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2656A -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2656A
CN109142656A CN201810962425.9A CN201810962425A CN109142656A CN 109142656 A CN109142656 A CN 109142656A CN 201810962425 A CN201810962425 A CN 201810962425A CN 109142656 A CN109142656 A CN 109142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number axis
value
coordinate points
white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624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angjiang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angjiang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angjiang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angjiang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624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26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2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26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2Food
    • G01N33/10Starch-containing substances, e.g. doug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先测量空的电饭锅的重量m0,然后称取m1g的大米,并在该m1g大米置于电饭锅煮熟形成米饭后,测量出电饭锅连同米饭的总重量M,并依据公式 计算出大米的出饭率P0;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利用质构仪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软硬度S0、松散度Y0、咀嚼性T0;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利用白度计对由该大米煮熟并冷却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白度值B0;预备好极限值步骤;图表展示步骤。本发明使得检测结果较为客观、全面,还有助于消费者清晰地了解大米的品质。

Description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
背景技术
大米安全和品质是消费者对大米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在食品药品卫生检验局对大米安全有效保证的前提下,大米的品质则是消费者购买意向和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目前市场上对大米品质的检测仅限于评测人员依据《GB/T15682-2008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通过口尝的方式对大米检测,该检测结果最后仅呈现一个主观的感官数值,使得检测结果较为主观、片面性,而且,消费者在购买时仅通过该感官数值,无法清晰地了解到大米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使得检测结果较为客观、全面,而且,通过借助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展示检测结果,有助于消费者清晰地了解大米的品质。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先测量空的电饭锅的重量m0,然后称取m1g的大米,并在该m1g大米置于电饭锅煮熟形成米饭后,测量出电饭锅连同米饭的总重量M,并依据公式计算出大米的出饭率P0
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利用质构仪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大米的软硬度S0、松散度Y0、咀嚼性T0
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利用白度计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大米的白度值B0
预备好极限值步骤:预备好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大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大米松散度最大极限值Ymax、大米松散度最小极限值Ymin、大米咀嚼性最大极限值Tmax、大米咀嚼性最小极限值Tmin、大米出饭率最大极限值Pmax、大米出饭率最小极限值Pmin、大米白度最大极限值Bmax、大米白度最小极限值Bmin
图表展示步骤:制作好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
其中,软硬度数轴具有C1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1=C1×(S0-Smin)÷(Smax-Smin)计算出N1,然后在软硬度数轴的第N1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
松散度数轴具有C2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2=C2×(Y0-Ymin)÷(Ymax-Ymin)计算出N2,然后在松散度数轴的第N2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
咀嚼性数轴具有C3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3=C3×(T0-Tmin)÷(Tmax-Tmin)计算出N3,然后在咀嚼性数轴的第N3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
出饭率数轴具有C4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4=C4×(P0-Pmin)÷(Pmax-Pmin)计算出N4,然后在出饭率数轴的第N4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
白度数轴具有C5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5=C5×(B0-Bmin)÷(Bmax-Bmin)计算出N5值,然后在白度数轴的第N5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
在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中,而待大米蒸煮形成米饭后,通过质构仪将米饭压成饭团状后,再对饭团状的米饭进行检测。
在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中,利用质构仪对米饭进行若干次检测,将该若干次检测测得的软硬度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软硬度S0,将该若干次检测测得的松散度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松散度Y0,将该若干次检测测得的咀嚼性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咀嚼性T0
在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中,大米与纯水以质量比为的比例置于电饭锅中进行蒸煮,而在大米蒸煮形成米饭后,待米饭冷却降温至60℃,然后再测量电饭锅连同米饭的总重量M。。
在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中,利用白度计对米饭进行至少两次检测,并将该至少两次检测测得的白度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白度值B0
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为450g,大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为250g,大米松散度最大极限值Ymax为15mJ,大米松散度最小极限值Ymin为0mJ,大米咀嚼性最大极限值Tmax为30mJ,大米咀嚼性最小极限值Tmin为10mJ,大米出饭率最大极限值Pmax为240%,大米出饭率最小极限值Pmin为200%,大米白度最大极限值Bmax为60%,大米白度最小极限值Bmin为40%。
所述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均具有100个坐标点;所述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
所述软硬度数轴的第N1个坐标点标示有N1,所述松散度数轴的第N2个坐标点标示有N2,咀嚼性数轴的第N3个坐标点标示有N3,出饭率数轴的第N4个坐标点标示有N4,白度数轴的第N5个坐标点标示有N5
所述软硬度数轴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软”,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硬”,所述松散度数轴、出饭率数轴均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低”,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高”;所述咀嚼性数轴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小”,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大”;所述白度数轴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灰”,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白”。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通过采用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预备好极限值步骤、图表展示步骤的结合设计,可检测出大米的出饭率P0、软硬度S0、松散度Y0、咀嚼性T0、白度值B0,使检测结果涵盖有出饭率、软硬度、松散度、咀嚼性、白度多方面,较为客观、全面,并通过借助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展示检测结果,有助于消费者清晰地了解大米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各数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各数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先测量空的电饭锅的重量m0,然后称取m1g的大米,并在该m1g大米置于电饭锅煮熟形成米饭后,测量出电饭锅连同米饭的总重量M,并依据公式计算出大米的出饭率P0
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利用质构仪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软硬度S0、松散度Y0、咀嚼性T0
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利用白度计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白度值B0;而优选的,白度计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并经冷却后的米饭进行检测;
预备好极限值步骤:预备好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大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大米松散度最大极限值Ymax、大米松散度最小极限值Ymin、大米咀嚼性最大极限值Tmax、大米咀嚼性最小极限值Tmin、大米出饭率最大极限值Pmax、大米出饭率最小极限值Pmin、大米白度最大极限值Bmax、大米白度最小极限值Bmin
图表展示步骤:制作好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
其中,软硬度数轴具有C1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1=C1×(S0-Smin)÷(Smax-Smin)计算出N1,然后在软硬度数轴的第N1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其中,可通过箭头、标志等进行标记;
松散度数轴具有C2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2=C2×(Y0-Ymin)÷(Ymax-Ymin)计算出N2,然后在松散度数轴的第N2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其中,可通过箭头、标志等进行标记;
咀嚼性数轴具有C3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3=C3×(T0-Tmin)÷(Tmax-Tmin)计算出N3,然后在咀嚼性数轴的第N3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其中,可通过箭头、标志等进行标记;
出饭率数轴具有C4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4=C4×(P0-Pmin)÷(Pmax-Pmin)计算出N4,然后在出饭率数轴的第N4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其中,可通过箭头、标志等进行标记;
白度数轴具有C5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5=C5×(B0-Bmin)÷(Bmax-Bmin)计算出N5值,然后在白度数轴的第N5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其中,可通过箭头、标志等进行标记。
而根据公知常识,所述软硬度即为硬度,所述松散度即为粘性,而所述咀嚼性为表示咀嚼食物达到可吞咽状态所需要消耗的功的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通过采用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预备好极限值步骤、图表展示步骤的结合设计,可检测出大米的出饭率P0、软硬度S0、松散度Y0、咀嚼性T0、白度值B0,使检测结果涵盖有出饭率、软硬度、松散度、咀嚼性、白度多方面,较为客观、全面,并通过借助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展示检测结果,有助于消费者清晰地了解大米的品质,例如,例如通过软硬度数轴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得知该大米的软硬度S0更接近于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还是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从而可获知该大米是偏软还是偏硬。
其中,所述C1、C2、C3、C4、C5可依据实际需求设置为相同或者不同。
优选的,在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中,而待大米蒸煮形成米饭后,通过质构仪将米饭压成饭团状后,再对饭团状的米饭进行检测,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性。具体的,在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中,而在大米蒸煮形成米饭后,待米饭冷却至60℃再取40g米饭压成饭团状。
优选的,在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中,利用质构仪对米饭进行若干次检测,将该若干次检测测得的软硬度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软硬度S0,将该若干次检测测得的松散度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松散度Y0,将该若干次检测测得的咀嚼性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咀嚼性T0,从而可提高软硬度、松散度、咀嚼性的检测准确性。
在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中,将大米与纯水以质量比为G的比例置于电饭锅中进行蒸煮,而在大米蒸煮形成米饭后,待米饭冷却降温至60℃,然后再测量电饭锅连同米饭的总重量M;所述G为而需注意的是,在米饭冷却降温至60℃测量总重量M时需避免锅盖上的水滴落到米饭上。而作为最优方案,所述G可采用
在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中,利用白度计对米饭进行至少两次检测,并将该至少两次检测测得的白度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白度值B0,而优选的,在白度计对米饭进行的至少两次检测中,米饭的检测角度相异,从而可准确、全面地体现大米的颜色。
具体的,在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中,先将白度计开机预热30min,然后利用白度计的黑筒调零(允差±0.1),并将黑筒取下,用工作标准白板校正(允差0.1),然后在装入冷却后的米饭,用勺子压平(注意不要压碎米饭),将样品盒放上试样座,待数值稳定后记下白度值,转换角度,记下另一白度值,从而以此方式利用白度计对大米进行至少两次检测,然后将该至少两次检测测得的白度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本次检测大米的白度值,同时做平行实验,平行实验的结果差值应≤0.2%。
而在本实施例中,Smax、Smin、Ymax、Ymin、Tmax、Tmin的获得可采用如下方法:通过采用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对多种不同大米进行测定,并统计相关数据,而且,该多种不同大米在蒸煮时还可通过添加极限的水量,例如,在加极限少量的水(处于米饭夹生的状态时),测得的松散度、软硬度较高,而在加极限多量的水(例如几乎是稀饭状态时),测得的松散度、软硬度较低,从而可获得更全面的数据,然后通过统计的数据建立数据库一,并将该数据库一的软硬度最高值设定为Smax,软硬度最低值设定为Smin,将该数据库一的松散度最高值设定为Ymax,松散度最低值设定为Ymin,将该数据库一的咀嚼性最高值设定为Tmax,咀嚼性最低值设定为Tmin。而相类似的,而Pmax、Pmin的获得可采用如下方法:通过采用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对多种不同大米进行测定,并统计数据,而且,该多种不同大米在蒸煮时还可通过添加极限的水量,例如,在加极限少量的水(处于米饭夹生的状态时),测得的出饭率较低,而在加极限多量的水(例如几乎是稀饭状态时),测得的出饭率较高,从而可获得更全面的数据,然后通过统计的数据建立数据库二,并将该数据库二的出饭率最高值设定为Pmax,出饭率最低值设定为Pmin。Bmax、Bmin的获得可采用如下方法:通过将灰暗色的大米测得的白度值设定为Bmin,并将亮白色的大米测得的白度值设定为Bmax。当然,除此之外,各极限值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得。
优选的,所述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为450g,大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为250g,大米松散度最大极限值Ymax为15mJ,大米松散度最小极限值Ymin为0mJ,大米咀嚼性最大极限值Tmax为30mJ,大米咀嚼性最小极限值Tmin为10mJ,大米出饭率最大极限值Pmax为240%,大米出饭率最小极限值Pmin为200%,大米白度最大极限值Bmax为60%,大米白度最小极限值Bmin为40%。
所述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均具有100个坐标点;所述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所述软硬度数轴的第N1个坐标点标示有N1,所述松散度数轴的第N2个坐标点标示有N2,咀嚼性数轴的第N3个坐标点标示有N3,出饭率数轴的第N4个坐标点标示有N4,白度数轴的第N5个坐标点标示有N5,从而通过上述标示,更方便于消费者了解大米品质的具体情况。
所述软硬度数轴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软”,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硬”,所述松散度数轴、出饭率数轴均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低”,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高”;所述咀嚼性数轴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小”,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大”;所述白度数轴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灰”,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白”。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美观性,所述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可采用PS软件合成制作,在制作时,可调出米白色去填充背景,整体呈现棕色系(颜色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而选定)为主导,其次用圆角矩形工具绘图出长条形以作为轴,然后通过PS的图层样式功能中的渐变叠加功能,第一第二条渐变为双色渐变,其他三条选择三色渐变,渐变色值为#a5713a、#f3dfc5,角度为0度,用线性样式与图层对齐,缩放100%后确定默认值,再叠加渐变色,按百分比去平分区域,根据需求从上往下的顺序合理排列,如此,便可形成该五个数轴。
实施例一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该大米选用九七香大米,包括以下步骤:
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先测量出空的电饭锅的重量m0,然后称取m1g(为200g)的大米,并在该m1g大米置于电饭锅煮熟形成米饭后,测量出电饭锅连同米饭的总重量M,并依据以下公式计算出该九七香大米的出饭率P0为222.95%。
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利用质构仪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该九七香大米的软硬度S0、松散度Y0、咀嚼性T0(参见表一);
表一
参数名称 松散度(mJ) 咀嚼性(mJ) 软硬度(g)
九七香大米 8.24 23.01 371.97
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利用白度计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九七香大米的白度值B0为51.31%;
预备好极限值步骤:预备好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大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大米松散度最大极限值Ymax、大米松散度最小极限值Ymin、大米咀嚼性最大极限值Tmax、大米咀嚼性最小极限值Tmin、大米出饭率最大极限值Pmax、大米出饭率最小极限值Pmin、大米白度最大极限值Bmax、大米白度最小极限值Bmin;其中,所述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为450g,大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为250g,大米松散度最大极限值Ymax为15mJ,大米松散度最小极限值Ymin为0mJ,大米咀嚼性最大极限值Tmax为30mJ,大米咀嚼性最小极限值Tmin为10mJ,大米出饭率最大极限值Pmax为240%,大米出饭率最小极限值Pmin为200%,大米白度最大极限值Bmax为60%,大米白度最小极限值Bmin为40%;
图表展示步骤:制作好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如图1所示);
其中,软硬度数轴具有C1个坐标点,所述C1为100,也就是所述软硬度数轴具有100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1=C1×(S0-Smin)÷(Smax-Smin)计算出N1为61,然后在软硬度数轴第61个坐标点上通过三角形指示标志进行标记。该软硬度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第N1个坐标点标示有61,并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软”,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硬”,从而通过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方便于消费者得知该九七香大米软硬度稍微偏硬。
松散度数轴具有C2个坐标点,所述C2为100,也就是所述松散度数轴具有100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2=C2×(Y0-Ymin)÷(Ymax-Ymin)计算出N2为55,然后在松散度数轴的第55个坐标点通过三角形指示标志进行标记。该松散度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第N2个坐标点标示有55,并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低”,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高”,从而通过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方便于消费者得知该九七香大米松散度(也就是粘性)适中。
咀嚼性数轴具有C3个坐标点,所述C3为100,也就是所述咀嚼性数轴具有100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3=C3×(T0-Tmin)÷(Tmax-Tmin)计算出N3为52,然后在咀嚼性数轴的第52个坐标点上通过三角形指示标志进行标记。该咀嚼性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第N3个坐标点标示有52,并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小”,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大”,从而通过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方便于消费者得知该九七香大米的咀嚼性(即咀嚼费劲程度)适中。
出饭率数轴具有C4个坐标点,所述C4为100,也就是所述出饭率数轴具有100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4=C4×(P0-Pmin)÷(Pmax-Pmin)计算出N4为57,然后在出饭率数轴的第57个坐标点上通过三角形指示标志进行标记。该出饭率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第N4个坐标点标示有57,并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低”,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高”,从而通过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方便于消费者得知该九七香大米的出饭率适中。
白度数轴具有C5个坐标点,所述C5为100,也就是所述白度数轴具有100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5=C5×(B0-Bmin)÷(Bmax-Bmin)计算出N5为57,然后在白度数轴的第57个坐标点上通过三角形指示标志进行标记,白度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第N5个坐标点标示有57,并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灰”,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白”,从而通过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方便于消费者得知该九七香大米的白度适中。
实施例二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该大米选用珍珠香米,包括以下步骤:
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先测量出空的电饭锅的重量m0,然后称取m1g(为200g)的大米,并在该m1g大米置于电饭锅煮熟形成米饭后,测量出电饭锅连同米饭的总重量M,并依据以下公式计算出该珍珠香米的出饭率P0为225.25%。
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利用质构仪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该珍珠香米的软硬度S0、松散度Y0、咀嚼性T0(参见表二);
表二
参数名称 松散度(mJ) 咀嚼性(mJ) 软硬度(g)
珍珠香米 8.14 22.77 391.5
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利用白度计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该珍珠香米的白度值B0为51.7%;
预备好极限值步骤:预备好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大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大米松散度最大极限值Ymax、大米松散度最小极限值Ymin、大米咀嚼性最大极限值Tmax、大米咀嚼性最小极限值Tmin、大米出饭率最大极限值Pmax、大米出饭率最小极限值Pmin、大米白度最大极限值Bmax、大米白度最小极限值Bmin;其中,所述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为450g,大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为250g,大米松散度最大极限值Ymax为15mJ,大米松散度最小极限值Ymin为0mJ,大米咀嚼性最大极限值Tmax为30mJ,大米咀嚼性最小极限值Tmin为10mJ,大米出饭率最大极限值Pmax为240%,大米出饭率最小极限值Pmin为200%,大米白度最大极限值Bmax为60%,大米白度最小极限值Bmin为40%;
图表展示步骤:制作图表,制作好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如图2所示);
其中,软硬度数轴具有C1个坐标点,所述C1为100,也就是所述软硬度数轴具有100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1=C1×(S0-Smin)÷(Smax-Smin)计算出N1为71,然后在软硬度数轴第71个坐标点上通过三角形指示标志进行标记。该软硬度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第N1个坐标点标示有71,并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软”,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硬”,从而通过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方便于消费者得知该珍珠香米软硬度稍微偏硬。
松散度数轴具有C2个坐标点,所述C2为100,也就是所述松散度数轴具有100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2=C2×(Y0-Ymin)÷(Ymax-Ymin)计算出N2为54,然后在松散度数轴的第54个坐标点通过三角形指示标志进行标记。该松散度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第N2个坐标点标示有54,并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低”,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高”,从而通过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方便于消费者得知该珍珠香米松散度(也就是粘性)适中。
咀嚼性数轴具有C3个坐标点,所述C3为100,也就是所述咀嚼性数轴具有100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3=C3×(T0-Tmin)÷(Tmax-Tmin)计算出N3为51,然后在咀嚼性数轴的第51个坐标点上通过三角形指示标志进行标记。该咀嚼性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第N3个坐标点标示有51,并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小”,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大”,从而通过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方便于消费者得知该珍珠香米的咀嚼性(即咀嚼费劲程度)适中。
出饭率数轴具有C4个坐标点,所述C4为100,也就是所述出饭率数轴具有100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4=C4×(P0-Pmin)÷(Pmax-Pmin)计算出N4为63,然后在出饭率数轴的第63个坐标点上通过三角形指示标志进行标记。该出饭率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第N4个坐标点标示有63,并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低”,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高”,从而通过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方便于消费者得知该珍珠香米的出饭率偏高。
白度数轴具有C5个坐标点,所述C5为100,也就是所述白度数轴具有100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5=C5×(B0-Bmin)÷(Bmax-Bmin)计算出N5为59,然后在白度数轴的第59个坐标点上通过三角形指示标志进行标记,白度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第N5个坐标点标示有59,并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灰”,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白”,从而通过标记的位置与起始坐标点、末尾坐标点的距离的远近,可方便于消费者得知该珍珠香米的白度适中。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先测量空的电饭锅的重量m0,然后称取m1g的大米,并在该m1g大米置于电饭锅煮熟形成米饭后,测量出电饭锅连同米饭的总重量M,并依据公式计算出大米的出饭率P0
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利用质构仪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大米的软硬度S0、松散度Y0、咀嚼性T0
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利用白度计对由该大米煮熟形成的米饭进行检测,获得大米的白度值B0
预备好极限值步骤:预备好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大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大米松散度最大极限值Ymax、大米松散度最小极限值Ymin、大米咀嚼性最大极限值Tmax、大米咀嚼性最小极限值Tmin、大米出饭率最大极限值Pmax、大米出饭率最小极限值Pmin、大米白度最大极限值Bmax、大米白度最小极限值Bmin
图表展示步骤:制作好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
其中,软硬度数轴具有C1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1=C1×(S0-Smin)÷(Smax-Smin)计算出N1,然后在软硬度数轴的第N1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
松散度数轴具有C2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2=C2×(Y0-Ymin)÷(Ymax-Ymin)计算出N2,然后在松散度数轴的第N2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
咀嚼性数轴具有C3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3=C3×(T0-Tmin)÷(Tmax-Tmin)计算出N3,然后在咀嚼性数轴的第N3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
出饭率数轴具有C4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4=C4×(P0-Pmin)÷(Pmax-Pmin)计算出N4,然后在出饭率数轴的第N4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
白度数轴具有C5个坐标点,并依据公式N5=C5×(B0-Bmin)÷(Bmax-Bmin)计算出N5值,然后在白度数轴的第N5个坐标点上进行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中,而待大米蒸煮形成米饭后,通过质构仪将米饭压成饭团状后,再对饭团状的米饭进行检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米质构参数的测定步骤中,利用质构仪对米饭进行若干次检测,将该若干次检测测得的软硬度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软硬度S0,将该若干次检测测得的松散度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松散度Y0,将该若干次检测测得的咀嚼性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咀嚼性T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米出饭率的测定步骤中,大米与纯水以质量比为的比例置于电饭锅中进行蒸煮,而在大米蒸煮形成米饭后,待米饭冷却降温至60℃,然后再测量电饭锅连同米饭的总重量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米白度的测定步骤中,利用白度计对米饭进行至少两次检测,并将该至少两次检测测得的白度数值求平均值即得所述白度值B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大米软硬度最大极限值Smax为450g,大米软硬度最小极限值Smin为250g,大米松散度最大极限值Ymax为15mJ,大米松散度最小极限值Ymin为0mJ,大米咀嚼性最大极限值Tmax为30mJ,大米咀嚼性最小极限值Tmin为10mJ,大米出饭率最大极限值Pmax为240%,大米出饭率最小极限值Pmin为200%,大米白度最大极限值Bmax为60%,大米白度最小极限值Bmin为4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均具有100个坐标点;所述软硬度数轴、松散度数轴、咀嚼性数轴、出饭率数轴、白度数轴的起始坐标点标示有0,末尾坐标点标示有1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硬度数轴的第N1个坐标点标示有N1,所述松散度数轴的第N2个坐标点标示有N2,咀嚼性数轴的第N3个坐标点标示有N3,出饭率数轴的第N4个坐标点标示有N4,白度数轴的第N5个坐标点标示有N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硬度数轴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软”,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硬”,所述松散度数轴、出饭率数轴均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低”,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高”;所述咀嚼性数轴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小”,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大”;所述白度数轴在对应于起始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灰”,在对应于末尾坐标点的位置标示有“白”。
CN201810962425.9A 2018-08-22 2018-08-22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 Pending CN1091426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62425.9A CN109142656A (zh) 2018-08-22 2018-08-22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62425.9A CN109142656A (zh) 2018-08-22 2018-08-22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2656A true CN109142656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91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62425.9A Pending CN109142656A (zh) 2018-08-22 2018-08-22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265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476A (ja) * 1997-06-30 1999-01-29 Seibutsukei Tokutei Sangyo Gijutsu Kenkyu Suishin Kiko 米品質評価装置の表示システム
JP2001174412A (ja) * 1999-12-22 2001-06-29 Hokkaido ご飯外観の数値評価方法
CN101281112A (zh) * 2008-04-30 2008-10-0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对网状粘连稻米的图像式自动分析方法
CN105954284A (zh) * 2016-05-06 2016-09-21 安徽贝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米品质检测方法
CN108037256A (zh) * 2017-12-05 2018-05-15 中国水稻研究所 稻米食味品质的快速测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476A (ja) * 1997-06-30 1999-01-29 Seibutsukei Tokutei Sangyo Gijutsu Kenkyu Suishin Kiko 米品質評価装置の表示システム
JP2001174412A (ja) * 1999-12-22 2001-06-29 Hokkaido ご飯外観の数値評価方法
CN101281112A (zh) * 2008-04-30 2008-10-0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对网状粘连稻米的图像式自动分析方法
CN105954284A (zh) * 2016-05-06 2016-09-21 安徽贝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米品质检测方法
CN108037256A (zh) * 2017-12-05 2018-05-15 中国水稻研究所 稻米食味品质的快速测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显青等: "质构仪对米饭适口性的评价研究", 《粮油食品科技》 *
徐海荣主编: "《中国酒事大典》", 31 January 2002, 北京:华夏出版社 *
梦工场科技集团 编著: "《Photoshop视觉设计》", 31 August 2017, 重庆大学出版社 *
郭祯祥主编: "《粮食加工与综合利用工艺学》", 31 October 2016,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15997B1 (ko) 조리 품질의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Francis Quality as influenced by color
CN106585090B (zh) 一种印刷网点面积增大值的检测与校正方法
MX2010012925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identificar elecciones dietarias.
CN105067784A (zh) 利用稻米品质的理化性状指标来判定稻米食味品质的方法
CN108133328A (zh) 大米食用品质的评价方法及其在马铃薯工程米上的应用
CN108431561A (zh) 计算机辅助确定毛发颜色性能的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
Çınar et al. 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and specific physical features of rice varieties by computer vision in exterior quality inspection
Zhong et al.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color parameters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with different milling degrees
CN109142656A (zh) 大米品质检测展示方法
Ma et al. Rapid measurement for 3D geometric features of maize ear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CN107703064A (zh) 一种天然彩棉颜色分级的方法
Bora et al. Application of bio-image analysis for classification of different ripening stages of banana
Khairunniza-Bejo et al. Chokanan mango sweetness determination using hsb color space
CN103149334A (zh) 一种鹅肥肝感官性状的定量检测方法
Xu Electronic eye for food sensory evaluation
McTigue et al. Comparison of four sensory evaluation methods for assessing cooked dry bean flavor
CN106897812A (zh) 电饭煲烹饪质量的测评方法及装置
KR100800599B1 (ko) 신고배의 당도 측정방법 및 당도 판정판
Jain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Oryza sativa L.(Rice) using computer vision
TWM597944U (zh) 影像式餐點售價與熱量評估系統
Zhao et al. Development and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curd solidity of cauliflower
CN104247905A (zh) 一种调配籼米及其制备方法
Hutchings et al. Food appearance quality assessment and specification
CN110308139A (zh)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水稻种子活力分级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