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3695B -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3695B
CN109103695B CN201810928741.4A CN201810928741A CN109103695B CN 109103695 B CN109103695 B CN 109103695B CN 201810928741 A CN201810928741 A CN 201810928741A CN 109103695 B CN109103695 B CN 109103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erminal
component
wir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87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3695A (zh
Inventor
张营兵
刘常明
黄宏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PCD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PCD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PCD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PCD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287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3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3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3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3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3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ctuated by an accessory, e.g. cover, lock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66Comprising two pivoting levers
    • H01R13/62972Wherein the pivoting levers are two lever plat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连接器领域,公开了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及电连接器,其中,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用于与电连接器的固定插接端模组卡插连接,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包括壳体组件、固定于壳体组件内且用于接线的接线组件、滑动安装于壳体组件内以用于导通接线组件与固定插接端模组的导通组件、转动连接于壳体组件外以用于驱动壳体组件与接线组件相对导通组件滑动的转动件、安装于壳体组件上以用于锁紧转动件的锁扣组件和用于在转动件脱离锁扣组件后驱动接线组件脱离导通组件的弹性组件,弹性安装于壳体组件内且弹性连接于导通组件与接线组件之间。本发明在不需要设置通断电控制系统的前提下,实现了电连接器的带电连接及自断开功能。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及具有该活动插接端模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的电连接器常常是断电连接或断电后断开,无法实现自断开功能,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在电连接器上设置信号端子,并配置通断电控制系统,信号端子可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依据信号端子的信号控制电连接器的通电和断开,实现了电连接器的自断开功能。然而该方案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电路设计上需要配置通断电控制系统,这样,会导致电路复杂化,而且在产品出现故障时,故障检测比较麻烦,从而产品的后期检修维护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其旨在解决现有可以实现自断开的电连接器需要配置通断电控制系统导致产品电路复杂化、后期检修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用于与电连接器的固定插接端模组卡插连接,所述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包括壳体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用于接线的接线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以用于导通所述接线组件与所述固定插接端模组的导通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外以用于驱动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接线组件相对所述导通组件滑动的转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以用于锁紧所述转动件的锁扣组件和用于在所述转动件脱离所述锁扣组件后驱动所述接线组件脱离所述导通组件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弹性连接于所述导通组件与所述接线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所述接线组件与所述导通组件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还包括数量与所述第一弹簧数量相同的导杆,各所述导杆的一端都固定于所述导通组件上、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接线组件,各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套设于各所述导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导杆或者所述导通组件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接线组件上。
可选地,所述接线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导杆数量相同的导滑孔,所述导滑孔包括靠近所述导通组件设置的第一阶梯孔和从所述第一阶梯孔朝远离所述导通组件之方向延伸且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阶梯孔孔径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内还设有导滑套,所述第一弹簧之远离所述导通组件的端部套设于所述导滑套外并抵接于所述第一阶梯孔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交汇处,所述导杆之远离所述导通组件的端部滑动穿设于所述导滑套和所述第二阶梯孔内。
可选地,所述接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若干个第一接线导电件和若干个灭弧套,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壳体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灭弧套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各所述第一接线导电件都穿设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且各所述第一接线导电件都具有朝向所述导通组件设置以用于与所述导通组件导电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背对所述导通组件设置并伸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外的第一接线部,部分所述第一接线导电件的所述第一导电部穿设于所述灭弧套内,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穿设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内。
可选地,所述若干个第一接线导电件包括一个第一接地导电件和至少两个第一非接地导电件;
所述第一接地导电件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和两个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上的第一接地锁线螺丝,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并构成所述第一接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另一端伸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外并与所述第一接地锁线螺丝构成所述第一接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接线部;
所述第一非接地导电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两个安装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上的第一锁线螺丝,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一端都穿设于所述灭弧套内并构成所述第一非接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另一端伸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外并与所述第一锁线螺丝构成所述第一非接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接线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本体、套管、导电连接件、第二弹簧和磁环,所述第一锁线螺丝安装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上,所述套管和所述第二弹簧都套设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之远离所述第一锁线螺丝的端部外,且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与所述第二弹簧之间,所述磁环套设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上,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一端滑动卡插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之远离所述第一锁线螺丝的端部内,所述导电连接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磁环露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外并位于所述灭弧套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所述磁环和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且/或,
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数量与所述第一接线导电件数量相同的第一固定件和数量与所述灭弧套数量相同的支撑套,各所述第一接线导电件分别通过各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各所述支撑套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内,且各所述支撑套的两端分别抵接各所述灭弧套与各所述第一固定件;且/或,
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板,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一部分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之远离所述导通组件的端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接地锁线螺丝和所述第一锁线螺丝连接一个所述固定板,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之远离所述导通组件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一锁线螺丝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板。
可选地,所述导通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一个穿设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的接地导通端子、至少两个穿设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的接线导通端子和用于将所述接地导通端子与所述接线导通端子锁紧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二固定件,所述接地导通端子具有背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置并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内以用于与所述固定插接端模组导电连接的第一接地导通部和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置并伸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外以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导电连接的第二接地导通部,所述接线导通端子具有背对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并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内以用于与所述固定插接端模组导电连接的第一接线导通部和朝向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并伸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外以用于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导电连接的第二接线导通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具有朝向所述接线导通端子设置以用于与所述接线导通端子导电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接线导通端子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以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导电接触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中的一者为球面、另一者为平面;且/或,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之朝向所述接线导通端子的端部设有第一银镍片,所述接线导通端子之朝向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端部设有第二银镍片。
可选地,所述壳体组件的两外侧部分别凸设有一个转动柱和一个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具有延伸凸设于壳体组件以用于限制导通组件滑动的限位凸起,所述转动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组件两侧的转动连接支臂和连接于两所述转动连接支臂之间并用于与所述锁扣组件卡扣连接的锁扣连接支臂,所述转动连接支臂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柱转动配合的转孔、用于抵压所述限位片的凸块和用于与所述固定插接端模组上之定位柱滑动配合的弧形转动导向槽;且/或,
所述锁扣组件包括锁扣本体、滑扣和第三弹簧,所述锁扣本体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所述滑扣滑动安装于所述锁扣本体上并与所述锁扣本体围合形成用于与所述转动件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三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滑扣与所述锁扣本体之间;且/或,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后壳和尾盖,所述前壳和所述尾盖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后壳的两端,所述接线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后壳内,所述导通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前壳内,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前壳外,所述锁扣组件安装于所述前壳上,所述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尾盖顶部的箍线端子。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上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和与所述活动插接端模组卡插连接的固定插接端模组,所述转动件上设有弧形转动导向槽,所述固定插接端模组的外侧凸设有与所述弧形转动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定位柱。
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及电连接器,通过在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内设置可相对滑动的接线组件和导通组件,并通过转动件的转动驱动接线组件相对导通组件移动靠近以实现抵接导通,通过锁扣组件对转动后的转动件进行定位,通过弹性组件在转动件脱离锁扣组件后驱动接线组件与脱离导通组件复位以实现快速断开,从而使得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具有自断开功能,并避免断开过程长时间产生电弧而破坏电连接器,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并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且其不需要设置通断电控制系统,不需要设计复杂的电路,便于产品的后期检修维护。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故,实现了带电插拔和自断开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与前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通组件、接线组件、导杆、弹性组件、后壳和尾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通组件、接线组件、导杆和弹性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插接端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插接端模组与活动插接端模组装配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插接端模组与活动插接端模组装配完成第一阶段装配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插接端模组与活动插接端模组装配完成第一阶段装配状态下,活动插接端模组的半剖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A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插接端模组与活动插接端模组装配完成第二阶段装配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图14另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100,用于与电连接器的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卡插连接,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包括壳体组件110、固定于壳体组件110内且用于接线的接线组件120、滑动安装于壳体组件110内以用于导通接线组件120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的导通组件130、转动连接于壳体组件110外以用于驱动壳体组件110与接线组件120相对导通组件130滑动的转动件140、安装于壳体组件110上以用于锁紧转动件140的锁扣组件150和用于在转动件140脱离锁扣组件150后驱动接线组件120脱离导通组件130的弹性组件160,弹性组件160安装于壳体组件110内且弹性连接于导通组件130与接线组件120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100,主要用于与电连接器的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卡插连接,以实现两组导线的导通。具体应用中,可先将一组导线连接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将另一组导线连接于活动插接端模组100上,将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卡插连接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即可控制实现两组导线的通断。
其中,壳体组件110主要用于防护位于其内部的接线组件120、导通组件130和弹性组件160。接线组件120主要用于实现导线与活动插接端模组100的物理连接和导电连接。导通组件130主要用于控制实现接线组件120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的导通与断开,当导通组件130的两端分别抵接接线组件120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时,则接线组件120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导通;而当导通组件130的两端没有分别抵接接线组件120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时,则接线组件120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处于断开状态。转动件140主要用于驱动壳体组件110与接线组件120相对导通组件130滑动,以控制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的通断。锁扣组件150主要用于在转动件140转动驱动接线组件120抵接导通组件130时,对转动件140进行锁紧,以保证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导通的可靠性。弹性组件160的设置,主要用于在转动件140脱离锁扣组件150时,驱动接线组件120和导通组件130自动弹开快速脱离复位,从而实现接线组件120和导通组件130的快速断开,避免了接线组件120和导通组件130断开过程长时间产生电弧而破坏电连接器,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壳体组件110内设置可相对移动的接线组件120和导通组件130,并通过转动件140和弹性组件160控制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的导通和断开,从而实现了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内部电气元件自动开的功能,且其需要设置通断电控制系统,电路结构简单,便于产品的后期检修维护。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图11和图15所示,弹性组件160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之间的第一弹簧161。在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处于闲置状态下时,第一弹簧161可保持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处于断开状态;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第一弹簧161的弹性力,可驱动接线组件120朝向导通组件130移动或者驱动导通组件130朝向接线组件120移动,从而可使得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抵接导通;而当外力撤除后,第一弹簧161的弹性恢复力可使得第一弹簧161自动弹开,从而可驱动接线组件120背对导通组件130移动或者驱动导通组件130背对接线组件120移动,进而可使得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快速脱离断开,避免了接线组件120和导通组件130断开过程长时间产生电弧而破坏电连接器。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图11和图15所示,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100还包括数量与第一弹簧161数量相同的导杆170,各导杆170的一端都固定于导通组件130上、另一端滑动连接接线组件120,各第一弹簧161分别套设于各导杆170上,且第一弹簧161的一端抵顶于导杆170或者导通组件130上、另一端抵顶于接线组件120上。导杆170的设置,一方面可对第一弹簧161的伸缩进行导向,另一方面可对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的相对移动进行导向,从而利于保证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相对移动时运动的稳定可靠性,进而保证了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导通时能够准确对接。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图11和图15所示,接线组件120上设有与导杆170数量相同的导滑孔1211,导滑孔1211包括靠近导通组件130设置的第一阶梯孔和从第一阶梯孔朝远离导通组件130之方向延伸且孔径小于第一阶梯孔孔径的第二阶梯孔,第一阶梯孔内还设有导滑套124,第一弹簧161之远离导通组件130的端部套设于导滑套124外并抵接于第一阶梯孔与第二阶梯孔的交汇处,导杆170之远离导通组件130的端部滑动穿设于导滑套124和第二阶梯孔内。导滑套124和导向孔的设置,主要用于与导杆170配合形成用于对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相对移动的导向结构,从而利于提高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相对移动的稳定可靠性;导滑套124的设置,可进一步加强导杆170与接线组件120滑动连接的可靠性。将导滑孔1211设置为阶梯孔,一方面可用于供第一弹簧161的端部抵接定位,另一方面可便于导滑套124的安装定位。
优选地,导杆170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连接于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的第三杆体,第一杆体的外径和第二杆体的外径都小于第三杆体的外径,第一杆体穿设连接于导通组件130内,第二杆体滑动连接接线组件120,第三杆体的一侧抵顶导通组件130,第一弹簧161套设于第二杆体上,且第一弹簧161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三杆体和第一阶梯孔与第二阶梯孔的交汇处。此处,将导杆170设置为阶梯状,主要是便于对第一弹簧161的端部进行定位。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接线组件120包括第一固定座121、若干个第一接线导电件122和若干个灭弧套123,第一固定座121与壳体组件110固定连接,各灭弧套123间隔安装于第一固定座121内,各第一接线导电件122都穿设连接第一固定座121,且各第一接线导电件122都具有朝向导通组件130设置以用于与导通组件130导电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背对导通组件130设置并伸于第一固定座121外的第一接线部,部分第一接线导电件122的第一导电部穿设于灭弧套123内,弹性组件160的一端穿设抵接于第一固定座121内。第一导电部主要用于实现第一接线导电件122与导通组件130的导电连接,第一接线部主要用于与外部导线连接。灭弧套123采用可抗电弧的材料制成,其内部形成一个灭弧室。在具体应用中,灭弧套123可以有效将第一接线导电件122与导通组件130导通和断开时产生的电弧包裹在灭弧室,从而可防止电弧外泄破坏周围部件或者发生危险。
具体地,导滑孔1211设于第一固定座121之朝向导通组件130的一侧。
优选地,灭弧套123采用铁氟龙材质制成,其抗电弧性能优异。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灭弧套123的材质不限于此。
优选地,第一固定座12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地,参照图2、图6、图11、图12和图13所示,上述的若干个第一接线导电件122包括一个第一接地导电件1221和至少两个第一非接地导电件1222;
第一接地导电件1221包括第一接地端子1201和两个安装于第一接地端子1201上的第一接地锁线螺丝1202,第一接地端子1201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固定座121内并构成第一接地导电件1221的第一导电部,第一接地端子1201的另一端伸于第一固定座121外并与第一接地锁线螺丝1202构成第一接地导电件1221的第一接线部;
第一非接地导电件1222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203和两个安装于第一接线端子1203上的第一锁线螺丝1204,第一接线端子1203的一端都穿设于灭弧套123内并构成第一非接地导电件1222的第一导电部,第一接线端子1203的另一端伸于第一固定座121外并与第一锁线螺丝1204构成第一非接地导电件1222的第一接线部。
具体地,第一接地导电件1221是用于与地线连接的,第一非接地导电件1222用于与地线以外的其它导线连接。第一接地导电件1221的第一导电部与导通组件130处于常导通状态,所以不需要在其外围设置灭护部件。第一非接地导电件1222的第一导电部与导通组件130处于常断开状态,其在与导通组件130导通或者断开的瞬间都会产生电弧,所以需要在其围设置灭弧套123进行防护。
优选地,第一非接地导电件1222设有四个,第一接线端子1203对应设有四个,该四个第一接线端子1203包括三个三相导电端子和一个中性导电端子。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一接线端子1203的数量和类型设置不限于此。
优选地,参照图2、图6、图11、图12、图13和图16所示,第一接线端子1203包括第一接线端子本体1205、套管1206、导电连接件1207、第二弹簧1208和磁环1209,第一锁线螺丝1204安装于第一接线端子本体1205上,套管1206和第二弹簧1208都套设于第一接线端子本体1205之远离第一锁线螺丝1204的端部外,且套管1206位于第一接线端子本体1205与第二弹簧1208之间,磁环1209套设于导电连接件1207上,导电连接件1207的一端滑动卡插于第一接线端子本体1205之远离第一锁线螺丝1204的端部内,导电连接件1207的另一端和磁环1209露于第一接线端子本体1205外并位于灭弧套123内,第二弹簧1208的两端分别抵顶磁环1209和第一接线端子本体1205。具体应用中,磁环1209主要用于在产品闭合与断开时,利用电磁效应吸附在闭合过程和断开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从而使电弧扩散、变弱,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在导电连接件1207抵接导通组件130时,第二弹簧1208被压缩产生正压力,从而使得导电连接件1207与导通组件130的接触更加可靠。
优选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1205包括第一管状端子连接部、第一片状端子连接部和连接于第一管状端子连接部与第一片状端子连接部之间的第一端子凸台,第一锁线螺丝1204与第一片状端子连接部连接,导电连接件1207滑动卡插连接第一管状端子连接部,套管1206套设于第一管状端子连接部,第二弹簧1208套设于套管1206外,且第二弹簧1208的一端抵顶第一端子凸台、另一端抵顶磁环1209。第一管状端子连接部之背对第一片状端子连接部的端部端由多个第一导电片沿周向间隔环绕形成,这样,可使得第一管状端子连接部在径向上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性能。
具体地,套管1206铆接在第一管状端子连接部上,其可防止第一管状端子连接部在配合时其开槽张开过大,起到对第一管状端子连接部很好地径向限位作用。
优选地,参照图1和图2所示,接线组件120还包括数量与第一接线导电件122数量相同的第一固定件125和数量与灭弧套123数量相同的支撑套126,各第一接线导电件122分别通过各第一固定件125连接第一固定座121,各支撑套126间隔安装于第一固定座121内,且各支撑套126的两端分别抵接各灭弧套123与各第一固定件125。第一固定件125的设置,主要用于连接第一接线导电件122和第一固定座121。支撑套126的设置,主要用于减小灭弧套123的长度;由于灭弧套123需要采用抗电弧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其材料成本比较高,而支撑套126并不用形成灭弧室,其材料性能要求较低,故,支撑套126的设置可利于降低产品的材料成本,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形下,也可不设置支撑套126,而直接将灭弧套123设计加长延伸抵接第一固定件125。
优选地,灭弧套123为机加工件,支撑套126为注塑件,相对灭弧套123,支撑套126的成本非常低,利于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和图12所示,接线组件120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板127,第一接地端子1201和一部分第一接线端子1203之远离导通组件130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接地锁线螺丝1202和第一锁线螺丝1204连接一个固定板127,另一部分第一接线端子1203之远离导通组件130的端部通过第一锁线螺丝1204连接另一个固定板127。固定板127的设置,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结构稳固性。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图6、图8和图12所示,导通组件130包括第二固定座131、一个穿设连接第二固定座131的接地导通端子132、至少两个穿设连接第二固定座131的接线导通端子133和用于将接地导通端子132与接线导通端子133锁紧于第二固定座131上的第二固定件134,接地导通端子132具有背对第一接地端子1201设置并穿设于第二固定座131内以用于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导电连接的第一接地导通部和朝向第一接地端子1201设置并伸于第二固定座131外以用于与第一接地端子1201导电连接的第二接地导通部,接线导通端子133具有背对第一接线端子1203设置并穿设于第二固定座131内以用于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导电连接的第一接线导通部和朝向第一接线端子1203设置并伸于第二固定座131外以用于与第一接线端子1203导电连接的第二接线导通部。接线导通端子133的数量与第一接线端子1203的数量相同,接线导通端子133的第二接线导通部与第一接线端子1203处于常断开状态,接地导通端子132的第二接地导通部与第一接地端子1201处于常导通状态,即:在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处于闲置状态时,各接线导通端子133分别与各第一接线端子1203以相对间隔设置的方式设于壳体组件110内,各接地导通端子132分别与各第一接地端子1201连接。
优选地,第二固定座13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地,导杆170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二固定座131上,其安装方便,紧固可靠。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导杆170也可通过其它连接方式实现与第二固定座131的连接。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接线端子1203具有朝向接线导通端子133设置以用于与接线导通端子133导电接触的第一接触面1220,接线导通端子133具有朝向第一接线端子1203设置以用于与第一接触面1220导电接触的第二接触面1330,第一接触面1220和第二接触面1330中的一者为球面、另一者为平面。在电连接器带电插拔时会产生积碳,此处,将第一接触面1220和第二接触面1330中的一者设为球面、另一者设为平面,一方面可以利用球面结构排出积碳,以避免碳积聚在接触部位而影响导流的效果进而引起整个电连接器温度过高而影响其它产品的情形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第一接触面1220与第二接触面1330接触的可靠性。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图5、图6和图16所示,第一接线端子1203之朝向接线导通端子133的端部设有第一银镍片128,接线导通端子133之朝向第一接线端子1203的端部设有第二银镍片135。第一接触面1220设于第一银镍片128上,第二接触面1330设于第二银镍片135上。第一银镍片128和第二银镍片135都由耐高温、散热快、抗电弧的银镍材质制成,且由于第一银镍片128和第二银镍片135都比较薄,这样,既可起到抗电弧的作用,又可以节省成本。
优选地,第一银镍片128和第二银镍片135的厚度都为1mm左右。
优选地,第一银镍片128焊接于导电连接件1207之背对第一接线端子本体1205的端部,第二银镍片135焊接于接线导通端子133之朝向导电连接件1207的端部,其连接可靠。
优选地,参照图1-4和图9-16所示,壳体组件110的两外侧部分别凸设有一个转动柱1111和一个限位片1112,限位片1112具有延伸凸设于壳体组件110以用于限制导通组件130滑动的限位凸起1113,转动件140包括两个分别设于壳体组件110两侧的转动连接支臂142和连接于两转动连接支臂142之间并用于与锁扣组件150卡扣连接的锁扣连接支臂141,转动连接支臂142上设有与转动柱1111转动配合的转孔1421、用于抵压限位片1112的凸块1422和用于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上之定位柱211滑动配合的弧形转动导向槽1423。当转动件140处于竖起位置时,凸块1422抵压于限位片1112,限位片1112不能向壳体组件110外弹性变形,其限位凸起1113可限制导通组件130不能相对壳体组件110移动,此时,导通组件130与接线组件120处于断开状态;当将转动件140转动扣合于锁扣组件150上时,凸块1422从限位片1112上移开,限位片1112失去束缚力,导通组件130与壳体组件110可相对自由移动。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和图9-16所示,锁扣组件150包括锁扣本体151和第三弹簧152,锁扣本体151上设有用于供转动件140扣入定位的卡槽,锁扣本体151滑动安装于壳体组件110的顶部,第三弹簧152弹性连接于锁扣本体151与壳体组件110之间。具体应用中,当需要将转动件140扣合于卡槽内时,先通过滑动锁扣本体151,在转动件140转动至扣合于卡槽内时,松开锁扣本体151,锁扣本体151可在第三弹簧152的弹性力下滑动扣紧转动件140,从而实现对转动件140的锁紧;而当需要将转动件140从卡槽内脱出时,只需通过滑动锁扣本体151即可,此时,转动件140将会在第一弹簧161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转动,接线组件120与导通组件130脱离接触,达到自弹开断电的目的。
优选地,参照图1-3所示,壳体组件110包括前壳111、后壳112和尾盖113,前壳111和尾盖113分别固定安装于后壳112的两端,接线组件120固定安装于后壳112内,导通组件130滑动安装于前壳111内,转动件140转动连接于前壳111外,锁扣组件150安装于前壳111上。此处,将壳体组件110分为前壳111、后壳112和尾盖113三个部分,一方面可便于导通组件130和接线组件120在壳体组件110内的安装,另一方面可便于降低壳体组件110的制造难度。
具体地,前壳111的两侧都设有一个转动柱1111和一个限位片1112。
优选地,参照图1和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100还包括安装于尾盖113顶部的箍线端子180。箍线端子180的设置,主要用于将与接线组件120连接的导线固定在壳体组件110上,起到束线的作用,可防止接线组件120连接导线后受到大力拖拽。
优选地,箍线端子180的两端都通过螺丝与尾盖113连接,其拆装方便,紧固可靠。
优选地,箍线端子180包括弧形中间片体和两个分别设于弧形中间片体两端的平面片体,两个平面片体分别通过螺丝连接尾盖113。
优选地,前壳111的外侧部设有多条加强肋,这样,利于加强活动插接端模组100的结构。由于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在接线以后会被随处拖拽,故加强肋的设置可避免产品在使用中跌落而轻易产生破坏。
优选地,后壳112的一端穿设于尾盖113内并卡扣连接尾盖113。
优选地,前壳111通过螺丝和/或卡扣结构连接后壳112。
参照图1-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包括上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和与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卡插连接的固定插接端模组200,转动件140上设有弧形转动导向槽1423,固定插接端模组200的外侧凸设有与弧形转动导向槽1423滑动配合的定位柱211。当将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卡插连接固定插接端模组200时,可通过转动件140与锁扣组件150的锁紧和松开实现活动插接端模组100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的导通和断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活动插接端模组100,故允许电连接器带电操作,且当需要断开时,只需松开锁扣组件150对转动件140的锁扣,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内的接线组件120就会在弹性组件160的作用下自动弹开,从而使得整个电路断开,避免了操作时因操作不当造成触电的风险。
优选地,参照图1、图3、图7、图8和图9所示,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包括第三固定座210和若干个第二接线导电件220,各第二接线导电件220都穿设连接第三固定座210,且各第二接线导电件220都具有朝向导通组件130设置以用于与导通组件130导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和背对导通组件130设置并伸于第三固定座210外以用于接线的第二接线部。第二接线导电件220的数量与第一接线导电件122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位设置。第二导电部主要用于实现第二接线导电件220与导通组件130的导电连接,第二接线部主要用于与外部导线连接。
优选地,第三固定座210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用于与转动件140之弧形转动导向槽1423配合的定位柱211。
优选地,第三固定座210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地,参照图7、图8和图9所示,固定插接端模组200还包括数量与第二接线导电件220数量相同的第三固定件230,各第二接线导电件220分别通过各第三固定件230连接第三固定座210。
优选地,固定插接端模组200为公端模组,活动插接端模组100为母端模组,在固定插接端模组200与活动插接端模组100装配时,固定插接端模组200的一端卡插穿设于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内。具体地,在固定插接端模组200与活动插接端模组100装配时,第二接线导电件220的第一导电部卡插穿设于导通组件130的接地导通端子132或者接线导通端子133内,从而实现第二接线导电件220与导通组件130的导通。
优选地,参照图1、图3、图7、图8、图9和图11所示,各第二接线导电件220之朝向导通组件130的端部还安装有塑胶头240。塑胶头240的设置,主要用于防手指触摸,以防止操作人员摸到产品上的第二接线导电件220。
优选地,参照图7-11所示,上述的若干个第二接线导电件220包括一个第二接地导电件221和至少两个第二非接地导电件222,第二非接地导电件222的数量与第一非接地导电件1222的数量相同。具体地,第二接地导电件221是用于与地线连接的,第二非接地导电件222用于与地线以外的其它导线连接。
具体地,参照图7-11所示,第二接地导电件221包括第二接地端子2211和两个安装于第二接地端子2211上的第二接地锁线螺丝2212,第二接地端子2211的一端穿设于第三固定座210内并构成第二接地导电件221的第二导电部,第二接地端子2211的另一端伸于第三固定座210外并与第二接地锁线螺丝2212构成第二接地导电件221的第二接线部;第二非接地导电件222包括第二接线端子2221和两个安装于第二接线端子2221上的第二锁线螺丝2222,第二接线端子2221的一端都穿设于第三固定座210内并构成第二非接地导电件222的第二导电部,第二接线端子2221的另一端伸于第三固定座210外并与第二锁线螺丝2222构成第二非接地导电件222的第二接线部。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使用时,先将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安装于机柜的内壁或者面板上接线,然后接较长导线的活动插接端模组100插接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上。在使用过程中,固定插接端模组200为不动件,活动插接端模组100为活动件。
优选地,参照图7和图8所示,第三固定座210上还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安装有一个连接套250。第三固定座210优选为塑胶壳,连接套250的设置,可起到加强第三固定座210的作用。具体安装时,采用螺丝穿过连接套250的方式将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安装于机柜的内壁或者面板上,此时,螺丝的锁紧力会比较大,连接套250的设置可防止第三固定座210被被锁裂或塌陷。
优选地,连接套250为具有开口的C型套体。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实现了带电插拔和自断开功能,具体地,参照图9-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装配导通操作过程为:
在装配固定插接端模组200与活动插接端模组100之前,先将转动件140转动至竖起位置,此时,转动件140与锁扣组件150处于脱扣状态,转动件140的凸块1422抵压于前壳111的限位片1112,使得导通组件130与前壳111不能相对移动,将活动插接端模组100以转动件140上弧形转动导向槽1423正好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上定位柱211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方式卡插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上,直到不能再进一步推动活动插接端模组100,完成第一阶段的装配,此时,电连接器是没有导通的,而只是导通了固定插接端模组200的第二接线导电件220与活动插接端模组100的导通组件130,活动插接端模组100的接线导通端子133与第一接线端子1203仍处于断开状态,定位柱211卡插于弧形转动导向槽1423内。
然后开始第二阶段的装配,拉动转动件140朝向锁扣组件150转动,此时,转动件140的凸块1422从限位片1112上移开,限位片1112失去束缚压力,导通组件130与壳体组件110可自由相对移动,这时,转动件140带动壳体组件110和接线组件120一起朝向导通组件130移动,直到转动件140转动至扣合连接锁扣组件150,从而完成了第二阶段的装配,即完成了电连接器的装配导通。此时,接线组件120的第一接线端子1203与导通组件130的接线导通端子133抵接导通,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断开拆卸操作过程为:
在需要断开固定插接端模组200与活动插接端模组100的电连接时,只需松开锁扣组件150对转动件140的锁扣,壳体组件110和接线组件120会在第一弹簧161的作用下朝远离导通组件130的方向快速移动,从而使得接线组件120的第一接线端子1203与导通组件130的接线导通端子133分开脱离接触,进而实现了电连接器的快速自断开效果,避免了接线组件120的第一接线端子1203与导通组件130的接线导通端子133在似断非断的情况下持续产生电弧而烧坏端子。然后再拉动活动插接端模组100,使其与固定插接端模组200分离,从而完成电连接器的断开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用于与电连接器的固定插接端模组卡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包括壳体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用于接线的接线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以用于导通所述接线组件与所述固定插接端模组的导通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外以用于驱动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接线组件相对所述导通组件滑动的转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以用于锁紧所述转动件的锁扣组件和用于在所述转动件脱离所述锁扣组件后驱动所述接线组件脱离所述导通组件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弹性连接于所述导通组件与所述接线组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所述接线组件与所述导通组件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还包括数量与所述第一弹簧数量相同的导杆,各所述导杆的一端都固定于所述导通组件上、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接线组件,各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套设于各所述导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导杆或者所述导通组件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接线组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导杆数量相同的导滑孔,所述导滑孔包括靠近所述导通组件设置的第一阶梯孔和从所述第一阶梯孔朝远离所述导通组件之方向延伸且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阶梯孔孔径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内还设有导滑套,所述第一弹簧之远离所述导通组件的端部套设于所述导滑套外并抵接于所述第一阶梯孔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交汇处,所述导杆之远离所述导通组件的端部滑动穿设于所述导滑套和所述第二阶梯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若干个第一接线导电件和若干个灭弧套,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壳体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灭弧套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各所述第一接线导电件都穿设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且各所述第一接线导电件都具有朝向所述导通组件设置以用于与所述导通组件导电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背对所述导通组件设置并伸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外的第一接线部,部分所述第一接线导电件的所述第一导电部穿设于所述灭弧套内,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穿设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第一接线导电件包括一个第一接地导电件和至少两个第一非接地导电件;
所述第一接地导电件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和两个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上的第一接地锁线螺丝,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并构成所述第一接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另一端伸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外并与所述第一接地锁线螺丝构成所述第一接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接线部;
所述第一非接地导电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两个安装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上的第一锁线螺丝,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一端都穿设于所述灭弧套内并构成所述第一非接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另一端伸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外并与所述第一锁线螺丝构成所述第一非接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接线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本体、套管、导电连接件、第二弹簧和磁环,所述第一锁线螺丝安装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上,所述套管和所述第二弹簧都套设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之远离所述第一锁线螺丝的端部外,且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与所述第二弹簧之间,所述磁环套设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上,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一端滑动卡插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之远离所述第一锁线螺丝的端部内,所述导电连接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磁环露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外并位于所述灭弧套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所述磁环和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本体;且/或,
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数量与所述第一接线导电件数量相同的第一固定件和数量与所述灭弧套数量相同的支撑套,各所述第一接线导电件分别通过各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各所述支撑套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内,且各所述支撑套的两端分别抵接各所述灭弧套与各所述第一固定件;且/或,
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板,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一部分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之远离所述导通组件的端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接地锁线螺丝和所述第一锁线螺丝连接一个所述固定板,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之远离所述导通组件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一锁线螺丝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板。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一个穿设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的接地导通端子、至少两个穿设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的接线导通端子和用于将所述接地导通端子与所述接线导通端子锁紧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二固定件,所述接地导通端子具有背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置并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内以用于与所述固定插接端模组导电连接的第一接地导通部和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置并伸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外以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导电连接的第二接地导通部,所述接线导通端子具有背对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并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内以用于与所述固定插接端模组导电连接的第一接线导通部和朝向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并伸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外以用于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导电连接的第二接线导通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具有朝向所述接线导通端子设置以用于与所述接线导通端子导电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接线导通端子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以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导电接触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中的一者为球面、另一者为平面;且/或,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之朝向所述接线导通端子的端部设有第一银镍片,所述接线导通端子之朝向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端部设有第二银镍片。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两外侧部分别凸设有一个转动柱和一个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具有延伸凸设于壳体组件以用于限制导通组件滑动的限位凸起,所述转动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组件两侧的转动连接支臂和连接于两所述转动连接支臂之间并用于与所述锁扣组件卡扣连接的锁扣连接支臂,所述转动连接支臂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柱转动配合的转孔、用于抵压所述限位片的凸块和用于与所述固定插接端模组上之定位柱滑动配合的弧形转动导向槽;且/或,
所述锁扣组件包括锁扣本体和第三弹簧,所述锁扣本体上设有用于供所述转动件扣入定位的卡槽,所述锁扣本体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三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锁扣本体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且/或,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后壳和尾盖,所述前壳和所述尾盖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后壳的两端,所述接线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后壳内,所述导通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前壳内,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前壳外,所述锁扣组件安装于所述前壳上,所述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尾盖顶部的箍线端子。
10.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活动插接端模组和与所述活动插接端模组卡插连接的固定插接端模组,所述转动件上设有弧形转动导向槽,所述固定插接端模组的外侧凸设有与所述弧形转动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定位柱。
CN201810928741.4A 2018-08-15 2018-08-15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Active CN109103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8741.4A CN109103695B (zh) 2018-08-15 2018-08-15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8741.4A CN109103695B (zh) 2018-08-15 2018-08-15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3695A CN109103695A (zh) 2018-12-28
CN109103695B true CN109103695B (zh) 2024-03-22

Family

ID=6484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8741.4A Active CN109103695B (zh) 2018-08-15 2018-08-15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3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6266B (zh) * 2021-06-07 2023-02-28 江苏开云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8841A (zh) * 2015-12-31 2016-03-23 国网浙江奉化市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接地装置
CN105846242A (zh) * 2016-05-20 2016-08-10 苏州思科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手柄式高压连接器
CN106165207A (zh) * 2014-02-06 2016-11-23 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DE202016107449U1 (de) * 2016-12-28 2017-01-16 Jiangmen Krealux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Ein elektrischer Verbinder mit Steckklemmen
CN206628673U (zh) * 2016-11-04 2017-11-10 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手动单相电源开关
CN208637718U (zh) * 2018-08-15 2019-03-22 安费诺精密连接器(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5207A (zh) * 2014-02-06 2016-11-23 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05428841A (zh) * 2015-12-31 2016-03-23 国网浙江奉化市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接地装置
CN105846242A (zh) * 2016-05-20 2016-08-10 苏州思科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手柄式高压连接器
CN206628673U (zh) * 2016-11-04 2017-11-10 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手动单相电源开关
DE202016107449U1 (de) * 2016-12-28 2017-01-16 Jiangmen Krealux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Ein elektrischer Verbinder mit Steckklemmen
CN208637718U (zh) * 2018-08-15 2019-03-22 安费诺精密连接器(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3695A (zh) 2018-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9877B1 (en) Power adapter connecting in a surface to surface contact
US9396894B2 (en) Conductivity power connection
WO2018171331A1 (zh) 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
CN109103695B (zh)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CN106953214B (zh) 兼具两组不同电流插针组的连接器插头
CN208637718U (zh) 电连接器及其活动插接端模组
CN108987138B (zh) 电触头系统
US20120094545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CN209805032U (zh) 一种紧凑型带开关的接头
CN214123746U (zh) 一种大电流工业按钮开关
CN114142305A (zh)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9610908U (zh) 一种插座的插入检测机构及插座
CN203521318U (zh) 大功率方形温控器
KR101205016B1 (ko) 전원 연결 기구
CN220822015U (zh) 一种连接器
KR101632709B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217522300U (zh) 防拉弧直流插座及接电设备
CN210628222U (zh) 无线防过载开关
CN112768309A (zh) 一种具有防触电功能的断路器
CN219553546U (zh) 一种断路器
JP3095215U (ja) スイッチ構造付きソケットアセンブリ
CN212209921U (zh) 一种感知用电风险插座
CN218956743U (zh) 测试机构、漏电保护模块以及插入式断路器
CN219643205U (zh) 一种多用途接头组件
CN219998607U (zh) 一种维修开关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