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4763B - 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4763B
CN109104763B CN201811161294.0A CN201811161294A CN109104763B CN 109104763 B CN109104763 B CN 109104763B CN 201811161294 A CN201811161294 A CN 201811161294A CN 109104763 B CN109104763 B CN 109104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terval
clock
time interval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12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4763A (zh
Inventor
严炜
严鸿
谢虎
尹湘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612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47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4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4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4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47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与各个定位基站通信连接的同步控制端。本申请通过控制恒温晶振产生一个时钟信号,并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其中,第二时钟周期为第一时钟周期的下一时钟周期,然后计算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由此,本申请通过严格控制每个时钟信号的间隔时间,对发送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进行严格把控,能够有效减少各个定位基站在与同步控制器进行时钟同步的过程中存在的延时误差,达到精确同步,使定位工作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定位系统中,需要对各个定位基站进行时钟同步,以提高定位精度。但各个定位基站在与同步控制器进行时钟同步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延时误差,这种延时误差往往会导致后续同步信号的累积误差,从而严重影响定位准确性。
但是,由于一个定位系统中,定位基站的位置不同,定位基站与同步控制端之间的距离不同,想要准确地确定一个定位基站接收到的时钟信号延时了多少是很难的。并且定位系统中的定位基站数量众多,不同定位基站之间的延时不同,需要为每个定位基站单独确定各自的延时,计算量庞大且效率低。由此,如何减少各个定位基站在与同步控制器进行时钟同步的过程中存在的延时误差,达到精确同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或者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应用于与各个定位基站通信连接的同步控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恒温晶振产生一个时钟信号;
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其中,第二时钟周期为第一时钟周期的下一时钟周期;
计算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该第一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一触发信号以触发该第一时钟周期结束后第一计时器的起始计时点;
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二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在所述第二时钟周期结束后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并将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作为新的第一时钟周期中第一计时器的起始计时点,并返回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二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在所述第二时钟周期结束后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时间间隔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
基于所述发送间隔策略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时间间隔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策略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时间间隔与预设间隔阈值之间的间隔差值;
根据所述间隔差值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其中,所述发送间隔策略包括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间隔差值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间隔差值大于0,则生成将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提前所述间隔差值的绝对值的发送间隔策略;
若所述间隔差值小于0,则生成将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延后所述间隔差值的绝对值的发送间隔策略。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发送间隔策略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间隔策略控制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延时电路将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提前或者延后对应的间隔差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同步信号控制装置,应用于与各个定位基站通信连接的同步控制端,所述装置包括:
时钟信号产生模块,用于控制恒温晶振产生一个时钟信号;
提取模块,用于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其中,第二时钟周期为第一时钟周期的下一时钟周期;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同步信号控制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与各个定位基站通信连接的同步控制端。本申请通过控制恒温晶振产生一个时钟信号,并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其中,第二时钟周期为第一时钟周期的下一时钟周期,然后计算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由此,本申请通过严格控制每个时钟信号的间隔时间,对发送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进行严格把控,能够有效减少各个定位基站在与同步控制器进行时钟同步的过程中存在的延时误差,达到精确同步,使定位工作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上述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的同步控制端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标:100-同步控制端;110-总线;120-处理器;130-存储介质;140-总线接口;150-网络适配器;160-用户接口;200-同步信号控制装置;210-时钟信号产生模块;220-提取模块;230-计算模块;240-调整模块;300-定位基站;500-定位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应用场景可包括同步控制端100、与该同步控制端100通信连接的定位基站300以及与该定位基站300通信连接的各个定位标签50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定位标签500可以是UWB(Ultra Wideband,超宽带)定位标签500,相对应地,定位基站300可以是UWB定位基站,UWB定位基站主要用于接收、捕获和解析定位标签500发射的定位信号(UWB信号)。在工作时,UWB定位基站布设于应用场景后,将其调试为位置的基准设备,用于接收UWB定位标签发射的超宽带(UWB)信号,并通过网络或者WIFI传输层,将超宽带(UWB)信号传至服务器。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定位基站300可对同步控制端100发送来的同步信号进行解析,提取出定位所需要的起始信号,同时,在特定的位置接收由定位标签500发送来的定位信号(例如UWB信号),并提取出定位时所需要的定位停止信号,然后结合起始信号与停止信号对目标的距离进行计算。
然而,上述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各个定位基站300在与同步控制器进行时钟同步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延时误差,这种延时误差往往会导致后续同步信号的累积误差,从而严重影响定位准确性。
但是,由于一个定位系统中,定位基站300的位置不同,定位基站300与同步控制端100之间的距离不同,想要准确地确定一个定位基站300接收到的时钟信号延时了多少是很难的。并且定位系统中的定位基站300数量众多,不同定位基站300之间的延时不同,需要为每个定位基站300单独确定各自的延时,计算量庞大且效率低。由此,如何减少各个定位基站300在与同步控制器进行时钟同步的过程中存在的延时误差,达到精确同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本申请发明人的长期研究,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控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请结合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由图1中所示的同步控制端100执行,所应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控制方法不以图2及以下的具体顺序为限制。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S210,控制恒温晶振产生一个时钟信号。
详细地,本实施例可以使用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恒温晶振作为时钟源,并控制该恒温晶振产生一个时钟信号。
步骤S220,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
在实施过程中,该时钟信号会经过多个时钟周期,下面以第一时钟周期为这些多个时钟周期中任意一个时钟周期为例对本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详细地,首先,同步控制端100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该第一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一触发信号以触发该第一时钟周期结束后第一计时器的起始计时点。
接着,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二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在所述第二时钟周期结束后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并将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作为新的第一时钟周期中第一计时器的起始计时点,并返回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二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在所述第二时钟周期结束后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的步骤,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多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
例如,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t1后,提取第一触发信号v1,触发第一计时器x1的起始计时点start。再经过第二时钟周期t2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v2,触发第一计时器x1的stop,同时触发第二计时器x2的start,也即,第一计时器x1的stop即为第二计时器x2的start。接着,再经过第三时钟周期t3后,提取新的第一触发信号v3,以触发该第二计时器x2的stop,同时触发第三计时器x3的start,以此类推。
步骤S230,计算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依旧以上述示例为例,可以计算每一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v1和v2之间的时间间隔,v2和v3之间的时间间隔。
步骤S240,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300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基于所述时间间隔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可选地,可以计算所述时间间隔与预设间隔阈值之间的间隔差值,根据所述间隔差值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其中,所述发送间隔策略包括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例如,若所述间隔差值大于0,则生成将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提前所述间隔差值的绝对值的发送间隔策略。若所述间隔差值小于0,则生成将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延后所述间隔差值的绝对值的发送间隔策略。
接着,基于所述发送间隔策略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300发送的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其中,可以根据所述发送间隔策略控制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延时电路将向各个定位基站300发送的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提前或者延后对应的间隔差值。
依旧以上述示例为例,若计算到v1和v2之间的时间间隔与预设间隔阈值之间的间隔差值为s1,v2和v3之间的时间间隔与预设间隔阈值之间的间隔差值为-s2。则将v1和v2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提前s1,将v2和v3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延后s2。
基于上述设计,本实施例通过严格控制每个时钟信号的间隔时间,对发送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进行严格把控,能够有效减少各个定位基站300在与同步控制器进行时钟同步的过程中存在的延时误差,达到精确同步,使定位工作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同步信号控制装置200,该装置包括:
时钟信号产生模块210,用于控制恒温晶振产生一个时钟信号;
提取模块220,用于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其中,第二时钟周期为第一时钟周期的下一时钟周期;
计算模块230,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调整模块240,用于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300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提取模块220,具体可以用于:
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该第一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一触发信号以触发该第一时钟周期结束后第一计时器的起始计时点,并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二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在所述第二时钟周期结束后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并将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作为新的第一时钟周期中第一计时器的起始计时点,再返回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二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在所述第二时钟周期结束后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24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时间间隔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并基于所述发送间隔策略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300发送的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240,具体可以用于计算所述时间间隔与预设间隔阈值之间的间隔差值,并根据所述间隔差值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其中,所述发送间隔策略包括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步骤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上述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的同步控制端100的一种结构示意框图。本实施例中,同步控制端100可以由总线110作一般性的总线体系结构来实现。根据同步控制端100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条件,总线11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接。总线110将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电路包括处理器120、存储介质130和总线接口140。可选地,同步控制端100可以使用总线接口140将网络适配器150等经由总线110连接。网络适配器150可用于实现同步控制端100中物理层的信号处理功能,并通过天线实现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用户接口160可以连接外部设备,例如:键盘、显示器、鼠标或者操纵杆等。总线110还可以连接各种其它电路,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电压调节器或者功率管理电路等,这些电路是本领域所熟知的,因此不再详述。
可以替换的,同步控制端100也可配置成通用处理系统,例如通称为芯片,该通用处理系统包括:提供处理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以及提供存储介质130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存储器,所有这些都通过外部总线体系结构与其它支持电路连接在一起。
可替换的,同步控制端100可以使用下述来实现:具有处理器120、总线接口140、用户接口160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以及集成在单个芯片中的存储介质130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同步控制端100可以使用下述来实现:一个或多个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它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其中,处理器120负责管理总线110和一般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130上的软件)。处理器120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和/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处理器120的例子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处理器和能够执行软件的其它电路。应当将软件广义地解释为表示指令、数据或其任意组合,而不论是将其称作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
在图4中存储介质130被示为与处理器120分离,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明白,存储介质130或其任意部分可位于同步控制端100之外。举例来说,存储介质130可以包括传输线、用数据调制的载波波形、和/或与无线节点分离开的计算机制品,这些介质均可以由处理器120通过总线接口140来访问。可替换地,存储介质130或其任意部分可以集成到处理器120中,例如,可以是高速缓存和/或通用寄存器。
处理器120可执行上述实施例,具体地,存储介质130中可以存储有同步信号控制装置200,处理器120可以用于执行同步信号控制装置200。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同步信号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与各个定位基站通信连接的同步控制端。本申请通过控制恒温晶振产生一个时钟信号,并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其中,第二时钟周期为第一时钟周期的下一时钟周期,然后计算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由此,本申请通过严格控制每个时钟信号的间隔时间,对发送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进行严格把控,能够有效减少各个定位基站在与同步控制器进行时钟同步的过程中存在的延时误差,达到精确同步,使定位工作更加稳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可以替换的,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电子设备、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它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各个定位基站通信连接的同步控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恒温晶振产生一个时钟信号;
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其中,第二时钟周期为第一时钟周期的下一时钟周期;
计算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所述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时间间隔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
基于所述发送间隔策略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所述基于所述时间间隔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时间间隔与预设间隔阈值之间的间隔差值;
根据所述间隔差值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其中,所述发送间隔策略包括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所述根据所述间隔差值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间隔差值大于0,则生成将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提前所述间隔差值的绝对值的发送间隔策略;
若所述间隔差值小于0,则生成将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延后所述间隔差值的绝对值的发送间隔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该第一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一触发信号以触发该第一时钟周期结束后第一计时器的起始计时点;
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二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在所述第二时钟周期结束后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并将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作为新的第一时钟周期中第一计时器的起始计时点,并返回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二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在所述第二时钟周期结束后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送间隔策略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间隔策略控制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延时电路将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提前或者延后对应的间隔差值。
4.一种同步信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各个定位基站通信连接的同步控制端,所述装置包括:
时钟信号产生模块,用于控制恒温晶振产生一个时钟信号;
提取模块,用于提取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一时钟周期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时钟周期后的第二触发信号,其中,第二时钟周期为第一时钟周期的下一时钟周期;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时间间隔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时间间隔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并基于所述发送间隔策略调整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的所述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所述时间间隔与预设间隔阈值之间的间隔差值,并根据所述间隔差值生成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间隔策略,其中,所述发送间隔策略包括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间隔差值大于0,则生成将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提前所述间隔差值的绝对值的发送间隔策略;
若所述间隔差值小于0,则生成将该对应的同步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延后所述间隔差值的绝对值的发送间隔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信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该第一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一触发信号以触发该第一时钟周期结束后第一计时器的起始计时点,并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二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在所述第二时钟周期结束后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并将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作为新的第一时钟周期中第一计时器的起始计时点,再返回在检测到该时钟信号在经过第二时钟周期后,提取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在所述第二时钟周期结束后该第一计时器的终止计时点的步骤。
CN201811161294.0A 2018-09-30 2018-09-30 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1047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1294.0A CN109104763B (zh) 2018-09-30 2018-09-30 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1294.0A CN109104763B (zh) 2018-09-30 2018-09-30 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4763A CN109104763A (zh) 2018-12-28
CN109104763B true CN109104763B (zh) 2021-01-15

Family

ID=64868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1294.0A Active CN109104763B (zh) 2018-09-30 2018-09-30 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47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790B (zh) * 2019-08-30 2023-03-28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 延时校准方法、装置、同步控制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7013B (zh) * 2020-07-03 2022-02-2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光纤时间同步系统的攻击监测装置与方法
CN112787742B (zh) * 2021-03-16 2022-11-22 芯原微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22962A (zh) * 2022-09-05 2023-09-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中断处理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及芯片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28A (zh) * 2006-08-25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Hsdpa系统中上行同步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CN103309397A (zh) * 2013-06-17 2013-09-18 杭州锐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usb的数据采集设备的同步采样方法
CN103368613A (zh) * 2013-02-04 2013-10-23 富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在感应式电源系统中的操作时钟同步调整方法
CN105723234A (zh) * 2013-10-04 2016-06-29 特鲁亥丁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电消息的接收时间的方法
CN105897330A (zh) * 2016-04-01 2016-08-24 严炜 一种用于uwb高精度定位系统的信号同步方法
CN105929365A (zh) * 2016-04-27 2016-09-07 严炜 一种uwb高精度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6162850A (zh) * 2008-11-25 2016-11-23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软状态信令中的更新请求
CN107863967A (zh) * 2017-11-15 2018-03-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多通道同步输出校准装置及方法
WO2018097597A2 (en) * 2016-11-22 2018-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of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28A (zh) * 2006-08-25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Hsdpa系统中上行同步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CN106162850A (zh) * 2008-11-25 2016-11-23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软状态信令中的更新请求
CN103368613A (zh) * 2013-02-04 2013-10-23 富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在感应式电源系统中的操作时钟同步调整方法
CN103309397A (zh) * 2013-06-17 2013-09-18 杭州锐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usb的数据采集设备的同步采样方法
CN105723234A (zh) * 2013-10-04 2016-06-29 特鲁亥丁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电消息的接收时间的方法
CN105897330A (zh) * 2016-04-01 2016-08-24 严炜 一种用于uwb高精度定位系统的信号同步方法
CN105929365A (zh) * 2016-04-27 2016-09-07 严炜 一种uwb高精度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WO2018097597A2 (en) * 2016-11-22 2018-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of terminal
CN107863967A (zh) * 2017-11-15 2018-03-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多通道同步输出校准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4763A (zh) 2018-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4763B (zh) 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53902B (zh) 具有多器件同步复位识别校正功能的多通道并行采集系统
US20190137613A1 (en) Uwb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system,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6533399B (zh) 修改时钟信号的电路和方法及执行时间敏感任务的装置
US9465404B2 (en) Timing synchronization circui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9967084B2 (en) Synchronising devices using clock signal time difference estimation
WO2021008532A1 (zh) 有源天线单元时延对齐方法、装置及有源天线单元
CN103650406A (zh) 用于同步第一时钟域与第二时钟域之间的数据切换的设备
CN111831054B (zh) 一种异步系统时钟同步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WO2016177090A1 (zh) 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8738127B (zh) 射频拉远单元、基带处理单元、分布式基站及其同步方法
CN103327587B (zh) 一种终端睡眠周期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200259631A1 (en) Synchronising Devices Using Clock Signal Delay Comparison
CN110768664B (zh) 数据采样方法和装置
CN109543169B (zh) 报表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66199B (zh) 信号处理装置和方法及包括该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14063505A (zh) 一种同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同步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654082B (zh) 一种计时装置、基站、定位系统、校准方法和定位方法
WO2016134632A1 (zh) 数据处理系统
CN110366239B (zh) 一种融合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3311175U (zh) Gps授时与dds联合实现稳定高速同步时钟的装置
CN105045087A (zh) 高精度星时校准方法
US9602272B2 (en) Clock and data recovery circuit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9061691A (zh) 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晶振模块控制系统
CN109495109A (zh) 一种多通道ad采样时差同步方法和同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