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0485A -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0485A
CN109150485A CN201810976478.6A CN201810976478A CN109150485A CN 109150485 A CN109150485 A CN 109150485A CN 201810976478 A CN201810976478 A CN 201810976478A CN 109150485 A CN109150485 A CN 109150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position
channel
control channel
broad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64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0485B (zh
Inventor
薛丽霞
张旭
王建国
秦熠
曹永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764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0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0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0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0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0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3Acquisition of prim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within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9Acquisition of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s, e.g. detection of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01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69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main of operation
    • H04L27/2671Time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2Collecting or measur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2Retrieving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e.g. from a broadcast channel and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用以实现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广播信息,在预定义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中确定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然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并在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检测控制信道。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长期演技(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息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进而终端设备在该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上检测控制信道,该广播信息携带有分别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的两个信息,控制信道是指用于传输控制信道的资源。
目前针对未来第五代(5thgeneration,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尚未定义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的技术方案。若延用现有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的技术方案,在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中,由于一个子帧内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可存在多种配置方案,导致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的两个信息的信令开销较大,进而导致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较大。
综上所述,亟需设计针对未来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设计一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用以实现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进而实现终端设备在该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上检测控制信道。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广播信息,在预定义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中确定承载该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然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并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检测控制信道。
其中,该预定义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为一个子帧内广播信道可能占用的时域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一个时隙内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可以有至少两种。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
上述方法中,可以实现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进而终端设备在该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上检测控制信道。相比于现有的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的技术方案,上述方法能够减少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令开销,进而降低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
相应地,终端设备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以这多种方法中的两种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法具体为:终端设备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偏移量,再根据该偏移量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通过第一种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与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无需在广播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息,从而可以减少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
第二种方法具体为:终端设备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通过第二种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预设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无需在广播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息,从而可以减少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并非任意配置的,任意一个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需要满足下述项之一:
第一项: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
第二项: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第三项: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接收广播信息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其中接收的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的信息。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无需在广播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息,从而可以减少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集合中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其中接收的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集合中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无需在广播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息,从而可以减少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QCL的;和/或,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同步信号是QCL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接收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包括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广播信息,并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道。其中该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该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在该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上检测控制信道。相比于现有的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的技术方案,上述方法能够减少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令开销,进而降低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并非任意配置的,任意一个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需要满足下述项之一: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的信息,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具体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QCL的;和/或,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同步信号是QCL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广播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在预定义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中确定承载收发单元接收的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
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检测控制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偏移量,根据偏移量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满足下述项之一: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的信息。处理单元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处理单元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集合中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QCL的;和/或,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同步信号是QCL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广播信息,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道,其中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满足下述项之一: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的信息。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具体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QCL的;和/或,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同步信号是QCL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收发机;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收发机,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数据和/或发送数据;处理器,调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通过所述收发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方法示例中网络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网络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收发机;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收发机,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数据和/或发送数据;处理器,调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通过所述收发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以实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或者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以实现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该装置包括芯片,该芯片可以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该芯片通过收发机(或通信模块)执行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芯片,该芯片可以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该芯片也可以通过收发机(或通信模块)执行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实现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子帧的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帧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子帧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中,终端设备检测控制信道时需要获知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若沿用现有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的技术方案,会存在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的两个信息的信令开销较大,进而导致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较大的问题。并且,目前针对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尚未定义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的技术方案。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以实现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进而终端设备在该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上检测控制信道。相比于现有的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令开销,进而降低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中,一个子帧内包括多个符号,根据子载波宽度的不同,一个子帧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时隙。以图1A示出的一个子帧的结构为例,每个时隙均包括序号为0至13的14个符号,其中,子载波宽度为15kHz时该子帧包括T1这1个时隙,子载波宽度为30kHz时该子帧包括T2-1和T2-2这2个时隙,子载波宽度为60kHz时该子帧包括T3-1和T3-4这4个时隙,图1A中阴影部分的符号可以为同步信号块所在的时域位置,即可供广播信道占用的时域位置。图1A中,子载波宽度为30kHz时,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可以为时隙T2-1内序号为4至11的符号和时隙T2-2内的序号为2至9的符号上。由于一个时隙内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可以有至少两种,因此一个子帧内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可存在多种配置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的通信系统,例如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低密度签名(low density signature,LDS)系统等,其中在通信领域中SCMA系统和LDS系统还有其他名称,此处不再列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的系统也可以是基于NOMA的多载波传输系统,例如NOMA系统、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系统、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系统、通用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GFDM)系统、滤波正交频分复用(filter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OFDM)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的系统还可以是5G NR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控制信息的场景。以图1B所示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为例,图1B中涉及终端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图1B中仅示出三个终端设备101和一个网络设备102,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其中,终端设备101在网络设备102的覆盖范围内,网络设备102用于为终端设备101提供通信服务,终端设备101可以接收网络设备102发送的广播信息、控制信息等。图1B示出的箭头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101与网络设备102之间进行的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用户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用户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符号,可以是以下符号中的一种或组合:OFDM符号、SCMA符号、F-OFDM符号、NOMA符号等,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子帧,在频域上占用整个系统带宽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为一固定时间长度的时频资源单元,例如1毫秒。
时隙,是指一个基本的时频资源单元,一个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例如一个时域可以包括连续的7个或14个OFDM符号。
子载波宽度,是频域资源中的最小粒度。例如在LTE系统中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宽度可以为15千赫(kHz),在5G系统中一个子载波宽度可以为15kHz,30kHz,60kHz中的一种。
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上可占用的频域资源为P个连续的子载波,在时域上可占用的时域资源为连续的Q个OFDM符号,其中P和Q均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例如一个物理资源块可以在频域上占用12个连续的子载波,在时域上占用7个连续OFDM符号,其中在这个物理资源块中P的取值可以为12,Q的取值可以为7;或者P的取值可以为12,Q的取值可以为14;或者P的取值可以为12,Q的取值可以为1。
资源单元组,在频域上可占用的频域资源为P个连续的子载波,在时域上可占用的时域资源为1个OFDM符号,其中P为大于1的自然数。例如一个资源单元组在频域上可占用12个连续的子载波。
控制信道单元,一个控制信道单元可以对应多个资源单元组,一个控制信道单元对应的资源单元组的数量固定,例如一个控制信道单元对应的6个资源单元组。
广播信道和控制信道的关系满足以下关系中的一种或组合: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携带准共址(quasi-co-located,QCL)的,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同步信号是QCL的。其中,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以及控制信道的同步信号可以携带在一个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s block,SSblock)中。
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5G系统或未来演进的LTE系统。如图2示出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设备接收广播信息。
步骤201中,终端设备在预定义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上通过盲检测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广播信息。
其中,该预定义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为一个子帧内广播信道可能占用的时域位置。以图1A示出的一个子帧的结构为例,每个时隙均包括序号为0至13的14个符号,其中,子载波宽度为15kHz时该子帧包括T1这1个时隙,子载波宽度为30kHz时该子帧包括T2-1和T2-2这2个时隙,子载波宽度为60kHz时该子帧包括T3-1和T3-4这4个时隙,图1A中阴影部分的符号可以为同步信号块所在的时域位置,即可供广播信道占用的时域位置。图1A中,子载波宽度为30kHz时,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可以为时隙T2-1内序号为4至11的符号和时隙T2-2内的序号为2至9的符号上。由于一个时隙内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可以有至少两种。
步骤202、终端设备接收广播信息之后,在预定义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中确定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
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时隙边界通常为时隙的起始边界(或者称为时隙的左边界),当然本实施例中时隙边界也可以为时隙的结束边界(或者称为时隙的右边界),例如一个时隙的起始符号为序号为0的符号,则时隙边界通常为序号为0的符号的左边界。以时隙边界通常为时隙的起始边界为例,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可以理解为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的起始边界的位置,此时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该时隙内第4个符号上,则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的起始边界的位置为4个符号。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步骤202:
方式一:终端设备接收的广播信息包括时域位置指示信息。
其中,该时域位置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该广播信息为步骤201中终端设备接收的广播信息,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预定义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中的一种。例如可以通过广播信息携带的比特位来表示时域位置指示信息。
方式二:终端设备接收用于指示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的其他指示信息。
方式二中,其他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位置类型,每个时域位置的位置类型对应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位置,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位置类型中用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中,例如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包括比特序列长度为3bit的第二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中的部分信息携带在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中,该第二指示信息中剩余部分信息可以携带在系统信息(master information bloc,MIB)中,例如第二指示信息的比特序列长度为6bit,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包括6bit中的前3bit,MIB包括6bit中的3bit的信息。
步骤202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的位置类型中确定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位置类型。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在确定的时域位置的位置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域位置中确定用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
举例说明,假设预先设置以下两种时域位置的位置类型:
位置类型一:位置类型一包括8种时域位置,即时隙n内的序号为2至5的符号、时隙n内的序号为6至9的符号、时隙n+1内的序号为4至7的符号、时隙n+1内的序号为8至11的符号、时隙n+2内的序号为2至5的符号、时隙n+2内的序号为6至9的符号、时隙n+3内的序号为4至7的符号、时隙n+3内的序号为8至11的符号。
位置类型二:位置类型一包括64种时域位置,即时隙n内的序号为2至5的符号、时隙n内的序号为8至11的符号、时隙n+1内的序号为2至5的符号、时隙n+2内的序号为8至11的符号、……、时隙n+7内的序号为2至5的符号、时隙n+7内的序号为8至11的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位置类型一和位置类型二仅为举例,并不代表全部的时域位置的位置类型。
下面基于上述位置类型一和位置类型二,分两种情况来描述步骤202:
情况一:假设步骤202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位置类型为位置类型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该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包括第二指示信息为5,则终端设备在位置类型一对应的8个时域位置中将第5个时域位置确定为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
情况二:假设步骤202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位置类型为位置类型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和MIB,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和MIB共同指示的第二指示信息为32,,则终端设备在位置类型二对应的64个时域位置中将第32个时域位置确定为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
步骤203、终端设备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步骤203中,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步骤202中确定的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时隙边界通常为时隙的起始边界(或者称为时隙的左边界),当然本实施例中时隙边界也可以为时隙的结束边界(或者称为时隙的右边界),例如一个时隙的起始符号为序号为0的符号,则时隙边界通常为序号为0的符号的左边界。以时隙边界通常为时隙的起始边界为例,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可以理解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的起始边界的位置,此时若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该时隙内第5个符号上,则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的起始边界的位置为5个符号。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下面以这多种方法中的三种方法为例来描述步骤203:
第一种方法:步骤203中终端设备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偏移量,该偏移量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相对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的时域偏移量,该偏移量通常表示为向左偏移若干个符号或者向右偏移若干个符号。终端设备根据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偏移量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即终端设备将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加上或减去偏移量得到的时域位置即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第一种方法中,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偏移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是预先设定的,该对应关系可以是协议规定的,此时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已知该对应关系,或者网络设备确定该对应关系后将该对应关系发送给终端设备。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在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确定的,一个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对应一个偏移量,也可以是多个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对应一个偏移量,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因此本实施例中需要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下文中会对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做解释说明。
举例说明,假设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T内的序号位于3的符号,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对应的偏移量为向右偏移1个符号,则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T内的序号位于4的符号。
通过第一种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与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因此无需在广播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息,从而可以减少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
第二种方法:步骤203中终端设备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预先设定的,该对应关系可以是协议规定的,此时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已知该对应关系,或者网络设备确定该对应关系后将该对应关系发送给终端设备。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在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确定的。因此本实施例中需要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下文中会对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做解释说明。
举例说明,假设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一所示,表一中每一行表示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一种对应关系。当终端设备通过步骤202确定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为2至5的符号时,通过下表一可知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0至1,此时假设广播信道的子载波宽度和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均为15kHz。
表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一中所示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仅为举例,并不代表全部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第二种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预设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无需在广播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息,从而可以减少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
第三种方法:步骤203中终端设备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集合中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当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所在的时域资源集合,在该时域资源集合中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对应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举例说明,假设存在可选的时域资源集合0和可选的时域资源集合1,时域资源集合0包括符号A和符号B,时域资源集合1包括符号C和符号D,符号A、B、C、D对应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依次为位置0、1、2、3,若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0,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位置0,则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和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集合0中确定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即位置0)对应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符号A。
通过第三种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集合中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无需在广播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息,从而可以减少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
本实施例中,若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考虑到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即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共同决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则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此时终端设备根据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举例说明,假设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二所示,当终端设备通过步骤202确定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为2至5的符号时,若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则通过下表二可知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为0的符号,若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则通过下表二可知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为1的符号。
表二
终端设备通过步骤203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后执行步骤204。
步骤204、终端设备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检测控制信道。
在步骤204之前,终端设备还需要获知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进而终端设备根据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确定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这样在步骤204中,终端设备在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上检测控制信道。其中,终端设备在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上检测控制信道的方法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终端设备确定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的方法为现有技术,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广播信息包括的用于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的信息,确定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需要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通过此预先配置过程来获知任意一个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本实施例中预先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并非任意配置的,任意一个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需要满足下述项之一:
第一项: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
第一项中,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正交,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
第二项: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第二项中,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全部相同,或者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的时域位置部分相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全部相同,或者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中部分的时域位置部分相同。
第三项: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第三项中,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的时域位置正交,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的时域位置可以是完全相同。或者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的时域位置正交,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的时域位置可以是部分相同。或者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中部分的时域位置正交,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的时域位置可以是完全相同。或者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中部分的时域位置正交,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的时域位置可以是部分相同。
任意一个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在满足上述项之一的情况下,下面举例说明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举例说明一:以图3所示的子帧结构为例,分别以三种不同的子载波宽度描述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广播信道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覆盖的子载波宽度均为15kHz时:若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位于2至5的符号,则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位于0至1的符号;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位于8至11的符号,则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位于序号为7的符号。
当广播信道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覆盖的子载波宽度均为30kHz时: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4至7的符号,则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的序号为0至1的符号;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8至11的符号,则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的序号为2至3的符号;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二个时隙内序号为2至5的符号,则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二个时隙内序号为0的符号;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二个时隙内序号为6至9的符号,则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二个时隙内序号为1的符号。
当广播信道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覆盖的子载波宽度均为60kHz时: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8至11的符号,则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的序号为0至1的符号;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12和13的符号和第二个时隙内序号为0和1的符号,则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的序号为2至3的符号;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二个时隙内序号为6至9的符号,则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6和7的符号;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三个时隙内序号为4至7的符号,则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三个时隙内序号为0的符号;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三个时隙内序号为8至11的符号,则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三个时隙内序号为1的符号;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三个时隙内序号为12和13的符号和第四个时隙内序号为0和1的符号,则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三个时隙内序号为2的符号;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四个时隙内序号为2至5的符号,则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三个时隙内序号为3的符号。
举例说明二:以图4所示的子帧结构为例,包括如下几种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假设广播信道所在资源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
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4至7的符号,则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为0的符号,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0的符号,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60kHz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0和1的符号。
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8至11的符号,则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为1的符号,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2至3的符号,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60kHz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个时隙内序号为2至3的符号。
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二个时隙内序号为2至5的符号,则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的上半部分频带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为7的符号,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二个时隙内序号为0的符号,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60kHz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三个时隙内序号为1的符号。
若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二个时隙内序号为6至9的符号,则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的下半部分频带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序号为7的符号,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二个时隙内序号为1的符号,覆盖的子载波宽度为60kHz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第三个时隙内序号为1的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接收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包括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该系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时域位置指示信息。此处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与上文步骤202中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相似,参见步骤202中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通过上述方法,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检测控制信道,从而在终端设备检测控制信道时可以进行速率匹配,进而可以避免由于来自其他控制信道的干扰而导致的控制信息传输失败,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进而终端设备在该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上检测控制信道。相比于现有的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信令开销,进而降低广播信息的信令开销。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图2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参阅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501和处理单元502,其中,
收发单元501,用于接收广播信息。
处理单元502,用于在预定义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中确定承载收发单元501接收的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
收发单元501,还用于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检测控制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502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偏移量,根据偏移量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502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满足下述项之一: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的信息。处理单元502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处理单元502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集合中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QCL的;和/或,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同步信号是QCL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501还用于接收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采用图2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是与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相同的设备。参阅图6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601、收发机602以及存储器603,其中:
处理器601,用于读取存储器6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处理器601,用于通过收发机602接收广播信息。
处理器601,还用于在预定义的至少两种时域位置中确定承载通过收发机602接收的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
处理器601,还用于通过收发机602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检测控制信道。
收发机602,用于在处理器8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收发机602也可以为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数据和/或发送数据的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01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偏移量,根据偏移量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01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满足下述项之一: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的信息。处理器601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处理器601在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来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时,具体用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集合中确定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QCL的;和/或,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同步信号是QCL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01还用于通过收发机602接收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
处理器601、收发机602以及存储器603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6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03可以存储处理器6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6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图2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参阅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单元7017,其中,
收发单元701,用于发送广播信息;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道;
其中,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满足下述项之一: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的信息;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具体为: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QCL的;和/或,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同步信号是QCL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01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包括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采用图2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是与图7所示的网络设备相同的设备。参阅图8所示,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801、收发机802以及存储器803,其中:
处理器801,用于读取存储器8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处理器801,用于通过收发机802发送广播信息;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道,其中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为相对于时隙边界的位置。
收发机802,用于在处理器8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收发机802也可以为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数据和/或发送数据的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根据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之间满足下述项之一: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广播信道和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的信息;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确定的,具体为:
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承载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和控制信道所在资源使用的子载波宽度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QCL的;和/或,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控制信道的同步信号是QCL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801还用于通过收发机802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
处理器801、收发机802以及存储器803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其中,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3可以存储处理器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ASIC、FPGA或CPLD。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或者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该装置包括芯片,该芯片用于执行上述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该芯片通过收发机(或通信模块)执行上述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中终端设备接收数据和/或数据的方法,或者该芯片用于执行上述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该芯片通过收发机(或通信模块)执行上述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中网络设备接收数据和/或数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或者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如图9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901和网络设备902。其中,终端设备901用于执行图2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终端设备901可以是与图5或图6所示的终端设备相同的设备;网络设备902用于执行图2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网络设备902可以是与图7或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相同的设备;通过该通信系统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和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广播信道上发送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
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控制信道在所述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隙中的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所述广播信道所在的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在所述时域资源集合中确定的,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所述同步信号块在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的时隙中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所述同步信号块相对于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的时隙的起始符号的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控制信道相对于所述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隙的起始符号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所述广播信道和所述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
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所述广播信道和所述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所述广播信道和所述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所述广播信道和所述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所述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所述广播信息指示的控制信道时域资源集合为控制信道所在时隙内序号为0的符号和序号为1的符号,
其中,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2至5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0的符号;
或者,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6至9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1的符号。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所述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所述广播信息指示的控制信道时域资源集合为控制信道所在时隙内序号为0至1的符号和序号为2至3的符号,
其中,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4至7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0至1的符号;
或者,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8至11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2至3的符号。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所述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
其中,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2至5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0至1的符号。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所述控制信道使用子载波宽度为15kHz,
其中,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2至5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0的符号。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所述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准共址QCL的。
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在广播信道上发送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
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为:在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控制信道在所述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隙中的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是基于所述广播信道所在的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在所述时域资源集合中确定的,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所述同步信号块在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的时隙中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所述同步信号块相对于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的时隙的起始符号的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控制信道相对于所述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隙的起始符号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所述广播信道和所述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正交;
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与所述广播信道和所述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部分时域位置与所述广播信道和所述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是正交的,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中剩余部分时域位置与所述广播信道和所述广播信道对应的同步信号的时域位置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所述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所述广播信息指示的控制信道时域资源集合为控制信道所在时隙内序号为0的符号和序号为1的符号,
其中,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2至5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0的符号;
或者,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6至9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1的符号。
13.如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所述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所述广播信息指示的控制信道时域资源集合为控制信道所在时隙内序号为0至1的符号和序号为2至3的符号,
其中,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4至7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0至1的符号;
或者,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8至11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2至3的符号。
14.如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所述控制信道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
其中,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2至5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0至1的符号。
15.如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所述控制信道使用子载波宽度为15kHz,
其中,在所述同步信号块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2至5的符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为时隙内序号为0的符号。
16.如权利要求19至15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道的参考信号与所述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是准共址QCL的。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
18.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0976478.6A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9150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6478.6A CN109150485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7956.7A CN109391451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201810976478.6A CN109150485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7956.7A Division CN109391451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0485A true CN109150485A (zh) 2019-01-04
CN109150485B CN109150485B (zh) 2019-08-23

Family

ID=64627667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8332.3A Active CN112737754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1810976478.6A Active CN109150485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202110610793.9A Active CN113472498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201710687956.7A Active CN109391451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201810976481.8A Active CN109041221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1880052157.5A Pending CN111034103A (zh) 2017-08-11 2018-07-27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8332.3A Active CN112737754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0793.9A Active CN113472498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201710687956.7A Active CN109391451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201810976481.8A Active CN109041221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1880052157.5A Pending CN111034103A (zh) 2017-08-11 2018-07-27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4) US10548066B2 (zh)
EP (3) EP3896886B1 (zh)
JP (1) JP7034286B2 (zh)
KR (1) KR102353214B1 (zh)
CN (6) CN112737754B (zh)
BR (1) BR112020002824A2 (zh)
CA (1) CA3072682C (zh)
WO (1) WO20190293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9842A (zh) * 2019-02-22 2021-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7754B (zh) * 2017-08-11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7420B (zh) * 2019-03-29 202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372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716274A (zh) * 2012-09-2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348579A (zh) * 2013-08-05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信道时域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6659C (zh) 2006-08-09 2009-01-28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发送控制信息指示接收机工作的方法
WO2009135499A1 (en) * 2008-05-06 2009-11-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ynamic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for flexible spectrum usage
CN102469466B (zh) * 2010-11-11 2015-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与装置
US9271288B2 (en) 2012-02-07 2016-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PDCCH)
CN103298090B (zh) 2012-03-02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594513B (zh) 2012-03-20 2015-01-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增强的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503216B2 (en) * 2012-11-02 2016-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related to effective measurements
FR3022096B1 (fr) * 2014-06-06 2018-11-02 Airbus Ds Sas Basculement progressif de bande de frequences radio dans un noeud relais
CN105591712B (zh) * 2014-10-23 2018-07-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直通模式下控制信道的指示方法及终端
CN106559886A (zh) * 2015-09-28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6559890B (zh) * 2015-09-29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41737B (zh) * 2015-12-31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0477513B2 (en) * 2016-04-25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perative group broadcasting of on-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US10009122B2 (en) * 2016-07-28 2018-06-26 ETS-Lindgren Inc. Distributed system for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 simulation
CN106850165B (zh) * 2016-07-29 2019-03-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子带配置的指示方法及装置、子带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6507439B (zh) * 2016-10-28 2019-12-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JP6972172B2 (ja) * 2017-05-02 2021-11-24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信号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CN112737754B (zh) * 2017-08-11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372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716274A (zh) * 2012-09-2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348579A (zh) * 2013-08-05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信道时域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9842A (zh) * 2019-02-22 2021-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039842B (zh) * 2019-02-22 2022-10-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48066B2 (en) 2020-01-28
EP3537651A4 (en) 2020-02-26
KR20200035308A (ko) 2020-04-02
US20190150067A1 (en) 2019-05-16
EP4258761A2 (en) 2023-10-11
CA3072682A1 (en) 2019-02-14
CN113472498B (zh) 2023-03-10
CN109041221B (zh) 2019-09-20
US11849386B2 (en) 2023-12-19
CN109391451A (zh) 2019-02-26
CN111034103A (zh) 2020-04-17
US20240155466A1 (en) 2024-05-09
WO2019029385A1 (zh) 2019-02-14
EP3537651A1 (en) 2019-09-11
CN109150485B (zh) 2019-08-23
US20220104107A1 (en) 2022-03-31
US11129087B2 (en) 2021-09-21
JP2020530738A (ja) 2020-10-22
EP3896886B1 (en) 2023-08-30
EP4258761A3 (en) 2023-10-25
CN109041221A (zh) 2018-12-18
CN109391451B (zh) 2021-06-01
JP7034286B2 (ja) 2022-03-11
EP3896886A1 (en) 2021-10-20
CA3072682C (en) 2024-04-16
CN112737754A (zh) 2021-04-30
CN112737754B (zh) 2021-11-19
KR102353214B1 (ko) 2022-01-19
BR112020002824A2 (pt) 2020-08-04
CN113472498A (zh) 2021-10-01
EP3537651B1 (en) 2021-03-17
US20200163001A1 (en)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55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9565795A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信息传输设备
CN109150485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0089170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4139562A1 (en) Scalable bandwidth design for ofdm
CN108811098A (zh) 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196929A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7733604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33849B (zh) 定位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1165550B2 (en)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115076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692209B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140420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219968A (zh) 一种csi-rs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9417781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5048A (zh) 用于配置资源池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257484B (zh) 一种符号应用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90297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SHAPING
CN109479287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96B (zh)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JP2022172281A (ja) 電力制御のための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N107733601A (zh) 一种上行srs发送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