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1913B -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913B
CN109151913B CN201710459204.5A CN201710459204A CN109151913B CN 109151913 B CN109151913 B CN 109151913B CN 201710459204 A CN201710459204 A CN 201710459204A CN 109151913 B CN109151913 B CN 109151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os
data packet
service
downlink data
reverse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92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1913A (zh
Inventor
郭雅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7104592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1913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PCT/CN2018/081889 priority patent/WO2018228032A1/zh
Priority to KR1020207001434A priority patent/KR102328388B1/ko
Priority to US16/622,424 priority patent/US11184805B2/en
Priority to EP18816583.1A priority patent/EP3629624B1/en
Priority to JP2019569790A priority patent/JP6928762B2/ja
Priority to TW107114407A priority patent/TWI679867B/zh
Priority to TW108120266A priority patent/TWI7596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1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1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9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04L12/1407Policy-and-charging control [PCC]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1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based on the service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4On-line charging system [O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0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 H04M15/8016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在控制方法中,对于需要QoS反向映射的业务,PCF在相应的PCC规则中增加反向映射指示。如果基于控制面实现QoS反向映射,SMF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和不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聚合在不同的QoS数据流,使UE可以根据QFI确定哪些物业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如果基于用户面实现QoS反向映射,SMF将相同QoS需求的业务聚合在同一QoS数据流,并对于需要QoS反向映射的业务配置对应的反向映射指示,使UE可以根据数据包中的反向映射指示进行QoS反向映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QoS控制机制中引入反向映射策略技术之后的业务数据流的聚合,及如何保证UE根据网络指示正确执行QoS反向映射产生上行QoS规则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新一代网络中,增加了对业务多样性的支持,对于种类繁多的互联网业务,有些业务的数据流具有大量不连续的IP地址,有些业务的数据流的IP地址会频繁变换,对于这些场景,使用传统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控制机制,需要频繁向UE发送NAS(Non-Access-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更新packet filter(数据匹配过滤器),或者将大量packet filter携带在NAS信令中提供给UE,对UE和网络带来大量的信令负担。
因此在5G网络中,考虑UE收到下行数据包之后,通过对下行数据进行反向映射,将下行包头的IP地址反向转换得到上行数据的packet filter,UE自行产生上行的QoS规则,对这些上行数据采用与下行数据相同的QoS参数进行传输,从而避免了向UE发送大量NAS消息传递上行数据QoS规则的问题。
对于目前5G网络来讲,尚没有具体的反向映射策略。如何指示UE进行反向映射、结束反向映射以及对上行数据反向映射出正确的QoS规则,都是当前亟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了现有QoS控制机制中引入反向映射策略技术之后的业务数据流的聚合,及如何保证UE根据网络指示正确执行QoS反向映射产生上行QoS规则的问题,使5G网络支持互联网业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包括:
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其中,所述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步骤,包括:
将数据流的IP地址进行变化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和/或
将数据流具有不连续的IP地址、且不连续的IP地址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包括: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包括: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节点,包括: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节点,包括: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所对应的packetfilter信息;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该业务的结束指示。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发送模块,用于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数据流的IP地址进行变化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和/或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数据流具有不连续的IP地址、且不连续的IP地址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关联模块,用于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关联模块,用于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节点还包括: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控制所述第一计时模块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仿真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节点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节点还包括: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控制所述第一计时模块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仿真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节点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反向映射模块,用于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用户设备还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控制所述计时模块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停止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控制所述执行模块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
第二停止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则控制所述执行模块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反向映射模块,用于若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停止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所述接收模块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控制所述执行模块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二停止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对于需要QoS反向映射的业务,PCF在相应的PCC规则中增加反向映射指示。如果基于控制面实现QoS反向映射,SMF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和不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聚合在不同的QoS数据流,使UE可以根据QFI确定哪些物业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如果基于用户面实现QoS反向映射,SMF将相同QoS需求的业务聚合在同一QoS数据流,并对于需要QoS反向映射的业务配置对应的反向映射指示,使UE可以根据数据包中的反向映射指示进行QoS反向映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QoS控制机制中引入反向映射策略技术之后的业务数据流的聚合,及如何保证UE根据网络指示正确执行QoS反向映射产生上行QoS规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5G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在PCF侧的步骤;
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在SMF侧的步骤;
图4A和图4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在UPF侧的步骤;
图5A和图5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在UE侧的步骤;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控制面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用户面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控制面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的另一详细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用户面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的另一详细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功能节点的结构示意图程图;
图11和图12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的结构示意图程图;
图13和图14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功能节点的结构示意图程图;
图15和图1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目前5G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UPF(User Plane Function)为用户面功能节点,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为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AMF负责移动性管理,并与UE和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相连,SMF负责会话管理,与UPF相连,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为策略控制功能节点,负责策略控制。
SMF从PCF收到SDF(service data数据流,业务数据流)级别的PCC规则,SMF将不同的PCC规则根据QoS需求进行聚合,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聚合到同一个QoS数据流,并为这个QoS数据流分配一个流标识QFI(QoS数据流ID)。SMF将packet filter信息以及对应的QFI发送给UPF,UPF收到下行数据后,用packet filter匹配收到的下行数据的IP包头,对于匹配的数据包打上对应的QFI,并将数据通过N3tunnel发送给AN,AN根据QFI对数据包使用相应服务质量的无线承载发送给UE,从而保证数据包获得相应的服务质量。
此外,SMF还会将包括packet filter信息以及对应的QFI的QoS rule发送给UE,使UE可以根据QoS rule选择正确的无线承载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当业务结束时,SMF从PCF收到删除PCC规则的指示,并向UPF和UE指示删除相应的packet filter信息。
现有技术可以对packet filter信息不会频繁变化的业务按照运营商策略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控制,选择相应服务质量的无线承载进行传输,但是如果采用反向映射策略技术来支持数据流具有大量不连续的IP地址,或者数据流的IP地址会频繁变换的业务,需要考虑如何进行业务数据流的聚合和向UE的指示,使得UE可以进行反向映射,对上行数据产生正确的QoS规则。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上述基础之上,提供一种反向映射的方案,解决了现有QoS控制机制中引入反向映射策略技术之后的业务数据流的聚合,及如何保证UE根据网络指示正确执行QoS反向映射产生上行QoS规则的问题,并解决了业务结束后保证UE删除自行产生的QoS规则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保证UE在网络的控制下正确进行QoS反向映射,生成和删除QoS配置,使5G网络能够支持互联网业务。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应用于PCF的步骤包括:
步骤21,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基于上文介绍可以知道,目前随着当前通信系统的发展,业务具有的多样性,很多业务的数据流(如互联网业务)可能需要变化IP地址,或者具有多个不连续的IP地址,针对该类业务,下行数据包和上行数据包均需要对应不同的IP地址发起QoS规则指示信令,因此会产生较大开销,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可以针对该类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
即本步骤中,PCF将数据流的IP地址进行变化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和/或
PCF将数据流具有不连续的IP地址、且不连续的IP地址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其中,上述预设数量阈值可根据实际进行设置。作为示例性介绍,例如业务的数据流具有不连续的IP地址的数量大于3时,会对网络产生较大负荷,则本实施例的预设数量阈值可以设置为3。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PCF可以根据业务的类型和/或标识来判断其IP地址是否需要变化,且目前的PCF本身也具有确定业务数据流不连续的IP地址的功能。
步骤22,向SMF发送PCC规则,该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本实施例利用现有的PCC规则来携带业务的反向映射指示,不同业务都具有各自的PCC规则,而SMF可以通过PCC规则来确定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若PCC规则携带了反向映射指示,则可以进一步确定出其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在PCC规则发送后,SMF根据PCC规则的指示,对下游节点进行Qos反向映射的控制。
下面结合两种实现方式对Qos反向映射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是基于5G网络的控制面对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的控制。
即,SMF从PCF收到包括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后,根据QoS业务需求及反向映射指示对PCC规则对应的业务进行聚合。
在具体聚合过程中,SMF将具有相同QoS业务需求并且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聚合在同一个QoS数据流,并为该QoS数据流分配QFI,不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则根据QoS业务需求聚合为其他QoS数据流,并分配其他QFI(QoS流标识),从而使得QFI能够作为区分是否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指示。
SMF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QFI发给UE,使得UE与后续接收到下行数据包头的QFI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生成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下面对控制面的QoS反向映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3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在SMF侧的步骤包括:
步骤31A,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步骤32A,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显然,本步骤可以将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与不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以QoS流标识进行区分,因此可以通过QoS流标识判断出哪些业务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即QoS流标识具有指示业务是否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功能。
步骤33A,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该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该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步骤34A,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即图1中的UPF)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在本步骤中,SMF发送配置消息目的将其分配的QoS流标识告知给UPF UPF执行现有功能,将分配的QoS流标识添加至对应业务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此外,由于QoS流标识本身能够表示其业务是否需要进行反向映射,因此UPF也可以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对应地,如图4A所示,本发明的控制面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在UPF侧的步骤包括:
步骤41A,接收SMF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通过上文介绍可以知道,该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步骤42A,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本步骤中,UPF接收到配置消息,可以本地缓存其中的业务、packet filter信息、Qos流标识以及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接收到下行数据包后,可以根据下行数据包的packet filter信息,来匹配相对应的业务以及Qos流标识;
步骤43A,在匹配出的上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步骤44A,将上述下行数据包发送UE,使得UE根据下行数据包中包头的QoS流标识,确定是否进行反向映射。
对应地,如图5A所示,本发明的控制面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在UE侧的步骤包括:
步骤51A,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步骤52A,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步骤53A,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步骤54A,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步骤55A,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步骤56A,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显然,基于本发明的控制面的Qos反向映射流程,可使UE可以根据下行数据包的QFI即可自行确定是否发起QoS反向映射,如果需要,则生成对应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从而不用向网络侧进行获取,以降低了网络侧的信令负担。
进一步地,在发起QoS反向映射结束后,UE则需要结束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在控制面的QoS反向映射方法中,可以有两种方式实现。
一种启用定时器,自动结束QoS反向映射。
即,在UPF侧,UPF在将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现有技术中,PCF在业务结束时会通知了SMF,SMF再通知UPF),则删除该业务所对应的packet filter信息;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可根据packet filter信息判断,即未收到与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相同的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该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对应地,在UE侧,当UE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同样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显然,基于上述描述可以知道,本实施例控制面的QoS反向映射方法,在UPF侧和UE侧同时启动定时器。
其中,UE侧不知道业务何时结束,在计时过程中,每收到一个需要反向映射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后,都会针对该业务重新计时,认为业务尚未结束。若在计时成功到达第二阈值时,则表明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已经发送完毕,确认业务结束。
在UPF侧,由于业务结束时会收到SMF的通知,因此UPF侧是知道业务是何时结束的。如果在业务结束前,暂时没有需要对QoS发起反向映射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UE,为避免UE针对因计时达到第二预设时间阈值,而错误认为该业务结束,UPF侧可以仿真发送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给UE,使得UE基于仿真的下行数据重新开始计时,以保证反应映射出的QoS配置能够正常存活。
对应地,另一种是UPF侧直接通过指示告诉UE业务结束,让UE根据指示,确定业务结束,从而停止执行针对该业务反推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即,在UPF侧,在确定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并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
在UE侧,在执行反推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UPF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下面结合实际应用,对控制面的QoS反向映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6所示,本实际应用一的控制面的QoS反向映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业务启动时,PCF判断可以对这个业务做QoS反向映射,例如该业务的数据流IP地址会频繁变化,对于需要做QoS反向映射的业务,PCF在相应的PCC规则中增加反向映射指示发送给SMF。该PCC规则中包括业务数据流的IP地址,QoS需求例如5QI(5G QoSIndicator,5G QoS指示)和ARP(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分配及保持优先级),反向映射指示。
步骤2,SMF将相同QoS业务需求并且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聚合在同一个QoS数据流,并为该QoS数据流分配QFI(即Qos流标识),不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则根据QoS业务需求聚合为其他QoS数据流。也就是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和不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不会聚合在相同的QoS数据流。
步骤3,SMF将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及相应的QFI发送给UPF。UPF收到下行数据后,根据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下行数据包,并在对匹配出下行数据包的包头增加QFI,并通过AN发送给UE。这里,AN会根据下行数据包包头中的QFI执行对应QoS配置,由于本发明并没有对AN侧进行改进,并在对AN侧进行详细介绍。
步骤4,SMF将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FI,以及用于指示该QFI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发给UE,以指示UE对该QoS流标识指示消息中的QFI对应的QoS数据流的数据进行QoS反向映射。
步骤5,UE收到下行数据后,根据步骤4的指示及数据包头的QFI判断需要对该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若需要进行反向映射,UE根据下行数据包的IP包头及QFI进行反向映射,生成上行数据的QoS策略。
步骤6,当业务结束时PCF指示SMF移除PCC规则。
步骤7,SMF相应指示UPF移除相应的packet filter信息,UPF移除packet filter并向UE发送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
步骤8,UE根据收到的结束指示数据包移除相应的自己生成的上行QoS规则。
实际应用二
实际应用二中,步骤1-5与实际应用一相同。与实现方式一不同的是,UE对一个生成的上行QoS规则启动一个计时器timer,UPF处也维护一个同步的timer,例如可以是一个默认的timer值。对于一个特定的packet filter,UPF每发送一个匹配该packet filter信息的下行数据则重新启动该timer,UE收到第一个下行数据包时,产生相应的上行QoS规则,其中包括反向映射的packet filter,再次收到相应的下行数据后也重新启动该上行QoS规则的timer,在该timer过期时,UE删除该上行QoS规则。UPF在未从SMF收到业务结束移除packet filter的指示之前,在timer即将到期之前的特定时间(例如timer到期的前1秒时),如果尚未收到对应该packet filter的下行数据包,则主动仿真生成一个或多个与该packet filter匹配的存活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UE,该存活指示数据包的IP包头与UPF之前收到的匹配该packet filter的下行数据包一致,UE收到该数据包之后重新启动对应上行QoS规则的timer,用于保持UE侧生成的上行QoS配置的存活。
步骤6,当业务结束时PCF指示SMF移除PCC规则。
步骤7,SMF指示UPF移除相应的packet filter信息。
步骤8,UE在timer到期后,若未收到反向映射任务的下行数据包,则确定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已经结束,删除相应的自己生成的上行QoS规则。
相对于上述基于控制面的控制方案,另一实现方式是基于5G网络的用户面对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的控制。
即,SMF从PCF收到包括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后,如果采用基于用户面方式的QoS反向映射,SMF将相同QoS业务需求的业务聚合在同一个QoS数据流,并为该数据流分配QFI。
不用于控制面的实现方式,该QFI不能区别哪些业务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因此需要单独在增加一个反向映射指示。SMF将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及相应的QFI及反向映射指示发送给UPF。UPF收到下行数据后,根据packet filter对匹配的数据在数据包头增加QFI和反向映射指示,并发送给UE。UE根据收到下行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需要对该数据进行QoS反向映射,并相应生成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下面对用户面的QoS反向映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3B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在SMF侧的步骤包括:
步骤31B,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步骤32B,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步骤33B,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对应地,如图4B所示,本发明的用户面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在UPF侧的步骤包括:
步骤41B,接收SMF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步骤42B,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步骤43B,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步骤44B,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对应地,如图5B所示,本发明的用户面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在UE侧的步骤包括:
步骤51B,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步骤52B,若该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步骤53B,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显然,基于本发明的用户面的Qos反向映射流程,可使UE根据下行数据包反向映射指示,确定是否针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如果需要,则进一步根据下行数据包的QFI生成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从而避免向网络侧获取,可降低网络侧的信令负担。
进一步地,在发起QoS反向映射的业务结束后,UE则需要结束执行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用户面的结束方式的与上文介绍的控制面的结束方式相同,因此本文不再进行赘述。
下面结合实际应用,对用户面的QoS反向映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际应用三
如图8所示,实际应用三对用户面的QoS反向映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业务启动时,PCF判断可以对这个业务做QoS反向映射,例如该业务的数据流IP地址会频繁变化,对于需要做QoS反向映射的业务,PCF在相应的PCC规则中增加反向映射指示发送给SMF。该PCC规则中包括业务数据流的IP地址,QoS需求例如5QI(5G QoSIndicator,5G QoS指示)和ARP(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分配及保持优先级),反向映射指示。
步骤2,如果采用基于用户面方式的QoS反向映射,SMF将相同QoS业务需求的业务聚合在同一个QoS数据流,并为该QoS数据流分配QFI。也就是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和不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只有具有相同QoS需求,则聚合在同一QoS数据流。
步骤3,如果采用基于用户面方式的QoS反向映射,SMF将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及相应的QFI及反向映射指示发送给UPF。UPF收到下行数据后,根据packet filter对匹配的数据在数据包头增加QFI和反向映射指示,并通过AN发送给UE。
步骤4,UE收到下行数据后,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判断需要对该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UE根据下行数据包的IP包头及QFI进行反向映射,生成上行数据的QoS策略。
步骤5,当业务结束时PCF指示SMF移除PCC规则。
步骤6,SMF相应指示UPF移除相应的packet filter。UPF移除packet filter并向UE发送结束指示数据包。
步骤7,UE根据收到的结束指示数据包移除相应的自己生成的上行QoS规则
实际应用四
如图9所示,本实际应用四的步骤1-4与实际应用三相同。与实际应用三不同的是,UE对一个生成的上行QoS规则启动一个计时器timer,UPF处也维护一个同步的timer,例如可以是一个默认的timer值。对于一个特定的packet filter,UPF每发送一个匹配该packetfilter的下行数据则重新启动该timer,UE收到第一个下行数据包时,产生相应的上行QoS规则,其中包括反向映射的packet filter,再次收到相应的下行数据后也重新启动该上行QoS规则的timer,在该timer过期时,UE删除该上行QoS规则。UPF在未从SMF收到业务结束移除packet filter的指示之前,在timer即将到期之前的特定时间(例如timer到期的前1秒时),如果尚未收到对应该packet filter的下行数据包,则主动仿真生成一个或多个与该packet filter匹配的存活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UE,该存活指示数据包的IP包头与UPF之前收到的匹配该packet filter的下行数据包一致,UE收到该数据包之后重新启动对应上行QoS规则的timer,用于保持UE侧生成的上行QoS配置的存活。
步骤6,当业务结束时PCF指示SMF移除PCC规则。
步骤7,SMF相应指示UPF移除相应的packet filter。UPF移除packet filter。
步骤8,UE在timer到期后,若未收到反向映射任务的下行数据包,则确定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已经结束,删除相应的自己生成的上行QoS规则。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解决了现有QoS控制机制中引入反向映射策略技术之后的业务数据流的聚合,及如何保证UE根据网络指示正确执行QoS反向映射产生上行QoS规则的问题,并解决了业务结束后保证UE删除自行产生的QoS规则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保证UE在网络的控制下正确的进行QoS反向映射策略的生成和删除,保证5G网络对于互联网业务的支持。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策略控制功能节点PCF,如图10所示,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发送模块,用于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数据流的IP地址进行变化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和/或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数据流具有不连续的IP地址、且不连续的IP地址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显然,本实施例的PCF是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应用于PCF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主体,因此该应用于PCF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PCF也同样能够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还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SMF,如图11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关联模块,用于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如图12所及,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关联模块,用于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显然,本实施例的SMF与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应用于用户面的SMF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相对应,因此该应用于用户面的SMF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PCF也同样能够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UPF,如图13所及,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其中,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UPF还包括: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控制所述第一计时模块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仿真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其中,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用户面功能节点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显然,本实施例的UPF与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应用于控制面的UPF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相对应,因此该应用于控制面的UPF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UPF也同样能够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UPF,如图14所及,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其中,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UPF还包括: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控制所述第一计时模块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仿真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其中,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UPF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显然,本实施例的UPF与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应用于用户面的UPF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相对应,因此该应用于用户面的UPF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UPF也同样能够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一种用户设备UE,如图15所及,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SMF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包括用户设备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以及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反向映射模块,用于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UE还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控制所述计时模块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停止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控制所述执行模块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UE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
第二停止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则控制所述执行模块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显然,本实施例的UE与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应用于控制面的UE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相对应,因此该应用于控制面的UE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UE也同样能够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一种用户设备UE,如图16所及,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该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反向映射模块,用于若上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UE还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停止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所述接收模块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控制所述执行模块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其中,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UE还包括:
第二停止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显然,本实施例的UE与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应用于用户面的UE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相对应,因此该应用于用户面的UE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UE也同样能够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策略控制功能节点PCF,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及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结构连接,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的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SMF,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及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结构连接,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的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SMF,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及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结构连接,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的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UPF,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及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结构连接,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的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具体地,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具体地,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UPF,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被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及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结构连接,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的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及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结构连接,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的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及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结构连接,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的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6)

1.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步骤,包括:
将数据流的IP地址进行变化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和/或
将数据流具有不连续的IP地址、且不连续的IP地址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3.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 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4.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5.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8.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所对应的packetfilter信息;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该业务的结束指示。
11.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14.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17.一种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发送模块,用于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数据流的IP地址进行变化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和/或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数据流具有不连续的IP地址、且不连续的IP地址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业务确定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19.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关联模块,用于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20.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关联模块,用于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21.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面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控制所述第一计时模块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仿真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面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24.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面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计时模块,用于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时,针对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开始进行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若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接收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则控制所述第一计时模块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前,若该业务结束,则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仿真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未收到该业务的其他下行数据包,且该业务未结束,则仿真生成一个该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将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与其同一业务的非仿真生成的下行数据包具有相同的包头。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面功能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删除该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结束时,生成一个该业务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27.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反向映射模块,用于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控制所述计时模块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停止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控制所述执行模块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
第二停止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则控制所述执行模块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3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反向映射模块,用于若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时,开始计时;
重置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前,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则重新开始计时;
第一停止模块,用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若所述接收模块未接收与该上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下行数据包时,则控制所述执行模块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停止模块,用于在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由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的业务所对应的结束指示数据包时,则停止执行该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33.一种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
向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携带有其对应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QoS需求以及反向映射指示,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35.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且包含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QoS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设备发送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 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的包头添加该配置消息中的QoS流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的QoS数据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QoS数据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出是否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且所述用户在确定出需要对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发起QoS反向映射时,针对该业务进行QoS反向映射,以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37.一种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3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节点发送的携带有QoS需求、packet filter信息和反向映射指示的PCC规则,所述反向映射指示用于指示该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将具有相同QoS需求的PCC规则关联到同一QoS数据流,并为每个数据流分配相对应的Qos流标识;
向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packet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指示Qos反向映射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使得用户面功能节点能够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出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并在匹配出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该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从而使用户设备在后续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的反向映射指示确定对所接受的下行数据包进行QoS反向映射。
39.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业务的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且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41.一种用户面功能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业务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携带有其业务的数据匹配过滤器packet filter信息和Qos流标识,且在该业务为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时,所述配置消息还携带有一反向映射指示,其中,具有相同QoS需求的业务具有同一Qos流标识;
根据配置消息中的packet filter信息,匹配该配置消息所对应的业务的下行数据包;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其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添加反向映射指示;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
43.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4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控制节点发送的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携带有: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QoS流标识需要进行反向映射的反向映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业务的QoS流标识;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其业务的QoS流标识;
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流标识与从所述QoS流标识指示消息确定出的需要对Qos进行反向映射的QoS流标识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45.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4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面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流标识,并在该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进行Qos反向映射的业务时,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
若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有反向映射指示,则进行QoS反向映射,确定出与该下行数据包属于同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执行确定出的上行数据包的QoS配置。
CN201710459204.5A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091519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9204.5A CN109151913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KR1020207001434A KR102328388B1 (ko) 2017-06-16 2018-04-04 서비스 품질의 제어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US16/622,424 US11184805B2 (en) 2017-06-16 2018-04-04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18816583.1A EP3629624B1 (en) 2017-06-16 2018-04-04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PCT/CN2018/081889 WO2018228032A1 (zh) 2017-06-16 2018-04-04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19569790A JP6928762B2 (ja) 2017-06-16 2018-04-04 サービス品質の制御方法及び関連装置
TW107114407A TWI679867B (zh) 2017-06-16 2018-04-27 一種服務品質的控制方法及相關裝置
TW108120266A TWI759605B (zh) 2017-06-16 2018-04-27 一種服務品質的控制方法及相關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9204.5A CN109151913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913A CN109151913A (zh) 2019-01-04
CN109151913B true CN109151913B (zh) 2021-02-05

Family

ID=64659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9204.5A Active CN109151913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4805B2 (zh)
EP (1) EP3629624B1 (zh)
JP (1) JP6928762B2 (zh)
KR (1) KR102328388B1 (zh)
CN (1) CN109151913B (zh)
TW (2) TWI759605B (zh)
WO (1) WO20182280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40572B2 (en) * 2017-03-22 2021-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L packet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ramewor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10089150B (zh) * 2017-11-21 2023-04-1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实施于用户设备的装置
US10797894B2 (en) * 2017-12-28 2020-10-06 Ofinno, Llc Service type and device type-based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US20190313311A1 (en) 2018-04-09 2019-10-10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service network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plmn-specific parameters for an inter-plmn handover
US11026124B2 (en) 2018-07-02 2021-06-01 Mediatek Inc. Enhanced handling on 5G QoS operations
US11039369B2 (en) * 2018-08-10 2021-06-15 Mediatek Inc. Handling 5G QoS rules on QoS operation errors
CN111432440B (zh) * 2019-01-10 202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77972B (zh) * 2019-01-25 2022-1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通信接口QoS参数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565422B (zh) * 2019-02-13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策略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53584A (zh) * 2019-06-26 202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和计费控制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EP4054234A4 (en) * 2019-11-29 2022-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PDR GENE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102513968B1 (ko) * 2019-12-23 2023-03-2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QoS 조정 장치 및 QoS 제어 방법
CN113543232A (zh) * 2020-04-21 2021-10-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用户面功能实体及服务器
CN113676924B (zh) * 2020-05-15 2023-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868202A (zh) * 2020-09-27 2023-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启用反向映射机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4106398A4 (en) * 2020-11-04 2023-04-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PARAME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A
WO2023272632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第一网元、第二网元、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14884816B (zh) * 2022-06-17 2024-02-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包限速规则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WO2024088603A1 (en) * 2023-05-11 2024-05-0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du set importance marking in qos flow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047A (zh) * 2012-08-02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实现QoS控制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683956A (zh) * 2013-11-27 2015-06-0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15060A2 (en) * 2009-04-01 2010-10-07 Nicira Network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d managing virtual switches
US9332133B2 (en) 2010-12-09 2016-05-03 Allot Communications Ltd.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ffic detection
EP3314922B1 (en) * 2015-06-23 2020-10-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riority handling for prose communications
US10362507B2 (en) * 2016-06-10 2019-07-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monitoring, policy enforcement, and charg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9952781B (zh) * 2016-11-04 2022-05-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数据分组的ue、网络节点及方法
US10542454B2 (en) * 2017-02-10 2020-01-21 Mediatek Inc.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reflective Qo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047A (zh) * 2012-08-02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实现QoS控制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683956A (zh) * 2013-11-27 2015-06-0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5.502 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procedures;CATT;《SA WG2 Meeting#119,S2-171005》;20170217;1-4 *
Interim Agreement on Reflective QoS;Ericsson;《 SA WG2 Meeting#117,S2-165539》;20161021;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24448A (ja) 2020-08-13
TWI679867B (zh) 2019-12-11
EP3629624A1 (en) 2020-04-01
EP3629624A4 (en) 2020-06-03
EP3629624B1 (en) 2022-03-30
TW201937904A (zh) 2019-09-16
TW201906378A (zh) 2019-02-01
US11184805B2 (en) 2021-11-23
KR102328388B1 (ko) 2021-11-22
TWI759605B (zh) 2022-04-01
CN109151913A (zh) 2019-01-04
JP6928762B2 (ja) 2021-09-01
KR20200013780A (ko) 2020-02-07
US20200145884A1 (en) 2020-05-07
WO2018228032A1 (zh)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1913B (zh)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KR102424658B1 (ko) 디폴트 서비스 품질(QoS)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32308B (zh) 控制方法、装置、smf、upf、ue、pcf及an
JP2020511887A (ja) Epsベアラidの割当方法、装置、smfおよびpcf
CN111200565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JP689551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設定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WO2021243655A1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233451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03107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089288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9714376B (zh) 一种固网报文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57724A1 (zh) 数据分流方法和装置
US2023018895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78858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55977B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439228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t least one dynamic virtual connection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associ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6390036A (zh) 会话控制方法、系统及smf网元
CN116389418A (zh) 地址分配方法、装置、系统及ddnmf网元
WO2017088189A1 (zh)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