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4818A - 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4818A
CN109114818A CN201810747084.3A CN201810747084A CN109114818A CN 109114818 A CN109114818 A CN 109114818A CN 201810747084 A CN201810747084 A CN 201810747084A CN 109114818 A CN109114818 A CN 109114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hot water
circulating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70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邓志扬
杨文军
袁明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07470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4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14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4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1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 F24H9/2021Storage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4/00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eat pumps
    • F24H4/02Water heaters
    • F24H4/04Storage 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包括加热水箱和至少一个蓄热水箱,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蓄热水箱均为承压水箱,所述加热水箱与所述至少一个蓄热水箱通过控制管路相连,所述加热水箱能够通过所述控制管路向所述蓄热水箱供给热水,所述控制管路的通断可控,所述至少一个蓄热水箱包括用水出水口和供水口,所述用水出水口与用水端相连,所述供水口与供水系统相连,能够在用水端大量用水的情况下保证热水的供应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水用量大时,水温忽冷忽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包括该循环承压系统并使用上述控制方法进行控制的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水器,也称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能够使用冷媒对空气中的低温热量进行吸收,再通过冷媒将吸收到的热量对热水器中的水进行加热,提高水温。如何实现在大量供给高温热水的情况下,保持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一直以来是热水器领域的研究重点。
但现有的循环加热系统存在用水端忽冷忽热的情况,当用水端用水量增大时,无法保证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出现大量用水的情况下仍能够保证热水供应量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包括该循环承压系统并使用上述控制方法进行控制的热泵热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包括加热水箱和至少一个蓄热水箱,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蓄热水箱均为承压水箱,所述加热水箱与所述至少一个蓄热水箱通过控制管路相连,所述加热水箱能够通过所述控制管路向所述蓄热水箱供给热水,所述控制管路的通断可控,所述至少一个蓄热水箱包括用水出水口和供水口,所述用水出水口与用水端相连,所述供水口与供水系统相连。
优选地,所述加热水箱与所述蓄热水箱之间还设置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用于在所述控制管路开启时,将所述蓄热水箱的远离所述用水出水口一侧的水引入所述加热水箱。
优选地,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体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还包括冷媒循环子系统,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通过加热回路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所述加热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加热回路进入到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中被加热后,再通过所述加热回路回流至所述加热水箱中。
优选地,所述加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二流体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蓄热水箱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蓄热水箱依次串联,多个所述蓄热水箱中包括与所述用水端相连的第一蓄热水箱、与所述供水系统相连的第二蓄热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蓄热水箱和所述第二蓄热水箱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蓄热水箱。
优选地,所述循环管路分别与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第二蓄热水箱相连;和/或,
所述控制管路分别与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第一蓄热水箱相连。
优选地,所述加热水箱和/或所述蓄热水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对上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进行控制,所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控制装置确认所述用水端为大量用水时,判断所述加热水箱中的水温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控制管路连通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蓄热水箱,以向所述蓄热水箱中补入热水;
若否,则控制所述控制管路处于断开状态。
优选地,在所述加热水箱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预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存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目标温度值。
优选地,所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为上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控制管路连通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蓄热水箱时,所述控制装置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流体驱动装置开启。
优选地,所述蓄热水箱上设置有第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用水端是否为大量用水的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存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补水温度,若是,则所述控制装置确认所述用水端为大量用水;
若否,则所述控制装置确认所述用水端无大量用水需求。
优选地,所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为上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所述控制装置确认所述用水端无大量用水需求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存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循环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循环回路和所述控制管路分别连通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蓄热水箱;若否,则控制所述控制管路和所述循环管路处于断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为上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所述加热水箱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处于停机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是否满足开机条件,若是,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以及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开启,否则控制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和/或,
当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是否满足关机条件,若是,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以及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关闭,否则控制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优选地,所述关机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存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设定温度;和/或,
所述开机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值减去预存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设定温度值小于或等于ΔT,所述ΔT为负数或零。
为达上述目的,第三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泵热水器,所述热泵热水器包括上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并使用如上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
本申请中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在用水端大量用水的情况下保证热水的供应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水用量大时,水温忽冷忽热的问题。本申请中的热泵热水器上设置有上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并使用上述控制方法对热泵热水器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热泵热水器出水温度的稳定性,提高了热水器的使用可靠性,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更高,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提供的循环加热开式系统的结构图之一;
图2示出现有技术提供的循环加热开式系统的结构图之二;
图3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5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之二;
图6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之三;
图7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之四。
图中:
1’、热水机组;2’、循环管路;3’、开式水箱;4’、循环水泵;5’、用水端;6’、供水系统;7’、增压水泵;
1”、热水机组;2”、循环管路;3”、开式水箱;4”、循环水泵;5”、用水端;6”、供水系统;7”、增压水泵;8”、蓄热水箱;9”、中间循环水泵;10”、温度检测装置;
1、加热水箱;
2、蓄热水箱;21、第一蓄热水箱;211、用水出水口;22、第二蓄热水箱;221、供水口;23、中间蓄热水箱;
3、控制管路;31、电控元件;
4、用水端;
5、供水系统;
6、循环管路;61、第一流体驱动装置;
7、冷媒循环子系统;
8、加热回路;81、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2、进水支路;83、排水支路;
9、温度检测装置;91、第一温度检测装置;92、第二温度检测装置;93、第三温度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一般大热水量需求的场所通常使用的循环加热热泵热水机组都为开式水箱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热水机组1’,热水机组1’通过循环管路2’与开式水箱3’相连,循环管路2’上设置有循环水泵4’,以对开式水箱3’中的水进行加热。开式水箱3’还与用水端5’和自来水供水系统6’相连,在开式水箱3’与用水端5’之间还设置有增压水泵7’。自来水供水系统6’中的冷水进入到开式水箱3’中,通过循环水泵4’将开式水箱3’中的水抽到热水机组1’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再返回到开式水箱3’中,采用大流量小温差的加热方式,使开式水箱3’中的水由低水温逐步升高到高水温,进而供用水端使用。但上述开式水箱系统的热水机组1’在对开式水箱3’中的水逐步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当开式水箱3’中的水位不足时,自来水供水系统6’将冷水补入至开式水箱3’中,导致开式水箱3’中的冷、热水相混,造成用水端5’的热水供给量减少。同时,由于用水端5’采用自动式的增压水泵7’供水,导致热水水压同自来水水压不一致,进而造成用水端5’的出水忽冷忽热,用户体验舒适性差。
如图2示出另一种循环加热开式系统,在图1所示的循环加热开式系统的基础上设置容量的开式水箱3”、大容量的蓄热水箱8”。开式水箱3”还与用水端5”和自来水供水系统6”相连,在开式水箱3”与用水端5”之间还设置有增压水泵7”。在开式水箱3”与蓄热水箱8”之间设置有中间循环水泵9”,热水机组1”通过循环管路2”与开式水箱3”相连,循环管路2”上设置有循环水泵4”,以对开式水箱3”中的水进行加热。在开式水箱3”中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10”,当温度检测装置10”检测到开式水箱的水温高于需求温度时,通过开启中间循环水泵9”将开式水箱3”中的热水补入蓄热水箱8”中。若温度检测装置10”检测到开式水箱3”中的水温低于需求水温时,关闭中间循环水泵9”停止向蓄热水箱8”中补水。当需要对开式水箱3”中的水进行加热时,开启循环水泵4”,将开式水箱3”中的热水泵入至热水机组1”中进行加热。图2中所示的系统能够解决冷水补入开式水箱3”,导致冷、热水相混造成热水供给量减少的问题。但由于与热水机组1”相连的开式水箱3”是开式系统,并使用增压水泵7”向用水端5”供水,用水端5”还是存在忽冷忽热的情况,用户的使用体验不好。
上述开式水箱在对水箱进行供水时采用了自动增压供水方式给用水端供水,用户通过用水端用水时,供水系统中存在压力波动,热水水压和自来水水压不同,容易造成用水端的供水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由于本申请中采用了承压系统,蓄热水箱和加热水箱为闭式水箱,自来水补入蓄热水箱中,用户通过用水端用水时,自来水水压和热水的水压是一样的,用水端不会出现水温忽冷忽热的情况。另外,由于本申请中采用循环加热的方式对水进行加热,能够保证热水供应充足,即使在热水用水量增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热水的供应量,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如图3所示,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包括加热水箱1和至少一个蓄热水箱2,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均为承压水箱。加热水箱1与至少一个蓄热水箱2通过控制管路3相连,加热水箱1能够通过控制管路3向蓄热水箱2供给热水,其中,控制管路3的通断可控。为了方便地对控制管路3的通断进行控制,在控制管路3上设置有电控元件31,优选地,电控元件31包括电磁阀。当控制管路3将加热水箱1与蓄热水箱2连通时,加热水箱1中的水能够在外部进水的压力下进入到蓄热水箱2中;当控制管路3断开时,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之间不连通,两者相对独立。至少一个蓄热水箱2包括用水出水口211和供水口221,用水出水口211与用水端4相连,供水口221与供水系统5相连。供水系统5通过供水口221将自来水供给至蓄热水箱2中,以将蓄热水箱2中的水压至用水端4。
进一步地,加热水箱1与蓄热水箱2之间还设置有循环管路6,循环管路6用于在控制管路3开启时,将蓄热水箱2的远离用水出水口211一侧的水引入加热水箱1。为了保证蓄热水箱2中的水能够顺利地流动至加热水箱1中,在循环管路6上设置有第一流体驱动装置61,优选地,第一流体驱动装置61包括循环水泵。
进一步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还包括冷媒循环子系统7,冷媒循环子系统7通过加热回路8与加热水箱1相连,加热水箱1中的水通过加热回路8进入到冷媒循环子系统7中被加热后,再通过加热回路8回流至加热水箱1中。为了保证加热水箱1中的水能够在加热水箱1和冷媒循环子系统7之间顺畅地循环,进而保证加热水箱1中的水能够被不断循环加热,在加热回路8上设置有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优选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包括循环水泵。更加优选地,加热回路8包括向冷媒循环子系统7中进水的进水支路82,和从冷媒循环子系统7中排水的排水支路83,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设置在进水支路82上,以保证水循环的可靠性。其中,冷媒循环子系统7采用逆卡诺循环的原理,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做功后,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经过水侧换热器后放热到水中,进入水侧换热器的水被加热,同时气态制冷剂冷凝为中温高压的液态,经过节流降压后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制冷剂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形成低温低压的气态,然后再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反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蓄热水箱2具有多个,多个蓄热水箱2依次串联,多个蓄热水箱2中包括与用水端4相连的第一蓄热水箱21、与供水系统5相连的第二蓄热水箱22以及设置在第一蓄热水箱21和第二蓄热水箱22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蓄热水箱23。循环管路6分别与加热水箱1和第二蓄热水箱22相连,控制管路3分别与加热水箱1和第一蓄热水箱21相连。为了方便对循环加热承压系统进行控制,在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9,以对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中的水温进行检测并对系统进行进一步控制。
具体地,在加热水箱1中设置有两个温度检测装置9,包括设置在加热水箱1的中上部的第一温度检测装置91和设置在加热水箱1的下部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92。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91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控制加热水箱1与蓄热水箱2连通,以使加热水箱1中的水进入到蓄热水箱2中(后面有详细介绍);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92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控制冷媒循环子系统7开启对加热水箱1中的水进行加热(后面有详细介绍)。同时,在蓄热水箱2中还设置有第三温度检测装置93,控制装置根据第三温度检测装置93的检测结果判断用水端4是否存在大用水量的情况(后面有详细介绍)。
进一步地,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优选为筒形结构,当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处于竖直状态时,热水处于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的上部,冷水处于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的下部。因此,为了防止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中的冷水与热水出现混合,避免出现出水忽冷忽热的情况。供水口221设置在第二蓄热水箱22的底部,供水系统5通过供水口221与第二蓄热水箱22的底部连通,供水系统5中的水进入到第二蓄热水箱22的底部,避免进入到第二蓄热水箱22中的冷水影响位于第二蓄热水箱22上部的热水。同时,循环管路6的一端与第二蓄热水箱22的底部连通,循环管路6的另一端与加热水箱1的底部连通,防止从第二蓄热水箱22中进入到加热水箱1中的冷水对加热水箱1上部的热水产生影响。第一蓄热水箱21的上部设置用水出水口211,用水端4与用水进水口211相连,第一蓄热水箱21上部的热水直接供应给用水端4。同时,控制管路3的一端与加热水箱1的上部相连,控制管路3的另一端与第一蓄热水箱21的中上部连通。由于加热水箱1中的热水与第一蓄热水箱21中的热水在温度上有一定的温差,将控制管路3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蓄热水箱21的中上部,能够消除用水端4的供水波动,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另外,由于冷水和热水的密度不同,在静置状态下,热水位于第一蓄热水箱21的中上部,冷水位于第一蓄热水箱21的中下部,将控制管路3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蓄热水箱21的中上部能够进一步保证热水供应量充足。另外,中间水箱23与第一蓄热水箱21和第二蓄热水箱22串联时,均采用由第二蓄热水箱22至第一蓄热水箱21方向,前一水箱的底部与后一水箱的上部连通。
如图4至图6所示,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对上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进行控制。
如图4所示,并结合图3,具体的控制方法包括:当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装置确认用水端4为大量用水时,判断加热水箱1中的水温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若是,则控制控制管路3连通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以向蓄热水箱2中补入热水;
若否,则控制控制管路处于断开状态。
其中,预定条件包括:
第一温度检测装置91采集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存在控制装置中的目标温度值。优选地,目标温度值为50℃至55℃。
另外,为了保证加热水箱1中的水能够快速稳定地进入到蓄热水箱2中,本申请中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控制管路3连通加热水箱1和蓄热水箱2时,控制装置同时控制第一流体驱动装置61开启。
采用上述控制方法能够保证当用水端为大用水量,蓄热水箱2中的热水温度下降较快,用水端4的出水温度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时,如果加热水箱1中的水温满足预定条件,则加热水箱1中的热水能够快速补充至蓄热水箱2中,保证用户的用水需求,节约大用水量造成的水温忽冷忽热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申请中的控制方法中,控制装置判断用水端4是否为大量用水的方法包括:
控制装置判断第三温度检测装置93采集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存在控制装置中的补水温度,若是,则控制装置确认用水端4为大量用水;
若否,则控制装置确认用水端4无大量用水需求,也即用户小用水量或无用水量。
其中,补水温度优选为30至35℃。
下面对上述控制方法的详细的控制步骤进行说明:
当第三温度检测装置93检测到第二蓄热水箱22中的水温小于或等于补水温度时,说明大量的冷水从供水系统进入到第二蓄热水箱22中,第二蓄热水箱22中的热水所剩不多,导致第二蓄热水箱22中的水温下降严重。此时,控制装置确定用水端4正在大量用水,同时控制装置判断加热水箱1中的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目标温度值,若是,则控制管路3连通加热水箱1和第一蓄热水箱21,以向第一蓄热水箱21中补充热水,保证用水端4的用水需求;若否,则保持控制管路3断开。另外,控制装置在控制管路3连通时,还要控制循环管路6连通第二蓄热水箱22和加热水箱1,以保证第二蓄热水箱22中的水能够进入至加热水箱1中,进而保证加热水箱1上部的热水能够顺利的进入到第一蓄热水箱21中。
如图5所示,本申请中还包括以下控制方法:
当冷媒循环子系统7和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处于停机状态时,控制装置判断第二温度检测装置92采集的温度是否满足开机条件,若是,则控制装置控制冷媒循环子系统7以及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开启,否则控制冷媒循环子系统7和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开机条件包括第二温度检测装置92检测到的温度值减去预存在控制装置中的设定温度值小于或等于ΔT,ΔT为负数或零。优选地,ΔT的取值范围为-5℃至-2℃。
具体地,当冷媒循环子系统7和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处于停机状态时,第二温度检测装置92采集的加热水箱1中的温度值减去设定温度值小于或等于ΔT时,控制冷媒循环子系统7以及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开启;否则控制冷媒循环子系统7和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处于关闭状态。
如图6所示,当冷媒循环子系统7和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装置判断第二温度检测装置92采集的温度是否满足关机条件,若是,则控制装置控制冷媒循环子系统7以及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关闭,否则控制冷媒循环子系统7和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处于开启状态。
其中,关机条件包括:第二温度检测装置92检测到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存在控制装置中的设定温度。
具体地,当冷媒循环子系统7和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二温度检测装置81采集的加热水箱1中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冷媒循环子系统7以及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关闭,否则控制冷媒循环子系统7和第二流体驱动装置81处于开启状态。
如图7所示,当蓄热水箱2中的水温度较低时,且用水端4没有大量用水需求时,在加热水箱1与蓄热水箱2之间形成加热循环。控制装置判断第三温度检测装置93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循环温度,若是,则控制装置控制循环管路6连通加热水箱1和第二蓄热水箱22,同时控制控制管路3连通第一蓄热水箱21和加热水箱1;否则控制循环管路6和控制管路3断开。采用上述控制方法,能够在蓄热水箱2和加热水箱1之间形成水循环,配合使用冷媒循环子系统7对加热水箱1中的水不断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蓄热水箱2中的水进行加热的效果。优选地,循环温度为50℃至55℃。
本申请中的控制方法能够针对用户在大用水量、小用水量或无用水量的情况控制承压系统进行工作,以保证用户的热水用量,实现边加热边补水,进而实现最大量高温热水的供给,解决用水量较大时水温忽冷忽热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热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包括上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并使用上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热泵热水器出水温度的稳定性,提高了热水器的使用可靠性,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更高,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水箱和至少一个蓄热水箱,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蓄热水箱均为承压水箱,所述加热水箱与所述至少一个蓄热水箱通过控制管路相连,所述加热水箱能够通过所述控制管路向所述蓄热水箱供给热水,所述控制管路的通断可控,所述至少一个蓄热水箱包括用水出水口和供水口,所述用水出水口与用水端相连,所述供水口与供水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与所述蓄热水箱之间还设置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用于在所述控制管路开启时,将所述蓄热水箱的远离所述用水出水口一侧的水引入所述加热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体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还包括冷媒循环子系统,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通过加热回路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所述加热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加热回路进入到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中被加热后,再通过所述加热回路回流至所述加热水箱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二流体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水箱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蓄热水箱依次串联,多个所述蓄热水箱中包括与所述用水端相连的第一蓄热水箱、与所述供水系统相连的第二蓄热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蓄热水箱和所述第二蓄热水箱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蓄热水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分别与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第二蓄热水箱相连;和/或,
所述控制管路分别与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第一蓄热水箱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和/或所述蓄热水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
9.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对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控制装置确认所述用水端为大量用水时,判断所述加热水箱中的水温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控制管路连通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蓄热水箱,以向所述蓄热水箱中补入热水;
若否,则控制所述控制管路处于断开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水箱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预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存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目标温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为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控制管路连通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蓄热水箱时,所述控制装置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流体驱动装置开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水箱上设置有第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用水端是否为大量用水的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存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补水温度,若是,则所述控制装置确认所述用水端为大量用水;
若否,则所述控制装置确认所述用水端无大量用水需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为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所述控制装置确认所述用水端无大量用水需求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存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循环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循环回路和所述控制管路分别连通所述加热水箱和所述蓄热水箱;若否,则控制所述控制管路和所述循环管路处于断开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热承压系统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所述加热水箱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处于停机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是否满足开机条件,若是,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以及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开启,否则控制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和/或,
当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是否满足关机条件,若是,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以及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关闭,否则控制所述冷媒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机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存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设定温度;和/或,
所述开机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值减去预存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设定温度值小于或等于ΔT,所述ΔT为负数或零。
16.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热水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并使用如权利要求9至15所述的循环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
CN201810747084.3A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Pending CN109114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7084.3A CN109114818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7084.3A CN109114818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4818A true CN109114818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862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7084.3A Pending CN109114818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481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1022A (zh) * 2019-07-31 2019-1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热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CN110486939A (zh) * 2019-07-29 2019-11-22 四季沐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恒温恒压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15448A (zh) * 2019-10-21 2020-01-21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693535A (zh) * 2021-08-25 2021-11-26 浙江亨德清洗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加热装置
CN114838507A (zh) * 2022-05-31 2022-08-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2986Y (zh) * 2002-04-16 2003-04-02 姜子广 小型燃气供热水装置
JP2005315460A (ja) * 2004-04-27 2005-11-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JP2007298226A (ja) * 2006-04-28 2007-11-15 Itomic Kankyou System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装置およびその給湯方法
JP2007327728A (ja) * 2006-06-09 2007-12-20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システム
CN105066236A (zh) * 2015-09-11 2015-11-18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系统及水加热方法
CN107490189A (zh) * 2017-08-31 2017-12-19 马鞍山市博浪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承压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14815A (zh) * 2016-06-17 2017-12-26 魏亮 一种热泵热水器的水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包括该水路系统的热泵热水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2986Y (zh) * 2002-04-16 2003-04-02 姜子广 小型燃气供热水装置
JP2005315460A (ja) * 2004-04-27 2005-11-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JP2007298226A (ja) * 2006-04-28 2007-11-15 Itomic Kankyou System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装置およびその給湯方法
JP2007327728A (ja) * 2006-06-09 2007-12-20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システム
CN105066236A (zh) * 2015-09-11 2015-11-18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系统及水加热方法
CN107514815A (zh) * 2016-06-17 2017-12-26 魏亮 一种热泵热水器的水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包括该水路系统的热泵热水器
CN107490189A (zh) * 2017-08-31 2017-12-19 马鞍山市博浪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承压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939A (zh) * 2019-07-29 2019-11-22 四季沐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恒温恒压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11022A (zh) * 2019-07-31 2019-1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热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CN110715448A (zh) * 2019-10-21 2020-01-21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715448B (zh) * 2019-10-21 2021-06-01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承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693535A (zh) * 2021-08-25 2021-11-26 浙江亨德清洗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加热装置
CN113693535B (zh) * 2021-08-25 2024-03-26 浙江亨德清洗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加热装置
CN114838507A (zh) * 2022-05-31 2022-08-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4818A (zh) 一种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CN104676902B (zh) 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2057367B1 (ko) 히트펌프 열원 시스템
CN106996644B (zh) 空气能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03133U (zh) 热泵热水机
CN108507170A (zh) 热泵热水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31890A (zh) 热泵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46872B (zh) 一种自动化空气能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JP4407643B2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110411022B (zh) 一种直热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CN206035625U (zh) 燃气发动机用闭式冷却循环系统
CN107719151B (zh) 储热系统、储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CN106352559A (zh) 一种自动调节工质充注量的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AU2009216245B2 (en) Hot-water storage type hot-water supply device
CN206160509U (zh) 一种自动调节工质充注量的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
CN107449148A (zh) 热泵热水器水箱及热泵热水器
CN106016871B (zh) 一种抑制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低温运行结霜的方法及其装置
JP5979042B2 (ja) 給湯装置
CN207279962U (zh) 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KR101557753B1 (ko) 태양열 온수시스템
CN203163222U (zh) 一种洗衣机检测试验用冷热水系统
JP4207867B2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205783826U (zh) 热泵热水器水箱及热泵热水器
CN207365404U (zh) 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8544791U (zh) 水力中心及具有该水力中心的空调循环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