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6280A - 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6280A
CN109126280A CN201811244855.3A CN201811244855A CN109126280A CN 109126280 A CN109126280 A CN 109126280A CN 201811244855 A CN201811244855 A CN 201811244855A CN 109126280 A CN109126280 A CN 109126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hamber
cavity
rota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48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2448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62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6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628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4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settling ta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7/00Fertilisers from waste water, sewage sludge, sea slime, ooze or similar ma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法所使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污泥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脱水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开关复位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开口向上的沉降腔;目前随着中国开始推进五水共治政策,人们开始加大对污水的治理,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很多生活污泥,对这些生活污泥的利用率很低,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可将生活污泥通过静置、脱水从而得到干燥的污泥,脱水完成的生活污泥可作为肥料使用,将污染物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同时自动化程度较高,脱水效率高的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开始推进五水共治政策,人们开始加大对污水的治理,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很多生活污泥,对这些生活污泥的利用率很低,因此设计一种可将生活污泥通过静置、脱水从而得到干燥的污泥,脱水完成的生活污泥可作为肥料使用,将污染物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同时自动化程度较高,脱水效率高的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法所使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污泥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脱水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开关复位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开口向上的沉降腔,所述沉降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右的抽水腔,所述抽水腔内固定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右侧固定设置有抽水机,所述沉降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阻挡腔,所述第一阻挡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阻挡腔内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阻挡腔,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二阻挡腔内且可弹性压缩的第一弹性挡板,所述第一空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齿轮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齿轮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下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二锥齿轮下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配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后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左右移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空腔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工作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水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块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环形转动腔,所述第二电机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内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内转动的环形转动块,所述环形转动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脱水腔,所述脱水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若干渗透孔,所述渗透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内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挡板右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排污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关复位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右侧内壁内的第一凸轮腔,所述第二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右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配合的筒状内齿轮,所述筒状内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凸轮腔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凸轮腔内转动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下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腔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线轮,所述第一线轮与所述第二挡板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二齿条右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三滑动腔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卡块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右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三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线轮腔,靠近所述第一线轮腔下侧内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线轮,靠近所述第一线轮腔上侧内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线轮,靠近所述第一线轮腔上侧内壁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线轮,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下侧内壁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五线轮,所述第五线轮与所述第一卡块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绕设通过所述第二线轮、第三线轮以及第四线轮的第二拉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靠近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左侧内壁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运输腔,所述运输腔内固定设置有电动皮带轮。
本方法的具体步骤在于:首先,当使用本装置进行污泥脱水时,使用人员将带有污泥的污水放入沉降腔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得污泥沉降在沉降腔的底部,沉降完毕后启动抽水机,通过抽水机将静置过的上层清水抽入至抽水腔内,此时过滤网板可将污泥等固体物阻挡,当抽水完毕后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通过第一丝杆的转动带动第一滑块、第一挡板以及第一弹性挡板向左侧移动,使得污泥掉落至脱水腔内,同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以及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二锥齿轮、第二转轴以及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锥齿轮以及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齿条、第一工作块、第一转动杆以及环形转动块向右侧移动,此时污泥依旧掉落至脱水腔内;其次,当污泥掉落完毕后,此时反转第一电机,将环形转动块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三转轴以及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轮与筒状内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筒状内齿轮、第四转轴以及第一凸轮转动,通过第一凸轮的转动将第二齿条向下推动,使得第一卡孔与第一卡块处于卡位状态,同时通过第二齿条与第三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齿轮以及第一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线轮的转动拉动第一拉线将第二挡板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通孔与渗透孔处于连通对齐状态,同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以及环形转动块转动,通过环形转动块的转动将位于脱水腔内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水通过渗透孔以及第一通孔流入至排污腔内;最终,当完成脱水后,继续反转第一电机,使环形转动块、第一弹性挡板以及第一挡板向左侧移动,第二齿轮与筒状内齿轮脱离啮合状态,同时通过第一齿条与第四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齿轮以及第五线轮转动,进而拉动第二拉线将第一卡块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卡块与第一卡孔脱离卡位状态,此时第二齿条、第一卡块以及第二挡板重新恢复至初始位置,当环形转动块在第一环形转动腔内移动至最左侧时,启动第二电机,将脱水完成后的污泥掉落至运输腔内,并通过电动皮带轮进行运输,完成污泥脱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使用本装置进行污泥脱水时,使用人员将带有污泥的污水放入沉降腔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得污泥沉降在沉降腔的底部,沉降完毕后启动抽水机,通过抽水机将静置过的上层清水抽入至抽水腔内,此时过滤网板可将污泥等固体物阻挡,当抽水完毕后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通过第一丝杆的转动带动第一滑块、第一挡板以及第一弹性挡板向左侧移动,使得污泥掉落至脱水腔内,同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以及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二锥齿轮、第二转轴以及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锥齿轮以及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齿条、第一工作块、第一转动杆以及环形转动块向右侧移动,此时污泥依旧掉落至脱水腔内,当污泥掉落完毕后,此时反转第一电机,将环形转动块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三转轴以及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轮与筒状内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筒状内齿轮、第四转轴以及第一凸轮转动,通过第一凸轮的转动将第二齿条向下推动,使得第一卡孔与第一卡块处于卡位状态,同时通过第二齿条与第三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齿轮以及第一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线轮的转动拉动第一拉线将第二挡板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通孔与渗透孔处于连通对齐状态,同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以及环形转动块转动,通过环形转动块的转动将位于脱水腔内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水通过渗透孔以及第一通孔流入至排污腔内,当完成脱水后,继续反转第一电机,使环形转动块、第一弹性挡板以及第一挡板向左侧移动,第二齿轮与筒状内齿轮脱离啮合状态,同时通过第一齿条与第四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齿轮以及第五线轮转动,进而拉动第二拉线将第一卡块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卡块与第一卡孔脱离卡位状态,此时第二齿条、第一卡块以及第二挡板重新恢复至初始位置,当环形转动块在第一环形转动腔内移动至最左侧时,启动第二电机,将脱水完成后的污泥掉落至运输腔内,并通过电动皮带轮进行运输,完成污泥脱水,通过本装置可将生活污泥通过静置、脱水从而得到干燥的污泥,脱水完成的生活污泥可作为肥料使用,将污染物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同时本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脱水效率高,值得推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法所使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污泥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脱水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开关复位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开口向上的沉降腔11,所述沉降腔11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过滤腔12,所述过滤腔12内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板13,所述过滤腔12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右的抽水腔14,所述抽水腔14内固定设置有单向阀15,所述单向阀15右侧固定设置有抽水机16,所述沉降腔11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阻挡腔17,所述第一阻挡腔17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空腔18,所述第一空腔18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空腔18内的第一丝杆20,所述第一丝杆20上螺纹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空腔18内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21,所述第一滑块21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阻挡腔17内的第一挡板22,所述第一空腔18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阻挡腔23,所述第一滑块21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二阻挡腔23内且可弹性压缩的第一弹性挡板24,所述第一空腔18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腔25,所述第一电机19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齿轮腔25内的第一转轴26,所述第一转轴26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齿轮腔25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27,所述第一锥齿轮27下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配合的第二锥齿轮28,所述第一齿轮腔25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29,所述第二锥齿轮28下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转动腔29内的第二转轴30,所述第二转轴30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转动腔29内转动的第三锥齿轮31,所述第三锥齿轮31后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配合的第四锥齿轮32,所述第四锥齿轮32后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3,所述第一转动腔29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34,所述第二空腔34内可左右移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一齿轮33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一齿条90,所述第二空腔34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工作块35。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脱水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块35内的第二电机36,所述第二空腔34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环形转动腔37,所述第二电机36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37内的第一转动杆38,所述第一转动杆38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37内转动的环形转动块39,所述环形转动块39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脱水腔40,所述脱水腔40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若干渗透孔41,所述渗透孔41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动腔42,所述第一滑动腔42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挡板43,所述第二挡板43内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37相连通的第一通孔44,所述第二挡板43右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腔42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45,所述第一通孔44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排污腔46,所述第一滑动腔42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孔47。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开关复位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34右侧内壁内的第一凸轮腔48,所述第二电机36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二空腔34内的第三转轴49,所述第三转轴49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腔34内转动的第二齿轮50,所述第二齿轮50右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配合的筒状内齿轮51,所述筒状内齿轮51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凸轮腔48内的第四转轴52,所述第四转轴52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凸轮腔48内转动的第一凸轮53,所述第一凸轮腔48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54,所述第二滑动腔54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二齿条55,所述第二齿条55下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腔54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56,所述第二滑动腔54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57,所述第三空腔57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二齿条55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三齿轮58,所述第三齿轮58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线轮59,所述第一线轮59与所述第二挡板43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60。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滑动腔54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61,所述第二齿条55右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卡孔62,所述第三滑动腔61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卡块63,所述第三滑动腔61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64,所述第一卡块63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64内的第一限位块65,所述第一限位块65右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槽64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弹簧66,所述第三滑动腔61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线轮腔67,靠近所述第一线轮腔67下侧内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线轮68,靠近所述第一线轮腔67上侧内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线轮69,靠近所述第一线轮腔67上侧内壁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70,所述第四空腔70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腔71,所述第二转动腔71与所述第二空腔34相连通,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71上侧内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线轮72,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71下侧内壁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一齿条90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四齿轮73,所述第四齿轮73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五线轮74,所述第五线轮74与所述第一卡块63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绕设通过所述第二线轮68、第三线轮69以及第四线轮72的第二拉线75。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靠近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37左侧内壁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运输腔76,所述运输腔76内固定设置有电动皮带轮77。
本方法的具体步骤在于:首先,当使用本装置进行污泥脱水时,使用人员将带有污泥的污水放入沉降腔11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得污泥沉降在沉降腔11的底部,沉降完毕后启动抽水机16,通过抽水机16将静置过的上层清水抽入至抽水腔14内,此时过滤网板13可将污泥等固体物阻挡,当抽水完毕后启动第一电机19,带动第一丝杆20转动,通过第一丝杆20的转动带动第一滑块21、第一挡板22以及第一弹性挡板24向左侧移动,使得污泥掉落至脱水腔40内,同时第一电机19带动第一转轴26以及第一锥齿轮27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27与第二锥齿轮28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二锥齿轮28、第二转轴30以及第三锥齿轮31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锥齿轮31与第四锥齿轮32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锥齿轮32以及第一齿轮33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33与第一齿条90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齿条90、第一工作块35、第一转动杆38以及环形转动块39向右侧移动,此时污泥依旧掉落至脱水腔40内;其次,当污泥掉落完毕后,此时反转第一电机19,将环形转动块39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启动第二电机36,带动第三转轴49以及第二齿轮50转动,通过第二齿轮50与筒状内齿轮51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筒状内齿轮51、第四转轴52以及第一凸轮53转动,通过第一凸轮53的转动将第二齿条55向下推动,使得第一卡孔62与第一卡块63处于卡位状态,同时通过第二齿条55与第三齿轮58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齿轮58以及第一线轮59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线轮59的转动拉动第一拉线60将第二挡板43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通孔44与渗透孔41处于连通对齐状态,同时第二电机36带动第一转动杆38以及环形转动块39转动,通过环形转动块39的转动将位于脱水腔40内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水通过渗透孔41以及第一通孔44流入至排污腔46内;最终,当完成脱水后,继续反转第一电机19,使环形转动块39、第一弹性挡板24以及第一挡板22向左侧移动,第二齿轮50与筒状内齿轮51脱离啮合状态,同时通过第一齿条90与第四齿轮73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齿轮73以及第五线轮74转动,进而拉动第二拉线75将第一卡块63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卡块63与第一卡孔62脱离卡位状态,此时第二齿条55、第一卡块63以及第二挡板43重新恢复至初始位置,当环形转动块39在第一环形转动腔37内移动至最左侧时,启动第二电机36,将脱水完成后的污泥掉落至运输腔76内,并通过电动皮带轮77进行运输,完成污泥脱水。
初始状态时,第一挡板22移动至沉降腔11正下方,此时第一工作块35在第二空腔34内移动至最左侧,第二挡板43在第一滑动腔42内移动至最左侧,此时第一通孔44与渗透孔41处于错位状态,同时第二齿条55在第二滑动腔54内移动至最上侧,此时第一卡孔62与第一卡块63不处于卡位状态。
当使用本装置进行污泥脱水时,使用人员将带有污泥的污水放入沉降腔11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得污泥沉降在沉降腔11的底部,沉降完毕后启动抽水机16,通过抽水机16将静置过的上层清水抽入至抽水腔14内,此时过滤网板13可将污泥等固体物阻挡,当抽水完毕后启动第一电机19,带动第一丝杆20转动,通过第一丝杆20的转动带动第一滑块21、第一挡板22以及第一弹性挡板24向左侧移动,使得污泥掉落至脱水腔40内,同时第一电机19带动第一转轴26以及第一锥齿轮27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27与第二锥齿轮28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二锥齿轮28、第二转轴30以及第三锥齿轮31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锥齿轮31与第四锥齿轮32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锥齿轮32以及第一齿轮33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33与第一齿条90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齿条90、第一工作块35、第一转动杆38以及环形转动块39向右侧移动,此时污泥依旧掉落至脱水腔40内,当污泥掉落完毕后,此时反转第一电机19,将环形转动块39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启动第二电机36,带动第三转轴49以及第二齿轮50转动,通过第二齿轮50与筒状内齿轮51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筒状内齿轮51、第四转轴52以及第一凸轮53转动,通过第一凸轮53的转动将第二齿条55向下推动,使得第一卡孔62与第一卡块63处于卡位状态,同时通过第二齿条55与第三齿轮58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齿轮58以及第一线轮59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线轮59的转动拉动第一拉线60将第二挡板43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通孔44与渗透孔41处于连通对齐状态,同时第二电机36带动第一转动杆38以及环形转动块39转动,通过环形转动块39的转动将位于脱水腔40内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水通过渗透孔41以及第一通孔44流入至排污腔46内,当完成脱水后,继续反转第一电机19,使环形转动块39、第一弹性挡板24以及第一挡板22向左侧移动,第二齿轮50与筒状内齿轮51脱离啮合状态,同时通过第一齿条90与第四齿轮73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齿轮73以及第五线轮74转动,进而拉动第二拉线75将第一卡块63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卡块63与第一卡孔62脱离卡位状态,此时第二齿条55、第一卡块63以及第二挡板43重新恢复至初始位置,当环形转动块39在第一环形转动腔37内移动至最左侧时,启动第二电机36,将脱水完成后的污泥掉落至运输腔76内,并通过电动皮带轮77进行运输,完成污泥脱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使用本装置进行污泥脱水时,使用人员将带有污泥的污水放入沉降腔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得污泥沉降在沉降腔的底部,沉降完毕后启动抽水机,通过抽水机将静置过的上层清水抽入至抽水腔内,此时过滤网板可将污泥等固体物阻挡,当抽水完毕后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通过第一丝杆的转动带动第一滑块、第一挡板以及第一弹性挡板向左侧移动,使得污泥掉落至脱水腔内,同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以及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二锥齿轮、第二转轴以及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锥齿轮以及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齿条、第一工作块、第一转动杆以及环形转动块向右侧移动,此时污泥依旧掉落至脱水腔内,当污泥掉落完毕后,此时反转第一电机,将环形转动块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三转轴以及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轮与筒状内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筒状内齿轮、第四转轴以及第一凸轮转动,通过第一凸轮的转动将第二齿条向下推动,使得第一卡孔与第一卡块处于卡位状态,同时通过第二齿条与第三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齿轮以及第一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线轮的转动拉动第一拉线将第二挡板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通孔与渗透孔处于连通对齐状态,同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以及环形转动块转动,通过环形转动块的转动将位于脱水腔内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水通过渗透孔以及第一通孔流入至排污腔内,当完成脱水后,继续反转第一电机,使环形转动块、第一弹性挡板以及第一挡板向左侧移动,第二齿轮与筒状内齿轮脱离啮合状态,同时通过第一齿条与第四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齿轮以及第五线轮转动,进而拉动第二拉线将第一卡块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卡块与第一卡孔脱离卡位状态,此时第二齿条、第一卡块以及第二挡板重新恢复至初始位置,当环形转动块在第一环形转动腔内移动至最左侧时,启动第二电机,将脱水完成后的污泥掉落至运输腔内,并通过电动皮带轮进行运输,完成污泥脱水,通过本装置可将生活污泥通过静置、脱水从而得到干燥的污泥,脱水完成的生活污泥可作为肥料使用,将污染物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同时本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脱水效率高,值得推荐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6)

1.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法所使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污泥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脱水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开关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开口向上的沉降腔,所述沉降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右的抽水腔,所述抽水腔内固定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右侧固定设置有抽水机,所述沉降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阻挡腔,所述第一阻挡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阻挡腔内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阻挡腔,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二阻挡腔内且可弹性压缩的第一弹性挡板,所述第一空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齿轮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齿轮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下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二锥齿轮下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配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后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左右移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空腔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工作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块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环形转动腔,所述第二电机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内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内转动的环形转动块,所述环形转动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脱水腔,所述脱水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若干渗透孔,所述渗透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内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挡板右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排污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复位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右侧内壁内的第一凸轮腔,所述第二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右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配合的筒状内齿轮,所述筒状内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凸轮腔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凸轮腔内转动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下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腔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线轮,所述第一线轮与所述第二挡板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二齿条右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三滑动腔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卡块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右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三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线轮腔,靠近所述第一线轮腔下侧内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线轮,靠近所述第一线轮腔上侧内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线轮,靠近所述第一线轮腔上侧内壁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线轮,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下侧内壁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五线轮,所述第五线轮与所述第一卡块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绕设通过所述第二线轮、第三线轮以及第四线轮的第二拉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环形转动腔左侧内壁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运输腔,所述运输腔内固定设置有电动皮带轮。
6.本方法的具体步骤在于:首先,当使用本装置进行污泥脱水时,使用人员将带有污泥的污水放入沉降腔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得污泥沉降在沉降腔的底部,沉降完毕后启动抽水机,通过抽水机将静置过的上层清水抽入至抽水腔内,此时过滤网板可将污泥等固体物阻挡,当抽水完毕后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通过第一丝杆的转动带动第一滑块、第一挡板以及第一弹性挡板向左侧移动,使得污泥掉落至脱水腔内,同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以及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二锥齿轮、第二转轴以及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锥齿轮以及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齿条、第一工作块、第一转动杆以及环形转动块向右侧移动,此时污泥依旧掉落至脱水腔内;其次,当污泥掉落完毕后,此时反转第一电机,将环形转动块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三转轴以及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轮与筒状内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筒状内齿轮、第四转轴以及第一凸轮转动,通过第一凸轮的转动将第二齿条向下推动,使得第一卡孔与第一卡块处于卡位状态,同时通过第二齿条与第三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齿轮以及第一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线轮的转动拉动第一拉线将第二挡板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通孔与渗透孔处于连通对齐状态,同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以及环形转动块转动,通过环形转动块的转动将位于脱水腔内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水通过渗透孔以及第一通孔流入至排污腔内;最终,当完成脱水后,继续反转第一电机,使环形转动块、第一弹性挡板以及第一挡板向左侧移动,第二齿轮与筒状内齿轮脱离啮合状态,同时通过第一齿条与第四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齿轮以及第五线轮转动,进而拉动第二拉线将第一卡块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卡块与第一卡孔脱离卡位状态,此时第二齿条、第一卡块以及第二挡板重新恢复至初始位置,当环形转动块在第一环形转动腔内移动至最左侧时,启动第二电机,将脱水完成后的污泥掉落至运输腔内,并通过电动皮带轮进行运输,完成污泥脱水。
CN201811244855.3A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091262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4855.3A CN109126280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4855.3A CN109126280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6280A true CN109126280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809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4855.3A Withdrawn CN109126280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62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2264A (zh) * 2021-10-29 2022-01-11 李慧 一种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2264A (zh) * 2021-10-29 2022-01-11 李慧 一种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
CN113912264B (zh) * 2021-10-29 2023-12-01 常州厚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0771A (zh) 一种高效快速渗滤生态净水系统及其方法
CN109133569A (zh) 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
CN108640357A (zh) 一种多功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109231305A (zh) 一种高效快速渗滤生态净水系统
CN109126280A (zh) 一种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9248491A (zh) 一种工业排污装置
CN209193636U (zh) 一种sbr工艺可调容积圆柱形污水处理设备
CN21224665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紫外线杀菌出水堰装置
CN109110950A (zh) 一种基于机械原理的带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工业用脱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8648824U (zh) 一种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7628004U (zh) 一种工业废水环保处理装置
CN111272486A (zh) 一种社区污水取样装置
CN109970228A (zh) 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
CN203922965U (zh) 污泥脱水装置
CN108675414B (zh) 一种通过分离上罐体和下罐体进行污水处理的装置
CN109161419A (zh) 一种利用埋填物气体回收装置进行气体回收的使用方法
CN109250782A (zh) 一种吸附剂自动再生的废水处理装置
CN109237278A (zh) 一种智能模块和智能家电及其使用方法
CN211111373U (zh) 一种基于活性炭过滤处理的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CN208115595U (zh) 一种混凝效果好的污水处理用混凝装置
CN208361920U (zh) 一种多腔搅拌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8640358A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08049484U (zh) 一种生活废水固体杂质过滤装置
CN108409100B (zh) 一种污泥脱水压滤设备
CN10928968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