从而即使使用带宽受限制的路径也能够进行适当的通信,但关于通信量的削减并没有考虑。
为了不超过最大通信量,使用者需要有意识地抑制通信量,但取决于智能手机和个人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也存在进行使用者无意识的通信的情况。例如,存在定期地将照片等数据备份至服务器、或者下载新闻信息等这样的,进行不在显示画面上示出的后台的通信的情况。它们按照确定好的时间和条件进行通信,所以不需要使用者的操作,并且也不会在显示画面的上层较大地显示其通信状况,所以使用者难以察觉正在进行通信。因此,即使用户要有意识地抑制通信量,也不会成为其对象,结果通信量意外地增多。
作为现有的解决方法,存在作为智能手机和个人计算机的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的设定,对于使用的每种通信线路能够设定是否执行备份处理等的方法。但是,用该设定仅能够控制预先决定的处理的执行。例如,备份处理只不过是使用者无意识的通信中的一部分。
也存在其他因这样的使用者无意识的通信而产生的问题。例如,移动线路中,同时有大量通信终端与某一基站连接进行通信时,该基站的通信带宽受到挤占,连接中的各通信终端中通信速度降低。在这样的状况下,进行使用者无意识的通信时,会额外地挤占基站的通信带宽,通信速度降低,所以该基站的使用者的便利性降低。
另外,进而作为其他问题,与使用者有意进行的通信同时进行无意识的通信时,会挤占有意进行的通信的通信带宽,通信速度降低,所以便利性降低。
这样,因为使用者无意识地进行通信,而产生容易超过最大通信量、或者挤占基站的通信带宽、或者妨碍有意进行的通信这样的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例如是一种能够通过通信线路用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中使用的通信控制方法,其包括:将多个应用程序切换至前台状态和后台状态的应用程序控制步骤;和通信控制步骤,在与切换后的应用程序是前台状态还是后台状态相应地改变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分配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减少使用者无意识的通信量、不易受到通信速度限制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通信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模块结构图。
图2是表示从图1中的存储部读取并部署至存储器的程序的一个具体例的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存储部中记录的设定信息的一个具体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与通信线路相应地进行通信控制用的线路控制设定表的一个具体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通信控制时的程序之间的一系列流程的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与日期时间相应地进行通信控制用的各时段带宽控制设定表的一个具体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按通信带宽进行通信控制用的各通信带宽控制设定表的一个具体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按应用程序进行通信控制用的应用程序控制设定表的一个具体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概要进行说明。智能手机和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通信终端中,为了抑制无意识的通信,认为“使用者无意识的通信=后台的应用程序进行的通信”,与应用程序是前台状态还是后台状态相应地,改变通信带宽的分配量。更具体而言,对后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进行限制。是否需要限制是根据连接中的线路、日期时间、对象的应用程序、当前的通信带宽等决定的。起动中的应用程序在前台状态与后台状态之间切换的情况下,解除新成为前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限制,进行新成为后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限制。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图。通信控制装置是具有通信功能和显示器和操作单元的电子设备,例如是智能手机和PC。图1中,1是通信控制装置,2是控制部,3是存储器,4是存储部,5是操作信息获取部,6是通信部,7是显示器,8是网络。
控制部2将存储部4中保存的程序部署至存储器3,通过执行部署的程序而实现与各种程序相应的功能。
在存储部4中,记录了浏览器等应用程序、用于控制应用程序的程序和设定信息等。操作信息获取部5能够用触摸面板和键盘等获取使用者的操作信息。通信部6与移动线路和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连接,进行与网络8连接的其他通信终端和服务器的通信。显示器7显示通信控制装置1的应用程序画面等。网络8是用于与其他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例如是互联网。
图2是表示从图1中的通信控制装置1的存储部4读取并部署至存储器3的程序的一个具体例的图。图2中,201是应用程序控制程序,202是通信控制程序,203是设定管理程序,204和205和206是应用程序。201、202、203是构成通信控制装置的OS的一部分的程序。另外,此处对于程序的数量记载了6种,但不限定于该数量。以下,对举例的程序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应用程序控制程序201是管理浏览器和图像浏览应用程序等多种多样的应用程序的前台状态与后台状态的切换操作和起动状态等用的程序。通信控制程序202是与应用程序的状态相应地对通信速度施加限制、或者解除限制用的程序。设定管理程序203是修改通信控制程序中的控制所需的设定信息、或者从通信公司的服务器获取设定信息用的程序。
应用程序(浏览器)204是浏览网页用的浏览器,应用程序(图像浏览)205是浏览照片等图像用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文档制作)206是制作文档用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种类是例子,不限定于此处记载的。
通过这些程序,在通信控制装置1中,能够用浏览器浏览网页,或者浏览用相机拍摄的图像,或者进行文档的制作等。另外,能够使这些应用程序同时起动,或者切换应用程序画面。
图3是表示图1中的通信控制装置1的存储部4中保存的设定表的一个具体例的图。图3中,301是线路控制设定表,302是各时段带宽控制设定表,303是应用程序控制设定表,304是各通信带宽控制设定表。各表是在通信控制程序202进行控制时的条件判断等中使用的信息,由设定管理程序203进行内容的写入、读取、更新、删除。
线路控制设定表301是与连接中的线路相应地决定控制内容用的设定信息。各时段带宽控制设定表302是与星期几和时段相应地决定要分配的通信带宽用的设定信息。应用程序控制设定表303是与作为控制对象的应用程序相应地决定控制内容用的设定信息。各通信带宽控制设定表304是与连接中的线路的通信带宽相应地决定控制内容用的设定信息。
图4是表示图1中的通信控制装置1的存储部4中保存的线路控制设定表301的一个具体例的图。通信控制装置1能够切换多个通信线路地进行通信。例如,存在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线路、自家的无线LAN线路、移动路由器的无线LAN线路等。线路控制设定表301是按这些线路的每一个设定了如何进行通信带宽的限制的线路条件信息。线路条件信息也可以从通信线路上的服务器获取。在线路控制设定表301中,作为项目包括“线路种类”和“线路详情”、“后台的通信带宽限制”、“限制值”的信息。
“线路种类”表示该线路的种类,例如有LTE或3G或无线LAN。“线路详情”是与该线路连接用的信息,例如如果是LTE或3G,则是表示与哪个基站连接的识别符,例如如果是无线LAN,则是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和加密密钥。“后台的通信带宽限制”是在该线路中是否进行后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限制的信息。
“限制值”是表示通信带宽的限制值的信息。限制值例如如下所述地使用。将通信控制装置1的通信带宽虚拟地分为前台用和后台用,将使用于后台用的通信带宽设为该限制值的值。限制值在128kbps(bit per sec)这样的使用数据传输速度的指定方法之外,也能够按百分比指定。
限制值也可以设为0,但将后台的通信一律屏蔽(禁止)时,存在此前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作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不完全将通信屏蔽,而是将通信带宽缩小地进行限制。
图5是表示通信控制装置1中的通信控制的处理流程的一个具体例的流程图。用图5说明限制后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处理。另外,流程图上的各处理由通信控制程序进行。
图5设想了在通信控制装置起动之后,与通信线路连接之后的状态。首先,通信控制程序使用线路控制设定表301判断连接中的通信线路是否需要带宽限制的线路(S1001)。如果S1001的判断为否(No)、是不需要带宽限制的线路,则待机至变更连接的通信线路(S1002)。在已经限制了通信带宽的状态下进入S1002的处理的情况下,解除全部限制,待机至将通信线路变更为其他线路。
S1001的判断为是(Yes)、是需要带宽限制的线路的情况下,通信控制程序在此时对后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进行限制(S1003)。在后台运行中的应用程序有哪些,是从应用程序控制程序获取的。通信带宽的限制值是从线路控制设定表301获取的。
作为通信带宽的限制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能够用与使用一个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实现多任务用的分时这样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实现。分时指的是将CPU的处理时间划分为较短的时间,在任务之间分配CPU的处理时间,由此使得仿佛能够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在限制通信带宽的情况下,将通信部6的处理时间同样地分配,但对于后台的应用程序减少其分配。
接着,进行是否新起动了后台的应用程序的判断(S1004)。应用程序在通信控制装置的使用者进行操作而起动之外,也存在在决定的时刻自动地起动的情况。例如,是每天在规定的时刻进行文件的备份的应用程序。这样的应用程序为了不会对通信控制装置的画面使用造成影响,而大多在后台处理。后台的应用程序起动的情况下,对新起动的后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进行限制(S1003)。
接着,确认是否变更了前台的应用程序的状态(S1005)。状态的变更指的是使用者起动程序而成为前台的情况,和将前台的应用程序变更为后台的情况,和将后台的应用程序变更为前台的情况。变更了前台的应用程序的状态的情况下,解除新成为前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限制(S1006)。接着,进行S1003的处理,但处理内容已说明所以省略。
接着,确认是否变更了通信线路(S1007)。通信线路的变更指的是例如通信控制装置从连接中的LTE线路切换至无线LAN线路的情况等。
变更了通信线路的情况下,返回S1001确认是否需要限制的线路。未变更通信线路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004。反复进行以上处理直到使通信控制装置的电源关断。
以上说明中,假设通信带宽的控制即通信带宽的限制和限制的解除,在检测出前台与后台的变更的时机进行。但是,同一应用程序中频繁地反复进行前台与后台的变更的情况下,会反复限制通信带宽或解除,所以设想因该处理而使通信控制装置1的负荷增大、或者通信变得不稳定。因此,也可以在检测出前台与后台的变更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进行通信带宽的控制(S1003和S1006的处理)。此处的一定时间,设想为数秒至数十秒程度。
另外,也可以在开始通信带宽的限制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屏蔽该应用程序的通信。此处的一定时间,例如设想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程度。屏蔽的理由在于,存在即使限制了后台的通信带宽、在该通信长时间持续的情况下也没有限制的意义的情况。例如,将备份1G字节的文件的处理的通信速度限制为1Mbps时,如果持续2个半小时程度的通信则能够传输全部文件。如果在2个半小时经过之前能够切换至没有每月最大通信量的限制的线路,则有限制后台的通信带宽的意义,但并非如此的情况下即使进行限制,通信量也不变,所以没有限制的意义。
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屏蔽该应用程序的通信。时间经过的计数在解除限制后复位,从再次开始限制的时刻起开始计数。这也考虑了将后台中的通信状况切换至前台确认的情况。
另外,本实施例中,认为“使用者无意识的通信=后台的应用程序进行的通信”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变形例也可以限定于“使用者无意识的通信=不依赖于使用者的操作地自动起动的后台的应用程序”。例如,是在规定时刻为了获取新闻信息而起动的应用程序等。该情况下,应用程序控制程序预先保持是否自动起动的后台的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图5的流程图的S1003中,通信控制程序从应用程序控制程序获取后台的应用程序有哪些的信息时,使其仅能够获取自动起动的应用程序即可。
另外,也可以在通信线路变更后将曾经因使用者的操作而成为前台的应用程序排除在限制的对象外。该情况下,应用程序控制程序预先保持从未成为前台的应用程序的信息,在S1003中,仅将对应的应用程序作为控制的对象即可。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是一种能够通过通信线路用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中使用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结构具有:应用程序控制步骤,将多个应用程序切换至前台状态和后台状态;和通信控制步骤,与由应用程序控制步骤切换后的应用程序是前台状态还是后台状态相应地,变更通信带宽的分配量作为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控制。
另外,通信步骤在应用程序是后台状态的情况下,限制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
由此,具有能够防止在使用者无意识时通信量增加、不易受到通信速度限制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于在使用移动线路时不挤占基站的通信带宽的方法进行说明。使用移动线路时与同一基站连接的通信终端较多、或者连接中的各通信终端的使用带宽较大时,该基站提供的线路的带宽受到挤占,各通信终端的通信速度降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地限制后台的通信带宽来抑制该基站的通信量,所以各通信终端能够使用的通信带宽增大,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此时,通信带宽的限制值与该基站的拥塞状况相应地决定。限制值从保有该基站的通信公司的服务器对各通信控制装置发布。或者,通信控制装置定期地从服务器获取。
但是,也存在因用于发布和获取限制值的通信而挤占通信带宽的可能性。另外,可以认为某一基站的拥塞状况取决于星期几和时段具有大致相同的倾向。例如,是平日的白天不拥塞但晚上拥塞。因此,如果预先由各通信控制装置保持设定了与星期几和时段相应的限制值的信息,就不需要实时地发布或获取限制值。
图6是表示通信控制装置1的存储部4中保存的各时段带宽控制设定表302的一个具体例的图。各时段带宽控制设定表302是按每个时段设定了通信带宽的限制值的时段条件信息,记载了每个星期几和时段的通信带宽的限制值。另外,图6中,用数据传输速度表示了限制值,但也可以按百分比指定。该各时段带宽控制设定表302代替图4中的线路控制设定表301的“控制值”地使用。使用的时机是实施例1中说明的图5的流程图的S1003中的限制后台的通信带宽时。
本实施例中,因为具有各时段带宽控制设定表302,所以预先一并发送即可,因此不需要实时地发布限制值。因此,为了消除移动线路的基站的拥塞状况,通过无需实时地发布限制值地进行通信带宽的限制,能够提高各通信终端可使用的带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特别是,对于移动线路的带宽的挤占,与各基站连接的通信终端中进行上述通信控制的终端越多,其效果越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对于使前台的通信不受后台的通信妨碍的方法进行说明。此处的课题是例如存在多个后台的应用程序,它们较大地使用通信控制装置的通信带宽时,前台的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的通信带宽变窄,通信速度降低。
本实施例的内容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以下三个不同点之外是相同的,所以对于共通部分省略说明。
三个不同点中的第一点在于不是按每种线路切换通信控制的内容,而是与可使用的通信带宽相应地切换通信控制的内容。第二点在于在前台的应用程序使用的通信带宽充裕的情况下,后台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该部分。第三点在于即使在开始后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的限制之后经过了一定时间之后也不屏蔽通信。以下,对于这三点详细进行说明。
对于第一个特征即通信控制的内容的切换方法,在以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通信控制装置根据当前使用中的通信带宽的大小,决定是否进行后台的通信限制。例如,通信带宽较窄,多个应用程序同时进行通信时,前台的应用程序中的通信速度变得非常慢,损害使用者的舒适性的情况下,进行使后台的通信带宽变窄、使前台的通信带宽较宽地分配的控制。反之,通信带宽非常宽,即使多个应用程序同时进行通信,对前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速度也没有影响的情况下,不进行通信带宽的分配控制。
是否进行通信控制的判断,使用存储部4中保存的各通信带宽控制设定表304、和当前使用中的通信线路的通信带宽的值进行。图7是表示各通信带宽控制设定表304的一个具体例的图。图7中,各通信带宽控制设定表304是按每个通信带宽设定了是否实施通信带宽的限制的通信带宽条件信息,作为项目具有“带宽阈值”、“后台的通信带宽限制”、“后台的优先度”。通信带宽条件信息也可以从通信线路上的服务器获取。“带宽阈值”例如是1Gbps或10Mbps这样的信息。“后台的通信带宽限制”是在使用中的线路的带宽低于“带宽阈值”的值时,是否进行后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分配控制的信息。“后台的优先度”是指定对后台的应用程序分配的通信带宽的优先度的信息。
优先度例如按10阶段指定。此处,设前台的应用程序的优先度为最高的10。例如,在将“后台的优先度”设为1的情况下,使用中的通信线路的带宽是11Mbps的情况下,前台的应用程序使用10Mbps,后台的应用程序使用1Mbps。
第二个特征中,在前台的应用程序没有进行通信的情况、和与通信对方的通信较慢而没有达到10Mbps的情况下,其剩余量被分配至后台的应用程序。关于该动作,与PC用的OS等中能够设定进程的优先度的功能同样。如上所述,第二个特征通过与优先度和前台的通信带宽的使用状况相应的处理而实现。
关于第三个特征即在一定时间经过后不屏蔽后台的通信这一点,因为设想的课题不同,所以本实施例中没有通过屏蔽得到的优点。本实施例中解决的问题,不是因后台的通信而发生的通信量的增加,而是因后台的通信而发生的前台的通信带宽的挤占,所以不需要进行通信的屏蔽。
如上所述,通过对前台和后台设定优先度,对各自使用的通信带宽用各自的分配进行控制,能够由前台的通信优先地确保通信速度地进行通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对于能够按每个应用程序设定是否限制通信带宽的方法进行说明。以上说明中,对后台的应用程序一律地限制通信带宽,但也存在这样产生不便的情况。例如,购买阅读电子书籍用的应用程序中,在下载服务器上的文件时,使其在后台处理,但存在想要尽快下载的情况等。
为了按每个应用程序设定是否限制通信带宽,需要包括该信息的设定表。
图8是表示通信控制装置1的存储部4中保存的应用程序控制设定表303的一个具体例的图。应用程序控制设定表303是按每个应用程序设定了是否实施通信带宽的限制的应用程序条件信息,作为项目具有“应用程序名”和“是否限制通信带宽”、“限制值”的信息。应用程序条件信息也可以从通信线路上的服务器获取。
“应用程序名”是用于识别应用程序的信息,如图所示例如有浏览器和图像浏览、文档制作。“是否限制通信带宽”是指定是否进行该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限制的信息。“限制值”是指示进行该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限制的情况下的限制值的信息。另外,图8中存在“使用线路的限制值”这一参数,这表示使用线路控制设定表301的“限制值”。
应用程序控制设定表303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图5的流程图的S1003中的、限制后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时参照。在S1003中,在后台的应用程序名包括在应用程序控制设定表303中的情况下,按照表的各项目的指示进行限制。除此以外的处理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所以省略说明。
根据以上所述,能够按每个应用程序进行通信带宽的限制。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也能够在某个实施例的结构上添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例的一部分,能够追加、删除、置换其他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通信控制装置,2:控制部,3:存储器,4:存储部,5:操作信息获取部,6:通信部,7:显示器,8:网络,201:应用程序控制程序,202:通信控制程序,203:设定管理程序,204:应用程序(浏览器),205:应用程序(图像浏览),206:应用程序(文档制作),301:线路控制设定表,302:各时段带宽控制设定表,303:应用程序控制设定表,304:各通信带宽控制设定表。

Claims (9)

1.一种能够经由通信线路用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中所使用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个应用程序切换至前台状态和后台状态的应用程序控制步骤;和
通信控制步骤,作为该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控制,与在所述应用程序控制步骤中切换后的所述应用程序是前台状态还是后台状态相应地改变通信带宽的分配量,
在所述通信控制步骤中,在所述应用程序是后台状态的情况下,限制该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并且,
在所述通信控制步骤中,基于按连接的每个通信线路设定的线路条件信息,来决定是否实施所述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控制,其中,所述线路条件信息包括:表示连接的通信线路的种类的信息,和在所述通信控制装置连接到该通信线路的情况下是否对后台状态的应用程序进行通信带宽的限制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条件信息还包括表示通信带宽的限制值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条件信息从所述通信线路上的服务器获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信控制步骤中,在所述应用程序从前台状态被切换成后台状态时,在从切换的时刻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之后,执行所述通信带宽的限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信控制步骤中,在从开始所述后台状态的所述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限制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之后,屏蔽所述应用程序所进行的通信。
6.一种能够经由通信线路用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中所使用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个应用程序切换至前台状态和后台状态的应用程序控制步骤;和
通信控制步骤,作为该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控制,与在所述应用程序控制步骤中切换后的所述应用程序是前台状态还是后台状态相应地改变通信带宽的分配量,
在所述通信控制步骤中,在所述应用程序是后台状态的情况下,限制该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并且,
在所述通信控制步骤中,基于按每个时段设定的时段条件信息,来进行后台状态的所述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限制,其中,在所述时段条件信息中,根据基站的拥塞状况而按照星期几和时段来相应地设定了通信带宽的限制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信控制步骤中,在所述应用程序从前台状态被切换成后台状态时,在从切换的时刻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之后,执行所述通信带宽的限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信控制步骤中,在从开始所述后台状态的所述应用程序的通信带宽的限制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之后,屏蔽所述应用程序所进行的通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段条件信息从所述通信线路上的服务器获取。
CN201680086098.4A 2016-06-14 2016-06-14 通信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1557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7695 WO2017216880A1 (ja) 2016-06-14 2016-06-14 通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5765A CN109155765A (zh) 2019-01-04
CN109155765B true CN109155765B (zh) 2022-05-31

Family

ID=60663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098.4A Active CN109155765B (zh) 2016-06-14 2016-06-14 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1165715B2 (zh)
JP (1) JP6616505B2 (zh)
CN (1) CN109155765B (zh)
WO (1) WO2017216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4157A (zh) * 2018-04-27 2018-11-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分配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0135182A (ja) * 2019-02-15 2020-08-3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表示制御装置、コンテンツ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9658B2 (ja) * 2002-02-08 2008-01-30 株式会社東芝 ソフトウエア管理方法、通信システム、端末、アクセスポイント、通信システムの端末で用いるセキュリティ対策ファイルのダウンロード方法
CN101788926B (zh) * 2009-12-28 201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J2me应用前台切换的资源调配方法及装置
JP4935911B2 (ja) * 2010-01-28 2012-05-23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
GB2478336A (en) * 2010-03-04 2011-09-07 Nec Corp Bandwidth control system
US8429745B1 (en) * 2011-09-23 2013-04-23 Symantec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loss prevention on mobile computing systems
CN103024825B (zh) * 2011-09-26 2015-07-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终端多应用间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设备
CN102508701A (zh) * 2011-10-18 2012-06-20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控制应用程序运行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JP2013126166A (ja) 2011-12-15 2013-06-24 Nec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9164803B2 (en) 2012-01-20 2015-10-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Background task resource control
JP5849857B2 (ja) * 2012-05-29 2016-02-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近距離無線通信装置
EP2852212B1 (en) 2012-06-12 2017-03-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packet
CN102791032B (zh) * 2012-08-14 2016-08-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分配方法及终端
CN102981906A (zh) * 2012-11-16 2013-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后台进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37919A (zh) * 2013-06-11 2016-06-01 七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优化无线网络中的保活和其他后台流量
US10165571B2 (en) * 2013-09-11 2018-12-25 Freebit Co., Ltd. Application state change notification program and method therefor
KR101904955B1 (ko) * 2013-11-12 2018-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기반의 모바일 기기에서의 컴퓨팅 자원 할당방법 및 장치
CN104050035B (zh) * 2014-05-14 2018-05-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021547B2 (en) * 2016-01-25 2018-07-10 Htc Corporation Manage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of appl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14023A1 (en) 2020-10-01
US20220021628A1 (en) 2022-01-20
US11165715B2 (en) 2021-11-02
JPWO2017216880A1 (ja) 2019-03-22
WO2017216880A1 (ja) 2017-12-21
JP6616505B2 (ja) 2019-12-04
US11750529B2 (en) 2023-09-05
US20240022523A1 (en) 2024-01-18
CN109155765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40472B1 (en) Menu layou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317217B2 (ja) 無線情報装置がそれ自身の挙動を自動変更できる方法
US20240022523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9021136B2 (en) Data synchronisation
CN111480350A (zh) 嵌入式sim卡的数据访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44020A (zh) 一种显示应用软件图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481756B2 (en)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access to applications and resources vi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and manipulation
GB2463000A (en) Controlling the timing of data transfer between mobile device and network depending on predetermined parameter requirements.
KR20100021725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메모리 재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WO2016206517A1 (zh) 一种多卡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多卡终端
CN108156312B (zh) 一种控制sim卡功能菜单显示的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WO2018018735A1 (zh) 一种定制版本切换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891830A (zh) 一种功能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EP3766181B1 (en) Sharing antenna across wireless endpoints
KR101056613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를 통한 단말기 컨텐츠의 자동 업로드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과 단말기 컨텐츠의 자동 업로드 인터페이스 서버
TW200413942A (en) Data channel resource optimization for devices in a network
JP7430628B2 (ja) 携帯情報端末のデータ通信や端末機能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エア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通信制御サーバ
CN115470427A (zh) 页面加载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338899B (zh) 一种监控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135009B (zh)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第一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91336B (zh) 文件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JP2019096934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66947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5958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863183A1 (en) Frequency-hopping frequency point sharing method, recovery method, controller,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0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XELL,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