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2016A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52016A CN109152016A CN201710459008.8A CN201710459008A CN109152016A CN 109152016 A CN109152016 A CN 109152016A CN 201710459008 A CN201710459008 A CN 201710459008A CN 109152016 A CN109152016 A CN 1091520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link carrier
- carrier
- uplink
- frequency point
- down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50039363 SIB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接入、切换的方法和装置。接入的方法包括:终端通过下行载波接收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二频段。通过上述方法,终端A在接入时即可实现上下行工作在不同频段上,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来为上下行选择合适的频段资源,能够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用户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需要随时随地接入无线网络,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对无线资源的覆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无线资源有限,如何有效得利用无线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描述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旨在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入方法,包括:
终端通过下行载波接收系统消息,上述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起随机接入;其中,上述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二频段,上述第一频段和上述第二频段不同。
终端在接入时即可实现上下行工作在不同频段上,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来为上下行选择合适的频段资源。上行载波可以选择相对下行载波较低的频段资源,从而提高上行的覆盖范围,使得无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某些频段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将下行在其他频段工作的终端的上行接入到利用率不高的频段,以实现有效得利用无线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下行载波接收同步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下行载波接收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第一频段和上述第二频段所属的通信制式不同。
终端实现上下行分别工作在不同制式下的不同频段上,可以实现终端利用不同制式下的无线资源,实现多制式下的频段资源的共用,实现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第一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上述第二频段属于新空口NR制式,或者上述第一频段属于新空口NR制式,上述第二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系统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测量上行质量的信号。
能够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对上行质量进行测量,使得基站能够更加准确得知道上行质量,以便于根据上行质量进行上行切换。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下行载波接收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目标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上述终端发起从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到上述目标上行载波的切换;其中,上述目标上行载波的频点和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终端在接入后,可以发起从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目标上行载波,第二上行载波和目标上行载波可以是不同频段上的载波,实现根据上行质量或者业务需求,灵活得切换上行载波,将上行载波切换到不同频段上。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终端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上述终端发起从第一上行载波到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数据且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终端在接入后,可实现保持下行不变,将上行切换到另一频段上,可以根据上行情况为上行选择切换到合适的频段,能够有效利用无线资源,例如当终端处于原上行覆盖的边缘,上行质量较差,此时终端可以将上行切换到另一频段上,使得终端处于新上行覆盖的中心,提高上行质量。在某些频段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终端也可以将上行切换到这些频段上,以提高无线资源的使用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二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一下行载波接收上行授权消息;
若上述切换完成,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或者,
若上述切换未完成,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测量报告,上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质量。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终端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下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二下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上述终端发起从上述第一下行载波到上述第二下行载波的切换;上述终端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且通过上述第二下行载波接收数据,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和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终端在接入后,可实现将下行切换到另一频段上,可以根据上行情况将下行选择切换到合适的频段,能够有效利用无线资源,例如当终端处于原下行覆盖的边缘,下行质量较差,此时终端可以将下行切换到另一频段上,使得终端处于新下行覆盖的中心,提高下行质量。在某些频段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终端也可以将下行切换到这些频段上,以提高无线资源的使用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二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二下行载波接收上行授权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测量配置,上述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上述第二下行载波进行测量;
上述终端通过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上述第二下行载波的测量报告。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接入方法,包括:
基站通过下行载波发送系统消息,上述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随机接入请求;其中,上述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二频段,上述第一频段和上述第二频段不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基站通过上述下行载波发送同步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基站通过上述下行载波发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第一频段和上述第二频段所属的通信制式不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第一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上述第二频段属于新空口NR制式,或者上述第一频段属于新空口NR制式,上述第二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系统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该方法还包括: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用于测量上行质量的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基站通过上述下行载波发送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目标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其中,上述目标上行载波的频点和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基站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发送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上述基站从上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第二消息,上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从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到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完成的信息;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一下行载波发送数据且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其中,用于指示从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到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完成的信息是终端发送的,指示终端的上行载波切换完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一下行载波发送上行授权消息;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测量报告,上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质量。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基站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发送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下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二下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上述基站通过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第二消息,上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从上述第一下行载波到上述第二下行载波切换完成的信息;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数据且通过上述第二下行载波发送数据,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和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二下行载波发送上行授权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方法还包括: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一下行载波发送测量配置,上述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上述第二下行载波进行测量;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上述第二下行载波的测量报告。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组件:
上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收发组件利用下行载波接收系统消息,上述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起随机接入;其中,上述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二频段,上述第一频段和上述第二频段不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下行载波接收同步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下行载波接收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第一频段和上述第二频段所属的通信制式不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第一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上述第二频段属于新空口NR制式,或者上述第一频段属于新空口NR制式,上述第二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下行载波接收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测量上行质量的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下行载波接收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目标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上述处理器还用于发起从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到上述目标上行载波的切换;其中,上述目标上行载波的频点和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装置为终端或者芯片。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组件:
上述收发组件,用于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上述处理器还用于发起从第一上行载波到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数据且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还用于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二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还用于通过上述第一下行载波接收上行授权消息;
若上述切换完成,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或者,
若上述切换未完成,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测量报告,上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质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装置为终端或者芯片。
本发明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组件:
上述收发组件,用于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下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二下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上述处理器还用于发起从上述第一下行载波到上述第二下行载波的切换;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且通过上述第二下行载波接收数据,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和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二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二下行载波接收上行授权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测量配置,上述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上述第二下行载波进行测量;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上述第二下行载波的测量报告。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装置为终端或者芯片。
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组件:
上述收发组件,用于通过下行载波发送系统消息,上述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随机接入请求;其中,上述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二频段,上述第一频段和上述第二频段不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下行载波发送同步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下行载波发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第一频段和上述第二频段所属的通信制式不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第一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上述第二频段属于新空口NR制式,或者上述第一频段属于新空口NR制式,上述第二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系统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用于测量上行质量的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下行载波发送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目标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其中,上述目标上行载波的频点和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装置为基站或者芯片。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组件:
上述收发组件,用于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发送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第二消息,上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从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到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完成的信息;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下行载波发送数据且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其中,用于指示从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到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完成的信息是另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指示另一通信装置的上行载波切换完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下行载波向上述基站发送上行授权消息;
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上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测量报告,上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上述第二上行载波的质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装置为基站或者芯片。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组件:
上述收发组件,用于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发送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下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上述第二下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上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组件利用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第二消息,上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从上述第一下行载波到上述第二下行载波切换完成的信息;上述收发组件还用于通过第一上行载波接收数据且通过上述第二下行载波发送数据,上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和上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收发组件还用于通过上述第二下行载波发送上行授权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收发组件还用于通过上述第一下行载波发送测量配置,上述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上述第二下行载波进行测量;上述收发组件还用于通过上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上述第二下行载波的测量报告。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装置为基站或者芯片。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程序,当上述程序被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一种方法被执行。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当其被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一种方法被执行。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可运行该程序,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一种方法被执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场景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利用率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频段覆盖范围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方案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的基站A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的终端A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频段覆盖范围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行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下行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图1为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例如:用户面网关A)和多个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A,基站B,和基站C)。该多个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相连。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支持4G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接入技术,或者可以是支持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例如新空口(new radio,NR)接入技术,或者是支持3G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接入技术,或者可以是支持多种无线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的通信系统。终端(例如:终端A,终端B,和终端C)可以通过相应的接入技术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无线通信。
本申请中的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述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基站。
本申请中的终端,也可以称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equipment),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表1示出了不同频段划分的一种示例。如表1所示,在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模式下,一个频段包括两个频率范围,例如频段3包括1710-1785兆赫兹(megahertz,MHz)和1805-1880MHz,其中1710-1785MHz可用于上行传输;1805-1880MHz可用于下行传输。运营商可以为上述无线通信系统配置多个频段资源。例如,运营商A可以为上述无线通信系统配置频段3、频段8以及频段42,将频段3的1710-1785MHz配置为用于上行传输,将频段3的1805-1880MHz配置为用于下行传输,将频段8的880-915MHz配置为用于上行传输,将频段8的925-960MHz配置为用于下行传输,以及将频段42的3400-3600MHz配置为用于上行传输,将频段42的3400-3600MHz配置为用于下行传输。频段3也称为1.8GHz频段,频段8也称为0.9GHz频段,以及频段42也称为3.5GHz频段。
表1
在上述场景中,如图2所示,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可以工作在多个频段上。例如,终端A通过3.5GHz频段与基站A进行通信,终端B通过1.8GHz频段与基站A进行通信。具体的,终端A通过3.5GHz频段的上行子载波发送数据给基站A,基站A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子载波A发送数据给终端A;终端B通过1.8GHz频段的上行子载波发送数据给基站A,基站A通过1.8GHz频段的下行子载波B发送数据给终端B。
同一频段内的上行子频段和下行子频段在频段上较为接近,理论上同一频段的上行覆盖和下行覆盖范围比较接近。但是由于存在路径损耗,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不同等因素,往往上行覆盖要小于下行覆盖。由于上述原因,在下行覆盖的边缘,上行覆盖可能较弱,导致终端进行上行传输的效果不佳。
另外,图3a是无线资源的利用率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下行时频资源的使用率通常不超过60%,上行时频资源的使用率通常不超过15%。可见,无线资源,特别是用于上行的无线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为了改善上述状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方案,旨在更有效的使用无线资源。
如图3所示,不同的频段,其覆盖范围不同。通常,频率越低,其覆盖范围越大。例如,1.8GHz频段的覆盖范围要大于3.5GHz的覆盖范围,0.9GHz的覆盖范围要大于1.8GHz的覆盖范围。
考虑到上述频率特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如图4所示,可以考虑将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频段解耦,即上行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可以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频段不同。例如,终端A的下行传输使用3.5GHz频段,终端A的上行使用1.8GHz频段。
在该方案中,基站A可以支持不同频段的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协调处理。如图5所示,基站A包括处理器501以及收发组件502。其中,处理器501主要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能够对同一个终端A的不同频段上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发。例如:处理器能够生成上行授权,指示收发组件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发送上行授权至终端A,指示收发组件502通过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从终端A接收响应于上述上行授权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收发组件502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处理器501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基带单元等,通常501部分是基站的控制中心。收发组件502通常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收发器等。
在该方案中,终端A可以支持不同频段的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协调处理,如图6所示,终端A包括处理器601以及收发组件602。其中处理器601能够对同一接入网设备的不同频段上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发。例如处理器601能够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接收的下行数据,并进行处理,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收发组件602在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上发送。收发组件602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处理器601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基带单元等,通常601部分是终端的控制中心。收发组件602通常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收发器等。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使终端A和基站A的上下行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如图7所示,在上行工作在1.8GHz频段上,下行工作在3.5GHz频段的情况下,由于1.8GHz频段的上行覆盖范围大于3.5GHz频段的上行覆盖范围,可以有效提高了上行的覆盖范围,达到较好的上行传输效果。该方案在充分利用了不同频段的同时又扩大了上行的覆盖,实现了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申请提供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如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入方法,能够在终端A接入时实现上下行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上。该方法包括:
S801:基站A在第一频段发送同步信号。
例如:第一频段可以是3.5GHz频段。
例如,基站A以5毫秒(millisecond,ms)为周期发送同步信号。其中,同步信号可以是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或者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
S802:终端A检测同步信号,在第一频段成功接收同步信号。
终端A在开机时可以在其支持的频段的中心频点尝试接收同步信号,在成功接收同步信号后,终端A可获知当前的频段为第一频段,以及该第一频段的下行载波(以下简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
S803:终端A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基站A发送的系统消息。
例如:终端A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接收基站A发送的系统消息。
其中,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以下简称第二上行频点信息)。该上行载波为第二频段的上行载波(以下简称第二上行载波)。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不同。例如第二频段可以是1.8GHz频段。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使用系统消息块2(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2,SIB2)携带上述第二上行频点信息;可选的,可以通过SIB2的参数RACH-ConfigCommon携带可以在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的前导(preamble)资源,基站A可以利用上述前导资源识别出上下行工作在不同频段的终端A。例如,通过SIB2的参数RACH-ConfigCommon携带在1.8GHz频段上的上行载波发送的preamble1资源,基站A接收到preamble1资源后,可识别出使用1.8GHz频段上的上行载波的终端A。上行载波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的时频资源可通过SIB2的参数prach-ConfigIndex和prach-FrequencyOffest来配置。系统消息的发送可以参考例如3GPP TS 36.331V14.2.2章节5.2的相关内容。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终端A为第一类终端,第二上行载波可能还被用于其他类的终端传输数据,例如第二类终端B。例如,终端A和终端B都使用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但终端A使用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终端B使用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为了终端A和终端B通过第二上行载波发起随机接入时,基站A能够区分不同的终端以做出不同的随机接入相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在S203中,基站A通过不同的下行载波发送的系统消息中可以包括不同的用于指示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可选的,preamble资源不同或者PRACH时频资源不同。例如,基站A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发送的用于指示上行载波频点信息中包含preamble1资源,基站A通过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发送的用于指示上行载波频点信息中包含preamble2资源;或者基站A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发送的用于指示上行载波频点信息中包含PRACH1资源,基站A通过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发送的用于指示上行载波频点信息中包含PRACH2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S803中的系统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频段的上行载波(以下简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以下简称第一上行频点信息)。例如:系统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3.5GHz频段的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例如,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块3(systeminformation block 3,SIB3)携带上述第一上行频点信息。
在该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S804和S805。
S804:终端A配置并激活第一上行载波。
终端A根据第一上行频点信息,配置并激活第一上行载波,例如,配置并激活3.5GHz频段的上行载波。
S805:终端A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测量上行质量的参考信号。
该参考信号包括信道探测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SRS包括周期性的SRS和非周期性的SRS,用于上行质量测量,以便于根据上行的质量灵活得切换上行载波,实现有效利用无线资源。例如,终端A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发送SRS信号,若第一上行载波的信道质量比较好,例如超过一阈值,则可以发起第二上行载波到第一上行载波的切换。可选的,若第二上行载波的信道质量由于终端A位置的变化等原因变差,也可以发起从第二上行载波从第一上行载波的切换。
S806,终端A通过第二上行载波发起随机接入。
终端A可以发起随机接入,可参见例如3GPP TS 36.331V14.2.2章节6.3的内容。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终端A在接入时即可实现上下行工作在不同频段上,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来为上下行选择合适的频段资源,能够有效利用无线资源。利用低频段具有高覆盖范围的特点,上行载波可以选择相对下行载波较低的频段资源,从而提高上行的覆盖范围,使得无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某些频段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将下行在其他频段工作的终端A的上行接入到利用率不高的频段,以提高无线资源的使用率,实现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当终端A接入基站A后,终端A可以和基站A进行数据的接收或者发送。如S207或S208所示。
S807:终端A通过下行载波接收数据。
S808:终端A通过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第一频段和上述第二频段属于不同的制式,例如第一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第二频段属于新空口NR制式,或者第一频段属于新空口NR制式,第二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例如,第一频段属于长期演进LTE制式,第二频段属于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制式,或者第一频段属于长期演进GSM制式,第二频段属于LTE制式。
随着无线技术的演进,旧制式的终端日益减少,旧制式的频段资源很多时候是空置的。其他制式可以使用旧制式中空闲的频段资源。例如,在LTE通信系统中,终端A的上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LTE制式下的3.5GHz频段,此时在GSM通信系统中,GSM制式下的1.8GHz频段的用于上行传输的频段资源空闲,并且1.8GHz频段的频率比3.5GHz频段的频率低。则终端A可以在保持下行载波仍然在3.5GHz频段的情况下,将上行接入到GSM制式下的1.8GHz频段,从而重新利用旧制式下的频段资源,实现多制式下的频段资源的共用,实现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如图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行切换方法,终端A在接入后,可以实现将上行切换到另一频段上,实现上下行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上。该方法包括:
S901:基站A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向终端A发送第一消息。
例如,第一下行载波为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
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例如,第二上行载波为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
基站A根据当前上行信号质量,上行负载,上行业务需求,发送第一消息。例如,终端A当前的上下行在3.5GHz频段上,当终端A的上行信号质量低于某一阈值,终端A的上行负载超过某一阈值,或者由于终端A的业务变化,当前的上行质量无法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基站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向终端A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还包括用于激活第二上行载波的信息。
在该设计下,还包括S903。
S903:终端A根据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信息,激活第二上行载波。
例如,终端A根据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信息,激活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激活后的载波可以发送SRS,SRS用于上行质量测量。
在该设计下,可选的,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信息还包括用于配置第二上行载波的信息,用于配置第二上行载波的信息可以是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的preamble资源信息以及PRACH时频资源信息。可选的,在该设计下,还包括S902。
S902:终端A根据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信息,配置第二上行载波。
例如,终端A根据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信息,配置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上述第一消息是一种RRC消息,例如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message)。
S904:终端A将射频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上行载波。
其中,第二上行载波和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例如,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为1.8GHZ频段,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为3.5GHz频段。
例如,终端A将射频从3.5GHz频段的上行载波切换到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
若射频切换完成,该设计还包括S905-S907,若射频切换未完成,该设计还包括S908。
S905:终端A通过第二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指示射频切换完成的第二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第二消息是一种RRC消息,例如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基站A通过第二上行载波接收第二消息。若接收成功,则说明终端A的上行已经切换到第二上行载波上,例如终端A已经切换到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上,若接收失败,则说明终端A的上行仍然在第一上行载波上,例如终端A的上行仍然在3.5GHz频段的上行载波上。
S906:基站A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向终端A发送上行授权(uplink grant,UL GRANT)消息。
其中,上行授权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A通过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的信息。
上行授权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A通过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的信息。例如,上行授权消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终端A可以通过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发送数据的信息。若上述接收失败,则说明终端A的上行仍然在第一上行载波上,上行授权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A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的信息。例如,上行授权消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终端A可以通过3.5GHz频段的上行载波发送数据的信息。
若上述接收成功,则基站A停止通过第一上行载波接收数据,通过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例如,基站A停止通过3.5GHz频段的上行载波接收数据,例如停止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的数据,而可以通过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接收PUCCH和PUSCH数据。若上述接收失败,则基站A仍然通过第一上行载波接收数据。例如,基站A仍然通过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接收PUCCH和PUSCH数据。
S907:终端A通过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例如,终端A通过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S908:终端A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例如:终端A通过3.5GHz频段的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S909:终端A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数据。
例如,终端A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接收数据。
其中,若上行切换未完成,终端A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数据;若上行切换完成,终端A保持下行不变,仍然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数据。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终端A在接入后,可实现将上行切换到另一频段上,可以根据上行情况为上行选择切换到合适的频段,能够有效利用无线资源,例如当终端A处于原上行覆盖的边缘,上行质量较差,此时终端A可以将上行切换到另一频段上,使得终端A处于新上行覆盖的中心,提高上行质量。在某些频段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终端A也可以将上行切换到这些频段上,以提高无线资源的使用率。
如图10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下行切换方法,终端A在接入后,可以实现将下行切换到另一频段上,实现上下行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上,该方法包括:
S1001:基站A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向终端A发送第一消息。
例如,第一下行载波为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
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下行载波频点的信息。例如,第二下行载波为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二下行载波频点的信息还包括用于激活第二下行载波的信息。
在该设计下,还包括S1003。
S1003:终端A根据第二下行载波的频点信息,激活第二下行载波。
例如,终端A激活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
在该设计下,可选的,第二下行载波的频点信息还包括用于配置第二下行载波的信息,用于配置第二下行载波的信息可以是第二下行载波的频点的preamble资源信息以及PRACH时频资源信息。可选的,在该设计下,还包括S1002。
S1002:终端A根据第二下行载波的频点信息,配置第二下行载波。
例如,终端A根据第二下行载波的频点信息,配置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上述第一消息是一种RRC消息,例如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S1004:终端A将射频从第一下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下行载波。
其中,第二下行载波和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例如,第二下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为1.8GHZ频段,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为3.5GHz频段。
例如,终端A将射频从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切换到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
若射频切换完成,该设计还包括S1005和S1006。若射频切换未完成,该设计还包括S1007。
S1005:终端A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指示射频切换完成的第二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第二消息是一种RRC消息,例如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基站A通过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用于指示射频切换完成的第二消息。若接收成功,则说明终端A的下行已经切换到第二下行载波上。例如,终端A已经切换到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上,若接收失败,则说明终端A的下行仍然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例如,终端A的下行仍然在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上。
S1006:基站A停止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发送数据,而通过第二下行载波上发送数据;终端A停止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数据,而在第二下行载波上接收数据。
例如,基站A停止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向终端A发送数据,而通过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向终端A发送数据。终端A停止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接收终端A发送的数据,而通过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接收终端A发送的数据。
可选的,基站A通过第二下行载波向终端A发送上行授权消息,该上行授权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A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的信息。
S1007:基站A仍然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发送数据,终端A仍然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数据。
可选的,基站A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向终端A发送上行授权消息,该上行授权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A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的信息。
S1008:终端A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其中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和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例如,终端A通过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接收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该设计还包括S1009-S1012。
S1009:基站A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向终端A发送测量配置。
其中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第二下行载波进行测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测量控制可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发送。
例如,基站A通过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向终端A发送测量配置。该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1.8GHz的下行载波进行测量。
S1010:终端对第二下行载波进行测量。
S1011:终端A通过第一上行载波发送第二下行载波的测量报告。
例如,基站A通过1.8GHz频段的上行载波发送1.8GHz的下行载波的测量报告。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测量报告可通过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发送。
S1012:基站A作出下行切换的判决。
基站可以根据测量报告中第二下行载波的下行信号质量,下行负载,下行业务需求,下行覆盖等,决定将终端的下行载波从第一下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下行载波。
例如,终端当前的上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3.5GHz频段,当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某一阈值,或者终端的下行负载超过某一阈值的时候,或者由于终端的业务变化,当前的下行质量无法满足新的业务需求,终端作出下行切换的判决,判决终端发起从3.5GHz频段的下行载波到1.8GHz频段的下行载波的切换。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终端A在接入后,可实现将下行切换到另一频段上,可以根据上行情况将下行选择切换到合适的频段,能够有效利用无线资源,例如当终端A处于原下行覆盖的边缘,下行质量较差,此时终端A可以将下行切换到另一频段上,使得终端A处于新下行覆盖的中心,提高下行质量。在某些频段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终端A也可以将下行切换到这些频段上,以提高无线资源的使用率。
此外,上述接入以及切换方法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本申请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还可以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基站侧的接入方法,或者图9所示的基站侧的上行切换方法,或者图10所示的基站侧的下行切换方法。
作为第一种可选的设计,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组件。收发组件可以实现发送或者接收数据以实现基站侧的接入或者切换的方法。处理器用于运行上述程序以使上述基站侧的接入或者切换的方法被实现。
在该设计下,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上述基站侧的接入或者切换方法的程序。
在该设计下,通信装置可以是基站或者芯片,该芯片可以使基带芯片。如果通信装置是基站,收发组件可以是收发机;如果通信装置是芯片,收发组件可以是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该基站可以是上述基站A。该基站和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5所示。
可选的,收发组件502包括射频单元503以及天线504,射频单元503主要用于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的转换和处理,天线504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
可选的,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05,存储器505用于存储相关功能的数据和程序,处理器501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505中的数据和程序以实现相关功能。存储器505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存储器505和处理器501可以被集成在一个单板上。基站A可以有多个处理器501和多个存储器505。
作为第二种可选的设计,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可以将第一种可选设计中的收发组件中的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组件中的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将处理器视为处理单元。接收单元通常可以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电路;相应地,发送单元通常可以成为发送器,发送机,发送电路。
可选的,在该设计下,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可以将第一种可选设计中的存储器视为存储单元。
本申请还可以进一步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终端侧的接入方法,或者图9所示的终端侧的切换方法,或者图10所示的终端侧的切换方法。
作为第一种可选的设计,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组件。收发组件可以实现发送或者接收数据以实现终端侧的接入或者切换的方法。处理器用于运行上述程序以使上述终端侧的接入或者切换的方法被实现。
在该设计下,可选的,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上述终端侧的接入或者切换方法的程序。
在该设计下,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或者芯片,该芯片可以使基带芯片。如果通信装置是终端,收发组件可以是收发机;如果通信装置是芯片,收发组件可以是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该终端可以是上述终端A。该终端和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5所示。
可选的,收发组件602包括射频单元603、天线604,射频单元603主要用于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的转换和处理,天线604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
可选的,终端还包括输入输出设备605,输入输出设备605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
可选的,终端还包括存储器606,存储器606用于存储相关功能的数据和程序,处理器601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606中的数据和程序以实现相关功能。存储器606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存储器606和处理器601可以被集成在一个单板上。终端A可以有多个处理器601和多个存储器606。
作为第二种可选的设计,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可以将第一种可选设计中的收发组件中的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组件中的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将处理器视为处理单元。接收单元通常可以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电路;相应地,发送单元通常可以成为发送器,发送机,发送电路。
可选的,在该设计下,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可以将第一种可选设计中的存储器视为存储单元。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通过下行载波接收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所述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二频段。
2.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测量上行质量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下行载波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目标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
所述终端发起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到所述目标上行载波的切换;
其中,所述目标上行载波的频点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4.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所述终端发起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数据且通过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所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下行载波接收上行授权消息;
若所述切换完成,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或者,
若所述切换未完成,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质量。
7.一种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通过下行载波发送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随机接入请求;
其中,所述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二频段。
8.根据权利要求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用于测量上行质量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下行载波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目标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上行载波的频点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10.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所述基站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完成的信息;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下行载波发送数据且通过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所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下行载波发送上行授权消息;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质量。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组件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收发组件利用下行载波接收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所述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二频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下行载波接收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用于测量上行质量的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下行载波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目标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发起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到所述目标上行载波的切换;
其中,所述目标上行载波的频点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组件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组件,用于通过第一下行载波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发起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一下行载波接收数据且通过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所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下行载波接收上行授权消息;
若所述切换完成,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发送数据;或者,
若所述切换未完成,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质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或者芯片。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组件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组件,用于通过下行载波发送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随机接入请求;
其中,所述下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二频段。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第一频段;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用于测量上行质量的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下行载波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目标上行载波频点的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上行载波的频点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23.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组件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组件,用于通过第一下行载波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的信息,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点所属的频段不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完成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一下行载波发送数据且通过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所述第一下行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点属于同一个频段。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一下行载波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授权消息;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接收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组件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接收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质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0-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基站或者芯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59008.8A CN109152016B (zh) | 2017-06-16 | 2017-06-16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EP18817566.5A EP3627934B1 (en) | 2017-06-16 | 2018-06-14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PCT/CN2018/091189 WO2018228459A1 (zh) | 2017-06-16 | 2018-06-14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US16/715,734 US11277785B2 (en) | 2017-06-16 | 2019-12-16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59008.8A CN109152016B (zh) | 2017-06-16 | 2017-06-16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2016A true CN109152016A (zh) | 2019-01-04 |
CN109152016B CN109152016B (zh) | 2022-04-05 |
Family
ID=64660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59008.8A Active CN109152016B (zh) | 2017-06-16 | 2017-06-16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77785B2 (zh) |
EP (1) | EP3627934B1 (zh) |
CN (1) | CN109152016B (zh) |
WO (1) | WO2018228459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10234A (zh) * | 2019-08-28 | 2020-01-1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WO2020034375A1 (en) * | 2018-10-10 | 2020-02-20 | Zte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access information |
CN111432442A (zh) * | 2019-01-09 | 2020-07-17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载波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WO2022052483A1 (zh) * | 2020-09-09 | 2022-03-1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发射机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710812A (zh) * | 2021-12-27 | 2022-07-0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05132B2 (ja) * | 2018-08-06 | 2022-07-22 | Kddi株式会社 | レガシーシステムとの共存を実行するための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10750388B2 (en) * | 2018-12-19 | 2020-08-18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alifying service in multi-spectrum access network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9249A (zh) * | 2010-01-30 | 2011-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组成载波管理方法与设备 |
CN103702379A (zh) * | 2013-12-30 | 2014-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切换方法及装置 |
US9107200B1 (en) * | 2013-08-12 | 2015-08-11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ng frequency bands for a radio connection |
CN108633019A (zh) * | 2017-03-23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收发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502451A4 (en) | 2002-04-29 | 2009-01-14 | Nokia Corp | TRANSFERS OF USER EQUIPMENT CONNEC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EP2340639A4 (en) * | 2008-10-31 | 2016-06-08 | Unwired Planet Internat Ltd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YSTEM |
US9209933B2 (en) * | 2009-06-11 | 2015-1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atching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in multicarrier system |
US8755328B2 (en) * | 2009-12-24 | 2014-06-17 | Nec Corporation | Relay device, relay system, relay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
KR101734812B1 (ko) * | 2010-03-29 | 2017-05-12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 및 그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 메저먼트 방법 |
US9820276B2 (en) * | 2012-07-31 | 2017-11-14 | Atc Technologies, Llc | Wireless networks, devices and methods that establish asymmetric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links using a downlink frequency carrier and multiple uplink frequency carriers |
US9660741B2 (en) * | 2014-01-29 | 2017-05-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
US20160050667A1 (en) * | 2014-08-18 | 2016-02-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mmunication on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bands |
EP3202076A1 (en) * | 2014-09-29 | 2017-08-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n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dynamic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
CN105577338B (zh) * | 2014-10-17 | 2019-12-10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主辅载波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US10708955B2 (en) * | 2017-06-23 | 2020-07-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upplementary uplink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
-
2017
- 2017-06-16 CN CN201710459008.8A patent/CN109152016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14 EP EP18817566.5A patent/EP3627934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6-14 WO PCT/CN2018/091189 patent/WO2018228459A1/zh unknown
-
2019
- 2019-12-16 US US16/715,734 patent/US1127778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9249A (zh) * | 2010-01-30 | 2011-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组成载波管理方法与设备 |
US9107200B1 (en) * | 2013-08-12 | 2015-08-11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ng frequency bands for a radio connection |
CN103702379A (zh) * | 2013-12-30 | 2014-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8633019A (zh) * | 2017-03-23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收发方法和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HUAWEI等: "Overview of NR UL for LTE-NR coexistenc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9383》 *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34375A1 (en) * | 2018-10-10 | 2020-02-20 | Zte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access information |
US12028848B2 (en) | 2018-10-10 | 2024-07-02 | Zte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access information |
CN111432442A (zh) * | 2019-01-09 | 2020-07-17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载波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11432442B (zh) * | 2019-01-09 | 2021-09-14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载波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10710234A (zh) * | 2019-08-28 | 2020-01-1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WO2021035576A1 (zh) * | 2019-08-28 | 2021-03-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WO2022052483A1 (zh) * | 2020-09-09 | 2022-03-1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发射机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245431A (zh) * | 2020-09-09 | 2022-03-25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发射机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245431B (zh) * | 2020-09-09 | 2023-11-0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发射机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710812A (zh) * | 2021-12-27 | 2022-07-0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WO2023124186A1 (zh) * | 2021-12-27 | 2023-07-0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4710812B (zh) * | 2021-12-27 | 2023-11-2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2016B (zh) | 2022-04-05 |
EP3627934B1 (en) | 2024-03-06 |
EP3627934A1 (en) | 2020-03-25 |
EP3627934A4 (en) | 2020-07-01 |
US11277785B2 (en) | 2022-03-15 |
US20200120582A1 (en) | 2020-04-16 |
WO2018228459A1 (zh) | 2018-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52016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07820726B (zh) | 用于终端测量的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 | |
CN112655247B (zh) | 基于5g nr服务的小区移动性 | |
CN111918303B (zh) | 通信方法与装置 | |
US20210270142A1 (en) |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use in data transmission | |
CN110831020B (zh) | 检测dci的方法、配置pdcch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2787696B (zh) | 多trp传输的无线设备功率节省 | |
US12101802B2 (en) | BWP switc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2911654A (zh) | 一种能力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14631347A (zh) |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
CN113810924A (zh) |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 |
CN112788788A (zh) | 用于快速单dci和多dci模式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 |
KR20190053267A (ko) | 하향링크 제어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2740740A (zh) | 一种控制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 |
CN115553009A (zh) | 用于nr覆盖范围增强的技术 | |
CN116998185A (zh) | 层1/层2小区间移动性的定时提前 | |
CN115398952A (zh) | 一种测量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
CN110446231B (zh) | 一种无线网络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 |
WO2022151314A1 (en) | Hybrid measurement gap operation | |
CN113412649A (zh) | 监听控制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22077138A1 (en) |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a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offset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
CN113498136B (zh) | 测量方法及装置 | |
CN115484676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22077170A1 (en) | Flexible aperiodic srs triggering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4132174A1 (en) |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