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4677B -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低频调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低频调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4677B
CN109104677B CN201810972008.2A CN201810972008A CN109104677B CN 109104677 B CN109104677 B CN 109104677B CN 201810972008 A CN201810972008 A CN 201810972008A CN 109104677 B CN109104677 B CN 109104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ow frequency
shell
low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20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4677A (zh
Inventor
杨朝勇
庞泽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ngcheng go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720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4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4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4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4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4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频调节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的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低频部件,每个所述低频部件均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内腔隔离的第二状态。上述的低频调节结构,通过切换多个低频部件的工作状态,就能够实现对音频设备低频的强弱调节,满足了用户更加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上述低频调节结构的一种音频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低频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调节结构,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上述低频调节结构的一种音频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音频设备,例如音箱,其增加低频的方式一般为设置一个或两个低频部件(例如无源辐射器),此种音频设备在工作时,只能使全部低频部件同时工作,即音频设备的低频是固定的,导致音频设备的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中加重低频或减弱低频的多样化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频调节结构,其能够改变低频部件的工作数量,从而实现对低频强弱的调节,满足了用户更加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上述低频调节结构的一种音频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频调节结构,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的扬声器;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低频部件,每个所述低频部件均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内腔隔离的第二状态。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中;
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连通并与外界隔离,以使连通的两个所述内腔形成封闭内腔,并且所述低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通过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运动,实现每个所述低频部件的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的切换。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圆柱状壳体并能够相对转动;所述低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圆周壁上,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周外壁上铺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使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周外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圆周内壁密封接触,并且所述第一密封圈能够套设在所述低频部件上,以使所述低频部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指令接收部件;
与所述指令接收部件通信连接的控制器;
驱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齿轮;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电动机;
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圆周内壁上的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第二壳体同轴设置并与所述齿轮啮合。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上均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通过使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周外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圆周内壁密封接触,使得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封闭内腔。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套设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伸缩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周外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圆周内壁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限位结构,以防止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过量伸出。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出的滑块,所述滑块伸入到所述导向槽中,并随所述第一壳体的转动在所述导向槽中滑动。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或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伸入到所述定位凹槽中,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定位的定位块。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上均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包括电磁铁。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通过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多个通孔连通,并且所述通孔通过转动能够与所述低频部件一一对正设置。
优选地,上述低频调节结构中,所述低频部件为无源辐射器。
一种音频设备,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中的低频调节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低频调节结构,在壳体上设置有多个低频部件,并且每个低频部件都具有两种状态,即与壳体的内腔连通的第一状态,此状态为低频部件的工作状态,以及不与内腔连通的第二状态,此状态为低频部件的非工作状态。在扬声器放音的过程中,如果用户想要加重音频设备的低频,则可以令更多数量的低频部件与内腔连通,即令处于第一状态的低频部件增多,从而使得更多数量的低频部件进行工作;如果用户想要减弱低音频设备的低频,则可以减少与内腔连通的低频部件的数量,即将原来处于第一状态的低频部件逐个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工作的低频部件减少,从而实现对音频设备低频的调节。上述的低频调节结构,通过切换多个低频部件的工作状态,就能够实现对音频设备低频的强弱调节,满足了用户更加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频调节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壳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壳体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壳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低频调节结构在第二壳体上移前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9为图7的C-C剖视图;
图10为低频调节结构在第二壳体上移时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D-D剖视图;
图12为图10所示低频调节结构中第二壳体逆时针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E-E剖视图;
图14为第二壳体转动完成并下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F-F剖视图;
图16为图15的G-G剖视图;
图17为能够自动调节低频强弱的低频调节结构(后续简称为自动低频调节结构)的分解图;
图18为自动低频调节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19为自动低频调节结构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自动低频调节结构中第一壳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自动低频调节结构中第二壳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自动低频调节结构的主视图;
图23为图22的H-H剖视图;
图24为图23的I-I剖视图;
图25为图23的J-J剖视图。
以上图1-图25中:
1-扬声器,2-低频部件,3-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第一密封圈,6-指令接收部件,7-齿轮,8-电动机,9-内齿圈,10-第二密封圈,11-限位结构,12-导向槽,13-滑块,14-定位凹槽,15-定位块,16-磁铁,1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频调节结构,其能够改变低频部件的工作数量,从而实现对低频强弱的调节,满足了用户更加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频调节结构,用于对音频设备的低频强弱进行调节,该低频调节结构主要包括壳体、扬声器1和低频部件2,其中,扬声器1设置在壳体的内腔内,低频部件2为多个并均设置在壳体上,并且每个低频部件2均具有两种状态,即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低频部件2处于第一状态时,其与壳体的内腔连通,使得该低频部件2能够正常工作,而低频部件2处于第二状态时,其与壳体的内腔不连通(即隔离),低频部件2不工作。
当需要调节低频调节结构的低频强弱时,只需切换不同低频部件2的状态即可,即该通过改变能够正常工作的低频部件2的数量就可以实现对音频设备低频强弱的调节,从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中的使用需求,令低频调节结构的功能更加丰富,工作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低频调节结构中,如图1-图16所示,优选壳体包括:第一壳体3,扬声器1设置在第一壳体3的内腔中;套设在第一壳体3外侧的第二壳体4,第二壳体4的内腔与第一壳体3的内腔连通并与外界隔离,以使连通的两个内腔形成封闭内腔,并且低频部件2设置在第二壳体4上,通过第二壳体4和第一壳体3的相对运动,实现每个低频部件2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在满足调节低频强弱要求的前提下,壳体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本实施例中之所以优选壳体包括套设的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并使其能够相对运动,是因为此种结构的壳体可以通过两个分壳体的相对运动,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两者内腔的连通和隔离,进而方便快捷的实现对低频部件2两种状态的切换,更重要的是,其能够更好的提升切换效果,即当需要令壳体的内腔与低频部件2连通时,通过较大距离的相对运动可以实现两者的充分连通,当需要令内腔与低频部件2隔离时,又可以通过较大距离的相对运动实现两者的充分隔离,避免两种状态的相互影响,令低频调节结构的工作性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此外,在满足调节低频强弱要求的前提下,壳体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例如令壳体为一体的封闭结构,其针对每个低频部件2专门设置有一个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为壳体内腔的一部分,并且安装空间中安装有开合门,通过控制开合门的开、闭能够实现每个安装空间与内腔其他部分的连通和隔离,进而实现每个低频部件2的状态切换。
更加优选地,如图1-图16所示,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均为圆柱状壳体,并且其运动方式为相对转动,同时低频部件2设置在第二壳体4的圆周壁上,第一壳体3的圆周外壁上铺设有第一密封圈5,该第一密封圈5使得第一壳体3的圆周外壁与第二壳体4的圆周内壁密封接触,并且第一密封圈5能够套设在低频部件2上,以使低频部件2处于第二状态。本实施例中,令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均为圆柱状壳体,不仅能够使低频调节结构的整体外形更加美观,并且还能够使此两者在围绕其共同轴线相对转动时不会额外占用更多的活动空间,且相对转动可以更加顺畅,使得低频调节结构的调节操作更易实现。而低频部件2的隔离方式,则是在第一壳体3的圆周外壁上铺设第一密封圈5,此铺设指的是将第一密封圈5完全的设置在圆周外壁的表面上,而不是将第一密封圈5套设在第一壳体3上,如图1、图2和图7所示。通过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壳体3的圆周外壁与第二壳体4的圆周内壁通过第一密封圈5密封接触,从而在第一密封圈5的内侧围成一个小的封闭空间,又由于低频部件2设置在第二壳体4的圆周壁上,具体的是第二壳体4的圆周壁上开设有安装孔,低频部件2安装在安装孔中并密封封堵安装孔,所以固定在第一壳体3上的第一密封圈5能够随着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相对转动,使得第一密封圈5与安装孔对正,进而令低频部件2进入到封闭空间中,以实现低频部件2与第一壳体3的内腔、第二壳体4的内腔的隔离,由于该低频部件2被封闭空间隔离,所以由声音引起的空气振动无法传递至封闭空间中,该低频部件2则无法工作,从而实现了对低频的调节。
上述结构中,优选第一密封圈5一对一的对低频部件2进行隔离,从而更加精准的实现对低频的调节,所以第一密封圈5的设置数量由低频部件2的数量决定,且第一密封圈5的数量不少于低频部件2的数量。此外,第一密封圈5也可以一对多的对低频部件2进行隔离,即令第一密封圈5围成的封闭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多个低频部件2。另外,当第一密封圈5一对一的对低频部件2进行隔离时,还优选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密封圈5之间的间距,与相邻设置的两个低频部件2之间的间距相同,以更进一步的提高调节精准度。
另外,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相对运动还可以为其他的方式,例如令两者能够沿其轴线进行相对的轴向移动等,并通过调节轴向移动的距离实现对处于第一状态的低频部件2的数量调节。
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套设的基础上,如图1、图2、图3、图7、图11、图13和图15所示,第一壳体3的两端上均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0通过使第一壳体3的圆周外壁和第二壳体4的圆周内壁密封接触,使得两个第二密封圈10之间的空间形成前述的封闭内腔,以保证与内腔连通的低频部件2的正常工作。此种密封方式结构简单、密封效果更佳,所以将其作为优选结构。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保证低频部件2的正常工作,例如令外侧的第二壳体4独自形成包围第一壳体3和低频部件2的密封壳体,第一壳体3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第二壳体4的圆周内壁上滚动,即保证第一壳体3的圆周外壁与第二壳体4的圆周内壁接触的前提下,令第一壳体3围绕第二壳体4的轴线公转,并绕自身轴线自转,此种结构及工作方式同样可以通过第一密封圈5实现对不同数量的低频部件2的隔离。
如图10和图14所示(图中箭头标示的是第二壳体4的移动方向),还令套设的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伸缩移动,并且第一壳体3的圆周外壁和第二壳体4的圆周内壁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限位结构11,以防止第二壳体4相对于第一壳体3过量伸出。因为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10的设置,使得第一壳体3的圆周外壁和第二壳体4的圆周内壁密封接触,会导致第二壳体4和第一壳体3相对转动时阻力较大,所以为了使得第二壳体4和第一壳体3能够更加顺畅的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优选令第二壳体4能够在轴向上相对第一壳体3上移,如图10所示,以使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10与第二壳体4的圆周内壁脱离,如图11所示,从而使两者之间更易进行相对转动。在第二壳体4上移后,由于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10与第二壳体4的圆周内壁不再密封接触,所以可以轻易的转动第二壳体4,通过将第二壳体4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例如30度、60度、90度等),如图12所示,就可以改变第一密封圈5隔离低频部件2的数量,进而改变低频的强弱。在两者相对转动而使工作的低频部件2的数量达到要求后,则令第二壳体4相对于第一壳体3下移,以恢复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密封接触状态,如图14所示,就可以令固定数量的低频部件2进行工作。
由于第二壳体4需要上移,所以为了避免第二壳体4过量上移,还设置了限位结构11,该限位结构11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4圆周内壁上的台阶结构和设置在第一壳体3的圆周外壁上的台阶结构,如图7、图13和图15中虚线椭圆圈出的结构,两个台阶结构可以在第二壳体4上移后相互匹配贴合,以阻挡第二壳体4继续上移。此外,该限位结构11还可以为凸出的设置在第二壳体4圆周内壁上的滑动挡块,以及开设在第一壳体3圆周外壁上的凹槽,滑动挡块伸入到凹槽中并能够在凹槽中滑动,当滑动挡块滑动至凹槽的端部而与凹槽的侧壁接触时,则会对第二壳体4形成阻挡。
如图1-图16所示,进一步的令第二壳体4的顶壁上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槽12,第一壳体3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出的滑块13,滑块13伸入到导向槽12中,并随第一壳体3的转动在导向槽12中滑动。导向槽12和滑块13配合,能够对转动的第二壳体4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第二壳体4能够更加精准、平稳的相对于第一壳体3进行转动,提高了低频调节结构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3的顶壁或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凹槽14,第二壳体4上设置有伸入到定位凹槽14中,以实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相对定位的定位块15,如图1-图16所示。增设此定位凹槽14和定位块15,能够在第二壳体4相对于第一壳体3固定不动时,实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相对定位,避免低频调节结构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发生意外的相对转动而影响低频调节结构的低频效果。具体的,在进行调节操作时,当滑块13随着上移的第二壳体4的移动而移动至导向槽12的一侧端部时,第二壳体4上的定位块15恰好与第一壳体3上的一个定位凹槽14对正,然后下移第二壳体4就可以令第二壳体4上的定位块15进入到与其对正的定位凹槽14中,从而实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相对定位。当需要再次调节时,上移第二壳体4,以使定位块15从定位凹槽14中脱出,从而令第二壳体4能够进行转动,当转动第二壳体4而使滑块13移动至导向槽12的另一端时,则定位块15又恰好与第一壳体3上的另一个定位凹槽14对正,第二壳体4下移后,定位块15进入到此定位凹槽14中,从而实现第二壳体4相对于第一壳体3的再次定位。
更加优选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顶壁上均设置有磁铁16。在上述调节的过程中,当上移并转动第二壳体4后,需要令第二壳体4下移而恢复原位,本实施例中为了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同时也为了增强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相对定位效果,还令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顶壁上设置有彼此吸引的磁铁16,从而可以令上移后的第二壳体4在两个磁铁16间的吸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如图1-图16所示,第一壳体3的内腔和第二壳体4的内腔,通过开设在第一壳体3上的多个通孔17连通,并且通孔17通过转动能够与低频部件2一一对正设置。令通孔17能够与低频部件2一一对正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低频部件2的工作效果,令低频调节结构的工作性能更加突出,所以将其作为优选。
具体的,低频部件2优选为无源辐射器,如图1-图16所示。另外,低频部件2还可以为倒相管等。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低频强弱的调节,即第二壳体4相对于第一壳体3的移动和转动,是通过人工操作完成的,即需要用户对低频调节结构进行调节操作,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所以为了进一步优化低频调节结构的工作性能,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低频强弱的调节操作,还可以通过自动调节来完成,从而令低频调节结构成为能够自动调节低频的自动低频调节结构,具体的是:
如图17-图25所示,在前述结构的基础之上,优选令低频调节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3或第二壳体4上的指令接收部件6;与指令接收部件6通信连接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驱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当用户需要改变低频调节结构的低频强弱时,可以对指令接收部件6发出指令,当指令接收部件6接收到指令后,可以将指令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则依据指令信息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相对移动和转动,以改变第一密封圈5隔离低频部件2的数量,进而改变低频的强弱。优选地,指令接收部件6为能够接收语音指令的麦克风,同时为了提高接收效果,优选指令接收部件6设置在可以更加充分的接收外界指令的第二壳体4上。此外,指令接收部件6还可以为按键、触摸屏或接收手机等电子设备发出的信号的信号接收器等。
如图17-图25所示,上述驱动机构优选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3上的齿轮7;设置在第一壳体3上且位于第一壳体3的内腔中,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齿轮7转动的电动机8;连接在第二壳体4的圆周内壁上的内齿圈9,内齿圈9与第二壳体4同轴设置并与齿轮7啮合。控制器能够控制电动机8向不同的方向(逆时针和顺时针)转动,当电动机8带动齿轮7转动时,由于内齿圈9固定在第二壳体4上,并且该内齿圈9与齿轮7啮合,所以齿轮7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动力传递至内齿圈9上,从而带动内齿圈9转动,进而带动与内齿圈9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4绕第一壳体3转动,以改变第一密封圈5隔离低频部件2的数量。
通过上述的指令接收部件6、控制器和驱动机构,能够令第二壳体4自动绕第一壳体3进行转动,从而提高了低频调节结构的智能化程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在自动改变音频强弱的基础上,优选磁铁16为电磁铁,以使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不但能够自动进行相对转动,还能够自动进行轴向的相对移动。具体操作过程为:当指令接收部件6接收到指令后,可以给两块电磁铁通电,令两块电磁铁产生同极磁性,使其相互排斥从而带动第二壳体4向上运动,当第二壳体4转动完成后,给电磁铁反向通电,令两块电磁铁产生异极磁性,使其相互吸引从而带动第二壳体4向下移动,以令整个调节过程完全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参与,进一步的提高低频调节结构的智能化程度,更加充分的减轻了用户的操作负担。
此外,在低频调节结构能够自动调节的基础上,由于齿轮7和内齿圈9相对转动时,通过啮合能够起到对移动的导向、限位作用,所以可以不再设置导向槽12和滑块13,如图19、图20、图21和图23所示,以简化低频调节结构的结构。
基于上述的低频调节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音频设备,该音频设备具有上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并且,该音频设备具体可以为音箱,图1和图17中所示的结构,可以认为为音响的整体结构,也可以认为为音箱的部分结构(即音箱的低频调节结构),除此部分结构之外,音箱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其他结构。
下面以能够自动调节低频强弱的自动低频调节结构为例,对音频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音频设备开始放音后,正常工作(即处于第一状态)的低频部件为n个(n为0、1、2、3……),当用户认为需要增强音频设备的低音效果时,可以通过已经与音频设备通信连接的手机向音频设备发出指令,或者通过直接说话的方式向音频设备发出指令,当指令接收部件6接收到指令后,指令接收部件6向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控制器依据收到的指令信号控制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上的两个电磁铁通电,以使第二壳体4在电磁铁之间排斥力的作用下由图6和图7所示的状态开始上升,当第二壳体4上升至被限位结构11限位的位置时停止上升,如图10和图11所示状态,然后控制器控制电动机8启动并使其输出轴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齿轮7和内齿圈9带动第二壳体4相对于第一壳体3逆时针转动,如图12所示,在此转动过程中,第一密封圈5相对于低频部件2发生移动,当第二壳体4转动一定角度后(例如60度),控制器控制电动机8停止工作,并控制电磁铁反向通电,从而令两个电磁铁之间的排斥力转换为吸引力,以使第二壳体4在吸引力的作用下落下,如图14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一密封圈5隔离的低频部件2的数量减少,即处于第一状态的低频部件2的数量增加为n+1个、n+2个或n+3个……,音频设备的低频得到增强,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就可以逐步增强低频。当用户认为需要减弱音频设备的低音效果时,则通过上述操作步骤使第二壳体4相对于第一壳体3顺时针转动,即可实现低频的减弱。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低频调节结构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音频设备的低频强弱,所述低频调节结构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的扬声器;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低频部件,每个所述低频部件均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内腔隔离的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中;
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连通并与外界隔离,以使连通的两个所述内腔形成封闭内腔,并且所述低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通过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运动,实现每个所述低频部件的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圆柱状壳体并能够相对转动;所述低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圆周壁上,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周外壁上铺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使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周外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圆周内壁密封接触,并且所述第一密封圈能够套设在所述低频部件上,以使所述低频部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指令接收部件;
与所述指令接收部件通信连接的控制器;
驱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齿轮;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电动机;
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圆周内壁上的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第二壳体同轴设置并与所述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上均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通过使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周外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圆周内壁密封接触,使得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封闭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套设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伸缩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周外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圆周内壁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限位结构,以防止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过量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出的滑块,所述滑块伸入到所述导向槽中,并随所述第一壳体的转动在所述导向槽中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或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伸入到所述定位凹槽中,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定位的定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上均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包括电磁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通过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多个通孔连通,并且所述通孔通过转动能够与所述低频部件一一对正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部件为无源辐射器。
12.一种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频调节结构。
CN201810972008.2A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低频调节结构 Active CN109104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2008.2A CN109104677B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低频调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2008.2A CN109104677B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低频调节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4677A CN109104677A (zh) 2018-12-28
CN109104677B true CN109104677B (zh) 2020-08-28

Family

ID=64851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2008.2A Active CN109104677B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低频调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4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8656A (zh) * 2019-11-21 2020-03-06 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用扬声器箱及扬声器系统
CN112929776B (zh) * 2021-01-21 2022-01-04 深圳市悦尔声学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耳机音效效果的扬声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4857B1 (ko) * 2005-02-03 2006-11-10 주식회사 삼부커뮤닉스 주파수 특성강화를 위해 에지폭 조절이 가능한 스피커의진동판과 코일의 결합구조
CN201298910Y (zh) * 2007-08-12 2009-08-26 张万祥 一种具低音调节功能之耳机
CN201789611U (zh) * 2010-08-20 2011-04-06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可调式音箱
CN203086708U (zh) * 2012-12-24 2013-07-24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可调式音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4857B1 (ko) * 2005-02-03 2006-11-10 주식회사 삼부커뮤닉스 주파수 특성강화를 위해 에지폭 조절이 가능한 스피커의진동판과 코일의 결합구조
CN201298910Y (zh) * 2007-08-12 2009-08-26 张万祥 一种具低音调节功能之耳机
CN201789611U (zh) * 2010-08-20 2011-04-06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可调式音箱
CN203086708U (zh) * 2012-12-24 2013-07-24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可调式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4677A (zh) 2018-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4677B (zh)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低频调节结构
CN109672967A (zh) 个人听力装置
JP7053830B2 (ja) 電子膨張弁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冷凍システム
DE60334006D1 (de) Lautstärkeregelung für mobiles endgerät
US20190033691A1 (en) Camera dolly, remote-controlled camera dolly system and camera dolly photographing control method
CN201051754Y (zh) 一种可调节的一体化音箱
WO2021129833A1 (zh) 电子设备
CN111726440B (zh) 电子设备
CN111163195B (zh) 电子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04935105A (zh) 机电致动器、相关家用自动化设备和该致动器的制造方法
CN208890893U (zh) 球形摄像机
WO2021127920A1 (zh) 电子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2615950B (zh) 电子设备
CN115103264A (zh)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140738B (zh) 驱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04795500U (zh) 一种耳机
KR100340262B1 (ko) 블라인드 자동 개폐장치
WO2021127922A1 (zh) 电子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4979337A (zh) 一种听筒喇叭出音组件及终端设备
WO2021127918A1 (zh)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0012382B (zh) 一种环绕式室外音响群控制系统
CN202873031U (zh) 一种蓝牙音箱控制电路
CN212305290U (zh) 一种智能楼宇触发分贝可调的声控开关
CN205728786U (zh) 智能语音遥控家居抽屉系统
CN209433583U (zh) 一种带有导音锥的故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6

Address after: 264300 No. 699, Jiangjun South Road, Rongcheng City,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ongcheng go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Room 308, Beizhai Street Investment Service Center,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