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0826B -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0826B
CN109120826B CN201811160295.3A CN201811160295A CN109120826B CN 109120826 B CN109120826 B CN 109120826B CN 201811160295 A CN201811160295 A CN 201811160295A CN 109120826 B CN109120826 B CN 109120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or
lens
grid
focal plan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02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0826A (zh
Inventor
刘秀
张翠
袁胜帮
刘咏
钟灿
宋立国
吴立民
林招荣
吴春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Research Mechanical and Electric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Research Mechanical and Electri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Research Mechanical and Electric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Research Mechanical and Electricity
Priority to CN2018111602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0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0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0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06T3/4038Image mosaicing, e.g. composing plane images from plane sub-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涉及航空遥感摄影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四个镜头建立镜头组;并在每个镜头的焦面位置划分相同的网格;步骤二、在四镜头的网格处分别平行放置焦面组件;每个焦面组件上均设置有探测器;不同焦面组件的探测器按照划分网格放置的位置不同;所有探测器均相同;步骤三、四个焦面组件对同一对象同时曝光成像;第一焦面组件生成第一图像;第二焦面组件生成第二图像;第三焦面组件生成第三图像;第四焦面组件生成第四图像;步骤四、新建一个5行×4列的空白网格方阵,将四幅图像嵌入新建的网格方阵中,即获得最终全画幅图像;本发明兼具大幅面成像的实现和小结构体积空间的约束。

Description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遥感摄影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遥感具有自主性强、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方便等优点,成为快速获取高精度遥感数据的有效手段。遥感信息已成为全球对地观测时代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和经济资源,正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起着重大作用,在国民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文化和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航空遥感测绘领域对大幅面相机需求更大,但受半导体工艺和技术水平限制,相机探测器的规模有限。目前国际上单片探测器规模如17k×14k、30k×5k等大规模芯片成本也较高,或是非货架产品。国际主流大幅面相机基本都采用外视场拼接或内视场拼接混合方法,实现更大规模幅面的相机。发明专利CN 101692447B采用单镜头、旋转反射镜实现拼接,存在运动机构长期工作稳定性难以保证的不足;发明专利CN 102883095A、CN102905061A均采用双镜头、分光棱镜方式实现拼接,存在每个像面能量损失50%的不足,且存在在光学系统中增加棱镜,增大光学系统设计难度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兼具大幅面成像的实现和小结构体积空间的约束。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第一镜头、第二镜头、第三镜头和第四镜头建立镜头组;并在每个镜头的焦面位置划分相同的网格;
步骤二、在第一镜头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一焦面组件;在第二镜头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二焦面组件;在第三镜头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三焦面组件;在第四镜头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四焦面组件;每个焦面组件上均设置有探测器;不同焦面组件的探测器按照划分网格放置的位置不同;所有探测器均相同;
步骤三、四个焦面组件对同一对象同时曝光成像;第一焦面组件生成第一图像;第二焦面组件生成第二图像;第三焦面组件生成第三图像;第四焦面组件生成第四图像;
步骤四、新建一个5行×4列的空白网格方阵,将四幅图像嵌入新建的网格方阵中,即获得最终全画幅图像。
在上述的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所述的步骤一中,所述第一镜头、第二镜头、第三镜头和第四镜头为相同的透射式镜头。
在上述的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所述的步骤一中,镜头组的建立方法为:4个透射式镜头排列成2行2列的方阵形式;其中,第一镜头位于镜头组的左下角位置;第二镜头位于镜头组的左上角位置;第三镜头位于镜头组的右下角位置;第四镜头位于镜头组的右上角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所述的步骤一中,每个透射式镜头的焦面位置的网格为5行×4列的方形网格。
在上述的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所述第一焦面组件对应的探测器组包括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第三探测器、第四探测器、第五探测器和第六探测器;其中,第一探测器放置在第一镜头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一列位置;第二探测器放置在第一镜头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三列位置;第三探测器放置在第一镜头对应网格的第三行第一列位置;第四探测器放置在第一镜头对应网格第三行第三列位置;第五探测器放置在第一镜头对应网格第五行第一列位置;第六探测器放置在第一镜头对应网格第五行第三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在上述的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所述第二焦面组件包括第七探测器、第八探测器、第九探测器、第十探测器、第十一探测器和第十二探测器;其中,第七探测器放置在第二镜头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二列位置;第八探测器放置在第二镜头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四列位置;第九探测器放置在第二镜头对应网格的第三行第二列位置;第十探测器放置在第二镜头对应网格第三行第四列位置;第十一探测器放置在第一镜头对应网格第五行第二列位置;第十二探测器放置在第二镜头对应网格第五行第四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在上述的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所述第三焦面组件包括第十三探测器、第十四探测器、第十五探测器和第十六探测器;其中,第十三探测器放置在第三镜头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一列位置;第十四探测器放置在第三镜头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三列位置;第十五探测器放置在第三镜头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一列位置;第十六探测器放置在第三镜头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四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在上述的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第四焦面组件包括第十七探测器、第十八探测器、第十九探测器和第二十探测器;其中,第十七探测器放置在第四镜头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二列位置;第十八探测器放置在第四镜头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四列位置;第十九探测器放置在第四镜头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二列位置;第二十探测器放置在第四镜头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四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在上述的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所述步骤一中,划分网格时,单个网格的长为a,宽为b;每个探测器的长为c,宽为d;则
Figure BDA0001819872400000031
Figure BDA0001819872400000032
其中,a>0;b>0;c>0;d>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了透射式镜头,提高了能量透过率,实现了相机积分时间调节范围的拓宽;
(2)本发明采用了镜头2×2的排列方式,最大程度的减小结构外包尺寸,提高结构空间利用率,可实现相机在现有机载稳定平台上的安装;
(3)本发明采用了5×4探测器拼接方式,实现了大幅面拼接成像,获取大范围幅宽同时有效提高基高比,提高航空测绘相机的作业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镜头组和焦面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焦面组件探测器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焦面组件探测器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焦面组件探测器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焦面组件探测器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焦面组件成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焦面组件成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焦面组件成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焦面组件成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四个焦面组件成像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通过20幅探测器焦面通过拼接实现1幅超大幅面;克服了单个成像器件规模限制,将多幅探测器项目拼接成大幅面,不仅可克服单片大幅面探测器研制的技术限制,更可通过分块分散处理方式,减轻数据处理压力。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第一镜头1、第二镜头2、第三镜头3和第四镜头4建立镜头组;并在每个镜头的焦面位置划分相同的网格;每个透射式镜头的焦面位置的网格为5行×4列的方形网格。其中,第一镜头1、第二镜头2、第三镜头3和第四镜头4为相同的透射式镜头。如图1所示为镜头组和焦面组件示意图,由图可知,镜头组的建立方法为:4个透射式镜头排列成2行2列的方阵形式;其中,第一镜头1位于镜头组的左下角位置;第二镜头2位于镜头组的左上角位置;第三镜头3位于镜头组的右下角位置;第四镜头4位于镜头组的右上角位置。
步骤二、在第一镜头1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一焦面组件5;在第二镜头2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二焦面组件6;在第三镜头3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三焦面组件7;在第四镜头4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四焦面组件8;每个焦面组件上均设置有探测器;不同焦面组件的探测器按照划分网格放置的位置不同;所有探测器均相同;
如图2所示为第一焦面组件探测器分布示意图,由图可知,第一焦面组件5对应的探测器组包括第一探测器51、第二探测器52、第三探测器53、第四探测器54、第五探测器55和第六探测器56;其中,第一探测器51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一列位置;第二探测器52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三列位置;第三探测器53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的第三行第一列位置;第四探测器54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第三行第三列位置;第五探测器55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第五行第一列位置;第六探测器56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第五行第三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如图3所示为第二焦面组件探测器分布示意图,由图可知,第二焦面组件6包括第七探测器61、第八探测器62、第九探测器63、第十探测器64、第十一探测器65和第十二探测器66;其中,第七探测器61放置在第二镜头2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二列位置;第八探测器62放置在第二镜头2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四列位置;第九探测器63放置在第二镜头2对应网格的第三行第二列位置;第十探测器64放置在第二镜头2对应网格第三行第四列位置;第十一探测器65放置在第一镜头2对应网格第五行第二列位置;第十二探测器66放置在第二镜头2对应网格第五行第四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如图4所示为第三焦面组件探测器分布示意图,由图可知,第三焦面组件7包括第十三探测器71、第十四探测器72、第十五探测器73和第十六探测器74;其中,第十三探测器71放置在第三镜头3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一列位置;第十四探测器72放置在第三镜头3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三列位置;第十五探测器73放置在第三镜头3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一列位置;第十六探测器74放置在第三镜头3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四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如图5所示为第四焦面组件探测器分布示意图,由图可知,第四焦面组件8包括第十七探测器81、第十八探测器82、第十九探测器83和第二十探测器84;其中,第十七探测器81放置在第四镜头4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二列位置;第十八探测器82放置在第四镜头4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四列位置;第十九探测器83放置在第四镜头4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二列位置;第二十探测器84放置在第四镜头4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四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划分网格时,单个网格的长为a,宽为b;每个探测器的长为c,宽为d;则
Figure BDA0001819872400000061
Figure BDA0001819872400000062
其中,a>0;b>0;c>0;d>0。
步骤三、四个焦面组件对同一对象同时曝光成像;如图6所示为第一焦面组件成像示意图,由图可知,第一焦面组件5生成第一图像;如图7所示为第二焦面组件成像示意图,由图可知,第二焦面组件6生成第二图像;如图8所示为第三焦面组件成像示意图,由图可知,第三焦面组件7生成第三图像;如图9所示为第一焦面组件成像示意图,由图可知,第四焦面组件8生成第四图像。
步骤四、如图10所示为四个焦面组件成像拼接示意图,由图可知,新建一个5行×4列的空白网格方阵,将四幅图像嵌入新建的网格方阵中,即获得最终全画幅图像。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2)

1.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第一镜头(1)、第二镜头(2)、第三镜头(3)和第四镜头(4)建立镜头组;并在每个镜头的焦面位置划分相同的网格;
步骤二、在第一镜头(1)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一焦面组件(5);在第二镜头(2)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二焦面组件(6);在第三镜头(3)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三焦面组件(7);在第四镜头(4)的网格处平行放置第四焦面组件(8);每个焦面组件上均设置有探测器;不同焦面组件的探测器按照划分网格放置的位置不同;所有探测器均相同;
步骤三、四个焦面组件对同一对象同时曝光成像;第一焦面组件(5)生成第一图像;第二焦面组件(6)生成第二图像;第三焦面组件(7)生成第三图像;第四焦面组件(8)生成第四图像;
步骤四、新建一个5行×4列的空白网格方阵,将四幅图像嵌入新建的网格方阵中,即获得最终全画幅图像;
所述的步骤一中,所述第一镜头(1)、第二镜头(2)、第三镜头(3)和第四镜头(4)为相同的透射式镜头;
所述的步骤一中,镜头组的建立方法为:4个透射式镜头排列成2行2列的方阵形式;其中,第一镜头(1)位于镜头组的左下角位置;第二镜头(2)位于镜头组的左上角位置;第三镜头(3)位于镜头组的右下角位置;第四镜头(4)位于镜头组的右上角位置;
所述的步骤一中,每个透射式镜头的焦面位置的网格为5行×4列的方形网格;
所述的步骤二中,所述第一焦面组件(5)对应的探测器组包括第一探测器(51)、第二探测器(52)、第三探测器(53)、第四探测器(54)、第五探测器(55)和第六探测器(56);其中,第一探测器(51)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一列位置;第二探测器(52)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三列位置;第三探测器(53)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的第三行第一列位置;第四探测器(54)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第三行第三列位置;第五探测器(55)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第五行第一列位置;第六探测器(56)放置在第一镜头(1)对应网格第五行第三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所述的步骤二中,所述第二焦面组件(6)包括第七探测器(61)、第八探测器(62)、第九探测器(63)、第十探测器(64)、第十一探测器(65)和第十二探测器(66);其中,第七探测器(61)放置在第二镜头(2)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二列位置;第八探测器(62)放置在第二镜头(2)对应网格的第一行第四列位置;第九探测器(63)放置在第二镜头(2)对应网格的第三行第二列位置;第十探测器(64)放置在第二镜头(2)对应网格第三行第四列位置;第十一探测器(65)放置在第一镜头(2)对应网格第五行第二列位置;第十二探测器(66)放置在第二镜头(2)对应网格第五行第四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所述的步骤二中,所述第三焦面组件(7)包括第十三探测器(71)、第十四探测器(72)、第十五探测器(73)和第十六探测器(74);其中,第十三探测器(71)放置在第三镜头(3)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一列位置;第十四探测器(72)放置在第三镜头(3)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三列位置;第十五探测器(73)放置在第三镜头(3)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一列位置;第十六探测器(74)放置在第三镜头(3)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四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所述的步骤二中,第四焦面组件(8)包括第十七探测器(81)、第十八探测器(82)、第十九探测器(83)和第二十探测器(84);其中,第十七探测器(81)放置在第四镜头(4)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二列位置;第十八探测器(82)放置在第四镜头(4)对应网格的第二行第四列位置;第十九探测器(83)放置在第四镜头(4)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二列位置;第二十探测器(84)放置在第四镜头(4)对应网格的第四行第四列位置;其它位置空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划分网格时,单个网格的长为a,宽为b;每个探测器的长为c,宽为d;则
Figure FDA0002785297550000031
Figure FDA0002785297550000032
其中,a>0;b>0;c>0;d>0。
CN201811160295.3A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 Active CN109120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0295.3A CN109120826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0295.3A CN109120826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826A CN109120826A (zh) 2019-01-01
CN109120826B true CN109120826B (zh) 2021-02-09

Family

ID=64856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0295.3A Active CN109120826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08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9688B (zh) * 2019-10-17 2021-08-10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大视场面阵器件视场拼接精度测试方法
CN112040097B (zh) * 2020-07-24 2022-03-04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视场拼接的大幅面相机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8016A (zh) * 2007-06-11 2007-11-07 浙江大学 实现多ccd无缝拼接的光电系统
CN102905061A (zh) * 2012-09-06 2013-01-30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双镜头9片面阵探测器的无缝拼接成像光电系统
CN105282492A (zh) * 2014-07-08 2016-01-27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临近空间机载对地实时成像系统
CN207304715U (zh) * 2017-10-13 2018-05-0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多相机凝视探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9226A (ja) * 2000-12-28 2002-07-26 Canon Inc 撮像装置
CN104301590B (zh) * 2014-09-28 2017-06-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三镜头探测器阵列视频采集装置
CN106643669B (zh) * 2016-11-22 2018-10-19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多镜头多探测器航空相机单中心投影转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8016A (zh) * 2007-06-11 2007-11-07 浙江大学 实现多ccd无缝拼接的光电系统
CN102905061A (zh) * 2012-09-06 2013-01-30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双镜头9片面阵探测器的无缝拼接成像光电系统
CN105282492A (zh) * 2014-07-08 2016-01-27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临近空间机载对地实时成像系统
CN207304715U (zh) * 2017-10-13 2018-05-0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多相机凝视探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826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98670A1 (en) Light field data representation
CN103033132A (zh) 基于单目视觉的平面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120826B (zh) 一种大幅面相机内外视场混合拼接方法
CN104330074A (zh) 一种智能测绘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CN104181686A (zh) 基于fpm的光场显微方法
CN104050662A (zh) 一种用光场相机一次成像直接获取深度图的方法
CN111947894B (zh) 测量方法、系统、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112763A (zh)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205693769U (zh) 一种运动摄像机对全景目标快速定位捕捉系统
CN104580869A (zh) 一种光场相机
CN102692214A (zh) 一种狭窄空间双目视觉测量定位装置及方法
KR20170125078A (ko) 명시야 메타데이터
CN105182552A (zh) 光栅膜及3d显示装置
CN104079917A (zh) 一种360度全景立体相机
CN103311148B (zh) 一种检测观察缺陷的方法
CN101545775A (zh) 利用数字地图计算像片方位元素和建筑物高度的方法
CN104301590A (zh) 三镜头探测器阵列视频采集装置
CN202093311U (zh) 4目摄像机阵列系统
CN103948431B (zh) 一种应用于手术导航标记点误差指示的示踪器设计方法
Takahashi et al. Experiment on UAV photogrammetry and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for ICT-integrated construction
CN108848295B (zh) 一种小型化超短焦视觉成像方法
CN105572832A (zh) 光学装置
CN202948243U (zh) 全息投影装置
US20190019829A1 (en) Image sensor
CN103383745A (zh) 一种焊点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窗优化布局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