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2670B -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 Google Patents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2670B
CN109152670B CN201780030266.2A CN201780030266A CN109152670B CN 109152670 B CN109152670 B CN 109152670B CN 201780030266 A CN201780030266 A CN 201780030266A CN 109152670 B CN109152670 B CN 1091526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kage preventing
longitudinal direction
lateral
main body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02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2670A (zh
Inventor
川上祐介
永井贵仁
园田纯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978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1289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978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2753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361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0220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1828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199932A1/ja
Publication of CN109152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2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2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2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001)包括:吸收性主体(1010);腹侧腰身部(1003);和背侧腰身部(1004),其中,外装片(1020)设置于吸收性主体(1010)的非皮肤侧,防漏壁(1050)设置于吸收性主体(1010)的横向上的两侧,防漏壁(1050)具有表面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接合的接合部(1061)和表面在厚度方向上不接合的非接合部(1062),当外装片(1020)和防漏壁(1050)以使外装片(1020)的横向上的长度和防漏壁(1050)的横向上的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在横向上向外伸长时,在最小长度位置(P20)处,外装片(1020)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W21)小于各防漏壁(1050)从最外侧端(1010e)向外突出的突出量(W50)。

Description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传统地,存在包括用于防止排泄物的横漏的防漏壁的一次性尿布。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主体的尿布,该主体包括用于与穿用者的腹部接触的前面部、用于与穿用者的大腿部接触的具有横向上的两侧部的中间部和用于与穿用者的背侧接触的后面部,并且主体还设置有一对防漏壁(防漏褶裥)。
通过堆叠面向穿用者的受液侧的正面片、面向外侧的背面片以及夹在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且比正面片和背面片小一个级别的吸收性芯来构成主体。当尿布处于展开状态时,其具有沙漏形状,其中正面片和背面片在中间部向横向内侧收缩。一对防漏壁配置于主体的受液侧,该对防漏壁之间在横向上具有间隔,并且在中间部,该对防漏壁配置于正面片和背面片的横向端的横向内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88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尿布的中间部中,防漏壁配置于正面片和背面片的横向端的横向内侧,或者,换言之,防漏壁在横向上不从正面片和背面片向外突出。因此,在短裤型尿布的情况下,当穿用者通过腰身开口观察以便确认腿部开口时,腿部开口因防漏壁的阻挡而难以被看到,并且穿用者的腿部在插入尿布期间会容易被卡在防漏壁处,因此,腿部难以插入。
鉴于上述问题完成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使穿用者的腿部容易插入、同时还抑制排泄物的泄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吸收性主体,其吸收排泄物;腹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腹部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腹侧腰身部;背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所述穿用者的背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背侧腰身部;外装片,其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以及防漏壁,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横向上的两侧,所述防漏壁均包括至少在所述纵向上的最小长度位置处的接合部和在所述纵向上的所述接合部的上侧区域中的非接合部,所述接合部是各所述防漏壁的表面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中彼此接合的部分,所述最小长度位置是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最小的位置,所述非接合部是所述表面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未彼此接合的部分,并且当所述外装片和所述防漏壁以使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和所述防漏壁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在所述横向上向外伸长时,在所述最小长度位置处,所述外装片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小于各所述防漏壁从所述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突出量。从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根据本发明,穿用者在穿上尿布时能够将其腿部容易地插入,并且排泄物的泄漏被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尿布的构造的示例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从穿用者的皮肤侧观察的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中的接合区域的位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4A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4B是沿着图2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4C是沿着图2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防漏壁和吸收性主体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6是图4C中的部分D的放大示意图。
图7A是当从腹侧观察尿布时的示意性平面图,图7B是当从背侧观察尿布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8的(A)至图8的(C)是在外装体和防漏壁以使外装体的横向长度和防漏壁的横向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向横向外侧伸长的情况下在最小位置处沿着厚度方向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图8的(A)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的情况,图8的(B)示出根据另一示例的尿布的情况,图8的(C)示出根据又一示例的尿布的情况。
图9是示出尿布的穿用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尿布2001在展开且伸长时的平面图。
图11是当从腹侧观察尿布2001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2A是沿着图10中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2B是沿着图10中的线B-B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2C是沿着图10中的线C-C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3是示出主体接合部2080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4是示出尿布防漏壁2050在展开且伸长时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图12C中的区域D的示意性放大截面图。
图16是示出在排泄之前尿布2001的穿用状态的图。
图17是示出在排泄之后尿布2001的穿用状态的图。
图18是示出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非接合部2062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9A和图19B是示出在比较例中尿布的穿用状态的截面图。
图20是示出防漏壁2050和背面片2030在横向上伸长到最大长度的状态的尿布2001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1是示出尿布2001的变型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2是示出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尿布2002中的端接合部2063和主体接合部2080的配置的图。
图23是从横向上观察的处于短裤状态的尿布2002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4是示出处于折叠状态的尿布2001(尿布2002)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事项将变得清楚。
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吸收性主体,其吸收排泄物;腹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腹部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腹侧腰身部;背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所述穿用者的背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背侧腰身部;外装片,其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以及防漏壁,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横向上的两侧,所述防漏壁均包括至少在所述纵向上的最小长度位置处的接合部和在所述纵向上的所述接合部的上侧区域中的非接合部,所述接合部是各所述防漏壁的表面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中彼此接合的部分,所述最小长度位置是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最小的位置,所述非接合部是所述表面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未彼此接合的部分,并且当所述外装片和所述防漏壁以使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和所述防漏壁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在所述横向上向外伸长时,在所述最小长度位置处,所述外装片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小于各所述防漏壁从所述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突出量。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防漏壁具有接合部(捏合部),因此在穿用期间不太可能在防漏壁与穿用者的皮肤之间形成间隙,并且作为腿部开口的外边缘部的一部分的防漏壁从外装片向横向外侧突出,因此穿用者在穿上尿布时能够更容易地识别腿部开口,并且其腿部不太可能被防漏壁卡住。于是,抑制了排泄物的泄漏,并且穿用者在穿上尿布时能够容易地插入其腿部。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通过在所述纵向上延伸的第一锁定部锁定所述腹侧腰身部的一个横端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的一个横端部,通过在所述纵向上延伸的第二锁定部锁定所述腹侧腰身部的另一横端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的另一横端部,并且相对于所述纵向,在各所述防漏壁的所述接合部中位于腹侧腰身部侧的端位于连接所述第一锁定部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锁定部的下端的线的下侧。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接合部不位于纵向上的腹侧腰身部,也就是说接合部的端不到达腿部开口的位于腹侧的上端,因而抑制当腿部插入腿部开口以便穿上尿布时脚趾被接合部卡住的情况,并且穿用者能够容易地插入其腿部。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通过在所述纵向上延伸的第一锁定部锁定所述腹侧腰身部的一个横端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的一个横端部,通过在所述纵向上延伸的第二锁定部锁定所述腹侧腰身部的另一横端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的另一横端部,并且相对于所述纵向,在各所述防漏壁的所述接合部中位于背侧腰身部侧的端位于连接所述第一锁定部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锁定部的下端的线的下侧。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接合部在纵向上不位于背侧腰身部,也就是说接合部的端不到达腿部开口的位于背侧的上端,因此刚性的接合部不太可能戳入穿用者的臀部或背部,而是柔软的非接合部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因而实现了良好的触感,并且可以抑制在穿用期间的不舒适。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各所述防漏壁均具有下面部和顶面部,所述下面部在所述横向上从外侧向内侧折叠并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皮肤侧面相对,所述顶面部在所述横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折叠并且与所述下面部的皮肤侧面重叠,并且至少在各所述防漏壁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背侧腰身部侧,在所述非接合部的纵向上侧且所述接合部的横向外侧的区域中,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皮肤侧面和所述下面部的非皮肤侧面彼此接合,并且所述下面部的所述皮肤侧面和所述顶面部的非皮肤侧面彼此接合。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如果刚性的接合部被设置为延伸到位于背侧的端部,则接合部易于向臀部的最突出部分(臀部的顶点部)的内侧移位并且楔入该处,但是防漏壁的长度方向上的背侧端部在接合部的横向外侧的位置固定于吸收性主体,并且非接合部以从内侧向外侧伸展的方式设置,因此柔软的非接合部贴合到臀部顶点部的外侧的臀部,并且可以抑制向内移位和楔入。另外,非接合部易于维持适应穿用者的臀部形状的杯形状,并且可以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所述下面部的所述皮肤侧面和所述顶面部的所述非皮肤侧面接合的接合部与在所述横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折叠的位置在横向外侧上相距预定距离。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折叠位置不存在刚性的接合部,因而可以减少在尿布被穿用时穿用者的皮肤的不自然的感觉。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设置有所述吸收性主体和所述外装片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彼此接合的接合区域,并且所述接合区域具有位于各所述防漏壁在所述纵向上的下端区域的窄部,所述窄部具有比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的横向宽度小的横向宽度。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设置有接合部的区域(下端区域)是当尿布被穿用时配置于穿用者的裆部的区域,并且由于减小该区域中的吸收性主体和外装片的接合区域的横向宽度,使得吸收性主体和外装片在腿部开口附近不接合。于是,柔软的外装片易于起褶裥(易于形成褶皱),并且腿部开口容易被看到。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横向上的两侧的所述防漏壁,所述防漏壁均包括至少在所述纵向上的最小长度位置处的所述接合部和在所述纵向上的所述接合部的上侧区域中的所述非接合部,所述接合部是各所述防漏壁的所述表面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中彼此接合的部分,所述最小长度位置是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长度最小的位置,所述非接合部是所述表面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未彼此接合的部分,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所述吸收性主体接合到所述外装片的主体接合部,至少在所述最小长度位置处的所述主体接合部的横向宽度小于在所述主体接合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位置处的所述主体接合部的横向宽度,并且各所述防漏壁包括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接合部的非皮肤侧部和相对于设置有所述接合部的部分位于所述非皮肤侧的部分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穿用期间,接合有外层片的主体接合部的宽度在穿用者的裆部附近减小,因而抑制防漏壁的立起受到外层片的刚性阻碍的问题。另外,立起的防漏壁在与设置于接合部或接合部的非皮肤侧的弹性构件对应的基点处向横向内侧折叠,因此立起的防漏壁不太可能在其它部分折叠,并且抑制了立起的防漏壁的塌陷。另外,防漏壁的在折叠基点处向横向内侧折叠的部分还以与自身重叠的方式向横向外侧折回,因而形成平面(顶面部),并且这些平面紧密地贴合穿用者的皮肤,因而可以改善在尿布被穿用时的贴合性。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位于所述接合部的所述非皮肤侧且与所述接合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穿用期间,通过弹性构件产生的收缩力易于经由接合部作用于防漏壁的平面部(顶面部),并且防漏壁易于在维持面形状的同时贴合穿用者的皮肤。另外,在形成有接合部的区域中,接合部用作用于防漏壁的折叠基点,并且在形成有非接合部的区域中,弹性构件用作用于防漏壁的折叠基点,因此弹性构件和接合部的位置越近,越不容易发生折叠基点的位置移位,并且越容易维持顶面部的面形状。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背侧设置有具有直线部分和弯曲部分的弹性构件,所述直线部分配置成以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在所述横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弯曲部分配置成从所述直线部分的所述横向上的两端在所述横向上向外且在所述纵向上向上弯曲,并且所述接合部和和所述弹性构件具有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接合部具有与弹性构件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厚度方向上观察时接合部与弹性构件相交,因此弹性构件的弯曲部分的弹性力以适应穿用者的臀部形状的方式横向向外地向斜上方拉动接合部。于是在接合部与穿用者的裆部之间不太可能形成间隙,并且可以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所述弯曲部分的伸长倍率比所述直线部分的伸长倍率大。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弯曲部分具有比弹性构件的直线部分高的伸长倍率,因而使用于横向向外地向斜上方拉动的力增加,使得更不太可能在接合部与穿用者的裆部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可以进一步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各所述防漏壁中,在所述横向上并排设置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能够伸缩的多个腿部弹性构件,并且在各所述防漏壁中,配置于所述接合部的横向外侧的腿部弹性构件的数量比配置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接合部的横向内侧的腿部弹性构件的数量大。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更刚性的腿部弹性构件配置于接合部的在防漏壁的横向上的外侧区域,因而使构成防漏壁的片构件不太可能卷起或折叠,并且可以使防漏壁与穿用者的皮肤面接触。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配置于所述接合部的横向外侧的各所述腿部弹性构件被着色。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使配置于接合部的在防漏壁的横向上的外侧的腿部弹性构件着色,因而使这些腿部弹性构件醒目,并且使腿部开口在穿上尿布时容易被识别。
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吸收性芯,所述吸收性芯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具有收缩部,所述接合部和所述吸收性芯未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重叠,并且所述接合部中的一者与所述接合部中的另一者之间的在所述横向上的间隔比所述吸收性芯的所述一端部的在所述横向上的长度小,并且比所述吸收性芯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在所述横向上的长度小。
根据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接合部位于吸收性芯的收缩部在横向上的两侧的空间部分中,因此刚性的接合部不太可能通过吸收性芯压靠穿用者的皮肤,并且可以抑制在尿布被穿用时的不自然的感觉。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下文中简称为尿布1001)的示例的主要针对高龄者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尿布1001的整体构造
首先,将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A至图4C说明尿布1001的整体构造。
图1是示出尿布1001的构造的示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从穿用者的皮肤侧观察的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001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是示出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001中的接合区域1007的位置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A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4B是沿着图2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4C是沿着图2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尿布1001具有“纵向”和与纵向相交的“横向”,并且还具有如图4A至图4C所示的“厚度方向”。在纵向上,对应于穿用者的躯干的那侧是“上侧”,对应于穿用者的裆部的那侧是“下侧”。另外,当穿用者穿用尿布1001时,对应于穿用者的腹部的那侧将简称为“腹侧”,对应于穿用者的“背侧”的那侧将简称为“背侧”。“厚度方向”是尿布1001的构成构件堆叠的方向,并且当穿用者穿用尿布1001时,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那侧将称为“皮肤侧”,与皮肤侧相反的那侧将称为“非皮肤侧”。以下,将厚度方向上的皮肤侧简称为“皮肤侧”,将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简称为“非皮肤侧”。
如图1所示,尿布1001具有位于穿用者的腹侧的腹侧腰身部1003,位于穿用者的背侧的背侧腰身部1004以及在尿布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裆部的裆部1005。如图2、图3和图4A至图4C所示,该尿布1001具有吸收诸如尿的排泄物的带状吸收性主体1010、用作设置于吸收性主体1010的非皮肤侧的外装片的外装体1020,并且外装体1020具有腹侧腰身部1003、背侧腰身部1004和裆部1005。
如图2和图3所示,当尿布1001展开且伸长时,吸收性主体10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接合到腹侧腰身部1003并且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接合到背侧腰身部1004。换言之,吸收性主体1010以跨接在腹侧腰身部1003与背侧腰身部1004之间的方式设置。另外,裆部1005配置于腹侧腰身部1003与背侧腰身部1004之间。
这里,尿布1001的“伸长状态”是指如下状态:尿布1001(作为产品)的整体通过使设置于尿布1001中的弹性构件伸长从而不具有褶皱的状态,或者更具体地,指的是尿布1001以使其构成构件(例如,构成腹侧腰身部1003和背侧腰身部1004的片构件)的尺寸与构件自身的尺寸一致或接近的方式伸长的状态。
于是,图2和图3中示出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尿布1001的吸收性主体1010和外装体1020在吸收性主体1010的长度方向上的预定位置CL10(由图2和图3中的点划线表示)处的折叠位置折叠。在该折叠状态下,腹侧腰身部1003的一个横向端部和背侧腰身部1004的一个横向端部通过沿着纵向延伸的第一锁定部1101锁定,并且腹侧腰身部1003的另一横向端部和背侧腰身部1004的另一横向端部通过沿着纵向延伸的第二锁定部1102锁定。于是,使腹侧腰身部1003和背侧腰身部1004连接以形成环形形状,并且形成如图1所示的一个腰身开口1001HB和一对腿部开口1001HL,因而获得短裤型尿布。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锁定部1101中,从腹侧腰身部1003的上端延伸到腹侧腰身部1003的下端的腹侧第一锁定区域1301结合到从背侧腰身部1004的上端延伸到背侧腰身部1004的下端的背侧第一锁定区域1401。类似地,在第二锁定部1102中,从腹侧腰身部1003的上端延伸到腹侧腰身部1003的下端的腹侧第二锁定区域1302结合到从背侧腰身部1004的上端延伸到背侧腰身部1004的下端的背侧第二锁定区域1402。在第一锁定部1101和第二锁定部1102中使用的接合手段的一个示例是粘接。
(吸收性主体1010的构造)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平面图中,吸收性主体1010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并且设置于横向上的中央。吸收性主体1010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吸收性芯1011、配置于吸收性芯1011的皮肤侧的正面片1012和配置于吸收性芯1011的非皮肤侧的背面片1013。注意,在图4A至图4C中示出正面片1012和背面片1013。
吸收性芯1011是吸收并保持诸如尿的液体的构件,并且通过诸如纸浆纤维和混合有这些纤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SAP)的液体吸收性纤维形成。如图2和图3所示,在平面图中,吸收性芯1011是大致沙漏形状,并且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1011ea与长度方向另一端部1011eb之间具有收缩部1011c。如同从图4B和图4C的比较中能够观察到的,收缩部1011c的横向尺寸比一端部1011ea和另一端部1011eb的横向尺寸(图5中的W11a和W11b)小。注意,图4B是沿着包括吸收性芯1011的一端部1011ea的腹侧腰身部1003的厚度方向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包括吸收性芯1011的另一端部1011eb的背侧腰身部1004也是同样。
如图4B和图4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1011的外周面被透液性片构件构成的芯包裹片1110覆盖,透液性片构件由棉纸、无纺布等制成。于是,在吸收性主体1010的长度方向上的形成了收缩部1011c的区域中,吸收性芯1011的横端与芯包裹片1110的横端之间的横向距离比一端部1011ea和另一端部1011eb中的大。注意,在图4B中,芯包裹片1110与吸收性芯1011的横端接触,并且吸收性芯1011的横端与芯包裹片1110之间的横向距离大致为0(零)。
正面片1012是在尿布被穿用时能够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透液性片构件,并且通过亲水性透气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等形成。背面片1013是用于抑制被吸收性芯1011吸收的诸如尿的液体泄漏到外部的情况的非透液性片构件,并且由树脂膜等形成。
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防漏壁1050分别设置于吸收性主体1010在横向上的两侧。当尿布1001被穿用时,防漏壁1050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横向侧部朝向穿用者的皮肤侧立起、抑制排泄物泄漏到尿布1001的外部并且构成腿部开口1001HL的外边缘部的一部分(参照图1)。之后将说明防漏壁1050的详细构造。
(外装体1020的构造)
通过层叠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腹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a和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这三个片构件形成外装体1020。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腹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a和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均为由纺粘无纺布等形成的柔性片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层叠多个片构件形成用作外装片的外装体1020,但是外装体1020并非必须是层叠体,外装体1020可以由一个片构件形成。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在与裆部1005对应的区域中向横向内侧收缩,并且在平面图中为大致沙漏形状。整个外装体1020的横向长度在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向横向内侧收缩最多的位置处最小,并且该位置在尿布1001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裆部。在以下说明中,在尿布1001的纵向上,外装体1020的横向长度最小的位置(由图2和图3中的点划线表示)将简称为“最小长度位置P20”。
注意,期望的是,该最小长度位置P20位于位置CL10的前侧(腹侧)和上侧,位置CL10是尿布1001处于短裤状态时的纵向下端。于是,在最小长度位置P20的背侧,外装体1020的横向宽度随着外装体1020的向上延伸而增加,并且穿用者的臀部被外装体1020以包裹方式覆盖。另外,穿用者在步行时向前(向腹侧)移动其腿部,因此由于最小长度位置P20位于作为纵向上的下端的位置CL10的前侧,穿用者的大腿不太可能摩擦尿布1001的裆部1005,因而可以减少尿布在穿用时的不自然的感觉。
另外,期望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外装体1020在最小长度位置P20处的横向宽度小于吸收性主体1010的横向宽度,也就是说在最小长度位置P20处,外装体1020向吸收性主体1010的横端的内侧收缩。于是,即使通过腰身开口1001HB观察腿部开口1001HL,在最小长度位置P20处也看不到外装体1020,而能够观察到作为腿部开口1001HL的外边缘部的一部分的防漏壁1050,因而赋予穿用者其腿部能够容易地插入的印象。
注意,图4C示出当尿布1001在最小长度位置P20处沿厚度方向裁切时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4A至图4C所示,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配置于吸收性主体1010的背面片1013的非皮肤侧。如图3所示,在接合区域1007中,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和背面片1013在厚度方向上彼此接合。换言之,在接合区域1007中,吸收性主体1010和外装体1020在厚度方向上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接合区域1007包括腹侧接合区域1007a、背侧接合区域1007b以及在长度方向上配置于腹侧接合区域1007a与背侧接合区域1007b之间的中央接合区域1007c,在腹侧接合区域1007a中吸收性主体10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1010ea和外装体1020的腹侧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接合,在背侧接合区域1007b中吸收性主体101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1010eb和外装体1020的背侧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接合。中央接合区域1007c被配置为在长度方向上与腹侧接合区域1007a相距预定距离,并且被配置为在长度方向上与背侧接合区域1007b相距预定距离。然而,接合区域1007并非必须划分为多个区域,并且可以是在吸收性主体1010的长度方向上从一端1010ea到另一端1010eb连续的构造。
另外,如图3所示,中央接合区域1007c具有横向宽度W7c比腹侧接合区域1007a的横向宽度W7a和背侧接合区域1007b的横向宽度W7b窄的部分。将在之后详细说明该部分。
如图4B所示,在腹侧腰身部1003侧,腹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a配置于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的非皮肤侧。如图2所示,腹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a具有如下形状:在从腹侧第一锁定区域1301的下端1301u和腹侧第二锁定区域1302的下端1302u朝向最小长度位置P20沿纵向延伸的同时横向宽度(长度)逐渐减小。
在厚度方向上,在腹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a与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之间的位置处,在横向上延伸的多个腹侧腰身弹性构件1031彼此之间在纵向上设置有间隔。腹侧腰身弹性构件1031能够为弹性线等,并且在以预定伸长倍率在横向上伸长的状态下夹在腹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a与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之间并接合到腹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a和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这些腹侧腰身弹性构件1031为腹侧腰身部1003赋予横向伸缩性。
如图4A所示,在背侧腰身部1004侧,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配置于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的非皮肤侧。如图2所示,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具有以如下方式横向向内且纵向向下弯曲的形状:在从背侧第一锁定区域1401的下端1401u和背侧第二锁定区域1402的下端1402u朝向最小长度位置P20沿纵向延伸的同时横向宽度(长度)逐渐减小。
在厚度方向上,在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与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之间的位置处,在横向上延伸的多个背侧腰身弹性构件1041彼此之间在纵向上设置有间隔。背侧腰身弹性构件1041能够为弹性线等,并且在以预定伸长倍率在横向上伸长的状态下夹在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与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之间并接合到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和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这些背侧腰身弹性构件1041为背侧腰身部1004赋予横向伸缩性。
这里,“伸长倍率”指的是弹性构件(例如弹性线)相对于它们的自然长度为的值1的伸长程度,在伸长倍率为1.2的示例的情况下,弹性构件从其自然长度伸长0.2倍。
此外,在厚度方向上,在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与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之间的位置处,多个背侧腿部弹性构件1042之间在纵向上设置有间隔。背侧腿部弹性构件1042包括直线部分1421和弯曲部分1422;直线部分1421被配置为沿着横向延伸同时与吸收性主体1010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弯曲部分1422被配置为从直线部分1421的横向上的两端横向向外且纵向向上地弯曲。直线部分1421具有与吸收性芯1011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直线部分1421和弯曲部分1422在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与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之间接合同时以相互不同的伸长倍率伸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部分1422的伸长倍率比直线部分1421的伸长倍率大。弯曲部分1422被配置为沿着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的横向外缘延伸,并且因为设置有弯曲部分1422的这些区域在尿布1001被穿用时与穿用者的臀部接触,所以它们容易由于穿用者的腿部的移动而移位。鉴于此,通过将弯曲部分1422的伸长倍率设定为比直线部分1421的伸长倍率高,可以增加弯曲部分1422中的背侧腿部弹性构件1042的收缩力并且使移位不太可能发生。
另外,在腿部开口1001HL附近外装体1020的收缩量由于弯曲部分1422中的背侧腿部弹性构件1042的收缩力而增加,因此外装体1020容易变形为沿着穿用者的臀部的圆度延伸的杯形状,因而改善贴合性。注意,弯曲部分1422的伸长倍率并非必须沿着横向恒定,伸长倍率可以根据在横向上的位置而不同。
另外,具有与吸收性芯1011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的直线部分1421的伸长倍率小于弯曲部分1422的伸长倍率,因而可以抑制吸收性芯1011的过度收缩。注意,与弯曲部分1422类似,直线部分1421的伸长倍率并非必须沿着横向恒定,并且伸长倍率可以根据在横向上的位置而不同。例如,在直线部分1421的横向中央部的伸长倍率小于横向端部的伸长倍率的情况下,直线部分1421的横向上的应力中设置有梯度,因而可以在不破坏贴合性的情况下抑制吸收性芯1011的过度收缩。
(防漏壁1050的构造和功能)
接下来,在图2、图3以及图4A至图4C之外,还将参照图5、图6、图8的(A)至图8的(C)以及图9说明防漏壁1050的构造和功能。
图5是吸收性主体1010和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防漏壁1050的示意性平面图。图6是图4C中的部分D的放大示意图。图7A是从腹侧观察时尿布1001的示意性平面图,图7B是从背侧观察时尿布1001的示意性平面图。图8的(A)至图8的(C)是在外装体1020和防漏壁1050以使外装体的1020横向长度和防漏壁1050的横向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向横向外侧伸长的情况下在最小位置P20处沿着厚度方向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图8的(A)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01的情况,图8的(B)示出根据另一示例的尿布的情况,图8的(C)示出根据又一示例的尿布的情况。图9是示出尿布1001的穿用状态的图。
通过图5示出的矩形的片构件1050在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折曲线f1、f2和f3处沿横向折叠而形成防漏壁1050。片构件1050s是诸如无纺布的具有柔性的片构件。
在各防漏壁1050中,在长度方向上可伸缩的多个腿部弹性构件1055在横向上并排设置,并且多个腿部弹性构件1055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六个腿部弹性构件1055在以预定伸长倍率在长度方向上伸长的状态下接合到片构件1050s(防漏壁1050)。这些腿部弹性构件1055为防漏壁1050赋予长度方向上的伸缩性。注意,在以下说明中,六个腿部弹性构件1055有时被说明为第一腿部弹性构件1551、第二腿部弹性构件1552、第三腿部弹性构件1553、第四腿部弹性构件1554、第五腿部弹性构件1555和第六腿部弹性构件1556。
如图5所示,在片构件1050s的横向上的外侧端部1050eo从吸收性主体1010向横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片构件1050s(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防漏壁1050)的横向上的内侧端部1050ei固定于吸收性主体1010的横向上的内侧端部。具体地,如图4A至图4C所示,在厚度方向上,片构件1050s的横向内侧端部1050ei接合于吸收性芯1011与背面片1013之间。
在各片构件1050s中,首先,外侧端部1050eo以图5中示出的折曲线f1作为基点向横向内侧折叠,并且片构件1050s的部分在厚度方向上以夹有第一至第六腿部弹性构件1551至1556的方式彼此接合。于是,片构件1050s进入两层状态。
接下来,在该两层状态下的片构件1050s以折曲线f2作为基点在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向横向内侧折叠,然后在折曲线f3处在厚度方向上的皮肤侧向横向内侧折叠。于是,如图4A至图4C以及图6所示,这获得了折叠的、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的大致S形截面的防漏壁1050。如图6所示,当防漏壁1050立起时在折曲线f3的位置处形成基部1050rp。注意,防漏壁1050并非必须形成有两层(多层)结构,并且可以形成为如图4A至图4C中的示意图中的单层。
如图6所示,通过上述步骤形成的防漏壁1050具有下面部1052和顶面部1051。下面部1052在厚度方向上与吸收性主体1010的皮肤侧面(正面片1012的皮肤侧面)相对并且通过使片构件1050s以折曲线f3作为基点在横向上从外侧向内侧折叠而形成。顶面部1051与下面部1052的皮肤侧面重叠并且通过使片构件1050s在折曲线f2处在横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折叠而形成。
如图6所示,防漏壁1050还具有接合部1061,在接合部1061中,顶面部1051的非皮肤侧面1051b和下面部1052的皮肤侧面1052a接合,也就是说片构件1050s的表面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彼此接合。此时,片构件1050s以使顶面部1051的横端部(在图5中包括第一腿部弹性构件1551的部分)面向外侧的方式被捏合,并且在厚度方向上位于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在该被捏合的部分彼此接合。例如,通过使用诸如热熔粘接剂的粘接剂的粘接手段或者诸如压花的卷边手段形成接合部1061。
注意,在接合部1061中,并非必须是顶面部1051的整个非皮肤侧面1051b和下面部1052的整个皮肤侧面1052a彼此接合,并且可以是如下构造:以使顶面部1051的非皮肤侧面1051b和下面部1052的皮肤侧面1052a在顶面部1051和下面部1052的局部区域彼此接合的方式形成接合部1061。例如,可以是未在防漏壁1050的横向上的内侧端的位置(图6中示出的折曲线f2的位置)处形成接合部1061的构造。注意,如图6所示,在未形成接合部1061的横向外侧区域中,顶面部1051和下面部1052未彼此接合并且能够彼此分离。
如图2所示,接合部1061被设置为在如下区域中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在防漏壁1050的长度方向上,该区域对应于吸收性芯1011的收缩部1011c。另外,在防漏壁1050的在长度方向上位于接合部1061的外侧的区域中,也就是说在接合部1061的位于尿布1001的纵向上的上侧的区域中,防漏壁1050具有片构件1050s的厚度方向上的表面的部分未彼此接合的非接合部1062。
注意,接合部1061设置于防漏壁1050的纵向上的至少下端区域、换言之设置于长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就足够了。该“下端区域”指的是包括处于短裤状态的尿布1001的纵向上的下端的位置CL10(参照图2和图3)的区域,并且是当尿布1001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裆部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端区域除了包括纵向上的下端的位置CL10之外还包括最小长度位置P20。
如图9所示,当尿布1001被穿用时,防漏壁1050的配置于位于皮肤侧的最远处的顶面部1051与穿用者的身体接触。在顶面部1051的设置有接合部1061的区域中,顶面部1051和下面部1052通过接合部1061以堆叠状态接合,因此刚性高于未设置接合部1061的区域。于是,在设置有接合部1061的区域中,防漏壁1050不容易变形,并且能够牢固地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并贴靠穿用者的皮肤,因此,在尿布1001与皮肤之间不太可能形成间隙,并且能够抑制排泄物的横漏。
另外,如图7A所示,当从腹侧(前侧)观察尿布1001时,具体地,当产品尿布1001被从其包装中取出并被从非皮肤侧和腹侧(正面侧)观察时,防漏壁1050在下端区域1050BA中至少部分地在横向上从外装体1020露出。以该方式,作为腿部开口1001HL的外边缘部的部分的防漏壁1050从外装体1020向横向外侧突出,因此容易在外观上把握腿部开口1001HL的位置。另外,如前所述,防漏壁1050的横端部面向外侧,因此当从横向观察腿部开口1001HL时,腿部开口1001HL在外观中表现得比在防漏壁1050的边缘部面向内侧或面向上侧的尿布的情况下大。因此,这可以为穿用者等赋予其腿部能够容易地插入的印象。
另一方面,当如图7B中所示地从背侧(后侧)观察尿布1001时,或者更具体地当尿布1001被从其包装中取出并且从非皮肤侧和背侧(背面侧)观察时,防漏壁1050未从外装体1020向横向外侧露出,并且由于藏在外装体1020之后而不可见。以该方式,尿布1001从腹侧进行外部观察时和从背侧进行外部观察时具有不同的外观,因此,当尿布1001被穿用时,穿用者能够容易地识别尿布1001的前/后,并且抑制尿布被前后穿反的情况。另外,穿用者能够识别由柔软的片构件制成的外装体1020,因而可以为穿用者赋予外装体1020将绕着臀部圆圆地包裹的印象,并且可以为穿用者赋予舒适的感觉。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1061和背侧腿部弹性构件1042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具体地,当在厚度方向上观察处于展开状态的尿布1001时,接合部1061与背侧腿部弹性构件1042(直线部分1421)相交,因此背侧腿部弹性构件1042的弹性力(弯曲部分1422中的弹性力)以适应穿用者的臀部的形状的方式横向向外地并且向斜上方地拉动接合部1061。于是,在接合部1061与穿用者的皮肤(裆部)之间不太可能形成间隙。注意,如上所述,由于弯曲部分1422的伸长倍率大于直线部分1421的伸长倍率,所以接合部1061被横向向外地并且向斜上方地更有力地拉动,并且这是更期望的。
另外,非接合部1062设置于接合部1061的纵向上的上侧区域中,因此可以如上所述地在裆部中抑制排泄物从接合部1061泄漏,并且还可以抑制由于柔性的非接合部1062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而引起的在腹侧腰身部和背侧腰身部处的不自然或不舒适的感觉。
另外,如图8的(A)所示,当外装体1020和防漏壁1050以使外装体1020的横向长度和防漏壁1050的横向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横向向外地伸长时,在最小长度位置P20处,外装体1020(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W21比防漏壁1050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W50小(W21<W50)。
这里,短语“当外装体1020以使外装体1020的横向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横向向外地伸长时”指的是设置于外装体1020的腹侧腰身弹性构件1031、背侧腰身弹性构件1041和背侧腿部弹性构件1042以如下方式伸长:使褶皱不存在,并且使构成外装体1020的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腹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a和背侧第二外装片构件1022b与这些构件自身的尺寸一致或接近。
类似地,短语“当防漏壁1050以使防漏壁1050的横向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横向向外地伸长时”指的是以基部1050rp作为基点朝向穿用者的皮肤立起的防漏壁1050被向横向外侧拉动直到防漏壁1050与向横向外侧伸长的外装体1020大致平行并且不存在褶皱的状态。注意,在各防漏壁1050中,顶面部1051和下面部1052的局部区域通过接合部1061彼此接合,因此,当防漏壁1050处于最大横向长度时的长度D50(参照图8的(A)至图8的(C))与片构件1050s的横向长度D500(参照图5)相比,小了与接合部1061中的接合对应的量(D50<D500)。
另外,为了使设置于防漏壁1050的腿部弹性构件1055的弹性力的影响最小化,期望的是,腿部弹性构件1055也以使构成防漏壁1050的片构件1050s伸长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伸长,其中片构件1050s以不存在褶皱且长度方向尺寸与这些构件自身的长度方向尺寸一致或接近的方式伸长。注意,在以下说明中,当外装体1020和防漏壁1050以使外装体1020的横向长度和防漏壁1050的横向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伸长的时间将简称为“在最大伸长期间”。
防漏壁1050是腿部开口1001HL的外边缘部的用于穿用者的腿部的插入的部分,并且在最小长度位置P20处,如果防漏壁1050被配置于外装体1020(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的横向内侧,则腿部开口1001HL的位置由于外装体1020而难以被看到。如果穿用者试图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其腿部插入腿部开口1001HL,则其腿部容易被卡在由于腿部弹性构件1055的弹性力而沿着腿部开口1001HL收缩的防漏壁1050处,并且其腿部在被卡住之后不能容易地拔出。
鉴于此,在最大伸长期间,防漏壁1050的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横向上的最外侧端1010e向外突出的突出量W50被设定为大于外装体1020(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的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向外突出的突出量W21,因此防漏壁1050从外装体1020向横向外侧突出,因而能够使穿用者在穿上尿布1001时更容易地观察腿部开口1001HL的位置。于是,穿用者能够在自信地确认腿部开口1001HL的位置之后将其腿部插入,因此,其腿部不太可能被卡在防漏壁1050处,并且其腿部能够容易地插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最小长度位置P20处,防漏壁1050的横端1050e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向横向外侧突出。另一方面,在最小长度位置P20处,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外装体1020)的横端1021e的横向位置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的横向位置相同,因此,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不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向横向外侧突出,并且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的突出量W21是0(零)。因此,在图8的(A)中由箭头表示W21。
注意,在最小长度位置P20处,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的横端1021e的横向位置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的横向位置并非必须相同。例如,可以是如下构造:在该构造中,如图8的(B)中的另一示例所示,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的横端1021e的横向位置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的横向位置向外侧突出。在该情况下,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向横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量W21取正值。另外,可以是如下构造:在该构造中,如图8的(C)中的又一示例所示,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的横端1021e的横向位置在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的横向位置内侧。在该情况下,第一外装片构件1021从吸收性主体1010的最外侧端1010e向横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量W21取负值。于是,“向外突出量”能够取正值、0(零)或者负值。
如图2所示,期望的是,在各接合部1061中,长度方向上的一端1061a位于连接腹侧第一锁定区域1301的下端1301u和腹侧第二锁定区域1302的下端1302u的线UL3的下侧,并且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1061b位于连接背侧第一锁定区域1401的下端1401u和背侧第二锁定区域1402的下端1402u的线UL4的下侧。换言之,期望的是,相对于纵向,在防漏壁1050的接合部1061中,位于腹侧腰身部1003侧的端(一端1061a)和位于背侧腰身部1004侧的端(另一端1061b)处于连接第一锁定部1101的下端和第二锁定部1102的下端的线的下侧的位置。
该情况的原因为,相对于纵向,如果接合部106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1061a位于连接腹侧第一锁定区域1301的下端1301u和腹侧第二锁定区域1302的下端1302u的线UL3的上侧,也就是说如果刚性的接合部1061位于腹侧腰身部1003中,则存在穿用者的脚趾将在其腿部插入腿部开口1001HL时被卡在接合部1061处的可能性。鉴于此,在纵向上,接合部1061不设置在腹侧腰身部1003中,因而抑制了穿用者的脚趾被卡在接合部1061处的情况,并且穿用者能够容易地插入其腿部。
另外,相对于纵向,接合部106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1061b不位于连接背侧第一锁定区域1401的下端1401u和背侧第二锁定区域1402的下端1402u的线UL4的上侧,也就是说刚性的接合部1061不位于背侧腰身部1004中,因而抑制接合部1061戳入穿用者的臀部或背部的情况,并且是柔软的非接合部1062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因而实现了良好的皮肤触感,并且可以抑制在尿布1001被穿用时的不自然和不舒适的感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接合部1061在厚度方向上不与吸收性芯1011重叠,并且如图5所示,一个接合部1061与另一接合部1061之间的横向间隙W61比吸收性芯10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1011ea的横向长度W11a和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1011eb的横向长度W11b小(W61<W11a,W61<W11b)。
换言之,刚性的接合部1061被配置于吸收性芯1011的收缩部1011c的横向外侧,并且柔软的非接合部1062具有与吸收性芯1011重叠的部分,因而抑制接合部1061被厚的吸收性芯1011压靠穿用者的皮肤并且在尿布1001被穿用时皮肤触感恶化的情况。另外,非接合部1062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因此,在尿布1001被穿用时实现了良好的皮肤触感,并且防漏壁1050根据穿用者的身体形状容易地变形。然而,吸收性芯1011具有收缩部1011c并且接合部1061被配置于形成在收缩部1011c的横向外侧的空间部并非是必须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吸收性主体1010的长度方向上,包括接合部1061的区域设置有如下部分(以下简称为“窄部”):在该部分中,吸收性主体1010和外装体1020在厚度方向上接合的接合区域1007(中央接合区域1007c)的横向宽度W7c小于在吸收性主体1010的两端1010ea和1010eb中的接合区域1007(腹侧接合区域1007a和背侧接合区域1007b)的横向宽度W7a和W7b。接合区域1007中的该窄部不需要在横向上与整个接合部1061重叠,并且如图3所示,在横向上与接合部1061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就足够了。换言之,接合区域1007在下端区域1050BA中具有窄部就足够了(参照图7A)。在图3中,窄部中的横向宽度W7c与一个接合部1061和另一接合部1061之间的距离W61相同。
以该方式,在尿布1001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裆部的下端区域1050BA中,接合区域1007的横向宽度被设定得较窄(W7c<W7a,W7c<W7b),因此在腿部开口1001HL附近吸收性主体1010和外装体1020在厚度方向上未接合(参照图1、图7A和图7B)。于是,柔软的外装体1020容易卷起,并且容易聚集褶皱,因此,防漏壁1050容易向横向外侧露出,并且能够在外观上容易地观察到腿部开口1001HL的位置。
如图6所示,在设置于各防漏壁1050的腿部弹性构件1055之中,第一腿部弹性构件1551至第五腿部弹性构件1555设置于顶面部1051,第五腿部弹性构件1555这一者配置于接合部1061的横向内侧,并且第一腿部弹性构件1551至第四腿部弹性构件1554这四者配置于接合部1061的横向外侧。于是,配置于接合部1061的横向外侧的腿部弹性构件1055的数量比接合部1061的数量和配置于接合部1061的横向内侧的腿部弹性构件1055的数量大。
防漏壁1050的位于包括接合部1061的区域的横向外侧的区域具有比包括接合部1061的区域低的刚性,因此在尿布1001被穿用时片构件1050s容易卷起或折叠。然而,在尿布1001中,如图9所示,在防漏壁1050中,在包括接合部1061的区域的横向外侧的区域中比在包括接合部1061的区域中配置数量更多的刚性的腿部弹性构件1055。因此,在该横向外侧区域中刚性较高,并且顶面部1051能够在维持面形状的同时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并且这引起贴合性的改善。
注意,期望的是为第一腿部弹性构件1551至第四腿部弹性构件1554设置颜色,第一腿部弹性构件1551至第四腿部弹性构件1554配置于防漏壁1050的在包括接合部1061的区域的横向外侧的区域。这是因为防漏壁1050在外观上变得更醒目,并且在尿布1001被穿用时腿部开口1001HL(参照图1)更容易被看到。
然而,当从腹侧观察尿布1001时(参照图7A),如果绕着穿用者的腿部通过的着色的第一腿部弹性构1551至第四腿部弹性构件1554全体是可见的,则这可以为穿用者赋予其腿部将被腿部弹性构件1055的弹性力强力限制的印象。鉴于此,期望的是,当从腹侧观察尿布1001时,至少在设置有非接合部1062的区域中,防漏壁1050不从外装体1020的横向外侧露出。于是,在下端区域1050BA的上侧区域中防漏壁1050被外装体1020隐藏并且不可见,因而缓和腿部将被腿部弹性构件1055的弹性力强力限制的印象,并且为穿用者赋予由柔软的片构件构成的柔软外装体1020的印象。
如图6所示,第五腿部弹性构件1555和第六腿部弹性构件1556设置于下面部1052。这里,因为第五腿部弹性构件1555设置于与折曲线f2大致相同的位置,所以被认为是设置于顶面部1051和下面部1052双方。
如图2和图4A所示,在防漏壁105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中,吸收性主体1010(正面片1012)的皮肤侧面和下面部1052的非皮肤侧面通过下端接合部1631接合,并且下面部1052的皮肤侧面和顶面部1051的非皮肤侧面通过上端接合部1632接合。如图2所示,下端接合部1631和上端接合部1632配置于非接合部1062的纵向上侧且接合部1061的横向外侧的区域。
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端接合部1631和上端接合部1632设置于防漏壁105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但是以下情况就足够了:至少在背侧腰身部1004侧,下端接合部1631和上端接合部1632设置于非接合部1062的纵向上侧且接合部1061的横向外侧的区域。
如果接合部1061被设置为延伸到背侧腰身部1004的上端部,则刚性的接合部1061容易向穿用者的臀部的突出顶点部t的内侧移位(参照图9),并且容易楔入臀部。然而,防漏壁1050的在长度方向上的背侧端部在接合部1061的横向外侧的位置处通过下端接合部1631和上端接合部1632固定于吸收性主体1010,因此非接合部1062在横向上从内侧向外侧铺展。
于是,柔性的非接合部1062在臀部的突出顶点部t的横向外侧的位置处贴合臀部的形状,并且可以抑制接合部1061横向向内移位并且楔入臀部的情况。另外,非接合部1062易于维持适应臀部形状的杯形状,并且利用该结构使排泄物不太可能泄漏。
如图4A所示,期望的是作为下面部1052的皮肤侧面和顶面部1051的非皮肤侧面的接合部分的上端接合部1632处于距折曲线f2的位置在横向外侧为预定距离D632的位置,这对应于在横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折叠的位置。以该方式,在防漏壁1050的折叠位置处未设置刚性的上端接合部1632,因此可以减少在尿布1001被穿用时穿用者皮肤的不自然的感觉。
(第二实施方式)
<尿布2001的基本构造>
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示例,以下将说明短裤型一次性尿布2001(在下文中,也称为“尿布2001”)的基本构造。图10是示出尿布2001在展开且伸长时的平面图。图11是从腹侧观察尿布2001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2A是沿着图10中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2B是沿着图10中的线B-B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2C是沿着图10中的线C-C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注意,在图10中“伸长时”指的是产品(尿布2001)伸长且其褶皱平滑的状态。具体地,“伸长时”指的是构成尿布2001的各部件(例如,后述的背面片2030等)的尺寸与各部件单独的尺寸一致,或者尿布伸长到大致这种长度。
尿布2001包括在图11中的短裤形状下作为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的纵向、横向和前后方向。在下文中,在该短裤形状状态下的纵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被称为“腰身开口侧”和“裆侧”,并且在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被称为“腹侧”和“背侧”。
另一方面,在图10中的展开状态下,尿布2001包括作为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中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在下文中,当这样展开时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也分别被称为“腹侧”和“背侧”。注意,在展开时的前述宽度方向是与在短裤形状状态下的前述横向相同的方向。于是,在下文中,宽度方向也被称为“横向”。此外,在这种展开状态下的长度方向是在短裤形状状态下的沿着纵向的方向。此外,如图12A至图12C所示,正交于纵向(长度方向)和横向(宽度方向)的方向被称为“厚度方向”,并且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一侧被称为“皮肤侧”,其相反侧被称为“非皮肤侧”。
此外,如图10所示,在长度方向上,尿布2001包括腹侧腰身部2003、背侧腰身部2004和裆部2005。腹侧腰身部2003是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腹侧的部分。背侧腰身部2004是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背侧的部分。于是,裆部2005设置于腹侧腰身部2003与背侧腰身部2004之间。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2001包括吸收性主体2010、正面片2020、背面片2030和防漏壁2050。于是,在图10中的展开状态下的吸收性主体2010在吸收性主体2010的长度方向(纵向)上的用作折叠位置的预定位置CL10处两折,并且通过熔接等使在该两折状态下的彼此相对的腹侧腰身部2003和背侧腰身部2004分别在腹侧边缘部2003es和背侧边缘部2004es处接合。结果,这些腰身部2003、2004被联接为环形形状从而形成短裤形状状态下的尿布2001,在该短裤形状状态下,如图11所示,形成腰身开口BH和一对腿部开口LH、LH。
吸收性主体2010具有吸收诸如尿的排泄物的功能,具有如图10所示的平面图中的大致矩形形状并且被布置于横向上的中央,使得其长度方向与尿布2001的纵向一致。注意,术语“平面图”指的是在产品被从包装中取出、侧边缘部2003es和2004es的接合(锁定)被切断并且构件被展开至不再存在褶皱的程度的状态下的图的情况。例如,前述术语指的是观察吸收性主体2010伸长并且放置且固定于边界等的情况。吸收性主体2010具有液体吸收性的吸收体(吸收性芯)2011、覆盖吸收体2011的外周面的芯包裹片2012。此外,防漏壁2050设置于吸收性主体2010的横向两侧。将在之后详细说明防漏壁2050。
吸收体2011以诸如纸浆纤维的液体吸收性纤维被形成为预定形状的方式形成,并且内部混合有超吸收性聚合物(所谓的SAP)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2011在平面图中是大致沙漏形状并且具有吸收体201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在横向上向内凹的收缩部2011c。即,吸收体2011在长度方向端部2011ea与2011eb之间的位置处包括收缩部2011c,在横向上该收缩部2011c的尺寸小于吸收体2011的长度方向端部2011ea、2011eb的尺寸。芯包裹片2012是覆盖吸收体2011的外周面的透液性片构件,并且能够使用绵纸、无纺布等。
正面片2020布置于吸收体2010的厚度方向上的皮肤侧面并且是在尿布2001被穿用时要接触穿用者的皮肤的透液性片构件(内层片)。使用例如透气无纺布、防粘无纺布等形成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正面片2020。
背面片2030布置于吸收性主体2010的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面,并且是构成尿布2001的外侧的片构件(外层片)。在本实施方式中,背面片2030包括背膜2031、上外层片2032和下外层片2033。背膜2031是布置于吸收性主体2010的非皮肤侧的非透液性的透湿性片构件,并且由例如树脂膜形成。背膜2031被设置为抑制被吸收性主体2010吸收的诸如尿的水分移动(渗透)到穿用者的衣服侧。
背面片2030和吸收性主体2010通过主体接合部2080而彼此接合。图13是示出主体接合部2080的示意性平面图。在图13中,通过在吸收性主体2010与背面片2030之间且由向右上倾斜的剖面线表示的区域中设置诸如热熔粘接剂的粘接剂形成主体接合部2080。在该区域的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折叠接合部2061(将在之后详细说明折叠接合部2061)的部分中,主体接合部2080具有较短的横向宽度。具体地,在主体接合部208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处的宽度W80c比在两端部位置处的宽度W80e小(W80e>W80c)。至少在纵向上的外层片2032的横向上的长度最小的最小长度位置(图10中示出的C-C截面的位置)处,宽度W80c小于宽度W80e。另外,在宽度(W80c)较小的该部分,主体接合部2080和折叠接合部2061在厚度方向上不重叠。将在之后说明此情况的原因。
注意,这里提到的宽度W80e和W80c是在长度方向上预定位置处从主体接合部2080的横向上一侧的端到另一侧的端的长度。另外,主体接合部2080可以以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带状(矩形)接合区域如图13所示地并排配置的方式形成。在该情况下,可以在横向上相邻的一对带状区域之间设置不具有粘接剂的部分(即,间隙)。
上外层片2032和下外层片2033是布置于背膜2031的非皮肤侧、同时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柔性片状构件,并且例如由纺粘无纺布等形成。上外层片2032和下外层片2033至少在腹侧腰身部2003和背侧腰身部2004中具有相同形状,并且整体上具有如图10中的大致沙漏形状。即,背面片2030在腹侧腰身部2003与背侧腰身部2004之间的位置包括收缩部2030c,收缩部2030c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裆部2005)在横向上向内凹。
此外,在厚度方向上,诸如弹性线的弹性构件设置于上外层片2032与下外层片203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尿布2001的腹侧腰身部2003(腹侧边缘部2003es、2003es之间的区域)中,多个腹侧腰身弹性构件2035a在以预定伸长倍率在横向上伸长的状态下接合到并夹在上外层片2032与下外层片2033之间。这些腹侧腰身弹性构件2035a对尿布2001的腹侧腰身部2003提供横向上的伸缩性。同样地,在尿布2001的背侧腰身部2004(背侧边缘部2004es、2004es之间的区域)中,多个背侧腰身弹性构件2035b在以预定伸长倍率在横向上伸长的状态下接合在上外层片2032与下外层片2033之间。这些背侧腰身弹性构件2035b对尿布2001的背侧腰身部2004提供横向上的伸缩性。
注意,弹性构件的“伸长倍率”指的是假设弹性构件(弹性线)的自然长度是1时的伸长度。例如,当伸长倍率为1.2时,弹性构件从自然长度伸长0.2倍。
此外,多个背侧腿部弹性构件2035lg设置于背侧腰身部2004。背侧腿部弹性构件2035lg被布置为从背侧腰身部2004的长度方向上内侧的区域(靠近吸收体2011的长度方向上中央的位置)沿着收缩部2030c弯曲。具体地,如图10所示,背侧腿部弹性构件2035lg均包括在横向上的中央部(布置有吸收体2011的区域)中沿横向布置的直线部2035lgs,和被布置为从直线部2035lgs的横向上的两侧朝向横向上的外侧向斜上方弯曲的弯曲部2035lgc。于是,直线部2035lgs和弯曲部2035lgc在以彼此不同的伸长倍率伸长的状态下在上外层片2032与下外层片2033之间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背侧腿部弹性构件2035lg以使直线部2035lgs的伸长倍率低于背侧腰身弹性构件2035b的伸长倍率的方式布置。直线部2035lgs具有在其横向上的中央部与吸收体2011(吸收性主体2010)重叠的部分。因而,直线部2035lgs的伸长倍率的减少能够抑制吸收体2011在横向上过度收缩。注意,伸长倍率可以随着直线部2035lgs的横向上的位置而变化。例如,直线部2035lgs的横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伸长倍率可以低于横向上的两端部中的伸长倍率。于是,在直线部2035lgs上的应力中产生梯度,从而能够抑制吸收体2011的收缩而不损害贴合性。
另一方面,弯曲部2035lgc以使其伸长倍率高于背侧腰身弹性构件2035b的伸长倍率的方式布置。在尿布2001的背侧,沿着收缩部2030c布置弯曲部2035lgc。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该区域被用于接触穿用者的臀部和易于因穿用者的腿部的移动而引起位置偏离的部分。因而,弯曲部2035lgc中的伸长倍率增加以增强收缩力,使得不太可能引起位置偏离。此外,由于背面片2030中的收缩量在腿部开口LH的附近大,所以背面片2030容易变形为沿着穿用者的臀部的圆度的形状,使得能够提高贴合性。注意,与直线部2035lgs类似,在弯曲部2035lgc中,伸长倍率可以随着横向上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在弯曲部2035lgc中,在横向上内侧的伸长倍率可以被设定为比外侧的伸长倍率高。
<防漏壁2050>
接下来,将说明防漏壁2050。防漏壁2050沿着吸收性主体2010的长度方向(尿布2001的纵向)分别布置于吸收性主体2010的横向上的两侧。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防漏壁2050从吸收性主体2010的侧端部立起,以抑制排泄物漏出到尿布2001的外侧(横漏)。图14是示出防漏壁2050在展开和伸长状态下的平面图。图15是示出图12C中的区域D的示意性放大截面图。注意,在图15中,为了说明的目的,改变了厚度方向上的比例尺。
各防漏壁2050均以如图14中示出的矩形片构件2050s在沿着长度方向(纵向)的折曲线f1至f3处在横向上折叠的方式形成。作为形成各防漏壁2050的片构件2050s,例如可以使用诸如无纺布的具有柔性的片构件。此外,在防漏壁2050中,设置了能够在长度方向上伸缩的诸如弹性线的多个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在图24中的示例中,以在横向上从外侧朝向内侧排列的方式布置了均沿着长度方向的六个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均接合到防漏壁2050、同时以预定伸长倍率在长度方向上伸长。这种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沿着长度方向可伸缩地设置于防漏壁2050,以便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使防漏壁2050立起。
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在图10和图14中的由虚线给出的范围内展现伸缩性。注意,不展现伸缩性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可以存在于由图10和图14中的虚线指示的范围的在长度方向(纵向)外侧的区域。此外,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的数量和配置不限于在图14中示出的那些,而是可以根据尿布2001的使用适当地改变。
在图14中示出的展开状态下,在厚度方向上,防漏壁2050(片构件2050s)的横向上的内侧端部2050ei接合/固定于吸收性主体2010与背膜2031(背面片2030)之间。另一方面,防漏壁2050(片构件2050s)的横向上的外侧端部2050eo在吸收性主体2010的横向上的外侧延伸。在该状态下,这种片构件2050s以使外侧端部2050eo向内移动的方式在用作基点的折曲线f1处向横向内侧折叠,并且片构件2050s在使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夹在层叠的片构件2050s之间的同时在厚度方向上层叠且彼此接合。注意,以在横向上排列的方式设置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中的最外侧弹性构件(图14中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被布置为在其横向上的位置处与折曲线f1对齐。
随后,片构件2050s在用作基点的折曲线f2处向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折叠和横向上的内侧折叠。折曲线f2的横向上的位置与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的横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随后,片构件2050s在用作基点的折曲线f3处向厚度方向上的皮肤侧和横向上的内侧折叠。于是,形成了折叠为如图12A至图12C和图15所示的大致S形状的防漏壁2050。注意,在图15中,折曲线f3的位置是当防漏壁2050立起时的基部2050rp。
在防漏壁2050中,片构件2050s在横向上从一侧折回到另一侧,从而形成在厚度方向上位于最靠近皮肤的那侧的顶面部2051。顶面部2051是在折曲线f1与折曲线f2之间在横向上具有预定宽度的区域。在顶面部2051中,设置有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5。此外,在顶面部2051的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形成下面部2052。下面部2052是在折曲线f2与折曲线f3之间在横向上具有预定宽度的区域。在下面部2052中,设置有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至2556。注意,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在横向上被布置于与上述折曲线f2大致相同的位置,因而假设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设置于顶面部2051与下面部2052两者。
于是,在防漏壁2050中,顶面部2051的区域和下面部2052的区域在厚度方向上通过折叠接合部2061接合。即,位于防漏壁2050(片构件2050s)的厚度方向上一侧的表面的部分彼此利用折叠接合部2061接合。在下文中,在防漏壁2050中形成有折叠接合部2061的部分的横向内侧的区域也被称为折叠部205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5中由阴影部表示的折叠接合部2061设置于顶面部2051(下面部2052)的横向内侧区域,以形成折叠部2053。注意,利用粘接手段形成折叠接合部2061,该粘接手段使用诸如热熔粘接剂的粘接剂或诸如压花的压制手段。折叠接合部2061并非必须如图15所示地在横向上形成于整个折叠部2053。例如,折叠接合部2061可以不形成于横向内侧端(图15中折曲线f2的位置)。换言之,折叠接合部2061可以被形成为距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的横向内侧端预定距离。
在未设置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外侧区域中,顶面部2051和下面部2052未彼此接合,并且顶面部2051和下面部2052在厚度方向上可以分离。在下文中,在横向上,在顶面部2051中的设置有折叠接合部2061的部分的外侧部分也被称为单层部2054。注意,术语“单层”在这里指的是仅由顶面部2051构成的层,因而顶面部2051自身可以具有如图15所示的多层结构。
这种折叠接合部2061未设置于折叠接合部2061长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即,在长度方向上,在防漏壁2050中相对于折叠接合部2061位于一端侧的区域和位于另一端侧的区域分别包括非接合部2062,在非接合部2062处,位于防漏壁2050(片构件2050s)的厚度方向上一侧的表面的部分未彼此接合。如图12B所示,在非接合部2062中,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和下面部2052未彼此接合。未形成折叠部2053,并且顶面部2051的横向上的整个区域成为单层部。注意,在图10中,非接合部2062分别设置于折叠接合部206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然而,非接合部2062可以仅设置于长度方向上的一侧。
此外,端接合部2063分别设置于防漏壁205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如在图12A中由阴影部所表示的,在端接合部2063中,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和下面部2052彼此接合,并且下面部2052和正面片2020彼此接合。于是,在防漏壁2050的长度方向端部中,顶面部2051和下面部2052固定于正面片2020的皮肤侧面。注意,如图10所示,端接合部2063相对于折叠接合部2061布置于横向上的外侧。这可以抑制顶面部2051的横向上的外侧端部卷起。
<防漏壁2050在尿布2001被穿用时的功能>
然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2001中,防漏壁2050设置有前述大致S形状的折叠结构(参照图15)。因而,即使当进行排泄时,也可以抑制在裆部中产生间隙、同时较少为穿用者带来不适感。图16是示出在排泄之前穿用尿布2001的状态的图。图17是示出在排泄后穿用尿布2001的状态的图。图16和图17示出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尿布2001在长度方向上的、外层片2032的横向长度最小的最小长度位置(图10中的C-C截面的位置)处的截面。
在图16中示出的尿布2001的穿用状态下,防漏壁2050的配置于皮肤侧的顶面部2051与穿用者的身体接触。具体地,顶面部2051以使其整体与穿用者的身体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在各顶面部2051中,折叠部2053由于顶面部2051和下面部2052通过折叠接合部2061以叠加状态接合而具有较高刚性。因此,当折叠部2053受到由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和2556产生的收缩力时,折叠部2053在保持平坦形状的同时牢固地压靠穿用者的身体。这里,以W60为一对防漏壁2050之间的横向上的间隔(两个折叠部2053之间的在横向上的距离)。另外,在各顶面部2051中,在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外侧的单层部2054中设置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4的数量大于在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内侧设置的这种弹性构件的数量。该单层部2054具有比折叠部2053低的刚性,因此更容易自由变形。因此,当单层部2054受到由配置于其中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4产生的收缩力时,单层部2054在形成与穿用者的身体凹凸对应的曲面的同时压靠穿用者的皮肤。另外,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4有效地抑制单层部2054的卷起。
于是,可以使各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紧密地贴合穿用者的身体。此外,由于顶面部2051将与穿用者的身体进行表面接触,所以通过多个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施加的收缩力被分散,以便增加作为整个顶面部2051作用于穿用者的皮肤的表面压力。因而,与通过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例如,弹性线)施加的相应收缩力施加于穿用者的皮肤的情况相比,抑制了尿布2001中的局部压力增加和穿用舒适性的恶化,并且穿用者的皮肤不太可能受伤害。
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设置于下面部2052(参照图15)。该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收缩使得下面部2052和顶面部2051同时向上压穿用者的皮肤侧,因而折叠部2053在保持表面形状的同时容易地接触穿用者的皮肤(与穿用者的皮肤进行表面接触)。
另外,如图13所示,在长度方向上的外层片2032的横向长度最小的最小长度位置处,吸收性主体2010和背面片2030接合所在的主体接合部2080的横向宽度W80c较小,并且主体接合部2080在横向上形成于折叠接合部2061的内侧。于是,在横向上的两端部,吸收性主体2010和背面片2030未彼此接合,并且防漏壁2050的立起基部2050rp也未接合到背面片2030。因此,这抑制了在尿布2001被穿上时立起基部2050rp的刚性的过度增加,并且不太可能损害立起基部2050rp的折曲变形。换言之,立起基部2050rp在与穿用者的下裆区域接触的区域中容易变形,因此防漏壁2050容易自然立起。
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中,主体接合部2080的横向宽度W80e大,并且主体接合部2080和折叠接合部206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该区域靠近腰身开口,并且与裆侧相比,不太需要防漏壁2050立起。于是,即使在立起基部2050rp接合到背面片2030的情况下,也不太可能引起问题。当然,增加立起基部2050rp的刚性能够增加防漏壁2050的强度。另外,当在穿上尿布2001时横向拉动腹侧腰身部2003和/或背侧腰身部2004(背面片2030)时,宽的横向宽度W80e使得容易与背面片2030连动地使吸收性主体2010在横向上变宽。这可以使吸收性主体2010宽范围地覆盖穿用者的身体。
当在图16中的状态下进行在尿布2001上排泄时,吸收体2011吸收尿等,从而增加吸收体2011的重量,并且几乎移动下垂。然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2001中,设置于折叠部2053和单层部2054的多个弹性构件的收缩力产生了向上(向穿用者的皮肤侧)推动顶面部2051的力,这用作对抗因吸收体2011的重量增加引起的向下拉动防漏壁2050的力的阻力。此外,由于顶面部2051与穿用者的皮肤进行表面接触,所以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大,使得顶面部2051的位置偏离不太可能发生。于是,该对防漏壁2050之间的横向间隔W60在排泄之前和之后不太可能改变。结果,容易维持如图17中示出的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这种状态,并且不太可能引起在尿布2001的腿部周缘部中形成空间的问题。
另外,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分越高,越容易发生吸收体2011的下垂。具体地,如图17所示,吸收体2011的横向外侧端部与防漏壁2050的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部分之间的距离L2越长,吸收体2011越容易向下下垂。于是,尿布2001的防漏壁2050均设置有折叠部2053,在折叠部2053中,防漏壁2050在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外侧端部处向横向内侧折叠,然后在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的位置(折曲线f2)处向横向外侧折叠。由于防漏壁2050的因折叠部2053而折叠并重叠的部分,可以抑制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中的距离L2变得过长的情况,并且抑制吸收体2011的大幅度下垂,因而可以抑制穿用者的不舒适感。
另外,如图10所示,折叠接合部2061(折叠部2053)形成于在长度方向上与吸收体2011的收缩部2011c对应的区域。换言之,形成于横向上两侧的该对折叠接合部2061在厚度方向上均不与吸收体2011重叠,并且在该对折叠接合部2061之间的横向间隔小于吸收体2011的长度方向上两端部的横向长度(宽度)。在吸收体2011的形成有收缩部2011c的区域中,从吸收体2011的横向端部到防漏壁2050的立起基部2050rp的距离长(参照图15),因此吸收体2011的下垂容易发生。鉴于此,在该区域中,在防漏壁2050中设置了折叠接合部2061,并且防漏壁2050在折叠部2053中折叠,因而可以使距离L2最小化并有效地抑制吸收体2011的下垂。此外,折叠接合部2061以不与吸收体2011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形成,因此这抑制了防漏壁2050的由于折叠接合部2061而具有较高刚性的部分通过吸收体2011压靠穿用者的身体(皮肤侧)的情况。于是,可以抑制当穿用尿布2001时皮肤触感的恶化。
以下说明了在尿布2001被穿用的状态下防漏壁2050的设置非接合部2062的部分。图18是示出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非接合部2062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8是在尿布2001被穿用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非接合部2062的位置(例如,图10中的B-B截面的位置)处的截面图。
在图17中的状态下,从立起基部2050rp立起的防漏壁2050以折叠接合部2061作为折叠基点向横向内侧折叠,因而形成折叠部2053。另一方面,在图18中的状态下,折叠接合部2061未设置于防漏壁2050。在该情况下,从立起基部2050rp立起的防漏壁2050在与配置成最靠近立起基部2050rp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对应的折叠基点处向横向内侧折叠。另外,通过在配置有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的位置(折曲线f2)处向横向外侧折叠防漏壁2050而形成顶面部2051。于是,在未设置折叠接合部2061的区域中,能够与图17中的情况类似地维持顶面部2051。通过以该方式不在尿布2001的腰身开口附近设置折叠接合部2061,可以防止防漏壁2050中的刚性过高,同时还使防漏壁2050贴靠穿用者的身体的表面。
另外,由于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作为防漏壁2050的折叠变形的基点,防漏壁2050不太可能在其它部分中折叠,并且可以抑制防漏壁2050折叠或倒下、或者在立起时在不期望的位置塌陷的情况。换言之,通过调节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的配置位置容易地控制防漏壁2050折叠的位置。此外,与折叠部2053类似,防漏壁2050的一部分被折叠的状态也被维持,因而抑制与图17中的L2相比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中的距离L3变得过长的情况,并且也不太可能发生当穿用尿布2001时诸如下垂的问题。
以该方式,在尿布2001中,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设置于与折叠接合部2061在防漏壁2050中形成的位置相同或接近的位置。换言之,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配置于防漏壁2050的折叠接合部2061的非皮肤侧部分和位于设置有折叠接合部2061的部分的非皮肤侧的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处。于是,即使在未形成接合部2061的区域中,也容易在防漏壁2050中形成折叠基点,并且能够自然地形成顶面部2051。
作为比较例,以下说明在防漏壁2050中未设置与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对应的弹性构件的情况。图19A和图19B是示出在比较例中尿布的穿用状态的截面图。图19A对应于图17,并且示出在形成折叠接合部2061的截面中防漏壁2050的状态。图19B对应于图18,并且示出在形成非接合部2062的截面中防漏壁2050的状态。
在图19A中,通过以折叠接合部2061作为基点折叠防漏壁2050形成折叠部2053和顶面部2051,并且在外观上与图17中示出的状态不存在大的差异。因此,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中的距离L4与图17中的距离L2大致相同。
另一方面,在图19B中,未形成折叠接合部2061,并且未设置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因此当防漏壁2050向横向内侧折叠时不存在基点。因此,防漏壁2050从立起基部2050rp立起,然后在配置有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折曲线f2)并且未形成折叠部2053的位置处向横向外侧折叠。在未形成折叠部2053的情况下,仅通过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的收缩力不太可能支撑顶面部2051的横向内侧端,顶面部2051不太可能维持平面形状,并且防漏壁2050不太可能平坦地贴靠穿用者的身体。
另外,在图19B中示出的情况下,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的收缩力不能克服由于吸收体2011的重量增加而施加于防漏壁2050的下垂拉力,并且存在防漏壁2050之间的横向上的间隔W60’小于图19A中示出的情况(W60>W60’)的风险。在该情况下,由于防漏壁2050与穿用者的身体接触的位置朝向横向上的中央移动,所以臀部容易露出,并且穿用者容易感到不舒适。另外,防漏壁2050于不在折叠部2053中折叠的情况下立起,因此在立起部中的距离L5比图19A中的距离L4(L2)长,并且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存在吸收体2011大幅度下垂并且贴合性变差的风险。另外,如果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中的距离L5以该方式长,则在防漏壁2050中发生不期望的折叠变形的可能性增加。
另外,当考虑防漏壁2050的长度方向(纵向)时,存在这样的风险:在折叠接合部2061与非接合部2062之间的边界的位置处防漏壁2050的形状快速地从图19A中的状态改变到图19B中的状态。如果发生这种快速的形状改变,则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的平面形状易于塌陷,并且尿布2001在穿用期间的贴合性大幅度降低。
为了解决该问题,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2001,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设置于防漏壁2050的预定位置,因此,即使在未形成折叠接合部2061的区域(形成有非接合部2062的区域)中,也能够使防漏壁2050折叠并且与折叠部2053类似地变形。于是,防漏壁2050中的快速形状改变量小于形成有折叠接合部2061的部分和未形成折叠接合部2061的部分(非接合部2062)(参照图17和图18)。于是,在长度方向上的大部分区域中容易稳定地维持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并且确保良好的贴合性。
注意,更期望的是,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配置于与折叠接合部2061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也就是说配置于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折叠接合部2061的非皮肤侧。如果折叠接合部2061和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配置于重叠位置处,则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的收缩力容易经由折叠接合部2061作用于折叠部2053的宽范围,并且折叠部2053(顶面部2051)容易在维持平面形状同时贴靠穿用者的皮肤。另外,如同参照图18所说明的,在形成有非接合部2062的区域中,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作为用于折叠防漏壁2050的基点,因此折叠接合部2061和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的位置越近,防漏壁2050的折叠位置也越近。于是,在长度方向上折叠接合部2061与非接合部2062之间的边界部处,不容易发生用于向横向内侧折叠防漏壁2050的基点的位置移位,并且更容易维持顶面部2051的面形状。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2001,确保在穿用期间防漏壁2050的立起高度(例如图17中的L2)为特定高度以上,因而有助于抑制排泄物的横漏。具体地,相对于纵向(长度方向),对于各防漏壁2050而言,在背面片2030的横向长度(宽度)最小的最小长度位置处,关于当防漏壁2050以使防漏壁2050的横向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向横向外侧伸长时在横向上从吸收性主体2010的横向外侧端2010es到折叠接合部2061的突出量Ws50,和关于当背面片2030以使背面片2030的横向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在横向上向外伸长时在横向上从吸收性主体2010的最外侧端2010es到背面片2030的横向外侧端2030es的突出量Ws30,突出量Ws50被设定为比突出量Ws30大。注意,“在纵向上背面片2030的横向长度(宽度)最小的最小长度位置”是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与穿用者的腹股沟区域接触的位置,并且是与图10中示出的C-C截面对应的位置。另外,防漏壁2050和背面片2030“以使横向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伸长”的状态指的是防漏壁2050、背面片2030等以使褶皱不存在的方式且以使防漏壁2050、背面片2030等的构成构件的尺寸与这些构件自身的尺寸一致或接近的方式在横向上伸长的状态。
图20是示出防漏壁2050和背面片2030在横向上伸长到最大长度的状态的尿布2001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0示出图15中示出的防漏壁2050和背面片2030在横向上向外伸长的状态。如图20所示,防漏壁2050的从吸收性主体2010的横向外侧端向横向外侧突出到折叠接合部2061的部分的长度(突出量)Ws50比背面片2030的向横向外侧突出的部分的长度(突出量)Ws30大(Ws50>Ws30)。于是,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即使背面片2030的突出部在穿用者的腹股沟区域附近朝向腿部开口LH卷起,也可以抑制背面片2030的这些突出部到达比防漏片2050的立起高度高的位置。换言之,这抑制了背面片2030变窄以及在穿用者的皮肤与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之间形成间隙、排泄物通过该间隙泄漏并且防漏壁2050不太可能贴靠穿用者的皮肤表面的情况。
注意,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2001中,在长度方向上背面片2030的横向长度(宽度)最小的最小长度位置处,背面片2030的横向外侧端2030es位于吸收性主体2010的横向外侧端2010es的横向内侧(参照图10和图20)。于是,在图20中,背面片2030的横向突出的突出量Ws30取负值。当然,背面片2030的横向外侧端2030es可以位于吸收性主体2010的横向外侧端2010es的横向外侧,并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上述关系Ws50>Ws30成立就足够了。
本实施方式的防漏壁2050设置有用作折叠基点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因此,即使Ws50长(即使防漏壁2050高),也可以抑制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诸如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在中间部处折叠和塌陷的问题。相反,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2001,对于各防漏壁2050而言,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配置于以下部分中的至少一者:防漏壁2050中的折叠接合部2061的非皮肤侧部;在防漏壁2050中且相对于设置有折叠接合部2061的部分位于非皮肤侧的部分。因此,与像参照图19A和图19B说明的比较例中未设置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的情况相比,防漏壁2050的高度能够提高(Ws50能够增加)。
另外,如图15所示,在各防漏壁2050中,折叠接合部2061与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的横向内侧端相距预定距离,因而在防漏壁2050的内侧端(图15中的折曲线f2部分)处形成所谓的干边缘。于是,当尿布2001被穿用时,防漏壁2050的横向内侧端具有较柔软的触感,并且更容易实现良好的贴合性。特别地,利用本实施方式的防漏壁2050,折叠部2053(顶面部2051)作为平面压靠穿用者的皮肤,因此在折叠部2053的端部处设置干边缘可以减小平面的边缘处的刚性并且抑制穿用者在穿用尿布2001时感觉不舒适的情况。
<变型例>
可以是诸如以下的尿布2001的变型。图21是示出尿布2001的变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1示出尿布2001的变型在纵向(长度方向)上背面片2030的横向长度(宽度)最小的最小长度位置处、也就是说在与图10中的C-C截面对应的位置处的截面。
如图21所示,在尿布2001的变型中,正面片2020的横向外侧端部2020es沿着防漏壁2050向横向内侧折叠,并且使用粘接剂等接合折叠端部2020es和防漏壁2050的下面部2052。由于防漏壁2050和正面片2020彼此接合,当防漏壁2050在尿布2001的穿用期间立起时,正面片2020的包括横向外侧端部2020es的部分与防漏壁2050一体地立起。换言之,在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中层叠的构件的数量增加,并且该立起部的强度增加。于是,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不太可能在中间部处折叠或塌陷,并且能够进一步改善尿布2001在被穿用时的贴合性。
注意,当防漏壁2050和正面片2020接合时,期望的是,正面片2020的横向外侧端部2020es和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在如图21所示的在厚度方向上未重叠的位置处接合。这是因为,如同参照图18所说明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是在尿布2001被穿用时用作防漏壁2050的折叠基点的部分,因此,如果在该部分中刚性高,则防漏壁2050的折叠变形易于受到阻碍,并且存在顶面部2051的面形状不太可能被维持的风险。
另外,在尿布2001的变型中,在吸收性主体2010与各防漏壁2050之间设置了防漏膜2070。防漏膜2070是非透液性片构件,被配置成沿着长度方向在厚度方向上与的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重叠并且使用粘接剂等接合到防漏壁2050。由于设置了防漏膜2070,在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中层叠的构件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并且防漏壁2050的强度能够进一步增加。另外,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的横向内侧面变成为非透液性的,因而抑制排泄物渗入防漏壁2050的情况,并且改善防漏壁2050的抗水性。于是,防漏壁2050的立起部更不太可能折叠,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液体泄漏等的发生。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2002(在下文中,也称为“尿布2002”)中,端接合部2063和主体接合部2080的构造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2001不同。尿布2002的其它构造与尿布2001中的大致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的说明。图22是示出在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2002中的端接合部2063和主体接合部2080的配置的图。
在图22中的尿布2002中,背面片2030和吸收性主体2010彼此接合所在的主体接合部2080(由剖面线表示)在长度方向上被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主体腹侧上端接合部2080f、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和主体中央接合部2080c。主体腹侧上端接合部2080f使吸收性主体2010的长度方向上的腹侧端部(纵向上的腹侧上端部)接合到背面片2030。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使吸收性主体2010的长度方向上的背侧端部(纵向上的背侧上端部)接合到背面片2030。主体中央接合部2080c使吸收性主体20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裆部2005)接合到背面片2030。
另外,在尿布2002中,在使防漏壁2050接合到正面片2020(内层片)的端接合部2063(以涂黑部分表示)之中,长度方向上的腹侧端部(纵向上的腹侧上端部)将被称为腹侧端接合部2063f,并且长度方向上的背侧端部(纵向上的背侧上端部)将被称为背侧端接合部2063b。
如图22所示,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的纵向上的上端2080beu(长度方向上的背侧端)和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纵向上的上端2063beu(长度方向上的背侧端)都位于吸收性主体2010的纵向上的上端处。另外,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的纵向上的下端2080bed(长度方向上的内侧端)在纵向上处于比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纵向上的下端2063bed(长度方向上的内侧端)低的位置。换言之,在尿布2002中,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和背侧端接合部2063b以在纵向(长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
注意,尽管图22示出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区域与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整体上重叠,但是它们并非必须整体上重叠,并且它们至少部分地重叠就足够了。另外,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的下端2080bed和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下端2063bed可以位于纵向上的相同位置。具体地,在尿布2002中,如下配置就足够了:在该配置中,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的下端2080bed的位置在纵向上不比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下端2063bed的位置高。类似的构造也适用于主体腹侧上端接合部2080f和腹侧端接合部2063f(参照图22)。
与尿布2001类似,在尿布2002的各防漏壁2050中,多个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图15和图22中的2551至2556)在横向上并排配置。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在由图22中的虚线表示的范围中在长度方向(纵向)上伸长的状态下被接合到防漏壁2050。具体地,相对于尿布2002的长度方向,至少在腹侧端接合部2063f的内侧端(纵向上的下端2063fed)与背侧接合部2063b的内侧端(纵向上的下端2063bed)之间,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配置为在长度方向上伸长的状态。于是,通过这些区域中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5展现伸缩性。
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在以相应的预定伸缩倍率伸长的状态下接合到防漏壁2050。在尿布2002中,配置于防漏壁2050的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外侧的区域中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4具有大约为2.0的伸长倍率。另外,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4的纤维直径为大约470D(旦尼尔)。另一方面,以与折叠接合部2061重叠的方式配置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6和配置于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内侧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具有大约为3.0的伸长倍率。另外,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和2556的纤维直径大约为940D(旦尼尔)。
结果,在尿布2002中,在防漏壁2050的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外侧的区域中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4中的应力总和小于防漏壁2050的折叠接合部2061以及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内侧的区域中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5和2556中的应力总和。
注意,例如,能够通过进行以下试验测量“应力总和”。首先,一个防漏壁2050在长度方向上受到拉动并且伸长到在上表面中不存在褶皱的程度。在该状态下,防漏壁2050和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4在长度方向上被裁切为预定长度le1,由此获得试验片。因为各试验片在伸长状态下被裁切,所以试验片被放置预定时间(例如,大约一天)以使试验片之间不会由于在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4的收缩期间的残余应力和变化的影响而产生差异。在被放置预定时间之后,测量收缩的试验片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e2。在下文中,利用拉引测试机的夹盘固定各试验片的长度方向端部中的预定位置,并且当试验片被拉动与收缩量对应的长度(即,le1-le2)时测量应力值。以该方式获得“应力总和”。
注意只要满足以上关系(防漏壁2050的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外侧区域中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中的应力总和<防漏壁2050的折叠接合部2061以及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内侧区域中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中的应力总和),就能够自由地改变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的配置、数量、伸长倍率和纤维直径。
<尿布2002的特性>
由于具有上述构造,尿布2002在被穿用时具有独特的效果。图23是从横向上观察处于短裤状态的尿布2002的示意性截面图。
在短裤型尿布2002中,防漏壁2050由于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的伸缩力而在腹侧端接合部2063f与背侧端接合部2063b之间收缩,并且如图23所示还朝向穿用者的皮肤立起。此时,由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产生的收缩力F1作用于腹侧端接合部2063f的下端2063fed,并且在该区域中在前后方向上向内(从前侧到后侧)拉动吸收性主体2010。类似地,由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产生的收缩力F2作用于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下端2063bed,并且在该区域中在前后方向上向内(从后侧到前侧)拉动吸收性主体2010。
在普通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情况下,如果穿用者在穿用尿布的情况下面向上睡觉,则未被吸收性主体完全吸收的排泄物可能在位于穿用者的背侧的吸收性主体的上端处从尿布漏出。
为了解决该问题,利用尿布2002,通过收缩力F2在前后方向上向内(朝向穿用者的皮肤)拉动吸收性主体2010的背侧上端部,因此,背侧上端部易于贴靠穿用者的身体。具体地,在穿用者的皮肤与吸收性主体2010的背侧上端部之间不太可能形成间隙等,并且较容易抑制排泄物从吸收性主体2010的背侧上端部泄漏。
另外,在尿布2002的情况下,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下端2063bed在纵向上位于比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高的位置。具体地,在纵向上与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下端2063bed重叠的位置处,吸收性主体2010和背面片2030以经由主体腹侧上端接合部2080f层叠的状态接合。于是,在下端2063bed处的刚性较高。
如果在受到由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产生的收缩力F2的区域中刚性低,则用于朝向穿用者的皮肤拉动吸收性主体2010的力不太可能分散,因而在吸收性主体2010与穿用者的皮肤之间形成间隙且形成褶皱,并且难以抑制排泄物的泄漏。相反,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2002的情况下,在受到收缩力F2的区域中刚性高,并且收缩力F2容易直接作用为用于朝向穿用者的皮肤拉动吸收性主体2010的力。于是,改善了吸收性主体2010的背侧上端部处的贴合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背侧上端部处的排泄物的泄漏。
此外,在尿布2002中,在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下端2063bed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以沿着防漏壁2050的长度方向伸长的方式配置。换言之,由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产生的收缩力F2不连续地直接作用于下端2063bed。于是,与由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产生的收缩力不连续的情况相比,防漏壁2050更容易被朝向穿用者的皮肤拉动。换言之,由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6产生的收缩力F2经由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下端2063bed直接作用于吸收性主体2010,因此吸收性主体2010被朝向穿用者的皮肤牢靠地拉动,并且可以进一步改善吸收性主体2010的背侧上端部的贴合性。
注意,图22中示出的尿布2002的构造还能够获得与对背侧效果类似的对腹侧的效果。具体地,改善了吸收性主体2010的腹侧上端部的贴合性,并且在腹侧上端部与穿用者的腹部之间不太可能产生间隙。于是,即使穿用者在穿用尿布2002的同时以面向下的姿势睡觉,也可以有效地抑制穿用者腹侧上端部处的排泄物的泄漏。
另外,在尿布2002中,改善了在穿用期间防漏壁2050的贴合性。如上所述,在尿布2002中,在防漏壁2050的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外侧的区域(与图15中的单层部2054对应的区域)中配置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至2554中的应力总和小于防漏壁2050的折叠接合部2061以及折叠接合部2061的横向内侧的区域(与图15中的折叠部2053对应的区域)中配置的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2555和2556)中的应力总和。于是,当尿布2002被穿用时,沿折叠部2053的长度方向作用了大幅度的收缩力,因此,折叠部2053容易紧密贴合穿用者的皮肤,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排泄物的横漏。
另一方面,沿单层部2054的长度方向的收缩力比在折叠部2053中的弱,因此与折叠部2053相比,在长度方向上存在少量的松弛,因而使得容易三维变形。于是,单层部2054容易贴合与穿用者身体的凹凸对应的面。
特别地,在尿布2002中,由防漏壁弹性构件2055产生的收缩力F2作用于背侧端接合部2063b的下端2063bed,并且下端2063bed在纵向上位于比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的下端2080bed高的位置(参照图22和图23)。在该情况下,防漏壁2050朝向穿用者的皮肤在纵向上的例如比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尿布2001的情况中高的位置处立起,并且易于因此而与穿用者的身体的较宽范围接触,因而要求能够沿着穿用者的身体的凹凸柔性地变形。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尿布2002的防漏壁2050中,单层部2054能够容易地变形,因而即使沿着穿用者的身体的凹凸也能够实现良好的贴合。特别地,即使沿着诸如臀部的具有大幅度凹凸的曲面也可以实现自然的贴合。
(弹性构件)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尽管使用弹性线作为腰身弹性构件的示例并且说明了防漏壁弹性构件,但是这些弹性构件不限于诸如所谓的弹性线的线状弹性构件。例如,可以使用具有预定宽度的平面状(带状)弹性构件。此外,构成防漏壁和背面片的片构件可以是具有伸缩性的片构件(例如,可伸缩无纺布),使得构造可以为诸如弹性线的弹性构件被独立设置。
(尿布的折叠)
上述尿布2001和尿布2002能够在纵向上折叠一次以实现用于包装和存储的紧凑形状。图24是示出处于折叠状态的尿布2001(尿布2002)的示意性截面图。
在尿布2001(尿布2002)中,在横向上延伸的折叠线FL设置于纵向上的预定位置处,并且处于短裤状态的尿布2001(尿布2002)能够如图24所示地以折叠线FL作为折叠基点在纵向上折叠一次。在图10中,由腹侧腰身部2003和背侧腰身部2004中的预定位置处的交叉剖面线表示一对折叠线FL。这些折叠线FL在与尿布2001(尿布2002)的纵向上的上端(长度方向上的腹侧端和背侧端)距离预定距离Lh的位置处沿横向延伸。注意,预定距离Lh是短裤形状的尿布2001(尿布2002)的纵向长度的大约1/2(参照图10和图11)。
折叠线FL在纵向(长度方向)上的部分配置于与吸收性主体2010的吸收体2011重叠的位置处。于是,当尿布2001被折叠时,为了容易折叠具有高刚性的吸收体2011,并且为了容易维持该折叠状态,在尿布2001中设置沿着折叠线FL的折痕。具体地,在尿布2001的制造过程中,处于产品状态(短裤形状)的尿布2001在折叠线FL处折叠,然后在折叠线FL的位置处进行诸如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局部加压的加工,因而可靠地设置折痕。于是,抑制了折叠的尿布2001自然地返回到其原始形状的情况,并且有助于紧凑的包装。
此时,折叠线FL以不与防漏壁2050的折叠接合部2061(即,折叠部2053)在纵向(长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形成。具体地,在尿布2001(尿布2002)中,折叠线FL和接合部2061在纵向上不具有重叠部分(参照图10和图24)。于是,即使尿布2001(尿布2002)被折叠,顶面部2051中也不会在防漏壁2050中形成有折叠接合部2061(折叠部2053)的位置处形成折痕。换言之,在形成有折叠接合部2061的位置处,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易于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维持平面形状,并且这抑制了在尿布2001被穿用时顶面部2051紧密贴合穿用者的身体的效果的损失。注意,在图24中,吸收体2011和防漏壁2050(接合部2061)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L10处折叠,但是在该中央位置CL10处未设置诸如折叠线FL的折痕,因此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易于在尿布2001被穿用时维持平面形状。
另外,利用该构造,防漏壁2050的非接合部2062在纵向上与折叠线FL重叠。换言之,在防漏壁2050的非接合部2062中的区域中设置了折痕。在该情况下,在设置有折痕的位置处,非接合部2062在纵向(长度方向)上容易地折叠。另一方面,由于沿着横向(宽度方向)对非接合部2062加压,非接合部2062在横向上不容易折叠。另外,在长度方向上腹侧与背侧的折叠线FL、FL之间的区域(与图10中的裆部2005对应的区域)中,防漏壁2050不太可能受到除了上述加压力之外的横向上的折叠力,因此防漏壁2050的顶面部2051更易于在与裆部2005对应的区域中维持平面形状。
===其它实施方式===
尽管在上文中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以上实施方式仅是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不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或变形并且包括本发明的等价物。
附图标记说明
1001尿布(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1003腹侧腰身部,1004背侧腰身部,1007接合区域,
1010吸收性主体,1010e最外侧端,1011吸收性芯,
1011c收缩部,
1020外装体(外装片),1042背侧腿部弹性构件(弹性构件),
1050防漏壁,1050BA下端区域,
1051顶面部,1052下面部,1055腿部弹性构件,
1061接合部,1062非接合部,
1101第一锁定部,1102第二锁定部,
1421直线部分,1422弯曲部分,
1551-1556第一至第六腿部弹性构件,
P20最小长度位置(在纵向上的外装片的横向长度最小的位置),
2001尿布(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2002尿布(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2003腹侧腰身部,2003es腹侧边缘部,
2004背侧腰身部,2004es背侧边缘部,
2005裆部,
2010吸收性主体,2010es外侧端,
2011吸收体,2011c收缩部,2011ea端部,2011eb端部,
2012芯包裹片,
2020正面片(内层片),2020es端部,
2030背面片(外层片),2030c收缩部,2030es外侧端,
2031背膜,2032上外层片,2033下外层片,
2035a腹侧弹性构件,2035b背侧弹性构件,
2035lg背侧腿部弹性构件,2035lgs直线部分,2035lgc弯曲部分,
2050防漏壁,
2050s片构件,2050ei内侧端部,2050eo外侧端部,
2050rp基部,
2051顶面部,2052下面部,2053折叠部,2054单层部,
2055防漏壁弹性构件,2551-2555防漏壁弹性构件,
2556防漏壁弹性构件,
2061折叠接合部,2062非接合部,
2063端接合部,2063f腹侧端接合部,
2063b背侧端接合部,2063beu上端,2063bed下端,
2070防漏膜,
2080主体接合部,2080f主体腹侧上端接合部,2080c主体中央接合部,
2080b主体背侧上端接合部,2080beu上端,2080bed下端,
f1、f2、f3折曲线
FL折叠线,
BH腰身开口,LH腿部开口,
CL10中央位置,
W60间隔(折叠接合部),
W80c宽度,W80e宽度,
Ws30横向距离,Ws50横向距离

Claims (11)

1.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吸收排泄物;
腹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腹部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腹侧腰身部;
背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所述穿用者的背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背侧腰身部;
外装片,其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以及
防漏壁,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横向上的两侧,
所述防漏壁均包括至少在所述纵向上的最小长度位置处的接合部和在所述纵向上的所述接合部的上侧区域中的非接合部,
所述接合部是各所述防漏壁的表面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中彼此接合的部分,
所述最小长度位置是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最小的位置,
所述非接合部是所述表面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未彼此接合的部分,并且
当所述外装片和所述防漏壁以使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和所述防漏壁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在所述横向上向外伸长时,
在所述最小长度位置处,所述外装片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横向上的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小于各所述防漏壁从所述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
通过在所述纵向上延伸的第一锁定部锁定所述腹侧腰身部的一个横端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的一个横端部,
通过在所述纵向上延伸的第二锁定部锁定所述腹侧腰身部的另一横端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的另一横端部,并且
相对于所述纵向,在各所述防漏壁的所述接合部中位于背侧腰身部侧的端位于连接所述第一锁定部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锁定部的下端的线的下侧,
其中,各所述防漏壁均具有下面部和顶面部,
所述下面部在所述横向上从外侧向内侧折叠并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皮肤侧面相对,
所述顶面部在所述横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折叠并且与所述下面部的皮肤侧面重叠,并且
至少在各所述防漏壁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背侧腰身部侧,
在所述非接合部的纵向上侧且所述接合部的横向外侧的区域中,
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皮肤侧面和所述下面部的非皮肤侧面彼此接合,并且
所述下面部的所述皮肤侧面和所述顶面部的非皮肤侧面彼此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纵向,在各所述防漏壁的所述接合部中位于腹侧腰身部侧的端位于连接所述第一锁定部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锁定部的下端的线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面部的所述皮肤侧面和所述顶面部的所述非皮肤侧面接合的接合部与在所述横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折叠的位置在横向外侧上相距预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所述吸收性主体和所述外装片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彼此接合的接合区域,并且
所述接合区域具有位于各所述防漏壁在所述纵向上的下端区域的窄部,
所述窄部具有比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的横向宽度小的横向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还包括所述吸收性主体接合到所述外装片的主体接合部,
至少在所述最小长度位置处的所述主体接合部的横向宽度小于在所述主体接合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位置处的所述主体接合部的横向宽度,并且
各所述防漏壁包括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弹性构件,
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
所述接合部的非皮肤侧部和
相对于设置有所述接合部的部分位于所述非皮肤侧的部分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位于所述接合部的所述非皮肤侧且与所述接合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7.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吸收排泄物;
腹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腹部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腹侧腰身部;
背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所述穿用者的背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背侧腰身部;
外装片,其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以及
防漏壁,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横向上的两侧,
所述防漏壁均包括至少在所述纵向上的最小长度位置处的接合部和在所述纵向上的所述接合部的上侧区域中的非接合部,
所述接合部是各所述防漏壁的表面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中彼此接合的部分,
所述最小长度位置是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最小的位置,
所述非接合部是所述表面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未彼此接合的部分,并且
当所述外装片和所述防漏壁以使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和所述防漏壁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在所述横向上向外伸长时,
在所述最小长度位置处,所述外装片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横向上的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小于各所述防漏壁从所述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
在背侧设置有具有直线部分和弯曲部分的弹性构件,
所述直线部分配置成以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在所述横向上延伸,并且
所述弯曲部分配置成从所述直线部分的所述横向上的两端在所述横向上向外且在所述纵向上向上弯曲,并且
所述接合部和和所述弹性构件具有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分的伸长倍率比所述直线部分的伸长倍率大。
9.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吸收排泄物;
腹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腹部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腹侧腰身部;
背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所述穿用者的背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背侧腰身部;
外装片,其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以及
防漏壁,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横向上的两侧,
所述防漏壁均包括至少在所述纵向上的最小长度位置处的接合部和在所述纵向上的所述接合部的上侧区域中的非接合部,
所述接合部是各所述防漏壁的表面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中彼此接合的部分,
所述最小长度位置是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最小的位置,
所述非接合部是所述表面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未彼此接合的部分,并且
当所述外装片和所述防漏壁以使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和所述防漏壁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在所述横向上向外伸长时,
在所述最小长度位置处,所述外装片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横向上的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小于各所述防漏壁从所述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
在各所述防漏壁中,在所述横向上并排设置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能够伸缩的多个腿部弹性构件,并且
在各所述防漏壁中,配置于所述接合部的横向外侧的腿部弹性构件的数量比配置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接合部的横向内侧的腿部弹性构件的数量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接合部的横向外侧的各所述腿部弹性构件被着色。
11.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吸收排泄物;
腹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腹部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腹侧腰身部;
背侧腰身部,其在所述尿布被穿用时位于所述穿用者的背侧,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接合到所述背侧腰身部;
外装片,其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以及
防漏壁,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设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横向上的两侧,
所述防漏壁均包括至少在所述纵向上的最小长度位置处的接合部和在所述纵向上的所述接合部的上侧区域中的非接合部,
所述接合部是各所述防漏壁的表面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中彼此接合的部分,
所述最小长度位置是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最小的位置,
所述非接合部是所述表面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未彼此接合的部分,并且
当所述外装片和所述防漏壁以使所述外装片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和所述防漏壁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为最大长度的方式在所述横向上向外伸长时,
在所述最小长度位置处,所述外装片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横向上的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小于各所述防漏壁从所述最外侧端向外突出的横向突出量,
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吸收性芯,
所述吸收性芯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具有收缩部,
所述接合部和所述吸收性芯未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重叠,并且
所述接合部中的一者与所述接合部中的另一者之间的在所述横向上的间隔比所述吸收性芯的所述一端部的在所述横向上的长度小,并且比所述吸收性芯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在所述横向上的长度小。
CN201780030266.2A 2016-05-16 2017-05-16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Active CN1091526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7874 2016-05-16
JP2016-097869 2016-05-16
JP2016097869A JP6412896B2 (ja) 2016-05-16 2016-05-16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6097878A JP6427530B2 (ja) 2016-05-16 2016-05-16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6-097874 2016-05-16
JP2016-097878 2016-05-16
JP2017-036157 2017-02-28
JP2017036157A JP7002202B2 (ja) 2016-05-16 2017-02-28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PCT/JP2017/018286 WO2017199932A1 (ja) 2016-05-16 2017-05-16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2670A CN109152670A (zh) 2019-01-04
CN109152670B true CN109152670B (zh) 2021-07-23

Family

ID=64803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0266.2A Active CN109152670B (zh) 2016-05-16 2017-05-16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2670B (zh)
PH (1) PH1201850239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3095A (zh) * 2004-08-05 2007-07-04 宝洁公司 一次性套穿衣服
CN101541281A (zh) * 2006-12-28 2009-09-23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纸尿布
CN101677898A (zh) * 2007-06-15 2010-03-24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一次性尿布
JP2011206217A (ja) * 2010-03-29 2011-10-20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15009020A (ja) * 2013-07-01 2015-01-1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3095A (zh) * 2004-08-05 2007-07-04 宝洁公司 一次性套穿衣服
CN101541281A (zh) * 2006-12-28 2009-09-23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纸尿布
CN101677898A (zh) * 2007-06-15 2010-03-24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一次性尿布
JP2011206217A (ja) * 2010-03-29 2011-10-20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15009020A (ja) * 2013-07-01 2015-01-1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8502399A1 (en) 2019-07-15
CN109152670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0544B (zh) 吸收性物品
JP5144228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9310542B (zh) 吸收性物品
TW200302711A (en) Pants-type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TWI663967B (zh) Absorbent article
CN109310543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8697539B (zh) 吸收性物品
CN113556999B (zh) 吸收性物品
JP7002202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TWI678196B (zh) 吸收性物品
WO2017199932A1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7178172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09906067B (zh) 带式尿布
CN109310547B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和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穿着方法
US11389342B2 (en) Pull-o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pair of belt sections
CN109152670B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CN111542293B (zh) 吸收性物品
JP7217148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14007567B (zh) 吸收性物品
JP6412896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CN217853604U (zh) 吸收性物品
WO2021132620A1 (ja) 吸収性物品
JP6427530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469038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24034742A (ja) トランクス型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