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0350A - 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0350A
CN109150350A CN201710445355.5A CN201710445355A CN109150350A CN 109150350 A CN109150350 A CN 109150350A CN 201710445355 A CN201710445355 A CN 201710445355A CN 109150350 A CN109150350 A CN 109150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lice
class
ethernet
w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53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0350B (zh
Inventor
孙丽君
刘虹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4453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0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0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0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0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0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2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by delay compensation, e.g. by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 or variations thereof, by ran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包括:对数据流中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整形及切片处理,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将第一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将数据发送端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并将数据发送端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记录至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将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恢复成第二类切片报文,并通过指定空口转发至对端设备。通过本发明能提高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对时精度。

Description

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讯设备的时间同步一般采用IEEE1588V2协议(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定义的方式,即通过在上下游设备时间发送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时间信息的传递,从而达到同步设备时间的目的。而在微波设备物理层链路聚合网络中,由于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大,传统的通过增大带宽来提升频谱利用效率等手段已经遇到瓶颈,不能满足微波系统对于传输速率快速增长的要求,因此产生了载波均衡技术,将框内多个空口进行汇聚进行传输。在这种汇聚传输过程中,由于该网络修改了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格式,导致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在穿透标准以太网网络时,设备无法正确识别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从而不能将设备内延时值正确补偿到对时报文中,因而降低了设备对时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内延时值无法正确补偿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应用于数据发送端,所述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包括:
接收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对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将数据发送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并将数据发送端的指定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添加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对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可选的,所述接收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包括:
接收链路聚合网络中的数据流,识别所述数据流中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对所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标识;
根据预设整形规则对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整形;
根据所述标识对经过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切片,并为切片报文配置切片标识、切片地址和切片长度,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可选的,对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包括:
将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切片地址剔除,切片标识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可选的,对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以太网报文的切片地址、切片标识和切片长度恢复至对应初始位置,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应用于数据接收端,所述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的第二类切片报文,对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将所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恢复成切片报文格式,得到第三类切片报文;
将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恢复成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切片地址剔除,切片标识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可选的,所述设备延时补偿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类切片报文中记录的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得到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恢复成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包括:
根据切片标识对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进行重组,得到重组报文,根据预设恢复规则对重组报文进行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延时补偿系统,所述设备延时补偿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设备延时补偿程序,所述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设备延时补偿程序,所述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发送端在链路聚合网络数据流中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对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整形然后切片,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将第一类切片报文转换成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以供将数据发送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指定空口接收到该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添加至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将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以供通过指定空口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发送至数据接收端。通过本实施例方案,使得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以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的以太网切片报文的形式在穿透标准以太网络时,能被设备正确识别,从而将设备内延时值正确补偿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中,使得数据接收端能够根据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中的时间信息进行时间调整,从而提高了设备对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第一类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普通以太网报文及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类切片报文及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设备延时补偿系统中数据发送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设备延时补偿系统中数据接收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设备延时补偿系统实施例包括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
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数据发送端1003,数据接收端1006,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数据发送端1003和数据接收端1006可以为以太网交换机,也可以是其他集成了交换芯片的网络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系统结构并不构成对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延时补偿程序。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延时补偿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对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将数据发送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并将数据发送端的指定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添加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对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链路聚合网络中的数据流,识别所述数据流中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对所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标识;
根据预设整形规则对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整形;
根据所述标识对经过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切片,并为切片报文配置切片标识、切片地址和切片长度,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将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切片地址剔除,切片标识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将所述第二类以太网报文的切片地址、切片标识和切片长度恢复至对应初始位置,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来自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的第二类切片报文,对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将所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恢复成切片报文格式,得到第三类切片报文;
将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恢复成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切片地址剔除,切片标识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二类切片报文中记录的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得到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切片标识对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进行重组,得到重组报文,根据预设恢复规则对重组报文进行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
在一实施例中,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应用于数据发送端。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第一类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包括:
步骤S10,接收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步骤S20,对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步骤S30,将数据发送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并将数据发送端的指定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添加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步骤S40,对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本实施例中,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即PTP对时报文),PTP:Precision TimeSynchronization Protocol,精密时间同步协议,也是IEEE1588协议。通过主从设备间消息传递,计算时间和频率偏移,达到主从频率和时间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发送端可以为以太网交换机,也可以是其他集成了交换芯片的网络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中,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是指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逻辑端口,以实现出/入流量在各成员端口中的负荷分担,交换机根据用户配置的端口负荷分担策略决定报文从哪一个成员端口发送到对端的交换机。当交换机检测到其中一个成员端口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就停止在此端口上发送报文,并根据负荷分担策略在剩下链路中重新计算报文发送的端口,故障端口恢复后再次重新计算报文发送端口。
本实施例中,数据发送端设备在流入的数据流中,数据流中包括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和普通以太网报文,通过识别报文特征字段,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如图3所示,图3为普通以太网报文及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即PTP对时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数据发送端识别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对该报文设置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指示例如ptp_flag,然后按照预设规则对报文进行整形,例如,去掉影响吞吐量的可恢复字段包括preamble(前导码)和部分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是一种根据网络数据包或电脑文件等数据产生简短固定位数校验码的一种散列函数,主要用来检测或校验数据传输或者保存后可能出现的错误。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的。),并以SFD(帧开始符)字段作为头索引,在之后添加2字节报文长度字段,用于找到报文尾;普通以太网报文去掉影响吞吐量的可恢复字段包括preamble和部分CRC,并以SFD字段作为头索引,在之后添加2字节报文长度字段,用于找到报文尾。上述按照预设规则对报文进行整形的目的是为了使报文能穿透链路聚合网络,预设规则在此不做限制,只要报文进行整形后能穿透链路聚合网络均可。
在对数据流中的报文(包括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及普通以太网报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整形后,得到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及整形后的普通以太网报文,根据切片使能及设置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指示例如ptp_flag对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整包进行切片处理,例如,添加切片发送方向对应的空口MAC地址,并在MAC地址后添加递增的2字节切片ID字段,封装成第一类切片报文;普通以太网报文按照预设长度(例如256字节),依次添加切片发送方向对应的空口MAC地址,并在MAC地址后添加递增的2字节切片ID字段,封装成以太网普通切片报文。如图4所示,图4为第一类切片报文及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由于此时第一类切片报文无法被以太网交换机设备所识别,故需要对第一类切片报文格式进行转换,转换过程可以为:剥掉第一类切片报文MAC,将第一类切片报文切片ID及报文长度放到报文尾部,整个报文仍然保持第一类切片报文长度,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该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不修改。如图5所示,图5为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将处理后的数据流(包括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及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发送至交换芯片,将设备内延时信息(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经过交换芯片的驻留时间)更新至第一类以太网报文中,然后将该报文转发至指定空口(该指定空口可由用户预先设置,例如存在5个空口,编号分别为1至5,用户预先设置空口3为指定空口),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经过交换转发至其MAC地址对应的空口,然后通过该空口发送到数据接收端空口。将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记录至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携带有数据发送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然后对该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过程可以是:将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按照配置的切片MAC重新封装,并将切片报文尾部的切片ID及长度信息恢复至切片格式的对应位置,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该第二类切片报文格式类似图4中所示的第一类切片报文格式,第二类切片报文中携带有数据发送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将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指定空口发送到数据接收端。
例如,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数据发送端中,以太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由交换转发到逻辑原始报文端口后,先进入前向整流模块,整理成待发送的数据流状态;在前向切片成帧模块中,结合空口指示,添加相对应的MAC地址和递增的切片ID,封装成普通切片报文;在前向PTP切片处理模块中讲PTP切片识别出来,去掉切片MAC并将切片ID和切片长度信息放到报文尾部,报文长度保持不变,变成切片长度PTP报文后发送到交换芯片;在交换芯片内部补偿该报文经过交换芯片的驻留时间后,将切片长度PTP报文按照配置发送到指定空口,普通切片报文根据切片MAC转发到对应的空口;在前向空口PTP切片处理模块中记录该报文进入空口的入口时间后,将切片长度PTP报文头添加配置的切片MAC,并将报文尾部的切片ID和切片长度恢复到切片头部后,将所有切片从空口发送出去。上述所有模块均内置于数据发送端内。
在本发明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以太网PTP报文由交换转发到逻辑原始报文端口后,先将PTP报文进入设备的线路侧入口时间更新到报文中;更新线路侧入口时间后的PTP报文进入前向整流模块,整理成待发送的数据流状态;在前向切片成帧模块中,结合空口指示,添加相对应的MAC和递增的切片ID,封装成普通切片报文;在前向PTP切片处理模块中将PTP切片识别出来,去掉切片MAC并将切片ID和切片长度信息放到该报文尾部,包长保持切片长度,变成切片长度PTP报文后发送到交换芯片;交换芯片将切片长度PTP报文按照配置发送到指定空口,普通切片报文根据切片MAC转发到对应的空口;在前向空口PTP切片处理模块中计算线路侧驻留时间更新到报文中,同时记录该报文进入空口的入口时间到报文中,将切片长度PTP报文头添加配置的切片MAC,并将报文尾部的切片ID和切片长度恢复到切片头部后,将所有切片从空口发送出去。上述所有模块均内置于数据发送端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发送端在链路聚合网络数据流中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对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整形然后切片,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将第一类切片报文转换成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以供将数据发送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指定空口接收到该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记录至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将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以供通过指定空口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发送至数据接收端。通过本实施例方案,使得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以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的以太网切片报文的形式在穿透标准以太网络时,能被设备正确识别,从而将设备内延时值正确补偿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中,从而提高了设备对时精度。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设备延时补偿方法一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
接收链路聚合网络中的数据流,识别所述数据流中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对所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标识;
根据预设整形规则对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整形;
根据所述标识对经过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切片,并为切片报文配置切片标识、切片地址和切片长度,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本实施例中,数据发送端设备在流入的数据流中,数据流中包括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和普通以太网报文,通过识别报文特征字段,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如图3所示,图3为普通以太网报文及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数据发送端识别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对该报文设置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指示例如ptp_flag,然后按照预设规则对报文进行整形,例如,去掉影响吞吐量的可恢复字段包括preamble(前导码)和部分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是一种根据网络数据包或电脑文件等数据产生简短固定位数校验码的一种散列函数,主要用来检测或校验数据传输或者保存后可能出现的错误。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的。),并以SFD(帧开始符)字段作为头索引,在之后添加2字节报文长度字段,用于找到报文尾;普通以太网报文去掉影响吞吐量的可恢复字段包括preamble和部分CRC,并以SFD字段作为头索引,在之后添加2字节报文长度字段,用于找到报文尾。上述按照预设规则对报文进行整形的目的是为了使报文能穿透链路聚合网络,预设规则在此不做限制,只要报文进行整形后能穿透链路聚合网络均可。
在对数据流中的报文(包括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及普通以太网报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整形后,得到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及整形后的普通以太网报文,根据切片使能及设置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指示例如ptp_flag对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整包进行切片处理,例如,添加切片发送方向对应的空口MAC地址(即切片地址,下同),并在MAC地址后添加递增的2字节切片ID(即切片标识,下同)字段,封装成第一类切片报文;普通以太网报文按照预设长度(例如256字节),依次添加切片发送方向对应的空口MAC地址,并在MAC地址后添加递增的2字节切片ID字段,封装成以太网普通切片报文。如图4所示,图4为第一类切片报文及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对流入的数据流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整形及切片处理,能提高微波系统吞吐量。
进一步,在本发明设备延时补偿方法一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
将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切片地址剔除,切片标识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类切片报文头不满足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故设备无法正确识别该第一类报文切片,因此,需要将第一类切片报文的切片MAC剥掉,将切片ID及切片长度信息放到该报文尾部,包长保持切片长度,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该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类切片报文格式进行转换,以供得到的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能被设备识别,从而将同步设备时间的相关信息更新至第一类以太网报文中。
进一步,在本发明设备延时补偿方法一实施例中,步骤S40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以太网报文的切片地址、切片标识和切片长度恢复至对应初始位置,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例如,将第二类以太网报文的切片MAC、切片ID、切片长度等信息恢复至对应位置,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该第二类切片报文格式类似图4中所示的第一类切片报文格式,第二类切片报文中携带有数据发送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将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指定空口发送到数据接收端。从而将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指定空口转发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格式不符合空口转发协议,故需要对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以供将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指定空口转发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种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应用于数据接收端,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的第二类切片报文,对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将所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恢复成切片报文格式,得到第三类切片报文;
将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恢复成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可以为以太网交换机,也可以是其他集成了交换芯片的网络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本实施例数据接收端在接受数据时为数据接收端,在发送数据时为数据发送端。
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接收到来自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的第二类切片报文,由于数据接收端无法对该第二类切片报文正确识别,故需要对改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格式转换过程可以为:将第二类切片报文的切片MAC剥掉,切片ID及报文长度信息放到报文尾部,整个报文仍然保持第二类切片报文的长度,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然后根据第二类切片报文中记录的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空口接收到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格式类似于图5中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格式,该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携带有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以及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然后对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例如,将第三类以太网报文的切片MAC、切片ID、切片长度等信息恢复至对应位置,得到第三类切片报文。该第三类切片报文格式类似图4中所示的第一类切片报文格式,该第三类切片报文中携带有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以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根据切片ID对第三类切片报文进行重组,得到重组报文,然后根据预设恢复规则对重组报文进行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例如,根据重组报文找到以SFD作为指示的报文头,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的ptp_flag标志,并以SFD后2字节帧长指示找到报文尾,添加Preamble和CRC等数据恢复成完整的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该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携带有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信息。以供数据接收端根据这些时间信息进行设备时间同步工作。
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端空口收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后,在反向空口PTP切片处理模块先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去掉切片MAC并将切片ID和切片长度信息放到该报文尾部,包长保持切片长度,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按照报文下空口的出口时间计算报文经过空口的驻留时间并补偿到报文中后,发送到交换芯片;在交换芯片内部补偿该报文经过交换芯片的驻留时间后,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将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转发到逻辑反向PTP切片处理模块;反向PTP切片处理模块将该报文添加配置的切片MAC,并将报文尾部的切片ID和切片长度恢复到切片头部,恢复成第三类切片报文,发送到反向帧解析模块;反向帧解析模块提取出PTP切片中的有效数据,发送到反向帧恢复模块;反向帧恢复模块,根据数据流中的帧头和帧长指示恢复出原始的以太网报文,包括普通以太网报文和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该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携带有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信息,以供数据接收端根据这些时间信息进行设备时间同步工作,上述模块均内置于数据接收端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接收端接收到来自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的第二类切片报文时,由于数据接收端无法正确识别该第二类切片报文,故需要讲第二类切片报文格式转换成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以供将数据接收端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更新至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随后对该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重组、报文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该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携带有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信息,以供数据接收端根据这些时间信息进行设备时间同步工作,提高设备对时精度。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切片地址剔除,切片标识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接收来自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的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切片MAC剥掉,切片ID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数据接收端无法正确识别第二类切片报文,故需要对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例如,将第二类切片报文的切片MAC剥掉,切片ID及报文长度信息放到报文尾部,整个报文仍然保持第二类切片报文的长度,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后,对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以供数据接收端能识别出该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从而将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更新至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延时补偿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类切片报文中记录的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得到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类切片报文中记录有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该时间即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发送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例如记作t1,然后根据数据接收端接收到该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记作t2,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t=t2-t1,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t更新至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以供后续数据接收端根据两端设备的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进行时间同步,提高设备的对时精度。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恢复成PTP反向对时报文包括:
根据切片标识对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进行重组,得到重组报文,根据预设恢复规则对重组报文进行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切片ID对第三类切片报文进行重组,得到重组报文,然后根据预设恢复规则对重组报文进行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例如,根据重组报文找到以SFD作为指示的报文头,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的ptp_flag标志,并以SFD后2字节帧长指示找到报文尾,添加Preamble和CRC等数据恢复成完整的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该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携带有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信息。以供数据接收端根据这些时间信息进行设备时间同步工作,提高设备对时精度。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延时补偿系统中数据发送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发送端包括:
PTP对时报文处理模块10,用于接收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第一格式转换模块20,用于对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第一时间信息更新模块30,用于将数据发送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并将指定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添加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第一格式恢复模块40,用于对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本实施例中,PTP: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精密时间同步协议,也是IEEE1588协议。通过主从设备间消息传递,计算时间和频率偏移,达到主从频率和时间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发送端可以为以太网交换机,也可以是其他集成了交换芯片的网络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中,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是指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逻辑端口,以实现出/入流量在各成员端口中的负荷分担,交换机根据用户配置的端口负荷分担策略决定报文从哪一个成员端口发送到对端的交换机。当交换机检测到其中一个成员端口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就停止在此端口上发送报文,并根据负荷分担策略在剩下链路中重新计算报文发送的端口,故障端口恢复后再次重新计算报文发送端口。
本实施例中,数据发送端设备在流入的数据流中,数据流中包括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和普通以太网报文,通过识别报文特征字段,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如图3所示,图3为普通以太网报文及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数据发送端识别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对该报文设置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指示例如ptp_flag,然后按照预设规则对报文进行整形,例如,去掉影响吞吐量的可恢复字段包括preamble(前导码)和部分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是一种根据网络数据包或电脑文件等数据产生简短固定位数校验码的一种散列函数,主要用来检测或校验数据传输或者保存后可能出现的错误。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的。),并以SFD(帧开始符)字段作为头索引,在之后添加2字节报文长度字段,用于找到报文尾;普通以太网报文去掉影响吞吐量的可恢复字段包括preamble和部分CRC,并以SFD字段作为头索引,在之后添加2字节报文长度字段,用于找到报文尾。上述按照预设规则对报文进行整形的目的是为了使报文能穿透链路聚合网络,预设规则在此不做限制,只要报文进行整形后能穿透链路聚合网络均可。
在对数据流中的报文(包括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及普通以太网报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整形后,得到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及整形后的普通以太网报文,根据切片使能及设置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指示例如ptp_flag对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整包进行切片处理,例如,添加切片发送方向对应的空口MAC地址,并在MAC地址后添加递增的2字节切片ID字段,封装成第一类切片报文;普通以太网报文按照预设长度(例如256字节),依次添加切片发送方向对应的空口MAC地址,并在MAC地址后添加递增的2字节切片ID字段,封装成以太网普通切片报文。如图4所示,图4为第一类切片报文及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由于此时第一类切片报文无法被以太网交换机设备所识别,故需要对第一类切片报文格式进行转换,转换过程可以为:剥掉第一类切片报文MAC,将第一类切片报文切片ID及报文长度放到报文尾部,整个报文仍然保持第一类切片报文长度,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该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不修改。如图5所示,图5为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将处理后的数据流(包括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及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发送至交换芯片,将设备内延时信息(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经过交换芯片的驻留时间)更新至第一类以太网报文中,然后将该报文转发至指定空口(该指定空口可由用户预先设置,例如存在5个空口,编号分别为1至5,用户预先设置空口3为指定空口),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经过交换转发至其MAC地址对应的空口,然后通过该空口发送到数据接收端空口。将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记录至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携带有数据发送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然后对该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过程可以是:将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按照配置的切片MAC重新封装,并将切片报文尾部的切片ID及长度信息恢复至切片格式的对应位置,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该第二类切片报文格式类似图4中所示的第一类切片报文格式,第二类切片报文中携带有数据发送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将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指定空口发送到数据接收端。
例如,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数据发送端中,以太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由交换转发到逻辑原始报文端口后,先进入前向整流模块,整理成待发送的数据流状态;在前向切片成帧模块中,结合空口指示,添加相对应的MAC地址和递增的切片ID,封装成普通切片报文;在前向PTP切片处理模块中讲PTP切片识别出来,去掉切片MAC并将切片ID和切片长度信息放到报文尾部,报文长度保持不变,变成切片长度PTP报文后发送到交换芯片;在交换芯片内部补偿该报文经过交换芯片的驻留时间后,将切片长度PTP报文按照配置发送到指定空口,普通切片报文根据切片MAC转发到对应的空口;在前向空口PTP切片处理模块中记录该报文进入空口的入口时间后,将切片长度PTP报文头添加配置的切片MAC,并将报文尾部的切片ID和切片长度恢复到切片头部后,将所有切片从空口发送出去。上述所有模块均内置于数据发送端内。
在本发明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以太网PTP报文由交换转发到逻辑原始报文端口后,先将PTP报文进入设备的线路侧入口时间更新到报文中;更新线路侧入口时间后的PTP报文进入前向整流模块,整理成待发送的数据流状态;在前向切片成帧模块中,结合空口指示,添加相对应的MAC和递增的切片ID,封装成普通切片报文;在前向PTP切片处理模块中将PTP切片识别出来,去掉切片MAC并将切片ID和切片长度信息放到该报文尾部,包长保持切片长度,变成切片长度PTP报文后发送到交换芯片;交换芯片将切片长度PTP报文按照配置发送到指定空口,普通切片报文根据切片MAC转发到对应的空口;在前向空口PTP切片处理模块中计算线路侧驻留时间更新到报文中,同时记录该报文进入空口的入口时间到报文中,将切片长度PTP报文头添加配置的切片MAC,并将报文尾部的切片ID和切片长度恢复到切片头部后,将所有切片从空口发送出去。上述所有模块均内置于数据发送端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发送端在链路聚合网络数据流中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对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整形然后切片,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将第一类切片报文转换成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以供将数据发送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指定空口接收到该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记录至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将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以供通过指定空口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发送至数据接收端。通过本实施例方案,使得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在穿透标准以太网络时,能被设备正确识别,从而将设备内延时值正确补偿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中,从而提高了设备对时精度。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处理模块10包括:
识别单元101,用于接收链路聚合网络中的数据流,识别所述数据流中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对所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标识;
整形单元102,用于根据预设整形规则对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整形;
切片单元103,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对经过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切片,并为切片报文配置切片ID、切片MAC和切片长度,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本实施例中,数据发送端设备在流入的数据流中,数据流中包括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和普通以太网报文,通过识别报文特征字段,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如图3所示,图3为普通以太网报文及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数据发送端识别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对该报文设置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指示例如ptp_flag,然后按照预设规则对报文进行整形,例如,去掉影响吞吐量的可恢复字段包括preamble(前导码)和部分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是一种根据网络数据包或电脑文件等数据产生简短固定位数校验码的一种散列函数,主要用来检测或校验数据传输或者保存后可能出现的错误。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的。),并以SFD(帧开始符)字段作为头索引,在之后添加2字节报文长度字段,用于找到报文尾;普通以太网报文去掉影响吞吐量的可恢复字段包括preamble和部分CRC,并以SFD字段作为头索引,在之后添加2字节报文长度字段,用于找到报文尾。上述按照预设规则对报文进行整形的目的是为了使报文能穿透链路聚合网络,预设规则在此不做限制,只要报文进行整形后能穿透链路聚合网络均可。
在对数据流中的报文(包括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及普通以太网报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整形后,得到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及整形后的普通以太网报文,根据切片使能及设置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指示例如ptp_flag对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整包进行切片处理,例如,添加切片发送方向对应的空口MAC地址,并在MAC地址后添加递增的2字节切片ID字段,封装成第一类切片报文;普通以太网报文按照预设长度(例如256字节),依次添加切片发送方向对应的空口MAC地址,并在MAC地址后添加递增的2字节切片ID字段,封装成以太网普通切片报文。如图4所示,图4为第一类切片报文及普通以太网切片报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对流入的数据流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整形及切片处理,能提高微波系统吞吐量。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格式转换模块20包括:
第一格式转换单元201,用于将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切片地址剔除,切片标识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类切片报文头不满足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故设备无法正确识别该第一类报文切片,因此,需要将第一类切片报文的切片MAC剥掉,将切片ID及切片长度信息放到该报文尾部,包长保持切片长度,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该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类切片报文格式进行转换,以供得到的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能被设备识别,从而将同步设备时间的相关信息更新至第一类以太网报文中。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格式恢复模块40包括:
第一格式恢复单元401,用于将所述第二类以太网报文的切片地址、切片标识和切片长度恢复至对应初始位置,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例如,将第二类以太网报文的切片MAC、切片ID、切片长度等信息恢复至对应位置,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该第二类切片报文格式类似图4中所示的第一类切片报文格式,第二类切片报文中携带有数据发送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将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指定空口发送到数据接收端。从而将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指定空口转发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格式不符合空口转发协议,故需要对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以供将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指定空口转发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链路聚合网络中设备延时补偿系统中数据接收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包括:
第二格式转换模块50,用于接收来自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的第二类切片报文,对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第二时间信息更新模块60,用于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第二格式恢复模块70,用于将所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恢复成切片报文格式,得到第三类切片报文;
PTP报文恢复模块80,用于将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恢复成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可以为以太网交换机,也可以是其他集成了交换芯片的网络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本实施例数据接收端在接受数据时为数据接收端,在发送数据时为数据发送端。
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接收到来自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的第二类切片报文,由于数据接收端无法对该第二类切片报文正确识别,故需要对改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格式转换过程可以为:将第二类切片报文的切片MAC剥掉,切片ID及报文长度信息放到报文尾部,整个报文仍然保持第二类切片报文的长度,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然后根据第二类切片报文中记录的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空口接收到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格式类似于图5中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格式,该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携带有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以及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然后对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例如,将第三类以太网报文的切片MAC、切片ID和切片长度等信息恢复至对应位置,得到第三类切片报文。该第三类切片报文格式类似图4中所示的第一类切片报文格式,该第三类切片报文中携带有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以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根据切片ID对第三类切片报文进行重组,得到重组报文,然后根据预设恢复规则对重组报文进行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例如,根据重组报文找到以SFD作为指示的报文头,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的ptp_flag标志,并以SFD后2字节帧长指示找到报文尾,添加Preamble和CRC等数据恢复成完整的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该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携带有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信息。以供数据接收端根据这些时间信息进行设备时间同步工作。
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端空口收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后,在反向空口PTP切片处理模块先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去掉切片MAC并将切片ID和切片长度信息放到该报文尾部,包长保持切片长度,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按照报文下空口的出口时间计算报文经过空口的驻留时间并补偿到报文中后,发送到交换芯片;在交换芯片内部补偿该报文经过交换芯片的驻留时间后,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将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转发到逻辑反向PTP切片处理模块;反向PTP切片处理模块将该报文添加配置的切片MAC,并将报文尾部的切片ID和切片长度恢复到切片头部,恢复成第三类切片报文,发送到反向帧解析模块;反向帧解析模块提取出PTP切片中的有效数据,发送到反向帧恢复模块;反向帧恢复模块,根据数据流中的帧头和帧长指示恢复出原始的以太网报文,包括普通以太网报文和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该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携带有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信息,以供数据接收端根据这些时间信息进行设备时间同步工作,上述模块均内置于数据接收端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接收端接收到来自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的第二类切片报文时,由于数据接收端无法正确识别该第二类切片报文,故需要讲第二类切片报文格式转换成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以供将数据接收端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更新至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随后对该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重组、报文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该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携带有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信息,以供数据接收端根据这些时间信息进行设备时间同步工作,提高设备对时精度。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格式转换模块50包括:
第二格式转换单元501,用于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切片地址剔除,切片标识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数据接收端无法正确识别第二类切片报文,故需要对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例如,将第二类切片报文的切片MAC剥掉,切片ID及报文长度信息放到报文尾部,整个报文仍然保持第二类切片报文的长度,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后,对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以供数据接收端能识别出该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从而将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更新至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还包括:
计算模块90,用于根据第二类切片报文中记录的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得到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类切片报文中记录有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该时间即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发送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例如记作t1,然后根据数据接收端接收到该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记作t2,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t=t2-t1,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t及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以供后续数据接收端根据两端设备的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进行时间同步,提高设备的对时精度。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PTP报文恢复模块80包括:
PTP报文恢复单元801,用于根据切片标识对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进行重组,得到重组报文,根据预设恢复规则对重组报文进行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切片ID对第三类切片报文进行重组,得到重组报文,然后根据预设恢复规则对重组报文进行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例如,根据重组报文找到以SFD作为指示的报文头,识别出精准时间同步报文的ptp_flag标志,并以SFD后2字节帧长指示找到报文尾,添加Preamble和CRC等数据恢复成完整的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该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携带有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设备内延时信息及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信息。以供数据接收端根据这些时间信息进行设备时间同步工作,提高设备对时精度。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设备延时补偿程序,所述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同上述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的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应用于数据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包括:
接收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对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将数据发送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并将数据发送端的指定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添加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对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包括:
接收链路聚合网络中的数据流,识别所述数据流中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对所述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标识;
根据预设整形规则对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整形;
根据所述标识对经过整形后的精准时间同步报文进行切片,并为切片报文配置切片标识、切片地址和切片长度,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包括:
将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切片地址剔除,切片标识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以太网报文的切片地址、切片标识和切片长度恢复至对应初始位置,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5.一种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应用于数据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的第二类切片报文,对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将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将所述第三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恢复成切片报文格式,得到第三类切片报文;
将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恢复成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切片地址剔除,切片标识及切片长度放到切片尾部,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延时补偿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类切片报文中记录的数据发送端指定空口接收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及数据接收端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的时间,得到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在空口侧驻留时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恢复成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包括:
根据切片标识对所述第三类切片报文进行重组,得到重组报文,根据预设恢复规则对重组报文进行恢复,得到反向精准时间同步报文。
9.一种设备延时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延时补偿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设备延时补偿程序,所述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精准时间同步报文并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第一类切片报文;
对所述第一类切片报文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报文头符合标准以太网报文头格式;
将数据发送端的设备内延时信息更新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并将数据发送端的指定空口接收到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的时间添加至所述第一类以太网切片报文中,得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
对所述第二类以太网切片报文进行格式恢复,得到第二类切片报文,将所述第二类切片报文通过所述指定空口以发送至数据接收端空口。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设备延时补偿程序,所述设备延时补偿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的步骤。
CN201710445355.5A 2017-06-13 2017-06-13 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150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5355.5A CN109150350B (zh) 2017-06-13 2017-06-13 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5355.5A CN109150350B (zh) 2017-06-13 2017-06-13 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0350A true CN109150350A (zh) 2019-01-04
CN109150350B CN109150350B (zh) 2021-04-30

Family

ID=6482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5355.5A Active CN109150350B (zh) 2017-06-13 2017-06-13 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03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5526A (zh) * 2023-03-23 2023-04-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8993A1 (en) * 2005-07-06 2007-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residential Ethernet system
CN101478476A (zh) * 2008-12-08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微波数据的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30735A (zh) * 2010-11-09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设备及其实现时钟和时间同步的方法
CN103178930A (zh) * 2011-12-26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层链路汇聚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5176249A1 (zh) * 2014-05-21 2015-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以太接口硬盘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6254021A (zh) * 2016-07-18 2016-12-21 自连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物联网设备间时间同步的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8993A1 (en) * 2005-07-06 2007-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residential Ethernet system
CN101478476A (zh) * 2008-12-08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微波数据的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30735A (zh) * 2010-11-09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设备及其实现时钟和时间同步的方法
CN103178930A (zh) * 2011-12-26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层链路汇聚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5176249A1 (zh) * 2014-05-21 2015-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以太接口硬盘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6254021A (zh) * 2016-07-18 2016-12-21 自连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物联网设备间时间同步的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5526A (zh) * 2023-03-23 2023-04-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0350B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2721B2 (en)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813271B2 (en) Aggregated link traffic protection
CN106717111A (zh) 接收cpri数据流和接收以太网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97620A1 (zh) 兼容性网络的确定性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WO2020063593A1 (zh) 一种时延对称性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4250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a packet delay variation
WO2020177414A1 (zh) 基于FlexE一层交叉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EP1665694B1 (en) Channel bonding of a plurality of multi-gigabit transceivers
WO2020038424A1 (zh)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223806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698944B1 (en) Dynamic link adjustment method and link managing device
CN109150350A (zh) 设备延时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645747B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WO2020087250A1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FlexE交换系统
CN115695576B (zh) 一种兼容tsn帧抢占协议的数据帧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3840934B (zh) 一种基于时钟自动恢复的开销传递方法及装置
WO2017166925A1 (zh) 一种自适应时钟恢复方法及装置
WO2017088489A1 (zh)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系统及通信系统
CN113965286A (zh) Tsn时间窗口的检测判定方法和装置
CN113162871A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电路和人工智能芯片
Yi et al. Design and fpga implementation of ten gigabit ethernet mac controller
EP3349399B1 (en) Message dropout minimization when transporting isochronous packets across a plesiochronous boundary
US10693595B2 (en) ACK clock compensation for high-speed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CN116668376A (zh) 一种以太网控制器
CN107925557A (zh) 用于数据流的速率适配版本的识别码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