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0507A -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0507A
CN109120507A CN201810785021.7A CN201810785021A CN109120507A CN 109120507 A CN109120507 A CN 109120507A CN 201810785021 A CN201810785021 A CN 201810785021A CN 109120507 A CN109120507 A CN 109120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terminal
terminal
call
relay station
instant mess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50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0507B (zh
Inventor
李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850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0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0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50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4611 priority patent/WO202001553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0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步骤: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接收第一指令,释放所述来电链路;判断业务功能正常后,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所述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所述请求携带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接收第二指令,通过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本发明通过中继站连接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设备,传送信号数据,实现了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PS域的即时通讯功能。旨在解决现如今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不能PS域的即时通讯的问题。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智能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基于PS域的即时通讯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各个移动终端也能够无缝连接通话,所装载的对象为手机和个人计算机。有线电话作为通讯通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有技术中却没有实现有线电话和即时通讯之间的直接通,这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上述固定终端与移动设备之间不能PS域的即时通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
如果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释放所述来电链路;
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所述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所述请求携带所述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通过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的步骤之后,包括:
如果接收到接听电话的第二指令,则与所述固定终端利用所述来电链路进行第二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如果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释放所述来电链路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是否正常;
若否,则给所述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所述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的步骤之后,包括:
如果接收所述中继站反馈的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则给所述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所述中继站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接入命令,形成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固定终端进行的三方通话,其中所述接入命令携带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和/或所述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
释放模块,用于如果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释放所述来电链路;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所述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所述请求携带所述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第一通话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通话模块,用于如果接收到接听电话的第二指令,则与所述固定终端利用所述来电链路进行第二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是否正常;
第三通话模块,用于若否,则给所述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括:
第四通话模块,用于如果接收所述中继站反馈的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则给所述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括:
第五通话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继站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接入命令,形成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固定终端进行的三方通话,其中所述接入命令携带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和/或所述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执行上述任一项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通过中继站连接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设备,传送信号数据,实现了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PS域的即时通讯功能,增加了移动通讯的方式。旨在解决现如今固定终端与移动设备之间不能PS域的即时通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旨在解决了现如今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不能PS(Packet Switch)域的即时通讯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终端为有线电话,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均为手机,中继站为网络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装有即时通讯工具,具有PS业务功能。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终端拨打电话给第一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有线电话拨打的呼叫信号后,与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其中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固定终端拨打的呼叫信号为手机带有的基本电话功能的接听对方所拨打后接收的呼叫信号。
S2,如果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释放来电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时,释放接收到固定终端发送的呼叫信号后与固定终端建立的来电链路。其中,释放为断开。
S3,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请求携带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在本实施例中,当判断到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处于正常的状态时,发送携带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请求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该请求后,建立通话链路,与第一移动终端连通;同时由于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给中继站的请求携带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中继站根据该请求,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与固定终端连通。
S4,通过中继站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当中继站检测到其资源正常时,连通第一移动终端、固定终端分别与中继站建立的通话链路,使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后进行通话。在第一移动终端释放与固定终端建立的来电链路,到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的过程中所执行步骤的程序指令所用的时间非常短,只需要几毫秒或者甚至更少的时间,以至于用户感知不到来电链路的释放与通话链路的建立。其中,资源为中继站的硬件资源或数据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的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的步骤S1之后,包括:
如果接收到接听电话的第二指令,则与固定终端利用来电链路进行第二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后,第一移动终端弹出一个让用户是否选择接听电话的窗口,若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选择转即时通讯接听,则执行上述步骤S2的流程;若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选择接听电话,则会输入接听电话的第二指令,当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第二指令后,与固定终端进行通话。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后,自动接入即时通讯接听,输入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当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希望以接听电话形式进行通话,通过触发预设好的退出即时通讯接听的指令强迫终止即时通讯接听,进而连接到接听电话情景中,接收到输入的接听电话的第二指令,与固定终端利用来电链路进行第二通话。触发预设好的退出即时通讯接听的指令的形式有多种,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可以在即时通讯工具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在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软件里通过点击相关图标或者直接在第一移动终端桌面点击终止软件,该终止软件里可以设置多种功能,其中有一种功能是强迫终止即时通讯接听,进而连接到接听电话情景中。这个过程所用时间非常短,为几毫秒甚至更少,以至于用户在接听过程中无法感知到通讯有中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如果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释放来电链路的步骤S2之后,包括:
判断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是否正常;
若否,则给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释放来电链路后,判断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执行上述步骤S3的流程;当判断到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处于不正常的状态时,则说明此时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无法进行即时通讯,为了保证第一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正常通话,给固定终端回拨电话发送回拨呼叫信号,固定终端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回拨呼叫信号,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在去电链路接通后,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进行通话。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分组交换分为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在该实施例中,分组交换采用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是指在信息发送之前,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连接,然后开始传送分组,所有的分组在这条逻辑连接上按照固定的路径进行交换转发。因而可通过检测分组交换中的虚链路的逻辑连接是否有建立或者断开,或者,分组交换采用的都是“存储-转发”的机制,从源站发送报文时,将报文划分成有固定格式的分组,把目的地址添加在分组中,然后网络中的交换机将源站的分组接收后暂时存储在存储器中,再根据提供的目的地址,不断通过网络中的其它交换机选择空闲的路径转发,最后送到目的地址。因而,可以通过检测分组交换的“存储-转发”的机制是否正常来判断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是否正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的步骤S3之后,包括:
如果接收中继站反馈的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则给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携带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请求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该请求,与第一移动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后,中继站检测其资源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执行上述步骤S3的流程,当中继站检测到其资源不正常时,则说明此时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无法进行即时通讯,为了保证第一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正常通话,发送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后,给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固定终端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回拨电话后,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固定终端接通后,与第一移动终端进行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通过中继站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步骤S4之后,包括:
接收中继站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接入命令,形成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固定终端进行的三方通话,其中接入命令携带第一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和/或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在PS业务下进行即时通话接听的通话时,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希望加入到该通话中,则第二移动终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送携带第一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和/或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请求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该请求后反馈给第一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反馈信息后,选择是否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当第一移动终端选择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发送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的信号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并连通第二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的通话链路和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链路,形成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三方即时通讯通话。当第一移动终端选择拒绝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发送拒绝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的信号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拒绝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拒绝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或者对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不做处理,并反馈给第二移动终端。在本实施例中,不限于三方的即时通讯,可进行多方即时通讯。
在第一移动终端选择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发送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的信号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中继站检测其资源是否正常,当中继站检测到其资源正常时,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当中继站检测到其资源不正常时,则说明此时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无法进行即时通讯,为了保证第一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正常通话,发送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后,给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固定终端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回拨电话后,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固定终端接通后,与第一移动终端进行通话;第二移动终端接收到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后,无法进入通话情景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在PS业务下进行即时通话接听的通话时,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希望加入到该通话中,则第二移动终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送携带第一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和/或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请求给中继站,中继站在检测到资源正常后,中继站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并连通第二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的通话链路和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链路,中继站发送第二移动终端的接入命令,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中继站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接入命令后,形成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三方即时通讯通话。当在进行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三方即时通讯通话时,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希望第二移动终端退出该通话,则可以触发终止退出第二移动终端的指令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该指令后,断开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的通话链路。
关于中继站,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具有终止部分终端通话的功能。在多方即时通讯通话中,当中继站检测到通话的一方存在言语攻击或者恶意混乱其他方的通话时,终止其通话,断开与其的通话链路;或者,当中继站检测到通话的一方接收到别的呼叫信号时,当用户接听所发送呼叫信号的呼叫电话时,终止其在PS业务的即时通讯功能下的通话。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中继站连接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设备,传送信号数据,实现了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PS域的即时通讯功能。旨在解决现如今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不能PS域的即时通讯的问题。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能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不能PS域的即时通讯的难题。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1,旨在解决了现如今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不能PS域的即时通讯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终端为有线电话,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均为手机,中继站为网络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装有即时通讯工具,具有PS业务功能。
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1包括建立模块11、释放模块12、第二建立模块13和第一通话模块14。
建立模块11,用于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
在上述建立模块11中,固定终端拨打电话给第一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固定终端拨打的呼叫信号后,与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其中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固定终端拨打的呼叫信号为手机带有的基本电话功能的接听对方所拨打后接收的呼叫信号。
释放模块12,用于如果接收用户输入的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释放来电链路。
在上述释放模块12中,当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时,释放接收到固定终端发送的呼叫信号后与固定终端建立的来电链路。其中,释放为断开。
第一建立模块13,用于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请求携带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在上述的第一建立模块13中,当判断到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处于正常的状态时,发送携带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请求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该请求后,建立通话链路,与第一移动终端连通;同时由于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给中继站的请求携带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中继站根据该请求,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与固定终端连通。
第一通话模块14,用于通过中继站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
在上述的第一通话模块14中,当中继站检测到其资源正常时,连通第一移动终端、固定终端分别与中继站建立的通话链路,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后进行通话。在第一移动终端释放与固定终端建立的来电链路,到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的过程中所执行步骤的程序指令所用的时间非常短,只需要几毫秒或者甚至更少的时间,以至于用户感知不到来电链路的释放与通话链路的建立。其中,资源为中继站的硬件资源或数据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1还包括:
第二通话模块,用于如果接收到接听电话的第二指令,则与固定终端利用来电链路进行第二通话。
在上述的第二通话模块中,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后,第一移动终端弹出一个让用户是否选择接听电话的窗口,若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选择转即时通讯接听,则启动释放模块12;若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选择接听电话,则会输入接听电话的第二指令,当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第二指令后,与固定终端进行通话。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后,自动接入即时通讯接听,输入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当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希望以接听电话形式进行通话,通过触发预设好的退出即时通讯接听的指令强迫终止即时通讯接听,进而连接到接听电话情景中,接收到输入的接听电话的第二指令,与固定终端利用来电链路进行第二通话。触发预设好的退出即时通讯接听的指令的形式有多种,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可以在即时通讯工具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在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软件里通过点击相关图标或者直接在第一移动终端桌面点击终止软件,该终止软件里可以设置多种功能,其中有一种功能是强迫终止即时通讯接听,进而连接到接听电话情景中。这个过程所用时间非常短,为几毫秒甚至更少,以至于用户在接听过程中无法感知到通讯有中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1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是否正常;
第三通话模块,用于若否,则给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在上述判断模块和第三通话模块中,第一移动终端释放来电链路后,判断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是否正常,若正常,则发送携带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请求给中继站,与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当判断到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处于不正常的状态时,则说明此时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无法进行即时通讯,为了保证第一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正常通话,第一移动终端给固定终端回拨电话发送回拨呼叫信号,固定终端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回拨呼叫信号,与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在去电链路接通时,与固定终端进行通话。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分组交换分为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在该实施例中,分组交换采用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是指在信息发送之前,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连接,然后开始传送分组,所有的分组在这条逻辑连接上按照固定的路径进行交换转发。因而可通过检测分组交换中的虚链路的逻辑连接是否有建立或者断开,或者,分组交换采用的都是“存储-转发”的机制,从源站发送报文时,将报文划分成有固定格式的分组,把目的地址添加在分组中,然后网络中的交换机将源站的分组接收后暂时存储在存储器中,再根据提供的目的地址,不断通过网络中的其它交换机选择空闲的路径转发,最后送到目的地址。因而,可以通过检测分组交换的“存储-转发”的机制是否正常来判断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是否正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1还包括:
第四通话模块,用于如果接收中继站反馈的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则给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在上述第四通话模块中,在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携带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请求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该请求,与第一移动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后,中继站检测其资源是否正常,当中继站检测到其资源不正常时,发送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后,给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固定终端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回拨电话后,与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固定终端接通后,与第一移动终端进行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1还包括:
第五通话模块,用于接收中继站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接入命令,形成与第二移动终端、固定终端进行的三方通话,其中接入命令携带第一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和/或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在上述的第五通话模块中,在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在PS业务下进行即时通话接听的通话时,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希望加入到该通话中,则第二移动终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送携带第一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和/或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请求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该请求后反馈给第一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反馈信息后,选择是否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当第一移动终端选择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发送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的信号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并连通第二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的通话链路和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链路,形成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三方即时通讯通话。当第一移动终端选择拒绝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发送拒绝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的信号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拒绝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拒绝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或者对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不做处理,并反馈给第二移动终端。在本实施例中,不限于三方的即时通讯,可进行多方即时通讯。
在第一移动终端选择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发送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的信号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接受第二移动终端的加入请求后,中继站检测其资源是否正常,当中继站检测到其资源正常时,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当中继站检测到其资源不正常时,则说明此时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无法进行即时通讯,为了保证第一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正常通话,发送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后,给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固定终端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回拨电话后,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固定终端接通后,与第一移动终端进行通话;第二移动终端接收到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后,无法进入通话情景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在PS业务下进行即时通话接听的通话时,第二移动的用户希望加入到该通话中,则第二移动终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送携带第一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和/或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请求给中继站,中继站在检测到资源正常后,与第二电话建立通话链路,并连通第二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的通话链路和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链路,中继站发送第二移动终端的接入命令,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中继站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接入命令后,形成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三方即时通讯通话。当在进行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三方即时通讯通话时,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希望第二移动终端退出该通话,则可以触发终止退出第二移动终端的指令给中继站,中继站接收该指令后,断开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的通话链路。
关于中继站,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具有终止部分终端通话的功能。在多方即时通讯通话中,当中继站的终止模块检测到通话的一方存在言语攻击或者恶意混乱其他方的通话时,终止其通话,断开与其的通话链路;或者,当中继站的终止模块检测到通话的一方接收到别的呼叫信号时,当用户接听所发送呼叫信号的呼叫电话时,终止其在PS业务的即时通讯功能下的通话。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中继站连接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设备,传送信号数据,实现了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PS域的即时通讯功能。旨在解决现如今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不能PS域的即时通讯的问题。该装置操作简单便捷,能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不能PS域的即时通讯的难题。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1080和存储器1020,所述存储器1020用于存储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执行上述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1080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移动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
图3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3,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010、存储器1020、输入单元1030、显示单元1040、传感器1050、音频电路10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070、处理器1080、以及电源10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3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0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0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0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0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0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0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030可包括触控面板1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32。触控面板10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31上或在触控面板10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080,并能接收处理器10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31。除了触控面板1031,输入单元10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0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040可包括显示面板10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31可覆盖显示面板1041,当触控面板10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0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3中,触控面板1031与显示面板10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31与显示面板10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060、扬声器1061,传声器10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061,由扬声器10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0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080处理后,经RF电路10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0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3示出了WiFi模块10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0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0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0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所包括的处理器1080还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
如果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释放所述来电链路;
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所述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所述请求携带所述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通过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
如果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释放所述来电链路;
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所述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所述请求携带所述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通过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的步骤之后,包括:
如果接收到接听电话的第二指令,则与所述固定终端利用所述来电链路进行第二通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释放所述来电链路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是否正常;
若否,则给所述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所述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的步骤之后,包括:
如果接收所述中继站反馈的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则给所述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所述中继站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接入命令,形成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固定终端进行的三方通话,其中所述接入命令携带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和/或所述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6.一种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固定终端的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来电链路;
释放模块,用于如果接收到即时通讯接听电话的第一指令,释放所述来电链路;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发送请求给中继站,与所述中继站建立通话链路,所述请求携带所述固定终端的电话号码;
第一通话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通话链路,进行第一通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通话模块,用于如果接收到接听电话的第二指令,则与所述固定终端利用所述来电链路进行第二通话。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PS业务是否正常;
第三通话模块,用于若否,则给所述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四通话模块,用于如果接收所述中继站反馈的中继站资源异常的信息,则给所述固定终端发送回拨呼叫信号,与所述固定终端建立去电链路,进行第三通话。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装置执行权1至权5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CN201810785021.7A 2018-07-17 2018-07-17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Active CN109120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5021.7A CN109120507B (zh) 2018-07-17 2018-07-17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PCT/CN2019/094611 WO2020015534A1 (zh) 2018-07-17 2019-07-03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5021.7A CN109120507B (zh) 2018-07-17 2018-07-17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507A true CN109120507A (zh) 2019-01-01
CN109120507B CN109120507B (zh) 2021-04-23

Family

ID=64862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5021.7A Active CN109120507B (zh) 2018-07-17 2018-07-17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0507B (zh)
WO (1) WO20200155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5534A1 (zh) * 2018-07-17 2020-01-2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CN113438748A (zh) * 2021-06-22 2021-09-24 广州琳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跳跃式随机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875A (zh) * 2021-11-26 2022-03-04 杨扬 基于即时通讯类社交应用程序的转呼叫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4588A (zh) * 2003-05-19 2004-02-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呼叫即时通信用户的方法
CN101079924A (zh) * 2006-12-21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呼叫转移方法及系统
US20100088128A1 (en) * 2008-09-26 2010-04-08 Deep Rock Drive Partners Inc. Ticket scarcity management for interactive events
CN103155606A (zh) * 2010-06-28 2013-06-12 斯凯普爱尔兰科技控股公司 用于实时处理移动电话上入站语音呼叫的动态呼叫路由
CN103167453A (zh) * 2013-01-28 2013-06-19 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强插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4184657A (zh) * 2014-09-10 2014-12-03 吴东辉 一种通讯客户端系统及通讯方法
CN105791610A (zh) * 2016-04-18 2016-07-20 Ubiix有限公司 企业即时语音通信方法、装置及所应用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7716B1 (en) * 2003-07-25 2008-01-08 Verizon Laborator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sence-based telephony communications
CN101068238A (zh) * 2006-12-18 2007-11-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公共交换电话网终端与即时通信终端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9120507B (zh) * 2018-07-17 2021-04-2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4588A (zh) * 2003-05-19 2004-02-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呼叫即时通信用户的方法
CN101079924A (zh) * 2006-12-21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呼叫转移方法及系统
US20100088128A1 (en) * 2008-09-26 2010-04-08 Deep Rock Drive Partners Inc. Ticket scarcity management for interactive events
CN103155606A (zh) * 2010-06-28 2013-06-12 斯凯普爱尔兰科技控股公司 用于实时处理移动电话上入站语音呼叫的动态呼叫路由
CN103167453A (zh) * 2013-01-28 2013-06-19 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强插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4184657A (zh) * 2014-09-10 2014-12-03 吴东辉 一种通讯客户端系统及通讯方法
CN105791610A (zh) * 2016-04-18 2016-07-20 Ubiix有限公司 企业即时语音通信方法、装置及所应用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5534A1 (zh) * 2018-07-17 2020-01-2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CN113438748A (zh) * 2021-06-22 2021-09-24 广州琳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跳跃式随机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507B (zh) 2021-04-23
WO2020015534A1 (zh) 2020-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3721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supporting voice service and data service simultaneously
CN107896272B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390816B (zh)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CN107465841B (zh) 一种故障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CN108632453B (zh) 一种通话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629409A (zh)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634962B (zh) 网络带宽的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5190197B (zh) 基于蓝牙耳机的通话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817482B (zh) 移动终端及其拨打电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20507A (zh) 移动终端和实现与固定终端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
CN107786424A (zh) 音视频通信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6911840A (zh) 移动终端及其语音服务方法和装置
CN109040433A (zh) 移动终端和接听电话的方法、装置
CN109284186A (zh) 移动终端及其检测帧率调节移动终端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04106B (zh) 一种可视化ivr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551530A (zh)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506834B (zh) 通话中添加背景音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8494943A (zh) 消息接收、发送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120032A1 (zh) 小区切换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172533B (zh) 一种选择出音方向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WO2014086292A1 (zh) 一种由被叫终端决定主叫终端回铃音的方法及终端
CN111372003A (zh) 一种摄像头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891262A (zh) 一种蓝牙配对的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12910892B (zh) 播放呼叫保持音视频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US11477591B2 (en) Audio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