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5913B - 花生脱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花生脱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05913B CN109105913B CN201811277658.1A CN201811277658A CN109105913B CN 109105913 B CN109105913 B CN 109105913B CN 201811277658 A CN201811277658 A CN 201811277658A CN 109105913 B CN109105913 B CN 1091059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distribution table
- material distribution
- peanut
- ho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5000020232 peanut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5000017060 Arachis glabrat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5000010777 Arachis hypogae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5000018262 Arachis monticol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40000005781 Arachis hypogaea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1553178 Arachis glabrat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N—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REATING HARVESTED FRUIT, VEGETABLES OR FLOWER BULBS IN BULK,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EELING VEGETABLES OR FRUIT IN BULK;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NIMAL FEEDING- STUFFS
- A23N5/00—Machines for hulling, husking or cracking nuts
- A23N5/01—Machines for hulling, husking or cracking nuts for peanu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脱壳设备,其包括:第一壳体,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圆盘,其设于第一部分的上端的中部;第一筒体,其设置于第一部分内;分料台,其上部位于第一部分内,下部选择性地位于第一部分内或第二部分内;脱壳机构,其包括旋转体、第二筒体、第一弹簧以及多个挤压部件;第一分离机构,其包括第二壳体、螺杆、第一收料盒以及第一鼓风机。本发明能够调节对花生的挤压力度,提高花生破壳效率,降低花生果仁的破损率,且能够将花生果仁和花生壳较彻底的分离,便于花生果仁和花生壳的收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脱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场合下需要将花生剥壳,对花生仁进行深加工,从目前国内外的整体加工水平看,只有当花生作为油料加工时用的是机器对花生荚果进行脱壳,其余的仍旧是通过人工来对花生荚果进行脱壳的。人工脱壳虽然可以保证花生仁的破损率,但其缺点很大,如劳动力、损失率都很高,作业效率底下,这些缺点都是农民解决不了的难题。
如果使用高效率的花生脱壳设备,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并且花生脱壳设备的效率将会是人工进行脱壳效率的四十倍以上,大大的缩短了脱壳时间。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花生脱壳设备中对花生挤压力度是始终保持不变的,无法统一满足大小不一的花生果,如此一来,出现花生米破损率高、小壳剥不净;且现有的花生脱壳设备对花生果仁和花生壳的分离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花生脱壳设备,能够调节对花生的挤压力度,提高花生破壳效率,降低花生果仁的破损率,且能够将花生果仁和花生壳较彻底的分离,便于花生果仁和花生壳的收集。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花生脱壳设备,其包括:
第一壳体,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均为中空圆台结构,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部分的顶部敞口;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面为栅格网状结构,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料斗;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凸起;
圆盘,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的中部,所述圆盘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侧壁间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圆盘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一连接杆,任一第一连接杆的远离圆盘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第一筒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内,且为中空的圆筒体形,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同轴设置,且其顶部与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分料台,其上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下部选择性地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或所述第二部分内,所述分料台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下方,所述分料台为直径上小下大的圆台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部分同轴设置,所述分料台的顶部固设有第一转轴,底部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所述分料台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部插入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不限制所述第一转轴的上下滑动;
脱壳机构,其包括:
旋转体,其为设置于所述第三部分内的圆台结构,且与所述第三部分同轴设置,所述旋转体的直径上大下小,且内部中空;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面转动连接,且在动力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旋转体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贯穿其侧壁的方形的第一通孔;
第二筒体,其设置在所述旋转体内,并与所述旋转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筒体的顶部贯穿所述旋转体的顶面,并与所述旋转体的顶面齐平,底部与所述旋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下部插入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不限制所述第二转轴的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上间隔布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条状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第一弹簧,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分料台和所述旋转体之间;
多个挤压部件,其与第二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任一挤压部件均包括一个压块和一根第二连接杆,任一压块均为立方体结构,且穿设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内,压块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位于旋转体的外部和内部;旋转体在转动过程中,任一压块与任一凸起互不干涉;任一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铰接,另一端向下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并和与其相对应的压块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不干涉压块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中沿水平方向移动;
第一分离机构,其包括:
第二壳体,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料斗的下方,且与所述出料斗的内部连通,另一端向上延伸;
螺杆,其内部中空,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二壳体同轴设置,螺杆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所述螺杆的一端的端面敞开,另一端在动力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所述螺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和多个第四通孔,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且靠近螺杆的一端,第四通孔位于螺杆的另一端上,且连通螺杆的内部和外部;
第一收料盒,其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连通;
第一鼓风机,其出风口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还包括:
第二分离机构,其包括:
第三壳体,其为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结构,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皮带运输机,其沿所述第三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皮带运输机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位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外部;
多个刮板,其间隔设置在所述皮带运输机的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上位于任意两块相邻的刮板间的部分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开口,当任一刮板转动至输送带的上方时,刮板与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个侧壁平行,第二开口不限制所述多个刮板的移动;
第二鼓风机,其出风口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连通,且从下往上吹气。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还包括:
第二收料盒,其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第一部分的顶部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连通,进料斗的顶部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为:当所述第一弹簧仅承受所述分料台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压力时,所述分料台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交叉处齐平,当所述第一弹簧向下压缩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分料台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螺杆的螺旋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2~0.4cm。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分料台的底面和所述旋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分料台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凸条。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穿过所述圆盘并由动力驱动其相对所述第一筒体上下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任一压块与所述第二筒体通过一个第二弹簧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水平设置。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未使用状态时,分料台位于第一部分内且其底部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交叉处齐平,分料台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结构,分料台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交叉处的间距为最小,第一弹簧仅承受分料台和第一转轴的压力,被向下压缩的行程为最小,任一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转轴之间的夹角为最小,压块伸出旋转体的体积为最小;
利用本发明进行花生脱壳时,将待脱壳的花生从第一部分顶部倒入第一壳体内,启动动力源(如电机)带动旋转体绕自身轴线转动,待脱壳的花生通过分料台进行分散落入第三部分内,待脱壳的花生对分料台有向下的压力,分料台相对第一部分向下移动,分料台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交叉处形成的径向宽度可变的进料口,分料台向下移动使得进料口径向的宽度变大,使得待脱壳的花生较顺畅的进入第三部分内,避免花生在进料口之间堆积滞留,第一弹簧被向下压缩,进而带动第二转轴相对第二筒体向下移动,第二转轴向下移动带动多个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向下移动,任一第二连接杆的下端朝着远离第二筒体的方向移动,从而将与其相对应的压块朝着远离第二筒体的方向水平推动,使得压块伸出旋转体的体积变大,压块对落入旋转体与第三部分之间的待脱壳花生进行捶打、挤压,使得花生壳破裂,旋转体相对第三部分旋转,并带动多个压块转动,加快对花生的破壳速度;
当进入第三部分和旋转体之间的待破壳的花生量增多时,待破壳的花生对压块的作用力,使得压块朝着靠近第二筒体的方向水平移动,即使得伸出旋转体外的压块的体积变小,压块伸出旋转体的体积可调,使得压块对待脱壳花生的力度可变,避免压块对待脱壳花生的捶打力度始终不变或过大造成花生果仁破裂的问题;进一步的被待破壳的花生推回至旋转体的压块将第二连接杆向上推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相对第二筒体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分料台向上移动,缩小进料口的径向宽度,减少待破壳花生落入第三部分内的速度,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过多的待破壳花生进入第三部分内,而导致破壳效率的降低、花生果仁的破损率的增大;
2、经过破壳的花生果仁和花生壳通过第三部分底部的栅格网孔,经由进料斗进入第二壳体内,启动动力源(电机)带动螺杆相对第二壳体绕自身轴线转动,落入第二壳体内部的花生果仁和花生壳随螺杆的转动,自第二壳体的一端向第二壳体的另一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颗粒较小的花生果仁,通过螺杆上靠近其一端的多个第三通孔,进入螺杆内部并顺由倾斜设置的螺杆向螺杆的一端移动,最终穿过螺杆一端的端面进入第一收料盒中,与此同时落入螺杆内部的少量的花生壳在第一鼓风机的作用下,被吹向螺杆的另一端并通过多个第四通孔移出螺杆;第二壳体内的粒径比较大的大部分花生壳随着螺杆的转动至第二壳体的另一端;最终实现花生果仁和花生壳的分离,并将花生果仁收集于第一收料盒内,大部分花生壳收集于第二壳体的另一端,实际应用中可在第二壳体的另一端设置开口,将大部分花生壳从第二壳体内部移出,小部分花生从螺杆上的多个第四通孔收集;
3、本发明还设计了第二分离机构,对从第二壳体另一端收集的大部分花生壳进一步分离,从花生壳中将可能存在的少量的花生果仁和未破壳的花生分离并收集,经过第一次分离的大部分花生壳经由第一开口进入第三壳体内,大部分花生壳中的少量花生果仁和为未破壳的花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下第三壳体的底部,并从出料口处收集;第三壳体内的花生壳在第二鼓风机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漂浮于第三壳体的上部,多个刮板在皮带运输机的作用下将进入第三壳体一端的、并漂浮于第三壳体上部的花生壳带动至第三壳体的另一端,并经由第二开口移出第三壳体;在实际应用中,皮带运输机的输送带上开设的第三开口尽可能的大,保证花生果仁和未破壳的花生能够穿过输送带落至第三壳体的底部,进一步的解释为第二鼓风机的鼓风对输送带有振动作用,能够将少量正好落入至输送带上的花生果仁或未破壳的花生振动至第三开口处,并落下至第三壳体底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盘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带运输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花生脱壳设备,其包括:
第一壳体,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和第三部分13,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二部分12和所述第三部分13均为中空圆台结构,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部分11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部分12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部分13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部分11的顶部敞口;所述第三部分13的底面为栅格网状结构,所述第三部分13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料斗14;所述第三部分13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凸起131;多个凸起131与旋转体31的侧壁和压块相互作用能够对花生进行挤压实现破壳;
圆盘6,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1的上端的中部,所述圆盘6与所述第一部分11的内侧壁间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圆盘6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一连接杆61,任一第一连接杆61的远离圆盘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第一筒体111,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1内,且为中空的圆筒体形,所述第一筒体111与所述第一壳体同轴设置,且其顶部与所述圆盘6的底部固定连接;
分料台2,其上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的内,下部选择性地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内或所述第二部分12内,所述分料台2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11的下方,所述分料台2为直径上小下大的圆台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部分11同轴设置,所述分料台2的顶部固设有第一转轴21,底部转动设有第二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22均与所述分料台2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上部插入所述第一筒体111内,所述第一筒体111不限制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上下滑动;
脱壳机构,其包括:
旋转体31,其为设置于所述第三部分13内的圆台结构,且与所述第三部分13同轴设置,所述旋转体31的直径上大下小,且内部中空;所述旋转体31与所述第三部分13的底面转动连接,且在动力,如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在实际应用中旋转体31的底部与第三部分13的底面轴承连接,第三部分13的底部设置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轴承通过连轴体连接,从而实现电机带动旋转体31相对第一壳体的转动;所述旋转体31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贯穿其侧壁的方形的第一通孔;
第二筒体32,其设置在所述旋转体31内,并与所述旋转体3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筒体32的顶部贯穿所述旋转体31的顶面,并与所述旋转体31的顶面齐平,底部与所述旋转体3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2的下部插入所述第二筒体32内,所述第二筒体32不限制所述第二转轴22的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筒体32的侧壁上间隔布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条状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第一弹簧33,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1上,并位于所述分料台2和所述旋转体31之间;
多个挤压部件,其与第二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任一挤压部件均包括一个压块341和一根第二连接杆342,任一压块341均为立方体结构,且穿设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内,压块34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位于旋转体31的外部和内部;旋转体31在转动过程中,任一压块341与任一凸起131互不干涉;任一第二连接杆3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22铰接,另一端向下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并和与其相对应的压块34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42不干涉压块341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旋转体31的侧壁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保证压块341在第一通孔内的移动是水平方向的;
第一分离机构,其包括:
第二壳体41,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位于所述出料斗14的下方,且与所述出料斗14的内部连通,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向上延伸;
螺杆42,其内部中空,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41内,并与所述第二壳体41同轴设置,螺杆42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外部,所述螺杆42的一端的端面敞开,另一端在动力,如电机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41转动,所述螺杆4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45和多个第四通孔46,第三通孔45位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内部,且靠近螺杆42的一端,第四通孔46位于螺杆42的另一端上,且连通螺杆42的内部和外部;螺杆42的外侧壁与第二壳体41的另一端的端面轴承连接,第二壳体41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固设有第二电机,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使得第二电机可带动螺杆42相对第二壳体41转动;多个第三通孔45位于第二壳体41内部且与出料斗14的底部相对设置,使得螺杆上位于出料斗14正下方的区域设置有第三通孔45,多个第四通孔46位于第二壳体41的外部,确保螺杆42内部少量的花生壳可通过多个第四通孔46吹出螺杆的外部后进行收集;
第一收料盒44,其与所述螺杆42的一端连通;
第一鼓风机,其出风口与所述螺杆42的一端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在未使用状态时,分料台2位于第一部分11内且其底部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交叉处齐平,分料台2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结构,第一弹簧33仅承受分料台2和第一转轴21的压力,被向下压缩的行程为最小,任一第二连接杆342与第二转轴22之间的夹角为最小,压块341伸出旋转体31的体积为最小;
利用本发明进行花生脱壳时,将待脱壳的花生从第一部分11的顶部倒入第一壳体内,启动动力源带动旋转体31绕自身轴线转动,待脱壳的花生通过分料台2进行分散落入第三部分13内,待脱壳的花生对分料台2有向下的压力,分料台2相对第一部分11向下移动,分料台2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的交叉处形成径向宽度可变的进料口,分料台2向下移动使得进料口径向的宽度变大,使得待脱壳的花生较顺畅的进入第三部分13内,避免花生在进料口之间堆积滞留,第一弹簧33被向下压缩,进而带动第二转轴22相对第二筒体32向下移动,第二转轴22向下移动带动多个第二连接杆342的上端向下移动,任一第二连接杆342的下端朝着远离第二筒体32的方向移动,从而将与其相对应的压块341朝着远离第二筒体32的方向水平推动,使得压块341伸出旋转体31的体积变大,压块341对落入旋转体31与第三部分13之间的待脱壳花生进行捶打、挤压,使得花生壳破裂,旋转体31相对第三部分13旋转,并带动多个压块341转动,加快对花生的破壳速度;
当进入第三部分13和旋转体31之间的待破壳的花生量增多时,待破壳的花生对压块341的作用力,使得压块341朝着靠近第二筒体32的方向水平移动,即使得伸出旋转体31外的压块341的体积变小,压块341伸出旋转体31的体积可调,使得压块341对待脱壳花生的力度可变,避免压块341对待脱壳花生的捶打力度始终不变或过大造成花生果仁破裂的问题;进一步的被待破壳的花生推回至旋转体31的压块341将第二连接杆342向上推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22相对第二筒体3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分料台2向上移动,缩小进料口的径向宽度,减少待破壳花生落入第三部分13内的速度,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过多的待破壳花生进入第三部分13内,而导致破壳效率的降低、花生果仁的破损率的增大;
经过破壳的花生果仁和花生壳通过第三部分13的底部的栅格网孔,经由进料斗进入第二壳体41内,启动动力源(电机)带动螺杆42相对第二壳体绕自身轴线转动,落入第二壳体41内部的花生果仁和花生壳随螺杆42的转动,自第二壳体41的一端向第二壳体41的另一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颗粒较小的花生果仁,通过螺杆42上靠近其一端的多个第三通孔45,进入螺杆42内部并顺由倾斜设置的螺杆42向螺杆42的一端移动,最终穿过螺杆42一端的端面进入第一收料盒44中,与此同时落入螺杆42内部的少量的花生壳在第一鼓风机的作用下,被吹向螺杆42的另一端并通过多个第四通孔46移出螺杆42;第二壳体41内的粒径比较大的大部分花生壳随着螺杆42的转动至第二壳体41的另一端;最终实现花生果仁和花生壳的分离,并将花生果仁收集于第一收料盒44内,大部分花生壳收集于第二壳体41的另一端,实际应用中可在第二壳体41的另一端设置开口,将大部分花生壳从第二壳体41内部移出,小部分花生从螺杆42上的多个第四通孔46收集。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还包括:
第二分离机构,其包括:
第三壳体51,其为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结构,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壳体5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壳体4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壳体51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壳体51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壳体5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5;
皮带运输机52,其沿所述第三壳体5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皮带运输机52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壳体51的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位于所述第三壳体51的外部;
多个刮板53,其间隔设置在所述皮带运输机52的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上位于任意两块相邻的刮板53间的部分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开口56,当任一刮板53转动至输送带的上方时,刮板53与所述第三壳体51的一个侧壁平行,第二开口不限制所述多个刮板53的移动;
第二鼓风机,其出风口与所述第三壳体51的内部连通,且从下往上吹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还设计了第二分离机构,对从第二壳体41另一端收集的大部分花生壳进一步分离,从花生壳中将可能存在的少量的花生果仁和未破壳的花生分离并收集,经过第一次分离的大部分花生壳经由第一开口进入第三壳体51内,大部分花生壳中的少量花生果仁和为未破壳的花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下第三壳体51的底部,并从出料口55处收集;第三壳体51内的花生壳在第二鼓风机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漂浮于第三壳体51的上部,多个刮板53在皮带运输机52的作用下将进入第三壳体51一端的、并漂浮于第三壳体51上部的花生壳带动至第三壳体51的另一端,并经由第二开口移出第三壳体51;在实际应用中,皮带运输机52的输送带上开设的第三开口56尽可能的大,保证花生果仁和未破壳的花生能够穿过输送带落至第三壳体51的底部,进一步的解释为第二鼓风机的鼓风对输送带有振动作用,能够将少量正好落入至输送带上的花生果仁或未破壳的花生振动至第三开口56处,并落下至第三壳体51底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收料盒54,其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便于将第三壳体51内的花生壳收集至第二收料盒54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第一部分11的顶部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第一部分11的内部连通,进料斗的顶部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在进料斗内设置电磁阀,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可根据第一壳体内部待破壳花生量,或分料台2的具体位置,避免匀速、连续性向第一壳体内倒入待破壳花生,将分料台2始终压迫至某一位置不动,导致多个压块341被压缩至某一固定位置,从而失去了多个压块341对花生弹性挤压力的设计目的。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第一弹簧33设置为:当所述第一弹簧33仅承受所述分料台2与所述第一转轴21的压力时,所述分料台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交叉处齐平;当所述第一弹簧33向下压缩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分料台2位于所述第二部分12内。对第一弹簧33的作用进一步限定,保证分料台2与第一弹簧33相互作用能够对进料口径向直径大小的调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螺杆42的螺旋齿43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2~0.4cm。避免花生壳滞留于螺旋齿43边缘与第二壳体41的内壁之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分料台2的底面和所述旋转体31的顶面固定连接。实现对第一弹簧33的固定,增大分料台2与第一弹簧33的相互作用力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分料台2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凸条23。多个凸条23能够提高分料台2对待脱壳花生的分散作用效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所述第一转轴21的顶部穿过所述圆盘6并由动力驱动其相对所述第一筒体111上下移动。进一步由动力驱动第一转轴21的上下移动,动力可选择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转轴21间歇往复式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分料台2能够保持循环往复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多个压块341在各自的第一通孔内水平往复的移动,相对于单纯依靠待脱壳花生的作用力带动分料台2的上下移动,动力驱动具有更加明显的提高脱壳效率的效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任一压块341与所述第二筒体32通过一个第二弹簧343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43水平设置。进一步保证压块341的移动为水平方向,且第二弹簧343的弹力作用促进压块341在第一通孔内的水平移动。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5)
1.花生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壳体,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均为中空圆台结构,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部分的顶部敞口;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面为栅格网状结构,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料斗;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凸起;
圆盘,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的中部,所述圆盘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侧壁间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圆盘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一连接杆,任一第一连接杆的远离圆盘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第一筒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内,且为中空的圆筒体形,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同轴设置,且其顶部与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分料台,其上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下部选择性地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或所述第二部分内,所述分料台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下方,所述分料台为直径上小下大的圆台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部分同轴设置,所述分料台的顶部固设有第一转轴,底部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所述分料台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部插入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不限制所述第一转轴的上下滑动;所述分料台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凸条;
脱壳机构,其包括:
旋转体,其为设置于所述第三部分内的圆台结构,且与所述第三部分同轴设置,所述旋转体的直径上大下小,且内部中空;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面转动连接,且在动力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旋转体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贯穿其侧壁的方形的第一通孔;
第二筒体,其设置在所述旋转体内,并与所述旋转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筒体的顶部贯穿所述旋转体的顶面,并与所述旋转体的顶面齐平,底部与所述旋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下部插入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不限制所述第二转轴的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上间隔布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条状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第一弹簧,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分料台和所述旋转体之间;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为:当所述第一弹簧仅承受所述分料台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压力时,所述分料台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交叉处齐平,当所述第一弹簧向下压缩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分料台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内;
多个挤压部件,其与第二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任一挤压部件均包括一个压块和一根第二连接杆,任一压块均为立方体结构,且穿设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内,压块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位于旋转体的外部和内部;旋转体在转动过程中,任一压块与任一凸起互不干涉;任一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铰接,另一端向下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并和与其相对应的压块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不干涉压块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中沿水平方向移动;任一压块与所述第二筒体通过一个第二弹簧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水平设置;
第一分离机构,其包括:
第二壳体,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料斗的下方,且与所述出料斗的内部连通,另一端向上延伸;
螺杆,其内部中空,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二壳体同轴设置,螺杆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所述螺杆的一端的端面敞开,另一端在动力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所述螺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和多个第四通孔,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且靠近螺杆的一端,第四通孔位于螺杆的另一端上,且连通螺杆的内部和外部;所述螺杆的螺旋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2~0.4cm;
第一收料盒,其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连通;
第一鼓风机,其出风口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连通;
第二分离机构,其包括:
第三壳体,其为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结构,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皮带运输机,其沿所述第三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皮带运输机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位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外部;
多个刮板,其间隔设置在所述皮带运输机的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上位于任意两块相邻的刮板间的部分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开口,当任一刮板转动至输送带的上方时,刮板与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个侧壁平行,第二开口不限制所述多个刮板的移动;
第二鼓风机,其出风口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连通,且从下往上吹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收料盒,其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顶部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连通,进料斗的顶部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分料台的底面和所述旋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穿过所述圆盘并由动力驱动其相对所述第一筒体上下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77658.1A CN109105913B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花生脱壳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77658.1A CN109105913B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花生脱壳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05913A CN109105913A (zh) | 2019-01-01 |
CN109105913B true CN109105913B (zh) | 2020-04-14 |
Family
ID=6485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77658.1A Active CN109105913B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花生脱壳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05913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709B2 (zh) * | 1984-07-10 | 1987-01-14 | Toshiji Ichihara | |
CN2678381Y (zh) * | 2003-12-08 | 2005-02-16 | 王宏池 | 家用花生剥壳机 |
US20090068332A1 (en) * | 2007-09-06 | 2009-03-12 | Olajire Idowu | Appliance for shucking seed coverings from their kernals |
CN108185452A (zh) * | 2018-02-27 | 2018-06-22 | 沈德旭 | 一种农业花生去壳装置 |
CN108378381A (zh) * | 2018-04-26 | 2018-08-10 | 南漳县华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立式花生脱壳机 |
CN109984345B (zh) * | 2019-05-05 | 2023-09-05 | 吉林农业大学 | 一种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 |
-
2018
- 2018-10-30 CN CN201811277658.1A patent/CN10910591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05913A (zh) | 2019-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80477B (zh) | 一种板栗自动破壳去衣取仁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0564492A (zh) | 一种花生油榨取花生粒加工处理机械 | |
CN106617138B (zh) | 一种油牡丹籽分级脱壳清选装置 | |
CN211755344U (zh) | 一种制备硅酸钠粉料用研磨设备 | |
CN210841489U (zh) | 一种花生仁加工用剥壳去皮装置 | |
CN108541958A (zh) | 一种高效率花生脱壳机 | |
CN111670701A (zh) | 一种花生秧除膜揉丝机 | |
CN113649131B (zh) | 一种自动化饲料粉碎混合装置 | |
CN111871483B (zh) | 一种大米加工用稻谷去壳装置 | |
CN111871484B (zh) | 一种具备碎米防护的稻谷去壳装置的使用方法 | |
CN214126103U (zh) | 一种五味子干除穗脱粒分级机 | |
CN109105913B (zh) | 花生脱壳设备 | |
CN109090632B (zh) | 板栗初加工设备及方法 | |
CN209749733U (zh) | 一种花生油的花生去壳装置 | |
CN210124300U (zh) | 一种咖啡豆去壳装置 | |
CN211243040U (zh) | 蛋清蛋黄分离装置 | |
CN208786639U (zh) | 一种饲料颗粒破碎机 | |
CN112602939A (zh) | 一种用于榛子的连续剥壳装置 | |
CN208082580U (zh) | 一种农业生产用玉米研磨粉碎机 | |
CN111530732A (zh) | 一种用于制备花生油的花生榨油前处理系统 | |
CN219309274U (zh) | 一种避免结块的米面生产用筛分设备 | |
CN219702138U (zh) | 一种饲料加工用粉碎饲料出料传输设备 | |
CN213281426U (zh) | 一种花生去壳设备 | |
CN215992660U (zh) | 一种高效山茶籽自动剥壳机 | |
CN114289309B (zh) | 一种用于脱壳后的全谷物颗粒的杂质清除机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