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1103A -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103A
CN109151103A CN201810778013.XA CN201810778013A CN109151103A CN 109151103 A CN109151103 A CN 109151103A CN 201810778013 A CN201810778013 A CN 201810778013A CN 109151103 A CN109151103 A CN 109151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group
fingerprint mould
shell
pilot hole
finger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80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1103B (zh
Inventor
孙毅
万永高
严慎波
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780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1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1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1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第一壳体相背离的两侧,第一壳体设有指纹模组装配孔,指纹模组装配孔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壳体还包括用于定位指纹模组的定位部,定位部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壳体设置有与指纹模组配合的指纹模组外露孔。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定位部,装配时,通过第一壳体上的定位部可以将指纹模组预定位至中框上,以使在装配第二壳体时不会损坏指纹模组。使得安装过程中良品率提高,同时安装时所需的柔性电路板长度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中,多数设置有指纹模组,用于解锁、身份验证等功能。现有的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安装工序复杂,安装过程中良品率不高,造成制造成本高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以降低指纹模组装配过程中的成本,提升良品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第一壳体相背离的两侧,第一壳体设有指纹模组装配孔,指纹模组装配孔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壳体还包括用于定位指纹模组的定位部,定位部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壳体设置有与指纹模组配合的指纹模组外露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装设件、指纹模组、柔性电路板以及上述的壳体组件,装设件具有相邻接的指纹模组安装区域以及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指纹模组安装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柔性电路板平整的铺设于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指纹模组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与装设件贴合,定位部抵持指纹模组以定位指纹模组,第二壳体装配于第一壳体的第二表面并压抵指纹模组,指纹模组通过指纹模组装配孔和指纹模组外露孔露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备上述壳体组件的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包括:
将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指纹模组安装于装设件的指纹模组安装区域,且使得柔性电路板平整的铺设于装设件的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相邻接的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
将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与装设件贴合,并使指纹模组从指纹模组装配孔露出,定位部抵持指纹模组以将指纹模组定位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以及
将第二壳体装配于第一壳体的第二表面并压抵指纹模组,并使指纹模组从指纹模组外露孔露出。
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定位部,装配时,通过第一壳体上的定位部可以将指纹模组预定位至中框上,以使在装配第二壳体时不会损坏指纹模组,从而使得安装过程中良品率提高,同时安装时所需的柔性电路板长度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部分电子设备在后壳上设置指纹模组,现有的安装方式是先将指纹模组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与装设件电连接,然后固定连接于后壳,最后将后壳装配到装设件上。这种安装方式导致需要预留较长的柔性电路板,而在后壳装配到装设件后,由于柔性电路板较长会出现褶皱。同时由于后壳装配到装设件的过程中需要盲装,这就导致在装配过程中指纹模组不能精确定位,易出现损伤,造成良品率不高。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20,壳体组件20包括第一壳体 300和第二壳体200,第一壳体300可与第二壳体200相互配合并形成装配。
第一壳体300可由金属、陶瓷、塑料凳材料制成。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0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01和第二表面302,第一壳体300设置有指纹模组装配孔310,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用于与指纹模组相配合并贯穿第一表面301和第二表面302,以使被定位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的指纹模组可从指纹模组装配孔310伸出外露。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第一壳体300还包括用于定位指纹模组的定位部320a,定位部320a设置于第二表面302。其中第一表面301在装配过程中朝向电子设备的中框方向。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20a包括定位筋321,所述定位筋321设置于第二表面302并连接于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边缘。定位筋321相对于第二表面302上凸,以使定位筋321在与指纹模组抵靠时,指纹模组被限止在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区域内,实现指纹模组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定位筋321沿着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边缘一周设置,即定位筋321首尾连接成环状。根据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构型,可以围成圆环状、椭圆形环状、矩形等。本实施例中,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横截面为矩形,因此,定位筋321沿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边缘一周设置形成大致的矩形环状。
为了便于第一壳体300与指纹模组进行装配,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指纹模组装配孔310包括连通的第一装配孔311和第二装配孔312,第一装配孔311贯穿第一表面301,第二装配孔312贯穿第二表面302,第一装配孔311的内径沿第一表面301向第二表面302方向逐渐减小,且第一装配孔311的最小内径与第二装配孔312的内径相等。其中,在装配时,第一表面301朝向中框100,第二表面302用于与第二壳体200配合。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装配时,由于第一装配孔311的内径略大,在于指纹模组进行对位时,不易对指纹模组造成损伤,同时,由于第一装配孔311的内径沿第一表面301向第二表面302方向逐渐减小,可以起到精确定位的作用,使得第二装配孔312能很好的与指纹模组对位并间隙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指纹模组装配孔310也可以设置成内径均一的圆孔、矩形孔等形式。
第二壳体200设置有指纹模组外露孔210,指纹模组外露孔210是贯穿第二壳体200设置的,用于供指纹模组穿过并露出。装配时,第二壳体 200的一侧表面朝向第一壳体300,另一侧表面作为装饰面外露。指纹模组外露孔210的孔径略小于第二装配孔312的孔径,以使第二壳体200可以压抵指纹模组的基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20可以应用于如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用于精确装配指纹模组,防止指纹模组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损伤。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部320b的结构,用于替换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部320a,
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20b包括多根定位筋321b,分别为第一定位筋 3211、第二定位筋3212、第三定位筋3213以及第四定位筋3214。其中,第一定位筋3211和第三定位筋321相对间隔设置,第二定位筋3212和第四定位筋3214相对间隔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4,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横截面为大致的矩形,并且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横截面为包含4个倒角的矩形孔,倒角设置于第二装配孔312内,4个倒角的尺寸参数相同。通过设置倒角,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在使用第一壳体300定位指纹模组时,由于指纹模组尚未固定,其与第一壳体300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确定,对位时,由于倒角的存在,当第一壳体300的一侧倒角与指纹模组接触后,即可推动指纹模组向另一侧位移,避免第一壳体300与指纹模组硬接触造成指纹模组损伤。
第一定位筋3211、第二定位筋3212、第三定位筋3213以及第四定位筋3214分别设置于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四个方向的边缘并布置成以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的形式。并且,第一定位筋3211、第二定位筋3212、第三定位筋3213以及第四定位筋3214相互之间无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筋3211、第二定位筋3212、第三定位筋3213 以及第四定位筋3214中的任意相邻两者之间均可以连接成一体。第一定位筋3211、第二定位筋3212、第三定位筋3213以及第四定位筋3214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或粘接等方式设置于第二表面302
除此之外,多条定位筋321围绕指纹模组装配孔310间隔布置方式还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当指纹模组装配孔310为圆孔时,多条定位筋321可以是均匀等间距的布置,也可以根据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构型,沿指纹模组装配孔的边缘设置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指纹模组装配孔的横截面也可以仅包括一个、两个或三个倒角,此时除了可以防止损伤指纹模组外,还可以清楚的分辨第一壳体装配时的正反关系,防止装错。
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部320b相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部320a,通过在指纹模组装配孔310内设置倒角结构,可以更好的定位指纹模组,防止指纹模组损坏。
第三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电子设备10包括壳体组件20、装设件120、指纹模组400、柔性电路板500以及可选的摄像模组30等。其中,壳体组件20的第一壳体300和第二壳体200例如可以分别是手机的中框钢片和后壳。壳体组件 20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具体参阅第一实施例。
请继续参阅图5,摄像模组30装配于壳体组件20的第二壳体200上,用于采集图像和影像。
参阅图6,装设件120例如可以作为手机的中框100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中框100还包括边框110,边框110围绕装设件120设置并与装设件120一体成型。装设件120具有内表面123,内表面123用于设置电子设备的各类电器元件,例如指纹模组400、摄像模组30等。可以理解的是,指纹模组400、摄像模组30等各类电器元件可以设置于装设件120的任意位置。
装设件120的内表面123设有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以及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122,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用于安装指纹模组400,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122用于安装柔性电路板500。定位部320a用于对指纹模组400 进行定位,以使指纹模组400能预装于装设件120的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设置于装设件120的内表面123,并与装设件120的内表面123平齐或略高于内表面1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还可以由内表面123凹陷形成,即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可以相对于内表面123下凹。
可以理解的是,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等各种形状。实际设置时,例如可以根据指纹模组的形状进行配合设置。本实施例中,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为大致的矩形。
内表面123的邻接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的其他区域可以用于设置柔性电路板500,即形成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122,设置于指纹模组安装区 121的指纹模组400通过柔性电路板500与主板电连接。
柔性电路板500平整的铺设于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122,即柔性电路板500在延伸的过程中无褶皱,指纹模组400通过连接器600与柔性电路板500电连接,并通过柔性电路板500与主板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柔性电路板500并不是完全铺满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122,而是按预定的设计位置进行铺设。
图7示出了电子设备的装配状态图,请继续参阅图7,指纹模组400 包括基板410以及采集模块420,其中采集模块420连接于基板410,基板 410的横截面积大于采集模块420,装配时,基板410设置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指纹模组400粘结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 121内。
第一壳体300的第一表面301与内表面123贴合,且指纹模组装配孔 310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对应。第二壳体200装配于第一壳体300的第二表面302一侧。
指纹模组400的基板410被定位筋321抵持于第二装配孔312,采集模块420依次伸出第二装配孔312和指纹模组外露孔210。第二壳体200 压抵指纹模组400的基板410以及定位筋321,且第二壳体200与基板410 之间设置有泡棉700形成密封。第二壳体200可通过粘接或卡接方式与中框100连接形成固定,此时第一壳体300被第二壳体200压抵于中框100与第二壳体200之间形成固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的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包括:
步骤1、将与柔性电路板500连接的指纹模组400安装于装设件120 的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
例如可具体按以下方式进行,将指纹模组400与预定长度的柔性电路板500电连接,同时,将柔性电路板500远离指纹模组400的一端与主板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先将柔性电路板500与主板电连接,然后再与指纹模组400电连接。然后将指纹模组400装入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在此过程中,柔性电路板500平整的铺设于装设件120的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相邻接的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122内。即柔性电路板500在装设过程中不产生褶皱,这样可以显著的减小柔性电路板500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预先在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内覆一定厚度的粘胶,以使指纹模组400粘结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内。
需要说明的是,指纹模组400在安装入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时,由于各种原因,其安装形态,安装区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会与指纹模组400的预定位置不符,此处所述的预定位置是指指纹模组400的设计安装位置。
步骤2、将第一壳体300的第一表面301与装设件120贴合。具体的,是将第一壳体300的第一表面301与装设件120的内表面123贴合
例如可按以下方式进行:将第一壳体300的指纹模组装配孔310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的位置对应,由于指纹模组400已预先安装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内,此时将第一壳体300的第一表面301向内表面123靠近贴合。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装配孔311的孔径较大,其可以将指纹模组400的基板410完全套入第一装配孔311内。随着第一壳体300继续往内表面123靠近,第一装配孔311的内径逐渐减小,当原先安装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内的指纹模组400存在装配偏差时,会与第一装配孔311 或第二装配孔312的内壁发生接触,进而调整指纹模组400的位置至预定位置。当第一表面301完全与内表面123贴合后,定位部320a与基板410 的侧壁相抵靠,防止已定位的指纹模组400再次错位。
在此过程中,指纹模组400从指纹模组装配孔310露出,定位部320a 抵持指纹模组400以将指纹模组400定位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内的预定位置。
步骤3,将第二壳体200装配于第一壳体300的第二表面302并压抵指纹模组400。
由于指纹模组400已定位至预定位置,第二壳体200的指纹模组外露孔210虽然孔径较小,也能与指纹模组400精准定位并使指纹模组400从指纹模组外露孔210露出。
第二壳体20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与中框100形成固定并进而将指纹模组400压抵于内表面123对指纹模组400形成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的装配方法,可以先将指纹模组400预装于装设件120的内表面123,这就大幅缩短了所需的柔性电路板500的长度,节省原材料。同时,在安装第二壳体200时,指纹模组400已被第一壳体300的定位部320a定位置预定位置,使得第二壳体200装配时基本不会与指纹模组400发生干涉,极大的降低了指纹模组400装配过程中的损坏问题,提高了良品率。
具体的,电子装置1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 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耳机、吊坠、耳机等,电子装置10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电子设备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电子装置10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
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装置10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装置10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设备的便携式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相背离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指纹模组装配孔,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用于定位指纹模组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与所述指纹模组配合的指纹模组外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筋,所述定位筋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并连接于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的边缘一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为多条,多条所述定位筋围绕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的横截面为包含至少一个倒角的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包括连通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装配孔贯穿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径沿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逐渐减小。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设件,所述装设件具有相邻接的指纹模组安装区域以及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
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安装于所述指纹模组安装区域;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平整的铺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以及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装设件贴合,所述定位部抵持所述指纹模组以定位所述指纹模组,所述第二壳体装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表面并压抵所述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通过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和所述指纹模组外露孔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安装区域由所述装设件的内表面凹陷形成,所述定位部嵌入所述指纹模组安装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指纹模组间设置有密封件。
10.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的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指纹模组安装于装设件的指纹模组安装区域,且使得所述柔性电路板平整的铺设于所述装设件的与所述指纹模组安装区域相邻接的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
将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装设件贴合,并使所述指纹模组从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露出,所述定位部抵持所述指纹模组以将所述指纹模组定位于所述指纹模组安装区域;以及
将所述第二壳体装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表面并压抵所述指纹模组,并使所述指纹模组从所述指纹模组外露孔露出。
CN201810778013.XA 2018-07-16 2018-07-16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Active CN109151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8013.XA CN109151103B (zh) 2018-07-16 2018-07-16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8013.XA CN109151103B (zh) 2018-07-16 2018-07-16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103A true CN109151103A (zh) 2019-01-04
CN109151103B CN109151103B (zh) 2021-03-02

Family

ID=64800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8013.XA Active CN109151103B (zh) 2018-07-16 2018-07-16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11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8153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压合治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08731A1 (en) * 2015-10-30 2017-10-26 Essential Products, Inc. Fingerprint sensors for mobile devices
CN107483660A (zh) * 2017-07-17 2017-1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饰圈固定组件、装配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6975666U (zh) * 2017-07-25 2018-02-0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CN207123850U (zh) * 2017-09-21 2018-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后置指纹识别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529265U (zh) * 2017-10-20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229374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指纹模组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08731A1 (en) * 2015-10-30 2017-10-26 Essential Products, Inc. Fingerprint sensors for mobile devices
CN107483660A (zh) * 2017-07-17 2017-1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饰圈固定组件、装配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6975666U (zh) * 2017-07-25 2018-02-0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CN207123850U (zh) * 2017-09-21 2018-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后置指纹识别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529265U (zh) * 2017-10-20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229374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指纹模组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8153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压合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103B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717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1143802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wo-piece housing
US853754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structures
US9450294B2 (en) Antenna apparatus for portable terminal
KR102086717B1 (ko) 글라스 재질을 포함하는 커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CN102752416B (zh) 移动终端
CN208386751U (zh) 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151103A (zh)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208386750U (zh) 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586220B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1273734B (zh) 指纹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09062331B (zh)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108574800A (zh) 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74799A (zh) 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06186639A (ja) 電子機器
CN209768030U (zh) 屏下功能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TWI521806B (zh) 連接器組件與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