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6369B - 磁共振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6369B
CN109106369B CN201810670176.6A CN201810670176A CN109106369B CN 109106369 B CN109106369 B CN 109106369B CN 201810670176 A CN201810670176 A CN 201810670176A CN 109106369 B CN109106369 B CN 109106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width
magnetic field
period
current
gradient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01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6369A (zh
Inventor
川尻将
三浦资弘
堀雅志
小林隆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0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6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6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6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8Systems for generation, homoge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the main or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 G01R33/385Systems for generation, homoge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the main or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using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coils
    • G01R33/3852Gradient amplifiers;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a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to the sample, e.g. a gradient signal synthesiz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提高画质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有增幅器、梯度磁场线圈和调整部。所述增幅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部,该脉冲宽度调制部根据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输入,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所述梯度磁场线圈通过按照从所述增幅器输出的输出电压而供给的电流来产生所述梯度磁场。所述调整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进行所述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增幅器的增益或者所述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Description

磁共振成像装置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申请日为2017年6月26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12447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被包含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主要涉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装置的梯度磁场电源装置中的增幅放大器(功率级)由具有多个半导体开关的D级放大器构成,向梯度磁场线圈(电感性负载)输出大电压。增幅放大器串联连接D级放大器中的多个全桥式电路的输出,实现了高速动作和大电压输出。这时,梯度磁场电源装置普遍执行用于向梯度磁场线圈输出任意电流波形的控制。在电流波形的控制中每次电压输出的转换都需要使多个半导体开关全部截止的定时(死区时间)。因为该死区时间,在梯度磁场线圈中的电流值离开零的电流上升和该电流值接近零的电流下降中,从增幅放大器输出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因为输出电压的变化,电流上升中的电流波形和电流下降中的电流波形的对称性变差。由此,MR信号的发生定时就会偏离理想时间,因此有时会引起画质下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804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3-5359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1-0869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画质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磁共振成像装置具有增幅器、梯度磁场线圈和调整部。所述增幅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部,该脉冲宽度调制部根据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输入,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所述梯度磁场线圈通过按照从所述增幅器输出的输出电压而供给的电流来产生所述梯度磁场。所述调整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进行所述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增幅器的增益或者所述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作为与本实施方式的梯度磁场电源相对的比较例的梯度磁场电源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增幅器的一部分的电路结构以及连接在增幅器上的负载部分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在使晶体管Tr1、Tr4导通,并且使晶体管Tr2、Tr3截止的情况下有关负载部分的电流路径的图。
图5是示出在使晶体管Tr2、Tr3导通,并且使晶体管Tr1、Tr4截止的情况下有关负载部分的电流路径的图。
图6是示出在使晶体管Tr1、Tr2导通,并且使晶体管Tr3、Tr4截止的情况下有关负载部分的电流路径的图。
图7是示出在使晶体管Tr3、Tr4导通,并且使晶体管Tr1、Tr2截止的情况下有关负载部分的电流路径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有关施加到梯度磁场线圈上的输出电压和伴随着输出电压的电流的多个晶体管的各个晶体管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有关施加到梯度磁场线圈上的输出电压和伴随着输出电压的电流的多个晶体管的各个晶体管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10是为了说明死区时间时的晶体管的导通/截止动作而放大了图8的时间图中的粗虚线部分的图。
图11是示出在使晶体管Tr1导通的情况下有关负载部分的电流路径的图。
图12是示出在使晶体管Tr4导通的情况下有关负载部分的电流路径的图。
图13是和死区时间所产生的影响一起记载了图8中的电流变化方式的图。
图14是为了说明死区时间时的晶体管的导通/截止动作而放大了图9的时间图中的粗虚线部分的图。
图15是示出在使晶体管Tr3导通的情况下有关负载部分的电流路径的图。
图16是示出在使晶体管Tr2导通的情况下有关负载部分的电流路径的图。
图17是和死区时间所产生的影响一起记载了图9中的电流变化方式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梯度磁场电源的结构的框图。
图1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调整功能中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梯度磁场电源的结构的框图。
图2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调整功能中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中的梯度磁场电源的结构的框图。
图2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中的调整功能中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磁共振成像装置、101……静磁场磁铁、102……梯度磁场线圈、104……诊床、104a……顶板、105……诊床控制电路、106……发送线圈、107……发送电路、108……接收线圈、109……接收电路、110……序列控制电路、120……计算机系统、123……存储电路、124……输入装置、125……输出电路、126……显示器、129……作为比较例的梯度磁场电源、130……梯度磁场电源、131……反馈控制电路、132……调整电路、133……增幅器、150……处理电路、151……接口功能、152……图像生成功能、153……控制功能、1331……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333……电源、1335……全桥式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磁共振成像装置具有增幅器、梯度磁场线圈和调整部。所述增幅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部,该脉冲宽度调制部根据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输入,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所述梯度磁场线圈通过按照从所述增幅器输出的输出电压而供给的电流来产生所述梯度磁场。所述调整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进行所述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增幅器的增益或者所述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画质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以下,使用附图,对实施方式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再有,在以下说明中,对具有大致相同功能和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符号,仅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重复的说明。
使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具备静磁场磁铁101、梯度磁场线圈102、梯度磁场电源130、诊床104、诊床控制电路105、发送线圈106、发送电路107、接收线圈108、接收电路109、序列控制电路110和计算机系统120。
静磁场磁铁101是形成为中空的圆筒形状的磁铁,在中空的空间产生相同的静磁场。静磁场磁铁101例如是永久磁铁、超传导磁铁、常电导磁铁等。
梯度磁场线圈102是形成为中空的圆筒形状的线圈。梯度磁场线圈被配置在静磁场磁铁101的内侧。梯度磁场线圈102是组合了与相互正交的X、Y、Z各轴相对应的未图示的三个线圈而形成的。这三个线圈通过与从梯度磁场电源130单独输出的输出电压的施加相伴随的电流,分别产生磁场强度沿着X、Y、Z各轴进行变化的梯度磁场。再有,设Z轴方向为与静磁场相同的方向。此外,设Y轴方向为铅垂方向,X轴方向为垂直于Z轴和Y轴的方向。
梯度磁场电源130向梯度磁场线圈102供给电流。关于梯度磁场电源130的详细结构,以后详细叙述。
诊床104具备载置被检体P的顶板104a。诊床104受诊床控制电路105控制,将顶板104a在载置有被检体P的状态下插入到梯度磁场线圈102的空洞(摄像口)内。
发送线圈106被配置在梯度磁场线圈102的内侧,从发送电路107接受RF(RadioFrequency:无线射频)脉冲的供给后产生高频磁场。
发送电路107向发送线圈106供给与作为对象的原子核的种类以及由磁场强度决定的拉莫尔频率相对应的RF脉冲。
接收线圈108被配置在梯度磁场线圈102的内侧,接收因高频磁场的影响而从被检体P发出的MR(Magnetic resonance:磁共振)信号。接收线圈108将接收到的MR信号输出到接收电路109。
接收电路109基于从接收线圈108输出的MR信号生成MR数据。接收电路109将MR数据发送给序列控制电路110。
序列控制电路110基于从计算机系统120发送的摄像序列信息,驱动梯度磁场电源130、发送电路107和接收电路109,对被检体P进行MR摄像。在摄像序列信息中定义有梯度磁场电源130向梯度磁场线圈102供给的电力强度或供给电力的定时、发送电路107向发送线圈106发送的RF脉冲的强度或施加RF脉冲的定时、接收电路109检测MR信号的定时等。例如,序列控制电路110向梯度磁场电源130输出摄像序列中的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输入信号Iin。序列控制电路110在对被检体P的MR摄像中从接收电路109接收了MR数据时,将接收到的MR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120。序列控制电路110是序列控制部的一例。
计算机系统120进行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的整体控制或数据收集、图像生成等。计算机系统120具备处理电路150、存储电路123、输入装置124、输出电路125和显示器126。此外,处理电路150具有接口功能151、图像生成功能152和控制功能153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口功能151、图像生成功能152和控制功能153中进行的各处理功能,以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的形式被存储到存储电路123。处理电路150是通过从存储电路123读出程序并执行来实现与各程序相对应的功能的处理器。换言之,读出了各程序的状态的处理电路150具有图1的处理电路150内所示的各功能。
再有,在图1中说明了由单独的处理电路150实现在接口功能151、图像生成功能152和控制功能153中进行的处理功能,但也可以组合多个独立的处理器而构成处理电路150,通过各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功能。换言之,可以是上述各个功能作为程序来构成,由一个处理电路执行各程序的情况,也可以是将特定功能安装在专用的独立程序执行电路中的情况。再有,处理电路150所具有的接口功能151、图像生成功能152和控制功能153分别是接口部、图像生成部和控制部的一例。
在上述说明中使用的“处理器”这个词是指,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或者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简单可编程逻辑器件(Simpl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PLD)、复合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电路。
处理器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电路123中保存的程序来实现功能。再有,也可以取代在存储电路123中保存程序,而在处理器的电路内直接装入程序来构成。该情况下,处理器通过读出并执行装在电路内的程序来实现功能。再有,诊床控制电路105、发送电路107、接收电路109和序列控制电路110等也同样地由上述的处理器等电子电路构成。
处理电路150利用接口功能151,将摄像序列信息发送给序列控制电路110,并从序列控制电路110接收MR数据。此外,处理电路150在接收了MR数据时,将接收到的MR数据储存在存储电路123中。处理电路150利用图像生成功能152,使用接收到的MR数据和存储电路123中保管的数据等进行图像的生成。再有,处理电路150将生成的图像根据需要发送给显示器126或存储电路123。处理电路150利用控制功能153进行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的整体控制。例如,处理电路150利用控制功能153,基于经由输入装置124从操作者输入的摄像条件生成摄像序列信息。处理电路150利用控制功能153,将摄像序列信息发送给序列控制电路110,由此控制MR摄像。
存储电路123对处理电路150经由接口功能151接收到的MR数据、利用图像生成功能152生成的图像数据、在处理电路150中执行的与各种功能相对应的程序等进行存储。例如,存储电路123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元件、硬盘、光盘等。存储电路123相当于存储部。
输入装置124受理来自操作者的各种指示或信息输入。输入装置124例如是鼠标等指示设备、或者键盘等输入设备。由输入接口电路实现输入设备。再有,输入装置124不只限于具备鼠标、键盘等物理操作部件的设备。例如,从与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分开设置的外部输入设备接受与输入操作相对应的电信号,并将接受到的电信号输出到各种各样的电路中的这种电信号处理电路,也包括在输入接口电路的例子中。
输出电路125根据处理电路150中的控制功能153所产生的控制,使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显示在显示器126上。显示器126例如是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输出电路125相当于输出部。
如上所述地对实施方式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说明。接着,使用图2至图17,对梯度磁场电源中的死区时间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不具有后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调整电路132的、作为与本实施方式的梯度磁场电源130相对的比较例的梯度磁场电源129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增幅器(amplifier)133的一部分电路结构的一例以及连接在增幅器133上的负载部分LP的一例的图。
作为比较例的梯度磁场电源129,具有反馈控制电路131、增幅器133和低通滤波器(Low Pass Filter:以下称作LPF)135。反馈控制电路131对从序列控制电路110输入的输入信号Iin,使用与从LPF135输出的输出电压所产生的电流有关的信号来执行反馈控制。反馈控制电路131由例如执行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各种电路、处理器等构成。反馈控制电路131将反馈控制的结果作为实施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的控制信号,输出给增幅器133。
增幅器133具有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331、电源1333和全桥式电路1335。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331对控制信号执行脉冲宽度调制。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331将执行了脉冲宽度调制后的控制信号作为给全桥式电路1335中的多个开关元件的各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输出给全桥式电路1335。
电源1333例如具有未图示的AC/DC转换器和未图示的电容器组。AC/DC转换器例如是对从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进行整流的规定的直流电源。电容器组暂时储存从AC/DC转换器输出的电力,并将储存的电力根据需要输出给全桥式电路1335。
全桥式电路1335具有多个开关元件。具体而言,全桥式电路是使用半导体开关(晶体管)作为多个开关元件的D级放大器。全桥式电路1335与X轴梯度磁场线圈、Y轴梯度磁场线圈以及Z轴梯度磁场线圈的各个梯度磁场线圈相对应地设置于增幅器内。具体而言,全桥式电路1335具有作为半导体开关的四个晶体管(Tr1、Tr2、Tr3、Tr4)和与多个晶体管相对应的多个再生二极管。多个开关元件(Tr1、Tr2、Tr3、Tr4)的各个开关元件按照驱动信号执行开关的导通/截止。由此,施加在负载部分LP上的电压的方向被控制。
与来自增幅器133的输出相对的负载部分LP,由LPF135和梯度磁场线圈102构成。LPF135使从全桥式电路1335输出的电压平滑化。梯度磁场线圈102的阻抗是电感成分大的电感性负载。
图4是在使由双线包围的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4导通,并且使晶体管Tr2和晶体管Tr3截止的情况下,和有关负载部分LP的电流路径(图4中的粗线)一起示出施加在负载部分LP上的电压的方向PV的图。图5是在使由双线包围的晶体管Tr2和晶体管Tr3导通,并且使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4截止的情况下,和有关负载部分LP的电流路径(图5中的粗线)一起示出施加在负载部分LP上的电压的方向NV的图。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多个晶体管(Tr1、Tr2、Tr3、Tr4)中的导通/截止的转换,施加在负载部分LP上的电压方向进行反转。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与图4相对应的电压的方向PV定义为正方向的电压,将与图5相对应的电压的方向NV定义为负方向的电压。
以下为了使说明简单,将如图4所示地使由双线包围的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4导通,并且使晶体管Tr2和晶体管Tr3截止的晶体管动作模式称为第一模式m1。此外,将使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2导通,并且使晶体管Tr3和晶体管Tr4截止的晶体管动作模式称为第二模式m2。
图6是在第二模式m2中,和输出电压的方向PV一起示出有关负载部分LP的电流路径(图6中的粗线)的图。在图6中,由双线包围的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2示出了导通状态。此外,以下将使晶体管Tr3和晶体管Tr4导通,并且使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2截止的晶体管的动作模式称为第三模式m3。
图7是在第三模式m3中,和输出电压的方向PV一起示出有关负载部分LP的电流路径(图7中的粗线)的图。在图7中,由双线包围的晶体管Tr3和晶体管Tr4示出了导通状态。此外,将如图5所示地使由双线包围的晶体管Tr2和晶体管Tr3导通,并且使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4截止的晶体管的动作模式称为第四模式m4。
即,第一模式m1是对负载部分LP施加正方向的电压PV的动作模式,第四模式m4是对负载部分LP施加负方向的电压NV的动作模式。
(PWM控制)
以下,作为一例,对梯度磁场波形为梯形的情况下的PWM控制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在向梯度磁场线圈102供给正方向的梯形波电流的期间当中电流Iout增加的期间以及电流Iout一定的期间,来自增幅器133的输出电压Vout(LPF前、LPF后)和多个晶体管(Tr1、Tr2、Tr3、Tr4)的各个晶体管中的导通/截止转换的时间图。
PWM控制在多个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根据第一模式m1和第四模式m4的执行时间(导通时间)的脉冲宽度以及第二模式m2和第三模式m3的执行时间(截止时间)的脉冲宽度,对输出到LPF135之前的输出电压Vout的波峰值进行控制。为了对在PWM控制中已调制的控制信号的波形进行解调,将LPF135设置在增幅器133的后级。
如图8所示,由于梯度磁场线圈102为电感性负载,因此,在电流Iout从0增加到恒流值Ic的期间,在正方向上需要大电压。以下,将在梯度磁场产生期间的负载部分LP上的电流Iout的波形中电流Iout的值离开0的期间,称作上升期间。上升期间不限于上述增加期间,也包含例如电流Iout从0减少到恒流值-Ic的期间。
如图8所示,在上升期间,第一模式m1的执行时间比第二模式m2的执行时间和第三模式m3的执行时间长。因此,在上升期间向正方向施加电压的频率高。由此可知,在第一模式m1中,负载部分LP上被向正方向施加电压Vout。这时,输出电压Vout产生的电流Iout随时间而增加。即,上升期间相当于在梯度磁场线圈102上进行充电的期间。在第二模式m2和第三模式m3中,如图6和图7的粗线所示,以对梯度磁场线圈102断开电源1333的方式形成电流环。因此,在第二模式m2和第三模式m3中,在没有LPF135的情况下,电流Iout不增加而保持在一定值。更详细地说,由于梯度磁场线圈102中的电阻成分,电流Iout被略微地衰减。
图9是示出在向梯度磁场线圈102供给正方向的梯形波电流的期间当中电流Iout减少的期间以及电流Iout一定的期间,来自增幅器133的输出电压Vout(LPF前、LPF后)和多个晶体管(Tr1、Tr2、Tr3、Tr4)的各个晶体管中的导通/截止转换的时间图。如图9所示,由于梯度磁场线圈102为电感性负载,因此,在电流Iout从恒流值Ic减少到0的期间,在负方向上需要大电压。以下,将在梯度磁场产生期间的负载部分LP上的电流Iout的波形中电流Iout的值接近0的期间,称作下降期间。下降期间不限于上述减少期间,也包含例如电流Iout从恒流值-Ic增加到0的期间。
如图9所示,在下降期间,第四模式m4的执行时间比第二模式m2的执行时间和第三模式m3的执行时间长。因此,在下降期间向负方向施加电压的频率高。由此可知,在第四模式m4中,负载部分LP上被向负方向施加电压Vout。这时,输出电压Vout产生的电流Iout随时间而减少。即,下降期间相当于在梯度磁场线圈102中所充电的能量被释放的期间。在第二模式m2和第三模式m3中,如图6和图7的粗线所示,以对梯度磁场线圈102断开电源1333的方式形成电流环。
(死区时间的影响)
在图8和图9中的时间图中,在晶体管Tr1转换为导通/截止的定时下,晶体管Tr3转换为导通/截止。此外,在晶体管Tr2转换为导通/截止的定时下,晶体管Tr4转换为导通/截止。这些转换起因于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3被相对于电源1333串联连接,晶体管Tr2和晶体管Tr4被相对于电源1333串联连接。
即,由于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3同时变为导通状态以及晶体管Tr2和晶体管Tr4同时变为导通状态,为了避免形成使电源1333短路的电流环,在PWM控制中,以使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3不同时变为导通,并且晶体管Tr2和晶体管Tr4不同时变为导通的方式,对晶体管的开关进行控制。在PWM控制中,普遍会加入晶体管的导通状态到截止状态的转换期间和截止状态到导通状态的转换期间,还设置有在晶体管Tr1和晶体管Tr3中两个晶体管变为截止状态的期间、以及在晶体管Tr2和晶体管Tr4中两个晶体管变为截止状态的期间,使得不对电源1333产生短路。将这些期间叫做死区时间。
图10是为了说明死区时间时的晶体管的导通/截止动作而放大了图8的时间图中的粗虚线部分的图。如图10所示,在上升期间的死区时间,通过PWM控制执行仅晶体管Tr1成为导通状态的晶体管的动作模式(以下称为第五模式m5)和仅晶体管Tr4成为导通状态的晶体管的动作模式(以下称为第六模式m6)。即,所述第五模式m5和第六模式m6都是在死区时间执行的动作模式。
图11是在上升期间的第五模式m5的动作时,和正方向的电压的方向PV一起示出有关负载部分LP的电流Iout的路径(图11中的粗线)的图。在图11中,由双线包围的晶体管Tr1示出了导通状态。图12是在上升期间的第六模式m6的动作时,和正方向的电压的方向PV一起示出有关负载部分LP的电流Iout的路径(图12中的粗线)的图。在图12中,由双线包围的晶体管Tr4示出了导通状态。
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第五模式m5和第六模式m6的执行时间即死区时间,起因于负载部分LP的电流Iout是上升期间,因此要保持正方向的电压PV。因此,有关负载部分LP的电流Iout的路径就成为穿过有关晶体管Tr2的再生二极管和有关晶体管Tr3的再生二极管而返回到电源1333的电流环。即,对在图11和图12中的电流环中以电源1333为起点的施加到负载部分LP的电压进行研究发现,相对于负载部分LP上的电流Iout的方向向相反方向施加了电压。
图13是与死区时间所产生的影响一起记载了图8中的电流Iout的变化方式的图。如图13所示,在执行第五模式m5和第六模式m6的死区时间DT的定时,电流Iout减小了Idp1这个量。
图14是为了说明死区时间DT中的晶体管的导通/截止的动作而放大了图9的时间图中的粗虚线部分的图。如图14所示,在下降期间的死区时间DT,通过PWM控制执行仅晶体管Tr3成为导通状态的晶体管的动作模式(以下称为第七模式m7)和仅晶体管Tr2成为导通状态的晶体管的动作模式(以下称为第八模式m8)。
图15是在下降期间的第七模式m7的动作时,和正方向的电压方向PV一起示出有关负载部分LP的电流Iout的路径(图15中的粗线)的图。在图15中,由双线包围的晶体管Tr3示出了导通状态。图16是在下降期间的第八模式m8的动作时,和正方向的电压方向PV一起示出有关负载部分LP的电流Iout的路径(图16中的粗线)的图。在图16中,由双线包围的晶体管Tr2示出了导通状态。
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第七模式m7和第八模式m8的执行时间即死区时间,起因于负载部分LP的电流Iout是下降期间,因此要返回到电源1333。因此,有关负载部分LP的电流Iout的路径就成为穿过有关晶体管Tr2的再生二极管和有关晶体管Tr3的再生二极管而返回到电源1333的电流环。即,对在图15和图16中的电流环中以电源1333为起点的施加到负载部分LP的电压进行研究发现,相对于负载部分LP上的电流Iout的方向向相反方向施加了电压。
图17是与死区时间DT所产生的影响一起记载了图9中的电流Iout的变化方式的图。如图17所示,在执行第七模式m7和第八模式m8的死区时间DT的定时,电流Iout减小了Idp2这个量。
对上升期间的晶体管的动作模式(第五模式m5、第六模式m6)和下降期间的晶体管的动作模式(第七模式m7、第八模式m8)进行比较,通过PWM控制所产生的死区时间DT中的电流Iout的方向和路径如图11的粗线、图12的粗线、图15的粗线以及图16的粗线所示地成为相同的方向和路径。
在通过对上述全桥式电路1335的PWM控制而产生的死区时间的期间,全桥式电路1335中的短路涉及的晶体管成为截止状态。这时,作为比较例的梯度磁场电源129的负载部分LP即梯度磁场线圈102为电感性负载,因此,即使全桥式电路1335中的短路涉及的晶体管成为截止状态,也会如图11、图12、图15和图16所示地继续向全桥式电路1335流动再生电流。该再生电流以经由与全桥式电路1335的各晶体管并联连接的再生二极管返回到与全桥式电路1335连接的电源1333的方式,即、将梯度磁场线圈102中蓄积的能量返还给电源1333的方式,形成电流环。
但是,流到负载部分LP上的电流Iout的变化方式在上升期间和下降期间不同。具体而言,在上升期间(供给到梯度磁场线圈102中的电流Iout的增幅期间)的死区时间DT,如图13所示,电流Iout的增幅被抑制。另一方面,在下降期间(供给到梯度磁场线圈102中的电流Iout的衰减期间)的死区时间DT,如图17所示,电流Iout的衰减被促进。其结果,在上升期间和下降期间,死区时间中的对PWM控制的贡献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上升期间和下降期间,反馈控制中的环路增益改变了,流到负载部分LP上的电流Iout的变化方式改变了。由此可知,在以使电流Iout成为梯形波的方式执行PWM控制的情况下,由于在上升期间和下降期间电流波形的变化出现了差别,因此,供给到负载部分LP上的电流波形的时间对称性破坏了。
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中,从作为比较例的梯度磁场电源129输出到梯度磁场线圈102的电流Iout的波形失真,对由图像生成功能152生成的图像的画质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需要生成对称性尽可能高的电流波形。在作为比较例的梯度磁场电源129中的PWM控制中,即使如图13和图17所示地使上升期间的第一模式m1的执行时间和下降期间的第四模式m4的执行时间成为相等的时间间隔,由死区时间DT产生的对电流波形的影响也是不同。以下,对由死区时间DT产生的对电流波形的影响进行说明。再有,为了使说明简单,假设所述上升期间的第一模式m1的执行时间和下降期间的第四模式m4的执行时间为相等的时间间隔。此外,假设上升期间以及下降期间的死区时间为相同的时间间隔。
电流Iout的方向和电压Vout的方向相同的上升期间的输出电压的绝对值Vout_rise,在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PWM控制中的每个开关周期Tsw,使用电源1333的电源电压(Vdd)、执行第一模式m1的总时间Ton相对于开关周期Tsw的比例(Ton/Tsw)、死区时间DT的总时间(4×DT)相对于开关周期Tsw的比例(4×DT/Tsw:以下称为死区时间比例),用以下公式进行表示。
Vout_rise=Vdd×(Ton/Tsw)-Vdd×(4×DT/Tsw)
即,上升期间的输出电压的绝对值Vout_rise为从电源电压(+Vdd)与比例(Ton/Tsw)的积中减去电源电压(Vdd)与死区时间比例(4×DT/Tsw)的积而得到的值。
另一方面,电流Iout的方向和电压Vout的方向不同的下降期间的输出电压的绝对值Vout_fal1,在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PWM控制中的每个开关周期Tsw,使用电源1333的电源电压(Vdd)、执行第四模式m4的总时间Ton相对于开关周期Tsw的比例(Ton/Tsw)、死区时间比例(4×DT/Tsw),用以下公式进行表示。
Vout_fal1=Vdd×(Ton/Tsw)+Vdd×(4×DT/Tsw)
即,下降期间的输出电压的绝对值Vout_fal1为电源电压(Vdd)与比例(Ton/Tsw)的积加上电源电压(Vdd)与死区时间比例(4×DT/Tsw)的积而得到的值。
由此可知,在每个开关周期Tsw,下降期间的输出电压的绝对值Vout_fal1比上升期间的输出电压的绝对值Vout_rise大了死区时间DT相对于开关周期Tsw的比例(DT/Tsw)与电源1333的电源电压Vdd的乘积的8倍的值。即,下降期间的输出电压的绝对值Vout_fal1与上升期间的输出电压的绝对值Vout_rise之间的差(Vout_fal1-Vout_rise:以下称为差分电压)在每一个开关周期为如下。
Vout_fal1-Vout_rise=8×Vdd×(DT/Tsw)
即,差分电压为,死区时间DT相对于开关周期Tsw的比例(DT/Tsw)和电源电压Vdd相乘,所得的积再乘以开关周期Tsw中的死区时间DT的总数的2倍而得到的值。
PWM控制中的上述差分电压是电流波形对称性破坏的原因,在增幅器133中作为输出电压Vout相对于控制信号的放大的差异而出现。以下,在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中降低上述差分电压,即、提高电流波形对称性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梯度磁场电源130的结构的框图。
梯度磁场线圈102通过电流Iout产生梯度磁场,该电流Iout是按照从具有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331的增幅器133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而供给的。
梯度磁场电源130具有反馈控制电路131、调整电路132、增幅器133和LPF135。增幅器133具有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331、全桥式电路1335和未图示的电源。即,增幅器133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部,该脉冲宽度调制部根据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输入,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
反馈控制电路131使用电流Iout的值对输入信号Iin执行反馈控制,并将控制信号输出给调整电路132。反馈控制电路131相当于反馈控制部,由上述的处理器等来实现。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331根据基于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输入信号Iin的开关元件的控制信号,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331相当于脉冲宽度调制部,由上述的处理器等来实现。
调整电路132根据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进行控制信号中包含的增幅器133的增益或者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具体而言,调整电路132以使梯度磁场的波形在上升和下降中成为对称波形的方式,对增幅器133的增益或者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整。例如,调整电路132根据死区时间相对于开关周期的比例来调整控制信号的增益。此外,调整电路132根据死区时间的长度来调整脉冲宽度的缩短量。
更详细地说,调整电路132基于开关元件的死区时间DT相对于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Tsw的比例(DT/Tsw)来调整控制信号的增益,或者、基于死区时间DT来调整脉冲宽度调制中的脉冲宽度。
具体而言,调整电路132计算由PID控制产生的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与输入信号Iin的积(Iin×dIin/dt)。调整电路132将输入信号Iin被输出给反馈控制电路131的期间当中积(Iin×dIin/dt)为负的期间,判定为在电流Iout的波形中电流Iout的值接近零的下降期间。调整电路132在整个下降期间执行对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调整、或者执行有助于电流Iout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更详细地说,作为对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调整,调整电路132将差值作为增益赋予给控制信号,该差值是从1减去开关周期Tsw中的死区时间DT的总数的2倍与死区时间比例的乘积值(对应日文:積算値)而得到的差值。再有,调整电路132也可以取代对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赋予,而作为脉冲宽度的调整,将有助于电流Iout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缩短开关周期Tsw中的死区时间DT的乘积值的2倍。调整电路132相当于调整部,由上述的处理器等来实现。
全桥式电路1335在上升期间或者下降期间,按照根据调整后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后的脉冲宽度或者调整后的脉冲宽度,将输出电压Vout施加给梯度磁场线圈102。
(调整功能)
调整功能是在下降期间对控制信号进行调整、或者在下降期间对脉冲宽度进行调整的功能。图19是示出调整功能中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以下,为了使说明简单,假设上升期间的第一模式m1的执行时间和下降期间的第四模式m4的执行时间为相等的时间间隔。此外,假设执行本调整功能前的死区时间DT在上升期间以及下降期间为相同的时间间隔。
(步骤Sa1)
在序列控制电路110的控制下,基于摄像序列信息开始MR摄像。这时,摄像序列中的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输入信号Iin被从序列控制电路110输出给梯度磁场电源130中的反馈控制电路131和调整电路132。此外,在调整功能的调整对象为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从反馈控制电路131向调整电路132输出控制信号。
(步骤Sa2)
若MR摄像没有结束,就执行步骤Sa3的处理。
(步骤Sa3)
在反馈控制电路131中计算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将计算出的时间微分dIin/dt输出给调整电路132。
(步骤Sa4)
在调整电路132中计算输入信号Iin与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的积(Iin×dIin/dt)。
(步骤Sa5)
将由调整电路132计算出的积(Iin×dIin/dt)与0进行比较。若输入信号Iin与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的积(Iin×dIin/dt)为0以上(步骤Sa5的否),就反复进行步骤Sa2至步骤Sa4的处理。这时,将相对于控制信号的PWM控制所产生的输出电压Vout施加给梯度磁场线圈102。
若输入信号Iin与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的积(Iin×dIin/dt)为负,(步骤Sa5的是),就执行步骤Sa6的处理。积(Iin×dIin/dt)为负相当于将控制信号输入到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331的时刻属于下降期间。
(步骤Sa6)
由调整电路132计算赋予给控制信号的增益(放大)、或者使有助于电流Iout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缩短的量(以下称为脉冲宽度缩短量)。
以下,以图17为例,对与控制信号的调整有关的放大的计算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7中的下降期间的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为4。因此,调整电路132从1减去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4的2倍即8与死区时间比例(DT/Tsw)的积,由此计算赋予给控制信号的放大(1-8×DT/Tsw)。此外,图17中的下降期间的下一个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为3。因此,调整电路132从1减去下一个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3的2倍即6与死区时间比例(DT/Tsw)的积,由此计算赋予给控制信号的放大(1-6×DT/Tsw)。
接着,以图17为例,对脉冲宽度缩短量的计算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7中的下降期间的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为4。因此,调整电路132计算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4的2倍即8与死区时间DT的积,即、最初的开关周期中的死区时间DT的乘积值4×DT的2倍,即脉冲宽度缩短量(8×DT)。图17中的下降期间的下一个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为3。因此,调整电路132计算下一个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3的2倍即6与死区时间DT的积,即脉冲宽度缩短量(6×DT)。
(步骤Sa7)
由调整电路132执行对控制信号的放大的调整或者对有助于电流Iout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首先,关于对控制信号的放大的调整进行说明。调整电路132在下降期间的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将计算出的放大(1-8×DT/Tsw)赋予给控制信号。接着,调整电路132将计算出的放大(1-6×DT/Tsw)赋予给控制信号。通过这些处理,在下降期间增幅器133中的放大变小,因此能够使下降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接近于上升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
接着,关于对有助于电流Iout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进行说明。调整电路132在下降期间的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将有助于电流Iout的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第四模式m4的脉冲宽度)缩短计算出的脉冲宽度缩短量(8×DT)。接着,调整电路132将下一个开关周期中的第四模式m4的脉冲宽度缩短计算出的脉冲宽度缩短量(6×DT)。通过这些处理,下降期间的第四模式m4的脉冲宽度缩短脉冲宽度缩短量,因此能够使下降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接近于上升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
通过本步骤中的对控制信号的放大的调整或者脉冲宽度的调整,能够降低下降期间的电流Iout的衰减的促进。在步骤Sa7的处理后反复进行步骤Sa2至步骤Sa7的处理,直至MR摄像结束(步骤Sa2的是)。
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能够根据基于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输入信号Iin的开关元件的控制信号,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并基于开关元件的死区时间DT相对于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Tsw的比例,对控制信号的增益进行调整,或者基于死区时间DT,对有助于电流Iout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整。
此外,根据本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具有:梯度磁场线圈102,作为负载部分LP;全桥式电路,按照根据调整后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后的脉冲宽度或者调整后的脉冲宽度,将输出电压Vout施加给梯度磁场线圈102;以及反馈控制部,使用电流Iout的值对输入信号Iin执行反馈控制,并将控制信号输出给脉冲宽度调制部,将输入信号Iin被输出给反馈控制部的期间当中、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与输入信号Iin的积(Iin×dIin/dt)为负的期间,判定为在电流Iout的波形中电流Iout的值接近零的下降期间,能够在整个下降期间执行对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调整或者有助于电流Iout的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更详细地说,根据本磁共振成像装置100,作为下降期间的增益的调整,能够将差值作为增益赋予给控制信号,该差值是从1减去开关周期Tsw中的死区时间DT的总数的2倍和开关元件的死区时间DT相对于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Tsw的比例的乘积值而得到的差值,作为下降期间的脉冲宽度的调整,能够将有助于电流Iout的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缩短开关周期Tsw中的死区时间DT的乘积值的2倍。
由以上可知,根据本磁共振成像装置100,通过在电流Iout的下降期间调整PWM控制中的控制量(控制信号的放大或者脉冲宽度),能够不损失死区时间DT而提高电流波形(梯形波)的对称性。由此,能够提高由图像生成功能152生成的图像的画质。
(第一变形例)
本变形例中的调整功能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调整功能的不同点在于,在上升期间调整控制信号,或者在上升期间调整脉冲宽度。
调整电路132将输入信号Iin被输出给反馈控制电路131的期间当中积(Iin×dIin/dt)为正的期间,判定为在电流Iout的波形中电流值离开零的上升期间。调整电路132在整个上升期间执行增益的调整或者脉冲宽度的调整。更具体地说,作为上升期间的增益的调整,调整电路132将开关周期Tsw中的死区时间DT的总数的2倍与死区时间比例的乘积值赋予给控制信号。再有,调整电路132也可以取代对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赋予,而作为上升期间的脉冲宽度的调整,将有助于电流Iout增幅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伸长开关周期Tsw中的死区时间DT的乘积值的2倍。
以下,关于本变形例中的调整功能,对与图19中的本实施方式不同的处理进行说明。
(调整功能)
(步骤Sa5)
若输入信号Iin与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的积(Iin×dIin/dt)为正,就执行步骤Sa6的处理。若输入信号Iin与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的积(Iin×dIin/dt)为0以下,就反复进行步骤Sa2至步骤Sa4的处理。这时,将相对于控制信号的PWM控制所产生的输出电压Vout施加给梯度磁场线圈102。
(步骤Sa6)
由调整电路132计算赋予给控制信号的增益(放大)或者使有助于电流Iout增幅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伸长的量(以下称为脉冲宽度伸长量)。
以下,以图13为例,对与控制信号的调整有关的放大的计算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3中的上升期间的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为4。因此,调整电路132将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4的2倍即8与死区时间比例(DT/Tsw)相乘所得的积和1相加,由此计算赋予给控制信号的放大(1+8×DT/Tsw)。此外,图13中的上升期间的下一个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为3。因此,调整电路132将下一个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3的2倍即6与死区时间比例(DT/Tsw)相乘所得的积和1相加,由此计算赋予给控制信号的放大(1+6×DT/Tsw)。
以下,以图13为例,对脉冲宽度伸长量的计算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3中的上升期间的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为4。因此,调整电路132计算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4的2倍即8与死区时间DT的积,即、最初的开关周期中的死区时间DT的乘积值4×DT的2倍,即脉冲宽度伸长量(8×DT)。图13中的上升期间的下一个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为3。因此,调整电路132计算下一个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的总数3的2倍即6与死区时间DT的积,即脉冲宽度伸长量(6×DT)。
(步骤Sa7)
由调整电路132执行对控制信号的放大的调整或者对有助于电流Iout增幅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在步骤Sa7的处理后反复进行步骤Sa2至步骤Sa7的处理,直至MR摄像结束(步骤Sa2的是)。
关于对控制信号的放大的调整进行说明。调整电路132在上升期间的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将计算出的放大(1+8×DT/Tsw)赋予给控制信号。接着,调整电路132将计算出的放大(1+6×DT/Tsw)赋予给控制信号。通过这些处理,在上升期间增幅器133中的放大变大,因此能够使上升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接近于下降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
接着,关于对有助于电流Iout的增幅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进行说明。调整电路132在上升期间的最初的开关周期Tsw中,将有助于电流Iout增幅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第一模式m1的脉冲宽度)伸长计算出的脉冲宽度伸长量(8×DT)。接着,调整电路132将下一个开关周期中的第一模式m1的脉冲宽度伸长计算出的脉冲宽度伸长量(6×DT)。通过这些处理,上升期间的第一模式m1的脉冲宽度伸长脉冲宽度伸长量,因此能够使上升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接近于下降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
再有,在本变形例中脉冲宽度伸长量存在上限。即,在开关周期中执行第一模式m1的导通时间需要小于从开关周期减去4倍死区时间而得的脉冲宽度。通过这些调整,能够降低上升期间的电流Iout的增幅的抑制。
此外,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调整功能中的处理中加入本变形例中的调整功能中的处理。这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上升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与下降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的对称性。
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根据本变形例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具有:梯度磁场线圈102,作为负载部分LP;全桥式电路,按照根据调整后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后的脉冲宽度或者调整后的脉冲宽度,将输出电压Vout施加给梯度磁场线圈102;以及反馈控制部,使用电流Iout的值对输入信号Iin执行反馈控制,并将控制信号输出到脉冲宽度调制部,将输入信号Iin被输出给反馈控制部的期间当中、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与输入信号Iin的积(Iin×dIin/dt)为正的期间,判定为在电流Iout的波形中电流Iout的值离开零的上升期间,能够在整个上升期间执行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调整或者有助于电流Iout的增幅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更详细地说,根据本磁共振成像装置100,作为上升期间的增益的调整,能够将乘积值作为所述增益赋予给所述控制信号,该乘积值是开关周期Tsw中的死区时间DT的总数的2倍和开关元件的死区时间DT相对于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Tsw的比例的乘积值,作为上升期间的脉冲宽度的调整,能够将有助于电流Iout的增幅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伸长开关周期Tsw中的死区时间DT的乘积值的2倍。
由以上可知,根据本磁共振成像装置100,通过在电流Iout的上升期间调整PWM控制中的控制量(控制信号的放大或者脉冲宽度),能够不损失死区时间DT而提高电流波形(梯形波)的对称性。由此,能够提高由图像生成功能152生成的图像的画质。
另外,通过将本变形例中的调整功能加入到本实施方式的调整功能中,能够进一步提高上升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与下降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的对称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由MR摄像生成的图像的画质。
(第二变形例)
本变形例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下降期间或者上升期间的判定中,取代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与输入信号Iin的积(Iin×dIin/dt),而使用电流Iout与输出电压Vout的积(Iout×Vout)以及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
图20是示出本变形例中的梯度磁场电源130的结构的结构图。与本实施方式中的梯度磁场电源130的不同点在于,来自LPF135的输出被输入给调整电路132。
调整电路132计算电流Iout与输出电压Vout的积(Iout×Vout)。调整电路132判定在输入信号Iin被输出给反馈控制电路131的期间中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是否为非零。调整电路132在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为非零的情况下,调整电路132判定积(Iout×Vout)是否为负。在判定为下降期间的情况下,调整电路132将积(Iout×Vout)为负的期间判定为下降期间。
再有,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为,调整电路132判定上升期间而取代上述下降期间的判定。这时,调整电路132将积(Iout×Vout)为正的期间判定为上升期间。这时,调整功能中的处理成为与第一变形例中的处理同样的处理。
(调整功能)
图21是示出本变形例中的调整功能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步骤Sb1至步骤Sb3、步骤Sb7、步骤Sb8中的处理,与图19的步骤Sa1至步骤Sa3、步骤Sa6、步骤Sa7中的处理分别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图21的流程图中对下降期间的调整功能进行了记载,但关于上升期间的调整功能,在相关联的步骤中适当地加以说明。
(步骤Sb4)
由调整电路132判定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是否为非零。在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为零的情况下(步骤Sb4的否),反复进行步骤Sb2的处理和步骤Sb3的处理。这时,将相对于控制信号的PWM控制所产生的输出电压Vout施加给梯度磁场线圈102。在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为非零的情况下(步骤Sb4的是),执行步骤Sb5的处理。
在输出电压Vout为非零且一定的情况下,不执行步骤Sb7的处理和步骤Sb8的处理,因此进行本步骤中的处理。由此,实施本调整功能的期间的判定就会更准确。
(步骤Sb5)
将输出电压Vout和电流Iout输出给调整电路132。由调整电路132计算电流Iout与输出电压Vout的积(Iout×Vout)。
(步骤Sb6)
通过由调整电路132对积(Iout×Vout)与零进行比较,来判定下降期间或者上升期间。将积(Iout×Vout)为负的期间判定为下降期间。这时(步骤Sb6的是)执行步骤Sb7和步骤Sb8的处理。在积(Iout×Vout)不为负的情况下(步骤Sb6的否),反复进行步骤Sb2至步骤Sb5的处理。这时,将相对于控制信号的PWM控制所产生的输出电压Vout施加给梯度磁场线圈102。
再有,也可以将积(Iout×Vout)为正的期间判定为上升期间。这时执行与步骤Sb7和步骤Sb8的处理相对应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步骤Sa6和步骤Sa7的处理。
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加之本实施方式中的效果,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根据本变形例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能够将输入信号Iin被输出给反馈控制电路131的期间当中、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为非零、且输出电压Vout与电流Iout的积(Iout×Vout)为负的期间,判定为在电流Iout的波形中电流Iout的值接近零的下降期间,在整个下降期间执行对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调整或者有助于电流Iout的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此外,根据本变形例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能够将输入信号Iin被输出给反馈控制电路131的期间当中、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为非零、且输出电压Vout与电流Iout的积(Iout×Vout)为正的期间,判定为在电流Iout的波形中电流Iout的值离开零的上升期间,在整个上升期间执行对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调整或者有助于电流Iout增幅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由以上可知,根据本变形例,在输入信号Iin的时间微分(dIin/dt)为零的情况下,即、输出电压Vout为非零且一定的情况下,不执行步骤Sb7的处理和步骤Sb8的处理,因此,实施本调整功能的期间的判定会更准确,本调整功能的可靠性提高。由此,根据本变形例,能够提高电流波形(梯形波)的对称性,能够提高由图像生成功能152生成的图像的画质。
(第三变形例)
本变形例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对表示下降期间的下降触发信号进行响应,在整个下降期间执行增益的调整或者脉冲宽度的调整。再有,也可以在本变形例中对表示上升期间的上升触发信号进行响应,在整个上升期间执行增益的调整或者脉冲宽度的调整。此外,也可以在本变形例中对下降触发信号和上升触发信号分别进行响应,分别在整个上升期间和下降期间执行增益的调整或者脉冲宽度的调整。
图22是示出本变形例中的梯度磁场电源130的结构的结构图。与本实施方式中的梯度磁场电源130的不同点在于,从序列控制电路110输出的上升触发信号和下降触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触发信号被输入给调整电路132。这时,用于将输入信号Iin输出给反馈控制电路131的信号线和用于将上升触发信号和下降触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触发信号输出给调整电路132的信号线,被设置在序列控制电路110和梯度磁场电源130之间。
存储电路123根据多个摄像序列的各个序列,将表示下降期间的下降触发信号与输入信号Iin建立对应并进行存储。由于输入信号Iin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因此,下降触发信号是表示与梯度磁场波形的生成有关的电流Iout中的下降期间的信号,是加入了反馈控制的处理时间并与输入信号Iin同步的信号。下降触发信号例如是使下降期间成为导通状态,并且使非下降期间成为截止状态的二值化信号。再有,也可以为,存储电路123将表示上升期间的上升触发信号与输入信号Iin建立对应并进行存储。上升触发信号例如是使上升期间成为导通状态,并且使非上升期间成为截止状态的二值化信号。
序列控制电路110对MR摄像的开始进行响应,使下降触发信号与输入信号Iin同步并输出给梯度磁场电源130。具体而言,序列控制电路110在将输入信号Iin输出给反馈控制电路131的同时,将下降触发信号输出给调整电路132。再有,也可以为,序列控制电路110对MR摄像的开始进行响应,使上升触发信号与输入信号Iin同步并输出给梯度磁场电源130。
调整电路132对下降触发信号进行响应,在整个下降期间执行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调整或者有助于电流Iout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具体而言,调整电路132在整个下降触发信号成为导通状态的期间执行增益的调整或者脉冲宽度的调整。再有,也可以为,调整电路132对上升触发信号进行响应,在整个上升触发信号成为导通状态的期间(上升期间)执行增益的调整或者脉冲宽度的调整。
(调整功能)
图23是示出本变形例中的调整功能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步骤Sc1、步骤Sc3、步骤Sc5、步骤Sc6中的处理,与图19的步骤Sa1、步骤Sa2、步骤Sa6、步骤Sa7中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图23的流程图中对下降期间的调整功能进行了记载,关于上升期间的调整功能,在相关联的步骤中适当地加以说明。
(步骤Sc2)
对MR摄像的开始进行响应,由序列控制电路110根据摄像序列从存储电路123读出与开始的MR摄像相对应的摄像序列信息中包含的输入信号Iin、和与该输入信号Iin相对应的下降触发信号。读出的输入信号Iin和下降触发信号同步地被输出给梯度磁场电源130。
再有,在上升期间执行调整功能的情况下,由序列控制电路110从存储电路123读出输入信号Iin和与该输入信号Iin相对应的上升触发信号。读出的输入信号Iin和上升触发信号同步地被输出给梯度磁场电源130。
(步骤Sc4)
由调整电路132判定下降触发信号是否为导通状态。若下降触发信号为导通状态(步骤Sc4的是),就执行步骤Sc5和步骤Sc6的处理。即,对下降触发信号的导通状态进行响应,在整个下降期间执行步骤Sc5和步骤Sc6的处理。若下降触发信号不是导通状态(步骤Sc4的否),就将相对于控制信号的PWM控制所产生的输出电压Vout施加给梯度磁场线圈102。
再有,也可以由调整电路132判定上升触发信号是否为导通状态。若上升触发信号为导通状态,就执行与步骤Sc5和步骤Sc6的处理相对应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步骤Sa6和步骤Sa7的处理。即,对上升触发信号的导通状态进行响应,在整个上升期间执行这些处理。
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加之本实施方式中的效果,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根据本变形例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能够将在梯度磁场产生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中表示电流Iout的值接近零的下降期间的下降触发信号,与输入信号Iin建立对应并进行存储,并对下降触发信号的导通状态进行响应,在整个下降期间执行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调整或者有助于电流Iout的衰减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此外,根据本磁共振成像装置100,能够将在梯度磁场产生期间的电流Iout的波形中表示电流Iout的值离开零的上升期间的上升触发信号,与输入信号Iin建立对应并进行存储,并对上升触发信号的导通状态进行响应,在整个上升期间执行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调整或者有助于电流Iout的增幅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由以上可知,根据本变形例,不进行上升期间和下降期间的判定,就能够执行控制信号的增益的调整或者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由此,能够更简便地提高电流波形(梯形波)的对称性,能够提高由图像生成功能152生成的图像的画质。
根据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以及至少一个的变形例等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能够在与梯度磁场的产生有关的负载部分LP的电流Iout的波形中确保上升期间的波形与下降期间的波形的对称性,能够提高由本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生成的图像的画质。
尽管已经描述了特定的实施方式,但仅是通过例子表现了这些实施方式,而并不是要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可以用多种其他的方式来实施本文所描述的新的装置和方法。另外,采用本文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形式的各种省略、替代和改变都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做出。所附的技术方案和它们的等效内容就是要覆盖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这些形式或变形。

Claims (11)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
增幅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部,该脉冲宽度调制部根据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输入,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
梯度磁场线圈,通过按照从所述增幅器输出的输出电压而供给的电流来产生所述梯度磁场;
调整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进行所述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增幅器的增益或者所述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全桥式电路,具有所述开关元件,按照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后的脉冲宽度或者调整后的所述脉冲宽度,将所述输出电压施加给所述梯度磁场线圈;以及
反馈控制部,使用所述电流的值,对与所述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输入信号执行反馈控制,并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部,
所述调整部将所述输入信号被输出给所述反馈控制部的期间中的、所述输入信号的时间微分与所述输入信号的积为负的期间,判定为在所述电流的波形中所述电流的值接近零的下降期间,
在整个所述下降期间执行所述增益的调整或者所述脉冲宽度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部以使所述梯度磁场的波形在上升和下降中成为对称波形的方式,对所述增幅器的增益或者所述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部根据所述死区时间相对于所述开关周期的比例来调整所述控制信号的增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部根据所述死区时间的长度来调整所述脉冲宽度的缩短量。
5.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
增幅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部,该脉冲宽度调制部根据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输入,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
梯度磁场线圈,通过按照从所述增幅器输出的输出电压而供给的电流来产生所述梯度磁场;
调整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进行所述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增幅器的增益或者所述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全桥式电路,具有所述开关元件,按照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后的脉冲宽度或者调整后的所述脉冲宽度,将所述输出电压施加给所述梯度磁场线圈;以及
反馈控制部,使用所述电流的值,对与所述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输入信号执行反馈控制,并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部,
所述调整部将所述输入信号被输出给所述反馈控制部的期间中的、所述输入信号的时间微分为非零、且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电流的积为负的期间,判定为在所述电流的波形中所述电流的值接近零的下降期间,
在整个所述下降期间执行所述增益的调整或者所述脉冲宽度的调整。
6.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
增幅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部,该脉冲宽度调制部根据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输入,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
梯度磁场线圈,通过按照从所述增幅器输出的输出电压而供给的电流来产生所述梯度磁场;
调整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进行所述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增幅器的增益或者所述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全桥式电路,具有所述开关元件,按照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后的脉冲宽度或者调整后的所述脉冲宽度,将所述输出电压施加给所述梯度磁场线圈;
反馈控制部,使用所述电流的值,对与所述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输入信号执行反馈控制,并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部;以及
存储部,将表示在所述梯度磁场的产生期间的所述电流的波形中所述电流的值接近零的下降期间的下降触发信号,与所述输入信号建立对应地进行存储,
所述调整部对所述下降触发信号的导通状态进行响应,在整个所述下降期间执行所述增益的调整或者所述脉冲宽度的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5、6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下降期间中的所述增益的调整,所述调整部将差值作为所述增益赋予给所述控制信号,该差值是从1减去所述开关周期中的所述死区时间的总数的2倍与所述死区时间相对于所述开关周期的比例的乘积值而得到的值,
作为所述下降期间中的所述脉冲宽度的调整,所述调整部将有助于所述电流的衰减的所述脉冲宽度缩短所述开关周期中的所述死区时间的乘积值的2倍。
8.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
增幅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部,该脉冲宽度调制部根据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输入,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
梯度磁场线圈,通过按照从所述增幅器输出的输出电压而供给的电流来产生所述梯度磁场;
调整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进行所述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增幅器的增益或者所述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全桥式电路,具有所述开关元件,按照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后的脉冲宽度或者调整后的所述脉冲宽度,将所述输出电压施加给所述梯度磁场线圈;以及
反馈控制部,使用所述电流的值,对与所述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输入信号执行反馈控制,并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部,
所述调整部将所述输入信号被输出给所述反馈控制部的期间中的、所述输入信号的时间微分与所述输入信号的积为正的期间,判定为在所述电流的波形中所述电流的值离开零的上升期间,
在整个所述上升期间执行所述增益的调整或者所述脉冲宽度的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上升期间中的所述增益的调整,所述调整部将乘积值作为所述增益赋予给所述控制信号,该乘积值是所述开关周期中的所述死区时间的总数的2倍与所述死区时间相对于所述开关周期的比例的乘积值,
作为所述上升期间中的所述脉冲宽度的调整,所述调整部将有助于所述电流的增幅的所述脉冲宽度加长所述开关周期中的所述死区时间的乘积值的2倍。
10.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
增幅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部,该脉冲宽度调制部根据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输入,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
梯度磁场线圈,通过按照从所述增幅器输出的输出电压而供给的电流来产生所述梯度磁场;
调整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进行所述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增幅器的增益或者所述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全桥式电路,具有所述开关元件,按照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后的脉冲宽度或者调整后的所述脉冲宽度,将所述输出电压施加给所述梯度磁场线圈;以及
反馈控制部,使用所述电流的值,对与所述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输入信号执行反馈控制,并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部,
所述调整部将所述输入信号被输出给所述反馈控制部的期间中的、所述输入信号的时间微分为非零、且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电流的积为正的期间,判定为在所述电流的波形中所述电流的值离开零的上升期间,
在整个所述上升期间执行所述增益的调整或者所述脉冲宽度的调整。
1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
增幅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部,该脉冲宽度调制部根据与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输入,对被输入给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
梯度磁场线圈,通过按照从所述增幅器输出的输出电压而供给的电流来产生所述梯度磁场;
调整部,根据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周期中包含的死区时间,进行所述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增幅器的增益或者所述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调整;
全桥式电路,具有所述开关元件,按照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后的脉冲宽度或者调整后的所述脉冲宽度,将所述输出电压施加给所述梯度磁场线圈;
反馈控制部,使用所述电流的值,对与所述梯度磁场的波形相对应的输入信号执行反馈控制,并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部;以及
存储部,将表示在所述梯度磁场的产生期间的所述电流的波形中所述电流的值离开零的上升期间的上升触发信号,与所述输入信号建立对应地进行存储,
所述调整部对所述上升触发信号的导通状态进行响应,在整个所述上升期间执行所述增益的调整或者所述脉冲宽度的调整。
CN201810670176.6A 2017-06-26 2018-06-26 磁共振成像装置 Active CN1091063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4473 2017-06-26
JP2017124473A JP7106252B2 (ja) 2017-06-26 2017-06-26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6369A CN109106369A (zh) 2019-01-01
CN109106369B true CN109106369B (zh) 2022-04-08

Family

ID=6469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0176.6A Active CN109106369B (zh) 2017-06-26 2018-06-26 磁共振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5872B2 (zh)
JP (1) JP7106252B2 (zh)
CN (1) CN10910636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8798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mpensation of nonlinearity introduced by dead time in switching output stage
CN103069714A (zh) * 2010-08-13 2013-04-2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模式的供电设备和方法
CN104220891A (zh) * 2012-04-16 2014-12-17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附加的能量缓冲器的mri梯度功率系统
CN106105013A (zh) * 2014-04-17 2016-11-09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控制装置
US20170160358A1 (en) * 2015-12-04 2017-06-08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power suppl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42362B2 (ja) 1987-09-30 1997-08-20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映像装置
JP3722561B2 (ja) 1996-09-09 2005-11-30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用電源装置
JP5800626B2 (ja) * 2011-07-29 2015-10-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5159694A (ja) * 2014-02-25 2015-09-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の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8798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mpensation of nonlinearity introduced by dead time in switching output stage
CN103069714A (zh) * 2010-08-13 2013-04-2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模式的供电设备和方法
CN104220891A (zh) * 2012-04-16 2014-12-17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附加的能量缓冲器的mri梯度功率系统
CN106105013A (zh) * 2014-04-17 2016-11-09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控制装置
US20170160358A1 (en) * 2015-12-04 2017-06-08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power suppl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05872B2 (en) 2021-08-31
CN109106369A (zh) 2019-01-01
JP7106252B2 (ja) 2022-07-26
JP2019005286A (ja) 2019-01-17
US20180372820A1 (en) 2018-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00164B2 (ja) 磁気コイル電力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261907B (zh) 用于mri梯度线圈电源的在数字域中的状态空间反馈控制器
US10338172B2 (en) Pow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load
RU2616773C2 (ru) Градиентная система питания mri с добавленным накопителем энергии
US93892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soft switching condition in a gradient coil driver circuit
US7253625B2 (en) Precision gradient amplifier with multiple output voltage levels
WO2014016774A1 (en) Mri gradient amplifier operable at different slew rates
JP2006516439A (ja) 複数の出力レベルを有する精密な傾斜増幅器
CN109106369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
JP6062234B2 (ja) 電源回路およ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211698153U (zh) 射频线圈的切换控制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CN109217845B (zh) 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208699A1 (ja) 傾斜磁場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磁気共鳴画像診断装置
JP4298040B2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Babaloo et al. Droop compensation of gradient current waveforms in gradient array systems
CN117674630A (zh) 磁共振系统及用于磁共振系统的脉冲负载的供电装置
JPWO2004103173A1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2019037675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Venkatesa SYSTEM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URRENT IN GRADENT COIL OF MAGNET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