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0645A -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0645A
CN109120645A CN201811255924.0A CN201811255924A CN109120645A CN 109120645 A CN109120645 A CN 109120645A CN 201811255924 A CN201811255924 A CN 201811255924A CN 109120645 A CN109120645 A CN 109120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uploaded
stored
cloud server
targe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59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文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ice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ice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ice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ice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559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0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0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应用于中转服务器中,本申请中,由中转服务器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待存储文件,并将该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方式的处理后,生成待上传文件。再根据第一标识,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各个终端用户的上传文件接收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云端服务器,进而可以解决用户在上传数据信息时,由于对各云端服务器的使用规则不熟悉所导致的耗费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文件传输技术,尤其是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人们通常会拥有大量的数据信息,例如,视频、图像、文档数据等等。为了可以随时查看自身需要的各类数据信息,人们通常会将其进行存储以便可以随时查阅。
由于自身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有限。因此,越来越多的终端用户会选择将自身需要存储的数据信息上传至云端进行存储以节省本地存储空间的资源。其中,云存储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然而,如何高效、便捷的将用户终端上传的数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高效、便捷的将用户终端上传的数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所述待存储文件中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中转服务器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
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影像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影像数据,获取影像积分图;
将所述影像积分图转换为影像矩阵。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包括:
检测当前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关系,并在所述剩余存储空间不大于所述所占空间的情况时,对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
和/或,
检测所述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并在所述所占空间的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对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包括:
遍历并筛除所述待存储文件中未达到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中转请求,所述中转请求中包含所述目标终端的鉴权信息;
根据所述鉴权信息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鉴权;
当对所述目标终端的鉴权通过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云存储地址,所述第一云存储地址为所述待上传文件在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
将所述第一云存储地址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云存储地址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二云端服务器,所述第二云端服务器为除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以外的云端服务器;
接收所述第二云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二云存储地址,所述第二云存储地址为所述待上传文件在所述第二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
将所述第二云存储地址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文件上传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所述待存储文件中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中转服务器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上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与所述存储器通信以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从而完成上述任一所述文件上传的方法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还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任一所述文件上传的方法的操作。
本申请中,由中转服务器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待存储文件,并将该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方式的处理后,生成待上传文件。再根据第一标识,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各个终端用户的上传文件接收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云端服务器,进而可以解决用户在上传数据信息时,由于对各云端服务器的使用规则不熟悉所导致的耗费时间的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其中:
图1为本申请文件上传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文件上传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文件上传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文件上传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文件上传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进行文件上传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下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文件上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中转服务器,包括:
S101,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待存储文件中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中转服务器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中转服务器做具体限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中转服务器可以为与各终端以局域网连接的中转服务器。各终端可以通过局域网,将待存储文件发送至中转服务器,以使中转服务器在接收到待存储文件后,利用通讯网络将待存储文件上传至对应的云存储服务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同样不对终端设备做具体限定。即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电子移动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待存储文件可以包含有多种数据信息。例如,视频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等等。待存储文件的具体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待存储文件中包含有第一标识。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指示中转服务器上传至对应的云端服务器。例如,当目标终端对应的用户想将待存储文件存储到阿里云服务器时,在该用户利用目标终端将待存储文件发送至中转服务器时,可以添加一个该待存储文件发送目标为:“阿里云服务器”的标识,以使中转服务器后续根据该标识将待存储文件进行相应目标的上传。
S102,将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中转服务器接收到待存储文件后时,若该待存储文件满足一定条件后时,可以将该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方式的处理,处理后的待存储文件即为待上传文件。
S103,根据第一标识,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
进一步可选的,中转服务器根据待存储文件中携带的第一标识,将处理后生成的待上传文件发送至对应的第一云端服务器。
本申请中,由中转服务器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待存储文件,并将该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方式的处理后,生成待上传文件。再根据第一标识,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各个终端用户的上传文件接收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云端服务器,进而可以解决用户在上传数据信息时,由于对各云端服务器的使用规则不熟悉所导致的耗费时间的问题。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式:
其中,第一种方式中包含以下两种情况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第一种情况:
检测当前剩余存储空间与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关系,并在剩余存储空间不大于所占空间的情况时,对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可选的,中转服务器在接收到待存储文件后,可以首先检测当前自身的剩余存储空间。并根据检测到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与该待存储文件的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进行比较。当中转服务器自身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不大于该待存储文件的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时,则判定当前剩余存储空间不足。则此时需先将该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处理后的待存储文件即为待上传文件。例如,当中转服务器接收到待存储文件后,检测当前自身剩余存储空间为1G,且该待存储文件为1.2G。中转服务器在经过剩余存储空间小于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判定后,将该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第二种情况:
检测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并在所占空间的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对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进一步可选的,中转服务器在接收到待存储文件后,可以首先检测该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并比较该待存储文件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更进一步的,当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则判定该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较大。则此时需先将该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处理后的待存储文件即为待上传文件。例如,当中转服务器接收到待存储文件后,检测该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为10G,预设阈值为5G。中转服务器在经过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大小超过预设阈值的判定后,将该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不对预设阈值做具体限定。即预设阈值可以为10G,预设阈值也可以为50G。预设阈值的具体数值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种情况可以分开单独施行,也可以同时施行。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种方式:
遍历并筛除待存储文件中未达到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生成待上传文件。
可选的,在中转服务器在接收到待存储文件后,可以首先遍历该待存储文件中所有的数据信息。并筛选出该所有的数据信息中不符合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一步的,将筛选出的不符合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清除出待存储文件,以避免后续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的存储文件中包含不安全类文件或不文明类文件等的弊端。清除后的待存储文件即为待上传文件。
其中,本申请不对预设条件做具体限定,例如,预设条件可以是以数据种类为限定的条件,预设条件也可以是以数据安全性为限定的条件。预设条件的具体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中S101(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之前,还包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具体的,本申请还包括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如图2所示,
S201,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中转请求,中转请求中包含目标终端的鉴权信息。
可选的,目标终端发送的中转请求用于请求中转服务器在接收到待存储文件后,将待存储文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一步的,在中转服务器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中转请求之后,为减少中转服务器被恶意用户攻击或被无关用户使用的风险。本申请中,还需要中转服务器首先对该目标终端进行身份鉴权。更进一步的,中转服务器根据目标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对该目标终端进行验证。
S202,根据鉴权信息对目标终端进行鉴权。
进一步的,在中转服务器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后,可以利用自身预先获取的验证信息对该鉴权信息进行验证。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该鉴权信息做具体限制。即该鉴权信息可以是预先生成的密钥,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的设备号码。鉴权信息的具体内容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更进一步的,以鉴权信息为目标终端的设备号码为例,当中转服务器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设备号码后,遍历预先存储的已授权设备列表,当该设备号码不存在于已授权设备列表中时,则判定对该目标终端的身份鉴权失败。并向该目标终端发送身份鉴权失败的通知。当该设备号码存在于已授权设备列表中时,则判定对该目标终端的身份验证通过。进而判定该目标终端为权限用户。
在本申请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中转服务器还可以根据鉴权信息对目标终端进行鉴权的方式可以为利用密钥的加密算法的方式对该目标终端进行身份鉴权。以使中转服务器判定当前上传待存储文件的目标终端是否为权限用户。
S203,当对目标终端的鉴权通过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
S204,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S205,根据第一标识,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103(根据第一标识,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之后,还包括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如图3所示,
S301,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
S302,将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S303,根据第一标识,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
S304,接收第一云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云存储地址,第一云存储地址为待上传文件在第一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
可选的,在中转服务器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后,将该待上传文件在第一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发送给该待上传文件对应的终端。以使该终端用户在需要查阅该文件时,可以通过第一云存储地址,找到对应的存储文件。
S305,将第一云存储地址发送给目标终端。
S306,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二云端服务器,第二云端服务器为除第一云端服务器以外的云端服务器。
可选的,为了避免出现将上传文件进行单一云存储所导致的易难保证存储稳定性的问题。本申请还可以在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后,将该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二云端服务器。其中,第二云端服务器为除第一云端服务器以外的任意一个云端服务器。
S307,接收第二云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二云存储地址,第二云存储地址为待上传文件在第二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
S308,将第二云存储地址发送给目标终端。
同样的,本申请在中转服务器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二云端服务器后,将该待上传文件在第二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发送给该待上传文件对应的终端。以使该终端用户在需要查阅该文件时,可以在第一云端服务器以及第二云云端服务器中任意选择一个。由于此部分与步骤304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文件上传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01,生成模块402,第一上传模块403。其中,
接收模块401,用于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生成模块402,用于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第一上传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
本申请中,由中转服务器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待存储文件,并将该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方式的处理后,生成待上传文件。再根据第一标识,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各个终端用户的上传文件接收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云端服务器,进而可以解决用户在上传数据信息时,由于对各云端服务器的使用规则不熟悉所导致的耗费时间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生成模块402还用于:
生成模块402,还用于检测当前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关系,并在所述剩余存储空间不大于所述所占空间的情况时,对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转换模块406,用于将所述影像积分图转换为影像矩阵。
和/或,
生成模块402,还用于检测所述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并在所述所占空间的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对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生成模块402还用于:
生成模块402,还用于遍历并筛除所述待存储文件中未达到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404,鉴权模块405,第二接收模块406:
第一接收模块404,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中转请求,所述中转请求中包含所述目标终端的鉴权信息。
鉴权模块405,用于根据所述鉴权信息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鉴权。
第二接收模块406,用于当对所述目标终端的鉴权通过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407,第一发送模块408:
第三接收模块407,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云存储地址,所述第一云存储地址为所述待上传文件在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
第一发送模块408,用于将所述第一云存储地址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上传模块409,第四接收模块410,第二发送模块411:
第二上传模块409,用于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二云端服务器,所述第二云端服务器为除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以外的云端服务器。
第四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云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二云存储地址,所述第二云存储地址为所述待上传文件在所述第二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
第二发送模块411,用于将所述第二云存储地址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文件上传的方法和文件上传的装置之后,接下来,参考图5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各步骤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图5显示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5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5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系统/服务器5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501,系统存储器5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502和处理单元501)的总线503。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5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系统/服务器5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5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0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5022。计算机系统/服务器5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ROM 5023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中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未在图5中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503相连。系统存储器502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024的程序/实用工具5025,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502中,且这样的程序模块50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5024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5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504(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05进行。并且,计算机系统/服务器5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05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者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5所示,网络适配器505通过总线503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50的其它模块(如处理单元501等)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系统/服务器5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
处理单元501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5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执行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指令;具体而言,处理单元501可以执行系统存储器5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且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下述指令被运行:
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所述待存储文件中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中转服务器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
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
当然,电子设备还包括的其他指令如设备侧方法侧装置侧描述的内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中,由中转服务器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待存储文件,并将该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方式的处理后,生成待上传文件。再根据第一标识,将待上传文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各个终端用户的上传文件接收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云端服务器,进而可以解决用户在上传数据信息时,由于对各云端服务器的使用规则不熟悉所导致的耗费时间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图1-图3中包括的所述文件上传的方法的操作。所述文件上传的方法描述的内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可选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申请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申请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申请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申请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申请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申请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申请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申请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中转服务器,包括:
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所述待存储文件中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中转服务器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
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包括:
检测当前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关系,并在所述剩余存储空间不大于所述所占空间的情况时,对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
和/或,
检测所述待存储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并在所述所占空间的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对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压缩处理,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包括:
遍历并筛除所述待存储文件中未达到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中转请求,所述中转请求中包含所述目标终端的鉴权信息;
根据所述鉴权信息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鉴权;
当对所述目标终端的鉴权通过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云存储地址,所述第一云存储地址为所述待上传文件在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
将所述第一云存储地址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云存储地址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第二云端服务器,所述第二云端服务器为除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以外的云端服务器;
接收所述第二云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二云存储地址,所述第二云存储地址为所述待上传文件在所述第二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
将所述第二云存储地址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7.一种文件上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存储文件,所述待存储文件中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中转服务器上传至第一云端服务器;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存储文件进行预设处理,生成待上传文件;
上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至所述第一云端服务器。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与所述存储器通信以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从而完成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文件上传的方法的操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文件上传的操作。
CN201811255924.0A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09120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5924.0A CN109120645A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5924.0A CN109120645A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645A true CN109120645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855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5924.0A Pending CN109120645A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0645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0890A (zh) * 2019-09-02 2019-12-2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及系统
CN111339047A (zh) * 2020-02-28 2020-06-26 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39031A (zh) * 2020-02-25 2020-06-26 广州拉卡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67382A (zh) * 2020-10-29 2021-02-1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5358A (zh) * 2020-11-25 2021-03-26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7952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成都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web的统一文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769883A (zh) * 2019-11-01 2021-05-07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耗材数据的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12953994A (zh) * 2020-01-17 2021-06-11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采集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56359A (zh) * 2021-08-03 2021-11-16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三维模型的轻量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34353A (zh) * 2022-07-01 2022-09-30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的自动上传方法、文件预览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5243098A (zh) * 2022-07-19 2022-10-2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录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19383A (zh) * 2023-11-30 2023-12-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文件保存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322A (zh) * 2009-04-13 2009-09-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系统和文件上传方法
CN101741762A (zh) * 2008-11-07 2010-06-1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377823A (zh) * 2011-10-18 2012-03-14 北京优朋普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滑屏实现多屏多用户之间互动分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46836A (zh) * 2012-03-09 2012-07-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上传文件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3457910A (zh) * 2012-05-29 2013-12-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上传文件的方法及终端
WO2015000417A1 (en) * 2013-07-03 2015-01-08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pparatus, application interactive platform,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uploading an image
CN104506381A (zh) * 2014-12-16 2015-04-08 新余兴邦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仪表监控文件上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91134A (zh) * 2015-12-10 2016-04-13 黄信开 一种智能终端的云存储方法
CN106202273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762A (zh) * 2008-11-07 2010-06-1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534322A (zh) * 2009-04-13 2009-09-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系统和文件上传方法
CN102377823A (zh) * 2011-10-18 2012-03-14 北京优朋普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滑屏实现多屏多用户之间互动分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46836A (zh) * 2012-03-09 2012-07-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上传文件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3457910A (zh) * 2012-05-29 2013-12-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上传文件的方法及终端
WO2015000417A1 (en) * 2013-07-03 2015-01-08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pparatus, application interactive platform,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uploading an image
CN104506381A (zh) * 2014-12-16 2015-04-08 新余兴邦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仪表监控文件上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91134A (zh) * 2015-12-10 2016-04-13 黄信开 一种智能终端的云存储方法
CN106202273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0890A (zh) * 2019-09-02 2019-12-2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及系统
CN110620890B (zh) * 2019-09-02 2022-07-2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及系统
CN11257952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成都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web的统一文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769883A (zh) * 2019-11-01 2021-05-07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耗材数据的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12953994A (zh) * 2020-01-17 2021-06-11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采集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39031A (zh) * 2020-02-25 2020-06-26 广州拉卡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39047B (zh) * 2020-02-28 2022-09-06 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39047A (zh) * 2020-02-28 2020-06-26 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67382A (zh) * 2020-10-29 2021-02-1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5358A (zh) * 2020-11-25 2021-03-26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56359A (zh) * 2021-08-03 2021-11-16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三维模型的轻量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34353A (zh) * 2022-07-01 2022-09-30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的自动上传方法、文件预览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5243098A (zh) * 2022-07-19 2022-10-2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录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43098B (zh) * 2022-07-19 2024-05-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录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19383A (zh) * 2023-11-30 2023-12-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文件保存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19383B (zh) * 2023-11-30 2024-03-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文件保存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0645A (zh)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JP7236991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により実現され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EP2689324B1 (en) Strong rights management for computing application functionality
JP6828014B2 (ja) 1つまたは複数の署名デバイスに通信可能に接続されたローカルコンピューヒング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コンピュータ実装方法
KR101556599B1 (ko) 패턴 입력 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기록 매체
CN108628658A (zh) 一种容器的许可证管理方法及装置
KR20140041368A (ko) 화상형성장치, 화상형성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기억매체
RU2640653C2 (ru) Сетев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наборами защищенных данных
US20070061432A1 (en) System and/or method relating to managing a network
JP2009069993A (ja) 情報処理装置、認証制御方法、及び認証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6650490A (zh) 云账号的登录方法及装置
KR100877065B1 (ko) 통신 프로토콜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JP5999185B2 (ja) 認証方法及び認証プログラム
US8474057B2 (en) License reconciliation for online services
JP2009176028A (ja) 権限認証装置、権限認証システム、及び権限認証プログラム
JP5157520B2 (ja) 処理制御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215652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認証処理方法
US20110202750A1 (en) Rule-based assignment of control of peripherals of a computing device
CN116244717A (zh) 基于vue的前端权限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US20180122168A1 (en) Using embedded electromagnetic signatures to monitor and authorize collection of printed material
CN109359450A (zh) Linux系统的安全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50154395A1 (en) Image output apparatus, image output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O2019179313A1 (zh) 用于管理密码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3033486A (ja) 情報処理装置、認証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11989840B2 (en) Augmented reality effects on blockch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