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1204B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1204B
CN109121204B CN201710482718.2A CN201710482718A CN109121204B CN 109121204 B CN109121204 B CN 109121204B CN 201710482718 A CN201710482718 A CN 201710482718A CN 109121204 B CN109121204 B CN 109121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unit
transmission unit
domain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27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1204A (zh
Inventor
董静
侯雪颖
胡丽洁
夏亮
徐晓东
柯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827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120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0107 priority patent/WO2018233488A1/zh
Priority to JP2019571253A priority patent/JP7179783B2/ja
Priority to US16/625,454 priority patent/US11296848B2/en
Priority to EP18821438.1A priority patent/EP3644676A4/en
Publication of CN109121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1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1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1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给出了在上下行采用不同numerology时的单位颗粒度,以该单位颗粒度为单位,提供了相应的时序关系,为5G NR的调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LTE系统中定义了上下行子帧传输业务信道时的调度子帧和反馈子帧,例如,子帧n接收到上行授权(UL grant),则在子帧n+k传输PUSCH;对于子帧n中传输的PUSCH,在子帧n+kPHICH进行ACK/NAK反馈;若在下行子帧n-k上检测到PDSCH传输,则UE会在上行子帧n回复ACK/NACK;以上时序都是基于上下行子帧相同的numerology定义的。这里,结构参数(numerology)具体可以包括子载波间隔、单个OFDM符号长度、符号个数、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长度、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大小和子帧大小等。
TD-LTE采用等长的子帧(Sub-frame)结构:每个子帧1ms,包含两个0.5ms的时隙;10个子帧构成10ms的无线帧(Radio Frame)。TD-LTE系统的基本调度/传输周期(TTI,Transport Time Interval)为一个子帧,即1ms。相应地,反馈TTI与数据传输TTI之间的TTI间隔要根据数据传输时延以及设备对数据的处理耗时等因素来设置,通常可以是4个TTI的时间长度。
在5G新空口(NR)的设计中,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参数(numerology),例如上行可以采用更小的numerology,以提高上行覆盖。又或者,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采用相同的numerology,但是采用不同的调度时间颗粒度大小(例如上行传输业务紧急程度与下行传输业务的紧急程度不同),因此,上行(UL)调度的时序或者PUSCH/PDSCH的ACK/NACK反馈时序需要指示给终端,具体的指示需要设计。而对于上下行子帧不同的numerology的情况,终端无法确定调度时间颗粒度和HARQ时序。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能够在上下行子帧采用不同的numerology的情况下确定出调度时序或反馈时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可以在上下行采用不同的numerology的情况下,确定调度时序或反馈时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通信对端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上发送的第一信息;
在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每个时域传输单元对应于上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具有不同的结构参数Numerology;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是以一参考结构参数Numerology所对应的单位颗粒度为单位来表征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信对端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上发送的第一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每个时域传输单元对应于上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具有不同的结构参数Numerology;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是以一参考结构参数Numerology所对应的单位颗粒度为单位来表征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给出了在上下行采用不同numerology时的单位颗粒度,以该单位颗粒度为单位,提供了相应的时序关系,为5G NR的调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2的时序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3的A场景下的时序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3的B场景下的时序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4的A场景下的时序关系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4的B场景下的时序关系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5的A场景下的时序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5的B场景下的时序关系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6的时序关系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Node B(3G移动基站的称呼)、增强型基站(eNB)、家庭增强型基站(Femto eNB或Home eNode B或Home eNB或HeNB)、中继站、接入点、RRU(Remote RadioUnit,远端射频模块)、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gNB(5G移动基站的称呼)、5G系统中的网络侧节点,如中央单元(CU,Central Unit)和分布式单元(DU,DistributedUnit)等。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手机),或者其他能够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用户设备(UE)、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手持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能够将移动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的CPE(Customer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或移动智能热点、智能家电、或其他不通过人的操作就能自发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的设备等。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通信本端,该通信本端可以是基站或终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接收通信对端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上发送的第一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业务数据或调度授权信息。每个时域传输单元对应于一上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具体的,时域传输单元可以是子帧、1ms长度的时域资源、时隙(slot)、微时隙(mini-slot)、由至少一个OFDM符号组成的符号组、以及,由至少一个slot组成的时隙组(slot group)中的任一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具有不同的结构参数(Numerology)。所述结构参数(Numerology)包括子载波间隔、符号长度、时域传输单元中的符号个数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2,在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是以一参考结构参数(Numerology)所对应的单位颗粒度为单位来表征的。
这里,所述参考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不同,或所述参考结构参数与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不同,或所述参考结构参数不同于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也就是说,参考结构参数不同于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单位颗粒度是指参考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具体的,该时域传输单元的长度可以由参考结构参数的子载波间隔、符号长度、时域传输单元中的符号个数等确定。
所述第二信息可以是所述业务数据的接收反馈信息或所述调度授权信息调度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信息为业务数据(如PUSCH/PDSCH)时,所述第二信息则为所述业务数据的接收反馈信息,即ACK/NACK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信息为调度授权信息(如UL grant)时,所述第二信息为PUSCH。对应的,以上步骤可以在网络侧实现,也可以在终端侧实现。例如,在网络侧的基站处实现时,所述述第一信息可以是PUSCH,第二信息则为PUSCH的ACK/NACK反馈信息。在终端处实现时,所述述第一信息可以是PDSCH,第二信息则为PDSCH的ACK/NACK反馈信息,又或者,所述述第一信息可以是UL grant,第二信息则为PUSCH。
通过以上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是以一参考Numerology所对应的单位颗粒度为单位来表征的,这样通信本端可以根据上述时序关系,确定出第二信息所在时域位置,进而发送第二信息,从而在上下行采用不同的numerology的情况下,实现了调度时序或反馈时序的确定以及第二信息的发送。
具体的,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可以表示为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相对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偏移值k0,所述偏移值k0以所述单位颗粒度为单位表征。例如,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则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这里,n和k0均为大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可以预先将所述时序关系、上行传输资的结构参数源、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时域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如上行或下行)、以及所述单位颗粒度中的至少一种参数,配置给所述终端。具体的配置方式可以是网络侧通过系统消息、下行控制信息、高层信令(如RRC信令)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消息,携带有上述至少一种参数的部分参数或全部参数,发送给终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参数,从而实现上述配置。
例如,可以在RRC信令中携带所述时序关系、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时域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以及所述单位颗粒度等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并发送给终端。又例如,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携带所述时序关系等参数并发送给终端,另外通过RRC信令携带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时域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以及所述单位颗粒度等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并发送给终端,等等。
这样,在上述步骤12中,终端可以根据第一信息所在的单位颗粒度的第一编号以及所述时序关系,确定出第二编号;进而在所述第二编号对应的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发送第二信息。
下面将进一步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下示例中,以时域传输单元为时隙为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示例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时域传输单元还可以前文中描述的其他形式。
示例1
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与子载波间隔的第一乘积,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与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乘积相等,此时,将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设置成具有相同的时域长度。例如,如果上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个数相同,则子载波间隔越大,时域上的单个符号长度越短,时域传输单元的长度也越短。这里,本文中所述的符号长度是指单个符号在时域上的长度。所述单位颗粒度为:上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在示例1中,上行与下行的结构参数(numerology)匹配成相同的时间长度,例如:
a)上行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上行的slot长度为7个符号;下行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下行的slot长度为14个符号。
b)上行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上行的slot长度为14个符号;下行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行的slot长度为7个符号。
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间长度与子载波间隔成反比,与符号长度成正比,通过采用以上a)或b)的结构参数,使得上行和下行传输资源虽然具有不同的结构参数,但它们对应的时间长度是相同的,即下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时域长度相同。
示例2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
也就是说,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不同,且两者的时域传输单元对应的符号个数相等,且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或者,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相等,且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相等,但是时域传输单元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
本示例中,所述单位颗粒度包括: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具体的,在示例2中,UL调度的时序或者PUSCH/PDSCH的ACK/NACK反馈时序可以根据(n+k)*granuality进行指示,单位颗粒度granuality与上下行各自的Numerology相关。即,所述单位颗粒度,对于上行时域传输单元和下行传输单元具有不同的时域长度,分别根据上下行的Numerology来确定。
图2给出了示例2中单位颗粒度的示意图,其中图2~图9中每个方框表示一个上行时域传输单元或下行时域传输单元,具体可以是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其中,填充有阴影的表示上行时域传输单元,未填充阴影的表示下行时域传输单元。方框上的数字则表示以单位颗粒度进行编号时该时域传输单元的具体编号。可以看出,图2中,上行时域传输单元的时域长度是下行时域传输单元的时域长度的两倍。上行时域传输单元对应的单位颗粒度也是下行时域传输单元对应的单位颗粒度的时域长度的两倍。图2中根据上下行两种不同长度的单位颗粒度,对各个时域传输单元进行顺序编号。
在示例2中,网络侧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配置时域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上下行的numerology以及单位颗粒度的时域长度。
考虑到动态TDD,上下行不同的Numerology会影响到编号,因此,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动态可变时,本实施例在指示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时,除了指示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相对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偏移值(即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起始位置),还可以通过额外的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例如,对于图2的虚线框内采用不同的上下行传输单元,则导致不同的编号,对于编号n+4的时域传输单元则有不同的结束位置,因此可以通过额外指示结束位置,以帮助终端确定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具体位置。
示例3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
也就是说,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不同,且两者的时域传输单元对应的符号个数相等,且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或者,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相等,且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相等,但是时域传输单元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
本示例中,所述单位调度颗粒度为: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例如,UL调度的时序或者PUSCH/PDSCH的ACK/NACK反馈时序根据(n+k)*granuality进行指示,单位颗粒度granuality与DL的numerology,符号长度(7OS slot or14OS slot)等有关。这里,把每个单位颗粒度granuality称为1个TTI。
A)若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中的预设位置;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其中W为大于1的整数,较佳的,为一偶数。上述预设位置可以是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起始位置,即通过配置相关参数值,使得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总是位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中的特定位置,以简化接收处理。
以图3所示为例,假设上行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行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
1):UL grant与调度的PUSCH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UL grant,那么相应的PUSCH传输在第n+k1个TTI发送。本文中均假设时域传输单元的编号从0开始,为了简化处理,本示例中只允许PUSCH传输出现在上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传输PUSCH,此时高层配置的k1值需要满足:n+k1为偶数。
2):PD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PDSCH,那么相应的ACK/NACK反馈在第n+k1个TTI发送。为了简化,只允许ACK/NACK反馈出现在上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反馈,此时高层配置的k1值需要满足:n+k1为偶数。
3):PU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k1个TTI发送PUSCH,计算与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必须从UL 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那么相应的ACK/NACK反馈在第n+k1+1+k2个TTI发送。此时高层配置的k2取值满足时延要求即可,无其他限制。这里,n、k1和k2均为大于1的整数。
B)若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所述时序关系还包括: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在所述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中的位置指示信息;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其中,W为大于1的整数,较佳的,为一偶数,n和k0均为大于1的整数。
以图4所示为例,上行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下行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
1):UL grant与调度的PUSCH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UL grant,那么相应的PUSCH传输在第n+k1个TTI发送。由于上行的slot长度小于下行的slot长度,此时可以需要增加1bit的指示,用于确定在哪个上行slot进行PUSCH传输。此时高层配置的k1取值满足时延要求即可,无其他限制。
2):PD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PDSCH,那么相应的ACK/NACK反馈在第n+k1个TTI发送。由于上行的slot长度小于下行的slot长度,此时需要增加1bit的指示,用于确定在哪个上行slot进行ACK/NACK反馈。此时高层配置的k1取值满足时延要求即可,无其他限制。
3):PU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k1个TTI发送PUSCH,不论PUSCH在第n+k1个TTI的哪个slot发送,计算与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均从第2个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在第n+k1+k2个TTI进行ACK/NACK反馈,此时高层配置的k2取值满足时延要求即可,无其他限制。
示例4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
本示例中,所述单位颗粒度为: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例如,UL调度的时序或者PUSCH/PDSCH的ACK/NACK反馈时序根据(n+k)*granuality进行指示,单位颗粒度granuality与UL的numerology,单位颗粒度大小(7OSslot or 14OS slot)等有关。把每个单位颗粒度granuality称为一个TTI。
A)若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所述时序关系还包括: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在所述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中的位置指示信息。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其中,W为大于1的整数,较佳的,为一偶数,n和k0均为大于1的整数。
以图5所示为例,上行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行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
1):UL grant与调度的PUSCH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UL grant,不论ULgrant在第n个TTI的哪个slot发送,计算与PUSCH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均从第二个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在第n+k1个TTI进行PUSCH传输。此时高层配置的k1值满足时延要求即可,无其他限制。
2):PD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PDSCH,不论PDSCH在第n个TTI的哪个slot传输,计算与ACK/NACK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均从第二个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在第n+k1个TTI进行ACK/NACK反馈。此时高层配置的k1值满足时延要求即可,无其他限制。
3):PU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k1个TTI发送PUSCH,那么相应的ACK/NACK反馈在第n+k1+k2个TTI发送,由于下行的slot长度小于上行的slot长度,此时需要增加1bit的指示,用于确定在哪个下行slot进行ACK/NACK反馈。此时高层配置的k2取值满足时延要求即可,无其他限制。
B)若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位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中的预设第一位置,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而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k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预设第二位置;其中,W为大于1的整数,较佳的,为一偶数,n和k0均为大于1的整数。
以图6所示为例,上行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下行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
1):UL grant与调度的PUSCH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UL grant,为了简化,只允许UL grant出现在下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发送调度指示,此时高层配置调度所在的TTI n必须为偶数;计算与PUSCH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必须从DL 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那么相应的PUSCH传输在第n+1+k1个TTI发送。此时高层配置的k1值满足时延要求即可,无其他限制。
2):PD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PDSCH,为了简化,只允许PDSCH出现在下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传输PDSCH,此时高层配置PDSCH所在的TTI n必须为偶数;计算与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必须从DL 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那么相应的ACK/NACK反馈在第n+1+k1个TTI发送。此时高层配置的k1值满足时延要求即可,无其他限制。
3):PU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1+k1个TTI发送PUSCH,那么相应的ACK/NACK反馈在第n+1+k1+k2个TTI发送,为了简化,只允许ACK/NACK反馈出现在下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反馈ACK/NACK,此时高层配置的k2值必须满足:n+1+k1+k2为偶数。
示例5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
本示例中,所述单位颗粒度为:一参考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且上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时域长度均为所述参考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整数倍。
例如,UL调度的时序或者PUSCH/PDSCH的ACK/NACK反馈时序根据(n+k)*granuality进行指示,单位颗粒度granuality与某一个reference numerology以及在这个Reference Numerology下的调度颗粒度有关。假设reference numerology是60KHz,将每个单位颗粒度granuality称为一个TTI。
A)若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位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中的预设第三位置,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预设第四位置;且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其中,W为大于1的整数,较佳的,为一偶数。而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预设第五位置;且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其中W为大于1的偶数,n和k0均为大于1的整数。
以图7所示为例,上行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行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
1):UL grant与调度的PUSCH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UL grant,为了简化,只允许UL grant出现在下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发送调度指示,此时高层配置调度所在的TTI n必须为偶数;计算与PUSCH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必须从DL 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那么相应的PUSCH传输在第n+1+k1个TTI发送。同时为了简化,只允许PUSCH传输出现在上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传输PUSCH,此时高层配置的k1值必须满足n+1+k1为4的倍数。
2):PD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PDSCH,为了简化,只允许PDSCH出现在下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传输PDSCH,此时高层配置调度所在的TTI n必须为偶数;计算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必须从DL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那么相应的ACK/NACK反馈在第n+1+k1个TTI发送。同时为了简化,只允许ACK/NACK反馈出现在上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反馈ACK/NACK,此时高层配置的k1值必须满足:n+1+k1为4的倍数。
3):PU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1+k1个TTI发送PUSCH,计算与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必须从UL 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那么相应的ACK/NACK反馈在第n+1+k1+3+k2个TTI发送。为了简化,只允许ACK/NACK反馈出现在下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反馈ACK/NACK,此时高层配置的k2值必须满足:n+1+k1+3+k2为偶数。
B)若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位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中的预设第三位置,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预设第四位置;且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其中,W为大于1的整数,较佳的,为一偶数,n和k0均为大于1的整数。
以图8所示为例,上行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下行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
1):UL grant与调度的PUSCH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UL grant,为了简化,只允许UL grant出现在下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在下行slot的其他位置发送调度指示,此时高层配置调度所在的TTI n必须为4的倍数;计算与PUSCH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必须从DL 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那么相应的PUSCH传输在第n+3+k1个TTI发送。同时为了简化,只允许PUSCH传输出现在上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传输PUSCH,此时高层配置的k1值必须满足:n+3+k1为偶数。
2):PD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个TTI发送PDSCH,为了简化,只允许PDSCH出现在下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在下行slot的其他位置发送PDSCH,此时高层配置调度所在的TTI n必须为4的倍数;计算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必须从DL 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那么相应的ACK/NACK反馈在第n+3+k1个TTI发送。同时为了简化,只允许ACK/NACK反馈出现在上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半slot反馈ACK/NACK,此时高层配置的k1值必须满足:n+3+k1为偶数。
3):PUSCH传输与相应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序,考虑在第n+3+k1个TTI发送PUSCH,计算与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必须从UL slot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那么相应的ACK/NACK反馈在第n+3+k1+1+k2个TTI发送。为了简化,只允许ACK/NACK反馈出现在下行slot的开始位置,不允许在slot其他位置反馈ACK/NACK,此时高层配置的k2值必须满足:n+3+k1+1+k2为4的倍数。这里,n、k1和k2均为大于1的整数。
示例6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
本示例中采用两级颗粒度的表示方式。具体的,所述时序关系包括:以第一级颗粒度为单位,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相对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偏移值k3,以及,以第一级颗粒度为单位,第二时域传输单元在所述第一级颗粒度中的偏移值k4
例如,UL调度的时序或者PUSCH/PDSCH的ACK/NACK反馈时序根据(n+k)*granuality进行指示,单位颗粒度granuality分为两级,第一级颗粒度为一个子帧的长度,即1ms,第二级颗粒度为上下行各自的numerology的具体指示。
这种调度方式利用现有LTE中的1ms固定子帧长度,在每个子帧内针对各自的numerology,对时隙进行独立编号,便于减少开销。以图9为例,考虑在第n个子帧发送ULgrant,相应的PUSCH在子帧n+k3,时隙k4传输。这里,n、k3和k4均为大于1的整数.
以上示例3~6中,若考虑动态TDD的情况,还可以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向终端通知当前的上下行numerology和时域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从而帮助终端确定相应的HARQ时序。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给出了在上下行采用不同numerology时的单位颗粒度,以该单位颗粒度为单位,提供了相应的时序关系,为5G NR的调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基于以上提供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实施上述方法的识别。请参照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设备,该设备可以是基站或终端,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通信对端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上发送的第一信息,;
发送单元102,用于在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每个时域传输单元对应于上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具有不同的结构参数Numerology;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是以一参考结构参数Numerology所对应的单位颗粒度为单位来表征的。
这里,所述结构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符号长度、时域传输单元中的符号个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参考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不同,或所述参考结构参数与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不同,或所述参考结构参数不同于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
优选的,所述时序关系包括: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相对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偏移值k0,所述偏移值k0以所述单位颗粒度为单位表征。
优选的,在所述通信对端为终端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预先将所述时序关系、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时域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以及所述单位颗粒度中的至少一种,配置给所述终端。
优选的,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息所在的单位颗粒度的第一编号以及所述时序关系,确定出第二编号;
发送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编号对应的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发送第二信息。
对应于以上示例1,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与子载波间隔的第一乘积,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符号长度与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乘积相等;且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具有相同的时域长度。所述单位颗粒度为:上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对应于以上示例2,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所述单位颗粒度包括: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优选的,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动态可变时,所述时序关系还包括有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的指示信息。
对应于以上示例3,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所述单位调度颗粒度为: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优选的,若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中的预设位置;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
若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所述时序关系还包括: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在所述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中的位置指示信息;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其中,W为大于1的整数,较佳的,为一偶数。
对应于以上示例4,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所述单位颗粒度为: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优选的,若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所述时序关系还包括: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在所述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中的位置指示信息;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
若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位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中的预设第一位置,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而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k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预设第二位置;其中,W为大于1的整数,较佳的,为一偶数。
对应于以上示例5,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所述单位颗粒度为:一参考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且上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时域长度均为所述参考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整数倍。
优选的,若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位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中的预设第三位置,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预设第四位置,且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而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预设第五位置;且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其中,W为大于1的整数,较佳的,为一偶数。
对应于以上示例6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所述时序关系包括:以第一级颗粒度为单位,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相对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偏移值k1,以及,以第一级颗粒度为单位,第二时域传输单元在所述第一级颗粒度中的偏移值k2。
请参照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设备的结构图,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或基站。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100;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1100相连接的存储器1120,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1100相连接的收发机1110;所述存储器1120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通过所述收发机1110发送数据信息或者导频,还通过所述收发机1110接收上行控制信道;当处理器1100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120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具体地,
处理器1100用于读取存储器1120中的程序,具体用于执行以下功能:接收通信对端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上发送的第一信息;在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信息;其中,每个时域传输单元对应于上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具有不同的结构参数Numerology;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是以一参考结构参数Numerology所对应的单位颗粒度为单位来表征的。
这里,所述时序关系包括: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相对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偏移值k0,所述偏移值k0以所述单位颗粒度为单位表征。
收发机1110,用于在处理器11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1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20可以存储处理器11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具体地,处理器1100还用于预先将所述时序关系、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时域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以及所述单位颗粒度中的至少一种,配置给所述终端。
具体地,处理器1100还用于根据第一信息所在的单位颗粒度的第一编号以及所述时序关系,确定出第二编号;在所述第二编号对应的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发送第二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通信对端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上发送的第一信息;
在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每个时域传输单元对应于上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具有不同的结构参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以一参考结构参数对应的单位颗粒度为单位表征;所述单位颗粒度为:上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符号长度、时域传输单元中的符号个数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不同,或所述参考结构参数与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不同,或所述参考结构参数不同于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序关系包括: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相对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偏移值,所述偏移值以所述单位颗粒度为单位表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对端为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将所述时序关系、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时域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以及所述单位颗粒度中的至少一种,配置给所述终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信息所在的单位颗粒度的第一编号以及所述时序关系,确定出第二编号;
在所述第二编号对应的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上发送第二信息。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行传输资源和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具有相同的时域长度。
8.如权利要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
所述单位颗粒度包括: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
所述单位颗粒度为: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中的预设位置;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
若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所述时序关系还包括: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在所述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中的位置指示信息;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
其中,W为大于1的偶数,n和k0均为大于1的整数。
11.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
所述单位颗粒度为: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所述时序关系还包括: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在所述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中的位置指示信息;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
若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则: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位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中的预设第一位置,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而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预设第二位置;
其中,W为大于1的偶数,n和k0均为大于1的整数。
13.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
所述单位颗粒度为:上行传输资源或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且上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时域长度均为所述参考结构参数所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整数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或者,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中的子载波间隔的W倍,或者所述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为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的符号个数的W倍,则:
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上时,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位于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上,且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位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中的预设第三位置,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预设第四位置;且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
而在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为上行传输资源,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为下行传输资源时,编号为n+k0的单位颗粒度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的预设第五位置;且第一时域传输单元与第二时域传输单元之间的时序关系从编号为n的单位颗粒度所在的所述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结束位置开始计时;
其中,W为大于1的偶数,n和k0均为大于1的整数。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符号个数,以及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或者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与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构参数,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以及不同的符号个数;
所述时序关系包括:以第一级颗粒度为单位,第二时域传输单元相对于第一时域传输单元的偏移值k1,以及,以第二级颗粒度为单位,第二时域传输单元在所述第一级颗粒度中的偏移值k2,其中k1和k2均为大于1的整数。
1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1710482718.2A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9121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2718.2A CN109121204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PCT/CN2018/090107 WO2018233488A1 (zh) 2017-06-22 2018-06-06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JP2019571253A JP7179783B2 (ja) 2017-06-22 2018-06-06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機器
US16/625,454 US11296848B2 (en) 2017-06-22 2018-06-06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8821438.1A EP3644676A4 (en) 2017-06-22 2018-06-06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2718.2A CN109121204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1204A CN109121204A (zh) 2019-01-01
CN109121204B true CN109121204B (zh) 2021-06-04

Family

ID=64732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2718.2A Active CN109121204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6848B2 (zh)
EP (1) EP3644676A4 (zh)
JP (1) JP7179783B2 (zh)
CN (1) CN109121204B (zh)
WO (1) WO20182334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270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Carrier determination for a device
JP7313379B2 (ja) * 2019-01-10 2023-07-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11435872B (zh) * 2019-01-11 2022-04-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反馈方法及终端
US11711809B2 (en) * 2020-12-30 2023-07-25 Nxp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enhanced acknowledgement fram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4125A (zh) * 2007-11-09 2010-12-01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用于通信系统的灵活的ofdm/ofdma帧结构
CN106376050A (zh) * 2016-09-30 2017-02-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reference numerology的子载波间隔的设置/确定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663B (zh) * 2009-08-28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Harq的定时方法和装置
US9602251B2 (en) * 2012-01-27 2017-03-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reconfiguring uplink and downlink allocations in time domain duplexing wireless systems
EP2909961B1 (en) * 2012-10-18 2023-07-0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in frames
WO2016071148A1 (en) * 2014-11-06 2016-05-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time granularity when deploying a wireless system
US20160337087A1 (en) * 2015-05-12 2016-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stage transmission of feedback for a downlink transmission
US10244526B2 (en) * 2015-11-12 2019-03-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sing short TTI
CN112910607A (zh) * 2016-01-11 2021-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841881B2 (en) * 2016-02-02 2020-11-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633511A (zh) * 2016-02-04 2023-08-22 株式会社Kt 用于用户设备发送和接收上行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7213421A1 (ko) * 2016-06-10 2017-1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레이턴시 감소를 위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793127B (zh) * 2017-02-17 2020-11-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微时隙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0771107B (zh) * 2017-06-15 2022-06-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交叉数字基本配置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4125A (zh) * 2007-11-09 2010-12-01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用于通信系统的灵活的ofdm/ofdma帧结构
CN106376050A (zh) * 2016-09-30 2017-02-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reference numerology的子载波间隔的设置/确定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1204A (zh) 2019-01-01
JP7179783B2 (ja) 2022-11-29
EP3644676A4 (en) 2021-03-24
US11296848B2 (en) 2022-04-05
US20210152311A1 (en) 2021-05-20
WO2018233488A1 (zh) 2018-12-27
EP3644676A1 (en) 2020-04-29
JP2020524961A (ja)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3806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EP3771129B1 (en) Harq-ack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EP3500007B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CA3030456C (e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09121204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0034878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确定方法及设备
EP354758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equipment, and terminal equipment
EP356535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187410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010184A1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802771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09479270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965510B1 (en) Configuration activation/deactiv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JP2020519168A (ja) リソース指示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7132964A1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965333A1 (en) Harq-ack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8934068B (zh)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0779298B2 (en) Uplink data sending method, uplink data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0518156A (ja) 周期的アップリンク情報/信号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WO2022105904A1 (zh)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18072180A1 (zh)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5190621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99594A (zh) 一种调度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