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2209B -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2209B
CN110692209B CN201780091512.5A CN201780091512A CN110692209B CN 110692209 B CN110692209 B CN 110692209B CN 201780091512 A CN201780091512 A CN 201780091512A CN 110692209 B CN110692209 B CN 110692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subframes
groups
uplink
preambl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15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2209A (zh
Inventor
陈哲
罗之虎
金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92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2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2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2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Abstract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生成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所述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提出了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术。支持NB-IoT的设备,在传输数据时使用的频带的带宽为180kHz,并支持以独立模式(Standaloneoperation)、保护带模式(Guardband operation)、带内模式(In-band operation)工作。其中,带内模式是指,利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一个载波内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块来传输NB-IoT业务数据,其中一个资源块的带宽为180kHz。
类似于LTE,NB-IOT技术分为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NB-IoT和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NB-IoT。NB-IOT技术中,终端设备需要通过随机接入的方式接入基站。FDD NB-IoT中,终端设备需要在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arrowband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NPRACH)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一个preamble是由一个或多个重复单元组成,每个重复单元是由4组符号组成,每组符号的长度至少为1.4ms,即一个preamble占用的连续的上行资源的时间长度至少为5.6ms。然而,对于以带内模式部署的TDD NB-IoT,连续的上行资源最多只有3个子帧的时间长度(即3ms),因此终端设备无法通过3个子帧向网络设备发送preamble。综上,TDD NB-IoT中,终端设备如何发送preamble,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在TDDNB-IOT中,终端设备无法发送preamble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生成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实现在不改变终端设备硬件结构的情况下,利用K组上行子帧在TDD NB-IoT中传输前导码。即使终端设备工作于TDD NB-IoT的带内模式,终端设备也可以利用分散在K组上行子帧中的上行资源,传输前导码,从而最大限度维持现有前导码信号的结构,使得支持TDD/FDD NB-IoT的双模终端设备能够使用同一套发射装置发送preamble信号,降低了需要支持TDD/FDD NB-IoT的双模终端设备的成本。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2,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
上述方法中,通过2组上行子帧发送第一符号组,可以尽量减少第一前导码的发送周期,从而减少第一前导码的时延,提高系统。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4,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上述方案中,通过4组上行子帧发送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可以实现在维持现有前导码信号结构的前提下,完成前导码的发送,使得网络设备能够在TDD NB-IoT下发送前导码,提高TDD NB-IoT与TDD LTE系统的兼容性。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
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通过同时发送两个前导码,降低频偏和多普勒频移对上行同步性能的影响,改善上行同步精度。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为预设值。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控制收发机进行信号接收和信号发送,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例如包括处理单元、收发单元、处理单元等,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发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第一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2;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4;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接收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为预设值。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控制收发机进行信号接收和信号发送,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例如包括处理单元、收发单元、处理单元等,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例性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符号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发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发送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发送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跳频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发送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演进的长期演进(evolved Long Term Evolution,eLTE)系统等其它移动通信系统。
图1示例性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发送信息给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此外,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6也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5可以发送信息给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6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经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网络设备,可以称之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以下统称为网络设备,主要负责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连接,保证终端设备的上下行数据的可靠传输等。网络设备可为5G系统中的gNB(generation Node B),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以独立模式、保护带模式、带内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工作,并在上述任一模式工作下,向网络设备发送前导码。终端设备工作在独立模式时,可以利用GSM网络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载波,来传输NB-IoT业务数据,该独立的载波的带宽为180kHz。
终端设备工作在带内模式时,可以利用LTE系统中,一个载波内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块来传输NB-IoT业务数据,其中一个资源块的带宽为180kHz。具体可以如图2所示。图2中,一个LTE载波可以划分多个资源块,每个资源块的带宽为180kHz,NB-IoT中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其中一个或多个资源块来传输NB-IoT业务数据。
终端设备工作在保护带模式时,可以利用LTE系统中,载波的保护带传输NB-IoT业务数据,其中占用保护带的带宽为180kHz。具体可以如图3所示。图3中,NB-IoT中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LTE载波的保护带宽传输NB-IoT业务数据。
结合上述描述,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终端设备生成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
步骤402: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即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在时间上不连续。
步骤403: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发送的第一符号组。
步骤404: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前导码对所述终端进行上行同步测量。
步骤401中,第一前导码可以是终端设备从可使用的前导码中随机选择的,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指定的前导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第一符号组中的每组符号包括一个循环前缀以及5个符号,具体可以参考图5所示。图5中,一组符号的最前面是循环前缀,循环前缀的时间长度为66.7μs或266.67μs,循环前缀后面是用于传输前导码的5个符号,每个符号的时间长度为266.67μs。每个前导码需要4组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符号的含义,包含但不限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稀疏码分多址技术(SparseCode Multiplexing Access,SCMA)符号、过滤正交频分复用(Filtered 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OFDM)符号、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Multiple Access,NOMA)符号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2中,所述K组上行子帧可以位于同一无线帧内,当然,所述K组上行子帧可以不位于同一无线帧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连续的子帧,是指从第一个子帧至最后一个子帧在时间上连续,例如,一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该无线帧所包括的10个子帧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可以认为是连续的10个子帧。本申请实施例中,NB-IOT技术需要兼容LTE系统,因此NB-IOT技术中采用的子帧可以是指LTE系统中定义的子帧。
目前TDD LTE系统有7种上下行配置(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分别为上下行配置0至上下行配置6,其中,用于传输下行信号的子帧为下行子帧,用D表示;用于传输上行信号的子帧为上行子帧,用U表示;在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之间用特殊子帧隔开,该特殊子帧用S表示。7种上下行配置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表1所示。
表1
Figure GPA0000281816660000071
Figure GPA0000281816660000081
结合表1,NB-IOT技术中,终端设备发送前导码所使用的K组上行子帧中,每组上行子帧可以包括1个上行子帧,或者包括连续的2个上行子帧,或者包括连续的3个上行子帧。
需要说明的是,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至少一组符号。当K组上行子帧中,存在一组上行子帧包括1个上行子帧时,为了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在该组上行子帧中发送第一符号组中的一组符号,根据子载波间隔与符号的时间长度成反比的特点,可以增大该组上行子帧的子载波间隔,从而减小符号的时间长度,从而实现在该组上行子帧中传输更多的符号。例如,将该组上行子帧的子载波间隔由15kHz调整为30kHz,从而实现在该组上行子帧中的每个上行子帧中传输的符号数,由14个增长为28个。当然,还可以将一组符号中的符号进行拆分,例如在一组上行子帧中,只发送第一符号组中,一组符号的前4个符号,该组符号的最后1个符号与另一组符号在另一组上行子帧中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一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是由一个无线帧的前5ms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构成,或者是由一个无线帧的后5ms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构成。结合表1,举例来说,无线帧的上下行配置类型为上下行配置0,该无线帧的前5ms中的上行子帧为子帧2、子帧3、子帧4;针对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一组上行子帧,该组上行子帧可以为该无线帧中子帧2构成,或者由该无线帧中子帧2和子帧3构成,或者由该无线帧中子帧2、子帧3和子帧4构成。
再举例来说,无线帧的上下行配置类型为上下行配置1,该无线帧的后5ms中的上行子帧为子帧7、子帧8;针对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一组上行子帧,该组上行子帧可以为该无线帧中子帧7构成,或者由该无线帧中子帧7和子帧8构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K可以为2或3或4,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第一种情况:K为2
在该情况下,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可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或者,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一组上行子帧可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3组符号,另一组上行子帧可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从而实现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发送第一符号组中的4组符号。
具体的,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发送示意图。
图6中,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中包括第1组符号、第2组符号、第3组符号、第4组符号。K为2,K组上行子帧包括第1组上行子帧和第2组上行子帧,K组上行子帧可以位于同一无线帧内,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连续的3个上行子帧。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1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第1组符号、第2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2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第3组符号、第4组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前导码可能会重复发送多次。结合图6,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图6的方式,以1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为周期,重复发送多次前导码。
第二种情况:K为3
在该情况下,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一组上行子帧可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其余两组上行子帧中每组上行子帧可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具体的,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发送示意图。
图7中,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中包括第1组符号、第2组符号、第3组符号、第4组符号。K为3,K组上行子帧包括第1组上行子帧、第2组上行子帧和第3组上行子帧,K组上行子帧位于2个无线帧内,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连续的3个上行子帧。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1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第1组符号、第2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2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第3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3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第4组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前导码可能会重复发送多次。结合图7,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图7的方式,以2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为周期,重复发送多次前导码。
第三种情况:K为4
在该情况下,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可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具体的,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发送示意图。
图8中,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中包括第1组符号、第2组符号、第3组符号、第4组符号。K为8,K组上行子帧包括第1组上行子帧、第2组上行子帧、第3组上行子帧和第4组上行子帧,K组上行子帧位于2个无线帧内,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连续的3个上行子帧。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1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第1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2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第2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3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第3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4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第4组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前导码可能会重复发送多次。结合图8,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图8的方式,以2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为周期,重复发送多次前导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前导码的4组符号在PRACH上是跳频传输的。具体的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跳频示意图。图9中,在每个前导码的发送周期内,承载前导码的4组符号用灰色填充矩形和数字表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为1、2、3、4。前导码在一个发送周期内在PRACH上有两种跳频间隔,分别为3.75kHz和22.5kHz。跳频间隔为子载波带宽的整数倍,最小跳频间隔和子载波带宽相同。第1组符号和第2组符号之间的跳频间隔为3.75kHz,第3组符号和第4组符号之间的跳频间隔为22.5kHz。第2组符号和第3组符号之间的跳频间隔为22.5kHz。相邻两次发送周期之间采用伪随机跳频,跳频范围限制在12个子载波内。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多个前导码。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两个前导码,并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发送选择的两个前导码,其中,承载每个前导码的符号组的子载波不同。
结合前面的描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同样的,所述第二符号组中也包括4组符号,具体可以参考第一符号组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可以为预设值。由于每个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前导码,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前导码之后,可以唯一确定第二前导码。所述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前导码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可以是终端设备所有可选的前导码的全集,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所有前导码集合中的一个子集,比如: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的前导码为,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不小于预设阈值的所有前导码。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发送示意图。图10中,K为2,K组上行子帧包括第1组上行子帧和第2组上行子帧,K组上行子帧可以位于同一无线帧内,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连续的3个上行子帧。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中包括第1组符号、第2组符号、第3组符号、第4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1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中的前两组符号,以及承载第二前导码的第二符号组中的前两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第2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中的后两组符号,以及承载第二前导码的第二符号组中的后两组符号。其中,第一符号组中的符号和第二符号组中的符号,在传输时,所处的子载波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前导码可能会重复发送多次。结合图10,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图10的方式,以1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为周期,重复发送多次第一前导码以及第二前导码。
最后,在步骤403中,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前导码之后,在步骤404中,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前导码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同步测量,上行同步测量的具体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可以是测量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实际时间与网络设备预测的时间之间的差值,网络设备从而可以根据所述差值将所述终端设备上行同步。
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二前导码时,可以同时根据第二前导码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同步测量,从而实现通过两个前导码对终端进行上行同步,从而降低频偏对上行同步性能的影响,提高上行同步精度。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动作,该终端设备1100包括:处理单元1101和收发单元1102。
处理单元1101,用于生成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
收发单元1102,用于通过K组上行子帧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1101生成的所述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2;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4;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1102还用于:
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为预设值。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动作,该终端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01、收发机1202、存储器1203和通信接口1204;其中,处理器1201、收发机1202、存储器1203和通信接口1204通过总线1205相互连接。
处理器1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12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2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12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通信接口1204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入口,无线通信接口或其组合,其中,有线通信接口例如可以为以太网接口。以太网接口可以是光接口,电接口或其组合。无线通信接口可以为WLAN接口。
总线1205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1203可以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1201调用该存储器1203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可以执行上述方案中所示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其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使得接入网节点1200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功能。
处理器1201,用于生成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
收发机1202,用于通过K组上行子帧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器1201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2;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4;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机1202还用于:
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为预设值。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动作,该网络设备1300包括:收发单元1301和处理单元1302。
收发单元13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发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第一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前导码对所述终端进行上行同步测量。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2;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4;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1301还用于:
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接收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为预设值。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
如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动作,该网络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01、收发机1402、存储器1403和通信接口1404;其中,处理器1401、收发机1402、存储器1403和通信接口1404通过总线1405相互连接,上述模块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12中相关模块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存储器1403可以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1401调用存储器1403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
收发机1402,接收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发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第一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处理器1401,根据所述第一前导码对所述终端进行上行同步测量。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2;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K为4;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机1402还用于:
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接收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为预设值。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
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之间相关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各装置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用于执行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故各装置实施例可以参考相关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部分进行理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设备的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上述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如:磁盘存储器、光学存储器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不同的实施例可以进行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组合、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生成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为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为2;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为4;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一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是由一个无线帧的前5ms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构成,或者是由一个无线帧的后5ms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构成。
7.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发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第一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接收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前导码对所述终端进行上行同步测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为预设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为2;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为4;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一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是由一个无线帧的前5ms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构成,或者是由一个无线帧的后5ms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构成。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承载第一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K组上行子帧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为预设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K为2;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K为4;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一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是由一个无线帧的前5ms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构成,或者是由一个无线帧的后5ms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构成。
1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K组上行子帧发送的第一符号组;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两组上行子帧不相邻,所述第一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符号组包括4组符号;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帧,且每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为连续的子帧,K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通过所述K组上行子帧接收第二符号组;所述第二符号组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前导码对所述终端进行上行同步测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与所述第一前导码对应的初始子载波号的差值为预设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前导码,所述前导码集合中的前导码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K为2;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2组符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K为4;
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每组上行子帧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符号组中的1组符号。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组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一组上行子帧中包括的上行子帧,是由一个无线帧的前5ms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构成,或者是由一个无线帧的后5ms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子帧构成。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91512.5A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692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96960 WO2019028801A1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2209A CN110692209A (zh) 2020-01-14
CN110692209B true CN110692209B (zh) 2021-01-01

Family

ID=65272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1512.5A Active CN110692209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2078B2 (zh)
EP (1) EP3667960B1 (zh)
JP (1) JP2020530239A (zh)
CN (1) CN110692209B (zh)
BR (1) BR112020002784A2 (zh)
WO (1) WO20190288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6499B (zh) * 2017-07-13 2022-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US10721777B2 (en) * 2017-11-14 2020-07-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andom access preamble in a narrow band IoT system supporting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JP6987991B2 (ja) * 2017-11-17 2022-01-0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1663B1 (en) * 2016-03-16 2017-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ccess of a wireless device to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6921468A (zh) * 2015-12-28 2017-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982110A (zh) * 2016-01-15 2017-07-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LTE TDD帧结构进行NB-IoT传输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92777A (zh) * 2017-06-26 2020-03-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帧结构类型2的窄带iot系统中发送nprach前导码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95405B2 (en) * 2012-01-25 2015-03-3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athloss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8958342B2 (en) * 2012-04-17 2015-02-1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CN104254135B (zh) * 2013-06-27 2020-03-31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和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N108566673B (zh) * 2013-12-03 2022-04-1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CN106256108B (zh) * 2014-04-30 2019-11-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对设备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0219274B2 (en) * 2015-04-23 2019-02-2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hannel bonding oper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6581652B2 (ja) * 2015-05-07 2019-09-2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367630B2 (en) * 2015-06-11 2019-07-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ing plurality of subframes in TDD-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340508A2 (en) * 2015-06-19 2024-03-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tt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WO2017052326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various iot network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93069B1 (en) * 2015-12-18 2021-03-17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andom-access preamble by means of single-tone method
KR102514908B1 (ko) * 2015-12-22 2023-03-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d2d 신호 전송 지원을 위한 기지국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06937354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接入控制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US9756662B2 (en) * 2016-01-29 2017-09-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requency hopping for random access
CN107466101B (zh) * 2016-06-03 202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0396881B2 (en) * 2016-06-10 2019-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CH design for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s
US10320551B2 (en) * 2016-06-21 2019-06-1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hannel bonding design and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6301738B (zh) * 2016-06-28 2020-04-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帧结构的通信方法
US10291451B2 (en) * 2016-11-07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ACH design for larger cell radius
CN108235444B (zh) * 2016-12-12 2021-09-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基站设备、用户设备
US10863484B2 (en) * 2017-01-09 2020-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on of random-access channel MSG3 resource duration via random-access channel MSG2
CN110291753B (zh) * 2017-02-15 2022-02-18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窄带物联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US10454657B2 (en) * 2017-02-28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KR20190125499A (ko) * 2017-03-22 201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175813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new radio
WO2018203696A1 (ko) * 2017-05-04 2018-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902924B2 (en) * 2017-06-02 2024-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link 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KR20200029580A (ko) * 2017-08-09 2020-03-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1468A (zh) * 2015-12-28 2017-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982110A (zh) * 2016-01-15 2017-07-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LTE TDD帧结构进行NB-IoT传输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9661663B1 (en) * 2016-03-16 2017-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ccess of a wireless device to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0892777A (zh) * 2017-06-26 2020-03-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帧结构类型2的窄带iot系统中发送nprach前导码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w WID: Further enhancement of NB-IoT;Samsung;《3GPP TSG RAN Meeting #75 RP-170676》;2017030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30239A (ja) 2020-10-15
EP3667960A4 (en) 2020-10-28
BR112020002784A2 (pt) 2020-07-28
EP3667960B1 (en) 2023-04-05
US11382078B2 (en) 2022-07-05
CN110692209A (zh) 2020-01-14
US20200187197A1 (en) 2020-06-11
EP3667960A1 (en) 2020-06-17
WO2019028801A1 (zh)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83820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0764884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or receiv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device
EP3567966B1 (en) Semi-static schedul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78605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471481B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EP3554118A1 (en) Unauthorized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330543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2793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035528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11382078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5787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ime slot format indication
US1134385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140420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41718A (zh) Tti长度的通知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