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6223A -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6223A
CN109106223A CN201710485907.5A CN201710485907A CN109106223A CN 109106223 A CN109106223 A CN 109106223A CN 201710485907 A CN201710485907 A CN 201710485907A CN 109106223 A CN109106223 A CN 109106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er
component
strainer portion
connecting shaft
bott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59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6223B (zh
Inventor
马向阳
刘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859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6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6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6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6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6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16Inse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其中,漏勺组件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及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漏勺部和第二漏勺部,所述第一漏勺部连接于第一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漏勺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一漏勺部为一体结构,第一漏勺部与第二漏勺部配合形成过滤腔体;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构件带动所述第一漏勺部闭合于所述第二漏勺部而形成所述过滤腔体,或所述第一构件带动所述第一漏勺部与所述第二漏勺部相互分离而打开所述过滤腔体。本发明漏勺组件能在熬煮食材时将方便的将食材集中或分散于壶身内。

Description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勺组件和应用该漏勺组件的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的液体加热容器,通常会配置有滤网或者过滤球,以方便过滤和浸泡例如茶叶等食材。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通常会使用液体加热容器熬制一些滋补食材,在熬制滋补食材的过程中,某些时候需要先将滋补食材封闭于一定空间内,在煮泡一段时间以后,又需要将食材自由分散于水中,将煮泡之后的食材一起食用,现有的液体加热容器中滤网或者过滤球设计则难以满足上述过程,操作过程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漏勺组件,旨在提升熬煮食材时将食材集中或分散于壶身内操作的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漏勺组件,包括: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及
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漏勺部和第二漏勺部,所述第一漏勺部连接于第一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漏勺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一漏勺部为一体结构,第一漏勺部与第二漏勺部配合形成过滤腔体;
所述第一构件能与所述第二构件相对滑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构件带动所述第一漏勺部闭合于所述第二漏勺部而形成所述过滤腔体,或使得所述第一构件带动所述第一漏勺部与所述第二漏勺部相互分离而打开所述过滤腔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构件包括连接轴,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套管,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套管,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套管。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套管内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该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套管,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当连接轴受一外力作用而相对于套管滑动时,所述弹性元件变形并存储弹性势能,所述第一漏勺部打开于第二漏勺部,当该外力释放时,所述弹性元件释放弹性势能使所述连接轴相对于套管向相反方向滑动,使所述第一漏勺部闭合于第二漏勺部。
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者弹性橡胶。
可选地,所述套管靠近所述第二漏勺部的一端内还容置有止挡环,所述止挡环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所述连接轴滑动穿设于所述止挡环,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止挡环抵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套设于连接轴的第一密封圈,该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套管靠近所述第二漏勺部的一端,第一密封圈的一端面抵持于所述止挡环背离弹性元件的一端,第一密封圈的外壁抵接于套管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手柄和轴套,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第一漏勺部的一端,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轴套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卡接,所述轴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套管并抵接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套接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径向凸设于所述套接部的外壁,所述套接部套设于的套管远离所述第二漏勺部的一端。
本发明还提成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以及盖设于所述壶身的壶盖,还包括如上述的漏勺组件,所述壶盖开设有通孔,所述漏勺组件的连接结构穿设于所述通孔并伸出所述壶身外,所述漏勺组件的第一漏勺部和第二漏勺部容置于所述壶身内。
可选地,所述壶盖于所述通孔内还固定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连接结构的套管,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密封筒体以及径向凸设于所述密封筒体外壁的限位环,所述密封筒体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所述限位环卡持于所述壶盖。
可选地,定义所述漏勺组件所形成的过滤腔体的容积为V1,定义所述壶身的容积为V2,其中,0.001≤V1/V2≤0.5。
可选地,还包括加热底座,所述壶身与所述加热底座分体设置并设于所述加热底座上方,或所述加热底座与所述壶身一体成型并设于所述壶身底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漏勺组件中设置两个滑动连接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而将第一漏勺部连接于第一构件,以及将第二漏勺部连接于第二构件,通过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互滑动,使得第一构件带动第一漏勺与第二漏勺进行闭合或打开操作,则当本漏勺组件应用于液体加热容器,可在特定时间段通过手动操作使得第一漏勺部和第二漏勺部打开,将熬煮的食材释放到液体加热容器内,如此满足用户熬煮食材的多重需求,熬煮食材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漏勺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漏勺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漏勺组件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漏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液体加热容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漏勺组件的装配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漏勺组件3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漏勺组件300包括连接结构100和过滤结构200,连接结构100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构件(未标示)和第二构件(未标示);过滤结构200包括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第一漏勺部210连接于第一构件的一端,第二漏勺部220连接于第二构件的一端,第一漏勺部210与第二漏勺部220配合形成过滤腔体,第一构件能与第二构件相对滑动,以使得第一构件带动第一漏勺部210闭合于第二漏勺部220而形成过滤腔体,或使得第一构件带动第一漏勺部210与第二漏勺部220相互分离而打开过滤腔体。
本方案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整体呈长条形结构,使得其适用于伸入如热水壶等液体加热容器500的盛装液体的容腔中,其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滑动配合可以采用机械结构中例如滑轨的结构,如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为滑轨与滑座的配合,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两者之一设置有滑道,另一个沿着滑道滑行,或者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为相互套设的方式,使得彼此能相互滑动。本方案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分别连接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同一端,其中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均包括一半球形状的壳体211,在壳体211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212,当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闭合后,二者闭合成过滤腔体(未标示),液体加热容器500的腔体的内的溶液通过过滤孔212与过滤腔体实现液体交换。本方案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的两个壳体211的分界面所在平面为竖直平面,即第一构件驱动第一漏勺部210与第二漏勺部220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相对滑动,如此过滤腔体内的食材可在第一漏勺部210打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落于液体加热容器500的腔体内,使得食材在熬煮过程中与液体加热容器500的腔体内自由分散,操作较简便。可以理解的,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的分界面也可位于水平面,即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也可以是上下罩盖的方式进行打开或闭合。本方案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的边缘均设置有一环形板213,在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闭合时,两部分的环形板213可互相贴合,实现较好的密封,或者两部分的环形板213也可以存在一定间隙,环形板213的设置,使得第一漏勺部210在第一构件的带动下与第二漏勺部220相互滑动时动作更顺畅,同时第一漏勺部210的壳体211部分不易撞击到第二漏勺部220的壳体211部分,同时也增强了壳体211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漏勺组件300中设置两个滑动连接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而将第一漏勺部210连接于第一构件,以及将第二漏勺部220连接于第二构件,通过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互滑动,使得第一构件带动第一漏勺与第二漏勺进行闭合或打开操作,则当本漏勺组件300应用于液体加热容器500,可在特定时间段通过手动操作使得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打开,将熬煮的食材释放到液体加热容器500内,如此满足用户熬煮食材的多重需求,熬煮食材操作方便。
具体的,本发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滑动配合的具体方案为:第一构件包括连接轴110,第二构件包括套管120,连接轴110穿设于套管120,连接轴110的两端均伸出套管120。
本方案的连接轴110和第一漏勺部210,套管120和第二漏勺部220均可以是一体结构,或者是可拆卸连接,并且连接轴110和第一漏勺部210,套管120和第二漏勺部220的材质可以是:玻璃、不锈钢、塑料等。连接轴11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或者方形,套管120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或者方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将套管120进行相对固定,通过抽拉连接轴110而相对套管120滑动以带动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相对滑动,进而在特定熬煮时间段释放出过滤腔体内的食材。本方案为下压第一连接轴110时带动第一漏勺部210下移而与第二漏勺部220处于开启状态而打开过滤腔体进行食材释放,当然在调整连接轴110和套管120的长度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为向上拉动连接轴110时使得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处于打开状态。本实施例通过连接轴110和套管120形成的轴孔配合来实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相互滑动,结构简单稳固,同时操作方便。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漏勺组件300释放食材过程中的操作便利性,本发明还在做了如下改进:所述连接结构100还包括弹性元件130,所述弹性元件130设于所述套管120内并套设于连接轴110,弹性元件130一端连接套管120,另一端连接连接轴110,当连接轴110受一外力作用而相对于套管120向下滑动时,弹性元件130变形并存储弹性势能,且第一漏勺部210打开于第二漏勺部220,当该外力释放时,弹性元件130释放弹性势能使连接轴110相对于套管120向上滑动,第一漏勺部210闭合于第二漏勺部220。
所述弹性元件130可以是弹簧或者弹性橡胶。本实施例优选弹性元件130为弹簧,弹簧容置于轴套170内并套设于连接轴110。当弹性元件130为弹性橡胶时,弹性橡胶可为筋条状,弹性橡胶两端分别连接连接轴110和套管120。在初始状态下,弹簧可以是介于压缩或者自然伸展状态下,通过弹簧的弹性力的限制作用,使得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在未施加一定外力的情况下处于相互闭合状态,即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施加外力于连接轴110使得第一漏勺部210和第二漏勺部220打开,将食材放入第二漏勺部220以后,撤下外力,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一漏勺部210复位而与第二漏勺部220闭合,而将食材闭合在过滤腔体内。在食材熬煮一段时间以后,需要将食材释放到液体加热容器500时,可再次施力于连接轴110重复上述过程。本方案通过弹性元件130的设置,实现本发明漏勺组件300在释放食材以后,能进行连接轴110的自动复位,从而带动第一漏勺部210自动扣合于第二漏勺部220,如此在加料过程中以及释放食材过程中操作均较方便。
上述内容说明了当第一构件为连接轴110,第二构件为套管120并设置有弹性元件130的方案,可以理解的,当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配合方案为滑座和滑轨时,也同样适用于设置有弹性元件130,具体而言,将例如作为弹性元件130的弹簧一端与滑座转动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滑轨转动连接,当下压滑轨时,弹簧为拉伸状态,当撤销外力时,弹簧弹性回复,同时通过滑轨带动第一漏勺部210闭合于第二漏勺部220。
本方案为了实现弹性元件130的装配方便,所述套管120靠近第二漏勺部220的一端内部还容置有止挡环140,止挡环140与套管120过盈配合,连接轴110滑动穿设于止挡环140,弹性元件130的一端与所述止挡环140抵接。通过止挡环140的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可先将弹性元件130放置于套管120内,同时止挡环140塞入如此对弹性元件130的一端进行限位,装配过程较方便。
进一步地,本方案连接结构10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50,该第一密封圈150设于套管120靠近第二漏勺部220的一端,第一密封圈150的一端面抵持于止挡环140背离弹性元件130的一端,第一密封圈150的外壁抵接于套管120的内壁。
本方案第一密封圈150可为耐高温的食品级硅胶材质,由于本漏勺组件300的套管12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伸入液体中,通过第一密封圈150的设置可以阻挡外部的液体或者食材进入套管120内,如此,不会出现清洗困难的情况,使用更方便。
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配合方案为滑座和滑轨时,可以不用考虑防水密封,可将滑座和滑轨设置为可拆卸的两个部件,当使用结束后,需要清洗时,将漏勺组件300取出进行拆卸即可。
本方案连接结构100还包括手柄160和轴套170,手柄160连接于连接轴110远离第一漏勺部210的一端,轴套170套设于连接轴110,轴套170的一端与手柄160卡接,另一端伸入套管120并抵持弹性元件130的另一端。
本方案手柄160与连接轴110为螺纹连接,手柄160靠近连接轴110的一端形成有环形卡台,轴套170端部套设于环形卡台的外缘。通过轴套170的设计,实现对弹性元件130另一端的限位,并且轴套170的另一端卡入套管120内,还可以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套管120,同时实现整个漏勺组件300的模块化设计,漏勺组件300的拆装更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100还包括连接管180,连接管180包括套接部181和手持部183,手持部183径向凸设于套接部181的外壁,套接部181套设于的套管120远离第二漏勺部220的一端。
本方案的连接管180与套管120为紧配合,在漏勺组件300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手掌的部分手指扣住连接管180,另一部分手指按压手柄160,由于连接管180与套管120是相对固定的,则按压手柄160的过程中带动连接轴110相对于套管120滑动,如此连接轴110带动第一漏勺部210相对打开或者闭合于第二漏勺部220。
本方案通过连接管180的设置,使得使用者按压手柄时更容易发力,操作更方便。可以理解的,连接管180也可以是与套管120一体成型。
请一并结合参照图5和图6,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500,包括壶身410以及盖设于所述壶身410的壶盖420,还包括漏勺组件300,壶盖420开设有通孔421,漏勺组件300的连接轴110穿设于通孔421并伸出壶身410外,漏勺组件300的过滤结构200容置于壶身410内,该漏勺组件3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液体加热容器5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壶盖420于通孔421内还固定有第二密封圈190,第二密封圈190套设于连接结构100的套管120,第二密封圈190与套管120过盈配合。
本方案第二密封圈190与套管120为紧配合,即在漏勺组件300安装于壶盖420,并盛装有食材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密封圈190的摩擦夹持力,可以确保漏勺组件300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下滑,并且在施加一定外力的情况下,通过漏勺组件300的套管120可以与第二密封圈190产生相对滑动,如此调节漏勺组件300的两个漏勺部伸入壶身410内的深度,操作较方便。并且第二密封圈190的设置也可避免异物通过通孔421掉入壶身410内,如此提升了液体加热容器500使用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性。
具体地,所述第二密封圈190包括密封筒体191以及径向凸设于密封筒体191外壁的限位环193,密封筒体191与套管120过盈配合,限位环193卡持于壶盖420。
本方案第二密封圈190的横截面形状呈大致T形设置,壶盖420可以是双层结构,在组装过程中,首先将带有第二密封圈190的套管120穿过壶盖420的一部分的通孔421,再将壶盖420的另一部分盖合,在此过程中壶盖420的另一部分将限位环193固定卡持住,如此第二密封圈190安装较方便,并且安装结构较稳固,可以确保漏勺组件300调节两个漏勺部在壶身410内深度操作的可靠性。
定义所述漏勺组件300所形成的过滤腔体的容积为V1,定义所述壶身410的容积为V2,其中,0.001≤V1/V2≤0.5。如此比例合理,使用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液体加热容器500,还包括加热底座430,壶身410与加热底座430分体设置并设于加热底座430上方,或加热底座430与壶身410一体成型并设于壶身410底部。
本液体加热容器500优选加热底座430与壶身410为分体结构的设置,并于加热底座430设置有多个操控按钮,当加热底座430与壶身410一体成型时,操控按钮也可以设置在壶身410上。壶身410上还设置有便于整体提握的把手4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漏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及
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漏勺部和第二漏勺部,所述第一漏勺部连接于第一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漏勺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一漏勺部为一体结构,第一漏勺部与第二漏勺部配合形成过滤腔体;
所述第一构件能与所述第二构件相对滑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构件带动所述第一漏勺部闭合于所述第二漏勺部而形成所述过滤腔体,或使得所述第一构件带动所述第一漏勺部与所述第二漏勺部相互分离而打开所述过滤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包括连接轴,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套管,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套管,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套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套管内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该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套管,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当连接轴受一外力作用而相对于套管滑动时,所述弹性元件变形并存储弹性势能,所述第一漏勺部打开于第二漏勺部,当该外力释放时,所述弹性元件释放弹性势能使所述连接轴相对于套管向相反方向滑动,使所述第一漏勺部闭合于第二漏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者弹性橡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靠近所述第二漏勺部的一端内还容置有止挡环,所述止挡环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所述连接轴滑动穿设于所述止挡环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止挡环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套设于连接轴的第一密封圈,该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套管靠近所述第二漏勺部的一端,第一密封圈的一端面抵持于所述止挡环背离弹性元件的一端,第一密封圈的外壁抵接于套管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漏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手柄和轴套,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第一漏勺部的一端,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轴套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卡接,所述轴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套管并抵接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套接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径向凸设于所述套接部的外壁,所述套接部套设于的套管远离所述第二漏勺部的一端。
9.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以及盖设于所述壶身的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漏勺组件,所述壶盖开设有通孔,所述漏勺组件的连接结构穿设于所述通孔并伸出所述壶身外,所述漏勺组件的第一漏勺部和第二漏勺部容置于所述壶身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于所述通孔内还固定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连接结构的套管,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密封筒体以及径向凸设于所述密封筒体外壁的限位环,所述密封筒体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所述限位环卡持于所述壶盖。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漏勺组件所形成的过滤腔体的容积为V1,定义所述壶身的容积为V2,其中,0.001≤V1/V2≤0.5。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底座,所述壶身与所述加热底座分体设置并设于所述加热底座上方,或所述加热底座与所述壶身一体成型并设于所述壶身底部。
CN201710485907.5A 2017-06-22 2017-06-22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109106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5907.5A CN109106223B (zh) 2017-06-22 2017-06-22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5907.5A CN109106223B (zh) 2017-06-22 2017-06-22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6223A true CN109106223A (zh) 2019-01-01
CN109106223B CN109106223B (zh) 2024-03-08

Family

ID=64732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5907.5A Active CN109106223B (zh) 2017-06-22 2017-06-22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622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8252A (zh) * 2020-05-26 2020-08-25 闵阁龙 定时捞火锅勺
CN113712432A (zh) * 2021-09-01 2021-11-30 杭州千岛湖瑞淳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自动奶茶制作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5409U (ja) * 2004-05-21 2004-10-28 福▲きん▼ 謝 茶葉と茶湯を隔離できるティーポット
WO2005096900A1 (en) * 2004-04-08 2005-10-20 Marc Udo Schmolz Teaspoon device
CN2894564Y (zh) * 2006-05-11 2007-05-02 浙江大学 一种火锅、油炸用漏勺
CN201595570U (zh) * 2009-12-05 2010-10-06 江门华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茶壶
CN201888599U (zh) * 2010-10-29 2011-07-06 上海奇高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茶壶
CN102743115A (zh) * 2011-04-19 2012-10-24 南通宏利达针织有限公司 火锅漏勺
CN106579936A (zh) * 2016-12-27 2017-04-26 贺州思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壶
CN207544932U (zh) * 2017-06-22 2018-06-2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6900A1 (en) * 2004-04-08 2005-10-20 Marc Udo Schmolz Teaspoon device
JP3105409U (ja) * 2004-05-21 2004-10-28 福▲きん▼ 謝 茶葉と茶湯を隔離できるティーポット
CN2894564Y (zh) * 2006-05-11 2007-05-02 浙江大学 一种火锅、油炸用漏勺
CN201595570U (zh) * 2009-12-05 2010-10-06 江门华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茶壶
CN201888599U (zh) * 2010-10-29 2011-07-06 上海奇高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茶壶
CN102743115A (zh) * 2011-04-19 2012-10-24 南通宏利达针织有限公司 火锅漏勺
CN106579936A (zh) * 2016-12-27 2017-04-26 贺州思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壶
CN207544932U (zh) * 2017-06-22 2018-06-2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8252A (zh) * 2020-05-26 2020-08-25 闵阁龙 定时捞火锅勺
CN113712432A (zh) * 2021-09-01 2021-11-30 杭州千岛湖瑞淳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自动奶茶制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6223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2142A1 (en) Structure of speed-controllable stirring container
CN108042012B (zh) 一种改进型多功能搅拌棒
CN109106223A (zh)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CN105559611B (zh) 多功能搅拌棒
CN106618157B (zh) 烹饪装置
CN207544932U (zh) 漏勺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CN205410846U (zh) 烹饪器具
CN105581675A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棒
CN208692997U (zh) 一种便携式咖啡萃取装置
CN207707703U (zh) 一种实现360度全方位饮水的水杯盖
CN209421679U (zh) 一种具有盖中盖结构的养生壶
CN207461987U (zh) 一种陶瓷储液壶
CN208677016U (zh) 一种带水循环加热机构的慢煮器
CN207979464U (zh) 一种便携式、具有收缩功能的咖啡杯
CN207252984U (zh) 一种方便开合的安全型改进伞
KR101521522B1 (ko) 휴대용 압력조리용기세트
CN208941785U (zh) 一种热水壶壶体和壶嘴的配合结构
CN209331803U (zh) 滤网组件及电水壶
CN114269209A (zh) 隔热冷却冲泡系统
CN205493527U (zh) 一种新型电压力锅
CN209152971U (zh) 防水圈内置功能碗盖
CN208941889U (zh) 搅拌杯及具有其的料理机
CN215686847U (zh) 容器和饮品冲泡设备
CN109316004A (zh) 一种半自动茶具
CN209074169U (zh) 一种电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